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2944A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2944A
CN105052944A CN201510599782.XA CN201510599782A CN105052944A CN 105052944 A CN105052944 A CN 105052944A CN 201510599782 A CN201510599782 A CN 201510599782A CN 105052944 A CN105052944 A CN 10505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active component
mass content
quinolinolate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97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yuyouyo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yuyouyo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yuyouyo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yuyouyo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997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2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包括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质量比例不为零的混合物。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能对多种植物病菌起到治愈的作用,尤其是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治愈率均达99%以上,使用及时,不会对果实产量和质量带来影响,且该杀菌组合物不仅药效高、污染少、且不利于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杀菌剂领域。
背景技术
香蕉黄叶病又名香蕉巴拿马病,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香蕉传染病,染病香蕉逐步枯萎死亡,且因为土壤遗留,发病地区30年以上不能种植香蕉,是香蕉的“不治之症”,也是威胁全球香蕉种植业的最大杀手。外部病征为发病蕉株的下方老叶叶缘首先黄化,并逐渐扩大至中肋,叶柄软化,弯曲下垂,最后枯萎,上方幼叶亦逐渐变黄,终至整个蕉株枯萎死亡,有时病株假茎外围的叶鞘自基部发生纵裂;内部病征为纵切病株的假茎或块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呈褐变的现象,在发病后期,黄褐色的维管束纤维上下贯穿成长条形,有时病菌会从母株块茎穿过与吸芽相连部位而侵入吸芽。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霜霉病主要通过气流、浇水、农事及昆虫传播。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适宜侵染温度15~17℃,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
目前,虽然也有针对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预防和抑制方面的一些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四针对香蕉巴拿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能将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都得到有效的根治,同时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不利于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活性组分包括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质量比例不为零的的混合物。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上述杀菌组合物中-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之间的协同效应非常明显,能对多种植物病菌起到根治的作用,尤其是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不仅药效高、污染少、且不利于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药效,同时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优选,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06-15;杀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30-80%;进一步优选,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2-5。
当将杀菌组合物制备为可湿性粉剂时,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48-53%;当制备为水悬浮剂时,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30-35%;当制备为水分散粒剂时,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70-80%。
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对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起到根治效果,优选,8-羟基喹啉铜的衍生物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
为了能进一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增强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药效,优选,上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小于5%的噻霉酮,其中,噻霉酮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为了能进一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增强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药效,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改进,杀菌组合物的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小于5%的氰霜唑,其中,氰霜唑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为了使用方便,同时保证药效,上述杀菌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各剂型具体的配置方法可参照现有杀菌剂的配置。
为了进一步促进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上述杀菌组合物,还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三硬脂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月桂酸质量比为(5-6):(2-3):(4-5):(7-9):(2-3):(0.5-0.8)的混合物,功能助剂相对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用量为5-10%。
上述杀菌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香蕉巴拿马病,且可根治,效果非常显著。
上述杀菌组合物还可用于治疗霜霉病,不仅能根治,而且药效高、无污染。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能对多种植物病菌起到治愈的作用,尤其是香蕉巴拿马病和霜霉病,治愈率均达99%以上,使用及时,不会对果实产量和质量带来影响,且该杀菌组合物不仅药效高、污染少、且不利于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活性组分为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质量比例为90:1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活性组分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质量比例为1:90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06。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15。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2。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5。
实施例7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为3%的噻霉酮,噻霉酮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实施例8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为3%的氰霜唑,其中,氰霜唑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实施例9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活性组分为8-羟基喹啉铜、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噁唑菌酮、噻霉酮和氰霜唑质量比例为1:1.5:1:0.1:0.12的混合物。
将各实施例的活性组分按如下方法配置为不同的剂型:
可湿性粉剂的配置:将活性组分50%,功能助剂8%,白炭黑20%,膨润土8%,硬脂酸锌3%,茶枯粉5%和凹凸棒土6%,混匀,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即得。
水悬浮剂的配置:将活性组分35%,功能助剂10%,乙醇2%,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和余量的水,经高速剪切、研磨,即得。
水分散剂的配置:将活性组分80%,功能助剂7%,木质素磺酸钠2%,十二烷基磺酸钠1%,白炭黑3%和膨润土余量,混匀、粉碎、加水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即得。
各剂型中,功能助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三硬脂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月桂酸质量比为5.5:2.5:4.5:8:2.5:0.7的混合物。
应用实施例1
将上述各实施例所得的水悬浮剂用于葡萄:
实验地点:句容黄梅镇,选择3年生巨峰葡萄,每亩种植150株。
试验组和对比组,每组6亩、3个重复,每个重复2亩。
施肥方法,在施相同基肥(牛粪)的情况下(占全年施肥约15%),追肥一般的水溶性肥(郑州禾康化肥有限公司,葡萄专用冲施肥)具体在萌芽前(占全年施肥约15%)、开花前(占全年施肥约20%)、开花后(占全年施肥约40%)、葡萄浆果着色初期(占全年施肥约10%)4个时期进行。
实验组:葡萄挂果后得了霜霉病,叶片上有褐色不规则病斑,天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幼果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并呈逐步扩大趋势;
对比组:没有感染霜霉病;
实验方法:将各实施例所得的水悬浮剂稀释600倍后,喷洒于实验组(对比组不喷洒),从发现日起开始及时喷洒,每隔5天喷洒一次,每次喷洒量为40kg/亩,喷洒3次后霜霉病毒消除率达到99.5%,之后每20天喷洒一次,每次喷洒量为25kg/亩,直至葡萄成熟采摘。前述喷洒量指稀释后的用量。
果实采摘后,分别测定每个重复的产量,随机选取5%测定单果重,每个重复选取6个样品测定果实的总糖、Vc含量。结果见表1。
表1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明显看出,使用本申请杀菌组合物后,并没有明显的减产,也没有明显影响到葡萄质量,治愈率大于99.5%。
应用实施例2
将上述各实施例所得的水悬浮剂用于香蕉:
实验地点:广东徐闻县,选择5年生香蕉树,每亩种植130株。
试验组和对比组,每组6亩、3个重复,每个重复2亩。
施肥方法,第一次3-4月,每株用猪粪3-5公斤,磷肥0.2公斤,淋施、施后盖薄土;第二次6-7月在蕉畦铺施肥料,每株施土杂肥(藁城市华森肥业有限公司)50公斤,花生麸0.2公斤,复合肥(山东华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0.1公斤,施后浅培土;第三次在8月上、中旬每株施土杂肥25公斤、农家肥5公斤、麸肥0.2公斤。另外在小叶期每隔7-10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在大叶期每隔10天追施一次经沤制的花生麸水。
实验组:挂果前一个半月感染了香蕉巴拿马病,发病蕉株的下方老叶叶缘首先黄化,并逐渐扩大至中肋,纵切病株的假茎发现维管束呈褐变的现象,并呈逐步扩大趋势;
对比组:没有感染香蕉巴拿马病;
实验方法:将各实施例所得的水悬浮剂稀释600倍后,喷洒于实验组(对比组不喷洒),从发现日起开始及时喷洒,每隔5天喷洒一次,每次喷洒量为60kg/亩,喷洒5次后巴拿马病消除率达到99%,之后每7天喷洒一次,每次喷洒量为50kg/亩,直至挂果,然后每月喷洒一次直至香蕉成熟采摘。前述喷洒量指稀释后的用量。结果见表2。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实验结果
由上表可明显看出,使用本申请杀菌组合物后,并没对挂果和产量造成明显的影响,也没有明显影响到香蕉质量,治愈率大于99%。

Claims (10)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包括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质量比例不为零的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06-15;杀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30-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8-羟基喹啉铜和/或其衍生物与噁唑菌酮的质量比为0.2-5。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8-羟基喹啉铜的衍生物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8-羟基喹啉铜。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小于5%的噻霉酮,其中,噻霉酮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还包括质量含量小于5%的氰霜唑,其中,氰霜唑的质量含量为相对于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为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助剂,所述功能助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三硬脂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和月桂酸质量比为(5-6):(2-3):(4-5):(7-9):(2-3):(0.5-0.8)的混合物,功能助剂相对杀菌组合物的质量用量为5-10%。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香蕉巴拿马病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霜霉病的用途。
CN201510599782.XA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052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9782.XA CN105052944A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9782.XA CN105052944A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2944A true CN105052944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8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9782.XA Pending CN105052944A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294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480A (zh) * 2016-06-26 2016-12-14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376578A (zh) * 2016-08-31 2017-02-08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417325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833A2 (en) * 2006-02-27 2007-08-30 North-West University Com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microemulsion containing free fatty acids and/or free fatty acid derivatives
CN101785464A (zh) * 2010-03-25 2010-07-28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喹啉铜复配杀菌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833A2 (en) * 2006-02-27 2007-08-30 North-West University Com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microemulsion containing free fatty acids and/or free fatty acid derivatives
CN101785464A (zh) * 2010-03-25 2010-07-28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喹啉铜复配杀菌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玉玺 等: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及其检疫控制方法", 《中国植保导刊》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480A (zh) * 2016-06-26 2016-12-14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WO2018001189A1 (zh) * 2016-06-26 2018-01-04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WO2018000527A1 (zh) * 2016-06-26 2018-01-04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212480B (zh) * 2016-06-26 2018-05-11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376578A (zh) * 2016-08-31 2017-02-08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6417325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6376578B (zh) * 2016-08-31 2019-04-16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8190B2 (en) Composition of liquid fertilizer
CN10527274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3991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4396641A (zh) 一种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4886175A (zh) 一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农药
CN104692957B (zh) 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DE102007004500A1 (de) Krankheitsbehandlung bei Pflanzen mit Extrakten aus Sapindus
CN102125040A (zh) 棉花增铃保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1295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Sridhar et al. Potential of seaweed liquid fertilizers (SLFS) on some agricultural crop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otein profile of seedlings
CN1994085A (zh) 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5052944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440092A (zh) 一种防治柑橘黄化病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41715A1 (en)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CN102669100B (zh) 一种喹啉铜和井冈霉素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77331A (zh) 一种硅肥和海藻素复配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358347A (zh) 一种人参果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8781B (zh) 一种含氟吡菌胺和咯菌腈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15280947A (zh) 一种防治杨梅凋萎病的方法
KR101232936B1 (ko) 식물추출물을 함유한 딸기 잿빛곰팡이병 및 흰가루병을 포함하는 식물병 동시방제제 및 방제방법
CN105265434A (zh) 含有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6613472A (zh) 一种无花果幼苗培育土壤配方
CN103181387B (zh) 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6172484B (zh) 一种用于防治胡萝卜根结线虫的颗粒剂
KR101633290B1 (ko) 친환경 작물병 예방 및 방제용 제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