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7365B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7365B CN105057365B CN201510429213.0A CN201510429213A CN105057365B CN 105057365 B CN105057365 B CN 105057365B CN 201510429213 A CN201510429213 A CN 201510429213A CN 105057365 B CN105057365 B CN 1050573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le
- support arm
- steel
- kink
- ro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110 pick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FKDHHVKWGRFRTG-UHFFFAOYSA-N 3-morpholin-4-yl-1-oxa-3-azonia-2-azanidacyclopent-3-en-5-imine Chemical compound [N-]1OC(=N)C=[N+]1N1CCOCC1 FKDHHVKWGRFR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45167 MAPKAP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降低至一小角度;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小角度降低至抛钢角度;正常轧制角度>小角度>抛钢角度;i为≥3的自然数。该方法能使带钢尾部落套时受到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尾部振动减小,因此,能减少或者避免带钢精轧抛钢过程中甩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门适用于金属轧机或加工产品的控制设备或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带钢甩尾是一种生产不正常现象,一般多发生于薄规格、硬材质、宽轧件以及硅钢生产中,当生产中出现甩尾现象,尤其是连续出现,造成带钢尾部折叠和尾部破碎,给生产商造成的危害很大,折叠破碎的尾部很容易硌伤辊面,造成产品的辊印缺陷,这样在轧制中途要换辊:破碎残片如与轧件接触,又往往造成轧件表面刮伤或轧废堆钢;破碎残片带入卷取机内,轻者要影响卷取机的正常工作,重者会损坏卷取机。为了减少热轧带钢甩尾: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042041 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热轧带钢甩尾的控制方法,其包括:A、带钢在精轧机完成穿带后,从抬尾设定开始机架前机架抛钢时,抬尾设定开始机架及其后一机架同时以预先设定的抬尾设定速度抬起精轧机辊缝;B、抬起精轧机辊缝的动作完成后,将抬尾设定开始机架的后一机架设置为新的抬尾设定开始机架,当抬尾设定开始机架抛钢时,新的抬尾设定开始机架及其后一机架同时以预先设定的抬尾设定速度抬起精轧机辊缝;C、重复执行步骤A和B,直至末机架完成全部抬起精轧机辊缝的动作,当末机架为新的抬尾设定开始机架时,只抬起末机架辊缝。其能够有效减小带钢甩尾现象,在轧制过程中无需手动干预,响应速度快,抬尾厚度量易掌握。
该减少热轧带钢甩尾的控制方法需要实时监控热轧带钢的运行过程,并且,需要对精轧机辊缝进行操作,动作复杂。
申请公布号为CN 10182969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除带钢甩尾擦伤缺陷的方法。在附图1中01为开卷机,02为带钢,03为引料导板,04为上夹送辊,05为下夹送辊,06为自由辊,07为引料导板的转轴,08为引料导板的头部,09为升降液压缸,该方法针对传统轧钢工艺中,带钢在甩尾时容易产生擦伤缺陷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带钢甩尾擦伤缺陷的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为:一种消除带钢甩尾擦伤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机组控制系统得知带钢甩尾信号;c.控制用于支撑引料导板的升降液压缸伸长,当引料导板绕转轴头部向上转动上升设定距离时,升降液压缸停止动作,最终使得引料导板尾部脱离带钢接触。该方法能够消除带钢甩尾时容易受擦伤的缺陷,保证生产质量,广泛适用于重卷、纵切、横切机组。
该消除带钢甩尾擦伤缺陷的方法是对已经产生的甩尾的事后救济,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甩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轧制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带钢甩尾的控制方法,其操作简便,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所述带钢的轧制机组包括多架轧机,相邻两架轧机之间分别设有活套及角度控制组件,所述活套包括活套辊、活套支撑臂,所述角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带钢在相邻两架轧机之间通过时,所述活套辊用于支撑处于相邻两架轧机之间的带钢;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所述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降低至一小角度;
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所述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口,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所述小角度降低至抛钢角度;
所述正常轧制角度>小角度>抛钢角度;
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所述正常轧制角度为22±1°,所述小角度为16±1°,所述抛钢角度为11±1°。
作为优选,所述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并将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所述控制终端向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所述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调整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探测装置是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所述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的探测周期为50ms。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包括液压控制装置,
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杆、伺服阀,
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构成滑动副,
所述活塞杆另一端通过传动控制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
所述伺服阀根据从所述控制终端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调节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增大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增大,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增大;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减小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减小,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套支撑臂。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活套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一套筒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紧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并将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所述控制终端向所述伺服阀发出控制命令,调节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增大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增大,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增大;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减小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减小,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塞杆位移,并将探测到的所述活塞杆的实时位移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塞杆的实时位置值超过所述活塞杆位移阈值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终端是PLC或者单片机。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活套支撑臂的角度进行时序控制,当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时,控制终端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α降低至一小角度β,当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时,控制终端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所述小角度β降低至抛钢角度θ,其中,正常轧制角度α>小角度β>抛钢角度θ。此时,带钢高度降低经历了一个梯度变化,即先降低了Δha=R(sinα-sinβ),再进一步降低Δhb=R(sinβ-sinθ),与一次性降低Δh=Δha+Δhb相比,中间多了一步缓冲,使得带钢尾部落套时的速度变化量降低,根据动量定理F×Δt=m×Δv,可知,此时,带钢尾部落套时受到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尾部振动减小,因此,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带钢精轧抛钢过程中甩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申请公布号为CN 10182969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消除带钢甩尾擦伤缺陷的方法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中,当活套处于正常轧制角度时与液压控制装置配合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中,当活套处于正常轧制角度时与液压控制装置配合的实物图,图中,被轧制带钢未示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中,第3#活套的动作过程结构简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活套辊4#处于正常轧制位,此时带钢的标号为3,虚线表示活套辊4#a处于小角度位,此时带钢标号为3a,双点划线表示活套辊4#b处于抛钢位,此时带钢标号为3b;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中,带钢抛钢过程中活套执行小角度实际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热连轧带钢甩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带钢甩尾的控制方法,其操作简便,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热轧带钢甩尾原因主要是精轧纯轧时间长,越到后面带钢温度越低,因此为保证精轧出口带钢温度精轧轧制为升速轧制,轧制到带钢尾部时轧制速度较快,抛钢活套落套时尾部容易出现瞬间失张,对尾部振动较大,操作人员对尾部的调整时机很难把握且很难进行多机架操作,甩尾事故发生率较高,造成轧线停轧。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带钢的轧制机组包括多架轧机,参见附图4,本实施例中,轧机数量为7架,相邻两架轧机之间分别设有活套及角度控制组件,本实施例中,活套分别为1#活套、2#活套、3#活套、4#活套、5#活套、6#活套,参见附图2,以设置在第一架轧机1和第二架轧机2之间的活套为例,活套包括活套辊4、活套支撑臂5,角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活套支撑臂5角度,带钢3在相邻两架轧机之间通过时,活套辊4用于支撑处于相邻两架轧机之间的带钢3;
参见附图4和附图5,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最左边的轧机为第一架轧机。当i=3时,i-2=1,即第一架轧机执行抛刚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
步骤2: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在接收到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降低至一小角度;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在接收到第一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3#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3#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3#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α降低至一小角度β。
步骤3: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本实施例中,第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
步骤4: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在接收到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口,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小角度降低至抛钢角度;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在接收到第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口,向第3#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3#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3#活套支撑臂角度从小角度β降低至抛钢角度θ;
正常轧制角度α>小角度β>抛钢角度θ;
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活套支撑臂的角度进行时序控制,当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时,控制终端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α降低至一小角度β,当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时,控制终端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小角度β降低至抛钢角度θ,其中,正常轧制角度α>小角度β>抛钢角度θ。此时,参见附图6椭圆圈出的部分,带钢高度降低经历了一个梯度变化,即先降低了Δha=R(sinα-sinβ),再进一步降低Δhb=R(sinβ-sinθ),与一次性降低Δh=Δha+Δhb相比,中间多了一步缓冲,使得带钢尾部落套时的速度变化量降低,根据动量定理F×Δt=m×Δv,可知,此时,带钢尾部落套时受到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尾部振动减小,因此,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带钢精轧抛钢过程中甩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中,正常轧制角度为22±1°,小角度为16±1°,抛钢角度为11±1°。
为了控制活套支撑臂的角度误差在±1°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用于实时探测活套支撑臂的角度,并将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控制终端,当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控制终端向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调整活套支撑臂角度。在这种情况下,活套辊4的摆动幅度仅为R×sin1°≈0.017R,带钢3跟随活套辊4摆动的幅度很小,能够进一步减小带钢3在落套时的振幅,从而进一步减少或者避免带钢精轧抛钢过程中甩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中,作为角度探测装置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角度探测装置是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实时探测活套支撑臂的角度的探测周期为50ms。
其中,作为角度控制组件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参见附图2和附图3,角度控制组件包括液压控制装置,
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7、活塞杆6、伺服阀(图中未示出),
活塞杆6一端与液压缸7的内壁构成滑动副,
活塞杆6另一端通过传动控制活套支撑臂5角度,
伺服阀(图中未示出)根据从控制终端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调节液压缸7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伺服阀(图中未示出)的开度增大时,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8体积增大,活塞杆6向上运动,活塞杆6通过传动使活套支撑臂5角度增大;
当伺服阀(图中未示出)的开度减小时,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8体积减小,活塞杆6向下运动,活塞杆6通过传动使活套支撑臂5角度减小。
此外,角度控制组件还可以为电动千斤顶等其他可伸缩控制部件。只要能够实现对活套支撑臂5的控制即可。
进一步地,参见附图3,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件9,连接件9的一端铰接于活塞杆6的另一端,连接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套支撑臂5。在没有连接件9的情况下,活塞杆6的另一端与活套支撑臂5之间的连接不太方便,增设了连接件9之后,连接件9相当于活塞杆6和活套支撑臂5之间的连接媒介,能够使得活塞杆6与活套支撑臂5之间的传动更有效。
更进一步地,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轴10,活套支撑臂5与连接轴10之间固定连接,连接件9的另一端通过一套筒与连接轴10之间紧配合。此时,连接件9和连接轴共同作为活塞杆6和活套支撑臂5之间的连接媒介,能够使得活塞杆6与活套支撑臂5之间的传动效果更好。连接件9的另一端通过一套筒与连接轴10之间紧配合是为了防止套筒与连接轴10之间打滑导致传动效率受到影响。
其中,当角度控制组件是液压控制装置时,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实时探测活套支撑臂5的角度,并将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当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向伺服阀(图中未示出)发出控制命令,调节液压缸7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伺服阀(图中未示出)的开度增大时,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8体积增大,活塞杆6向上运动,活塞杆6通过传动使活套支撑臂5角度增大;
当伺服阀(图中未示出)的开度减小时,液压缸内7的液压油8体积减小,活塞杆6向下运动,活塞杆6通过传动使活套支撑臂5角度减小。
此外,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实时探测活塞杆6位移,并将探测到的活塞杆6的实时位移值发送至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当活塞杆6的实时位置值超过活塞杆6位移阈值时,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报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液压控制装置失控,工作人员即可得知相关信息,从而避免活套超出角度范围工作。
本实施例中,控制终端是PLC或者单片机。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精轧连轧机组各个轧制道次,可以不分钢种、规格,也可以区分钢种规格,时刻保持前后两架轧机带钢秒流量相等。
另外,第1#活套开始执行小角度β控制,以飞剪切尾完成信号为开始信号,飞剪切尾完成时将飞剪切尾完成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在接收到飞剪完成控制信号后,向第1#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1#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1#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α降低至小角度β,第1#活套在小角度β维持1~2s后,降低至抛钢角度θ。其中,飞剪布置在精轧第一架轧机前面。
带钢尾部经过精除鳞机出口夹送辊时,夹送辊抛钢信号发送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接收到出口夹送辊抛钢信号后,向1#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1#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1#活套支撑臂角度从小角度β降低至抛钢角度θ,同时使第2#活套从正常轧制角度α降低至小角度β,在控制终端接收到出口夹送辊抛钢信号+△t后,2#活套从小角度β降低至抛钢角度θ。△t为延时时间,单位s,△t=1~2s,其中,△t=可人为修正。
其中,精除鳞机布置在飞剪和精轧第一架轧机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第1#活套和第2#活套也在抛钢过程中都能从正常轧制角度α首先降低至小角度β作为过渡,最后再降低至抛钢角度θ,从第1#活套~第6#活套都能使带钢尾部落套时受到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尾部振动减小,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减少或者避免带钢精轧抛钢过程中甩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所述带钢的轧制机组包括多架轧机,相邻两架轧机之间分别设有活套及角度控制组件,所述活套包括活套辊、活套支撑臂,所述角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带钢在相邻两架轧机之间通过时,所述活套辊用于支撑处于相邻两架轧机之间的带钢;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所述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i-2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正常轧制角度降低至一小角度;
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并将所述抛钢动作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i-1架轧机执行抛钢动作的信号后,向第i#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第i#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使第i#活套支撑臂角度从所述小角度降低至抛钢角度;
所述正常轧制角度>小角度>抛钢角度;
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常轧制角度为22±1°,所述小角度为16±1°,所述抛钢角度为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并将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所述控制终端向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通过所述角度控制组件的传动,调整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探测装置是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所述活套角度控制设备编码器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的探测周期为50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包括液压控制装置,
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杆、伺服阀,
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内壁构成滑动副,
所述活塞杆另一端通过传动控制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
所述伺服阀根据从所述控制终端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调节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增大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增大,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增大;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减小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减小,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套支撑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活套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一套筒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探测装置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套支撑臂的角度,并将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反馈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实时探测值与预定角度之间的偏差值超过±1°时,所述控制终端向所述伺服阀发出控制命令,调节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油出入口的开度,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增大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增大,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增大;
当所述伺服阀的开度减小时,所述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减小,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所述活塞杆通过传动使所述活套支撑臂角度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探测所述活塞杆位移,并将探测到的所述活塞杆的实时位移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当所述活塞杆的实时位置值超过所述活塞杆位移阈值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是PLC或者单片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29213.0A CN105057365B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29213.0A CN105057365B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7365A CN105057365A (zh) | 2015-11-18 |
CN105057365B true CN105057365B (zh) | 2016-11-30 |
Family
ID=5448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29213.0A Active CN105057365B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573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4989B (zh) * | 2016-11-30 | 2020-05-22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热轧精轧机组防废钢烫伤辊面的方法 |
CN107052820B (zh) * | 2017-05-23 | 2023-06-16 | 山东易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热轧双层双金属复合卷材/板材精整生产线 |
CN110614276A (zh) * | 2018-06-19 | 2019-12-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连轧机活套抛钢位置控制方法 |
CN109092892A (zh) * | 2018-06-20 | 2018-12-28 | 新疆八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带钢尾部轧破的轧制方法 |
CN109079378B (zh) * | 2018-10-09 | 2020-10-23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带钢尾部甩过焊机出口的控制系统 |
CN113522989A (zh) * | 2020-04-21 | 2021-10-22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连轧机活套的动态落套控制方法 |
CN112588834B (zh) * | 2020-11-19 | 2022-08-30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热轧空过机架划伤带钢头尾的活套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33006A (en) * | 1982-08-18 | 1984-02-22 | Kawasaki Steel Corp | Method for preventing rupture of plate in cold rolling |
CN102205349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机活套平稳落套方法 |
CN102873109A (zh) * | 2012-10-29 | 2013-01-16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轧机活套台的检测方法 |
CN103272854A (zh) * | 2013-05-24 | 2013-09-04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故障轧机空设的特殊钢活套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7-21 CN CN201510429213.0A patent/CN1050573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33006A (en) * | 1982-08-18 | 1984-02-22 | Kawasaki Steel Corp | Method for preventing rupture of plate in cold rolling |
CN102205349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机活套平稳落套方法 |
CN102873109A (zh) * | 2012-10-29 | 2013-01-16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轧机活套台的检测方法 |
CN103272854A (zh) * | 2013-05-24 | 2013-09-04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故障轧机空设的特殊钢活套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本钢热轧2300mm机组活套控制分析;杨柳青;《本钢技术》;20130225(第01期);第23-2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7365A (zh) | 2015-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7365B (zh) | 一种预防带钢精轧甩尾的控制方法 | |
CN106040752B (zh) | 一种高速线材堆钢的检测系统及判断方法 | |
CN101920270B (zh) | 粗轧轧制过程中带钢翘扣头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1516540B (zh) | 用于将金属带卷绕在卷绕芯轴上的方法和装置 | |
US4005830A (en) | Mandrelless downcoiler for coil box | |
AU2002325236B2 (en) | Thin-strip coiler comprising a flatness measuring roll | |
US4019359A (en) | Method of hot rolling metal strip | |
US20130139992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Rolling Stock by Means of a Combined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System, Control Device for a Combined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System, and Combined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System | |
CN106903167A (zh) | 一种控制夹送辊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900110A (zh) | 一种厚规格热轧带钢卷取控制方法 | |
CN102671958A (zh) | 利用夹送辊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 | |
CN103433297B (zh) | 平整机组张力稳定控制装置 | |
US328191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drolling strip continuously | |
CN108994093A (zh) | 一种轧机激光防偏装置 | |
CN110871221B (zh) | 一种防止卷取机废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14939B (zh) | 一种利用平整机组进行的带钢头部平整方法 | |
US3645120A (en) | Coiling apparatus | |
CN106670242B (zh) | 在线控制离线带材板形的装置 | |
CN111715701A (zh) | 一种用于带钢粗轧轧制过程中的压翘头装置及方法 | |
CN106001177A (zh) | 一种热轧平整机组防卷断裂辊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985476A (zh) | 钢卷外圈卷取错层控制方法及热连轧系统 | |
CN206763679U (zh) | 一种钢带直角折边流水线 | |
CN203556651U (zh) | 一种轧机组 | |
US3401546A (en) | Strip deflector means and control | |
CN109248920B (zh) | 一种热卷箱快速处理轧废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