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9480B -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9480B
CN105009480B CN201380073467.2A CN201380073467A CN105009480B CN 105009480 B CN105009480 B CN 105009480B CN 201380073467 A CN201380073467 A CN 201380073467A CN 105009480 B CN105009480 B CN 105009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
multicast
address
broadcas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34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9480A (zh
Inventor
石镛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09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9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继实体在无线LAN系统中传送多播/广播帧的方法包括步骤:从STA接收多播/广播帧;以及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接入点(AP)。所述多播/广播帧可由根AP按照广播方案在基本服务集(BSS)内发送。在由根AP按照广播方案发送的多播/广播帧中,地址1(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地址,地址2(A2)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地址3(A3)字段可被设定为作为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的STA的MAC地址。

Description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W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执行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开发出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当中的WLAN技术允许基于射频(RF)技术利用移动终端(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等)在家中或者企业中或者特定服务提供区域进行无线互联网接入。
为了避免有限的通信速度,作为WLAN的优点之一,近来的技术标准已提出能够增加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同时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的演进系统。例如,IEEE802.11n使得数据处理速度能够支持540Mbps的最大高吞吐量(HT)。另外,多入多出(MIMO)技术近来已应用于发送机和接收机二者以使传输错误最小化并且优化数据传输速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已讨论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技术。支持IEEE 802.11WLAN系统中的M2M通信的技术标准也在开发中,作为IEEE 802.11ah。在M2M通信中,可考虑在包括大量装置的环境中低速执行少量数据的偶尔发送/接收的场景。
另外,中继器可被引入到WLAN系统以便扩展无线覆盖。中继器相对于AP用作非接入点(AP)站(STA),相对于其它非AP STA用作AP。为了正确地支持中继器,需要定义协议,然而还未具体地定义协议。另外,还未具体地定义用于在中继网络中执行广播的协议。
为解决所述问题而设计出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一种降低用于在WLAN系统中支持中继器的协议的复杂度并且允许中继器正确且有效地操作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地适用于M2M通信的简化中继协议,其中使用低成本、低复杂度和低功率装置。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一种在中继网络中有效地执行多播/广播的方法。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上面没有提及的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将在调查以下描述时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由中继实体传送多播/广播帧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从站(STA)接收多播/广播帧;以及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接入点(根AP)。所述多播/广播帧可由根AP在基本服务集(BSS)内以广播方式发送。由根AP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多播/广播帧可包括:地址1(A1)字段,其被设定为多播/广播地址;地址2(A2)字段,其被设定为根AP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地址3(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传送多播/广播帧的中继器,该中继器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利用所述收发器从站(STA)接收多播/广播帧,并且利用所述收发器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接入点(根AP)。所述多播/广播帧可由根AP在基本服务集(BSS)内以广播方式发送。由根AP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多播/广播帧可包括:地址1(A1)字段,其被设定为多播/广播地址;地址2(A2)字段,其被设定为根AP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地址3(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
本公开的上述方面可共同包括以下元素。
当传送给根AP的多播/广播帧是聚合MAC服务数据单元(A-MSDU)帧时,所述A-MSDU帧可包括:A1字段,其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2字段,其被设定为中继实体的MAC地址;以及A3字段,其被设定为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所述A-MSDU帧的A-MSDU子帧可包括:目的地地址(DA)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多播/广播地址;以及源地址(SA)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
当传送给根AP的所述多播/广播帧具有四个地址字段时,这四个地址字段可包括:A1字段,其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2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中继实体的MAC地址;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多播/广播地址;以及A4(地址4)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
当执行从所述STA接收多播/广播帧的步骤时,所述多播/广播帧可由所述STA以单播方式传送给中继实体,而非以广播方式来发送。
当执行将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AP的步骤时,从所述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可由中继实体以单播方式传送给根AP,而非以广播方式来发送。
所述STA可与中继实体关联
所述中继实体可与所述AP关联。
地址与所述AP所广播的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相同的STA可丢弃所述多播/广播帧。
示例性地给出本公开的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以补充权利要求书中的详述。
有益效果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支持WLAN系统中的中继器的新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文具体描述的那些效果,将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IEEE 802.11系统。
图2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IEEE 802.11系统。
图3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IEEE 802.11系统。
图4是示出WLAN系统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用于WLAN系统中的链路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回退处理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隐藏节点和暴露节点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功率管理操作的概念图。
图10至图12是示出已接收业务指示图(TIM)的站(STA)的详细操作的概念图。
图13是示出基于组的AID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用于IEEE 802.11中的帧结构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用于中继STA和根AP中的帧格式的概念图。
图16是示出在UL传输中使用A-MSDU帧结构的PPDU中继操作的概念图。
图17是示出在DL传输中使用A-MSDU帧结构的PPDU中继操作的概念图。
图18和图1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射频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其示例示出于附图中。下面参照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示出可根据本公开实现的仅有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本公开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以下实施方式通过根据预定格式组合本公开的组成元件和特性而提出。在没有额外提及的条件下,各个组成元件或特性应该被视为可选因素。如果需要,各个组成元件或特性可不与其它元件或特性组合。另外,一些组成元件和/或特性可被组合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操作的顺序可改变。任何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或特性也可包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或者可根据需要用其它实施方式的那些元件或特性代替。
应该注意的是,本公开中所公开的特定术语是为了方便描述和更好地理解本公开而提出的,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或精神内,这些特定术语的使用可改变为其它格式。
在一些情况下,省略熟知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本公开的概念模糊,这些结构和装置的重要功能以框图形式示出。贯穿附图,相同的标号将用于指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针对至少一种无线接入系统而公开的标准文献支持,所述无线接入系统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系统、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LTE-高级(LTE-A)系统和3GPP2系统。具体地讲,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揭示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而未描述的步骤或部分可由以上文献支持。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可由上述文献中的至少一个支持。
本公开的以下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CDMA(码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等。CDMA可通过诸如UTRA(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或CDMA2000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来具体实现。TDMA可通过诸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来具体实现。OFDMA可通过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E-UTRA(演进UTRA)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来具体实现。为了清晰,以下描述聚焦于IEEE 802.11系统。然而,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WLAN系统结构
图1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IEEE 802.11系统。
IEEE 802.11系统的结构可包括多个组件。可通过组件的相互操作提供支持对高层的透明STA移动性的WLAN。基本服务集(BSS)可对应于IEEE 802.11LAN中的基本组成块。在图1中,示出两个BSS(BSS 1和BSS 2)并且各个BSS中包括2个STA(即,BSS 1中包括STA 1和STA 2,BSS 2中包括STA 3和STA 4)。图1中指示BSS的椭圆可被理解为包括在对应BSS中的STA维持通信的覆盖区域。该区域可被称作基本服务区域(BSA)。如果STA移出BSA,则该STA无法与对应BSA中的其它STA直接通信。
在IEEE 802.11LAN中,最基本类型的BSS是独立型BSS(IBSS)。例如,IBSS可具有仅由2个STA组成的最小形式。图1的具有最简单形式并且省略了其它组件的BSS(BSS 1或BSS2)可对应于IBSS的典型示例。当STA可直接彼此通信时,这种配置是可能的。这种类型的LAN并非预先安排的,而是可在LAN为必要时配置。这可被称作自组织网络。
当STA被打开或关闭或者STA进入BSS区域或离开BSS区域时,该STA在BSS中的成员资格可动态地改变。STA可利用同步处理来加入BSS。为了访问BSS基础结构的所有服务,STA应该与BSS关联。这种关联可动态地配置,并且可包括使用分布式系统服务(DSS)。
图2是示出本公开适用的IEEE 802.11系统的另一示例性结构的示图。在图2中,诸如分布式系统(DS)、分布式系统介质(DSM)和接入点(AP)的组件被添加到图1的结构。
LAN中的直接STA到STA距离可受PHY性能的限制。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距离限制可能对通信而言足矣。然而,在其它情况下,可能有必要进行STA之间的长距离通信。DS可被配置为支持扩展的覆盖。
DS是指BSS彼此连接的结构。具体地讲,BSS可被配置成由多个BSS组成的扩展形式的网络的组件,而非如图1所示的独立配置。
DS是逻辑概念,可通过DSM的特性来指定。与此有关,无线介质(WM)和DSM在IEEE802.11中在逻辑上区分开。相应逻辑介质用于不同目的并且由不同的组件使用。在IEEE802.11的定义中,这种介质不限于相同或不同的介质。IEEE 802.11LAN架构(DS架构或其它网络架构)的灵活性可被说明在于多个介质逻辑上不同。即,IEEE 802.11LAN架构可各种各样地实现,并且可通过各个实现方式的物理特性来独立地指定。
DS可通过提供多个BSS的无缝整合并且提供处理到目的地的地址所需的逻辑服务来支持移动装置。
AP是指使得关联的STA能够通过WM接入DS并且具有STA功能的实体。数据可通过AP来在BSS和DS之间移动。例如,图2所示的STA2和STA3具有STA功能,并且提供使得关联的STA(STA1和STA4)接入DS的功能。此外,由于所有AP基本上对应于STA,所以所有AP是可寻址的实体。AP为了WM上的通信所使用的地址无需总是与AP为了DSM上的通信所使用的地址相同。
从与AP关联的STA之一发送至AP的STA地址的数据可总是通过非受控端口来接收,并且可通过IEEE 802.1X端口接入实体来处理。如果受控端口被验证,则传输数据(或帧)可被发送给DS。
图3是示出本公开适用的IEEE 802.11系统的另一示例性结构的示图。除了图2的结构以外,图3从概念上示出用于提供宽覆盖的扩展服务集(ESS)。
具有任意大小和复杂度的无线网络可由DS和BSS组成。在IEEE 802.11系统中,这种类型的网络被称为ESS网络。ESS可对应于连接到一个DS的BSS的集合。然而,ESS不包括DS。ESS网络的特征在于在逻辑链路控制(LLC)层中ESS网络作为IBSS网络而出现。包括在ESS中的STA可彼此通信,并且移动STA在LLC中能够透明地从一个BSS移至另一BSS(在相同ESS内)。
在IEEE 802.11中,没有假设图3中的BSS的相对物理位置,以下形式均是可能的。BSS可部分地交叠,这种形式通常用于提供连续覆盖。BSS可以在物理上没有连接,BSS之间的逻辑距离没有限制。BSS可位于相同的物理位置处,这种形式可用于提供冗余。一个或更多个IBSS或ESS网络可物理上位于与一个或更多个ESS网络相同的空间中。这可对应于以下情况下的ESS网络形式:自组织网络在存在ESS网络的位置中操作的情况、不同组织的IEEE802.11网络物理上交叠的情况、或者在相同位置需要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接入和安全策略的情况。
图4是示出W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在图4中,示出包括DS的基础结构BSS的示例。
在图4的示例中,BSS1和BSS2构成ESS。在WLAN系统中,STA是根据IEEE802.11的MAC/PHY规则操作的装置。STA包括AP STA和非AP STA。非AP STA对应于直接由用户持握的装置(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在图4中,STA1、STA3和STA4对应于非AP STA,STA2和STA5对应于AP STA。
在以下描述中,非AP STA可被称作终端、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终端或者移动订户站(MSS)。AP是与其它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基站(BS)、节点B、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系统(BTS)或毫微微BS对应的概念。
链路设置处理
图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般链路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为了允许STA建立网络上的链路设置以及经所述网络发送/接收数据,STA必须通过网络发现、验证和关联的处理来执行这种链路设置,并且必须建立关联并执行安全验证。链路设置处理也可被称作会话发起处理或会话设置处理。另外,关联步骤是对链路设置处理的发现、验证、关联和安全设置步骤的通称。
参照图5描述链路设置处理。
在步骤S510中,STA可执行网络发现动作。网络发现动作可包括STA扫描动作。即,STA必须搜索可用网络以接入网络。STA必须在加入无线网络之前标识可兼容网络。这里,用于标识包含在特定该区域中的网络的处理被称作扫描处理。
扫描方案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
图5是示出包括主动扫描处理的网络发现动作的流程图。在主动扫描的情况下,被配置为执行扫描的STA发送探测请求帧并且等待对探测请求帧的响应,使得STA可在信道之间移动,同时可确定哪一AP(接入点)存在于周围区域中。响应方将探测响应帧(充当对探测请求帧的响应)发送给发送了探测请求帧的STA。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方可以是在扫描的信道的BSS中最终发送信标帧的STA。在BSS中,由于AP发送信标帧,所以AP用作响应方。在IBSS中,由于IBSS的STA顺序地发送信标帧,所以响应方不恒定。例如,在信道#1发送了探测请求帧并且在信道#1接收了探测响应帧的STA存储包含在接收的探测响应帧中的BSS相关信息,并且移至下一信道(例如,信道#2),使得STA可使用相同方法执行扫描(即,信道#2处进行探测请求/响应发送/接收)。
尽管图5中未示出,扫描动作还可利用被动扫描来执行。被配置为在被动扫描模式下执行扫描的STA等待信标帧,同时从一个信道移至另一信道。信标帧是IEEE802.11中的管理帧之一,指示无线网络的存在,使得执行扫描的STA能够搜索无线网络,并且按照STA可加入无线网络的方式被周期性地发送。在BSS中,AP被配置为周期性地发送信标帧。在IBSS中,IBSS的STA被配置为顺序地发送信标帧。如果用于扫描的各个STA接收到信标帧,则STA存储包含在信标帧中的BSS信息,并且移至另一信道并记录各个信道的信标帧信息。接收到信标帧的STA存储包含在接收的信标帧中的BSS相关信息,移至下一信道,因此利用相同的方法执行扫描。
在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之间比较,在延迟和功耗方面主动扫描比被动扫描更有利。
在STA发现网络之后,在步骤S520,STA可执行验证处理。按照验证处理可与步骤S540的安全设置处理清楚地区别的方式,验证处理可被称作第一验证处理。
验证处理可包括:由STA将验证请求帧发送给AP,并且由AP响应于验证请求帧将验证响应帧发送给STA。用于验证请求/响应的验证帧可对应于管理帧。
验证帧可包括验证算法号、验证事务序列号、状态码、挑战文本、健壮安全网络(RSN)、有限循环组(FCG)等。包含在验证帧中的上述信息可对应于能够被包含在验证请求/响应帧中的信息的一些部分,可用其它信息代替,或者可包括附加信息。
STA可将验证请求帧发送给AP。AP可基于包含在接收的验证请求帧中的信息来决定是否验证对应STA。AP可通过验证响应帧将验证结果提供给STA。
在STA被成功验证之后,可在步骤S530中执行关联处理。关联处理可涉及由STA将关联请求帧发送给AP并且由AP响应于关联请求帧将关联响应帧发送给STA。
例如,关联请求帧可包括与各种能力、信标侦听间隔、服务集标识符(SSID)、所支持速率、所支持信道、RSN、移动域、所支持操作类别、TIM(业务指示图)广播请求、互通服务能力等关联的信息。
例如,关联响应帧可包括与各种能力、状态码、关联ID(AID)、所支持速率、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参数集、接收信道功率指示符(RCPI)、接收信噪比指示符(RSNI)、移动域、超时间隔(关联回归时间)、交叠BSS扫描参数、TIM广播响应、QoS图等关联的信息。
上述信息可对应于能够被包含在关联请求/响应帧中的信息的一些部分,可用其它信息代替,或者可包括附加信息。
在STA成功与网络关联之后,可在步骤S540中执行安全设置处理。步骤S540的安全设置处理可被称作基于健壮安全网络关联(RSNA)请求/响应的验证处理。步骤S520的验证处理可被称作第一验证处理,步骤S540的安全设置处理也可被简称作验证处理。
例如,步骤S540的安全设置处理可包括基于LAN可扩展验证协议(EAPOL)帧通过4次握手的私有密钥设置处理。另外,安全设置处理也可根据IEEE 802.11标准中没有定义的其它安全方案来进行。
WLAN演进
为了避免WLAN通信速度的限制,近来已建立了IEEE 802.11n作为通信标准。IEEE802.11n旨在增加网络速度和可靠性并且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更详细地讲,IEEE802.11n支持最大540Mbps的高吞吐量(HT),并且基于发送机和接收机各自安装多个天线的MIMO技术。
随着WLAN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WLAN应用的多样化,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支持比IEEE802.11n所支持的数据处理速度更高的HT的新WLAN系统。支持甚高吞吐量(VHT)的下一代WLAN系统是IEEE 802.11n WLAN系统的下一版本(例如,IEEE802.11ac),并且是近来为了在MAC SAP(介质访问控制服务接入点)处支持1Gbps或更高的数据处理速度而提出的IEEE802.11WLAN系统之一。
为了有效地利用射频(RF)信道,下一代WLAN系统支持MU-MIMO(多用户多入多出)传输,其中,多个STA可同时接入信道。依据MU-MIMO传输方案,AP可同时将分组发送给至少一个MIMO配对的STA。
另外,近来已讨论了在空白频段(whitespace)中支持WLAN系统操作的技术。例如,在IEEE 802.11af标准下讨论了在空白频段(TV WS),例如由于向数字TV的转变而留下的闲置频带(例如,54~698MHz频带)中引入WLAN系统的技术。然而,上述信息仅为了例示性目的而公开,空白频段可以是能够主要仅由授权用户使用的授权频带。授权用户可以是有权使用授权频带的用户,并且也可被称作授权装置、主用户、责任用户等。
例如,在空白频段(WS)中操作的AP和/或STA必须提供保护授权用户的功能。例如,假设诸如麦克风的授权用户以从WS频带占用特定带宽的方式已经使用了按规定划分的频带的特定WS信道,则AP和/或STA无法使用与对应WS信道对应的频带以保护授权用户。另外,在授权用户使用用于当前帧的发送和/或接收的频带的条件下,AP和/或STA必须停止使用对应频带。
因此,AP和/或STA必须确定是否使用WS频带的特定频带。换言之,AP和/或STA必须确定频带中是否存在责任用户或授权用户。确定频带中是否存在责任用户的方案被称作频谱感测方案。作为频谱感测机制可使用能量检测方案、签名检测方案等。如果接收的信号的强度超过预定值,或者当检测到DTV前导码时,AP和/或STA可确定频带正被责任用户使用。
已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讨论了M2M(机器对机器)通信技术。在IEEE 802.11WLAN系统中用于支持M2M通信的技术标准已发展成IEEE 802.11ah。M2M通信是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机器的通信方案,或者也可被称作机器型通信(MTC)或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可以是不需要用户的直接处理和干涉的实体。例如,不仅是包括RF模块的测量计或者售货机,而且能够通过在没有用户干涉/处理的情况下自动接入网络来执行通信的用户设备(UE)(例如,智能电话)可以是此类机器的示例。M2M通信可包括装置对装置(D2D)通信、以及装置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等。作为装置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示例性通信,售货机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销售点(POS)装置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及电表、燃气表或水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基于M2M的通信应用可包括安全、运输、保健等。在考虑到上述应用示例的情况下,M2M通信必须支持在包括大量装置的环境下有时低速发送/接收少量数据的方法。
更详细地讲,M2M通信必须支持大量STA。尽管当前WLAN系统假设一个AP与最多2007个STA关联,但是近来在M2M通信中已讨论了支持更多STA(例如,约6000个STA)与一个AP关联的其它情况的各种方法。另外,预期到在M2M通信中存在支持/请求低传输速率的许多应用。为了平稳地支持许多STA,WLAN系统可基于TIM(业务指示图)识别是否存在将要被发送给STA的数据,近来已讨论了用于降低TIM的位图大小的各种方法。另外,预期到M2M通信中存在具有非常长的发送/接收间隔的许多业务数据。例如,在M2M通信中,非常少量的数据(例如,电/气/水计量)需要按照长间隔(例如,每月)来发送。因此,尽管在WLAN系统中与一个AP关联的STA的数量增加,但是许多开发者和公司正对可有效地支持以下情况的WLAN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在一个信标周期期间存在各自具有将从AP接收的数据帧的非常少量的STA。
如上所述,WLAN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不仅上述示例性技术,而且诸如直接链路设置、介质流传输吞吐量的改进、高速和/或大规模初始会话设置的支持、和扩展带宽和操作频率的支持的其它技术正在集中发展中。
介质接入机制
在基于IEEE 802.11的WLAN系统中,MAC(介质访问控制)的基本接入机制是带冲突避免的载波感测多路接入(CSMA/CA)机制。CSMA/CA机制被称作IEEE802.11MAC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并且基本上包括“先听后讲”接入机制。依据上述接入机制,AP和/或STA可在数据传输之前在预定时间间隔[例如,DCF帧间空间(DIFS)]期间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以用于感测RF信道或介质。如果确定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则通过对应介质的帧传输开始。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介质处于占用状态,则对应AP和/或STA不开始它自己的传输,建立用于介质接入的延迟时间(例如,随机回退周期),并且在等待预定时间之后尝试开始帧传输。通过应用随机回退周期,预期多个STA将在等待不同的时间之后尝试开始帧传输,结果冲突最小。
另外,IEEE 802.11MAC协议提供混合协调功能(HCF)。HCF基于DCF和点协调功能(PCF)。PCF是指基于轮询的同步接入方案,其中,以所有接收(Rx)AP和/或STA可接收数据帧的方式执行周期性轮询。另外,HCF包括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和HCF控制的信道接入(HCCA)。当从提供商提供给多个用户的接入方案以竞争为基础时,实现EDCA。通过以无竞争为基础的信道接入方案基于轮询机制来实现HCCA。另外,HCF包括用于改进WLAN的服务质量(QoS)的介质接入机制,并且可在竞争周期(CP)和无竞争周期(CFP)二者中发送QoS数据。
图6是示出回退处理的概念图。
以下将参照图6描述基于随机回退周期的操作。如果占用或忙碌状态的介质转换为空闲状态,则多个STA可尝试发送数据(或帧)。作为实现最少数量的冲突的方法,各个STA选择随机回退计数,等待与选择的回退计数对应的时隙时间,然后尝试开始数据传输。随机回退计数是伪随机整数,并且可被设定为0至CW值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CW是指竞争窗口参数值。尽管CW参数的初始值由CWmin表示,在传输失败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接收到传输帧的ACK的情况下)该初始值可加倍。如果CW参数值由CWmax表示,则维持CWmax,直至数据传输成功,同时可尝试开始数据传输。如果数据传输成功,则CW参数值被重置为CWmin。优选地,CW、CWmin和CWmax被设定为2n-1(其中,n=0,1,2,...)。
如果随机回退处理开始操作,则STA连续监测介质,同时响应于决定的回退计数值对回退时隙进行倒计数。如果介质被监测为占用状态,则倒计数停止,并且等待预定时间。如果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则重新开始剩余倒计数。
如图6的示例中所示,如果将被发送给STA3的MAC的分组到达STA3,则STA3确定在DIFS期间该介质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并且可直接开始帧传输。同时,其余STA监测介质是否处于忙碌状态,并且等待预定时间。在所述预定时间期间,待发送的数据可出现在STA1、STA2和STA5中的每一个中。如果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则各个STA等待DIFS时间,然后响应于由各个STA选择的随机回退计数值对回退时隙执行倒计数。图6的示例示出STA2选择最低回退计数值,STA1选择最高回退计数值。即,在STA2结束回退计数之后,在帧传输开始时STA5的残余回退时间比STA1的残余回退时间短。在STA2占用介质的同时STA1和STA5中的每一个临时停止倒计数,并等待预定时间。如果STA2的占用结束,并且介质重新进入空闲状态,则STA1和STA5中的每一个等待预定时间DIFS并且重新开始回退计数。即,在残余回退时间那么长的剩余回退时隙被倒计数之后,帧传输可开始操作。由于STA5的残余回退时间比STA1的残余回退时间短,所以STA5开始帧传输。此外,在STA2占用介质的同时待发送的数据可出现在STA4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则STA4等待DIFS时间,响应于由STA4选择的随机回退计数值执行倒计数,然后开始帧传输。图6示例性地示出STA5的残余回退时间碰巧与STA4的随机回退计数值相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STA4和STA5之间可能发生非预期的冲突。如果在STA4和STA5之间发生冲突,则STA4和STA5中的每一个没有接收到ACK,导致发生数据传输失败。在这种情况下,STA4和STA5中的每一个将CW值增加至两倍,并且STA4或STA5可选择随机回退计数值,然后执行倒计数。此外,在由于STA4和STA5的传输导致介质处于占用状态的同时,STA1等待预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则STA1等待DIFS时间,然后在残余回退时间逝去之后开始帧传输。
STA感测操作
如上所述,CSMA/CA机制不仅包括AP和/或STA可直接感测介质的物理载波感测机制,而且包括虚拟载波感测机制。虚拟载波感测机制可解决介质接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隐藏节点问题)。对于虚拟载波感测,WLAN系统的MAC可利用网络分配矢量(NAV)。更详细地讲,借助于NAV值,AP和/或STA(各自当前使用介质或者有权使用介质)可向另一AP和/或另一STA告知介质可用的剩余时间。因此,NAV值可对应于被配置为发送对应帧的AP和/或STA将使用介质的预留时间。接收到NAV值的STA可在对应预留时间期间禁止介质接入(或信道接入)。例如,NAV可根据帧的MAC头的“持续时间”字段的值来设定。
已提出了健壮冲突检测机制以降低这种冲突的可能性,这将在下文中参照图7和图8给出其详细描述。尽管实际载波感测范围不同于传输范围,但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且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假设实际载波感测范围与传输范围相同。
图7是示出隐藏节点和暴露节点的概念图。
图7的(a)示例性地示出隐藏节点。在图7的(a)中,STA A与STA B通信,STA C具有待发送的信息。在图7的(a)中,在STA A向STA B发送信息的条件下,STA C可在向STA B发送数据之前执行载波感测时确定介质处于空闲状态。由于在STA C的位置处可能没有检测到STA A的传输(即,占用的介质),所以确定介质处于空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STA B同时接收到STA A的信息和STA C的信息,导致发生冲突。这里,STA A可被视为STA C的隐藏节点。
图7的(b)示例性地示出暴露节点。在图7的(b)中,在STA B向STA A发送数据的条件下,STA C具有待发送给STA D的信息。如果STA C执行载波感测,则确定介质由于STA B的传输而被占用。因此,尽管STA C具有待发送给STA D的信息,但是感测到介质被占用状态,使得STA C必须等待预定时间(即,待命模式)直至介质处于空闲状态。然而,由于STA A实际上位于STA C的传输范围之外,所以从STA A的角度看,从STA C的传输不会与从STA B的传输冲突,使得STA C不必进入待命模式直至STA B停止传输。这里,STA C被称作STA B的暴露节点。
图8是示出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的概念图。
为了在图7的上述情形下有效地利用冲突避免机制,可使用诸如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的短信令分组。两个STA之间的RTS/CTS可能被周围STA旁听,使得周围STA可考虑信息是否在这两个STA之间通信。例如,如果将用于数据传输的STA将RTS帧发送给已接收到数据的STA,则已接收到数据的STA将CTS帧发送给周围STA,并且可向周围STA告知该STA将要接收数据。
图8的(a)示例性地示出解决隐藏节点的问题的方法。在图8的(a)中,假设STA A和STA C中的每一个准备好向STA B发送数据。如果STA A将RTS发送给STA B,则STA B将CTS发送给位于STA B附近的STA A和STA C中的每一个。结果,STA C必须等待预定时间,直至STAA和STA B停止数据传输,从而防止发生冲突。
图8的(b)示例性地示出解决暴露节点的问题的方法。STA C执行STA A与STA B之间的RTS/CTS传输的旁听,使得STA C可确定尽管它向另一STA(例如,STA D)发送数据,但没有冲突。即,STA B将RTS发送给所有周围的STA,仅具有将要实际发送的数据的STA A可发送CTS。STA C仅接收到RTS,而不接收STA A的CTS,使得它可识别出STA A位于STA C的载波感测范围之外。
功率管理
如上所述,在STA执行数据发送/接收之前,WLAN系统必须执行信道感测。总是感测信道的操作导致STA的持续功耗。在接收(Rx)状态和发送(Tx)状态之间功耗没有太大不同。Rx状态的连续维持可导致功率有限的STA(即,通过电池来操作的STA)的较大负荷。因此,如果STA维持Rx待命模式以持续地观测信道,则就WLAN吞吐量而言,功率被无效地消耗而没有特殊的益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WLAN系统支持STA的功率管理(PM)模式。
STA的PM模式分成活跃模式和省电(PS)模式。STA基本上在活跃模式下操作。在活跃模式下操作的STA维持唤醒状态。如果STA处于唤醒状态,则STA可正常地操作,使得它可执行帧发送/接收、信道扫描等。另一方面,在PS模式下操作的STA被配置为从打盹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或者反之亦然。在睡眠状态下操作的STA以最小功率来操作,STA不执行帧发送/接收和信道扫描。
功耗的量与STA在睡眠状态下的具体时间成比例地减少,使得STA操作时间响应于减少的功耗而增加。然而,在睡眠状态下无法发送或接收帧,使得STA无法强制地操作达长的时段。如果存在将要发送给AP的帧,则在睡眠状态下操作的STA切换为唤醒状态,使得它可在唤醒状态下发送/接收帧。另一方面,如果AP具有将要发送给STA的帧,则睡眠状态的STA无法接收所述帧,并且无法识别出待接收的帧的存在。因此,STA可能需要根据特定周期切换为唤醒状态以便识别是否存在待发送给STA的帧(或者在决定存在待发送给STA的帧的假设下,以便接收指示帧的存在的信号)。
图9是示出功率管理(PM)操作的概念图。
参照图9,AP 210在步骤(S211、S212、S213、S214、S215、S216)中按照预定时间周期的间隔将信标帧发送给存在于BSS中的STA。信标帧包括TIM信息元素。TIM信息元素包括关于与AP 210关联的STA的缓冲的业务,并且包括指示将要发送帧的特定信息。TIM信息元素包括指示单播帧的TIM以及指示多播或广播帧的传送业务指示图(DTIM)。
每当信标帧被发送三次时,AP 210可发送一次DTIM。STA1 220和STA2 222中的每一个在PS模式下操作。STA1 220和STA2 222中的每一个每隔唤醒间隔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使得STA1 220和STA2 222可被配置为接收由AP 210发送的TIM信息元素。各个STA可基于它自己的本地时钟来计算各个STA可开始切换为唤醒状态的切换开始时间。在图9中,假设STA的时钟与AP的时钟相同。
例如,可按照STA1 220可每个信标间隔切换为唤醒状态以接收TIM元素的方式来配置预定唤醒间隔。因此,当在步骤S211中AP 210首次发送信标帧时,在步骤S221中STA1220可切换为唤醒状态。STA1 220接收信标帧,并且获得TIM信息元素。如果获得的TIM元素指示待发送给STA1 220的帧的存在,则在步骤S221a中,STA1 220可将请求AP 210发送帧的省电轮询(PS轮询)帧发送给AP 210。在步骤S231中,AP 210可响应于PS轮询帧将帧发送给STA 1 220。接收到该帧的STA1 220重新切换为睡眠状态,并且在睡眠状态下操作。
当AP 210第二次发送信标帧时,获得介质被另一装置接入的忙碌介质状态,AP210无法按照精确的信标间隔发送信标帧,并且可在步骤S212中按照延迟的时间发送信标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STA1 220响应于信标间隔而切换为唤醒状态,但是它没有接收到延迟发送的信标帧,从而在步骤S222中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当AP 210第三次发送信标帧时,对应信标帧可包括由DTIM表示的TIM元素。然而,由于给出忙碌介质状态,所以AP 210在步骤S213中按照延迟的时间发送信标帧。STA1 220响应于信标间隔而切换为唤醒状态,并且可通过由AP 210发送的信标帧获得DTIM。假设由STA1 220获得的DTIM不具有待发送给STA1 220的帧,并且存在用于另一STA的帧。在这种情况下,STA1 220确认不存在将要在STA1 220中接收的帧,并且重新进入睡眠状态,使得STA1220可在睡眠状态下操作。在AP 210发送信标帧之后,在步骤S232中AP 210将帧发送给对应STA。
在步骤S214中AP 210第四次发送信标帧。然而,STA1 220无法通过TIM元素的两次接收获得关于与STA1 220关联的缓冲业务的存在的信息,使得STA1 220可调节用于接收TIM元素的唤醒间隔。另选地,假定用于STA1 220的唤醒间隔值的协调的信令信息被包含在由AP 210发送的信标帧中,则可调节STA1 220的唤醒间隔值。在该示例中,已切换为每个信标间隔接收TIM元素的STA1 220可切换为STA1 220可每三个信标间隔从睡眠状态唤醒一次的另一操作状态。因此,当在步骤S214中AP210发送第四信标帧并且在步骤S215中发送第五信标帧时,STA1 220维持睡眠状态,使得它无法获得对应TIM元素。
当在步骤S216中AP 210第六次发送信标帧时,在步骤S224中STA1 220切换为唤醒状态并且在唤醒状态下操作,使得STA1 220无法获得包含在信标帧中的TIM元素。TIM元素是指示广播帧的存在的DTIM,使得STA1 220不向AP 210发送PS轮询帧,并且可在步骤S234中接收由AP 210发送的广播帧。同时,STA2 230的唤醒间隔可比STA1 220的唤醒间隔长。因此,STA2 230在AP 210第五次发送信标帧的特定时间S215进入唤醒状态,使得在步骤S241中STA2 230可接收TIM元素。STA2230通过TIM元素识别待发送给STA2 230的帧的存在,并且在步骤S241a中将PS轮询帧发送给AP 210以请求帧传输。在步骤S233中,AP 210可响应于PS轮询帧将帧发送给STA2 230。
为了操作/管理图9所示的省电(PS)模式,TIM元素可包括指示是否存在待发送给STA的帧的TIM、或者指示是否存在广播/多播帧的DTIM。DTIM可通过TIM元素的字段设定来实现。
图10至图12是示出接收到业务指示图(TIM)的STA的详细操作的概念图。
参照图10,STA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以从AP接收包括TIM的信标帧。STA解释接收的TIM元素,使得它可识别出是否存在待发送给STA的缓冲的业务。在STA为了PS轮询帧传输而与其它STA竞争以接入介质之后,STA可将用于请求数据帧传输的PS轮询帧发送给AP。接收到由STA发送的PS轮询帧的AP可将帧发送给STA。STA可接收数据帧,然后响应于接收的数据帧将ACK帧发送给AP。随后,STA可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从图10可看出,AP可根据立即响应方案来操作,使得AP从STA接收PS轮询帧,并且在逝去预定时间[例如,短帧间空间(SIFS)]之后发送数据帧。相比之下,接收到PS轮询帧的AP在SIFS时间期间不准备将要发送给STA的数据帧,使得AP可根据延期响应方案来操作,这将在下文中参照图11给出其详细描述。
图11的STA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从AP接收TIM,并且通过竞争将PS轮询帧发送给AP的STA操作与图10的那些操作相同。如果接收到PS轮询帧的AP在SIFS时间期间没有准备数据帧,则AP可将ACK帧发送给STA,而非发送数据帧。如果在ACK帧的传输之后准备了数据帧,则在这种竞争完成之后AP可将数据帧发送给STA。STA可将指示数据帧的成功接收的ACK帧发送给AP,并且可转换为睡眠状态。
图12示出AP发送DTIM的示例性情况。STA可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以从AP接收包括DTIM元素的信标帧。STA可识别出将通过接收的DTIM发送多播/广播帧。在包括DTIM的信标帧的传输之后,AP可直接发送数据(即,多播/广播帧),而无需发送/接收PS轮询帧。在接收包括DTIM的信标帧之后STA继续维持唤醒状态的同时,STA可接收数据,然后在完成数据接收之后切换为睡眠状态。
TIM结构
在基于图9至图12所示的TIM(或DTIM)协议的省电(PS)模式的操作和管理方法中,STA可通过包含在TIM元素中的STA标识信息来确定是否存在将要针对STA发送的数据帧。STA标识信息可以是与当STA与AP关联时将要分配的关联标识符(AID)关联的特定信息。
AID用作一个BSS内的各个STA的唯一ID。例如,用于当前WLAN系统中的AID可被分配给1至2007中的一个。在当前WLAN系统的情况下,用于AID的14比特可被分配给由AP和/或STA发送的帧。尽管AID值可被指派最大值16383,但是2008~16383的值被设定为预留的值。
根据传统定义的TIM元素不适合于许多STA(例如,至少2007个STA)与一个AP关联的M2M应用的应用。如果传统TIM结构在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被扩展,则TIM位图大小过度增加,使得无法利用传统帧格式支持扩展的TIM结构,并且扩展的TIM结构不适合于考虑低传输速率的应用的M2M通信。另外,预期到在一个信标周期期间存在各自具有Rx数据帧的非常少量的STA。因此,根据上述M2M通信的示例性应用,预期到TIM位图大小增大,并且大多数比特被设定为零(0),使得需要能够有效地压缩这种位图的技术。
在传统位图压缩技术中,从位图的头部省略为0的连续值(所述连续值中的每一个被设定为零),省略的结果可被定义成偏移(或者起始点)值。然而,尽管各自包括缓冲的帧的STA的数量较少,但是如果各个STA的AID值之间的差异较高,则压缩效率不高。例如,假设将要仅发送给AID为10的第一STA和AID为2000的第二STA的帧被缓冲,则压缩的位图的长度被设定为1990,两个边缘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被指派为零(0)。如果与一个AP关联的STA的数量较少,则位图压缩的效率低不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与一个AP关联的STA的数量增加,则这种低效率可能使总系统吞吐量劣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AID被分成多个组,使得可利用AID更有效地发送数据。指定的组ID(GID)被分配给各个组。以下将参照图13描述基于这种组分配的AID。
图13的(a)是示出基于组的AID的概念图。在图13的(a)中,位于AID位图的前部的一些比特可用于指示组ID(GID)。例如,可利用AID位图的前两个比特指定四个GID。如果AID位图的总长度由N比特表示,则这前两个比特(B1和B2)可表示对应AID的GID。
图13的(b)是示出基于组的AID的概念图。在图13的(b)中,GID可根据AID的位置来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GID的AID可通过偏移和长度值来表示。例如,如果GID 1由偏移A和长度B表示,则这意味着位图上的AID(A~A+B-1)分别被设定为GID 1。例如,图13的(b)假设AID(1~N4)被分成四组。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在GID 1中的AID由1~N1表示,包含在该组中的AID可通过偏移1和长度N1来表示。包含在GID 2中的AID可通过偏移(N1+1)和长度(N2-N1+1)来表示,包含在GID 3中的AID可通过偏移(N2+1)和长度(N3-N2+1)来表示,包含在GID 4中的AID可通过偏移(N3+1)和长度(N4-N3+1)来表示。
在使用上述基于组的AID的情况下,根据单独的GID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允许信道接入,由于与大量STA相比TIM元素的数量不足引起的问题可被解决,同时可有效地发送/接收数据。例如,在特定时间间隔期间,仅针对与特定组对应的STA允许信道接入,对剩余STA的信道接入可受到限制。仅允许对特定STA的接入的预定时间间隔也可被称作限制接入窗口(RAW)。
以下将参照图13的(c)描述基于GID的信道接入。如果AID被分成三组,则根据信标间隔的信道接入机制被示例性地示出于图13的(c)中。第一信标间隔(或第一RAW)是允许到与包含在GID 1中的AID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不允许包含在其它GID中的STA的信道接入的特定间隔。对于上述结构的实现,仅用于与GID 1对应的AID的TIM元素被包含在第一信标帧中。仅用于与GID 2对应的AID的TIM元素被包含在第二信标帧中。因此,在第二信标间隔(或第二RAW)期间仅允许到与包含在GID 2中的AID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仅用于具有GID3的AID的TIM元素被包含在第三信标帧中,使得利用第三信标间隔(或第三RAW)允许到与包含在GID 3中的AID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仅用于各自具有GID 1的AID的TIM元素被包含在第四信标帧中,使得利用第四信标间隔(或第四RAW)允许到与包含在GID 1中的AID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随后,在第五信标间隔之后的各个信标间隔中(或者在第五RAW之后的各个RAW中)可仅允许到与包含在对应信标帧中的TIM所指示的特定组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
尽管图13的(c)示例性地示出所允许的GID的顺序根据信标间隔是周期性的或循环的,但是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即,仅包含在特定GID中的AID可被包含在TIM元素中,使得在特定时间间隔(例如,特定RAW)期间允许到与该特定AID对应的STA的信道接入,不允许到其余STA的信道接入。
上述基于组的AID分配方案也可被称作TIM的分级结构。即,总AID空间被分成多个块,可允许到与具有“0”以外的其余值中的任一个的特定块对应的STA(即,特定组的STA)的信道接入。因此,大尺寸的TIM被分成小尺寸的块/组,STA可容易地维持TIM信息,并且块/组可根据STA的类别、QoS或用途来容易地管理。尽管图13示例性地示出2级别的层,但是可配置由两个或更多级别组成的分级TIM结构。例如,总AID空间可被分成多个寻呼组,各个寻呼组可被分成多个块,各个块可被分成多个子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13的(a)的扩展版本,AID位图的前N1比特可表示寻呼ID(即,PID),接下来的N2比特可表示块ID,接下来的N3比特可表示子块ID,其余比特可表示包含在子块中的STA比特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示例中,将STA(或者分配给各个STA的AID)分成预定的分级组单元并且管理所分成的结果的各种方案可被应用于实施方式,然而,基于组的AID分配方案不限于上述示例。
帧格式
图14是说明IEEE 802.11系统中所使用的示例性帧格式的示图。
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分组数据单元(PPDU)帧格式可包括短训练字段(STF)、长训练字段(LTF)、信号(SIG)字段和数据字段。最基本(例如,非HT)PPDU帧格式可由传统STF(L-STF)字段、传统LTF(L-LTF)字段、SIG字段和数据字段组成。另外,根据PPDU帧格式类型(例如,HT混合格式PPDU、HT-greenfield格式PPDU、VHT PPDU等),最基本PPDU帧格式还可在SIG字段和数据字段之间包括附加字段(即,STF、LTF和SIG字段)。
STF是用于信号检测、自动增益控制(AGC)、分集选择、精确时间同步等的信号。LTF是用于信道估计、频率误差估计等的信号。STF和LTF之和可被称作PCLP前导码。PLCP前导码可被称作用于OFDM物理层的同步和信道估计的信号。
SIG字段可包括RATE字段、LENGTH字段等。RATE字段可包括关于数据调制和编码速率的信息。LENGTH字段可包括关于数据长度的信息。另外,SIG字段可包括奇偶校验字段、SIG尾比特等。
数据字段可包括服务字段、PLCP服务数据单元(PSDU)和PPDU尾比特。如果需要,数据字段还可包括填充比特。SERVICE字段的一些比特可用于同步接收机的解扰器。PSDU可对应于MAC层中定义的MAC PDU(协议数据单元),可包括在高层中生成/使用的数据。PPDU尾比特可允许编码器返回到零(0)状态。填充比特可用于根据预定单元来调节数据字段的长度。
MAC PDU可根据各种MAC帧格式来定义,基本MAC帧由MAC头、帧主体和帧校验序列组成。MAC帧由MAC PDU组成,使得它可通过PPDU帧格式的数据部分的PSDU来发送/接收。
MAC头可包括帧控制字段、持续时间/ID字段、地址字段等。帧控制字段可包括帧发送/接收所需的控制信息。持续时间/ID字段可被建立为用于发送对应帧等的特定时间。四个地址字段(地址1、地址2、地址3、地址4)可指示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源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发送机地址(TA)、接收机地址(RA)等。根据格式类型可仅包括四个地址字段当中的一些部分。
例如,“地址1”字段可被设定为与被配置为接收对应MAC帧的接收机的接收机地址(RA)对应的特定值,“地址2”字段可被设定为与被配置为发送对应MAC帧的发送机的发送机地址(TA)对应的特定值。
如果使用三个地址字段,则“地址1”字段可被设定为RA,“地址2”字段可被设定为TA。“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BSSID。在下行链路(DL)的情况下(即,“从DS”的情况下),“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对应MAC帧的源地址(SA)。在上行链路(UL)的情况下(即,“至DS”的情况下),“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对应MAC帧的目的地地址(DA)。
如果使用全部这四个地址字段,则“地址1”字段可被设定为RA,“地址2”字段可被设定为TA,“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DA,“地址4”字段可被设定为SA。
各个地址字段(地址1、地址2、地址3或地址4)的值可被设定为由48比特组成的以太网MAC地址。
另一方面,空数据分组(NDP)帧格式可指示没有数据分组的帧格式。即,NDP帧包括一般PPDU格式的PLCP头部(即,STF、LTF和SIG字段),而它不包括其余部分(即,数据字段)。NDP帧可被称作短帧格式。
中继协议
用于扩展网络覆盖的中继器可被引入诸如M2M和智能电网的通信环境。由于在M2M和智能电网环境中使用低成本、低复杂度和低功率装置,所以复杂的中继协议不适合。因此,本公开所提出的简化的中继协议限于两跳中继操作。如果中继协议的范围限于简化的两跳中继操作,则中继帧转发可被简化。
对于其它STA而言,中继器可充当AP。即,STA可将中继器视为AP并且可执行链路建立,使得中继器可被称作中继AP。然而,中继器没有直接连接到分布式系统(DS)。因此,为了实现中继器与DS之间的连接,中继器必须用作STA。即,从直接连接至DS的AP的角度看,中继器可对应于多个STA中的一个,使得中继器可被称作中继STA。例如,中继器可逻辑上被理解为由中继AP和中继STA组成的实体。
尽管以下描述将从中继操作的角度公开中继AP和中继STA,但是当然必须理解,中继AP和中继STA可包括相同的单一中继实体。
另外,为了在中继AP和中继STA之间区分,直接连接至DS的AP可被称作门户AP和根AP。
从链路建立的角度看,STA、中继器和根AP操作可总结如下。
STA可通过主动/被动扫描搜索中继AP。例如,如果STA将探测请求帧发送给中继AP,则中继AP可按照与一般AP中相同的方式将探测响应帧发送给STA。另外,由于中继AP按照与AP中相同的方式发送信标帧,所以STA可通过被动扫描搜索中继AP。
如果STA搜索到多个中继AP,则STA可选择具有最高链路质量的一个中继AP,以使得STA可与对应中继AP关联。如果各个STA可连接到根AP,则它可直接与对应根AP关联。
另一方面,尽管中继器对于另一STA而言用作AP,但是中继器必须穿过根AP以连接到DS。即,中继STA可搜索根AP,并且可与根AP关联以执行链路建立。
在中继AP和根AP之间区分的方法
如上所述,中继器执行两个功能。更详细地讲,对于连接到中继器的STA,中继器可用作AP(即,中继AP),另一中继器可用作连接到根AP的STA(即,中继STA)。
从STA的角度,中继AP和根AP被视为是AP。然而,为了正确地定义中继操作,需要定义指示哪一AP将用作根AP或中继AP的特定信息。
本公开提出一种将指示AP是否用作根AP或中继AP的特定信息包括在从AP发送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关联的响应帧等中的方法。例如,上述信息可被称作装置种类信息或者中继元素信息。
从中继AP发送的信标帧和/或探测响应帧可包括用于标识作为中继STA连接的根AP的ID信息(例如,MAC地址或BSSID)。即,假设充当中继STA的中继器按照中继器连接到BS的方式与根AP关联,则从中继器(即,具有与中继STA相同的实体的中继AP)发送的信标帧和/或探测响应帧可包括根AP(即,与中继STA关联的根AP)的MAC地址或BSSID。
中继帧格式
为了使得中继AP能够充当与其连接的STA的AP,中继AP可按照与一般AP相同的方式来操作。例如,中继AP支持通过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等扫描另一STA,并且支持各种信道接入机制、管理帧交换等。
如果STA与中继AP关联,则从STA发送的帧可通过中继AP传送给根AP。这里,从STA发送给中继AP的帧格式可在结构上与从STA发送给一般AP的上行链路帧格式相同。相反,当由中继STA从STA接收的帧被传送给根AP时所使用的帧格式可按照聚合MAC服务数据单元(MAC SDU)(A-MSDU)的形式来配置。A-MSDU可包括多个MAC SDU,并且可被包含在一个MACPDU中然后发送。
图15是示出中继STA和根AP之间所使用的帧格式的概念图。图15的(a)示出A-MSDU格式的示例,图15的(b)示出一个A-MSDU子帧字段的示例。即,一个或更多个A-MSDU子帧字段可被包含在图15的(a)的帧格式中。
在中继STA与根AP之间中继的帧可使用图15的(a)所示的A-MSDU格式。
例如,假设中继STA将从STA接收的帧中继给根AP,则图15的(a)的地址1、地址2和地址3字段可如下建立。
地址1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即,MAC PDU的接收机)的MAC地址。
地址2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即,MAC PDU的发送机)的MAC地址。
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BSSID(即,根AP的MAC地址)。
另外,地址1、地址2和地址3字段可被设定为用于从中继STA向根AP发送MAC PDU的地址。假设接收到所述地址的根AP没有识别出中继的帧从其开始的特定位置以及中继的帧将到达的目的地位置,则无法正确地识别对应帧。另外,从中继STA传送至根AP的A-MSDU包括多个MSDU,各个MSDU可从不同的STA发送至中继AP。因此,为了由根AP正确地处理包含在A-MSDU中的多个MSDU,可清楚地指定各个MSDU的出发STA和目的地STA。
因此,中继的帧的源地址(SA)和中继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必须被包含在中继AP与根AP之间中继的帧中。
为此,可如图15的(b)所示使用A-MSDU子帧字段的子字段(即,DA字段和SA字段)。
例如,A-MSDU子帧字段的DA字段可被设定为对应MSDU的目的地地址(DA)值,A-MSDU子帧字段的SA字段可被设定为对应MDSU的源地址(DA)值。例如,与从STA发送至DS的MSDU对应的A-MSDU子帧字段的DA字段可被设定为DS的MAC地址,SA字段可被设定为STA的MAC地址。另选地,与从DS发送至STA的MSDU对应的A-MSDU子帧字段的DA字段可被设定为STA的MAC地址,SA字段可被设定为的DS MAC地址。
图16是示出在UL传输中使用A-MSDU帧结构的PPDU中继操作的概念图。
在图16中,假设STA1、STA2、中继器和根AP的MAC地址分别被设定为S1、S2、R1和P1。假设DS的MAC地址或者通过DS与STA通信的对方实体的MAC地址被设定为D1。
STA1(S1)将MSDU1发送给中继器(R1),STA2(S2)将MSDU2发送给中继器(R1)。MSDU1和MSDU2各自的目的地位置被设定为DS(D1)。
从STA1(S1)发送至中继器(R1)的MAC头的地址1(A1)字段(即,接收机地址)被设定为R1,地址2(A2)字段(即,发送机地址)被设定为S1,地址3(A3)字段(即,目的地地址)被设定为D1。
从STA2(S2)发送至中继器(R1)的MAC头的地址1(A1)字段(即,接收机地址)被设定为R1,地址2(A2)字段(即,发送机地址)被设定为S2,地址3(A3)字段(即,目的地地址)被设定为D1。
分别从STA1和STA2接收MSDU1和MSDU2的中继器可将接收的帧聚合成A-MSDU子帧,并且可将聚合的结果中继给根AP。
为了将MSDU1和MSDU2提供给DS,中继器必须将从STA1和STA2接收的帧中继给根AP。在这种情况下,由中继STA将MSDU1和MSDU2以A-MSDU子帧的形式聚合。
参照图16,从中继STA发送至根AP的PPDU的MAC PDU以A-MSDU的形式配置。参照图15的(a),A-MSDU头的A1字段(即,接收机地址)被设定为P1,A2字段(即,发送机地址)被设定为R1,A3字段被设定为与BSSID对应的P1。A-MSDU子帧1的头的DA字段和SA字段可分别被设定为MSDU1的目的地地址(D1)和源地址(S1)。A-MSDU子帧2的头的DA字段和SA字段可分别被设定为MSDU2的目的地地址(D1)和源地址(S2)。
在中继操作中使用A-MSDU格式,而建立相同的发送机地址(TA)和相同的接收机地址(RA)的情况下,分配给不同源地址(SA)和不同目的地地址(DA)的帧被聚合,导致吞吐量增加。假设不使用A-MSDU格式,则指示RA、TA、SA和DA的字段必须被包含在MAC帧的MAC头中以由中继器来中继MSDU1,并且指示RA、TA、SA和DA的字段必须被包含在单独MAC帧的MAC头中。在使用A-MSDU格式而无需定义新的MAC头的情况下,在从中继STA至根AP的MSDU1中继和MSDU2中继期间不重复地发送具有相同值的RA和TA,具有各种SA和DA的帧可被聚合并发送,使得可有效地使用资源。
图17是示出在DL传输中使用A-MSDU帧结构的PPDU中继操作的概念图。
在图17中,假设STA1、STA2、中继器和根AP的MAC地址分别被设定为S1、S2、R1和P1。假设DS的MAC地址或者通过DS与STA通信的对方实体的MAC地址被设定为D1。
分别从DS(D1)发送至STA1(S1)和STA2(S2)的帧可利用A-MSDU格式从根AP发送至中继STA。参照图15的(a),在从根AP(P1)发送至中继STA(R1)的A-MSDU格式的MAC头中,A1字段(即,RA)被设定为R1,A2字段(即,TA)被设定为P1,A3字段被设定为充当BSSID的P1。A-MSDU子帧1的DA字段和SA字段分别被设定为目的地地址(S1)和源地址(D1)。A-MSDU子帧2的头的DA字段和SA字段分别被设定为MSDU2的目的地地址(S2)和源地址(D1)。
中继STA(R1)可从自根AP(P1)接收的A-MSDU格式提取MSDU1和MSDU2,并且可分别将MSDU1和MSDU2中继给STA1和STA2。由于MSDU1和MSDU2具有不同的接收机地址(RA),所以MSDU1和MSDU2无法作为一个MAC PDU来发送,并且可被配置成不同的MAC PDU然后发送。即,从中继AP(R1)发送至STA1(S1)和STA2(S2)中的每一个的帧没有以A-MSDU子帧的形式配置,而是被配置为使用一般DL帧格式。更详细地讲,中继AP(R1)可将S1的值分配给包括发送给STA1(S1)的MSDU1的MAC PDU的头的A1字段(即,RA),将R1的值分配给A2字段(即,TA),将D1的值分配给A3字段(即,SA)。另外,中继AP(R1)可将“S2”分配给包括发送给STA2(S2)的MSDU2的MAC PDU的头的A1字段(即,RA),将“R1”分配给A2字段(即,TA),将“D1”分配给A3字段(即,SA)。
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协议
多播是指向属于特定组的STA的传输,多播帧是指目的地地址(DA)或接收机地址(RA)(或A1)被设定为组地址的帧。为了指示组地址(或多播地址),MAC地址的组比特可被设定为1。广播帧是指朝向所有STA发送的帧,广播地址是指指定所有STA的唯一组地址。因此,多播地址和/或广播地址(即,多播/广播地址)可对应于组地址。在这种意义上,多播帧和/或广播帧(即,多播/广播帧)可被称作组寻址消息或组寻址帧。在多播的情况下,由组地址指示的组可按例如表的形式所示来预设。
以下将描述包括中继器的网络(即,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帧传送处理的示例。
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1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
当STA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时,STA可将多播/广播帧单播给中继STA。本文中,在STA单播给中继STA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与目的地地址对应的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
一旦中继STA从STA接收多播/广播帧,中继STA就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中继STA配置(作为中继AP)的BSS中的其它STA传送接收的多播/广播帧。本文中,在中继STA所发送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A2字段可被配置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配置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此外,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也可接收由中继STA广播的多播/广播帧。STA可丢弃(或过滤掉)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在下面给出的描述中,丢弃或过滤掉接收的帧意指所述帧不被处理。
中继STA可向根AP发送从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中继STA可利用如图16所示的A-MSDU格式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根AP。在这种情况下,在中继STA发送给根AP的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BSSID值。此外,中继STA所接收的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必须被传送。为此,使用A-MSDU子帧。A-MSDU子帧的DA字段可被设定为由STA发送的多播/广播帧的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另外,A-MSDU子帧的SA字段可被设定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从中继STA接收多播/广播帧的根AP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根AP所配置的BSS中的其它STA(包括中继STA)传送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在根AP所广播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初始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中继STA的STA(即,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从根AP接收多播/广播帧的中继STA可确定具有与接收的多播/广播帧的A3字段的值对应的地址的STA是否与其连接。
如果具有与中继STA从根AP接收的多播/广播帧的A3字段的值对应的地址的STA连接到中继STA,则中继STA可丢弃从根AP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以避免多余传输。
如果具有与中继STA从根AP接收的多播/广播帧的A3字段的值对应的地址的STA没有连接到中继STA,则中继STA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中继STA配置(作为中继AP)的BSS中的其它STA传送多播/广播帧。在中继STA所广播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初始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中继STA的STA(即,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2
在上述示例中,描述了中继STA将从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广播给中继STA所配置的BSS中的STA并且将其单播给根AP的方法。
作为附加示例,中继STA可首先按照单播方式将从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AP。即,从STA接收多播/广播帧的中继STA可将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单播给根AP,而不将接收的帧广播给中继STA所配置的BSS内的STS。
随后,根AP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其BSS中的其它STA(包括中继STA)传送多播/广播帧。从根AP接收多播/广播帧的中继STA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中继STA所配置的BSS中的STA传送接收的多播/广播帧。
以下将详细描述该示例。
如果STA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则该STA可将多播/广播帧单播给中继STA。在由STA单播给中继STA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与目的地地址对应的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
随后,中继STA可将从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单播给根AP。中继STA可利用如图16所示的A-MSDU格式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根AP。在这种情况下,在中继STA发送给根AP的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BSSID值。此外,由中继STA接收的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必须被传送。为此,使用A-MSDU子帧。A-MSDU子帧的DA字段可被设定为由STA发送的多播/广播帧的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另外,A-MSDU子帧的SA字段可被设定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从中继STA接收多播/广播帧的根AP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根AP所配置的BSS中的其它STA(包括中继STA)传送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在根AP所广播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初始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中继STA的STA(即,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从根AP接收多播/广播帧的各个中继STA可按照广播方式针对各个中继STA配置(作为中继AP)的BSS中的其它STA传送多播/广播帧。在中继STA所广播的多播/广播帧中,A1字段可被设定为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A2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A3字段可被设定为初始将多播/广播帧发送给中继STA的STA(即,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此外,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也可接收由中继STA广播的多播/广播帧。STA可丢弃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例如,如果向中继STA或根AP发送了多播/广播帧的STA接收到返回的多播/广播帧,则STA可丢弃接收的帧。即,如果从中继STA或根AP以广播方式传送的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字段(例如,A3字段)的值与STA的MAC地址相同,则STA可丢弃该多播/广播帧。
当中继STA从DS接收多播/广播帧并且在中继网络内传送该多播/广播帧时,中继STA首先以单播方式将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AP。由此,根AP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多播/广播帧传送给其BSS中的STA(包括中继STA),接收多播/广播帧的各个中继STA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帧传送给其BSS中的STA。
尽管在上面给出的示例中描述了A-MSDU用作从中继STA发送给根AP的帧格式,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代替A-MSDU,包括接收机地址(RA)、发送机地址(TA)、目的地地址(DA)和源地址(SA)这四个地址字段的任何帧可用作在中继网络中由中继STA按照提出的多播/广播方法发送给根AP的帧。例如,可使用具有包括RA、TA、DA和SA的MAC头的帧。在这种情况下,帧的A1字段(即,RA字段)可被设定为根AP的MAC地址,帧的A2字段(即,TA字段)可被设定为中继STA的MAC地址,帧的A3字段(即,DA字段)可被设定为STA所发送的多播/广播帧的多播/广播MAC地址(即,组地址),帧的A4字段(即,SA字段)可被设定为充当多播/广播帧的源的STA的MAC地址。
图18和图1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
图18和图19示例性地示出中继器1、中继器2、与中继器1和中继器2关联的AP(即,根AP)、与中继器1关联的STA1和STA2、以及与中继器2关联的STA3。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一个或更多个中继实体可与一个AP(即,根AP)关联,更多个STA可与中继实体关联,或者可存在不借助于中继器而与AP直接关联的STA。
中继实体(例如,中继器1或中继器2)可充当根AP的中继STA,并且充当STA(例如,STA1和STA2、或者STA3)的中继AP。即,中继实体逻辑上包括中继STA和中继AP。
以下将描述图18所示的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
参照图18,在步骤S1810中,中继器1可按照单播方式从STA1接收多播/广播帧。
在步骤S1820中,中继器1可将在步骤S1810中从STA1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广播给中继器1所配置的BSS中的STA(STA1、STA2、...)。
在步骤S1830中,中继器1可按照单播方式将在步骤S1810中从STA1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传送给与其关联的AP。
在步骤S1840中,AP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在步骤S1830中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发送给其BSS中的STA(中继器1、中继器2、...)。
在步骤S1850中,中继器2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帧发送给中继器2所配置的BSS中的STA(例如,STA3、...)。
此外,当中继器1接收到在步骤S1840中从AP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多播/广播帧时,中继器1可检查帧的源地址并且丢弃该帧。
以下将描述图19所示的中继网络中的多播/广播方法。
参照图19,在步骤S1910中,中继器1可按照单播方式从STA1接收多播/广播帧。
在步骤S1920中,中继器1可按照单播方式将在步骤S1910中从STA1接收的多播/广播帧传送给与其关联的AP。
在步骤S1930中,AP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在步骤S1920中接收的多播/广播帧发送给其BSS中的STA(中继器1、中继器2、...)。
在步骤S1940中,中继器1和中继器2中的每一个可按照广播方式将帧发送给中继器1和中继器2中的每一个所配置的BSS中的STA(STA1、STA2...、或者STA3、...)。
对于在图18和图19的示例中发送给中继实体或者从中继实体发送的帧的配置和处理,可应用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
为了简化描述,将图18和图19所示的示例性方法表示为一系列操作,但是这并非旨在限制这些步骤执行的顺序。如果需要,一些步骤可同时执行或者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另外,并非图18和图19所示的所有步骤都需要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
在实现图18和图19所示的本公开的方法时,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可独立地应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可组合应用。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射频设备的框图。
STA 10可包括处理器11、存储器12和收发器13。收发器13可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实现例如根据IEEE 802系统的物理层。处理器11可连接到收发器13以实现根据IEEE802系统的物理层和/或MAC层。处理器11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操作。另外,实现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操作的模块可被存储在存储器12中并由处理器11执行。存储器12可被包含在处理器11中,或者安装在处理器11的外部,并且经由熟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11。
图20的STA 10可被配置成中继实体。处理器11可控制中继实体向STA和AP发送多播/广播帧/从STA和AP接收多播/广播帧。
上述设备的具体配置可被实现为使得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细节被独立地应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被一起应用。为了清晰,省略多余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通过诸如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的各种手段来实现。
当以硬件来实践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通过一个或更多个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装置)、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当以固件或软件来实践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按照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函数的形式来实现。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设置在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以经由各种熟知手段与处理器收发数据。
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以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和实践本公开。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公开并非旨在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旨在包括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的最宽范围。
工业实用性
通过应用于IEEE 802.11系统的示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它们也可按照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其它无线接入系统。

Claims (8)

1.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由中继实体传送多播/广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站STA接收所述多播/广播帧;以及
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接入点AP,
其中,所述多播/广播帧由所述根AP在基本服务集BSS内以广播方式发送,
其中,由所述根AP以所述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多播/广播帧包括:
地址1A1字段,其被设定为多播/广播地址;
地址2A2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根AP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
地址3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STA的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并且,
其中,具有与由所述根AP所广播的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相同的地址的STA丢弃所述多播/广播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传送给所述根AP的所述多播/广播帧是聚合MAC服务数据单元A-MSDU帧时,
所述A-MSDU帧包括:
A1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根AP的MAC地址;
A2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中继实体的MAC地址;以及
A3字段,其被设定为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
其中,所述A-MSDU帧的A-MSDU子帧包括:
目的地地址DA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多播/广播地址;以及
源地址SA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STA的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传送给所述根AP的所述多播/广播帧具有四个地址字段时,
所述四个地址字段包括:
A1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根AP的MAC地址;
A2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中继实体的MAC地址;
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多播/广播地址;以及
地址4A4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STA的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执行从所述STA接收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步骤时,
所述多播/广播帧由所述STA以单播方式传送给所述中继实体,而非以所述广播方式来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执行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所述根AP的步骤时,从所述STA接收的所述多播/广播帧由所述中继实体以单播方式传送给所述根AP,而非以所述广播方式来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TA与所述中继实体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实体与所述AP关联。
8.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传送多播/广播帧的中继器,该中继器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利用所述收发器从站STA接收所述多播/广播帧;并且
利用所述收发器将所述多播/广播帧传送给根接入点AP,
其中,所述多播/广播帧由所述根AP在基本服务集BSS内以广播方式发送,
其中,由所述根AP以所述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多播/广播帧包括:
地址1A1字段,其被设定为多播/广播地址;
地址2A2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根AP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
地址3A3字段,其被设定为所述STA的MAC地址,所述STA的MAC地址是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源地址,并且
其中,具有与由所述根AP所广播的所述多播/广播帧的所述源地址相同的地址的STA丢弃所述多播/广播帧。
CN201380073467.2A 2012-12-27 2013-10-30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009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46534P 2012-12-27 2012-12-27
US61/746,534 2012-12-27
PCT/KR2013/009740 WO2014104556A1 (ko) 2012-12-27 2013-10-30 무선랜 시스템의 중계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브로드캐스트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9480A CN105009480A (zh) 2015-10-28
CN105009480B true CN105009480B (zh) 2018-02-02

Family

ID=5102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467.2A Active CN105009480B (zh) 2012-12-27 2013-10-30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49371B2 (zh)
EP (1) EP2940887B1 (zh)
JP (1) JP6173483B2 (zh)
KR (1) KR20150105335A (zh)
CN (1) CN105009480B (zh)
CA (1) CA2896705C (zh)
WO (1) WO2014104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3483B2 (ja) * 2012-12-27 2017-08-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lanシステムの中継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マルチキャスト/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US9793975B2 (en) * 2013-01-11 2017-10-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ge extens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936437B2 (en) * 2013-08-12 2018-04-03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LAN system
CN105612806A (zh) * 2013-11-06 2016-05-25 Kt株式会社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9655072B2 (en) * 2013-11-08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a global time reference for access points over the air
US10547884B2 (en) * 2014-06-24 2020-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time information in broadcasting system
US20170280485A1 (en) * 2014-08-26 2017-09-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roadcast based network access
US11317260B2 (en) * 2015-01-27 2022-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WLAN communication of multi-user data in a single data packet
CN106488575B (zh) * 2015-08-31 202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站点
CN105682051B (zh) * 2016-01-05 2019-04-09 苏州寻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Beacon的播发与控制方法
CN107979864B (zh) * 2016-10-25 2021-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37549B2 (en) * 2017-01-17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MIMO communications
EP3646532B1 (en) * 2017-06-30 2022-10-12 IDAC Holdings, Inc. Ad-hoc link-local multicast delivery of http responses
US11039374B2 (en) 2018-09-07 2021-06-15 Blackberry Limited Indicating support for a broadcast service
US11362776B2 (en) 2018-11-04 2022-06-14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Early link detection based adaptive selection of receive parameters
US20200221262A1 (en) * 2019-01-08 2020-07-09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group-addressed data
JP7060247B2 (ja) * 2019-03-29 2022-04-26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R112022008815A2 (pt) * 2019-11-07 2022-07-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nidade de transmissão/recepção sem fio, e, método
CN112153599B (zh) * 2020-09-22 2023-03-24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车联网设备及管理节点
CN112702056B (zh) * 2020-12-03 2023-07-21 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广播方法、中继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6033591B (zh) * 2023-03-30 2023-08-08 上海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2296A (ko) * 2006-06-30 2008-01-04 텔레시스 와이어레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프레임을 중계하는 시스템및 방법
CN102812648A (zh) * 2010-03-11 2012-12-05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系统协调器、源装置、中继装置的通信方法及帧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5047A1 (en) 2004-06-16 2005-12-29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Distributed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a wireless adhoc network
JP2006319676A (ja) * 2005-05-12 2006-11-24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レーム送信方法、トポロジー取得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741975B2 (ja) 2005-05-18 2011-08-1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中継ポータルを使用して有線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データを送受信する方法
US20060280138A1 (en) * 2005-06-13 2006-12-14 Nvidia Corporation Wireless access point repeater
JP4427567B2 (ja) 2007-07-03 2010-03-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578539B2 (ja) * 2008-06-17 2010-11-10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lan接続装置、無線lan中継装置
US9125179B2 (en) * 2009-06-10 2015-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US8705502B2 (en) * 2010-10-20 2014-04-22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encapsulation to enable 802.1 bridging across 802.11 links
US9300767B2 (en) * 2012-01-31 2016-03-2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AC header compression in long-rang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504089B2 (en) * 2012-05-14 2016-1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station bridging
JP6173483B2 (ja) * 2012-12-27 2017-08-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lanシステムの中継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マルチキャスト/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02296A (ko) * 2006-06-30 2008-01-04 텔레시스 와이어레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프레임을 중계하는 시스템및 방법
CN102812648A (zh) * 2010-03-11 2012-12-05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系统协调器、源装置、中继装置的通信方法及帧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0887A1 (en) 2015-11-04
CA2896705C (en) 2017-10-24
US20150381676A1 (en) 2015-12-31
EP2940887B1 (en) 2020-04-22
KR20150105335A (ko) 2015-09-16
CA2896705A1 (en) 2014-07-03
EP2940887A4 (en) 2016-11-02
WO2014104556A1 (ko) 2014-07-03
US9749371B2 (en) 2017-08-29
JP2016508325A (ja) 2016-03-17
JP6173483B2 (ja) 2017-08-02
CN105009480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480B (zh) 在无线lan系统的中继网络中多播/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29148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空数据分组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50799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反馈触发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2847B (zh) 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85800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执行中继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85549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执行回退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27470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通过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22110B (zh) 在wlan系统中低功耗扫描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1554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接入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65002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动态地感测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871630B (zh) 在无线lan系统的时隙型信道接入中的退避方法和装置
CN104335664B (zh) 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476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动态感测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651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指示信道接入类型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CN104488347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控制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55068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经由空数据分组帧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21443B (zh) 用于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95983B (zh) 在wlan系统中根据其带宽发送/接收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18777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更新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52213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交换用于低功率设备的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04321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获得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41692B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30361B (zh) 用于在无线lan系统中收发包括部分关联标识符的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6585A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9331A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支持基本服务集的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