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4753B -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4753B
CN105044753B CN201510357522.1A CN201510357522A CN105044753B CN 105044753 B CN105044753 B CN 105044753B CN 201510357522 A CN201510357522 A CN 201510357522A CN 105044753 B CN105044753 B CN 105044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ps
vibrating spear
coordinate
attitude
operat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75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4753A (zh
Inventor
李东新
郭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5103575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4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4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4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47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3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e.g. kinematic positioning; using long or short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 G01S19/44Carrier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Floating ambiguity; LAMBDA [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 meth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RTK通过两个GPS进行定位;2)通过GPS天线得到两个PJK格式的定位点坐标;3)两个定位点坐标中的高度坐标之间的差值作为姿态判定准则,将工作姿态按振捣棒位置分为三种: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4)根据此时工作姿态下给出的坐标修正量,并计算出该工作姿态下的振捣棒的坐标。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发明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解决了施工质量监测过程中无法对振捣棒的工作位置进行直接定位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振捣棒定位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属于电子信息学科中的电路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施工质量方法控制中,高度依赖工人的自觉性和施工经验,粗放的施工方式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工程隐患,后期一旦发现问题,补救措施将很难实施,难以满足快速施工和施工质量控制信息化要求。为了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实时获取被监测点的位置信息显的十分重要。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测系统中,实时准确的对振捣棒的工作位置进行定位是实时监测的一个重要环节。
振捣棒工位位置的定位可选用GPS定位。在GPS定位系统中,实时解算获得的坐标反映的是接收天线的位置信息,而振捣棒实际工作位置处于工作平面以下(即混凝土中)。为保证导航卫星信号的接收,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不可能放置于混凝土中且必须处于相对开阔的位置,因此现有的定位方法无法直接满足定位振捣点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使用常规GPS定位方法对振捣棒的工作位置进行定精确位时,存在以下问题:
(1)GPS定位坐标反映的是移动站GPS信号接收天线的位置;
(2)振捣棒工作位置处于混凝土工作面以下,一般指的是振捣棒从棒头至混凝土工作面这一段。
GPS天线与振捣棒实际工作位置之间必然存在误差,无法直接定位振捣点。若考虑间接定位,则至少需要三个定位点的坐标以及振捣点到三个定位点的距 离,这样实现起来非常复杂且可行性很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解决了施工质量监测过程中无法对振捣棒的工作位置进行直接定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RTK通过两个GPS进行定位;
2)通过GPS天线得到两个PJK格式的定位点坐标;
3)两个定位点坐标中的高度坐标之间的差值作为姿态判定准则,将工作姿态按振捣棒位置分为三种: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
4)根据此时工作姿态下给出的坐标修正量,并计算出该工作姿态下的振捣棒的坐标。
前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GPS进行定位时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法。
前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定位点坐标采用三维坐标信息表示,分别为东向坐标、北向坐标和高度坐标。
前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姿态判定准则为:当两个定位点坐标的高度坐标值相差小于0.1m时,判定振捣棒在正前方;当第二个GPS的高度坐标大于第一个GPS的高度坐标的差值不小于0.2m时,判定振捣棒在左前方;当第一个GPS的高度坐标大于第二个GPS的高度坐标的差值不小于0.2m时,判定振捣棒在右前方。
前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若两个定位点坐标的高度坐标值的差值不在判定范围中, 则移动位置进行重新测量。
前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GPS天线安装在工作人员身上。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发明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解决了施工质量监测过程中无法对振捣棒的工作位置进行直接定位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振捣棒定位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姿态修正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验证程序结构图;
图3是差分定位系统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基于传统的定位方法,涉及一种基于双GPS定位和姿态修正的一种方法来估算振捣棒的实际工作位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RTK通过两个GPS进行定位,定位时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法:
基于工程实现的要求,定位精度最好达到厘米级或者分米级,且实时性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只有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满足要求。动态差分定位系统一般由基准站、移动站(用户站)、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链)以及卫星天线等构成,如图3所示。其中数据链可选无线电台、网络(有线、无线)两种方式,具体视现场条件而定。
其中,本方法验证过程采用司南导航M300C接收作为基准站,k505板卡作为用户站,数据链选用无线数传电台,串口坐标输出语句为pjk格式。在基站和移动站相距1km以下的实时测试中,固定解精度在10厘米以内,解算速度为1 个/秒,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验证系统精度测试
步骤2:将小型GPS天线安装到工人左右肩膀固定位置上,以便以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步骤1)可以得到两个PJK格式的定位点坐标。其中,两个GPS天线之间的实际距离是不变的。定位点坐标,分别为左定位点(GPS_0)和右定位点(GPS_1)的定位坐标,均采用三维坐标信息表示,分别为东向坐标、北向坐标和高度坐标,即(north,east,height)。其中,左定位点:(north0,east0,height0),右定位点:(north1,east1,height1)。
步骤3:两定点坐标中的高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作为姿态判定的依据,可将工作姿态按振捣棒位置分为三种: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姿态判定的依据如下,以实测高度差作为判定依据,当|height1-height2|≤0.1m时,判定工作姿态为:振捣棒工作在工人正前方;当height2-height1≥0.2m时,判定工作姿态为:振捣棒工作在工人左前方;当height1-height2≥0.2m时,判定工作姿态为:振捣棒工作在工人右前方;而当差值范围均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时,工作人员移动位置进行 重新测量。
步骤4:根据该姿态下给出的坐标修正量(α,L,H)计算出该工作姿态下的振捣棒的坐标。修正量一般选用如表2所示的数据。每种姿态下给出的坐标修正量均为(α,L,H)格式,其中α为待求解位置与左定位点所在直线L1和已知两个定位点连成的直线L2的夹角,L为待求解位置到直线L2的距离,如图1所示。参考坐标系为:北向坐标North和东向坐标East组成的二维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采用两直线(L1和L2)相交的方法求解出未知点坐标的north分量和east分量;同时根据选取当前GPS_1的height1减去高度修正量H得出height分量(本方法中H以GPS_1作为参考对象)。
表2坐标修正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RTK通过两个GPS进行定位;
2)通过GPS天线得到两个PJK格式的定位点坐标;
3)两个定位点坐标中的高度坐标之间的差值作为姿态判定准则,将工作姿态按振捣棒位置分为三种: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所述姿态判定准则为:当两个定位点坐标的高度坐标值相差小于0.1m时,判定振捣棒在正前方;当第二个GPS的高度坐标大于第一个GPS的高度坐标的差值不小于0.2m时,判定振捣棒在左前方;当第一个GPS的高度坐标大于第二个GPS的高度坐标的差值不小于0.2m时,判定振捣棒在右前方;
4)根据此时工作姿态下给出的坐标修正量,并计算出该工作姿态下的振捣棒的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GPS进行定位时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定位点坐标采用三维坐标信息表示,分别为东向坐标、北向坐标和高度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若两个定位点坐标的高度坐标值的差值不在判定范围中,则移动位置进行重新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GPS天线安装在工作人员身上。
CN201510357522.1A 2015-06-25 2015-06-25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4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522.1A CN105044753B (zh) 2015-06-25 2015-06-25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522.1A CN105044753B (zh) 2015-06-25 2015-06-25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4753A CN105044753A (zh) 2015-11-11
CN105044753B true CN105044753B (zh) 2017-06-16

Family

ID=5445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75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4753B (zh) 2015-06-25 2015-06-25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4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361A (zh) * 2015-12-05 2016-04-0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联合无线电信号复包络和载波相位信息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CN105442851B (zh) * 2015-12-17 2017-11-03 河海大学 混凝土有效振捣深度及状态实时智能判定设备及方法
CN115393342B (zh) * 2022-09-14 2023-08-2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土振捣点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7365B2 (en) * 2010-01-29 2013-04-23 Navcom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position using dual real time kinematic engines
CN102505857B (zh) * 2011-11-18 2014-02-19 河海大学 基于gps实时定位振捣棒在混凝土中振捣轨迹的方法
CN102444289B (zh) * 2011-11-18 2013-09-25 河海大学 混凝土浇筑振捣动态可视化监测方法
CN103148824B (zh) * 2013-03-11 2015-10-07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振捣有效深度智能检测方法
CN103711127B (zh) * 2013-12-27 2015-12-0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振捣机实时监测定位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4753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4940B (zh) 适用于飞行器的目标跟踪方法
CN105761242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双目视觉与惯性测量的盲人行走定位方法
CN104501803B (zh) 基于Andriod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地质导航与地质测绘方法
US9554253B2 (en) Locating method, drive test terminal and hand-held terminal
CN104535064A (zh) 一种Wi-Fi指纹辅助的室内移动终端惯性导航方法
CN104007457A (zh) 一种基于cors系统的无参数实时定位方法
CN102426395A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遥感判释技术的滑坡体体积参数量测方法
CN105044753B (zh) 基于双gps和姿态校正的振捣棒工作位置模糊定位方法
CN106643673B (zh) 一种基于基线的地铁隧道水平位移变形监测方法
CN108775901A (zh) 一种实时slam场景地图构建系统、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12859130B (zh) 一种野外导航巡查的高精度电子地图位置匹配方法
CN107861509A (zh) 一种锚点坐标校正方法及用于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的方法
CN105279371B (zh) 一种基于控制点的移动测量系统pos精度改善方法
CN106842266A (zh) 一种即时参考站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4864858A (zh) 一种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和装置
CN108458698A (zh) 全站仪不整平测量的未知点三维坐标计算方法
CN109781139A (zh) 惯性基准系统校准标定方法
Long et al. Single UWB anchor aided PDR heading and step length correcting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CN105629197B (zh) 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功率信息的辐射源定位方法
CN112363191A (zh) 一种基于rtk的野外森林样地定位方法
CN109035343A (zh) 一种基于监控相机的楼层相对位移测量方法
CN111121758A (zh) 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可信定位方法
CN108249307B (zh) 一种大型起重机的移动测量与反馈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81571A (zh) 实现弱或无cors信号区地面点的精密坐标与高程快速测量的方法
CN206177304U (zh) 一种陀螺全站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