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993A -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993A
CN105026993A CN201380073723.8A CN201380073723A CN105026993A CN 105026993 A CN105026993 A CN 105026993A CN 201380073723 A CN201380073723 A CN 201380073723A CN 105026993 A CN105026993 A CN 105026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sheet metal
optical sensor
imag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3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993B (zh
Inventor
久保田胜
小岛研太郎
松波克彦
磯部直
池田庄作
村田和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zo Corp
Eizo Nan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izo Nan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zo Nanao Corp filed Critical Eizo Nan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26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02F1/13318Circuits comprising a photodetec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8Arrangements comprising a monitoring photodete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该光传感器安装结构是能够消除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与反射板的间隙而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的构成。所述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具备测定来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12)、配置有光传感器(12)的基板(11)、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12)的筒状缓冲件(13),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了液晶、有机电致发光、等离子体显示器技术等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除了能以低耗电得到高精度的图像品质以外,还具有画面平坦且可实现薄型化的特点,不仅可在办公室,家庭中使用,还可用于平面设计、医疗等各种专门业务的领域。
对液晶图像显示装置采取了如下的各种对策:通过测定来自配置于图像显示单元的背光源后方的反射板背面的光来控制背光源的亮度,从而提高显示图像的再现性。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检测从反射板漏出的背光源的光的光传感器设置于液晶显示单元的背面侧(其权利要求1),而且记载了具备用于仅将上述从反射板漏出的光导向上述光传感器的缓冲部件,上述缓冲部件为环形缓冲件,为了遮光而与液晶模块密合(其段落0013)。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亮度传感器安装在形成于外壳背面的开口部,反射板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有开口部(其段落0025)。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机架的背面介由基座安装有光传感器,在位于光传感器前方的反射板的部分贯穿设置有直径3mm的圆孔作为反射板孔,且在位于上述光传感器前方的机架的部分贯穿设置有直径30mm以下的圆孔作为机架孔(其段落0010-段落0011)。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反射板,其配置于背光源用灯的背面侧,将上述背光源用灯放出的光向前面反射;光传感器,其配置于上述反射板的背面侧,检测从形成于上述反射板的第1开口导入的光;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照射到上述光传感器的光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上述背光源用灯的明暗;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反射板的背面侧配设有收纳上述光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架,该传感器保持架中在上述第1开口的内侧区域内形成有面积比该第1开口的面积小的第2开口,在上述传感器保持架的上述第2开口附近的上述反射板侧的面部即从上述第1开口露出的部分设置有反射部,介由上述第1开口和上述第2开口向上述光传感器导入来自上述背光源用灯的光(其权利要求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22084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17180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15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014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5867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6996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液晶显示面板模块中,反射板和面板板金是以自由的状态安装的。换言之,仅反射板与面板板金之间的整周被夹持,越往反射板的中央部越成为自由的状态。因此,由于背光源等的热的影响,导致反射板发生挠曲或者原本挠曲的反射板的挠曲量、挠曲方式改变。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调查,得知该挠曲的主要原因是光传感器所取得光量的增减。认为随着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薄型化的进展,反射板挠曲时的挠曲量也在变大。
但是,专利文献1~4记载的结构对于因背光源等的热的影响而反射板发生挠曲或者因背光源等的热的影响而反射板发生挠曲时的挠曲量、挠曲方式改变这种现象没有任何提及。此外,对于反射板的挠曲是导致光传感器所取得光量增减的主要原因也没有启示性的记载。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调查,发现了以下机种,即,即便使初期状态成为筒状缓冲件与反射板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或者间隙小的状态)也会出现如下举动:因背光源等热的影响而上述反射板发生挠曲,从而在上述筒状缓冲件与上述反射板之间产生间隙(或者间隙变大)。另一方面,发现了以下机种,即,即便使初期状态成为筒状缓冲件与反射板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或者间隙大的状态)也会出现如下举动:因背光源等的热的影响而上述反射板发生挠曲,从而上述筒状缓冲件与上述反射板的间隙消失(或者间隙变小)。换言之,上述反射板的因温度引起的挠曲方式不同。而且明确了,根据上述间隙的有无、上述间隙的大小,来自上述反射板的光量有所增减,因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的变化与上述光传感器的测定值的相关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图20是示意性观察已知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01时的主视图。图21和图22是图20的A-A线截面图,是从上方观察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01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已知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01在液晶显示面板102的后方配置有背光源103,在背光源103的后方配置有反射板104,在反射板104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105,在面板板金105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106(图21、图22)。而且,具备测定来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112、配置有光传感器112的基板111、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112的筒状缓冲件113(图21、图22)。而且,以塞住基体板金106的贯通孔1061的方式安装有基板111,另外,以塞住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方式安装有筒状缓冲件113(图21、图22)。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调查,得知有如下机种:当由符号102~105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模块变热时,例如如图22所示,反射板104的挠曲方式与图21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前方(正面方向)移动,间隙从符号S1变为符号S2,从而进入光传感器112的光量增大。另一方面,有如下机种:当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模块变热时,例如如图21所示,反射板104的挠曲方式与图22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后方(背面方向)移动,间隙从符号S2变为符号S1,从而进入光传感器112的光量减少。而且明确了,根据上述间隙的有无、上述间隙的大小,来自反射板104的光量有所增减,因而液晶显示面板102的亮度的变化与光传感器112的测定值的相关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如上所述,认为随着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薄型化的进展,反射板挠曲时的挠曲量也在变大,其挠曲程度取决于温度、外力等影响,难以预测,其结果是,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的变化与光传感器的测定值的相关度并不恒定而有偏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该光传感器安装结构是能够消除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与反射板的间隙而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的构成。
为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与上述反射板粘合,并且上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与上述基板粘合。
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上述筒状缓冲件与上述反射板的间隙而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换言之,通过将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粘合于规定位置,从而反射板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与上述光传感器的距离恒定。此外,反射板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的面积恒定。因此,能够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
作为消除上述筒状缓冲件与上述反射板的间隙的构成,除上述构成之外,例如可举出如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在上述反射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基体板金,该基体板金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光传感器受光的受光孔,上述基板安装于上述基体板金,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与上述反射板粘合,并且上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与上述基体板金粘合。
此外,若进行补充说明,则作为上述基板与上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粘合的例子,可举出上述基板与上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粘合的构成、由包围上述基板的框和上述基板形成的基板单元与上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粘合的构成等。作为上述基板安装于上述基体板金的例子,可举出上述基板与上述基体板金通过粘合剂、双面胶、螺丝固定和其它固定方式进行安装的构成,或者由包围上述基板的框和上述基板形成的基板单元与上述基体板金通过粘合剂、双面胶、螺丝固定和其它固定方式进行安装的构成,或者上述基板与上述基体板金介由缓冲材料安装的构成等。
作为上述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剂,可举出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等。例如若预先将双面胶贴附于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则可以简易地粘合。
作为上述筒状缓冲件的形状,可举出圆筒形状、四边形的筒状、六边形的筒状和其它多边形的筒状等。作为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材质,可举出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或者由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构成的海绵状泡沫,也可采用其它已知的缓冲材料。
配置有上述光传感器的基板可作为光传感器安装基板,也可以作为决定光传感器位置的板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如下构成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在上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将上述筒状缓冲件作为第1缓冲件,具备配置于该第1缓冲件的外侧位置而支承上述基板的第2缓冲件,上述第2缓冲件的正面侧与上述面板板金粘合或者上述第2缓冲件的背面侧与上述基板粘合。
根据本发明,成为更稳定地支承上述基板的构成。
作为更稳定地支承上述基板的构成,除上述构成之外,例如可举出如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如下构成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在上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上述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将上述筒状缓冲件作为第1缓冲件,具备配置于该第1缓冲件的外侧位置而支承上述基板的第2缓冲件,上述第2缓冲件的正面侧与上述基板粘合或者上述第2缓冲件的背面侧与上述基体板金粘合。
上述筒状缓冲件由橡胶、弹性体等构成,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聚乙烯海绵、聚氨酯海绵。从提高遮光性能同时减弱对上述反射板的撞击的观点出发,优选制成具有独立气泡的海绵。上述筒状缓冲件介由双面胶、粘合剂、粘结剂等粘合于上述反射板。应予说明,上述筒状缓冲部件并不限定于将其中心部钻孔而一体成型的缓冲部件,只要能确保遮光性能,也可以是贴合多个块状的海绵而成的缓冲部件。
作为上述粘合所使用的粘合剂,可举出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等。例如,如果事先将双面胶贴附于上述各缓冲件(第1缓冲件、第2缓冲件)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则能够简易地粘合。
作为上述各缓冲件(第1缓冲件、第2缓冲件)的形状,可举出圆筒形状、四边形的筒状、六边形的筒状和其它多边形的筒状等,另外,可举出配置多个棱柱状、圆柱状等块状的缓冲件的构成。作为上述各缓冲件(第1缓冲件、第2缓冲件)的材质,可举出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的海绵状泡沫,其它已知的缓冲材料也可适用。
对于具备上述第1缓冲件和上述第2缓冲件的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2缓冲件的橡胶硬度比上述第1缓冲件的橡胶硬度低。
根据本发明,成为如下构成:通过上述第1缓冲件而使上述光传感器与上述反射板的距离保持恒定,并且通过上述第2缓冲件而容易追随与上述面板板金或上述基体板金的翘曲、挠曲相伴随的位置变动。
对于具备上述面板板金的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面板板金形成有用于采光的采光孔,上述第1缓冲件与上述面板板金以非接触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成为如下构成:在不受与上述面板板金的翘曲、挠曲相伴随的位置变动的影响的情况下,上述第1缓冲件使上述光传感器与上述反射板的距离保持恒定。
具备上述面板板金的构成中,作为上述面板板金的采光孔的形状,可举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等。上述采光孔可以形成于上述面板板金的中央也可以形成于端附近。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在上述反射板上开设小孔而测定光的构成。作为在上述反射板上开设小孔时的小孔的形状,可举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等。上述小孔可以形成于上述反射板的中央也可以形成于端附近。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在上述反射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基体板金,该基体板金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光传感器受光的受光孔,上述基板安装于上述基体板金,上述筒状缓冲件具备第1筒状部件和第2筒状部件,上述第1筒状部件的正面侧与上述反射板粘合,并且上述第2筒状部件的背面侧与上述基体板金粘合。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上述基板安装于上述基体板金的构成,也能够消除上述筒状缓冲件与上述反射板的间隙而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
作为上述基体板金的受光孔的形状,可举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等。上述受光孔可以配置于上述基体板金的中央也可以配置于端附近。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上述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上述基体板金,上述面板板金形成有用于采光的采光孔,上述第1筒状部件相对于上述面板板金以非接触的形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成为如下构成:在不受与上述面板板金的翘曲、挠曲相伴随的位置变动的影响的情况下,上述第1筒状部件使上述光传感器与上述反射板的距离保持恒定。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片状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将上述第1筒状部件、上述第2筒状部件与上述面板板金粘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通过上述连接部件将各部件连接固定的构成,所以容易使上述光传感器与上述反射板的距离恒定,容易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
作为上述连接部件的形状,可举出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等。作为上述连接部件的材质,可举出纸制的片、树脂制的片、金属制的片等,例如可使用双面胶作为上述连接部件。
本发明优选上述第2筒状部件的橡胶硬度比上述第1筒状部件的橡胶硬度低。根据本发明,成为如下构成:通过上述第2筒状部件而容易追随与上述面板板金和上述基体板金的翘曲、挠曲相伴随的位置变动。
作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图像显示面板,可举出液晶显示面板。液晶图像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后方配置有背光源,在背光源的后方配置有反射板,在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通过测定来自配置于背光源后方的反射板背面的光来控制背光源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可形成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而控制背光源的亮度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上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粘合于规定位置,从而反射板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与上述光传感器的距离恒定。此外,反射板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的面积恒定。因此,能够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
根据本发明,可形成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的光量而控制背光源的亮度的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装置。而且,即使不实施大规模的设计变更,也能够形成具备本发明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图1】是示意性观察具有本发明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是在与上述不同温度的情况下的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另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9】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2】是例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中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主要部位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例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筒状缓冲件的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图14】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5】是例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筒状缓冲件的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图16】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7】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18】是例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筒状缓冲件的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筒状缓冲件的另一例子的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图20】是示意性观察现有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视图。
【图21】是从上方观察现有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22】是从上方观察现有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是在与上述不同温度的情况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观察具有本发明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的主视图。这里,以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例)
图2和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所涉及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图2和图3中例示了在不同温度下反射板104的挠曲方式改变的情况。当由符号102~105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模块变热时,例如如图3所示,反射板104的挠曲方式与图2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前方(正面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模块变热时,例如如图2所示,反射板104的挠曲方式与图3相反,反射板104的中央向后方(背面方向)移动。反射板104的翘曲、挠曲因温度而如何变形根据机种而有所不同,因此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在液晶显示面板102的后方配置有背光源103,在背光源103的后方配置有反射板104,在反射板104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105,在面板板金105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106(图2、图3)。而且,具备用于测定来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12、配置有光传感器12的基板11、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12的筒状缓冲件13,基板11以塞住基体板金106的贯通孔1061的方式安装于基体板金106(图2、图3)。基板11和基体板金106通过粘合剂、双面胶、螺丝固定以及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基板11和基体板金106也可以隔着缓冲材料而安装。这里,符号1101为粘合剂,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基板11粘合于基体板金106。而且,筒状缓冲件13以非接触的方式插入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图2、图3)。
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如下构成: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图2、图3)。这里,图13是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筒状缓冲件13的图,图13(a)为主视图,图13(b)为侧视图,图13(c)为后视图。筒状缓冲件13在主体的正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01,在主体的背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02。筒状缓冲件13为圆筒状,由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的海绵状泡沫构成。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01、1302的情况,但只要具有粘合功能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双面胶,例如可应用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等粘合剂。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所以能够消除筒状缓冲件13与反射板104的间隙,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103的光量。换言之,通过使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粘合于规定位置,从而反射板104的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与光传感器12的距离恒定。此外,反射板104的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的面积恒定。因此,能够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103的光量。
(第2实施例)
图4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另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粘合于基体板金106。而且,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体板金106(图4)。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体板金106的贯通孔1061为小孔即可,基板11的支承也容易牢固。
(第3实施例)
图5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安装于面板板金105(图5)。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缩短从光源到光传感器12的距离,即使是少光量,也容易准确地测定来自背光源103的光量。
(第4实施例)
图6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比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孔径小的尺寸(图6)。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基板11不受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的构成。
(第5实施例)
图7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成为凸缘状,基板11隔着筒状缓冲件13的凸缘状部分安装于基体板金106(图7)。根据本实施方式,筒状缓冲件13的凸缘状部分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基体板金106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第6实施例)
图8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成为凸缘状,基板11隔着筒状缓冲件13的凸缘状部分安装于面板板金105(图8)。根据本实施方式,筒状缓冲件13的凸缘状部分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第7实施例)
图9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与筒状缓冲件13分体设置圆筒状缓冲件14的构成。圆筒状缓冲件14被设定为内径比筒状缓冲件13的外径大。在圆筒状缓冲件14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贴附有双面胶1401、1402,圆筒状缓冲件14的正面侧粘合于面板板金105,并且圆筒状缓冲件14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根据本实施方式,圆筒状缓冲件14作为缓冲材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应予说明,作为上述以外的构成,可以成为仅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4的正面侧而未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4的背面侧的构成。另外,可以成为仅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4的背面侧而未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4的正面侧的构成。
(第8实施例)
图10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与筒状缓冲件13分体设置圆筒状缓冲件15的构成。圆筒状缓冲件15被设定为内径比筒状缓冲件13的外径大。在圆筒状缓冲件15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分别贴附有双面胶1501、1502,圆筒状缓冲件15的正面侧粘合于基板11,并且圆筒状缓冲件15的背面侧粘合于基体板金106。根据本实施方式,圆筒状缓冲件15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基体板金106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应予说明,作为上述以外的构成,可以成为仅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5的正面侧而未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5的背面侧的构成。另外,可以成为仅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5的背面侧而未粘合圆筒状缓冲件15的正面侧的构成。
(第9实施例)
图11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图12是例示图11所示的例子中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主要部位分解立体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块状的缓冲件114以位于筒状缓冲件13两侧的方式以规定间隔粘合于基板11的正面侧,同样地,将2个块状的缓冲件115以位于筒状缓冲件13两侧的方式以规定间隔粘合于基板11的背面侧(图11、图12)。换言之,块状缓冲件114的正面侧粘合于面板板金105的背面侧,并且块状缓冲件114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的正面侧。此外,块状缓冲件115的正面侧粘合于基板11的背面侧,并且块状缓冲件115的背面侧粘合于基体板金106的正面侧(图11、图12)。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另外,容易对块状的缓冲件114、115进行适当的剪裁加工等以配合基板11的尺寸。应予说明,作为上述以外的构成,可以成为仅粘合缓冲件114的正面侧而未粘合缓冲件114的背面侧的构成。另外,可以成为仅粘合缓冲件114的背面侧而未粘合缓冲件114的正面侧的构成。同样地,可以成为仅粘合缓冲件115的正面侧而未粘合缓冲件115的背面侧的构成。另外,可以成为仅粘合缓冲件115的背面侧而未粘合缓冲件115的正面侧的构成。
这里,将上述筒状缓冲件13作为第1缓冲件,将配置于该第1缓冲件外侧位置而支承基板11的上述缓冲件14、114、115作为第2缓冲件时,将第2缓冲件14、114、115的橡胶硬度设定得比第1缓冲件13的橡胶硬度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第1缓冲件13而将光源与光传感器12的距离保持恒定,并且利用第2缓冲件14、114、115而针对于对面板板金105、基体板金106施加外力等引起的振动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基体板金106的振动等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应予说明,图12所示的例子中,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为圆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形状,可举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等。上述采光孔1051可以配置于面板板金105的中央也可以配置于端附近。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构成,也可适用于在反射板104上开设小孔而测定光的构成。作为在反射板104上开设小孔时的小孔的形状,可举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和其他多边形等。上述小孔可以形成于上述反射板的中央形也可以形成于端附近。
(第10实施例)
图14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这里,图15是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筒状缓冲件13的图,图15(a)为主视图,图15(b)为侧视图,图15(c)为后视图。筒状缓冲件13形成有其侧面中间变细的变细部1350(图15(b))。筒状缓冲件15由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或者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所构成的海绵状泡沫构成。而且,在主体的正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01,在主体的背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02。
图14和图15所示的例中,筒状缓冲件15侧面的变细部1350的外径被设定为与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孔径相同或相近的尺寸,且筒状缓冲件15侧面的变细部1350的宽度(上下长度)被设定为与面板板金105的厚度相同或相近的尺寸。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缓冲件15的变细部1350嵌入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图14)。而且,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板11(图14)。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筒状缓冲件13的变细部1350嵌入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所以容易安装,该变细部1350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第11实施例)
图16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缓冲件13以规定间隔形成有2个其侧面中间变细的变细部(参照图16)。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筒状缓冲件13的上侧的变细部嵌入基体板金106的贯通孔1061,此外筒状缓冲件13的下侧的变细部嵌入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的构成,这些变细部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分别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基体板金106和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第12实施例)
图17是从上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的又一例子时的主要部位截面图。这里,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功能,因而将其说明适当地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在液晶显示面板102的后方配置有背光源103,在背光源103的后方配置有反射板104,在反射板104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105,在面板板金105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106(图17)。而且,具备测定来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12、配置有光传感器12的基板11、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光传感器12的筒状缓冲件13,基板11隔着以规定间隔配置的2个块状缓冲件116安装于基体板金106(图17)。基板11以塞住基体板金106的受光孔1062的方式安装于基体板金106,另外,筒状缓冲件13以非接触的方式插入面板板金105的采光孔1051(图17)。缓冲件116由绝缘材料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图像显示装置1成为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且筒状缓冲件13的背面侧粘合于基体板金106的正面侧的构成(图17)。图18是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筒状缓冲件13的图,图18(a)为主视图,图18(b)为侧视图。图18(c)为后视图。筒状缓冲件13由第1筒状部件131、第2筒状部件132和片状的连接部件133构成,该连接部件133通过粘合而连接第1筒状部件131与第2筒状部件132。第2筒状部件132的内径被设定为比第1筒状部件131的外径大,连接部件133的外径被设定为比第2筒状部件132的外径大(图17、图18(a)(b)(c))。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缓冲件13在第1筒状部件131的正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21,在连接部件133的正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31(图18(a))。此外,在第2筒状部件132的背面侧贴附有双面胶1322(图18(b))。筒状缓冲件13是组合聚氨酯、有机硅等橡胶质材料的海绵状泡沫而成的。连接部件133由绝缘材料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介由双面胶1321、1322,筒状缓冲件13的第1筒状部件131的正面侧粘合于反射板104,并且筒状缓冲件13的第2筒状部件132的背面侧粘合于基体板金106(图17)。此外,介由双面胶1331,筒状缓冲件13的连接部件133的正面侧粘合于上述第1筒状部件131且粘合于面板板金105的背面侧,并且介由双面胶(无符号),筒状缓冲件13的连接部件133的背面侧粘合于筒状缓冲件13的第2筒状部件132。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基板11维持绝缘性地安装于基体板金106的状态下消除筒状缓冲件13与反射板104的间隙,准确地测定来自背光源103的光量。换言之,通过将筒状缓冲件13的正面侧(符号1321)、中央连接部分(符号1331)和背面侧(符号1322)分别粘合于规定位置,从而反射板104的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与光传感器12的距离恒定。并且,反射板104的背面的相当于测定光源的区域的面积恒定。此外,构成筒状缓冲件13的各部件(符号131、132、133)分别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因此成为基板11不易受基体板金106和面板板金105的翘曲、挠曲的影响的构成。因此,能够准确测定来自背光源103的光量。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筒状缓冲件13的又一例子的图,图19(a)为主视图,图19(b)为侧视图,图19(c)为后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缓冲件13的连接部件133为四边形。
作为上述连接部件133的形状,可举出圆形、四边形、六边形状和其它多边形等。作为上述连接部件133的材质,可举出纸制的片、树脂制的片、金属制的片等,例如可使用双面胶作为连接部件133。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筒状部件132的橡胶硬度被设定得比上述第1筒状部件131的橡胶硬度低。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基板11不易受面板板金105、基体板金106的振动等影响,且基板11不易错位的构成。
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筒状缓冲件13由第1筒状部件131、第2筒状部件132以及通过粘合而连接它们的片状的连接部件133构成,但其为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将筒状缓冲件13一体成型。
以上,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能够消除上述筒状缓冲件13与反射板104的间隙的粘合剂,就不限定于上述双面胶,例如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等粘合剂均可适用。上述筒状缓冲件13只要是能够防止外光进入上述光传感器12而测定来自反射板104背面的光的筒状缓冲件就不限定于圆筒形状,例如可采用四边形的筒状、六边形的筒状和其它多边形的筒状等的筒状缓冲件。本发明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可以在组装图像显示装置时进行组装,也可以在组装图像显示装置后附加进来。这样,毋庸置疑,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符号说明
1      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11         基板,
12         光传感器,
13         筒状缓冲件(第1缓冲件),
14         筒状缓冲件(第2缓冲件),
114、115、116   块状缓冲件(第2缓冲件)
102        图像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
103        背光源,
104        反射板,
105        面板板金,
106        基体板金
1051       采光孔,
1061       贯通孔,
1301、1302、1401、1402   双面胶(粘合剂)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
所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与所述反射板粘合,并且所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与所述基板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如下构成:在所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将所述筒状缓冲件作为第1缓冲件,具备配置于该第1缓冲件的外侧位置而支承所述基板的第2缓冲件,所述第2缓冲件的正面侧与所述面板板金粘合,和/或所述第2缓冲件的背面侧与所述基板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为如下构成:在所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所述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基体板金,将所述筒状缓冲件作为第1缓冲件,具备配置于该第1缓冲件的外侧位置而支承所述基板的第2缓冲件,所述第2缓冲件的正面侧与所述基板粘合,和/或所述第2缓冲件的背面侧与所述基体板金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缓冲件的橡胶硬度比所述第1缓冲件的橡胶硬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板金形成有用于采光的采光孔,所述第1缓冲件相对于所述面板板金以非接触的方式配置。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基体板金,该基体板金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光传感器受光的受光孔,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基体板金,所述筒状缓冲件具备第1筒状部件和第2筒状部件,所述第1筒状部件的正面侧与所述反射板粘合,并且所述第2筒状部件的背面侧与所述基体板金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板的后方配置有面板板金,在所述面板板金的后方配置有所述基体板金,所述面板板金形成有用于采光的采光孔,所述第1筒状部件相对于所述面板板金以非接触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片状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将所述第1筒状部件、所述第2筒状部件和所述面板板金粘合。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测定来自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反射板背面的光的光传感器、配置有该光传感器的基板、以及用于防止外光进入该光传感器的筒状缓冲件,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基体板金,该基体板金形成有用于使所述光传感器受光的受光孔,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基体板金,所述筒状缓冲件的正面侧与所述反射板粘合,并且所述筒状缓冲件的背面侧与所述基体板金粘合。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测定来自配置于背光源后方的反射板背面的光而控制背光源的亮度。
CN201380073723.8A 2013-02-25 2013-08-29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Active CN105026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4517 2013-02-25
JP2013034517A JP5424515B1 (ja) 2013-02-25 2013-02-25 画像表示装置の光センサ取付構造。
PCT/JP2013/073089 WO2014128998A1 (ja) 2013-02-25 2013-08-29 画像表示装置の光センサ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993A true CN105026993A (zh) 2015-11-04
CN105026993B CN105026993B (zh) 2017-05-17

Family

ID=5028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723.8A Active CN105026993B (zh) 2013-02-25 2013-08-29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5) US20160116777A1 (zh)
EP (1) EP2960712B1 (zh)
JP (1) JP5424515B1 (zh)
CN (1) CN105026993B (zh)
AU (1) AU2013379045B2 (zh)
ES (1) ES2735983T3 (zh)
RU (1) RU2592742C1 (zh)
WO (1) WO20141289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484A (zh) * 2018-12-13 2019-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4515B1 (ja) * 2013-02-25 2014-02-26 Eizo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光センサ取付構造。
KR102560099B1 (ko) * 2018-03-30 2023-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76868B1 (ko) 2018-07-31 2023-09-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9001934A (zh) * 2018-09-21 2018-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3671032B1 (en) 2018-12-19 2021-11-03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module
KR20210029017A (ko) * 2019-09-05 2021-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센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568656A (zh) * 2019-09-29 2019-12-13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I3832992T3 (fi) * 2019-12-05 2023-01-31 Kannettava viestintälaite, jossa on näytt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380B1 (en) * 1997-02-03 2001-02-13 Nanao Corporation Photodetecto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uminance control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0508720A (en) * 2003-08-21 2005-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planar light source
EP1791020A1 (en) * 2005-11-29 2007-05-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268720A (zh) * 2005-08-12 2008-09-17 夏普株式会社 广源控制设备、照明设备和液晶显示设备
JP2009058678A (ja) * 2007-08-30 2009-03-19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90262276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2160729A1 (ja) * 2011-05-20 2012-11-29 株式会社ナナオ 光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1808B2 (ja) 1997-02-03 2001-06-04 株式会社ナナオ 液晶表示装置の光検出器
JP2000315596A (ja) 1999-04-28 2000-11-1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08069164A1 (en) 2006-12-05 2008-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014901A (ja) 2007-07-03 2009-01-22 Totoku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ユニット
JP5553707B2 (ja) * 2009-08-21 2014-07-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光検出装置
TW201122621A (en) * 2009-12-30 2011-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802821B1 (ko) * 2011-06-29 2017-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5424515B1 (ja) * 2013-02-25 2014-02-26 Eizo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光センサ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8380B1 (en) * 1997-02-03 2001-02-13 Nanao Corporation Photodetecto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uminance control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0508720A (en) * 2003-08-21 2005-03-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planar light source
CN101268720A (zh) * 2005-08-12 2008-09-17 夏普株式会社 广源控制设备、照明设备和液晶显示设备
EP1791020A1 (en) * 2005-11-29 2007-05-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058678A (ja) * 2007-08-30 2009-03-19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90262276A1 (en) * 2008-04-21 2009-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2160729A1 (ja) * 2011-05-20 2012-11-29 株式会社ナナオ 光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484A (zh) * 2018-12-13 2019-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3379045A1 (en) 2015-10-15
WO2014128998A1 (ja) 2014-08-28
US10175513B2 (en) 2019-01-08
EP2960712A4 (en) 2016-05-18
AU2013379045B2 (en) 2015-11-05
CN105026993B (zh) 2017-05-17
US20170269415A1 (en) 2017-09-21
US10175512B2 (en) 2019-01-08
EP2960712B1 (en) 2019-05-01
ES2735983T3 (es) 2019-12-23
RU2592742C1 (ru) 2016-07-27
US20180129088A1 (en) 2018-05-10
US20180129089A1 (en) 2018-05-10
US20180180916A1 (en) 2018-06-28
JP2014164087A (ja) 2014-09-08
US9897834B2 (en) 2018-02-20
US10295851B2 (en) 2019-05-21
EP2960712A1 (en) 2015-12-30
US20160116777A1 (en) 2016-04-28
JP5424515B1 (ja)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993A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光传感器安装结构
JP4959672B2 (ja) 平板表示装置の落下テスト用ジグフレーム
TWI437326B (zh) 背光模組之導光板定位設計
CN103309499A (zh) 触摸屏、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移动终端
JP5126033B2 (ja) 表示装置
CN105739147A (zh) 显示装置
US20130107143A1 (en) Impact resistant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active device
KR10235793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245963A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7422518B (zh) 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
KR2018004936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0374922C (zh) 显示装置
US9080719B2 (en) Display device
US9396686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8036506A (ja) 表示装置
JP2014123275A (ja) 電子装置
WO2012160729A1 (ja) 光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12339B1 (ko) 전자기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738753A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10754376B1 (en) Industrial automation display device
KR10207864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2101170U (zh)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1405250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41451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