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2228A - 通信终端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2228A
CN105052228A CN201380074966.3A CN201380074966A CN105052228A CN 105052228 A CN105052228 A CN 105052228A CN 201380074966 A CN201380074966 A CN 201380074966A CN 105052228 A CN105052228 A CN 105052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patter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良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52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终端(10)中,控制部(11)根据终端(10)的状态,从处连接中的第1小区以外还同时与第2小区连接的载波聚合模式、以及解除与第1小区的连接且仅与第2小区连接的独立通信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然后,无线部(12)将与所选择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与第1小区对应的基站。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增大通信系统中的传送容量(以下有时称作“系统容量”),正在进行各种努力。例如,在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RadioAccessNetworkLongTerm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无线接入网络长期演进)中,正在讨论除“宏小区”以外还活用“毫微微小区”来增大系统容量的技术。这里,“小区”是基于1个基站的“通信区域”和“信道频率”来规定的。“通信区域”可以是从基站发送的电波所到达的区域(以下有时称作“射程区域”)的整体,也可以是分割射程区域而得到的分割区域(所谓的扇区)。此外,“信道频率”是基站在通信中使用的频率的一个单位,是基于中心频率和带宽来规定的。此外,信道频率是被分配到系统整体的“工作频带”的一部分。而且,“宏小区”是能够以较高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的基站、即射程区域较大的基站的小区。此外,“毫微微小区”是以较低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的基站、射程区域较小的基站的小区。
此外,近年来,为了实现宽频带化,正在讨论利用多个频带的通信。例如,在作为通信标准的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RadioAccessNetwork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中,正在讨论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的技术。CA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的通信技术。换言之,载波聚合是能够同时使用不同的频带来进行通信的技术。即,CA是利用多个小区的通信技术。这里,分量载波表示能够在通信中利用的频带的一个单位。以下,有时将分量载波标记为“CC”。此外,有时将载波聚合标记为“CA”。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GRANWG1Meeting,R1-130659,“ScenarioandMigrationforSmallCellEnhancement,”January20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除了上述的CA以外,还存在通信终端(以下有时简称为“终端”)与单一的小区连接而进行的通信(以下,有时称作“独立通信”)。根据终端的状态的不同,存在通过CA进行通信比独立通信有利的情况,也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
然而,以往,由于未对终端的状态进行任何考虑,终端利用不利的通信方式的结果为,存在低效地分配通信资源的可能性。
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信终端和基站,通过考虑终端的状态来切换终端的模式,从而实现通信资源的高效的分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公开的方式中,通信终端根据自身的状态,从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其中,在该第1模式中,除了连接中的第1小区以外还同时与第2小区连接,在该第2模式中,解除与所述第1小区的连接且仅与所述第2小区连接。然后,通信终端将与所选择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与所述第1小区对应的基站。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方式,能够实现通信资源的高效的分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终端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站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终端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公开的通信终端和基站的实施方式。另外,本申请公开的通信终端和基站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此外,对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通信系统的概要]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在图1中,通信系统1具有终端10、基站50、基站70。在图1中,宏小区C50是通过基站50的射程区域和第1信道频率来规定的。此外,毫微微小区C70是通过基站70的射程区域和第2信道频率来规定的。另外,在图1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毫微微小区C70和宏小区C50重叠的情况。此外,第1信道频率和第2信道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图1所示的终端10、基站50和基站70的数量是一例,并不限于该数量。即,通信系统1例如也可以具有多个宏小区C50和与各宏小区C50重叠的多个毫微微小区C70。
对各宏小区C50分配有不同的小区ID(例如,PCI:PhysicalCellIdentification:物理小区标识)。此外,此处也对各毫微微小区C70分配有不同的小区ID。
基站50发送分配给本站的小区的小区ID中固有的共同参照信号(CRS:CommonReferenceSignal)和同步信号(PSS:PrimarySynchronisationSignal(主同步信号)、SSS:SecondarySynchronisationSignal(辅同步信号))。此外,基站70发送分配给本站的小区的小区ID中固有的共同参照信号和同步信号。
假设终端10已经在本站与基站50之间建立了通信回线,即处于与宏小区C50连接中的状态。终端10根据本站的“状态”,从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其中,在该第1模式中,除了连接中的宏小区C50以外,还同时与其他的小区(例如,毫微微小区C70)连接,在该第2模式中,解除连接中的宏小区C50而与其他的小区连接。这里,终端10根据本站的状态,选择有助于高效地分配系统的通信资源的模式。以下,有时将第1模式称作“CA模式”,将第2模式称作“独立(SA)通信模式”。此外,与本站的“状态”有关的参数(以下有时称作“状态参数”)例如是终端10的移动速度、终端10发送的信号的业务特性、终端10的装置类型以及终端10的安装功能中的至少1方。
然后,终端10将与所选择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通知)给与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对应的基站50。
此外,终端10接收在本站所归属的宏小区C50或毫微微小区C70中发送的共同参照信号,根据所接收的各共同参照信号,确定与各共同参照信号对应的小区ID,并且测定各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值。然后,终端10将所确定出的小区ID与所测定出的接收功率值对应起来,发送(通知)给与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对应的基站50。
与终端10连接中的基站50从终端10取得小区ID和接收功率值,根据该接收功率值和从终端10通知的“希望模式”,决定终端10中实际使用的“使用模式”。该使用模式是上述的“CA模式”和“独立通信模式”中的任意模式。
基站50在将使用模式决定为CA模式的情况下,经由网络从与终端10所归属的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基站70取得回线设定信息,将所取得的回线设定信息和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发送(通知)给终端10。此处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CA模式。此外,回线设定信息中例如包含随机接入前导码。然后,终端10使用从基站50发送的回线设定信息来与毫微微小区C70连接。由此,终端10能够与宏小区C50和毫微微小区C70同时连接,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
另一方面,基站50在将使用模式决定为SA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经由网络从与终端10所归属的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基站70取得回线设定信息,将所取得的回线设定信息和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发送(通知)给终端10。此处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SA通信模式。然后,终端10使用从基站50发送的回线设定信息来与毫微微小区C70连接,并解除与宏小区C50的连接。即,终端10实施从宏小区C50向毫微微小区C70的切换。
如以上那样,终端10根据本站的状态,选择有助于高效地分配系统的通信资源的希望模式,将所选择的希望模式通知给连接中的基站50。然后,基站50进行考虑到终端10的希望模式的终端10的通信控制,因此,能够高效地分配通信资源。
[终端的结构例]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终端的一例的图。在图2中,终端10具有控制部11、无线部12、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处理部13。控制部11具有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部15、小区搜索部16、解调部17、解码部18、控制信息处理部19、控制信道解调部20、通信路状态(CS:ChannelState)测定部21、状态信息取得部22。此外,控制部11具有数据处理部23、复用部24、符号映射部25、复用部26、FFT部27、频率映射部28、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29。无线部12具有接收无线部14和发送无线部30。
接收无线部14对经由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实施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即下变频、模拟数字转换等,将进行了接收无线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FFT部15和小区搜索部16。
小区搜索部16根据接收无线处理后的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共同参照信号或同步信号,确定与该共同参照信号或同步信号对应的小区ID。即,小区搜索部16确定本站所归属的宏小区C50或毫微微小区C70的小区ID。然后,小区搜索部16将所确定出的小区ID输出到控制信息处理部19。另外,所确定出的小区ID的数量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多个。
FFT部15对进行了接收无线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实施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将进行了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7和通信路状态测定部21。
解调部17从控制信道解调部20取得资源分配信息,对从FFT部15取得的接收信号内的映射到与资源分配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解码部18。
解码部18从控制信道解调部20取得资源分配信息,对从解调部17取得的接收信号内的映射到与资源分配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信号进行解码,输出所得到的接收数据。
控制信道解调部20从控制信息处理部19取得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RNTI:RadioNetworkTemporaryID),在从FFT部15取得的接收信号内,在RNTI所示出的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所对应的部分中搜索以本站为目的地的控制信息。然后,控制信道解调部20在发现以本站为目的地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将该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解调部17和解码部18。
通信路状态测定部21测定从FFT部15取得的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将所测定出的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输出到控制信息处理部19。即,通信路状态测定部21对本站所归属的宏小区C50或毫微微小区C70中发送的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测定。
控制信息处理部19从由解码部18输出的接收数据中提取从基站50发送的RNTI,将所提取出的RNTI输出到控制信道解调部20。
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将从小区搜索部16取得的小区ID和从通信路状态测定部21取得的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输出到复用部24,从而将小区ID和共同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发送到基站50。
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从状态信息取得部22取得状态参数,根据状态参数选择希望模式。如上所述,终端10的模式中存在CA模式和SA通信模式。控制信息处理部19根据状态参数从CA模式和SA通信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另外,后面详细说明状态信息参数和使用状态信息参数的希望模式的选择。
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从由解码部18输出的接收数据中提取从基站50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即,RRC(RadioResourceControl)控制信息)。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包含有上述的回线设定信息和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而且,控制信息处理部19根据该使用模式通知信息控制无线部12中所使用的信道频率,并且,使用该回线设定信息与新建立回线的毫微微小区C70所对应的基站70之间执行无线回线建立步骤。
具体而言,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CA模式的情况下,在与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对应的第1信道频率的基础上,追加与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第2信道频率,作为无线部12所使用的信道频率。然后,控制信息处理部19使用所追加的第2信道频率,与对应于毫微微小区C70的基站70执行无线回线建立步骤。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进行控制,使得接收处理部和发送处理部针对与2个信道频率对应的2个流(stream)进行处理。另外,接收处理部包括FFT部15、解调部17、解码部18。此外,发送处理部包括复用部24、符号映射部25、复用部26、FFT部27、频率映射部28、IFFT部29。
另一方面,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SA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设定与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第2信道频率,作为无线部12所使用的信道频率。然后,控制信息处理部19使用所设定的第2信道频率,执行与对应于毫微微小区C70的基站70之间的无线回线建立步骤。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从无线部12所使用的信道频率中解除与宏小区C50对应的第1信道频率。即,控制信息处理部19解除与宏小区C50之间的连接。
状态信息取得部22取得状态信息。状态信息例如是终端10的移动速度、终端10发送的信号的业务特性、终端10的装置类型以及终端10的安装功能。例如,状态信息取得部22定期地从GPS处理部13取得终端10的位置信息,根据所取得的位置信息计算终端10的移动速度。此外,状态信息取得部22从复用部24取得终端10发送的信号的业务量作为业务特性。此外,状态信息取得部22取得存储在存储器(未图示)中的、与终端10的装置类型和终端10的安装功能有关的信息。
然后,状态信息取得部22将所取得的状态信息中的任意1种或任意的组合作为状态参数而输出到控制信息处理部19。
数据处理部23将用户数据输出到复用部24。
复用部24将从数据处理部23取得的用户数据和从控制信息处理部19取得的各种信息映射到规定的资源,从而形成复用信号,将所形成的复用信号输出到符号映射部25。
符号映射部25将从复用部24取得的复用信号映射到符号,将所得到的调制信号输出到复用部26。
复用部26对从符号映射部25取得的调制信号和导频信号进行复用,将复用信号输出到FFT部27。
FFT部27对从复用部26取得的复用信号实施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将进行了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后的复用信号输出到频率映射部28。
频率映射部28将从FFT部27取得的复用信号映射到规定的频率,将所得到的发送信号输出到IFFT部29。
IFFT部29对从频率映射部28取得的发送信号实施高速傅立叶逆变换处理,形成OFDM信号,将所形成的OFDM信号输出到发送无线部30。
发送无线部30对从IFFT部29取得的OFDM信号实施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即数字模拟转换、上变频等而形成无线信号,经由天线发送所形成的无线信号。
GPS处理部13定期地取得终端10的位置信息,将所取得的位置信息输出到状态信息取得部22。
[基站的结构例]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站的一例的图。在图3中,基站50具有控制部51、无线部52、网络接口(IF)53。控制部51具有FFT部55、解调部56、解码部57、分离部58、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部59。此外,控制部51具有分组生成部60、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控制部61、MAC调度部62、编码部63、调制部64、复用部65、IFFT部66。无线部52具有接收无线部54、发送无线部67。
接收无线部54对经由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实施规定的接收无线处理,即下变频、模拟数字转换等,将进行了接收无线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FFT部55。
FFT部55对从接收无线部54取得的接收信号实施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将进行了高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解调部56。
解调部56对从FFT部55取得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解码部57。
解码部57对从解调部56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接收信号输出到分离部58。
分离部58从由解码部57取得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控制信息和接收数据,将所提取出的控制信息输出到无线资源控制部59和MAC控制部61,将所提取的接收数据输出到上位层的功能部。这里,有时在向无线资源控制部59输出的控制信息中包含与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此外,有时在向MAC控制部61和无线资源控制部59输出的控制信息中包含与针对本站发送的参照信号而由终端10测定出的接收功率有关的信息。即,有时在向MAC控制部61输出的控制信息中例如包含从终端10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
无线资源控制部59根据从分离部58取得的控制信息而形成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即,RRC控制信息),将所形成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输出到分组生成部60。
具体而言,无线资源控制部59根据从分离部58取得的希望模式和与接收功率有关的信息,决定终端10的使用模式。然后,无线资源控制部59经由网络IF53从基站70取得回线设定信息,其中,该基站70对应于追加小区或从终端10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切换的毫微微小区C70。然后,无线资源控制部59将所取得的回线设定信息和与所决定的使用模式有关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并输出到分组生成部60。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59将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输出到MAC控制部61。
分组生成部60取得以终端10为目的地的发送数据,即用户数据,以及从无线资源控制部59发送到终端10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使用所取得的用户数据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生成发送分组。然后,分组生成部60将所生成的发送分组输出到MAC调度部62。
MAC控制部61根据从终端10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分配在本站与终端10之间的通信中所使用的资源。该资源例如是通过时间和频率来规定的。然后,MAC控制部61将包含与分配的资源(以下有时称作“分配资源”)有关的信息在内的单独控制信息输出到MAC调度部62和复用部65。
此外,MAC控制部61在从无线资源控制部59取得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CA模式的情况下,继续上述的资源的分配处理。另一方面,MAC控制部61在从无线资源控制部59取得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SA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终端10使用的小区从宏小区C50切换到毫微微小区C70,因此,在规定的定时结束对终端10的上述的资源的分配处理。
MAC调度部62利用MAC控制部61,将从分组生成部60取得的以终端10为目的地的分组在与分配到该终端10的时间对应的定时输出到编码部63。另外,MAC调度部62也可以将分组分割为规定的数据大小的数据单元,将数据单元输出到编码部63。
编码部63对从MAC调度部62取得的分组进行编码处理,将进行了编码处理后的分组输出到调制部64。
调制部64对从编码部63取得的进行了编码处理后的分组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分组输出到复用部65。
复用部65将输入信号映射到规定的资源而进行复用,将复用信号输出到IFFT部66。
具体而言,复用部65从MAC控制部61取得单独控制信息,并映射到分配给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的资源区域。
此外,复用部65从调制部64取得分组,并映射到上述的单独控制信息所示的下行链路的分配资源。
此外,复用部65取得在宏小区C50中共同的共同参照信号(CRS:CommonReferenceSignal)和同步信号(PSS,SSS)。然后,复用部65将共同参照信号和同步信号映射到规定的资源。
此外,复用部65取得从本站发送的CSI测定用的参照信号(即,CSI-RS)作为输入信号,并映射到规定的资源。另外,共同参照信号和CSI测定用的参照信号是导频信号。
IFFT部66对从复用部65取得的复用信号实施高速傅立叶逆变换处理,从而形成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将形成的OFDM信号输出到发送无线部67。另外,IFFT部66也可以进行对每个符号附加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的处理。
发送无线部67对从IFFT部66取得的OFDM信号实施规定的发送无线处理,即数字模拟转换、上变频等而形成无线信号,经由天线发送所形成的无线信号。
[通信系统的动作例]
对具有以上结构的通信系统1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以下,以终端10处于与基站50的宏小区C50连接中的状态为前提来进行说明。
<希望模式的选择处理>
终端10利用控制信息处理部19根据状态参数选择希望模式。状态参数可以是终端10的移动速度、终端10发送的信号的业务特性、终端10的装置类型、或者终端10的安装功能,也可以是它们的任意的组合。
(移动速度的情况下)
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移动速度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CA模式作为希望模式。这是因为,在终端10移动的情况下,CA模式是有利的。即,在与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同时连接的情况下,在与宏小区对应的基站中进行通信控制,因此,即使终端10在宏小区内跨越毫微微小区而移动,也仅切换毫微微小区即可。即,由于不需要进行毫微微小区间的切换处理,因此能够削减信令。换言之,能够高效地分配通信系统1中的通信资源。与此相对,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移动速度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由此,与CA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终端10的消耗电力。
(业务特性的情况下)
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通信业务量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CA模式作为希望模式,在通信业务量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这是因为,认为在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利用单载波通信就足够了。由此,能够将CA中不使用的小区分配给其他的终端的通信,因此,能够实现通信系统1的高效的通信资源的分配。此外,通过设为SA通信模式,与CA模式的相比,能够削减终端10的消耗电力。
(装置类型的情况下)
控制信息处理部19例如在终端10是机器通信(MachinetoMachineCommunication:机器到机器通信)终端的情况下,认为通信数据量自身较小。因此,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本站的装置类型是机器通信终端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
(安装功能的情况下)
控制信息处理部19例如在终端10是根本无法使用CA的终端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与此相对,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终端10是能够使用CA的终端的情况下,选择CA模式作为希望模式。
然后,终端10将与所选择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通知)给连接中的基站50。这里,终端10通过接收自身所归属的归属小区中发送的参照信号来检测归属小区,并将归属小区的小区ID发送(通知)给连接中的基站50。即,在终端10由于移动而进入了毫微微小区C70的情况下,终端10将检测到的毫微微小区C70的小区ID发送(通知)给连接中的基站50。然后,终端10可以将所检测到的毫微微小区C70的小区ID和与选择出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一起,发送(通知)给连接中的基站50。这里,由于存在2种能够选择为希望模式的模式,因此能够用1比特来表示希望模式。
<接收功率的测定处理>
然后,终端10对宏小区C50和毫微微小区C70中发送的参照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进行测定,将测定出的接收功率值发送(通知)给基站50。
<使用模式的决定>
基站50利用无线资源控制部59,根据从终端10发送的希望模式和与接收功率值有关的信息,决定终端10的使用模式。
然后,无线资源控制部59经由网络IF53从基站70取得回线设定信息,其中,该基站70对应于追加小区或从终端10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切换的毫微微小区C70。
然后,无线资源控制部59将所取得的回线设定信息和与所决定的使用模式有关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并发送到终端10。这里,由于存在2种能够决定为使用模式的模式,因此能够用1比特来表示使用模式通知信息。
<小区的追加处理,切换处理>
终端10在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CA模式的情况下,利用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与连接中的宏小区C50对应的第1信道频率的基础上,追加与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第2信道频率,来作为无线部12使用的信道频率。然后,控制信息处理部19使用所追加的第2信道频率,执行与对应于毫微微小区C70的基站70之间的无线回线建立步骤。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进行控制,使得接收处理部和发送处理部针对与2个信道频率对应的2个流进行处理。
控制信息处理部19在使用模式通知信息表示SA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设定与毫微微小区C70对应的第2信道频率,作为无线部12使用的信道频率。然后,控制信息处理部19使用所设定的第2信道频率执行与对应于毫微微小区C70的基站70之间的无线回线建立步骤。此外,控制信息处理部19从无线部12使用的信道频率中解除与宏小区C50对应的第1信道频率。即,控制信息处理部19解除与宏小区C50之间的连接。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在终端10中,控制部11根据终端10的状态,从CA模式和SA通信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然后,无线部12将与选择出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与第1小区对应的基站50.
根据该终端10的结构,基站50能够进行考虑到终端10的希望模式的终端10的通信控制,因此,能够高效地分配通信资源。
例如,控制部11也可以在移动速度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CA模式作为希望模式。由此,在与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同时连接的情况下,在与宏小区对应的基站中进行通信控制,因此,即使终端10在宏小区内跨越毫微微小区而移动,也仅切换毫微微小区即可。即,由于不需要进行毫微微小区间的切换处理,因此能够削减信令。换言之,能够高效地分配通信系统1中的通信资源。与此相对,控制部11也可以在移动速度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由此,与CA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终端10的消耗电力。
此外,控制部11也可以在通信业务量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CA模式作为希望模式,在通信业务量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SA通信模式作为希望模式。这是因为,认为在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利用单载波通信就足够了。由此,能够将CA中不使用的小区分配给其他的终端的通信,因此,能够实现通信系统1的高效的通信资源的分配。此外,通过设为SA通信模式,与CA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终端10的消耗电力。
此外,无线部12也可以将与小区搜索部16检测到的归属小区有关的信息和与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一起发送到基站50。由此,能够防止信令量的增加。
[其他的实施例]
[1]在实施例1中,终端10使用状态参数选择希望模式,并将所选择的希望模式通知给基站50,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终端10将状态参数通知给基站50,基站50根据该状态参数来确定终端10的希望模式。
此外,也可以是由基站50根据自身的状态来决定终端10的使用模式。例如,基站50也可以根据未使用的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RNTI:RadioNetworkTemporaryID)的数量、宏小区C50的负载状况、基站50的通信业务量、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决定使用模式。
[2]在实施例1中,将连接中的小区作为宏小区C50、追加小区或切换目的地的小区作为毫微微小区C70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连接中的小区是毫微微小区C70,追加小区或切换目的地的小区是其他的毫微微小区C70。或者也可以是,连接中的小区是宏小区C50,追加小区或切换目的地的小区是其他的宏小区C50。
[3]在实施例1中,以仅在只与宏小区C50连接的状态下,终端10将与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基站50为前提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终端10在与宏小区C50和毫微微小区C70同时连接的状态下,将与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基站50。该情况下,在从基站50接收到表示CA模式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后,终端10在归属于其他的毫微微小区C70的情况下,与宏小区C50和其他的毫微微小区C70同时连接。另一方面,在从基站50接收到表示SA通信模式的使用模式通知信息后,终端10在归属于其他的毫微微小区C70的情况下,取代宏小区C50和毫微微小区C70而仅与其他的毫微微小区C70连接。
[4]实施例1中图示的各部分的各结构要素不需要必须在物理上如图示那样构成。即,各部分的分散/统合的具体方式不限于图示,能够根据各种负荷和使用状况等将其全部或一部分以任意的单位在功能上或物理上进行分散/统合而构成。
进而,也可以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等微型计算机)上执行各装置中执行的各种处理功能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此外,也可以在利用CPU(或MPU、MCU等微型计算机)进行解析执行的程序上、或基于布线逻辑的硬件上,执行各种处理功能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
实施例1的终端和基站例如能够通过如下的硬件结构实现。
图4是示出终端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如图4所示,终端100具有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101、处理器102、存储器103、显示部104、扬声器105、麦克风106、操作部107、GPS电路108。
作为处理器102的一例,可举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此外,作为存储器103的一例,可举出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
而且,也可以利用扩增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来执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各种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实施例1的终端10中执行的各种处理功能。即,也可以是,将与通过控制部11执行的各处理对应的程序记录于存储器103中,利用处理器102执行各程序。此外,也可以由基带CPU和应用CPU等多个处理器来分担而执行由控制部11执行的各处理。此外,无线部12通过RF电路101来实现。此外,GPS处理部13通过GPS电路108来实现。
图5是示出基站的硬件结构例的图。如图5所示,与宏小区对应的基站200具有RF电路201、处理器202、存储器203、网络IF(InterFace)204。作为处理器202的一例,可举出CPU、DSP、FPGA等。此外,作为存储器203的一例,可举出SDRAM等RAM、ROM、闪存等。
而且,也可以利用扩增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来执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的各种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实施例1的基站50中进行的各种处理功能。即,也可以是,将与通过控制部51执行的各处理对应的程序记录于存储器203中,利用处理器202执行各程序。
另外,这里,设基站200是一体的装置来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基站200也可以通过无线装置和控制装置这2个独立的装置来构成。该情况下,例如,RF电路201配设在无线装置中,处理器202、存储器203、网络IF204配设在控制装置中。
标号说明
1通信系统
10终端
11、51控制部
12、52无线部
13GPS处理部
14、54接收无线部
15、27、55FFT部
16小区搜索部
17、56解调部
18、57解码部
19控制信息处理部
20控制信道解调部
21通信路状态测定部
22状态信息取得部
23数据处理部
24、26、65复用部
25符号映射部
28频率映射部
29、66IFFT部
30、67发送无线部
50、70基站
53网络IF
58分离部
59无线资源控制部
60分组生成部
61MAC控制部
62MAC调度部
63编码部
64调制部

Claims (8)

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终端具有:
控制部,其根据自身的状态,从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选择希望模式,其中,在该第1模式中,除了连接中的第1小区以外还同时与第2小区连接,在该第2模式中,解除与所述第1小区的连接且仅与所述第2小区连接;以及
发送部,其将与选择出的所述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发送到与所述第1小区对应的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是自身的移动速度、自身发送的信号的业务特性以及自身的安装功能中的至少1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移动速度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模式作为所述希望模式,在所述移动速度为所述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模式作为所述希望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自身的通信业务量小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模式作为所述希望模式,在所述通信业务量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模式作为所述希望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还具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接收在自身所归属的归属小区中被发送的参照信号,从而检测所述归属小区,
所述发送部将与所检测到的所述归属小区有关的信息和与所述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一起发送到所述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小区的频率与所述第2小区的频率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小区的最大发送功率与所述第2小区的最大发送功率不同。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接收部,其从通信终端接收与表示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的任意模式的希望模式有关的信息,其中,在该第1模式中,除了与自身对应的第1小区以外还同时与第2小区连接,在该第2模式中,解除与所述第1小区的连接且仅与所述第2小区连接;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希望模式控制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
CN201380074966.3A 2013-03-28 2013-03-28 通信终端和基站 Pending CN1050522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9420 WO2014155638A1 (ja) 2013-03-28 2013-03-28 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2228A true CN105052228A (zh) 2015-11-11

Family

ID=5162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966.3A Pending CN105052228A (zh) 2013-03-28 2013-03-28 通信终端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14616A1 (zh)
EP (1) EP2981139A4 (zh)
JP (1) JPWO2014155638A1 (zh)
KR (1) KR20150121138A (zh)
CN (1) CN105052228A (zh)
WO (1) WO2014155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1434B1 (en) * 2015-12-17 2019-06-1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anaging signaling resources using hidde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signa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181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控制方法
WO2012107647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n improved hand over operation
EP2563074A2 (en) * 2011-08-24 2013-02-27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cell selec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2578B2 (ja) * 2004-06-01 2009-07-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515353B2 (en) * 2008-09-29 2013-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676488B1 (en) * 2011-02-18 2017-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181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控制方法
WO2012107647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n improved hand over operation
EP2563074A2 (en) * 2011-08-24 2013-02-27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cell selec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Discussion of Issues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1,R2-1305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1139A4 (en) 2016-04-06
EP2981139A1 (en) 2016-02-03
KR20150121138A (ko) 2015-10-28
WO2014155638A1 (ja) 2014-10-02
US20160014616A1 (en) 2016-01-14
JPWO2014155638A1 (ja)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81712B1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01897227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配置
US10034317B2 (en) Method for allowing base station to support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D2D device to efficiently transmit D2D communication request signal
JP5602239B2 (ja) 柔軟な搬送波集約のための信号方式
KR102601489B1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연결구조를 고려하여 패킷 중복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9241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85220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确定秩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9464A (zh)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71581A (zh) 蜂窝无线通信中的灵活频谱支持
JP6828808B2 (ja) 5g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適応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9534644A (ja) セル識別情報
WO2021146998A1 (zh) 一种确定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50954A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KR20180103980A (ko) 협대역 pbch의 전송 방법과 장치
CN10757980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75320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以及基站
KR101708706B1 (ko) 주파수 오버레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4982356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21243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为移动用户设备配置物理信号和物理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KR20130066686A (ko)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83769A1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及び帯域割当方法
CN103428859A (zh) 下行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6368906A (zh) 用于能力降低装置的控制信道
CN112074016A (zh) 一种频段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052228A (zh) 通信终端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