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9198A -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9198A
CN105079198A CN201510445666.2A CN201510445666A CN105079198A CN 105079198 A CN105079198 A CN 105079198A CN 201510445666 A CN201510445666 A CN 201510445666A CN 105079198 A CN105079198 A CN 105079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ericarpium citri
citri reticulata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56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保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GE NEW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GE NEW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GE NEW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GE NEW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456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9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9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川芎、丹参、青皮、陈皮、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丹皮、栀子、蒲公英、瓜蒌、乳香、没药。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诸药合用,组方配伍,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清热祛瘀、清心凉血、消痈散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对于由内分泌失调、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有效率达90%以上;同时可用于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同时还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形成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25-39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该病表现为乳房的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地生长一些肿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经前、劳累后或是生气(中医称气郁)等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经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疼痛一般是胀痛,很少有刺痛感。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组织学变化就是乳腺本质的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这种现象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的结果。
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大约80%的患者有乳房疼痛的症状,多双侧,也可单侧疼痛。疼痛性质分为胀痛、刺痛、窜痛、隐痛或触痛,乳房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是诊断乳腺病的主要依据,多数为多发,肿块大小不等,质地硬或硬韧,肿块不与皮肤粘连,肿块表面常不光滑,触之有颗粒感。除以上症状外,部分患者有乳头发痒,溢液及口苦肋胀、胸闷、厌食、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病理性的乳腺增生症,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心理,需积极治疗。
现有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主要以西医疗法为主:如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患口服5%碘化钾可缓解症状,或采用类似的药物产品进行治疗,如乳块消、乳癖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灵、三苯氧胺等,毒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不一。此外,现有技术也有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副作用较大,不宜常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30~3000份、丹参30~3000份、青皮25~2500份、陈皮20~2000g份、柴胡40~4000份、当归50~5000份、白芍45~4500份、甘草15~1500份、丹皮25~2500份、栀子20~2000份、蒲公英45~4500份、瓜蒌60~6000份、乳香8~800份、没药8~800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270~330份、丹参270~330份、青皮220~280份、陈皮180~220g份、柴胡360~440份、当归450~550份、白芍400~500份、甘草130~170份、丹皮220~270份、栀子180~220份、蒲公英400~500份、瓜蒌540~660份、乳香70~90份、没药70~90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中药的药性及药效如下: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根茎;含有川芎嗪、黑麦草碱、川芎哚、藁本内酯、川芎萘呋内酯等多种内酯,还含有酚酸类、挥发油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为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癓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具有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如扩张血管、抑制高血压、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及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等)、增强血液系统功能、增强泌尿和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放射等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含有丹参酮、丹参酮基内酯、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醌类化合物,还含有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如丹参酚酸、原儿茶醛等有效成分。苦,微寒,归心、包心、肝经;功效为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癓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增强心脑血管系统功能、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及抗血栓、耐缺氧、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及抗过敏、保肝护肝、抗胃溃疡、改善肾功能及抗氧化等作用。
青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含有左旋辛弗林乙酸盐及多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性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效为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治胁肋、乳房、胃脘胀痛,疝气、食积、久疟癖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青皮具有调整肠胃功能、利胆、平喘、提高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作用。
陈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含有挥发油如柠檬烯,黄酮类、橙皮苷、谷甾醇、阿魏酸等有效成分;性辛、苦、温,归脾、胃、肺经。功效为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主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乳痈初起。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陈皮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含有挥发油如邻甲氧基苯酚、庚内酯、辛内酯、癸内酯、丁香油酚、十一烷酸内酯等,还含有皂苷类如柴胡皂苷、乙酰柴胡皂苷,黄酮类如芦丁、槲皮素等有效成分。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垂落、胃下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保肝、护胃、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促进代谢等作用。
当归:为伞形可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含挥发油、有机酸、磷脂类及多种无机元素等有效成分;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疮疡,跌扑损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具有增强血液及造血系统功能、扩冠脉、降低心肌耗氧及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脑缺血损伤、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护肝利胆、抗肾损伤、抗肺损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延缓衰老、抗辐射损伤、抗肿瘤、抗炎镇痛的作用。
白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及毛果芍药的根;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如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等,还含有鞣质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为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协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病原微生物、中枢抑制、耐缺氧、保肝和解毒、抗诱变与抗肿瘤等作用。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性肝、平,归脾、胃、心、肺经。功效为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燥,肺痿咳嗽,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甘草具有抗微生物、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消化、保肝、抗炎、镇痛、祛痰、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突变、解毒、抗氧化等作用。
丹皮:又称牡丹皮,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有环烯醚萜苷如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牡丹酚、牡丹酚苷等,还含有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食子酸等有效成分。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癓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中枢抑制、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抗凝血、抗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血糖等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甘草为炙甘草。炙甘草,又称蜜甘草,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甘草片拌匀,闷润片刻,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显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kg,用炼蜜25kg。蜜甘草用于补中益气,缓急止痛。
栀子:为茜草可栀子属植物栀子的果实;含有环烯醚萜类如栀子苷、酚酸类如绿原酸、类胡萝卜素、芸香苷等多种有效成分;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栀子具有促消化、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泻下、抗菌、抗炎、抑瘤等作用。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芹菜素、芸香苷、胡萝卜苷等有效成分。苦、苷,寒,归肝、胃经;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肿瘤、抗胃溃疡、利胆及保肝、免疫调节、抗氧自由基等作用。
瓜蒌:又称栝楼,为葫芦克栝楼属植物栝楼及双边栝楼的果实;含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及多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为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主治肺热咳嗽,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疮肿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栝楼具有抗菌、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
乳香:为橄榄科乳香属植物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有树脂如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乳香脂酸等,还含有树胶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为活血,行气,止痛;主治心腹疼痛,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瘀痛,痈疽肿毒,疮溃不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乳香具有抗炎、降胆固醇、镇痛等作用。
没药:为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有树脂、挥发油、树胶等,其中树脂含罕没药酸、没药酸、没药尼酸、罕没药酚等,挥发油含丁香油酚、蒎烯、柠檬烯,并含多种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为祛瘀,消肿,定痛;主治胸腹痛,痛经,经闭,癓瘕,跌打肿痛,痈肿疮疡,目赤肿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没药具有降血脂、甲状腺素样、收敛、抗炎、镇痛与退热、抗菌等作用。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中,川芎、丹参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清心除烦;青皮、陈皮、柴胡疏肝解郁、消积健脾;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丹皮、栀子、蒲公英、瓜蒌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活血止痛;灸甘草补中缓急、调和药性;诸药合用,组方配伍,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清热祛瘀、清心凉血、消痈散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对于由内分泌失调、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有效率达90%以上;同时可用于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本领域常规的口服剂,如口服液、颗粒剂、滴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或者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注射剂注射使用。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0~3000份、丹参30~3000份、青皮25~2500份、陈皮20~2000g份、柴胡40~4000份、当归50~5000份、白芍45~4500份、甘草15~1500份、丹皮25~2500份、栀子20~2000份、蒲公英45~4500份、瓜蒌60~6000份、乳香8~800份、没药8~800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270~330份、丹参270~330份、青皮220~280份、陈皮180~220g份、柴胡360~440份、当归450~550份、白芍400~500份、甘草130~170份、丹皮220~270份、栀子180~220份、蒲公英400~500份、瓜蒌540~660份、乳香70~90份、没药70~90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一种上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8~16倍,每次煎煮时间为2~4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即得。
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得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剂辅料混合后,制成口服剂型。所述口服剂型为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片剂。
所述药剂辅料为甜味剂、填充剂、防腐剂、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甜味剂优选蔗糖;所述填充剂优选糊精或淀粉,所述防腐剂优选山梨酸钾。各种药剂辅料的添加量不超过药学上允许的最大限值。
优选的,将所得浸膏与甜味剂、防腐剂加入水中,调节pH值为7后,过滤、灭菌,即得口服液。
优选的,将所得浸膏与填充剂或甜味剂混合后,干燥制粒,即得颗粒剂。
优选的,将所得浸膏与填充剂混合制粒后,经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壳内,即得胶囊剂。所述胶囊壳为软胶囊壳。
优选的,将所得浸膏干燥、粉碎、制粒、压片,即得片剂。或者,将所得浸膏与炼蜜混合后制成水蜜丸,即得丸剂。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是采用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后合并煎煮液制成的浸膏,以及采用该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口服使用,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清热祛瘀、清心凉血、消痈散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对于由内分泌失调、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有效率达90%以上;同时可用于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炙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炙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为口服液,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8倍,每次煎煮时间为2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与蔗糖、山梨酸钾加入水中(浸膏与甜味剂的质量比为1:0.1),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7后,过滤、灌装灭菌,即得口服液(山梨酸钾的质量浓度不超过0.03%)。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液,使用时,每人每次6g(以浸膏的质量计),一日3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川芎270份、丹参330份、青皮220份、陈皮180g份、柴胡440份、当归550份、白芍400份、炙甘草170份、丹皮220份、栀子220份、蒲公英400份、瓜蒌660份、乳香70份、没药9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270份、丹参330份、青皮220份、陈皮180g份、柴胡440份、当归550份、白芍400份、炙甘草170份、丹皮220份、栀子220份、蒲公英400份、瓜蒌660份、乳香70份、没药9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为颗粒剂,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时间为3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与糊精混合后(浸膏与糊精的质量比为1:0.1),干燥制粒,整粒,即得颗粒剂。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颗粒剂,使用时,每人每次6g(以浸膏的质量计),一日3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川芎330份、丹参270份、青皮280份、陈皮220g份、柴胡360份、当归450份、白芍500份、甘草130份、丹皮270份、栀子180份、蒲公英500份、瓜蒌540份、乳香90份、没药7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30份、丹参270份、青皮280份、陈皮220g份、柴胡360份、当归450份、白芍500份、炙甘草130份、丹皮270份、栀子180份、蒲公英500份、瓜蒌540份、乳香90份、没药7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为胶囊剂,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6倍,每次煎煮时间为4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与淀粉混合后(浸膏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0.1),经制粒、过筛、干燥、整粒,灌装入胶囊壳内,即得胶囊剂。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胶囊剂,使用时,每人每次6g(以浸膏的质量计),一日3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川芎270份、丹参270份、青皮220份、陈皮180g份、柴胡360份、当归450份、白芍400份、甘草130份、丹皮220份、栀子180份、蒲公英400份、瓜蒌540份、乳香70份、没药7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270份、丹参270份、青皮220份、陈皮180g份、柴胡360份、当归450份、白芍400份、甘草130份、丹皮220份、栀子180份、蒲公英400份、瓜蒌540份、乳香70份、没药7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为片剂,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1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16倍,煎煮时间为4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干燥、粉碎、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片剂,使用时,每人每次6g(以浸膏的质量计),一日3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川芎330份、丹参330份、青皮280份、陈皮220g份、柴胡440份、当归550份、白芍500份、甘草170份、丹皮270份、栀子220份、蒲公英500份、瓜蒌660份、乳香90份、没药9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30份、丹参330份、青皮280份、陈皮220g份、柴胡440份、当归550份、白芍500份、甘草170份、丹皮270份、栀子220份、蒲公英500份、瓜蒌660份、乳香90份、没药90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为丸剂,制备方法为: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8倍,每次煎煮时间为2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与炼蜜混合后制成水蜜丸(浸膏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1),即得丸剂。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丸剂,使用时,每人每次6g(以浸膏的质量计),一日3次。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黄某,女,67岁,北京人;自诉患乳腺增生,自服实施例1所得口服液三个月,痊愈,后无复发。
典型病例2:张某,女,51岁,河南长葛人;自诉患乳腺增生6年,自服实施例2所得颗粒剂三个月,痊愈,后无复发。
典型病例3:孙某,女,29岁,河南临颍人;自诉患乳腺纤维瘤5年,自服实施例3所得胶囊剂四个月,痊愈,后无复发。
典型病例4:王某,女,43岁,河南许昌人;自诉患乳腺增生,自服实施例4所得片剂4个月,痊愈,后无复发。
典型病例5:李某,女,47岁,河南长葛人;自诉患乳腺增生,自服实施例5所得丸剂2个月,痊愈,后无复发。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30~3000份、丹参30~3000份、青皮25~2500份、陈皮20~2000g份、柴胡40~4000份、当归50~5000份、白芍45~4500份、甘草15~1500份、丹皮25~2500份、栀子20~2000份、蒲公英45~4500份、瓜蒌60~6000份、乳香8~800份、没药8~8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270~330份、丹参270~330份、青皮220~280份、陈皮180~220g份、柴胡360~440份、当归450~550份、白芍400~500份、甘草130~170份、丹皮220~270份、栀子180~220份、蒲公英400~500份、瓜蒌540~660份、乳香70~90份、没药70~9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4.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0~3000份、丹参30~3000份、青皮25~2500份、陈皮20~2000g份、柴胡40~4000份、当归50~5000份、白芍45~4500份、甘草15~1500份、丹皮25~2500份、栀子20~2000份、蒲公英45~4500份、瓜蒌60~6000份、乳香8~800份、没药8~8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270~330份、丹参270~330份、青皮220~280份、陈皮180~220g份、柴胡360~440份、当归450~550份、白芍400~500份、甘草130~170份、丹皮220~270份、栀子180~220份、蒲公英400~500份、瓜蒌540~660份、乳香70~90份、没药70~9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300份、丹参300份、青皮250份、陈皮200g份、柴胡400份、当归500份、白芍450份、甘草150份、丹皮250份、栀子200份、蒲公英450份、瓜蒌600份、乳香80份、没药80份。
7.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配方量的中药原料混合后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水的量为中药原料重量的8~16倍,每次煎煮时间为2~4h,每次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浸膏,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得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剂辅料混合后,制成口服剂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为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片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辅料为甜味剂、填充剂、防腐剂、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CN201510445666.2A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79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5666.2A CN105079198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5666.2A CN105079198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9198A true CN105079198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5666.2A Pending CN105079198A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91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722A (zh) * 2016-06-25 2016-09-21 董艳丽 一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8120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The Thailand Research Fund Antiseptic teat dip microemulsion
CN104069298A (zh) * 2014-07-08 2014-10-01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8120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The Thailand Research Fund Antiseptic teat dip microemulsion
CN104069298A (zh) * 2014-07-08 2014-10-01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彬之等: "《现代中医奇效良方宝典(下)》", 30 September 1997 *
王益俊等: "癖汤配合小金丸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0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722A (zh) * 2016-06-25 2016-09-21 董艳丽 一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15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血液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535439A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2790A (zh) 纯天然洗发剂
CN105497439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22426A (zh) 一种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5381267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84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9148B (zh) 一种保肝蒙药
CN105079198A (zh)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431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746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胸壁挫伤、肋骨骨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13509511A (zh) 一种用于防治眼科疾病的中药敷贴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5055657A (zh) 一种改善智齿带来的疼痛的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803A (zh) 妇女产后高热清热祛毒中药组合物
CN104666999A (zh) 一种降血压的中药配方
CN104225282A (zh)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头痛的中药
CN103933216A (zh) 一种治疗代谢性高血压病的复方降压胶囊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550624A (zh)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中药制剂
CN104888148A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CN105770760A (zh) 主治胃溃疡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9895A (zh) 一种治疗肝郁痰火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6237262A (zh) 一种中药保心丸
CN106039075A (zh) 一种治疗肺胃蕴热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4667001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