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5640A -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5640A
CN105005640A CN201510344377.3A CN201510344377A CN105005640A CN 105005640 A CN105005640 A CN 105005640A CN 201510344377 A CN201510344377 A CN 201510344377A CN 105005640 A CN105005640 A CN 105005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thickness
slab
tilt quantity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4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5640B (zh
Inventor
朱春东
朱玲玲
熊瑞
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5103443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5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5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5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6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它先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机身各板厚度对其抗偏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以得到影响程度较大的板厚位置,确定优化因素;然后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机身板厚多目标优化,结合极差分析及综合平衡法得到最优的机身板厚组合。本发明可以在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基础上对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冲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满足高效加工大尺寸工件的需求,大吨位乃至超大吨位锻压设备设计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锻压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为了满足刚强度设计、性能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大吨位锻压设备的设计普遍偏重。机身作为机床的基础支撑件,支承着与机身上表面具有配合关系的机床部件的重量以及加工工件的重量。机身的变形(在偏心载荷下)将直接引起其所支承的部件产生倾斜,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以及模具的寿命。尤其在精密设备中,机身的变形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机身的设计成为机床制造企业的关键技术。
精冲属于无削加工技术,具有普通冲裁和其他一些加工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包括精冲后工件断面质量好、毛刺小、耐磨性以及强度高、加工效率高及节能省材等。精冲压力机是应用精冲技术的基础,经常处于偏心载荷运动状态将会影响其动态精度、模具寿命以及加速受力零件的疲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以较合理的结构和较小的重量,设计出符合强度、刚度和抗偏载性等要求的机身,是现代压力机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它可以在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基础上对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优化因素:
S101、根据实际生产中机身的变形信息,选出五个变形量较大的因素,即主立板、侧立板、下筋板、上横梁和下横梁,该五个因素的取值范围从板料数据库中确定,所述板料数据库包括实际生产中各因素板厚选用范围和常用板料厚度标准;
S102、利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板厚,而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根据机身二维图纸针对每个因素建立一系列三维模型;
S103、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生成有限元软件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机身板料设置有限元模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机身实际安装位置及载荷作用情况,对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的约束和偏心载荷;
S104、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
S105、选择倾斜量变化较大的四个因素作为优化因素,即主立板、侧立板、上横梁和下横梁;
S2、对优化因素进行多目标优化:
S201、将每个优化因素的取值范围分为5水平,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确定试验次数25次,即获得25组板厚组合;
S202、实施正交试验方案,根据每一组板厚组合建立相应的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每组板厚组合下机身的质量;
S203、通过极差分析,分别得到各因素的质量极差和倾斜量极差,即可得到各个优化因素对机身倾斜量和机身质量的影响主次顺序;
S204、通过多目标综合平衡法,得出同时满足机身抗偏载性能要求以及减轻质量要求的理论最优板厚组合;
S205、根据理论最优板厚组合建立理论最优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机身的质量;
S206、若步骤S205中的倾斜量满足设计要求,且机身质量相比于所有正交试验中的平均值有所减小,即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否则重复步骤S204和S205,直至获得实际最优板厚组合。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103中,所述偏心载荷为1000KN。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身板料为Q235-A。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101中,主立板的取值范围为80~130mm,侧立板的取值范围为90~140mm,下筋板的取值范围为30~80mm,上横梁的取值范围为240~450mm,下横梁的取值范围为140~240mm。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103中,所述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υ=0.3,密度ρ=7.86×103kg·m-3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201中,上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210、300、380、450、550,下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110、150、190、230、270,主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70、90、110、130、150,侧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60、90、120、150、180,单位均为mm。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精冲压力机机身的抗偏载性能受到每个位置板厚的影响,而且只有当每块板的板厚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以后才能进一步对多块板的板厚同时进行优化,因此本发明先研究单块板的板厚对机身抗偏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再选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多目标优化,即可得到满足精冲压力机机身抗偏载性能的轻量化设计的板厚组合。本发明准确性、可靠性好,精确度高,分析、计算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化设计流程图;
图2是精冲压力机机身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偏心载荷加载示意图;
图4是精冲压力机机身的有限元模型图;
图5是主立板厚度为120mm时机身的应变云图。
图中:1-主立板、2-侧立板、3-下筋板、4-上横梁、5-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优化因素:
S101、根据实际生产中机身的变形信息,选出五个变形量较大的因素,即主立板1、侧立板2、下筋板3、上横梁4和下横梁5,该五个因素的取值范围从板料数据库中确定,板料数据库包括实际生产中各因素板厚选用范围和常用板料厚度标准;
S102、利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板厚,而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根据机身二维图纸针对每个因素建立一系列三维模型;
S103、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生成有限元软件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机身板料设置有限元模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机身实际安装位置及载荷作用情况,对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的约束和偏心载荷;
S104、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
S105、选择倾斜量变化较大的四个因素作为优化因素,即主立板、侧立板、上横梁和下横梁;
S2、对优化因素进行多目标优化:
S201、将每个优化因素的取值范围分为5水平,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确定试验次数25次,即获得25组板厚组合;
S202、实施正交试验方案,根据每一组板厚组合建立相应的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每组板厚组合下机身的质量;
S203、通过极差分析,分别得到各因素的质量极差和倾斜量极差,即可得到各个优化因素对机身倾斜量和机身质量的影响主次顺序;
S204、通过多目标综合平衡法,得出同时满足机身抗偏载性能要求以及减轻质量要求的理论最优板厚组合;
S205、根据理论最优板厚组合建立理论最优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机身的质量;
S206、若步骤S205中的倾斜量满足设计要求,且机身质量相比于所有正交试验中的平均值有所减小,即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否则重复步骤S204和S205,直至获得实际最优板厚组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偏心载荷为1000KN。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机身板料为Q235-A。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中,主立板的取值范围为80~130mm,侧立板的取值范围为90~140mm,下筋板的取值范围为30~80mm,上横梁的取值范围为240~450mm,下横梁的取值范围为140~240mm。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υ=0.3,密度ρ=7.86×103kg·m-3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201中,上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210、300、380、450、550,下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110、150、190、230、270,主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70、90、110、130、150,侧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60、90、120、150、180,单位均为mm。
下面以12000KN精冲压力机机身为例,如图1-图5所示,对其机身优化分为两大步进行,其中床身整体尺寸为2800×1570×4520mm,三维软件采用Pro/E,有限元软件采用Hyperworks。
S1、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机身各板厚度对其抗偏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以得到影响程度较大的板厚位置,确定优化因素。
确定单因素变量为A1、A2、A3、A4和A5,其中A1为主立板厚度,A2为侧立板厚度,A3为下筋板厚度,A4为上横梁厚度,A5为下横梁厚度。通过建立一系列同材差厚的机身三维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及求解,材料采用Q235-A,各向同性,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υ=0.3,密度ρ=7.86×103kg·m-3。采用volume tetra方式对有限元模型划分网格单元,单元大小为30mm,单元类型为solid 95,偏心载荷施加示意图如图3所示,得出各单因素对精冲机机身抗偏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列于表1中,其中机身的抗偏载性能通过机身倾斜量反映。
由表1以及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应变云图可知,主立板厚度、侧立板厚度、上横梁厚度和下横梁厚度对机身抗偏载性能影响相对较大。
表1各板厚对机身抗偏载性能影响规律
S2、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机身板厚多目标优化,结合极差分析及综合平衡法得到最优的机身板厚组合。
根据步骤S1的结果,选出影响程度较大及变形较大的四个因素,主立板厚度、侧立板厚度、上横梁厚度和下横梁厚度,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如表2所示。由于本次优化是针对多个指标,所以在表3所示的分析试验结果时,要对需要考察的指标一一分析,然后综合平衡,确定出最优条件。
表2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3正交试验结果
极差分析是为了获得各个板厚对每个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初选最优板厚组合。表4、表5中,大写Ki为表3中A、B、C、D各列都选取i水平时所对应的机身质量总和或倾斜量总和,小写ki为大写Ki的平均值。由小写ki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的优水平和各个因素的优水平组合,即最优组合。R为每一个因素的极差,即每个因素在各水平下的指标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反映了当各个因素的水平变动时,试验指标的变动幅度。R越大,说明该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越大,因此也就越重要。于是依据极差R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因素的主次。根据数据极差分析可知,如表4、表5所示,4因素对2指标影响主次顺序为:机身倾斜量为C>A=B=D;机身质量为C>D>A>B。以min(M)为目标,应取A1B1C1D1;以min(δ)为目标,应取A5B5C5D5。
表4板厚对机身质量的影响数据极差分析
A B C D
K1 191434.879 201983.731 177458.032 180817.595
K2 198295.241 202945.948 191042.606 192548.665
K3 204245.322 204015.473 204712.996 204038.860
K4 209373.587 204913.548 217708.137 215535.988
K5 216615.274 206105.603 229042.532 227023.195
k1 38286.976 40396.746 35491.606 36163.519
k2 39659.048 40589.190 38208.521 38509.733
k3 40894.064 40803.095 40942.599 40807.772
k4 41874.717 40982.710 43541.627 43107.198
k5 43323.055 41221.121 45808.506 45404.639
R 5036.079 824.375 10316.9 9241.12
排序 3 4 1 2
表5板厚对机身倾斜量的影响数据极差分析
A B C D
K1 0.071 0.068 0.081 0.068
K2 0.066 0.067 0.071 0.067
K3 0.064 0.064 0.062 0.065
K4 0.063 0.064 0.057 0.063
K5 0.061 0.062 0.054 0.062
k1 0.014 0.014 0.016 0.014
k2 0.013 0.013 0.014 0.013
k3 0.013 0.013 0.012 0.013
k4 0.013 0.013 0.011 0.013
k5 0.012 0.012 0.011 0.012
R 0.002 0.002 0.005 0.002
排序 2 2 1 2
但是由于每个指标单独分析出来的最优组合并不一致,必须根据各因素对各个指标的影响的主次顺序,综合考虑,确定出最佳板厚组合。根据本实验最终目标,在满足倾斜量和最大应力前提下尽量减轻机身质量,依据多目标综合平衡法,选取理论最优板厚组合。
从因素影响趋势和主次分析可知,主立板板厚C对机身质量和机身倾斜量的影响均最大。板厚为130mm时,虽然机身倾斜量最小,但是机身质量较大,而板厚为70mm时,情况与之相反。综合来看,当板厚为110mm时,机身质量稍有增加,而机身倾斜量的增大幅度也不大。因此选择板厚为110mm最合适,这样才能保证机身的倾斜量和质量均较小。因此可得出C3,即主立板板厚取110mm时为最佳水平。
从因素影响趋势和主次分析可知,侧立板板厚D对机身质量和机身倾斜量的影响均较大。板厚为180mm时,虽然机身倾斜量最小,但是机身质量最大,而板厚为60mm时,情况与之相反。综合来看,当板厚为90mm时,机身质量稍有增加,而机身倾斜量的增大幅度也不大。因此选择板厚为90mm最合适,这样才能保证机身的倾斜量和质量均较小。因此可得出D2,即侧立板板厚取90mm时为最佳水平。
从因素影响趋势和主次分析可知,上横梁板厚A对机身倾斜量的影响较大,而对机身质量而言是次要因素。当板厚为210mm时,虽然机身质量最小,但是机身倾斜量最大,而板厚为550mm时,情况与之相反。综合来看,当板厚为300mm时,机身质量略有增加,而机身倾斜量的增大幅度也不大。因此选择板厚为300mm最合适,这样才能保证机身的倾斜量和质量均较小。因此可得出A2,即上横梁板厚取300mm时为最佳水平。
从因素影响趋势和主次分析可知,下横梁板厚B对机身质量的影响较小,而对机身倾斜量的影响较大。板厚为110mm时,虽然机身质量最小,但是机身倾斜量最大,而板厚为270mm时,情况与之相反。综合来看,当板厚为150mm时,机身质量略有增加,而机身倾斜量的增大幅度也不大。因此选择板厚为150mm最合适,这样才能保证机身的倾斜量和质量均较小。因此可得出B2,即下横梁板厚取150mm时为最佳水平。
最后确定较好的最优机身板厚组合方案为A2B2C3D2,即上横梁厚度为300mm、下横梁厚度为150mm、主立板厚度为110mm、侧立板厚度为90mm。
最优结果验证
为了说明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表6列出了最优机身的性能分析结果,左右两边的百分表数值分别表示图3中给定测试简图中指定位置上面,由应变云图测出来的点(以中心点为原点,左右各300mm处)的变形量。表7列出了机身倾斜量的参考标准值,由表6可见,在机身倾斜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机身质量相比于所有正交试验的平均值有所减小,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
表6最优机身性能分析结果
表7机身倾斜量参考标准值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优化因素:
S101、根据实际生产中机身的变形信息,选出五个变形量较大的因素,即主立板、侧立板、下筋板、上横梁和下横梁,该五个因素的取值范围从板料数据库中确定,所述板料数据库包括实际生产中各因素板厚选用范围和常用板料厚度标准;
S102、利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板厚,而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根据机身二维图纸针对每个因素建立一系列三维模型;
S103、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生成有限元软件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机身板料设置有限元模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机身实际安装位置及载荷作用情况,对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的约束和偏心载荷;
S104、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
S105、选择倾斜量变化较大的四个因素作为优化因素,即主立板、侧立板、上横梁和下横梁;
S2、对优化因素进行多目标优化:
S201、将每个优化因素的取值范围分为5水平,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确定试验次数25次,即获得25组板厚组合;
S202、实施正交试验方案,根据每一组板厚组合建立相应的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并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每组板厚组合下机身的质量;
S203、通过极差分析,分别得到各因素的质量极差和倾斜量极差,即可得到各个优化因素对机身倾斜量和机身质量的影响主次顺序;
S204、通过多目标综合平衡法,得出同时满足机身抗偏载性能要求以及减轻质量要求的理论最优板厚组合;
S205、根据理论最优板厚组合建立理论最优机身三维模型,重复步骤S103,设定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显示结果为机身的应变云图,得到机身受到偏心载荷时的倾斜量以及机身的质量;
S206、若步骤S205中的倾斜量满足设计要求,且机身质量相比于所有正交试验中的平均值有所减小,即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否则重复步骤S204和S205,直至获得实际最优板厚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3中,所述偏心载荷为1000K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板料为Q23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1中,主立板的取值范围为80~130mm,侧立板的取值范围为90~140mm,下筋板的取值范围为30~80mm,上横梁的取值范围为240~450mm,下横梁的取值范围为140~2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3中,所述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υ=0.3,密度ρ=7.86×103kg·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1中,上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210、300、380、450、550,下横梁的五个水平分别为110、150、190、230、270,主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70、90、110、130、150,侧立板的五个水平分别为60、90、120、150、180,单位均为mm。
CN201510344377.3A 2015-06-19 2015-06-19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5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4377.3A CN105005640B (zh) 2015-06-19 2015-06-19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4377.3A CN105005640B (zh) 2015-06-19 2015-06-19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640A true CN105005640A (zh) 2015-10-28
CN105005640B CN105005640B (zh) 2017-12-29

Family

ID=54378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43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5640B (zh) 2015-06-19 2015-06-19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56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656A (zh) * 2017-05-04 2017-08-0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提升八连杆机械压力机的杆系装配精度的方法
CN108563826A (zh) * 2018-03-02 2018-09-21 河北工业大学 多连杆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性能分析平台
CN110162815A (zh) * 2018-08-23 2019-08-23 浙江大学 基于nsga-ii算法的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3326563A (zh) * 2021-05-24 2021-08-31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反馈筛选的智能拨穗机最佳工作参数确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9865A1 (en) * 1999-06-09 2001-11-15 Edward D. Bennett Stamping die for producing smooth-edged metal parts having complex perimeter shapes
CN102096748A (zh) * 2011-03-21 2011-06-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轻量化大刚度精冲压力机机身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2489546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测量塑性变形载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10064A (zh) * 2013-06-25 2013-09-18 南通大学 一种采用极端尺寸调整的数控机床横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9865A1 (en) * 1999-06-09 2001-11-15 Edward D. Bennett Stamping die for producing smooth-edged metal parts having complex perimeter shapes
CN102096748A (zh) * 2011-03-21 2011-06-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轻量化大刚度精冲压力机机身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2489546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测量塑性变形载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10064A (zh) * 2013-06-25 2013-09-18 南通大学 一种采用极端尺寸调整的数控机床横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俊伟: "10000KN精冲压力机虚拟设计研究", 《万方学术论文库》 *
谢峰: "基于ANSYS分析与正交试验法的压力机机身轻量化设计", 《系统仿真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656A (zh) * 2017-05-04 2017-08-0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提升八连杆机械压力机的杆系装配精度的方法
CN107009656B (zh) * 2017-05-04 2019-03-1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提升八连杆机械压力机的杆系装配精度的方法
CN108563826A (zh) * 2018-03-02 2018-09-21 河北工业大学 多连杆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性能分析平台
CN108563826B (zh) * 2018-03-02 2022-02-08 河北工业大学 多连杆伺服压力机传动机构性能分析系统
CN110162815A (zh) * 2018-08-23 2019-08-23 浙江大学 基于nsga-ii算法的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0162815B (zh) * 2018-08-23 2021-10-15 浙江大学 基于nsga-ii算法的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3326563A (zh) * 2021-05-24 2021-08-31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反馈筛选的智能拨穗机最佳工作参数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640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5640A (zh) 满足抗偏载性能的大吨位精冲压力机机身优化设计方法
CN105868474B (zh)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分析的机床横梁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CN102096748B (zh) 一种轻量化大刚度精冲压力机机身的优化设计方法
CN201960376U (zh) 薄板类零件加工定位工装
CN104077439B (zh) 一种新型高强钢轮辐拉深冲孔复合工序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2063540A (zh) 一种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05382502A (zh) 一种细长梁类零件的高效数控加工方法
CN103047959B (zh) 一种面向精密装配的基于熵理论的平面形状误差检测方法
CN103390082A (zh) 一种多轴机床几何精度稳健优配方法
CN110083932B (zh) 一种在卷料上加工圆形件的排样方法
CN111069339B (zh) 一种台阶特征辊冲成形极限评估模具及其测量方法
CN212370885U (zh) 一种带回弹补偿的折弯模模具结构
CN105893665A (zh) 一种采用组合赋权-灰色关联的机床横梁优化设计评估方法
CN107025354A (zh) 一种基于极差分析的车窗升降板成形工艺优化方法
CN201271804Y (zh) 可调式支撑工装
CN106002039A (zh) 用于薄板切割的胎具及薄板切割方法
CN109214051A (zh) 基于直列发动机缸体的装夹优化方法及系统
CN204799814U (zh) 一种钛合金多点成形回弹补偿装置
CN202793278U (zh) 一种对ge发动机叶片进行划线检测的装置
CN106372276B (zh) 一种基于静刚度的机床结构件数据库建立方法
CN210553826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机械设计用绘图装置
CN202516928U (zh) 适用于冲制汽车刹车片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04195291U (zh) 用于加工数控孔的整体式嵌套装置
CN101349557A (zh) 确定非均厚薄管板厚度的方法
CN103213009A (zh) 大批量钢板条加工斜槽用定位辅具及装夹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