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8193B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8193B
CN105068193B CN201510496486.7A CN201510496486A CN105068193B CN 105068193 B CN105068193 B CN 105068193B CN 201510496486 A CN201510496486 A CN 201510496486A CN 105068193 B CN105068193 B CN 105068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apsid
joints
optical fibre
housing
stopp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64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8193A (zh
Inventor
吴俊雄
邱钦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68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8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纤连接器,包括相互装配的前壳体与后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部与后壳体内部的芯管、自前壳体外部一侧朝外斜伸的按压卡合件、以及操作部,后壳体后端延伸一缆线,操作部套设于缆线,操作部包括延伸条,延伸条自操作部边缘朝外斜伸至按压卡合件后端成一体,藉由将操作部往后拉,使延伸条带动按压卡合件往下位移,使按压卡合件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适配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时,按压卡合件又会再回复原来的状态。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CN201310727316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日:2013.12.25,优先权日:2013.07.10,发明名称: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光传导工具,让光在玻璃或塑料所制成的纤维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进行传输,其具有以下优点:1.低损耗、高频宽;2.重量轻、尺寸小、弯曲半径小;3.不导电、不辐射、不感应。
低损耗、高频宽的特点是因为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耗损比电在导线中的传输耗损低得多,并且频带较宽,使得资料传输能够大量、快速地进行;重量轻、尺寸小、弯曲半径小的特点使得光纤在空间的利用上具有相当大的便利性;不导电、不辐射、不感应的特点则是由于光纤是由非金属介质的材料制造而成,所以具有相当优异的抗电磁信号干扰的能力,故能够避免利用金属作为传输介质所引起的辐射干扰,地回路以及感应相关的问题。
因此,相关产业的厂商无不致力于光纤传输的发展,使得光纤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金属传输线路,目前已被大量地用作信号传输的媒介。再者,为了使光纤能够连接至各类电子装置,让其传输的资讯能够被该等电子装置所用,所以必须要有连接器作为光纤与电子装置的中介,以达成连接的目的。
一般而言,光纤连接器的系统由一设置于电子装置并作为连接器母头的适配器(Adapter)以及一个作为连接器公头的光纤连接器所构成,将光纤连接器插置于适配器中时,便可构成其连接关系,藉以达到资料传输的目的。
现有公头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后方的外层线材及外层线材内的光纤芯线,光纤芯线前端延伸至壳体前侧开口处。并且,壳体表面延伸卡扣弹臂,当公头光纤连接器与母座适配器插接时,卡扣弹臂弹性扣合母座适配器的外壳内,而当公头光纤连接器欲拆离母座适配器时,仅能从卡扣弹臂一小部分外露于母座适配器外壳外部进行按压,方能将卡扣弹臂下压与外壳相脱离,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问题,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即可将按压卡合件与光纤适配器进行扣合或分离的光纤连接器。
依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芯管、按压卡合件及操作部。前壳体包括前壳体前端开口;后壳体位于前壳体后侧,后壳体具有连通前壳体前端开口的止挡部后端开口,止挡部后端开口朝外延伸缆线;芯管设置于前壳体内部与后壳体内部;按压卡合件前端自前壳体外部一侧朝外斜伸,各按压卡合件后端位于前壳体外部另一侧;操作部套设于后壳体尾套后端之缆线,操作部包括延伸条,延伸条自操作部边缘朝外斜伸至按压卡合件后端成一体。
在一实施例中,前壳体包含内止挡部,内止挡部配置于容置空间的内壁。
在一实施例中,芯管包含插针、连接于插针的基座、设置于插针与基座连接处的芯管止挡部以及贯穿于芯管的芯孔,芯管置于前壳体内时,其芯管止挡部与内止挡部相触。
在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更包含弹簧及套管,弹簧一端套设于基座尾端上,套管配置于后壳体内并部分突出于止挡部后端开口,且套管设置于弹簧的另一端上,并使弹簧位于芯管止挡部及套管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芯管包含中空管状的延伸管,延伸管配置于基座尾端,延伸管位于弹簧及套管内。
在一实施例中,芯管包含中空管状的固定座,套设于套管尾端。
在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更包括金属导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前壳体包括卡制槽,卡制槽形成于前壳体的外壁底面,第一端配置于卡制槽内,而第二端经由止挡部后端开口延伸于固定座内。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导板的第二端末端形成至少一个向上延伸的叉状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导板的第二端末端形成一对向上延伸的环状管套。
在一实施例中,按压卡合件包括一对卡合凸块,一对卡合凸块位于按压卡合件中段部位两侧朝外凸设。
藉由延伸条自操作部边缘朝外斜伸至该按压卡合件后端成一体,当操作部往后拉,使延伸条带动按压卡合件往下位移,使按压卡合件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连接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时,按压卡合件又会再回复原来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下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一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二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剖示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扣合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扣合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扣合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光纤连接器
2 光纤线
10 前壳体
101 前壳体前端开口
103 前壳体后端开口
105 组装导槽
106 内止挡部
107 卡制孔
109 卡制槽
12 后壳体
121 组装部
1211 组装部前端开口
1213 组装凸条
1215 卡制凸块
123 止挡部
1231 止挡部后端开口
1233 滑槽
20 芯管
201 陶瓷插针
203 陶瓷基座
205 芯管止挡部
207 芯孔
21 弹簧
22 套管
23 延伸管
24 尾套
25 固定座
26 缆线
30 金属导板
301 第一端
303 第二端
305 叉状结构
3051 触线槽
32 金属导板
321 第一端
323 第二端
325 环状管套
3251 置线孔
34 导线
341 金属导线
343 绝缘层
4、4’、4” 扣合装置
40 按压卡合件
401 前端
403 后端
4031 滑移柱
405 卡合凸块
42 操作部
44 延伸条
46 滑动块
461 套设孔
4611 滑块
463 侧壁
4631 穿孔
46311 后端高部
46313 前端低部
47 拉环
5、5’ 单芯光纤适配器
8、8’ 双芯光纤适配器
50、80 第一壳体
60、90 第二壳体
501、601、801、901 底面
502、602、802、902 顶面
503、603、803、903 左侧面
504、604、804、904 右侧面
505、605、805、905 前侧面
5051、6051、8051、9051 前端开口
506、606、806、906 后侧面
5061、8061 第一贯穿孔
52、82 第一定位管
6061、9061 第二贯穿孔
6011、9011 开口
62、92 第二定位管
70、1000 光纤套管
72、78、1002、1006、20033 弹片
721、723、781、783、10021、10023、10061、10063 接脚
7211、7231、7811、7831、10021a、10023a、10061a、10063a 弹性接脚
74、1004 指示灯
807 第一分隔板
200 终端装置
2001 机箱
2003 光纤适配器
20031 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为相关技术领域人员所了解并得以实施本发明,在此配合所附图式,于后续的说明书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与实施方式,并列举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然以下实施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且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示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及下视图。光纤连接器1包含一连接器壳体,主要由一前壳体10及一后壳体12所组成,连接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组装成型;前壳体10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一前壳体前端开口101,一前壳体后端开口103以及一连通于前壳体前端开口101及前壳体后端开口103的前壳体容置空间;一组装导槽105,设置于前壳体10后端顶面并连通于前壳体后端开口103与前壳体容置空间;一内止挡部106(请参考图4),配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的内壁;一对卡制孔107,分设于前壳体10后端二侧面;一卡制槽109(请参阅图2),形成于前壳体10的外壁底面。
一后壳体12,由一组装部121及一连接于组装部121的止挡部123所形成,其中组装部121具有一组装部前端开口1211,止挡部123具有一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一连通于组装部前端开口1211及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的后壳体容置空间,其中组装部121经由前壳体后端开口103设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中;其中后壳体12的止挡部123为一长方体结构,而组装部121则为一筒状体。一组装凸条1213,凸设于组装部121顶面并对应于组装导槽105;一对卡制凸块1215,分设于组装部121二侧面并对应于卡制孔107。当前壳体10与后壳体12相互扣合时,后壳体12的组装凸条1213会经由组装导槽105的导引(亦具有防呆的作用),使组装部121组装于前壳体10内;而卡制凸块1215则会卡置于卡制孔107内,使前壳体10与后壳体12相互牢固扣合。
一芯管20,设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与后壳体容置空间且部份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101,具有一陶瓷插针201,一连接于前段的陶瓷基座203,一设置于陶瓷插针201与陶瓷基座203连接处的芯管止挡部205以及一贯穿于芯管20的芯孔207,其中芯管20置于前壳体容置空间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前壳体10的内止挡部106相触,藉由内止挡部106使芯管20限制于前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101;一延伸管23,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陶瓷基座203尾端;另外,于陶瓷基座203上进一步套设一弹簧21;一套管22,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后壳体容置空间并部分突出于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且套管22套设于延伸管23上,并使弹簧21位于芯管止挡部205及套管22之间;而此弹簧21主要用以使芯管20具有缓冲(cushion)的效果;而芯管20的主要作用,是用以包覆光纤线,并使光纤线切齐于芯孔207。一固定座25,为一中空管状,套设于套管22尾端;一金属导板30,为一长条板体,具有一第一端301及一第二端303,其中第一端301配置于卡制槽109内,而第二端303则经由后壳体12的后壳体容置空间的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延伸出,并位于套管22及固定座25下方。
当连接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的区分,只有单一壳体。连接器壳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一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即为前壳体前端开口101;一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即为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一连通于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与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的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一内止挡部106,配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壁;一卡制槽109,形成于连接器壳体的外壁底面。
一芯管20,设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且部份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具有一陶瓷插针201,一连接于前段的陶瓷基座203,一设置于陶瓷插针201与陶瓷基座203连接处的芯管止挡部205以及一贯穿于芯管20的芯孔207,其中芯管20置于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连接器壳体的内止挡部106相触,藉由内止挡部106使芯管20限制于连接器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前端开口;一延伸管23,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陶瓷基座203尾端;另外,于陶瓷基座203上进一步套设一弹簧21;一套管22,为一中空管状,配置于该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并部分突出于该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且套管22套设于延伸管23上,并使弹簧21位于芯管止挡部205及套管22之间;而此弹簧21主要用以使芯管20具有缓冲(cushion)的效果;而芯管20的主要作用,是用以包覆光纤线,并使光纤线切齐于芯孔207。一固定座25,为一中空管状,套设于套管22尾端;一金属导板30,为一长条板体,具有一第一端301及一第二端303,其中第一端301配置于卡制槽109内,而第二端303则经由该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壳体容置空间的连接器壳体后端开口延伸出,并位于套管22及固定座25下方。
接着,请参阅图3A及3B,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3B,金属导板30主要为连接导线34,并做以电性连接用;因此其第一端301会裸露于光纤连接器1底部,使之与其他装置电性连接,而第二端303则是与导线34连接,且金属导板30必须与导线34内部的金属导线341碰触,才能形成电性通路。在第一实施例金属导板30的第二端303末端形成至少一个向上延伸的叉状结构305,叉状结构305之间形成一触线槽3051;由于导线34是以一绝缘层343包覆金属导线341所形成,因此当导线34与金属导板30的第二端303连接时,其叉状结构305会插入绝缘层343,并使金属导线341置入于触线槽3051内,使金属导线341与叉状结构305相互碰触,并形成电性通路。
再接着,请参阅图3C及3D,为本发明的金属导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C及3D,第二实施例的金属导板32同样具有一第一端321及一第二端323,其第一端321同样裸露于光纤连接器1底部,使之与其他装置电性连接,而第二端323亦与导线34连接;其中,金属导板32的第二端323末端形成一对向上延伸的环状管套325,环状管套325中间形成一置线孔3251;当导线34与金属导板32的第二端323连接时,其导线34前端必须先将一部分的绝缘层343去除,裸露出一段金属导线341,并将金属导线341插入至置线孔3251中,使金属导线341与环状管套325相互碰触,并形成电性通路。在此强调,本发明并不对金属导板30(32)的配置个数加以限制,其亦可为多条的配置(例如:多个金属导板平行排列配置)。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剖示图。如图4所示,当芯管20置于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内时,其芯管止挡部205会与前壳体10的内止挡部106相触,限制芯管20于前壳体10中不致过突出于前壳体前端开口101;而在芯管20内中配置一光纤线2,在前壳体10及后壳体12下方配置一金属导板30(以图3A实施例为例),并与导线34连接;另外,于后壳体12的组装部前端开口1211处,会进一步配置一中空管状的尾套24,其连接于突出于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的套管22及固定座25上,并有一缆线26连接于尾套24尾端,亦即,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朝外延伸一缆线26;尾套24可保护接头与连接的线材过度弯折;而光纤线2会经由固定座25延伸出,导线34则会由止挡部后端开口1231延伸出,光纤线2及导线34一同经由尾套24并延伸至缆线26内。藉由本发明的配置,将光纤线2及导线34整合到光纤连接器1内,使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不仅可以传递光信号,亦可传递电信号。
接着,请参阅图5A~图5C,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扣合装置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先参阅图5A,在第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的前壳体10上方会进一步配置一扣合装置4,用以扣合住光纤适配器;扣合装置4包含一按压卡合件40,其前端401设置于前壳体10顶面,按压卡合件40前端401自各该前壳体10外部一侧朝外斜伸,各该按压卡合件40后端403位于各该前壳体10外部另一侧;一操作部42,为一中空套管,并以一延伸条44连接于按压卡合件40的后端403,该延伸条44自该操作部42边缘朝外斜伸至该按压卡合件40后端403成一体,而操作部42则套设于后壳体12尾套24后端之缆线26上;另外,按压卡合件40中段部位朝外凸设有一对卡合凸块405,用以扣合光纤适配器。按压卡合件40为一具有回复力的元件,在光纤连接器1插入光纤适配器时,会因为按压卡合件40的回复力将扣合装置4卡固于光纤适配器中;而当光纤连接器1要拔出时,藉由将操作部42往后拉,使延伸条44带动按压卡合件40往下位移,使按压卡合件40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连接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42时,按压卡合件40又会再回复原来的状态。
接着,请参阅图5B,为本发明扣合装置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的前壳体10上方会进一步配置一扣合装置4’,用以扣合住光纤适配器,而在后壳体12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滑槽1233;扣合装置4’包含一按压卡合件40,其前端401设置于前壳体10顶面,而按压卡合件40的后端403两侧处形成一对滑移柱4031;一滑动块46,具有一套设孔461,并于套设孔461内壁形成一对滑块4611;在滑动块46顶面形成有两侧壁463,两侧壁463分别设有一穿孔4631,穿孔4631的顶侧孔壁面为一斜面,且穿孔4631具有一后端高部46311及一前端低部46313;滑动块46以所设的套设孔461内的滑块4611,可移动的设置于后壳体12的滑槽1233上,并使按压卡合件40的滑移柱4031对应容置于滑动块46的两侧壁463的穿孔4631中;一操作部42,为一中空套管,并以一延伸条44连接于滑动块46,而操作部42则套设于缆线26上;另外,按压卡合件40中段部位朝外凸设有一对卡合凸块405,用以扣合光纤适配器。按压卡合件40为一具有回复力的元件,在光纤连接器1插入光纤适配器时,会因为按压卡合件40的回复力将扣合装置4卡固于光纤适配器中;而当光纤连接器1要拔出时,藉由将操作部42往后拉,使延伸条44带动滑动块46于滑槽1233上往后滑动,而原位于穿孔4631的后端高部46311的滑移柱4031,则会因滑动块46往后滑动使滑移柱4031移往前端低部46313,并带动按压卡合件40往下压,使按压卡合件40不再卡固于光纤适配器内,并藉此移出光纤适配器;而当不再拉动操作部42时,滑动块46及滑移柱4031藉由按压卡合件40的回复力,再回复为原来的位置。
最后,请参阅图5C,为本发明扣合装置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其扣合装置4”结构配置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为一不同处在于其操作部42不为一中空套管,而改为一拉环47,并同样以延伸条44连接于滑动块46;而其实施方式同样以拉环47向后拉而带动滑动块46的滑动,并使按压卡合件40往下压,而其详细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为置于服务器上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其包括一适配器壳体,主要由一第一壳体50与一第二壳体60所组成,适配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第一壳体50及第二壳体60组装成型。第一壳体50,由一底面501、顶面502、一左侧面503、一右侧面504、一前侧面505及一后侧面5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505形成一前端开口5051;一第一定位管5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5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506连接处形成一第一贯穿孔5061。第二壳体60,同样由一底面601、顶面602、一左侧面603、一右侧面604、一前侧面605及一后侧面6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605形成一前端开口6051;一第二定位管6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6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606连接处形成一第二贯穿孔6061;另外,于第二壳体60的底面601形成一贯穿的开口6011;其中第一壳体50的后侧面506与第二壳体60的后侧面606相接,并使第一贯穿孔5061对应于第二贯穿孔6061,而第一壳体50与第二壳体60的相接方式可为卡扣、粘合或熔接,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
一光纤套管70,同时穿设于第一定位管52及第二定位管62内;一弹片72,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第一壳体50的底面501至第二壳体60的底面601的内表面上,并于弹片72的两端各形成一接脚721、723;其中,弹片72一端的接脚7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11,而另一端的接脚7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31,并经由第二壳体60的开口6011突出于第二壳体60的底面601;一指示灯74,配置于第一壳体50的前侧面505的前端开口5051的边缘,而指示灯74的材质为导光的塑胶材质。
当单芯光纤适配器5的适配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第一壳体50与第二壳体60的区分,只有单一壳体。适配器壳体,由一壳体底面、一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一壳体后侧面及一内壁所形成。壳体底面包含:底面501、601;壳体顶面包含:顶面502、602;壳体左侧面包含:左侧面503、603;壳体右侧面包含:右侧面504、604;壳体前侧面即为第一壳体50的前侧面505;壳体后侧面即为第二壳体60的前侧面605;以及内壁包含:后侧面506、606;适配器壳体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内壁分为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前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5051;于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壳体后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6051。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定位管,其为一中空管状,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内壁上,且形成一贯穿孔,其中中空管状等同于第一定位管52与第二定位管62。定位管其位置等同于第一定位管52形成于后侧面5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的位置以及第二定位管62形成于后侧面6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的位置。贯穿孔等同于第一贯穿孔5061与第二贯穿孔6061。另外,于适配器壳体的壳体底面形成一贯穿的壳体开口,壳体开口即为开口6011;光纤套管70,穿设于定位管内;弹片72,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适配器壳体的壳体底面。弹片72的结构如前所述,两端各形成一接脚721、723;其中,弹片72一端的接脚7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11,而另一端的接脚7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7231,并经由适配器壳体的壳体开口突出于壳体底面。
接着,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由剖面图可看出,向下弯折的弹性接脚7231会经由开口6011突出于底部601,而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7211,则会弯折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第一实施例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为置于服务器上的适配器,因此会先将单芯光纤适配器5置于服务器内;而其向下弯折的弹性接脚7231会与服务器相接(例如:服务器内部的PCB),接着,光纤连接器1插入单芯光纤适配器5完成连接;在插入的同时,光纤连接器1配置于下方的金属导板30便会接触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内部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7211,藉此形成电性通路;而当电性通路形成时,藉由传递电信号来得知光纤连接器两端所连接的服务器端子其辨识码(ID)是否相符,如果连接的两端服务器的辨识码相符正确,置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下方的指示灯74便会亮起(例如:绿灯),代表对接正确;反之,如连接的两端服务器彼此辨识码不相符不正确,则指示灯74不会亮起(或亮起红灯),藉此判断是否对接正确。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1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其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相同,而其中有三处不同处;其一为其所配置的弹片78,其两端的接脚781、783,均形成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7811、7831。其二为:由于弹片78两端皆向上弯折,因此第二壳体60的底面601不需形成贯穿的开口6011。其三为:单芯光纤适配器5’上不需配置指示灯74;由于仅作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1的适配器,因此不需指示灯74来显示是否对接正确。除此三处不同处外,第二实施例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的其他元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接着,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二实施例连接光纤连接器的剖面图。如图9所示,由剖面图可看出,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7811、7831,会各弯折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及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第二实施例的单芯光纤适配器5’为连接两条光纤连接器1的适配器;在两条光纤连接器1插入时,每个光纤连接器1配置于下方的金属导板30便会接触于单芯光纤适配器5’内部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7811、7831,藉由此方式,连通两条光纤连接器1彼此的电性通路。而其中上述的弹片72、78为能传递电信号的金属材质。同样地,对应于前述金属导板30(32)可为多条的配置,其相对的弹性接脚7211、7231、7811、7831亦相对可为多个的配置,而其配置位置除了配置于壳体的底面以外,亦可配置于壳体两侧。而在此强调,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为单芯用光纤适配器,其仅有一个接口供单芯光纤连接器使用。
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而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为双芯用光纤适配器,可供一对光纤连接器使用;双芯光纤适配器8包括一适配器壳体,主要由一第一壳体80与一第二壳体90所组成,适配器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由第一壳体80及第二壳体90组装成型。第一壳体80,由一底面801、顶面802、一左侧面803、一右侧面804、一前侧面805及一后侧面8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前侧面805形成一前端开口8051;一第一分隔板807,由后侧面806至前端开口8051垂直配置于第一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一定位管8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8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806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一贯穿孔8061,其中此对第一定位管82由第一分隔板807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807的两侧。第二壳体90,同样由一底面901、顶面902、一左侧面903、一右侧面904、一前侧面905及一后侧面906所形成,并于内部形成一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前侧面905形成一前端开口9051;一第二分隔板(未标示),由后侧面906至前端开口9051垂直配置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内;一对第二定位管92,为一中空管状,形成于后侧面9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与后侧面906连接处形成一对第二贯穿孔9061;另外,于第二壳体90的底面901形成一对贯穿的开口9011,且同样由第二分隔板(未标示)分隔于两侧;其中此对第二定位管92由第二分隔板(未标示)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二分隔板(未标示)的两侧;其中,第一壳体80的后侧面806与第二壳体90的后侧面906相接,并使一对第一贯穿孔82对应于一对第二贯穿孔92,而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的相接方式可为卡扣、粘合或熔接,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
一对光纤套管1000,各为一中空管状,同时穿设于一对第一定位管82及一对第二定位管92内;一对弹片1002,各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第一壳体80的底面801至第二壳体90的底面901的内表面上,并于各弹片1002的两端各形成一接脚10021、10023,而此对弹片1002则由第一分隔板807及第二分隔板(未标示)隔开,并分别置于第一分隔板807及第二分隔板(未标示)的两侧。另外,每一弹片1002一端的接脚100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1a,而另一端的接脚100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3a,并经由第二壳体90的一对开口9011突出于第二壳体90的底面901;一对指示灯1004,配置于第一壳体80的前侧面805的前端开口8051的边缘,而指示灯1004的材质为导光的塑胶材质。
当双芯光纤适配器8的适配器壳体为一体成型时,并无第一壳体80与第二壳体90的区分,只有单一壳体。适配器壳体,由一壳体底面、一壳体顶面、一壳体左侧面、一壳体右侧面、一壳体前侧面、一壳体后侧面及一内壁所形成。壳体底面包含:底面801、901;壳体顶面包含:顶面802、902;壳体左侧面包含:左侧面803、903;壳体右侧面包含:右侧面804、904;壳体前侧面即为第一壳体80的前侧面805及该壳体后侧面即为该第二壳体90的前侧面905;以及内壁包含:后侧面806、906;适配器壳体于内部形成一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并由内壁分为第一内部容置空间与第二内部容置空间,且于壳体前侧面形成一壳体前端开口,壳体前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8051;于壳体后侧面形成一壳体后端开口,壳体后端开口即是前端开口9051。该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分隔板垂直配置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分隔板等同于第一分隔板807与第二分隔板907。适配器壳体更包含:一对定位管,各为一中空管状,贯穿于壳体内部容置空间的内壁上,且形成一对贯穿孔;其中此对定位管由分隔板隔开,并分别置于分隔板的两侧。其中此对中空管状等同于第一定位管82与第二定位管92。对定位管其位置等同于第一定位管82形成于后侧面8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内部容置空间的位置以及第二定位管62形成于后侧面906内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内部容置空间的位置。贯穿孔等同于第一贯穿孔8061与第二贯穿孔9061。另外,于适配器壳体的壳体底面形成一对贯穿的壳体开口,壳体开口即为开口9011;一对光纤套管1000,分别穿设于定位管内;一对弹片1002,各为一长条板体,配置于适配器壳体的壳体底面。各弹片1002的结构如前所述,两端各形成一接脚10021、10023;其中,每一弹片1002一端的接脚10021向上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1a,而另一端的接脚10023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接脚10023a,并经由适配器壳体的一对开口9011突出于壳体底面。
双芯光纤适配器8其实施方式与前述单芯适配器5相同,藉由弹片1002与光纤连接器1的金属导板3连接,使两端服务器形成电性通路,并经由辨识码确认,使指示灯1004显示两端服务器是否对接正确;而双芯光纤适配器8是供一对光纤连接器使用,能同时辨识该对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而双芯光纤适配器8的其余详细实施方式与前述光纤适配器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接着,请参阅图11,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为连接两对光纤连接器的双芯光纤适配器8’,其结构大致与第三实施例的双芯光纤适配器8相同,而其中有三处不同处;其一为其所配置的弹片1006,其两端的接脚10061、10063,均形成向上弯折的弹性接脚10061a、10063a。其二为:由于弹片1006两端皆向上弯折,因此第二壳体90的底面901不需形成一对贯穿的开口9011。其三为:单芯光纤适配器8’上不需配置指示灯1004;由于仅作为连接两对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因此不需指示灯1004来显示是否对接正确。除此三处不同处外,第四实施例的双芯光纤适配器8’的其他元件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双芯光纤适配器8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而其中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单芯、双芯光纤适配器,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一体成型或组装成型;而双芯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亦可一体成型或组装成型,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制;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弹片72、78、1002及1006其材质为金属材质。
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终端装置200如服务器、终端机等,其主要包括:一机箱2001,其内部具有一主机板(未标示)、一中央处理器(未标示)、一存储器(未标示)、多数个芯片组(未标示)、一电源供应器(未标示)及多数个光纤适配器2003,其中光纤适配器2003(如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具有一接口20031,而光纤适配器2003内部具有一弹片20033,弹片20033一端形成于接口20031内,而另一端则电性连接于机箱2001内的主机板;而弹片20033其材质为金属材质。终端装置200藉由光纤适配器2003内部的弹片20033配置方式,能藉由具有配置电线及金属导板的光纤连接器,来电性连接两端的终端装置200,并经由终端装置200内部的辨识码确认,辨识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
另外在此说明,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为LC(Lucent Connector)型的光纤连接器,以及配对LC型的光纤适配器,但本发明并不对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的类型加以限制,各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凡符合本发明的特征结构皆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藉由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纤连接器及光纤适配器,其除了可传递光信号以外,亦可藉由配置于光纤适配器内部的弹片来传递电信号,而藉此能在服务器安装时,能即时得知光纤连接器是否对接正确的光纤适配器,不仅省时且相当便利。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壳体,包括一前壳体前端开口;
一后壳体,位于该前壳体后侧,该前壳体与该后壳体是组装成型或一体成型,该后壳体具有一连通该前壳体前端开口的止挡部后端开口,该止挡部后端开口朝外延伸一缆线;
一芯管,设置于该前壳体内部与该后壳体内部;
一按压卡合件,该按压卡合件前端自该前壳体外部一侧朝外斜伸,各该按压卡合件后端位于该前壳体外部另一侧;及
一操作部,套设于该后壳体尾套后端之该缆线,该操作部包括一延伸条,该延伸条自该操作部边缘朝外斜伸至该按压卡合件后端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前壳体包含一内止挡部,该内止挡部配置于该前壳体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芯管包含一插针、一连接于该插针的基座、一设置于该插针与该基座连接处的芯管止挡部以及一贯穿于该芯管的芯孔,该芯管置于该前壳体内时,其该芯管止挡部与该内止挡部相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弹簧及一套管,该弹簧一端套设于该基座尾端上,该套管配置于该后壳体内并部分突出于该止挡部后端开口,且该套管设置于该弹簧的另一端上,并使该弹簧位于该芯管止挡部及该套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芯管包含一中空管状的延伸管,该延伸管配置于该基座尾端,该延伸管位于该弹簧及该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芯管包含一中空管状的固定座,套设于该套管尾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金属导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前壳体包括一卡制槽,该卡制槽形成于该前壳体的外壁底面,该第一端配置于该卡制槽内,而该第二端经由该后壳体之该后壳体容置空间之该止挡部后端开口延伸于该固定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板的该第二端末端形成至少一个向上延伸的叉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板的该第二端末端形成一对向上延伸的环状管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按压卡合件包括一对卡合凸块,该一对卡合凸块位于按压卡合件中段部位两侧朝外凸设。
CN201510496486.7A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105068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4644 2013-07-10
TW102124644A TWI486657B (zh) 2013-07-10 2013-07-10 光纖連接器
CN201310727316.6A CN103852828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7316.6A Division CN103852828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8193A CN105068193A (zh) 2015-11-18
CN105068193B true CN105068193B (zh) 2017-08-25

Family

ID=5086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070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88853U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CN201510495990.5A Active CN105068192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CN201510496486.7A Active CN105068193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CN201310727316.6A Active CN103852828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070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88853U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CN201510495990.5A Active CN105068192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7316.6A Active CN103852828B (zh) 2013-07-10 2013-12-25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203688853U (zh)
TW (1) TWI486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2713B (zh) * 2014-06-18 2015-11-11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与链路检测方法
AU2015320164B2 (en) * 2014-09-26 2021-03-0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Distribution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09683248A (zh) * 2014-09-26 2019-04-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6154432A (zh) * 2016-08-23 2016-11-23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防呆式lc型活动连接器
CN108594378A (zh) * 2018-02-01 2018-09-28 东莞市冠晟塑胶有限公司 光纤尾套
CN110187445A (zh) * 2019-05-16 2019-08-30 深圳市飞博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c双联连接器
CN110673269A (zh) * 2019-09-04 2020-01-1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光纤连接器
CN111025490B (zh) * 2019-12-18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和光电适配器
CN113270758A (zh) * 2019-12-20 202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及光电复合连接器
TWI801777B (zh) * 2020-07-07 2023-05-11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CN112099157B (zh) * 2020-09-22 2022-04-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芯光纤连接头、多芯光纤适配器及多芯光纤连接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9193U (zh) * 2010-04-26 2010-12-29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N102016670A (zh) * 2008-05-07 2011-04-13 胡贝尔和茹纳股份公司 具有解锁机构的插头连接器
CN102782549A (zh) * 2010-02-04 2012-11-14 Adc电信公司 加固的光纤/电连接系统
CN102819070A (zh) * 2011-06-07 2012-12-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3941B1 (en) * 2000-10-18 2003-04-08 Fitel Usa Corp. Jack receptacle having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orts
EP1271204B1 (de) * 2001-06-29 2005-03-23 Diamond SA Buchsenteil und Steckerteil für eine optische Steckverbindung
US20100079248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Johannes Ian Grevel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based RFID antenna
US8152385B2 (en) * 2009-02-27 2012-04-10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Duplex fiber optic assemblies suitable for polarity reversal and methods therefor
TWI427869B (zh) * 2009-11-23 2014-0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連接器
TWI446652B (zh) * 2009-11-23 2014-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連接器
US20110206328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Emcore Corporation Optoelectronic module with emi shield
CN201716438U (zh) * 2010-05-31 2011-01-19 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模块的光电连接装置
US20120189254A1 (en) * 2011-01-26 2012-07-26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Electrical-to-optical and optical-to-electrical converter plug
CN102955202B (zh) * 2011-08-18 2015-11-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670A (zh) * 2008-05-07 2011-04-13 胡贝尔和茹纳股份公司 具有解锁机构的插头连接器
CN102782549A (zh) * 2010-02-04 2012-11-14 Adc电信公司 加固的光纤/电连接系统
CN201689193U (zh) * 2010-04-26 2010-12-29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N102819070A (zh) * 2011-06-07 2012-12-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828B (zh) 2017-09-05
TWI486657B (zh) 2015-06-01
CN105068193A (zh) 2015-11-18
CN105068192A (zh) 2015-11-18
CN105068192B (zh) 2017-05-24
CN103852828A (zh) 2014-06-11
TW201502624A (zh) 2015-01-16
CN203688853U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8193B (zh) 光纤连接器
ES2679275T3 (es) Sistemas de conectividad de fibra gestionada
EP2659550B1 (en) Two-part modular connector compri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ort
CN105807375A (zh) 被管理的光纤连接性系统
US9525255B2 (en) Low profile faceplate having managed connectivity
CN103931060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音频/视频连接器
CN104583825A (zh) 具有平移组件的光连接器和光耦合系统
US666341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203720408U (zh) 追踪跳线结构
CN203773090U (zh) 光纤适配器
CN104641578B (zh) 直流电平检测电路,包含该电路的系统和制造、使用方法
CN103899848B (zh) 整线器
US8746990B2 (en) Universal modular connector
CN111213150B (zh) 光纤连接器组件
US20140072263A1 (en) Optical fiber adapter having vertical wings
JP4886743B2 (ja) アダプタおよび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CN104037549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689193U (zh) 光纤连接器
TWM399337U (en) Connector
CN101022195A (zh)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装置
TWM419937U (en) Optical connector with universal slot
TWM419936U (en) Universal modularized connector
JP6746991B2 (ja) 雌コネクタ、雄コネクタ、電子機器
CN216389782U (zh) 一种网线接插件
CN201130770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4

Address after: 300 457 days No. 32 Taixiang Road,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of Connector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Lianyun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21 No. 888 Garde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Connectek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