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9614B -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9614B
CN105009614B CN201480011838.9A CN201480011838A CN105009614B CN 105009614 B CN105009614 B CN 105009614B CN 201480011838 A CN201480011838 A CN 201480011838A CN 105009614 B CN105009614 B CN 105009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k
information
mobile device
request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1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9614A (zh
Inventor
赛·普拉迪普·文卡特拉曼
高伟华
维纳伊·斯里达拉
西纳·菲罗扎巴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09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9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6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些方面,一种方法包含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请求。所述请求包含无线局域网(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所述第一装置的状态信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装置处接收从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回复,所述回复包含接受Wi‑Fi操作的所述优选模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Wi‑Fi通信链路。

Description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Fi)通常使用测距来测量在站点或移动装置(STA)与接入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发现过程通常是相当简单且直接的,因为在无线局域网内的接入点发送周期性信标包。希望在网络上通信的站点或移动装置在所有可获得的信道上进行收听以便发现在给定网络地球空间内的所有接入点。然而,在对等(P2P)测距中,在STA是移动的、在频谱中存在跳频以及STA可能处于睡眠模式中的情况下,所述发现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可能需要产生改进这些特性中的任一者或全部的技术或系统。
发明内容
可以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其它问题。提供用于使用近场通信(NFC)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的媒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在第一装置处从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的回复。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耦合到收发器的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经配置以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所述收发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在第一装置处从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的回复。所述收发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用于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的装置。所述设备可以进一步包含用于在第一装置处从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的回复的装置。所述设备可以进一步包含用于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驻留在处理器可读媒体上且包含处理器可读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经配置以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所述指令可以进一步使得处理器在第一装置处从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的回复。所述指令可以进一步使得处理器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
前文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实例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使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理解。将在下文中描述另外的特征及优点。所揭示的概念和具体实例可以容易地用作用于修改或设计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的基础。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关于本发明的组织和操作方法的被认为是本文中所揭示的概念的特性的特征与相关联的优点一起将从以下描述得到更好理解。图式中的每一者都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且并不提供为对权利要求书的限制的界定。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图式,可以实现对各种实施例的性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参考标记。此外,通过在参考标记后面加上破折号及在类似组件当中进行区分的第二标记可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种组件。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参考标记,那么描述适用于具有相同第一参考标记的类似组件中的任一者,而不管第二参考标记。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含移动装置的实例无线局域网(Wi-Fi)地球空间。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含移动装置的实例对等网络。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建立与移动装置的近场通信(NFC)连接的实例。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在使用NFC发起对等Wi-Fi测距中交换的信息的实例。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NFC来发起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NFC建立对等Wi-Fi通信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往返时间计算装置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实例计算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词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以意指“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未必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优选或有利。
术语“全球唯一属性”可以指代全球唯一的属性、值、标识符或标记,在此意义上,参考全球唯一属性明确地指代在整个世界中仅一个实体。全球唯一属性的实例可以包含经配置以接入因特网的装置的IP地址、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识别编号(VIN)、国际电话号码以及地面基站的小区识别(CID)值。
术语“本地唯一属性”可以指代本地唯一的属性、值、标识符或标记,在此意义上,可以存在相同本地唯一属性的复制且因此参考本地唯一属性可以识别仅本地实体而没有模糊性。本地唯一属性的实例可以包含街道地址、学生ID号码、城市名称以及地面基站的小区参数ID(CPID)、中间码索引和主要频率值。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码分多址接入(CDMA)网络、时分多址接入(TDMA)网络、频分多址接入(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常可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施无线电技术,例如频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全球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UTRA包含宽带CDMA(W-CDMA)和低芯片速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施无线电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FDMA网络可以包含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频分双工(UMTS-FDD)等。OFDMA网络可以实施无线电技术,例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等。UTRA、E-UTRA和GSM是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长期演进(LTE)是UMTS的使用E-UTRA的版本。UTRA、E-UTRA、GSM、UMTS及LTE描述于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CDMA2000描述于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在所属领域中已知这些各种无线电技术及标准。
本文中结合接入点描述了各种实施例。接入点还可以被称为系统、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远程站、远程终端、移动装置、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接入点可以是蜂窝式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装置、Wi-Fi接入点、计算装置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装置。
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制得许多实施例。例如,还可以使用定制的硬件,和/或可以将特定元件实施于硬件、软件(包含便携式软件,例如小程序等)或两者中。此外,可以采用到例如网络输入/输出装置等其它计算装置的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使用近场通信(NFC)来发起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Wi-Fi测距用于确定在网络地球空间内的装置的距离以及位置信息。Wi-Fi测距还用于建立在一或多个装置之间的Wi-Fi通信链路的方法。
P2P Wi-Fi测距具有范围为P2P游戏、寻找朋友、资产跟踪等多个应用程序。另外,P2P Wi-Fi测距具有但不限于可以使用的三种不同模式:(1)Wi-Fi直连;(2)特设P2P网络;以及(3)AP-STA通信,其中所述装置中的一者充当“软”AP,其为其它STA提供接入点功能。
使用NFC发起P2P Wi-Fi测距可以通过交换两个Wi-Fi可用装置之间的信息来简化发现的复杂性以便于通信以及测距。NFC可以建立一种简单的方法以通过得到确认的过程来检测且发起Wi-Fi通信,其中装置放置成接近于移动装置上的NFC端口以交换信息。
最初,所述装置中的一或两者上的应用程序请求Wi-Fi测距。第一装置发起与第二装置的近场通信。第二装置随后响应以建立NFC链路。第一装置随后向第二装置发送其状态信息且请求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第二装置随后可以或者接受针对Wi-Fi操作的请求或者拒绝所述请求。如果Wi-Fi操作被拒绝,那么所述装置可以简单地继续进行NFC。如果第二装置接受Wi-Fi操作,那么第二装置将优选模式连同所需用于所述Wi-Fi操作的状态信息传达到第一装置。两个装置随后移动到同一无线信道中且建立用于通信的计划表。随后告知请求Wi-Fi通信的应用程序:P2P Wi-Fi通信链路已经建立且所述应用程序可以开始使用通信链路。
在建立了P2P Wi-Fi通信链路之后,可以使用Wi-Fi测距方法以及通信(例如往返时间(RTT)计算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来计算装置之间的距离,且所述距离信息可以被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用来更新游戏信息、提供警告或另外与另一个移动装置交互。
用于使用NFC来发起P2P Wi-Fi测距的方法对用户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低复杂性发现机制,从而对所需用以建立Wi-Fi操作的信息产生更快且更加安全的交换。因为NFC在相对较近的通常不超过几厘米的范围内起作用,所以对于以下情况存在较大的概率:确保连接请求为真且可以限制窃听装置的数目。
通过举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能希望参加多人移动游戏,其中两个用户在相同位置开始且随后在游戏已开始之后分散。此多人移动游戏的实例可以是“移动标签”,其中一个用户试图给其它(若干)用户加标签。在移动装置之间的相对测距可以用来确定一个用户对其它(若干)用户的接近性。将NFC用于建立P2P Wi-Fi测距提供了移动装置的共同起点且避免了初始位置同步问题,所述问题在每个移动装置负责独立地确定其位置时可能出现。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含移动装置的实例无线局域网(Wi-Fi)地球空间100。在此特定实例中,两个移动装置(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 104(b))以无线方式连接到Wi-Fi接入点102。移动装置是小型手持式计算装置,其通常具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触摸式输入和/或键盘。移动装置通常包含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计算器、手持式游戏控制台、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寻呼机、个人导航装置等。移动装置还可以被称为站点(STA)。
Wi-Fi接入点102允许无线装置(在此情况下为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104(b))以无线方式(使用无线电波)连接到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102可以将无线网络桥接到有线网络,例如用于接入到广域网108(例如因特网)的路由器。
通常,尤其是在Wi-Fi地球空间100内的移动装置的情况下,使用测距来确定移动装置的位置以及距接入点102的距离。在大多数情况下,此发现过程是相当简单且直接的。接入点102周期性地产生信标包110。想要在Wi-Fi地球空间100内通信的移动装置在所有可获得的信道上进行收听,以便发现在Wi-Fi地球空间100内的任何可获得的接入点。移动装置可以在可获得的信道上连续进行收听或它们可以预先确定的时间段的间隔在可获得的信道上进行收听。
然而,在对等(P2P)网络内的测距困难得多。P2P网络是其中网络中的每个装置都可以充当用于网络中的其它装置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的网络,从而允许对文件、外围设备、传感器以及应用程序等各种资源的共享接入而不需要中心服务器。P2P网络可以用于共享音频、视频、数据或任何其它数字格式等内容。P2P网络中所涉及的发现过程是更加困难的,因为移动装置在本质上是迁移性的且时常跳进跳出无线频谱。此外,存在以下可能性:移动装置可能处于“睡眠模式”中,其中移动装置的某些网络能力可能不起作用。P2P Wi-Fi测距对于多个应用程序是重要的。这些应用程序的几个实例是P2P游戏、寻找朋友、资产跟踪等。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含移动装置的实例P2P网络200。在此特定实例中,四个移动装置参与在P2P网络200内:移动装置A 104(a)、移动装置B 104(b)、移动装置C 104(c)以及移动装置D 104(d)。可以了解,并非所有的移动装置需求都是相同的类型。例如,移动装置A 104(a)可以是智能电话装置,而移动装置B 104(b)可以是平板计算机。
可以了解,P2P网络200不包含接入点102(图1),因为每个移动装置都直接连接到网络内的一或多个其它移动装置。P2P网络200需要希望参与在网络中的每个装置都使用相同或相容的连接协议来连接到彼此且访问在其它装置上发现的文件和资源。在此特定实例中,移动装置使用Wi-Fi连接203与彼此通信且访问在其它装置上发现的文件和资源。
在此特定实例中,NFC可用于确定每个移动装置的位置以及距离。例如,移动装置A104(a)和移动装置B 104(b)可以使用NFC来判定所述装置是否足够接近彼此以促进P2PWi-Fi连接。所述装置还可以使用NFC来确定每一其它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建立与移动装置的近场通信(NFC)连接300的实例。NFC是用于通过使移动装置和类似装置碰在一起或使其密切接近(通常不超过几厘米)来建立与彼此的无线电通信的一组标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发起并使用NFC来帮助P2P Wi-Fi测距,即一个复杂的发现过程。在此特定实例中,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104(b)都包含NFC端口以促进NFC连接。许多现代的移动装置配备有NFC端口和相对应的软件。
当使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 104(b)密切接近彼此时,它们在NFC范围312内且可以建立NFC连接。一旦密切接近彼此,移动装置A 104(a)就充当发起者且经由射频(RF)信号向移动装置B 104(b)(目标装置)发送NFC请求314。即使移动装置B 104(b)处于“睡眠模式”中,NFC发起者装置也可以主动地产生RF领域,所述RF领域可以给移动装置B104(b)供电且使得它从“睡眠模式”醒来。
如上文所提及,通过首先建立简单的NFC连接,用于P2P Wi-Fi测距的复杂的发现过程通过交换两个Wi-Fi可用装置之间的信息来简化以促进通信和测距。NFC的使用可以建立一种用于Wi-Fi通信的检测和发起的简单方法。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出在使用NFC 400发起对等Wi-Fi测距时交换的信息的实例。出于此说明的目的,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 104(b)彼此紧密接近且在NFC范围312(图3)内,从而允许NFC连接300。最初,驻留在或者移动装置A 104(a)或者移动装置B104(b)(或两者)上的应用程序发起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出于此说明的目的,移动装置A104(a)发起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移动装置A 104(a)请求创建与移动装置B 104(b)的NFC连接300且移动装置B 104(b)响应以建立NFC连接300。移动装置A 104(a)随后可以向移动装置B 104(b)发送状态信息A 418和针对优选Wi-Fi模式的请求420。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A 104(a)可以向移动装置B 104(b)发送状态信息A 418和优选Wi-Fi模式420。
状态信息A 418可以包含移动装置A 104(a)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向移动装置B 104(b)提出针对优选Wi-Fi模式的请求以判断将以下哪个Wi-Fi模式用来建立P2P Wi-Fi连接:(1)Wi-Fi直连;(2)特设P2P网络;以及(3)AP-STA通信,其中所述装置中的一者充当“软”AP,其为其它STA提供接入点功能。
移动装置B 104(b)可以或者接受或者拒绝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接受或拒绝所述请求可能基于多个因素,包含剩余的电池寿命、装置安全性等。可以了解,如果移动装置B104(b)拒绝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那么NFC连接300仍可以继续。如果移动装置B 104(b)接受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那么移动装置B 104(b)可以状态信息B 422和对优选Wi-Fi模式请求的响应424作出响应。类似于状态信息A 418,状态信息B 422可以包含移动装置B 104(b)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B 104(b)可以简单地接受移动装置A 104(a)的优选Wi-Fi模式420而不以优选Wi-Fi模式响应424进行回复。
在完成交换相关信息以促进P2P Wi-Fi测距请求之后,移动装置A 104(a)和移动装置B 104(b)移动到同一无线信道中且建立用于通信的计划表。告知在移动装置A 104(a)上的请求Wi-Fi测距的应用程序:P2P Wi-Fi连接已经建立且所述应用程序可以开始利用所建立的连接。
对于上文所列的三种不同的Wi-Fi通信方法,上文详述的过程可能略微不同。可以了解,可以存在除本发明中提到的方法之外的其它Wi-Fi通信方法。在Wi-Fi直连的情况下,存在通过移动装置中的一者实例化的对等发现过程。在没有NFC的情况下,此机制可以在附近的Wi-Fi直接启用装置的部分列表进行操作,所述实例化装置必须从所述列表中选择。然而,可以使用NFC来替代此发现和选择过程。当使装置接触以用于NFC时,可以直接共享Wi-Fi细节。NFC过程实现了P2P Wi-Fi连接,其中一个装置是服务器且另一个装置是客户端。在发起之后,两个装置自由地在四周移动且使用Wi-Fi连接进行通信。所述装置不必保持在NFC范围312(图3)内。
所述过程在特设P2P Wi-Fi网络的情况下是类似的,除了在网络内的装置不依赖于现有的基础设施。
在其中装置中的一者充当“软”AP的AP-STA通信的情况下,一个装置通常在AP模式中开始,其中其它STA扫描信道以发现存在具有特定MAC地址和服务集标识符(SSID)的AP,在所述点处,STA随后连接到软AP。此过程进一步需要私有密钥等凭证的配置。然而,NFC通信可以用以简单地识别适当的软AP、实现凭证交换以及通过限制窃听装置拦截凭证的可能性来改进安全性。
在建立了P2P Wi-Fi链路之后,可以使用Wi-Fi测距方法以及通信(例如往返时间(RTT)计算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来计算装置之间的距离,且所述距离信息可以被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用来更新游戏信息、提供警告或另外与另一个移动装置交互。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装置中的一者之间的NFC连接随后可以使用与第三、第四或任何数目的装置之间的NFC来经由NFC共享Wi-Fi连接信息,以使得另外的装置能够加入P2P Wi-Fi网络。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NFC来发起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500。在框502中,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传达请求,其包含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一移动装置状态信息。第一移动装置状态信息可以包含移动装置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可以是任一以下模式但不限于以下模式:(1)Wi-Fi直连;(2)特设P2P网络;以及(3)AP-STA通信,其中装置中的一者充当“软”AP,其为其它STA提供接入点功能。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A向移动装置B发送其状态信息和优选Wi-Fi模式请求。
在框504中,在第一移动装置处接收包含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的回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装置处接收包含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和第二移动装置状态信息的回复。类似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状态信息可以包含移动装置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可以是但不限于,上文所列的Wi-Fi操作模式中的一者。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B向移动装置A发送其状态信息和对优选Wi-Fi模式请求的响应。
在框506中,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例如,在图4中,使用通过移动装置B发送的状态信息从移动装置A到移动装置B传达无线信息以建立Wi-Fi通信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经由NFC传达无线信息。
在框508中,在第一移动装置与第二移动装置之间建立Wi-Fi通信链路。例如,在图4中,在移动装置A和移动装置B之间建立Wi-Fi通信链路。Wi-Fi通信链路基于经由NFC连接传达的无线信息来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测距可以用于确定移动装置的距离以及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以及基于RTT信息和RSSI信息计算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NFC建立P2P Wi-Fi通信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600。在框602中,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请求Wi-Fi测距。可以了解,在每个移动装置上的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个别地发起请求或两个应用程序可以同时发起请求。应用程序可以是游戏应用程序、移动支付应用程序、数据交换应用程序、聊天应用程序或可以利用P2P Wi-Fi通信的任何其它应用程序。
在框604中,第一移动装置发起与第二移动装置的NFC连接。当两个装置彼此密切接近时,可以建立NFC范围且所述装置可以使用NFC来传达用于Wi-Fi测距的相关信息。在框606中,第二移动装置可以选择或者接受或者拒绝请求。接受或拒绝请求可能基于多个因素,包含剩余的电池寿命、装置安全性等。可以了解,如果第二移动装置拒绝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框616,那么NFC连接仍可以继续。然而,将不交换关于Wi-Fi测距的信息且可能不建立Wi-Fi通信。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B可以或者接受或者拒绝来自移动装置A的NFC连接。
在框608中,如果第二移动装置接受针对Wi-Fi测距的请求,那么第一移动装置可以发送其状态信息并请求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第一移动装置状态信息可以包含移动装置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可以是任一以下模式但不限于以下模式:(1)Wi-Fi直连;(2)特设P2P网络;以及(3)AP-STA通信,其中装置中的一者充当“软”AP,其为其它STA提供接入点功能。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A向移动装置B发送其状态信息和优选Wi-Fi模式请求。
在框610中,第二移动装置可以接受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进行响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装置可以状态信息和对优选Wi-Fi模式请求的响应进行响应。类似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状态信息可以包含移动装置的MAC地址、其传输功率或任何其它相关信息,以便促进P2P Wi-Fi连接。Wi-Fi操作的优选模式可以是但不限于,上文所列的Wi-Fi操作模式中的一者。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B向移动装置A发送其状态信息和对优选Wi-Fi模式请求的响应。
在框612中,两个装置移动到同一无线信道中且建立计划表。例如,在图4中,在完成交换相关信息以促进P2P Wi-Fi测距请求之后,移动装置A和移动装置B移动到同一无线信道中且建立用于通信的计划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测距可以用于确定移动装置的距离和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且基于RTT信息和RSSI信息计算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
在框614中,告知请求的应用程序:建立了Wi-Fi连接。例如,在图4中,告知在移动装置A上的请求Wi-Fi测距的应用程序:P2P Wi-Fi连接已经建立且所述应用程序可以开始利用所建立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应用程序是游戏应用程序时,使用基于RTT信息和RSSI信息获得的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来更新第一应用程序的状态。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往返时间(RTT)来计算在装置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700。RTT是发送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加确认信号被接收所花费的时间长度。此时延因此由信号在两个点之间的传输时间构成。RTT还可以被称为ping时间。在框702中,数据包从第一移动装置发送到第二移动装置。数据包可以是出于确定RTT的目的产生的任何任意数据包。例如,在图4中,移动装置A出于Wi-Fi测距的目的向移动装置B传达RTT信息。
在框704中,在第一移动装置处从第二移动装置接收响应于数据包的确认。例如,在图4中,第二移动装置向第一移动装置发送响应于RTT数据包的确认。
在框706中,基于从发送数据包到接收确认的时间计算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例如,在图4中,基于RTT信息时间计算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之间的距离且将相对应的结果用于Wi-Fi测距。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计算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RTT信息和RSSI信息的组合计算从第一移动装置到第二移动装置的距离。
已经描述了通过使用NFC改进P2P Wi-Fi测距的多个方面,现将关于图8描述其中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的计算系统的实例。根据一或多个方面,如图8中所图示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作为计算装置的一部分并入,所述计算装置可以实施、执行(perform)和/或执行(execute)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方法和/或方法步骤的任一者和/或全部。例如,计算机系统800可以表示手持式装置的组件中的一些。手持式装置可以是具有输入感觉单元的任何计算装置,例如无线接收器或调制解调器。手持式装置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视频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电视和移动装置或移动台。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800经配置以实施上文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者。图8提供计算机系统8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所述计算机系统可以如本文中所描述执行通过各种其它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或可充当主机计算机系统、远程查询一体机/终端、销售点装置、移动装置、机顶盒和/或计算机装置。图8仅意图提供对各种组件的一般化说明,可以在适当时利用所述组件中的任一者和/或全部。因此,图8大体上说明可以如何以相对分离或相对较集成的方式实施个别的系统元件。
计算机系统800示出为包括可以经由总线805电耦合(或在适当时可以其它方式进行通信)的硬件元件。硬件元件可以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810,其包含但不限于一或多个通用处理器和/或一或多个专用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图形加速处理器和/或其类似者);一或多个输入装置815,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相机、无线接收器、无线传感器、鼠标、键盘和/或其类似者;以及一或多个输出装置820,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打印机和/或其类似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处理器810可以经配置以执行上文关于图5到图7所描述的功能的子集或全部。处理器810可以包括例如通用处理器和/或应用程序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集成到处理视觉跟踪装置输入和无线传感器输入的元件中。
计算机系统800可以进一步包含(和/或与之通信)一或多个非暂时性存储装置825,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和/或网络可存取的存储装置;和/或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磁盘驱动器、驱动阵列、光学存储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只读存储器(“ROM”)等固态存储装置,其可为可编程的、可快闪更新的和/或其类似者。此类存储装置可以经配置以实施任何适当的数据存储装置,包含但不限于各种文件系统、数据库结构和/或其类似者。
计算机系统800可以还包含通信子系统830,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卡(无线或有线)、红外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或芯片组(例如,装置、802.11装置、WiFi装置、WiMax装置、蜂窝式通信设施等)和/或类似装置。通信子系统830可以准许与网络(例如,作为一个实例,下文所描述的网络)、其它计算机系统和/或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其它装置交换数据。在许多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800将进一步包括非暂时性工作存储器835,其可以包含RAM或ROM装置,如上文所描述。通信子系统还可以包含经配置用于数据传输的收发器832。
计算机系统800还可以包括示出为当前位于工作存储器835内的软件元件,其包含操作系统840、装置驱动器、可执行库和/或例如一或多个应用程序845等其它代码,所述代码可以包括通过各种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和/或可以经设计以实施通过其它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或配置通过其它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如本文中所描述。仅通过举例,关于上文所论述的方法所描述的一或多个程序,例如如关于图5到图7所描述,可以实施为可通过计算机(和/或在计算机内的处理器)执行的代码和/或指令;随后在一个方面中,此类代码和/或指令可以用来配置和/或调适通用计算机(或其它装置)以根据所描述的方法执行一或多个操作。
这些指令和/或代码的集合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例如,上文所描述的存储装置825)上。在一些情况下,存储媒体可以并入于计算机系统(例如,计算机系统800)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存储媒体可以与计算机系统分离(例如,压缩光盘等可装卸式媒体),和/或提供于安装包中,使得存储媒体可以用于编程、配置和/或调适其上存储有指令/代码的通用计算机。这些指令可以呈可由计算机系统800执行的可执行代码形式,和/或可以呈源和/或可安装代码的形式,所述源和/或可安装代码在于计算机系统800上编译和/或安装于所述计算机系统上(例如,使用多种大体上可用的编译器、安装程序、压缩/解压缩公用程序等中的任一者)后,接着呈可执行代码的形式。
可以根据具体要求作出实质性的改变。例如,还可以使用定制的硬件,和/或可以将特定元件实施于硬件、软件(包含便携式软件,例如小程序等)或两者中。此外,可以采用到网络输入/输出装置等其它计算装置的连接。
一些实施例可以采用计算机系统(例如,计算机系统800)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例如,所描述的方法的程序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计算机系统800来执行,以响应于处理器810执行工作存储器835中包含的一或多个指令的一或多个序列(其可以并入到操作系统840和/或其它代码中,例如应用程序845)。可将此类指令从另一计算机可读媒体(例如,存储装置825中的一或多者)读取到工作存储器835中。仅通过举例,执行工作存储器835中包含的指令的序列可能使得处理器810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个程序,例如关于图5到图7所描述的方法。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机器可读媒体”和“计算机可读媒体”是指参与提供使机器以特定方式操作的数据的任何媒体。在使用计算机系统800实施的实施例中,在将指令/代码提供到处理器810以用于执行中可能涉及各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和/或各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用于存储和/或携载此类指令/代码(例如,作为信号)。在许多实施方案中,计算机可读媒体是物理和/或有形存储媒体。此媒体可以采用许多形式,包含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媒体、易失性媒体和传输媒体。非易失性媒体包含(例如)光盘及/或磁盘,例如存储装置825。易失性媒体包含但不限于工作存储器835等动态存储器。传输媒体包含但不限于同轴电缆、铜线及光纤,包含包括总线805的导线,以及通信子系统830的各种组件(和/或通信子系统830借以提供与其它装置的通信的媒体)。因此,传输媒体还可以呈波的形式(包含但不限于无线电、声波和/或光波,例如,在无线电波及红外数据通信期间产生的那些波)。
常见形式的物理和/或有形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例如)软性磁盘、柔性磁盘、硬盘、磁带或任何其它磁性媒体、CD-ROM、任何其它光学媒体、穿孔卡、纸带、具有孔图案的任何其它物理媒体、RAM、PROM、EPROM、快闪EPROM、任何其它存储器芯片或盒带、如下文所描述的载波或计算机可从其读取指令和/或代码的任何其它媒体。
在将一或多个指令的一或多个序列携载到处理器810以用于执行时可能涉及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仅通过举例,最初可将指令携载于远程计算机的磁盘和/或光学光盘上。远程计算机可以将指令加载到其动态存储器中,并经由传输媒体将指令作为信号进行发送以由计算机系统800接收和/或执行。根据各种实施例,可以呈电磁信号、声学信号、光信号和/或其类似者形式的这些信号皆为可以在其上对指令进行编码的载波的实例。
通信子系统830(和/或其组件)大体上将接收信号,且总线805随后可以将信号(和/或由信号携载的数据、指令等)携载到处理器810从其检索并执行指令的工作存储器835。可以任选地在由处理器810执行之前或之后,将由工作存储器835接收的指令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装置825上。存储器835可以包含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数据库和方法中的任一者的至少一个数据库。存储器835因此可以存储包含图5到图7和相关描述的本发明中的任一者中所论述的值中的任一者。
在图5到图7中所描述的方法可以通过图8中的各个框实施。例如,处理器810可以经配置以执行在图式500、600和700中的框的功能中的任一者。存储装置825可以经配置以存储中间结果,例如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框内论述的全球唯一属性或本地唯一属性。存储装置825还可以包含与本发明中的任一者一致的数据库。存储器835可以类似地经配置以记录执行在本文中提及的框中的任一者中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任一者所必需的信号、信号的表示或数据库值。可能需要存储在RAM等临时或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结果还可以包含在存储器835中,且可以包含类似于可以存储在存储装置825中的内容的任何中间结果。输入装置815可以经配置以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从卫星和/或基站接收无线信号。输出装置820可以经配置以根据本发明中的任一者显示图像,打印文字,发射信号和/或输出其它数据。
上文所论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为实例。各种实施例可以在适当时省略、取代或添加各种程序或组件。举例来说,在替代配置中,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个阶段。并且,关于某些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在各种其它实施例中进行组合。可以类似方式组合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和元件。并且,技术发展,且因此许多元件是实例,所述实例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那些具体实例。
在描述中给出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无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实施例。例如,已经在没有不必要的细节的情况下示出熟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混淆所述实施例。此描述仅提供实例实施例,且并不意图限制实施例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实际上,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将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启迪性描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并且,将一些实施例描述为以流程图或框图形式描绘的过程。尽管每一流程图或框图可以将操作描述为顺序的过程,但许多操作可以并行地或同时执行。另外,可以重新布置操作的次序。过程可以具有图中未包含的额外步骤。此外,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方法的实施例。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码实施时,用以执行相关联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存储在存储媒体等计算机可读媒体中。处理器可以执行相关联任务。
已经描述了若干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使用各种修改、替代构造和等效物。例如,以上元件可以仅为较大系统的组件,其中其它规则可以优先于本发明的应用或另外修改本发明的应用。并且,可以在考虑以上元件之前、期间或之后进行多个步骤。因此,以上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已经描述了各种实例。这些和其它实例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i-Fi)测距的方法,其包括:
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Wi-Fi测距操作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装置处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所述Wi-Fi测距操作的回复;
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所述Wi-Fi测距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或其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基于所述RTT信息和所述RSSI信息计算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所述请求;以及
使用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距离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回复进一步包括第二装置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Wi-Fi直接通信链路或特设Wi-Fi通信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软接入点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充当接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装置状态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传输功率。
8.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i-Fi)测距的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
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经配置以:
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Wi-Fi测距操作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装置处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所述Wi-Fi测距操作的回复;
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所述Wi-Fi测距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或其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基于所述RTT信息和所述RSSI信息计算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
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所述请求;以及
使用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距离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回复进一步包括第二装置状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Wi-Fi直接通信链路或特设Wi-Fi通信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软接入点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充当接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装置状态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传输功率。
15.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Wi-Fi)测距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Wi-Fi测距操作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处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所述Wi-Fi测距操作的回复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所述Wi-Fi测距操作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或其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RTT信息和所述RSSI信息计算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距离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所述请求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距离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状态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回复进一步包括第二装置状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Wi-Fi直接通信链路或特设Wi-Fi通信链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软接入点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充当接入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装置状态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传输功率。
22.一种在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读指令的处理器可读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指令经配置以使得处理器:
使用近场通信NFC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传达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测距操作和第一装置状态信息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装置处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包括接受所述Wi-Fi测距操作的回复;
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无线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所述Wi-Fi测距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处理器:
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传达往返时间RTT信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或其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基于所述RTT信息和所述RSSI信息计算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距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处理器:
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应用程序发起所述请求;以及
使用从所述第一装置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距离更新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回复进一步包括第二装置状态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Wi-Fi直接通信链路或特设Wi-Fi通信链路。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Wi-Fi通信链路是软接入点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充当接入点。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装置状态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传输功率。
CN201480011838.9A 2013-03-05 2014-02-26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85,876 2013-03-05
US13/785,876 US9198119B2 (en) 2013-03-05 2013-03-0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2-peer Wi-Fi rang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CT/US2014/018665 WO2014137700A1 (en) 2013-03-05 2014-02-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2-peer wi-fi rang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9614A CN105009614A (zh) 2015-10-28
CN105009614B true CN105009614B (zh) 2019-07-19

Family

ID=5027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18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614B (zh) 2013-03-05 2014-02-26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98119B2 (zh)
EP (1) EP2965546B1 (zh)
JP (1) JP5985767B2 (zh)
KR (1) KR101654197B1 (zh)
CN (1) CN105009614B (zh)
WO (1) WO20141377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1137B1 (en) 2011-05-09 2012-05-01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US8224894B1 (en) 2011-05-09 2012-07-17 Google Inc. Zero-click sharing of application context across devices
WO2013067526A1 (en) 2011-11-04 2013-05-10 Remote TelePointer,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ve devices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9510292B2 (en) * 2012-03-13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miting wireless discovery range
MX342724B (es) * 2012-04-10 2016-10-10 Sony Corp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métod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es y programa.
US9184800B2 (en) 2012-07-16 2015-11-10 Google Inc. Automated sharing of application data over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link
US9125180B1 (en) * 2013-03-15 2015-09-01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long-lasting connection across computing devices configured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40351478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docking oper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protocol
US10225338B1 (en) * 2014-04-15 2019-03-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eer to peer ranging exchange
US9875092B2 (en) * 2014-04-17 2018-01-23 Mistral Mobile Viral distribu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US10614445B1 (en) * 2014-06-04 2020-04-07 Square, Inc. Proximity-based payments
US10963868B1 (en) 2014-09-09 2021-03-30 Square, Inc. Anonymous payment transactions
JP6386862B2 (ja) * 2014-10-08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481741B2 (en) 2014-10-31 2022-10-25 Block, Inc. Money transfer by use of a payment proxy
US10082557B1 (en) 2015-02-11 2018-09-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filtering in snoop-based range measurements
US10342013B2 (en) 2015-04-20 2019-07-02 Apple Inc.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ranging
CN105407450A (zh) * 2015-10-21 2016-03-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电子装置及基于近场通信的网络连接方法
WO2017105154A1 (ko) * 2015-12-17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an 단말이 레인징 오퍼레이션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265929B2 (en) * 2016-04-14 2022-03-0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rchitectures for secure ranging
EP3497882B1 (en) 2016-08-08 2023-05-17 Cognian Technologies Ltd Network devices
US11532190B2 (en) 2016-09-14 2022-12-20 Carrier Corporation Energy efficient secure Wi-Fi credentialing for access control systems
US9942849B1 (en) * 2017-05-19 2018-04-10 Apple Inc. Bluetooth# low-energy scanning and ranging
US11032789B2 (en) * 2017-08-03 2021-06-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ranging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2516019B1 (ko) * 2017-09-11 2023-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통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8540947A (zh) * 2018-03-30 2018-09-14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红包分享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服务器
WO2021224795A1 (en) 2020-05-06 2021-11-11 Fleetwood Group, Inc. Decentralized proximity system with multiple radio lin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6636B2 (ja) * 2004-09-21 2009-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970350B2 (en) * 2007-10-31 2011-06-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haring
JP5128323B2 (ja) 2007-11-15 2013-01-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処理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974236B2 (en) 2007-11-16 2011-07-05 Ricoh Company, Ltd. Approach for configuring Wi-Fi devices
JP4506856B2 (ja) 2008-03-1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854699B2 (ja) * 2008-04-03 2012-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測位システム、照明システム、空調システム、及び駐車場管理システム
CN101594578B (zh) * 2008-05-30 2013-08-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的建立方法、站设备及通信系统
US8526885B2 (en) 2008-09-30 2013-09-03 Apple Inc Peer-to-peer host station
US8781492B2 (en) 2010-04-30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for round trip time measurements
US8224246B2 (en) 2010-05-10 2012-07-17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connection setup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US8923257B2 (en) * 2010-09-29 2014-12-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network capabilities available via wireless networks
US8462734B2 (en) * 2010-10-20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docking with out-of-band initiation
JP5597624B2 (ja) * 2010-12-29 2014-10-01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短距離通信を介したネットワーク設定
US20120238206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ecure element disabling features related methods
US8554970B2 (en) * 2011-04-18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eating a wireless docking group
US8634771B2 (en) * 2011-06-15 2014-01-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mple peer-to-peer network formation
US20130044612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Olaf J. Hirsch Autonomous wi-fi based ranging device
CN102291493B (zh) * 2011-08-25 2012-10-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应用参数配置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US8606933B1 (en) * 2011-09-14 2013-12-10 Google Inc. Selective pairing of devices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307484B2 (en) * 2011-12-22 2016-04-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cann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8725808B2 (en) * 2012-05-10 2014-05-13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first device and a second device
US20130301497A1 (en) * 2012-05-12 2013-11-14 Broadcom Corporation Wi-Fi proximity considerations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516452B2 (en) * 2012-06-28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ata transfer with improved transport mechanism selection
CN102843686A (zh) * 2012-09-14 2012-12-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KR101489675B1 (ko) * 2012-12-20 2015-02-04 주식회사 팬택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장치의 스캔 및 접속 방법, 이를 위한 단말 장치
US8769643B1 (en) * 2013-11-04 2014-07-01 Mourad Ben Aye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remot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21723A (ko) 2015-10-29
WO2014137700A1 (en) 2014-09-12
US9198119B2 (en) 2015-11-24
EP2965546B1 (en) 2020-07-08
EP2965546A1 (en) 2016-01-13
US20140254575A1 (en) 2014-09-11
JP5985767B2 (ja) 2016-09-06
JP2016514418A (ja) 2016-05-19
KR101654197B1 (ko) 2016-09-05
CN105009614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614B (zh) 用于使用近场通信进行对等wi-fi测距的方法和设备
US7936734B2 (en) Portable cellular enhancer
CN105519143B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规则遵守
US9319835B2 (en) Securely managed location-and-tracking service access
US905862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gaming device
US20150208226A1 (en)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discovery
CN104412698A (zh) 用于设备至设备发现的网络辅助
US201302621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ce Detection and Linking to Media Exposure Data
JP66012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87468A (zh) 用于服务发现的动态布隆过滤器操作
CN103339522A (zh) 对等定位服务
US10433101B2 (en) Location services in an obfuscated wireless network
CN102868593A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04471910B (zh) 用于本地发现的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
US117161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each region on basis of beam book information
US9332521B2 (en)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communic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20088463A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194211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EP203469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 user and peers
JP6511111B2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317235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ar位置情報配信装置、移動局、ar位置情報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ar位置情報交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