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0315B -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0315B
CN105010315B CN201510505575.3A CN201510505575A CN105010315B CN 105010315 B CN105010315 B CN 105010315B CN 201510505575 A CN201510505575 A CN 201510505575A CN 105010315 B CN105010315 B CN 105010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sulfan
acetamiprid
suspending agent
oil
co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55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0315A (zh
Inventor
吴志杰
叶进刚
王丽珍
孙倩
党建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IGHPOINT PLANT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IGHPOINT PLANT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IGHPOINT PLANT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IGHPOINT PLANT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55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0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0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应用。该杀虫剂主要由活性成分、助剂和分散介质组成,其中活性组分由氯化烟碱类新型广谱杀虫剂啶虫脒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丁硫克百威组成,两者重量比为1:3。该组合可有效防治柑橘等水果及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害虫,杀虫谱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尤为优异。啶虫脒与丁硫克百威复配并制成有效成分为48%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后对棉蚜的防控效果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棉花生长没有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的制备及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农药的使用仍是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同病虫草害作斗争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安全知识的不断增强,目前,农药剂型已经朝着水基化、粒状化、缓释性、多功能、省力化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可分散油悬浮剂是用植物油为分散介质,对环境友好,兑水喷洒在植物表面后易形成一层药膜,因为植物表面有蜡质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渗透传导性强,黏着性好,耐雨水冲刷,药效发挥更好,有效成分利用率高,而且剂型环保。
虽然可分散油悬浮剂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该剂型的配制技术要求高,难以配制,目前在农业部登记该剂型农药产品多为玉米、小麦田除草剂,用于杀虫剂产品的技术还不成熟。经检索,现有技术还没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加工成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文献报道,为了成功研制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发明人进行了多次探索性试验。
啶虫脒属氯化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广谱且具有一定杀螨活性的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内吸活性。一般用于果树、蔬菜、瓜类、烟草、马铃薯、草霉、茶树、水稻等作物,可有效防治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等。其作用机制独特,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使用该药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丁硫克百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毒性机理是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Ach)和羧酸酯的积累,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克百威(呋喃丹)属农药低毒化衍生物,属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内吸性、触杀性杀虫杀螨剂,是剧毒农药克百威较理想的替代品种之一。其杀伤力强,见效快,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
但是,由于这两种杀虫剂长期大量的使用,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抗性,防效变差,用药量不断加大,从而使用药成本不断提高,环境风险也越来越大。本发明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对靶标害虫具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杀虫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蚜虫也叫腻虫、蜜虫,是我国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同时也是河北棉田最主要
的害虫。近年来,棉花蚜虫已上升为棉花的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由于棉花蚜虫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比较严重,并且棉花蚜虫的危害由于其抗性和施药方式单一等原因日益严重,常规的喷施严重影响了该药剂药效的发挥,制约着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在生产过程中,频繁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极易产生棉花棉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致使防治效果急剧降低。因此,寻找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化学杀虫剂是目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可分散油悬浮剂配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选用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为有效杀虫活性成分,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剂和加工方法进行合理混配,获得增效杀虫组合物,成功配制出了一种含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可分散油悬浮剂药效好、对环境友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的特点。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害虫,尤其是用于防治农作物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飞虱、白粉虱、介壳虫、蓟马。延缓农业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降低农民的用药成本。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之间无交互抗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元复配的杀虫剂组合物,即一种包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通过室内配方毒力试验、混剂的田间药效实验,明确二者的合理配方,即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优选重量比例为1:3,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优选质量百分比为48%,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在较佳的配方下,对棉花棉蚜的防治达到较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含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组成:
啶虫脒 10~15%,
丁硫克百威 30~45%,
乳化剂 1.0~30.0%,
分散剂 1.0~8.0%
增稠剂 0.2~6.0%,
分散介质补足至 100%。
制得的成品为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本发明所述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的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农乳700#、农乳2201、农乳1601#、斯盘-60#、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的分散剂为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磺酸盐类、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的增稠剂为白炭黑、有机膨润土、凹凸棒土、黄原胶或硅酸镁铝。
本发明所述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的分散介质为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蓖麻油、环氧大豆油或油酸甲酯。
本发明更加进一步公开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先将乳化剂、分散剂和分散介质等加入反应釜,搅拌混合、分散均匀,高速剪切;
(2)高速剪切状态下加入增稠剂和有效成分: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
(3)将所得浆料移入砂磨罐,加入锆珠,连通冷却水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粒径在2~5μm达98%以上后,过滤,调试后检测,合格即为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成品。
本发明更加优选的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它是由下述原料组成:啶虫脒为12%,丁硫克百威为36%,其余为助剂,包括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有机膨润土,大豆油补足至100%。农药的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粒径在2~5μm。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公开了含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害虫如蚜虫、飞虱、白粉虱、蚧壳虫、蓟马上的应用。特别是在防治棉花蚜虫上的应用。
试验结果显示:
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的共毒系数(CTC)在167.86~330.60之间,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时共度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按1:3配比时CTC为330.60,增效作用大于其他处理。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研制过程,试验过程如下:
(一)配方研制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啶虫脒原药:白色固体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7%(市售)。
丁硫克百威原油:棕色粘稠可流动液体,有效成分含量98%(市售)。
乳化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7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分散剂:改性端烯烃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多苯乙烯苯醚磷酸酯,改性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增稠剂:膨润土、黄原胶、硅酸镁铝。
1.2 试验仪器
砂磨机(0.1L、0.3L、1.5L)、实验室高速剪切乳化机、NDJ-1粘度计、PH计、离心机、激光粒度分布仪。
1.3 试验方法
采用湿法砂磨超微粉碎。按照配方要求,将原药、助剂及分散介质混合调浆,用高速剪切乳化机预分散后,将浆料移入砂磨罐,通入冷却水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粒径合格后,过滤,调试后检测,合格即为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成品。
1.4 理化性能的测定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乳化分散性、离心稳定性、粘度、PH值、倾倒性、冷贮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的测定方法均参照《农药剂型加工丛书》(第三版)中的可分散油悬浮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进行,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含量分析采用液相色谱法。
2、配方筛选
2.1 乳化剂、分散剂的选择
表 1 乳化剂、分散剂选择试验
由上表可知,3#配方组合其乳化分散性、离心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都较好,而其它配方组合都有不合格的指标,所以乳化剂与分散剂选定方案为: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2 增稠剂的选择
悬浮剂的粘度是影响产品贮存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粘度太小,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分层、易结块;粘度太大,产品不易倾倒挂壁严重,给加工和使用带来困难。为了改善产品的倾倒性,提高悬浮率和贮存稳定性,须使产品有一个合适的粘度。为此,根据以往开发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经验,在3#配方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几种增稠剂进行稳定性试验,发现选用1.5%膨润土增稠剂效果好,其结果见表2。
表2 增稠剂选择试验
从筛选结果可知,以1.5%膨润土和硅酸镁铝时制剂离心稳定性最好。但是加入硅酸镁铝时制剂粘度较高,不易流动且粘壁;加膨润土(1.5%)时,制剂流动性较好,故最终确定1.5%膨润土作为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OD的增稠剂,其用量为1.5%。
3.优惠配方的确定及验证
3.1 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技术指标
表 3 技术指标
按优惠配方配置的样品,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其结果如表4
表 4 样品检测结果
4.结果:
(1)得到了优选配方,其配方如下: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有机膨润土,大豆油补足至100%。
(2)制剂经低温和热贮稳定性试验,外观无明显分层,水中乳化分散性良好,各项指标符合可分散油悬浮剂相关标准。
(二)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对棉花蚜虫的增效试验: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棉花蚜虫,本发明以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棉花蚜虫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
首先将原药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试虫死亡率在5%~99%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试虫棉花蚜虫为采自田间的棉花蚜虫卵,温室饲养3代,挑选均匀一致的3龄若虫,采用棉花叶浸渍法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没处理3次重复,每浓度处理60头,用几率值法计算各药剂对棉花蚜虫的毒理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LC50值按照孙云沛法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若CTC大于120,为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80以下),为拮抗作用;10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结果见表1:
表5 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及其复配对棉花蚜虫的毒力测定
表6 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及其复配对棉花蚜虫的联合毒力作用
按照孙云沛共毒系数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的共毒系数(CTC)在167.86~330.60之间,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复配时共度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按1:3配比时CTC为330.60,增效作用大于其他处理。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本发明公开的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两种杀虫剂混配后,显著提高了杀虫效果,降低了使用剂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克服了配制啶虫脒与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技术难题,丰富了现有杀虫活性成分的剂型;具有环保、药效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的特点。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
(2)扩大了杀虫谱,药剂特性得到了优势互补,一种药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方便农民用药。该组合可有效防治柑橘等水果及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害虫,杀虫谱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尤为优异。啶虫脒与丁硫克百威复配后并制成有效成分为48%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后对棉蚜的防控效果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棉花生长没有影响。
(3)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使用大豆油作为分散介质,降低了有机溶剂使用量,对作物和环境安全。
(4) 所配制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好,在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析油、分层、结底等现象。
(5)可分散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其它剂型显著且比较持久。
(6)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有利于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 1 为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提供下述制备方法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解释、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例如啶虫脒,丁硫克百威以及其他的助剂均有市售。
实施例1
配方组成:啶虫脒为12%,丁硫克百威为36%,其余为助剂,包括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有机膨润土,大豆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2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油原油,5%木质素磺酸盐, 5%农乳1601#,1%农乳2201,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有机膨润土,大豆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3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10% EO-PO嵌段共聚物,3%烷基萘磺酸盐,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黄原胶,油酸甲酯补足至100%。
实施例4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10%农乳2201,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农乳700#,3%白炭黑,玉米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5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木质素磺酸钙,1%烷基苯磺酸钙,1.0%硅酸镁铝,大豆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6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10% 斯盘-60#,5% EO-PO嵌段共聚物,1.0%硅酸镁铝,大豆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7
配方组成:12%啶虫脒原药,36%丁硫克百威原油,1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木质素磺酸盐,菜籽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1—7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配方要求,先将乳化剂、分散剂与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分散均匀,高速剪切;
(2)高速剪切状态下加入增稠剂、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
(3)将所得浆料移入砂磨罐,加入锆珠,通入冷却水进行砂磨,砂磨至物料的悬浮粒径在2~5μm达98%以上后,过滤,调试后检测,合格即为成品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8(应用实施例)
按本发明实施例1配方所制得48%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于河南、山西和山东这三个地区进行药效测试,结果如下:
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河南)
试验在河南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为一熟春棉田,地势平整,有配套沟渠灌溉,肥力水平中等,四周均种植棉花,5月1日播种,行距0.80米,种植密度5.5成株/公顷,棉花长势和田间管理均匀一致。
试验共设6个处理,本发明所制药剂48%丁硫·啶虫脒OD三个浓度;对照药剂20%丁硫克百威EC;对照药剂20%啶虫脒WP;以及清水对照。具体所选药剂及施药浓度如表7所示。
表7 试验所选药剂及施药浓度
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5.6m2,随机区组排列,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得农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量为450升/公顷药液,喷雾时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2014年5月23日施药,施药1 次,此时为棉花苗期,棉花平均株高12cm,有1-2片真叶。调查时间为5月23日(药前虫口基数)、5月24日(药后1d)、5月26日(药后3d)、5月30日(药后7d)共调查4次。
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2行随机抽取25株棉花定株持牌,调查整株棉苗上的无翅蚜数,药后分别于1、3、7天调查各小区持牌棉株上的残虫数。
表8 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OD对棉花棉蚜药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48%丁硫·啶虫脒OD防治棉花蚜虫见效快,其田间防效和持效期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田间按照三个剂量处理后,药后1天的防效即可达到79.7%-83.3%,药后第3天防效达最高,达到99.9%以上,药后第7天的防效仍到达96.3%-99.5%,与两对照药剂相比,48%丁硫·啶虫脒OD在药后3-7天的防效与两对照药剂相当,既获得较快的速效性,同时也延长了其持续期。今年播种时期由于受气候影响,棉花播种偏晚,棉蚜发生期缩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药剂持效期的观察。
因此,在棉田使用48%丁硫·啶虫脒OD防治棉蚜,推荐剂量为120-180克/公顷,持效期可达7-10天左右。防治苗蚜选择使用低剂量,防治伏蚜选择较高剂量。为延组棉蚜抗性上升,建议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其使用次数控制在1-2次,做到与其它类型农药科学轮换使用。
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山西)
试验地选择在山西省晋中市南砖井村,属特早熟棉花生产区,试验田为高水肥棉田,栽培条件一致,栽培管理与常规管理相同,试验是在棉花苗期(6-7片真叶)进行。
试验共设6个处理,本发明所制药剂48%丁硫·啶虫脒OD三个浓度;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EC;对照药剂5%啶虫脒ME;以及清水对照。
于2014年5月26日施药,施药一次。试验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施药浓度如表9所示。
表9 试验所选药剂及施药浓度
表10 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OD对棉花棉蚜药的防治效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农药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对棉花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120-180g a.i./hm2剂量喷雾防治棉花蚜虫,喷药后1天的防效为94.3-97.0%,喷药后3天的防效为96.1-99.2%,喷药后7天的防效为97.7-98.8%,其中药后1天,中、高剂量处理的防效显著好于单剂农药5%啶虫脒微乳剂22.5g a.i./hm2处理的防效,药后3天,高剂量处理的防效显著好于两种单剂农药处理的防效,其它剂量得与单剂农药无明显差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防治棉花蚜虫,持效期可达7天以上,对棉花安全生产可以推广使用。
啶虫脒·丁硫克百威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山东)
试验地选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何楼办事处枣陈庄行政村,试验地地势平坦,肥水管理良好。
试验共设6个处理,本发明所制药剂48%丁硫·啶虫脒OD三个浓度;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EC;对照药剂5%啶虫脒ME;以及清水对照。
于2014年5月26日施药,施药一次。试验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施药浓度如表11所示。
表11试验所选药剂及施药浓度
表12 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OD对棉花棉蚜药的防治效果
药效评价:由试验结果可知,供试药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防治棉花蚜虫,药后1天调查,其有效成分用量180-15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84.34%-82.40%,总体效果与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有效成分用量180克/公顷和5%啶虫脒乳油有效成分用量15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28%和83.67%)相近,无差异;其有效成分用量12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79.80%,总体效果差于两对照药剂效果。
药后3天调查,供试药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8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90.68%,与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效果(89.48%)相近,优于5%啶虫脒乳油(88.60%);其有效成分用量150-12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88.57%-85.81%,总体效果差于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效果,与5%啶虫脒乳油效果无差异。
药后7-10天调查,供试药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8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89.97%-87.83%,总体效果与对照药剂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效果(90.33%-87.95%)相近,优于5%啶虫脒乳油效果(88.57%-86.56%);其有效成分用量150-120克/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为87.05%-83.61%,总体效果差于两对照药剂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驿棉花蚜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供试药剂试验剂量对棉花生长没有影响。
持术要点:供试药剂48%啶虫脒·丁硫克百威油悬浮剂喷雾防治棉花蚜虫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0-180克/公顷,制剂用量16.7-25毫升/亩为宜,喷雾要均匀周到。
由上述实施例与对照药剂对比可知,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混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和杀虫谱广的作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含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组成:
12%啶虫脒, 36%丁硫克百威, 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1.5%有机膨润土, 大豆油补足至100%。
2.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重量比为1:3。
CN201510505575.3A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Active CN105010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575.3A CN105010315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575.3A CN105010315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315A CN105010315A (zh) 2015-11-04
CN105010315B true CN105010315B (zh) 2017-10-31

Family

ID=5440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575.3A Active CN105010315B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03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051A (zh) * 2018-12-26 2019-03-22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丙醚与啶虫脒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5289B (zh) * 2020-03-23 2021-07-09 南京保丰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虫脒和呋虫胺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11557305A (zh) * 2020-05-19 2020-08-21 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 含啶虫脒、氟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666A (zh) * 2000-06-22 2001-03-28 张长兴 大棚和温室蔬菜用低毒速效性杀虫杀螨剂农药
CN1977609A (zh) * 2005-12-05 2007-06-13 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控制木本植物害虫的药膏
CN101263824A (zh) * 2007-11-25 2008-09-17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2204564A (zh) * 2011-04-27 2011-10-05 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噻唑膦与丁硫克百威的农药组合物
CN102986716A (zh) * 2012-12-06 2013-03-27 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666A (zh) * 2000-06-22 2001-03-28 张长兴 大棚和温室蔬菜用低毒速效性杀虫杀螨剂农药
CN1977609A (zh) * 2005-12-05 2007-06-13 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控制木本植物害虫的药膏
CN101263824A (zh) * 2007-11-25 2008-09-17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2204564A (zh) * 2011-04-27 2011-10-05 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噻唑膦与丁硫克百威的农药组合物
CN102986716A (zh) * 2012-12-06 2013-03-27 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 含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的高效油悬浮剂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315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6925B (zh) 一种含腈吡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26602B (zh) 一种含有吡蚜酮和呋虫胺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05010315B (zh)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CN104115861B (zh)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丁氟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2972430A (zh)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
CN104082300A (zh)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螺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381294B (zh)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螺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3609573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6962372A (zh) 一种含三氟咪啶酰胺与Tioxazafen的杀线组合物
CN106172504A (zh) 一种含多杀霉素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638715B (zh) 一种农业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473828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20391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氯氟氰虫酰胺的杀螨组合物
CN104814031B (zh)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71081B (zh) 乙螨唑和三唑磷的农药组合物
CN103271078B (zh) 乙螨唑和丙溴磷的农药组合物
CN106472553A (zh) 含有顺式氯氰菊酯和茚虫威的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04390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螺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CN104585179B (zh) 一种含有吡螨胺和螺螨双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4115833A (zh)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丁氟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082322B (zh)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联苯肼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855404B (zh)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271042B (zh) 乙螨唑和噻螨酮杀螨组合物
CN107494585A (zh) 一种含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06200A (zh) 一种含季酮酸和苯丁锡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