CN105080156A - 运动风筝 - Google Patents

运动风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0156A
CN105080156A CN201510509270.XA CN201510509270A CN105080156A CN 105080156 A CN105080156 A CN 105080156A CN 201510509270 A CN201510509270 A CN 201510509270A CN 105080156 A CN105080156 A CN 105080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e
string
kite string
visual device
wind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92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万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0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0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视力保健功能的运动风筝装置,通过在普通风筝上加装可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如风车),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可视装置沿着风筝线在操纵者和风筝体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一种更具娱乐性的游戏和体育用具,而且,所述运动风筝可以让近视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因关注可视装置(如风车)的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视近-视中-视远的各种锻炼,对眼球的正常调节功能具有极大的促进、治疗作用;所述可视装置通过可开合的包围结构附着在风筝线上,通过风力或电池提供动力,甚至可以使用遥控装置来控制可视装置的移动。

Description

运动风筝
(分案申请原申请号:200810212204.6原申请日:2008.9.5)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材,尤其是一种具有视力保健功能的运动风筝装置,通过在普通风筝上加装可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如风车),对眼睛进行强迫视远调节锻炼,使普通的风筝在健身益智、休闲娱乐的基础上,对用眼不科学造成的近视进行独特的保健、治疗、康复.
背景技术
风车,一种利用风能产生动力的装置,广泛用于生产的各个方面,生活中也有很多风车玩具或模型,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所喜爱。其原理在于,当空气流动(风)经过风车的叶片时,风车的叶片将空气流动方向对叶片产生的压力一部分转换为沿风车轴旋转的力,从而使风车可以持续的旋转.风车的旋转方向及所获得的旋转力与风车叶片与风的流动方向的夹角相关。
风筝,是一种古今中外广泛流行的传统游戏工具和体育器材,它以风(空气的流动)为动力,通过线控方式来操纵模型的飞行,亦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所喜爱。
风车和风筝均属于广泛流传的,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到可以忽略的大众娱乐/体育运动工具。
近视,顾名思义,是指眼睛只能看清楚较正常距离为近的物体,近视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食物结构,用眼习惯,工作环境等。不同的近视原因,其医学上的原理也不相同,其中,有些是可逆的,尤其是眼球结构因后天的使用习惯而造成的改变。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近视而言,大都属于这种假性近视。
正因如此,许多医疗或保健设备被用来治疗青少年近视,如各种磁疗,热疗仪,其原理是通过磁或热的手段来消除眼部疲劳,以期恢复视力。这类设备,或多或少具有以下不足:
1.属于保健型设备,对治疗近视和恢复视力意义不显著;
2.属于被动型设备,即:近视者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处于’病人’的角色,治疗过程枯燥乏味,使用者会有一种’负担’的感觉,从而产生排斥的心理。
3.具有相当的成本,不宜广泛使用和推广;
假性近视主要的医学解释为长时间的视近,引起眼球的适应性改变,失去了正常的调节能力,视远功能丢失或弱化。
虽然,上述设备也强调治疗时远眺(视远),但远处的景物多是静止的,单调的,并且由于近视的形成使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模糊不清,会让视远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远视效果,故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运动风筝装置,通过将风筝和可视装置(如风车)两种器材进行结合,可视装置(如风车)可以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沿着风筝线在操纵者和风筝体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一种更具娱乐性的游戏和体育用具,而且,所述运动风筝可以让近视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因关注可视装置(如风车)的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视近-视中-视远的各种锻炼,对眼球的正常调节功能具有极大的促进、治疗作用。
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纵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所述可视装置,指可以被放风筝的人看见的装置,如风车,火箭模型,灯笼,卡通画片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中空的轴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风筝线从所述轴装置的中空部分穿过。
所述中空的轴装置不一定是单独的装置,它可以是可视装置上的某一部分,只要满足具有一孔径,风筝线可从中穿过,该孔径部分即可为所述的中空的轴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中空的环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风筝线从所述环装置的中空部分穿过.所述可视装置可以具有1个或多个所述环装置,多个环装置之间可以被连接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轴装置,所述风筝线环绕在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上,利用风筝线与可旋转的轴装置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控制所述轴装置的旋转,来控制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的运动.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的轴一般与风筝线非缠绕部分相互垂直或接近相互垂直。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通过滑轮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所述风筝线通过弹性装置与滑轮紧密接触(如风筝线被弹性装置压在滑轮上),或者风筝线绕在滑轮上,利用放风筝时风筝线所承受的拉力,使风筝线与滑轮紧密接触,所述可视装置可随滑轮的转动而沿着风筝线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包围风筝线的包围结构具有包围和非包围两种状态,所述状态可被设置或/和固定。设计所述的结构,主要用于将可视装置安装在风筝线上,所述非包围状态用于将风筝线放置于包围结构之中,所述包围状态用于将风筝线限制于包围结构之中,以实现可视装置沿着风筝线运动。
所述包围结构指风筝线从可视装置中穿过,被可视装置用来“限定”其运动轨迹沿着风筝线运动的那部分结构。该结构在可视装置沿风筝线运动时,对风筝线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的包围,以避免风筝线从中“脱出”.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风筝线由于一端在空中,连接着风筝体,另一段在操纵者手中,一般在放线器上,而可视装置包围风筝线的包围结构一般孔径比较小(与线的粗细相似),基本上不可能,也不方便将风筝线从包围结构的一段穿过到另一端,可行的办法是打开包围结构,将风筝线放进去,再合上包围结构。
安装时,将包围结构设置为非包围状态,这样,风筝线可以进入,然后,将包围结构设置为包围状态,风筝线即处于包围结构中,可视装置得以沿着风筝线运动,而不至于失去轨迹。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可视装置沿风筝线向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电池或发电装置。电池或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力,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提供可视装置运动动力。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操纵者通过遥控装置控制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的运动。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是风车。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可视装置沿风筝线向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空气流动对风车叶片产生的压力。所述压力将导致直接的升力或导致风车的旋转,该旋转可以通过传动装置来带动滑轮或转轴的旋转,甚至可以带动发电装置,产生电力。
也就是说,风车即可以作为可视装置本身,也可以作为可视装置的动力产生源。
本发明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上具有发光装置或荧光装置,可以在晚上或傍晚使用。当可视装置是风车时,发光装置或荧光装置可以随着风车的转动变换颜色。
虽然本发明主要是以风车为例子,但该技术方案并不仅仅适用于风车与风筝的结合,该技术原理在所属技术领域内可以无需创造的‘移植’到其他可视装置上,使其他可视装置与风筝相结合,形成各种具有娱乐性的新型器材。
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结构简单,构思精妙,具有广泛的大众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其成本低廉,即可大规模量产,也适宜自己动手制作.
本发明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具有良好的体育运动效果,不但使用者可以享受两种工具的使用乐趣,更可增添新的运动方式,开展围绕风车运动方式,速度,技巧以及风车样式等各种益智活动。
本发明所述的运动风筝装置,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保健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寓治于玩,更易于被青少年所接受。
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可以形成以风筝为基础的,具有健身娱乐和视力保健,治疗近视效果的多种运动器材和娱乐工具。
附图说明:
图1-a:普通风筝结构示意图,其中,200为风筝体,100为风筝线,300为收线器;
图1-b:本发明所述运动风筝结构示意图,其中,200为风筝体,100为风筝线,300为收线器,500为可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如风车),图中,500-1,500-2,500-3表示同一可视装置运行在不同位置,或者多个可视装置同时沿风筝线运动;
图2-a:可视装置(500)实施例:风车的俯视图,图中,500为风车,550为空心轴,510为风车叶片,100为风筝线;
图2-b:可视装置(500)实施例:风车的侧视图,图中,500为风车,550为空心轴,100为风筝线;
图2中,风筝线从风车的空心轴中穿过,风车通过本身叶片旋转产生的动力,沿风筝线由收线器端运动至风筝体端;
图3-a:可视装置(500)实施例:风车的组装图,图中,风车从轴线分为两个部分,520-1a,520-2a为连接装置的凸柱,520-1b,520-2b为连接装置的凹槽,将风筝线放置进风车的空心轴(550)中,再把520-1a与520-1b,520-2a与520-2b,相结合,可将风车组装好。
图3-b:可视装置(500)实施例:风车的另一组装图,图中,风车从轴线分为两个部分,521为连接装置的轴装置,522为连接装置的连接器,将风筝线放入风车的空心轴中,将连接器522-a与522-b连接,完成风车的组装.
在图3-a和图3-b中,空心轴在风车组装前是两个沿轴线剖开的非闭合结构(以方便放置风筝线),组装完成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空心轴结构,风筝线居其中,以保证风车沿风筝线运动.
图3-c:可视装置(500)实施例:具有导线槽的风车,图中,523为导线槽,风筝线从该槽中被放进风车的空心轴中,在导线槽和空心轴的交界处有一销子(524),风筝线进入时,销子处于开启状态,风筝线被放置入空心轴后,销子锁上,防止风筝线滑出。
图4-a:可视运动装置通过中空的环装置附着于风筝线上,图中560-1,560-2分别为两个环装置,一般与可视装置相连接,风筝线(100)从所述环中穿过;
图4-b:可视运动装置通过中空的轴装置附着于风筝线上,图中550为空心轴,如一段空心的圆柱,风筝线从中穿过,空心轴(550)与可视运动装置相连接,或者是可视运动装置的一部分,通过空心轴,可视运动装置可以沿着风筝线转动或上下移动。
图5:可视装置通过旋转轴沿风筝线移动结构示意图,图中,560-1和560-2为限制环,700为旋转轴,风筝线在其上环绕,限制环(560)和旋转轴(700)被固定或连接于可视运动装置上。图中所示为风筝线放松状态,以便清晰的展示环绕结构,当风筝线收紧时(放风筝的过程中),风筝线将紧紧地环绕在旋转轴(700)上,当旋转轴转动时,由于旋转轴与风筝线的摩擦力,其将沿着风筝线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可视运动装置上下运动,限制环(560)的作用在于使上述运动能沿着风筝线进行。
图6:可视装置通过滑轮装置沿风筝线移动结构示意图,图中800为滑轮,被固定或连接在可视运动装置上,通过滑轮与风筝线的摩擦力,当滑轮转动时,即可带动可视装置沿风筝线运动,所不同的是,图6-a和图6-c使用人对风筝的拉力,来使风筝线与滑轮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摩擦力,而图6-b使用弹压物(810)来调节滑轮和风筝线之间的摩擦力。
图6-a中,限制环(801-1,801-2)被固定或连接在可视运动装置上,或被固定或连接在滑轮轴上,所述限制环(801-1,801-2)也可以使用挂钩。
限制环的作用在于:1.使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移动;2.使风筝线与滑轮紧密接触;
图6-b中,弹压物(810)被固定或连接在可视运动装置上,或被固定或连接在滑轮轴上;
图6-c中,风筝线绕在滑轮上(图中为风筝线放松状态),当风筝线拉紧时,风筝线将紧紧的环绕于滑轮上.
在图6-b和图6-c所示的方案中,可视装置通过空心轴结构或环结构附着在风筝线上。
图7:可视装置通过固定点轮替沿风筝线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和图7-c描述的是具有上下肢的可视装置(如一个猴子模型)沿着风筝线向上移动(爬)的结构示意图,可视装置具有触点570-1a和570-1b(相当于两上肢)和触点570-2a和570-2b(相当于两下肢),触点570-1a和触点570-2a先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可视装置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最后触点570-1b和触点570-2b上移相应的位置,如此,一次上移完成。
图7-d和图7-e和图7-f描述的是具有单上肢和单下肢的可视装置沿着风筝线向上移动的结构示意图,其一个可能的移动过程为:初始状态为图7-d,上肢(触点570-1)向上移动(结果见图7-e),下肢(触点570-2)向上移动(结果见图7-f),身体向上移动(结果见图7-d);
所述触点一般包括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限制装置,前者用于使触点(上下肢)可以抓住或松开风筝线,以便移动或固定动作,后者用于使上下肢的运动沿着风筝线进行,如一个圆环。
图8-a: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提供上升动力结构示意图,图中,1000为电机,1100为螺旋桨,电机转动,带动螺旋桨,提供上升动力.
图8-b:电机通过机械传导装置提供上升动力结构示意图,图中,1000为电机,1500为传动轴,2000为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可以使皮带轮或齿轮,电机转动,带动轴1(1500-1)转动,轴1通过齿轮或皮带轮传导,带动轴2(1500-2)转动,从而,最终带动旋转轴(图5中,700)或滑轮(图6中,800)转动,使可视运动装置上下运动.
具体实施例
图1-b为本发明所述运动风筝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风筝体可以选用一飞鸟模型,风筝线使用细的玻璃绳,可视装置为风车,风车使用轻质泡沫塑料浇筑制成,即可设计成从轴线剖开,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可以拆卸或组装,如图3-a,3-b所示,也可设计为一体化带导线槽和销子结构,如图3-c所示。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风筝放飞到高空,然后,将拆卸开的风车组装,使得风筝线被限定于风车的空心轴内,或者从导线槽中将风筝线放进空心轴内,锁住销子,如图2-a,2-b所示,然后放开风车,在风力的作用下,风车将沿着风筝线,从近地端上升到空中,在此过程中,放风筝的人,眼睛从近端开始,逐渐远视,从而达到调节眼球的保健效果。
由于风车以及风车的空心轴,均具有开/合两种状态,所以,可以方便的将风车附着在风筝线上,而且,可以根据风向以及放飞的实际位置,来决定风车的朝向,从而决定风车正转还是反转,最终保证风车能沿着风筝线向上运动,而不是向下运动.
当一个风车到达风筝体端时,可以放飞第二个风车,从而进行新一次的眼部训练与调节,甚至可以同时有间隔的放飞多个风车,以增加使用者的兴趣。
通过在风车上增加或减少压重片,可以调节风车沿风筝线上升的速度。
通过控制风车叶片的数目和旋转角度,可以调节风车的转速及上升速度。
当风筝放飞结束,收回风筝体时,可将放飞的风车拆卸,收回,以备下次使用。
由于风车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所以,一套运动风筝可配套多个风车,多个风车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重量,叶片数目,叶片的旋转角度,颜色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展示了一种将可视装置(风车)附着于风筝线上的结构,即包围风筝线的结构是可开合或拆卸的,这种结构适宜于具有空心轴的可视装置,如图4-b所示。
另一种可以将可视装置附着于风筝线上的结构如图4-a所示,即使用1个或多个环装置来完成,所述环装置可以有多种开合结构,如螺旋环结构(常用于钥匙环),弹簧控制缺口的环结构(常见于项链的环),活页夹结构,以及具有多个具有缺口的子环结构(子环缺口重合,为开启状态,子环缺口不重合,为闭合),以及由以上结构衍生出来的其他的开合结构。
上述的环结构或空心轴结构,可以是可视装置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定于可视装置上的单独装置。可视装置甚至可以通过柔性装置,如一段线,连接于环装置上,从而实现沿着风筝线运动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中,可视装置(风车),是通过风力获得向上运动的动力的,下一实施例中,我们使用电力驱动可视装置沿风筝线双向可遥控操纵运动。
具体实施为,风筝体为一老鹰模型,风筝线为具有较好摩擦力的线,可视装置为一兔子模型(游戏可视为老鹰抓兔子),可视装置内部包含了图5所示结构的装置以及图8-b所示结构的装置,电力系统通过图8-b所示装置来带动图5所示装置的旋转轴(700)的转动,在风筝线拉紧的情况下,由于摩擦力,旋转轴的转动将转换为可视装置上下运动的动力。
图5中,环1(560-1),环2(560-2),旋转轴(700)与可视装置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无线遥控信号的发送与接受,以及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决定可视装置的运动方向),这些均为本领域内成熟、公知技术。
所述实施例的供电,来源于电池(含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
图8-a提供了另一种动力使用方式,如可视装置是直升飞机模型时,比较适合,使用螺旋桨直接驱动,而在此例下,直升飞机可以通过一段柔性连接物和一个环装置(套在风筝线上),来限定其沿着风筝线上升或下降。
图6提供了另3种将旋转转化为可视装置上下运动动力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猴子登天),可以这样来实施,可视装置为猴子模型,猴子模型依次移动四肢,逐步向上爬动。所述猴子的移动,其动力来源于电力,可以是通过电机驱动,通过遥控来控制猴子以固定的步伐(通过各种传动结构实现)沿风筝线上下的运动,甚至,为增加趣味性,可以让使用者来遥控猴子模型每个肢体的运动,如左手松开,上移,抓紧,右手松开,上移,抓紧。

Claims (10)

1.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作风筝,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
所述可视装置通过中空的轴装置附着在风筝线上;
所述风筝线从所述轴装置的中空部分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是风车。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的轴装置具有包围和非包围两种状态。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装置上具有发光装置或荧光装置。
5.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作风筝,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
所述可视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轴装置,所述风筝线环绕在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上,利用风筝线与可旋转的轴装置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控制所述轴装置的旋转,来控制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的运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轴装置是滑轮。
7.按权利要求5-6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可视装置沿风筝向上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电池或发电装置。
8.按权利要求5-6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操作者通过遥控装置控制可视装置沿风筝线的运动。
9.一种运动风筝,包括风筝体,风筝线,操作者通过风筝线操作风筝,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以沿风筝线运动的可视装置,所述可视装置通过固定点轮替沿风筝线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点包括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限制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抓住或松开风筝线,以便移动或固定动作;所述限制装置用于使固定点的运动沿着风筝线进行。
CN201510509270.XA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Pending CN1050801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2204A CN101664605A (zh)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204A Division CN101664605A (zh)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0156A true CN105080156A (zh) 2015-11-25

Family

ID=4180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204A Pending CN101664605A (zh)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CN201510509270.XA Pending CN105080156A (zh)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204A Pending CN101664605A (zh) 2008-09-05 2008-09-05 运动风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66460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3591A (zh) * 2013-10-29 2014-03-12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风筝
CN108499093A (zh) * 2018-05-28 2018-09-07 天津鲁能置业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系统及游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4605A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535489A (en) Artificial arm
EP1212125B1 (en) Walking animal toy with controlling tether
CN202191696U (zh) 舞蹈机器人
CN109173178A (zh) 一种精神科孤独症儿童康复体能训练仪
CN103584391B (zh) 一种五官可动的面具
CN105080156A (zh) 运动风筝
CN209612081U (zh) 交互绳电动摇绳器
KR101831063B1 (ko) 유희용 장식날개
CN210275512U (zh) 一种宠物玩具
CN112088793A (zh) 一种自适应空气流伸缩式宠物逗乐玩具
CN203507395U (zh) 坐拉训练器
KR200281641Y1 (ko) 관절장치가 장착된 날개짓 비행체
CN203263730U (zh) 一种多功能被动健身排毒康复装置
CN2233242Y (zh) 眼睛保健及视力恢复器
CN207126114U (zh) 智能爬娃
CN207285448U (zh) 一种儿童趣味发光雨伞
CN106621371A (zh) 遥控昆虫类飞行玩具
CN111729280A (zh) 一种自由泳陆上训练器
CN205649782U (zh) 一种综合健身系统
CN216604015U (zh) 一种仿真头部转动张嘴连动的骑乘玩具
KR20110043866A (ko) 인형 눈꺼풀 구동장치
CN208302178U (zh) 一种动作逼真的卡通动物玩具
CN212440016U (zh) 一种跷跷板触发转盘转动的游玩装置
CN209019905U (zh) 一种运动风筝
CN202569324U (zh) 脚动力防晕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