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5253A -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5253A
CN105035253A CN201510404414.5A CN201510404414A CN105035253A CN 105035253 A CN105035253 A CN 105035253A CN 201510404414 A CN201510404414 A CN 201510404414A CN 105035253 A CN105035253 A CN 105035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annular wheel
tire
bracket component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44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阳
王�锋
王强
雷朝阳
施超
郭传强
朱志全
周继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ps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ps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ps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ps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44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5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车轮轮箍组件,公开了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包括一上端面作为踏板的车身、设置于车身两端且与设置于车身内部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环形轮毂、设置于所述环形轮毂的外侧的轮胎以及设置于环形轮毂内侧的支架组件;其中,在所述环形轮毂的径向截面上,所述轮胎、环形轮毂以及支架组件由外到内依次排列;所述环形轮毂至少包括一将驱动组件的动力传递至轮胎的传动面以及轮胎卡合面;所述轮胎卡合面用于固定轮胎;所述支架组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用于防止环形轮毂在转动过程中的侧向偏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简化了车轮结构,需要的工艺步骤也更为简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车轮轮箍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此外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机构得到的平衡车产品,给产品的特点是,可以设置一个具有较长的长度的手柄。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称为思维车,具有能够自行调整车辆自身姿态并能够自动判断操作者意图前进、后退或者转弯。通常而言,平衡车有一个较长的手柄,用于操作者手持,这样可以降低操作者不习惯脱手操作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由于平衡车的高度较高,大致与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相当,而车轮只有两个,因此较容易发生侧向的压力,令轮箍的一侧压力异常增大,稳定性不佳。
由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全新的空心轮箍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轮箍稳定性不好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能够提高整个轮箍的稳定性,并具有更为简化的结构,在工艺制造方面,也更为简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通常用于具有较长的车柄的平衡车,但车柄的长度也可以进行缩短,在本申请记载的权利要求项下,车柄的长度并不会影响技术方案的应用以及技术效果的实现,具体而言,包括一上端面作为踏板的车身、设置于车身两端且与设置于车身内部的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环形轮毂、设置于所述环形轮毂的外侧的轮胎以及设置于环形轮毂内侧的支架组件;
其中,在所述环形轮毂的径向截面上,所述轮胎、环形轮毂以及支架组件由外到内依次排列;
所述环形轮毂至少包括一将驱动组件的动力传递至轮胎的传动面以及轮胎卡合面;
所述轮胎卡合面用于固定轮胎;
所述支架组件与车身固定连接,用于防止环形轮毂在转动过程中的侧向偏移。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轮毂在其周向延伸方向上,沿着轮胎的曲面分别朝向环形轮毂的两侧延伸形成支撑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至少包括一竖直壁,所述竖直壁沿着所述环形轮毂的径向方向延伸;竖直臂的朝向驱动组件的一端为环形轮毂的传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位于环形轮毂两侧的竖直壁的内侧侧面以及支撑部的朝向轮胎的端面形成所述轮胎卡合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轮毂的内侧环面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环形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轨;所述凸轨的一侧或者两侧为传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沿着所述环形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并覆盖环形轮毂的内侧环面;支架组件向所述环形轮毂的两侧延伸形成左、右支撑架并完全覆盖环形轮毂。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着环形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左、右支撑架的延伸方向的反向延伸。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沿着所述环形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并覆盖环形轮毂的内侧环面;支架组件向所述环形轮毂的两侧延伸形成左、右支撑架并完全覆盖环形轮毂;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着环形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左、右支撑架的延伸方向的反向延伸;所述凸起部的底部紧贴所述凸轨的顶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与车身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传动面与所述驱动组件相接触的位置。
此外,还包括一种根据上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制得的平衡车。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轮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尤其在平衡车安装有一个较长的手柄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防止环形轮毂承受过大的侧向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其行事稳定性的作用。轮轨与高速电机齿轮传动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减速比的一级减速器,高速电机响应速度快,容易控制,不会轻易摔人;空心轮毂重量轻便携性好;把头上有仪表显示,可以随时显示车辆状态,及行驶情况。
进一步地,通过设计了独特的三角形机构的环形轮毂,提高了环形轮毂的结构强度。此外,支架组件的凸起部可以起到强化结构强度和简化制作工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空心轮箍传动机构的平衡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着竖直方向进行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如图1-4所示,通常用于具有较长的车柄的平衡车,或者是具有类似结构的车辆,由于此类车辆的车轮较大,且拥有一个较长的手柄,因此车轮容易产生偏斜,影响传动效率。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包括一上端面101作为踏板的车身100、设置于车身100两端且与设置于车身100内部的驱动组件102传动连接的环形轮毂200、设置于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外侧的轮胎300以及设置于环形轮毂200内侧的支架组件。上端面是由车身100的上盖组成,其与车身100的下壳之间形成可以容纳驱动组件102的空腔。驱动组件102包括电机和电池,但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能源驱动的装置。轮胎300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充气空心轮胎,其他形式的轮胎亦可。
其中,在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径向截面上,所述轮胎300、环形轮毂200以及支架组件400由外到内依次排列。
所述环形轮毂200至少包括一将驱动组件102的动力传递至轮胎300的传动面201以及轮胎卡合面202;所述轮胎卡合面202用于固定轮胎300。作为可选的方案,驱动组件102通过传动齿轮和设置在传动面201上的齿条作为传动机构。而在轮胎卡合面202,通过卡合面的摩擦作用固定轮胎,可以降低轮胎安装的工艺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400与车身固定连接,用于防止环形轮毂200在转动过程中的侧向偏移。
所述环形轮毂200在其周向延伸方向上,沿着轮胎300的曲面分别朝向环形轮毂200的两侧延伸形成支撑部203,支撑部203用于支撑传动面201的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203至少包括一竖直壁204,所述竖直壁204沿着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径向方向延伸,竖直壁204在径向方向上列于环形轮毂200的两侧;竖直臂的朝向驱动组件102的一端为环形轮毂200的传动面201,换而言之,竖直壁204由传动面201始,沿着环形轮毂200的径向方向竖直地延伸直至与轮胎300紧贴位置,竖直壁204的靠近传动面201的一端与环形轮毂200的其他部分相连接。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环形轮毂200的除了竖直壁204的其他部分与竖直壁204大致呈垂直分布,这样的形式在于可以利用竖直壁204的垂直向强度提高传动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工艺上形成卡合面的难度。
此外,位于环形轮毂200两侧的竖直壁204的内侧侧面以及支撑部203的朝向轮胎300的端面形成所述轮胎卡合面202,由形状而言,轮胎卡合面202为一接近为凹槽的结构,轮胎的一部分卡入凹槽中固定,而竖直壁204的与轮胎300紧贴的端面可以在车辆发生倾斜时,作为一个临时的支点使用,可以由小弟防止轮胎300由轮胎卡合面202中脱出。
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内侧环面205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轨206;所述凸轨206的一侧或者两侧为传动面201。凸轨206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驱动组件的齿轮的沿着环形轮毂200的轴向方向的移动,也可以强化环形轮毂200的结构,特别是其与竖直壁204形成三角形支点,提高了整个环形轮毂20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支撑整个环形轮毂200和轮胎300,所述支架组件400沿着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并覆盖环形轮毂200的内侧环面205;支架组件400向所述环形轮毂200的两侧延伸形成左、右支撑架401、402并完全覆盖环形轮毂200。由于环形轮毂200缺乏轮轴,因此只能通过环形轮毂200与支架组件400的内侧侧面的贴合来限定环形轮毂200的滚动轨迹。由此,与本实施例中,环形轮毂200的竖直壁204以及凸轨206作为主要的支点,其到了限制环形轮轨左右偏移的作用,环形轮毂200的其他部分与支架组件400之间不直接接触,可以减少摩擦,提高传动效率。
所述支架组件400还包括设置于左、右支撑架401、402之间的沿着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403;所述凸起部403朝向左、右支撑架401、402的延伸方向的反向延伸。凸起部403的凸起方向与环形轮毂200的凸轨206的凸起方向相一致,同时,在工艺上,支架组件400的凸起部403还是左右两部分的支架组件400粘合过程中的粘合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403的底部紧贴所述凸轨206的顶部,可以充分地将来自环形轮毂200的压力通过凸轨206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支架组件400的各个部分。
尽管支架组件400与车身100的连接处可以是任何位置,但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架组件400与车身1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传动面201与所述驱动组件102相接触的位置,具体而言,该位置位于环形轮毂200的偏下侧,同时也是传动装置的传动齿轮和传动面的齿条相啮合的位置,有助于减少轮胎300在车辆的形式过程中产生的左右偏移。
由此,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根据上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制得的平衡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端面(101)作为踏板的车身(100)、设置于车身(100)两端且与设置于车身(100)内部的驱动组件(102)传动连接的环形轮毂(200)、设置于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外侧的轮胎(300)以及设置于环形轮毂(200)内侧的支架组件(400);
其中,在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径向截面上,所述轮胎(300)、环形轮毂(200)以及支架组件(400)由外到内依次排列;
所述环形轮毂(200)至少包括一将驱动组件(102)的动力传递至轮胎(300)的传动面(201)以及轮胎卡合面(202);
所述轮胎卡合面(202)用于固定轮胎(300);
所述支架组件(400)与车身固定连接,用于防止环形轮毂(200)在转动过程中的侧向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轮毂(200)在其周向延伸方向上,沿着轮胎(300)的曲面分别朝向环形轮毂(200)的两侧延伸形成支撑部(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03)至少包括一竖直壁(204),所述竖直壁(204)沿着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径向方向延伸;竖直臂的朝向驱动组件(102)的一端为环形轮毂(200)的传动面(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环形轮毂(200)两侧的竖直壁(204)的内侧侧面以及支撑部(203)的朝向轮胎(300)的端面形成所述轮胎卡合面(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内侧环面(205)上还设置有沿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轨(206);所述凸轨(206)的一侧或者两侧为传动面(20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400)沿着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并覆盖环形轮毂(200)的内侧环面(205);支架组件(400)向所述环形轮毂(200)的两侧延伸形成左、右支撑架(401、402)并完全覆盖环形轮毂(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400)还包括设置于左、右支撑架(401、402)之间的沿着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403);所述凸起部(403)朝向左、右支撑架(401、402)的延伸方向的反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400)沿着所述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并覆盖环形轮毂(200)的内侧环面(205);支架组件(400)向所述环形轮毂(200)的两侧延伸形成左、右支撑架(401、402)并完全覆盖环形轮毂(200);所述支架组件(400)还包括设置于左、右支撑架(401、402)之间的沿着环形轮毂(2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403);所述凸起部(403)朝向左、右支撑架(401、402)的延伸方向的反向延伸;所述凸起部(403)的底部紧贴所述凸轨(206)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400)与车身(1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传动面(201)与所述驱动组件(102)相接触的位置。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制得的平衡车。
CN201510404414.5A 2015-07-08 2015-07-08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Pending CN105035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4414.5A CN105035253A (zh) 2015-07-08 2015-07-08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4414.5A CN105035253A (zh) 2015-07-08 2015-07-08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5253A true CN105035253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4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4414.5A Pending CN105035253A (zh) 2015-07-08 2015-07-08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525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235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Dao Hoang Deployable training wheels apparatus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CN104527909A (zh) * 2015-01-15 2015-04-22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重心控制的空心无辐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0476A (zh) * 2015-02-11 2015-05-06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驱动车轮的传动机构以及单轮平衡车和双轮平衡车
CN104709408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环轨独轮车
CN204775808U (zh) * 2015-07-08 2015-11-18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235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Dao Hoang Deployable training wheels apparatus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CN104527909A (zh) * 2015-01-15 2015-04-22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重心控制的空心无辐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0476A (zh) * 2015-02-11 2015-05-06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驱动车轮的传动机构以及单轮平衡车和双轮平衡车
CN104709408A (zh) * 2015-03-31 2015-06-17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环轨独轮车
CN204775808U (zh) * 2015-07-08 2015-11-18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5120A (zh) 跨座式独轨车辆单轴转向架传动装置
JP2016522771A (ja) 繊維強化材料内に形成されたばね操舵部構造を有する車両の独立車輪懸架装置
CN106744522B (zh) 一种工业车辆
US9783040B2 (en) Drive wheel having an electric wheel hub motor for motor vehicles and motor vehicle
CN103350615B (zh) 免充气组合安全车轮
CN105882832A (zh) 一种电动童车用前驱装置
CN204775808U (zh)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KR20130022152A (ko) 일체형 허브베어링의 너클 구조
CN105035253A (zh) 空心轮毂传动机构及平衡车
CN203157648U (zh) 一种采用锥形橡胶轴承的平衡悬架系统
CN205265436U (zh) 内置式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JP6026288B2 (ja)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軸箱支持装置
CN201914073U (zh) 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
CN203739540U (zh) 电动平衡车用高强度轮毂
US8720260B2 (en) Checking device for checking 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
CN216761964U (zh) 车辆及叉臂结构
CN106827941B (zh) 一种用于童车的车轮
CN207345397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半桥
RU2015136595A (ru) Моторное шасси для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203318053U (zh) 免充气组合安全车轮
CN103568692A (zh) 一种机动车的车轮
CN204222539U (zh) 组合式免充气轮胎用轮毂
CN216761965U (zh) 车辆及叉臂结构
CN215154983U (zh) 一种汽车前桥底盘连杆结构
CN211032739U (zh) 教育机器人轮式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