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0336B -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0336B
CN105010336B CN201510348110.1A CN201510348110A CN105010336B CN 105010336 B CN105010336 B CN 105010336B CN 201510348110 A CN201510348110 A CN 201510348110A CN 105010336 B CN105010336 B CN 105010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actant
parts
false eye
eye leafhopper
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8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0336A (zh
Inventor
陈宗懋
徐秀秀
边磊
蔡晓明
罗宗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3481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0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属于引诱剂技术领域。其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顺‑3‑己烯醇0.2‑100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1‑220份、反‑β‑罗勒烯0.5‑50份、(R)‑(+)‑柠檬烯0.3‑50份。本发明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能够有效诱集假眼小绿叶蝉,从而达到集中防治的目的。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对茶园种植者进行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背景技术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 (Göthe)是我国茶区中发生严重的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的汁液,雌虫还会在嫩梢上产卵,导致茶树芽叶黄化卷曲,严重时还会焦枯、脱落,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该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由于该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因此频繁的化学防治不仅导致害虫抗药性迅速上升,而且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出口贸易。因此,利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对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绿色防控,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有力的保障了我国茶叶的质量安全。申请人所在课题组利用黄色粘虫板进行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叶蝉的视觉距离有限,田间黄色粘虫板的使用量很大,加上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黄色粘虫板随着悬挂期的延长效果明显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成本。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种成本低且防效期较长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利用植物源挥发物对害虫进行防治是害虫治理的一个研究方向。近些年来,随着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日益普遍和广泛,利用植物源挥发物进行防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除了考虑寄主植物挥发物外,非寄主植物中也可能存在对害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来源于迷迭香的(R)-(+)-柠檬烯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申请人在室内利用Y形嗅觉仪和风洞对不同浓度的常见茶树挥发物和Limonene进行测定,共筛选了包含(R)-(+)-柠檬烯在内的4种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吸引作用的化合物并得到有效浓度。通过对不同比例的4种化合物进行生物测定,最终筛选得到了引诱剂的配方。杭州、绍兴两地的田间诱集试验表明,该引诱剂在茶园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其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引诱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引诱剂的技术方案。该引诱剂以人工合成的植物源挥发物为主要原料,可以显著的诱集假眼小绿叶蝉雌、雄成虫,对茶园内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效果明显,且无毒无残留。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0.2-10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1-220份
反-β-罗勒烯0.5-50份
(R)-(+)-柠檬烯0.3-5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5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100份
反-β-罗勒烯0.75-40份
(R)-(+)-柠檬烯0.45-3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5-25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20-50份
反-β-罗勒烯5-30份
(R)-(+)-柠檬烯10-2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0-2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0-40份
反-β-罗勒烯15-25份
(R)-(+)-柠檬烯12-15份。
本发明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能够有效诱集假眼小绿叶蝉,从而达到集中防治的目的。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对茶园种植者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25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50份、反-β-罗勒烯30份、(R)-(+)-柠檬烯17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缓释材料为袖式硅胶缓释载体。该载体高为20 mm,内径为0.5mm。将袖式硅胶缓释载体在乙醇中浸泡5-10 天,乙醇每天更换1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至无乙醇味为止,最后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并装袋密封备用。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25 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2: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20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44份、反-β-罗勒烯18份、(R)-(+)-柠檬烯12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20 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3: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1.2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3.0份、反-β-罗勒烯0.75份、(R)-(+)-柠檬烯0.45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40 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4: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100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220份、反-β-罗勒烯50份、(R)-(+)-柠檬烯50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50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5: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1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20份、反-β-罗勒烯15份、(R)-(+)-柠檬烯10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25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6: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50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100份、反-β-罗勒烯40份、(R)-(+)-柠檬烯30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25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实施例7: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0.2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1份、反-β-罗勒烯0.5份、(R)-(+)-柠檬烯0.3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同实施例1的步骤2。
3)引诱剂诱芯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引诱剂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缓释载体中,每个缓释载体滴加25µL引诱剂。然后装袋密封,置于4℃冰箱。待引诱剂完全被缓释载体吸附后使用。
试验例1:
采用实施例5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嵊州市明山茶场有机茶园进行。在田间引诱剂与黄色粘板配合使用,分别于悬挂引诱剂诱芯前1天、悬挂后第3、6和10天调查粘板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处理与对照在田间随机排列,粘板间距为10米。每个处理10个重复。
从表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这说明本发明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引诱剂配方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具有显著的诱集效果。
表1 引诱剂结合黄色粘虫板对叶蝉成虫的引诱效果(平均值±标准误)
试验天数 实验前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
引诱剂 6.5±0.96 49.2±6.12* 69.5±7.45* 70±4.27*
空白对照 6.7±1.83 26.3±4.09 44±4.06 44.2±7.45
同样,对实施例1、2、3、4、6和7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嵊州市明山茶场有机茶园进行,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其中悬挂后第3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49只以上,悬挂后第6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69只以上,悬挂后第10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70只以上。
试验例2:
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杭州市有机茶园进行。在田间引诱剂与黄色粘板配合使用,分别于悬挂引诱剂诱芯前1天、悬挂后第3、6和10天调查粘板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处理与对照在田间随机排列,粘板间距为10米。每个处理8个重复。
从表2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这说明本发明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引诱剂配方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具有显著的诱集效果。
表2 茶园中引诱剂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效果(平均值±标准误)
试验天数 实验前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
引诱剂 9.25±0.48 58.5±2.25* 94. 25±11.7* 72.5±7.24*
空白对照 11.75±1.18 29.25±4.48 58.25±6.96 44±5.34
同样,对实施例1、2、4、5、6和7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杭州市有机茶园进行,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其中悬挂后第3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58只以上,悬挂后第6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94只以上,悬挂后第10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72只以上。
试验例3
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杭州市有机茶园进行。在田间引诱剂与黄色粘板配合使用,分别于悬挂引诱剂诱芯前1天、悬挂后第3、6和10天调查粘板上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处理与对照在田间随机排列,粘板间距为10米。每个处理10个重复。
从表3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这说明本发明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引诱剂配方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具有显著的诱集效果。
表3茶园中引诱剂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效果(平均值±标准误)
试验天数 实验前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0天
引诱剂 10±1.92 20.8±1.71 37±3.19* 46.4±4.07*
空白对照 9.25±0.98 16.75±1.49 19.6±3.32 28.7±3.09
同样,对实施例1、3、4、5、6和7制得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于该虫爆发高峰期在杭州市有机茶园进行,悬挂引诱剂诱芯的小区中叶蝉成虫的数量在引诱剂悬挂后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均显著高于空白小区,其中悬挂后第3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20只以上,悬挂后第6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37只以上,悬挂后第10天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均能达到46只以上。

Claims (3)

1.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5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100份
反-β-罗勒烯0.75-40份
(R)-(+)-柠檬烯0.45-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5-25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20-50份
反-β-罗勒烯5-30份
(R)-(+)-柠檬烯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0-2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0-40份
反-β-罗勒烯15-25份
(R)-(+)-柠檬烯12-15份。
CN201510348110.1A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Active CN105010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8110.1A CN105010336B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8110.1A CN105010336B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336A CN105010336A (zh) 2015-11-04
CN105010336B true CN105010336B (zh) 2017-06-06

Family

ID=5440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8110.1A Active CN105010336B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0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4035B (zh) * 2015-12-11 2017-07-07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基于接触性信息素的茶丽纹象甲雄成虫引诱剂
CN113508711B (zh) * 2021-07-21 2024-01-09 刘春林 一种在开放空间应用β-罗勒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1305B (zh) * 2013-12-22 2015-07-15 中国计量学院 利用茶园杂草迷迭香气味诱捕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CN103783041A (zh) * 2014-01-23 2014-05-14 贵州大学 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3931581B (zh) * 2014-03-01 2016-08-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利用薄荷挥发物诱杀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远程寄主定位机理的假眼小绿叶蝉化学生态和物理调控》;边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学辑》;20141015(第10期);第7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336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757B (zh) 一种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及性诱剂
CN102217577B (zh) 一种蓟马害虫的诱杀装置
CN105410069A (zh) 一种防治柿树柿棉蚧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411A (zh) 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
CN105010336B (zh)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CN104996422B (zh) 一种樟巢螟性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526977B (zh) 一种具有强内吸传导特性和触杀作用的防治天牛的高效膏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53020B (zh) 樱桃异小杆线虫在防治稻水象甲中的应用
CN105557692B (zh) 一种基于茶树挥发物的蓟马引诱剂
CN104920487A (zh) 一种中药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中药材提取物防治小麦蚜虫的方法
CN105746511B (zh) 一种云杉八齿小蠹的引诱剂
CN102204575B (zh) 基于合欢提取物的控制朱砂叶螨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475333A (zh) 一种提高暗黑鳃金龟性诱剂引诱效果的方法
CN105165897B (zh) 耐高温高湿的高效防治油菜根肿病种子包衣剂及制备方法
CN105394035B (zh) 一种基于接触性信息素的茶丽纹象甲雄成虫引诱剂
CN109258683B (zh) 一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防治天牛的药膏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11872B (zh) 一种可用于麦玉轮作秸秆还田中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CN102224831B (zh) 基于番茄提取物的防治朱砂叶螨的方法
CN104686513A (zh) 一种基于葡萄挥发物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
CN105165926A (zh) 一种茶地昆虫害用环保杀虫剂
CN104982434A (zh) 一种基于桃树挥发物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
CN104855448A (zh) 一种植物杀虫剂
KR20100120849A (ko) 조류 기피 조성물과 그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10432285B (zh) 一种茶鹿蛾成虫引诱剂及其诱芯的制备方法
Yajun et 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25% Abamectin* Etoxazole SC against Red Spider (Tetranychus cinnbarinus) in Ornamental Ro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