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5442A -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5442A
CN105005442A CN201510377628.8A CN201510377628A CN105005442A CN 105005442 A CN105005442 A CN 105005442A CN 201510377628 A CN201510377628 A CN 201510377628A CN 105005442 A CN105005442 A CN 105005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wledge point
display
knowledge
modu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76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5442B (zh
Inventor
马颐宁
马正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776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5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7807 priority patent/WO2017000891A1/zh
Priority to US15/740,905 priority patent/US2018035025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5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different stations being capable of presenti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能帮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能将学习方式便携化,通过智能手机显示知识点及其结构关系可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其技术方案为: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和服务器,其中网络终端包括: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在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当前知识点;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在显示屏的第二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第一传输模块,将网络终端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中包括:知识点存储模块,存储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第二传输模块,将知识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学习的系统,尤其涉及基于网络终端,尤其利于移动终端的网络学习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学习中往往会对知识进行分类,整个知识系统的最基本的单元称为知识点,例如在百度百科中知识点也被称为词条。多个知识点之间可能存在逻辑关系,例如是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因果关系等。
传统的网络学习也是基于知识点的学习,然而知识点的展现基本上是文字列表形式。例如在百度百科中,用户通过输入搜索词获得相关的词条,百度百科会在页面上显示词条的内容、编辑者的信息等,除此之外,还会显示该词条相关联的词条,这种相关联的词条通常是出现在该词条的内容中,并以网络链接的方式提供。用户通过点击这一链接而进入该链接对应的词条中。
但是,这种词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非常弱的连接,基本上不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因为这仅仅是在当前词条的解释中遇到了另一个词条而建立链接。如果用户需要专门学习某一类知识,不可能通过像百度百科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需要学习的词条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不可能帮助用户构建一个知识体系。
此外,学习者对于用文字列表方式罗列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很难在视觉上获得直观感受,而且,这种文字列表的方式适合在大屏幕的比如计算机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现在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如果学习者使用智能手机来学习,则这种文字列表显示知识点的方式很难被学习者所接受。
另一种学习方式是将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制作成课件传到互联网上。用户下载课件或者在线学习课件。这种课件学习方式只是将传统的课堂学习复制到了网络上,并不是互联网思维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只是被动的接收课件上提供的知识点,而非主动的学习知识点并构建基于这些知识点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系统一方面会对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的兴趣予以打击,另一方面这种不具全局性的学习方式也很难帮助学习者构建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的知识结构。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能够帮助学习者基于学习到的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了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能动性,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将这种学习方式小型化、便携化,通过智能手机显示知识点及其结构关系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网络终端中包括:
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当前知识点;
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二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
第一传输模块,将网络终端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服务器中包括:
知识点存储模块,存储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
第二传输模块,将知识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第一显示模式是星状图显示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包含星状图显示单元,星状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还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当前知识点;
网络终端中还包括:
显示模式切换模块,接收用户的输入以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第二显示模式是树形图显示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还包含树形图显示单元,树形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树形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知识点存储模块是以树形数据结构存储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通过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的结构关系,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显示以当前知识点为中心的上N个父节点、与之相邻的N个兄弟节点、以及下N个子节点,其中N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中星状图的节点上显示知识点的标签、节点之间的连线或箭头表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星状图的节点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的文字是知识点的标签,矩形框的边的明暗表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有无。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网络终端还包括:
手势识别模块,对用户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显示的星状图上的操作手势进行识别,并基于手势移动星状图上显示的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学习显示装置的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还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第三显示模式是蕴含图的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还包含蕴含图显示单元,蕴含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蕴含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以在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所显示的当前知识点的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文字内容和多媒体内容。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案是用多种显示模式在网络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知识点结构,可以是星状图显示模式、树形图显示模式、或者蕴含图显示模式。对于智能手机上的触摸屏,可以检测用户在显示界面上的手势操作,并基于识别出的手势操作来更新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知识点结构。对于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点结构上所处的位置,适合通过树形图显示,也被称为整体显示。对于当前知识点与其在整个知识点结构上的相邻知识点的关系,适合通过星状图或者蕴含图来显示,也被称为局部显示。这三种显示模式都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切换。在局部显示的模式下,在显示屏的一部分区块中显示当前知识点与其在整个知识点结构上的相邻知识点的关系,同时在显示屏的另一部分区块中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教育的系统,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
(1)将知识点结构用图形化的方式来显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直观感受;
(2)知识点结构在整体树形图和局部星状图(或蕴含图)之间的切换,有利于学习者对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点结构的体系中的位置进行更好的把握;
(3)用星状图来表示知识点结构适合于在尺寸较小的显示屏上操作,尤其利于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学习者可以在触摸屏上用滑动手势或者点击手势对星状图进行操作,真正将知识学习做到了和移动端的完美匹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A至4C示出了星状图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图。
图5示出了树形图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图。
图6A至6B示出了蕴含图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1a和服务器2a两部分。网络终端1a可以是具备网络功能的计算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器2a建立通讯连接。
服务器2a中包含了第二传输模块21a和知识点存储模块22a。第二传输模块21a是将知识点存储模块22a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a。知识点存储模块22a存储了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知识点的分类是指知识点的编辑者对知识点定义的类别,例如“一带一路”在用户A的编辑下将其定义在“经济”类别下,而在用户B的编辑下可能将其定义在“政治”类别下。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知识点由于理解的不同可能会隶属于不同的分类。
知识点的标签类似于知识点的名称,例如“一带一路”就是这一知识点的标签。知识点的内容就是对该知识点的具体的定义,例如一带一路具体指什么就是“一带一路”标签下的内容。
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是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较佳的可以用树形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以父子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上下关系,以兄弟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并列关系。例如,“一带一路”的父节点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子节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投行”,“一带一路”的兄弟节点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
编辑者在录入知识点时,除了录入知识点的内容之外,还录入了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知识点B,可在录入知识点A的同时录入和B的关系,可分为A和B之间无关系、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而若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说明知识点A和B之间的颗粒度相同,并列关系又可以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
而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也一样,存在着无关系、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又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此外,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有着蕴含/从属关系。
网络终端1a中包括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a、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a以及第一传输模块13a。第一传输模块13a用于将网络终端1a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2a。
知识点在网络终端上的显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当前知识点与其临近的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是知识点结构上的显示,另一部分是当前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这是知识点本身内容的显示。前者是由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a来实现,后者是由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a来实现。
网络终端1a的显示屏分为两部分,例如可以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或者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等,在本实施例中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为例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a中设有星状图显示单元111a,星状图显示单元111a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上半部分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来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了当前知识点。而相应的,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a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
星状图的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如图4A至4C所示。在图4A中,显示屏的上半部分显示了以星状图显示的知识点的结构,其中位于中央的是当前知识点,其上一层的是父节点,更上层的是祖父节点(即父节点的父节点),以此类推;当前知识点的下一层是子节点,更下一层的孙子节点(即子节点的子节点),以此类推,但通常由于孙子节点这一层展出过多,一般而言对于当前知识点适合展开到子节点这一层;当前知识点的左边或者右边的是兄弟节点。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用连线表达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数据结构而言这种关系即前述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就逻辑关系而言可能是包含关系、时间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较佳的,还可以用箭头方向进一步表示因果关系中何为因何为果,双箭头可表示互为因果。
星状图的节点可以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矩形框,矩形框内的文字就是知识点的标签名称,而矩形框的四条边的明暗可以表示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知识点结构上的关系。例如,若矩形框的顶边高亮,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上存在父节点;若矩形框的底边呈灰暗色,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下不存在子节点;矩形框的侧边也是同理,用来表示是否存在兄弟节点。
这种用线条明暗来表示是否存在相邻的父节点、子节点抑或兄弟节点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因为星状图通常适合于屏幕尺寸不大的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上的显示,因此在屏幕上通常只能显示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当前知识点临近的局部结构。而用户需要查找没有显示在当前界面上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触摸屏上直接通过手势操作来移动显示在屏幕上的知识点。而矩形框的边框的明暗是用来提示用户移动的边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高亮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存在与当前知识点关联的其他节点,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灰暗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不存在与之关联的其他节点。
在上一段中提到手势操作,对应的,还可以在网络终端1a中设置手势识别模块14a,手势识别模块14a对用户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显示的星状图上的操作手势进行识别,并基于手势移动星状图上显示的节点。
举例来说,当用户在网络终端1a中查询“一带一路”关键词时,这一搜索请求提交至服务器2a,并在服务器2a中执行搜索策略,查找到“一带一路”知识点。服务器2a将包含了“一带一路”知识点的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的数据通过第二传输模块21a传输至对应的网络终端1a,这些数据包括了所有知识点的分类、标签、结构关系、内容。
网络终端1a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自身的存储装置中,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例如,当前知识点所在层最多显示5个节点,最多显示父节点以及之上的层次为3层,最多显示下一层的子节点,将作为搜索结果的知识点置于星状图的中间位置等),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相应的显示在触摸屏上。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网络终端1a基于该手势从存储装置中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更新触摸屏上的显示。
当然,若网络终端1a本身存储空间不足或者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则无需一开始就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服务器2a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a,并在触摸屏上加以显示。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服务器2a基于该手势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a,再在触摸屏上予以显示。
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a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这一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文字内容和多媒体内容。例如在图4A中,下半部分的左边部分是知识点的文字内容,下半部分的右边部分是知识点的多媒体内容。
图4B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顶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上移动。图4C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底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下移动。
在这一实施例中,网络终端1a通过星状图将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局部结构显示在屏幕中,并同时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星状图的显示非常适合于屏幕尺寸较小的设备,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效果更佳。
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1b和服务器2b两部分。网络终端1b可以是具备网络功能的计算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器2b建立通讯连接。
服务器2b中包含了第二传输模块21b和知识点存储模块22b。第二传输模块21b是将知识点存储模块22b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b。知识点存储模块22b存储了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知识点的分类是指知识点的编辑者对知识点定义的类别,例如“一带一路”在用户A的编辑下将其定义在“经济”类别下,而在用户B的编辑下可能将其定义在“政治”类别下。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知识点由于理解的不同可能会隶属于不同的分类。
知识点的标签类似于知识点的名称,例如“一带一路”就是这一知识点的标签。知识点的内容就是对该知识点的具体的定义,例如一带一路具体指什么就是“一带一路”标签下的内容。
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是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较佳的可以用树形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以父子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上下关系,以兄弟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并列关系。例如,“一带一路”的父节点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子节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投行”,“一带一路”的兄弟节点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
编辑者在录入知识点时,除了录入知识点的内容之外,还录入了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知识点B,可在录入知识点A的同时录入和B的关系,可分为A和B之间无关系、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而若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说明知识点A和B之间的颗粒度相同,并列关系又可以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
而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也一样,存在着无关系、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又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此外,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有着蕴含/从属关系。
网络终端1b中包括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b、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b、第一传输模块13b以及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b。第一传输模块13b用于将网络终端1b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2b。
知识点在网络终端上的显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当前知识点与其临近的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是知识点结构上的显示,另一部分是当前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这是知识点本身内容的显示。前者是由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b来实现,后者是由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b来实现。
网络终端1b的显示屏分为两部分,例如可以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或者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等,在本实施例中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为例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b中设有星状图显示单元111b,星状图显示单元111b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上半部分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来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了当前知识点。而相应的,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b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
星状图的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如图4A至4C所示。在图4A中,显示屏的上半部分显示了以星状图显示的知识点的结构,其中位于中央的是当前知识点,其上一层的是父节点,更上层的是祖父节点(即父节点的父节点),以此类推;当前知识点的下一层是子节点,更下一层的孙子节点(即子节点的子节点),以此类推,但通常由于孙子节点这一层展出过多,一般而言对于当前知识点适合展开到子节点这一层;当前知识点的左边或者右边的是兄弟节点。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用连线表达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数据结构而言这种关系即前述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就逻辑关系而言可能是包含关系、时间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较佳的,还可以用箭头方向进一步表示因果关系中何为因何为果。
星状图的节点可以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矩形框,矩形框内的文字就是知识点的标签名称,而矩形框的四条边的明暗可以表示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知识点结构上的关系。例如,若矩形框的顶边高亮,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上存在父节点;若矩形框的底边呈灰暗色,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下不存在子节点;矩形框的侧边也是同理,用来表示是否存在兄弟节点。
这种用线条明暗来表示是否存在相邻的父节点、子节点抑或兄弟节点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因为星状图通常适合于屏幕尺寸不大的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上的显示,因此在屏幕上通常只能显示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当前知识点临近的局部结构。而用户需要查找没有显示在当前界面上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触摸屏上直接通过手势操作来移动显示在屏幕上的知识点。而矩形框的边框的明暗是用来提示用户移动的边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高亮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存在与当前知识点关联的其他节点,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灰暗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不存在与之关联的其他节点。
在上一段中提到手势操作,对应的,还可以在网络终端1b中设置手势识别模块14b,手势识别模块14b对用户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显示的星状图上的操作手势进行识别,并基于手势移动星状图上显示的节点。
举例来说,当用户在网络终端1b中查询“一带一路”关键词时,这一搜索请求提交至服务器2b,并在服务器2b中执行搜索策略,查找到“一带一路”知识点。服务器2b将包含了“一带一路”知识点的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的数据通过第二传输模块21b传输至对应的网络终端1b,这些数据包括了所有知识点的分类、标签、结构关系、内容。
网络终端1b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自身的存储装置中,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例如,当前知识点所在层最多显示5个节点,最多显示父节点以及之上的层次为3层,最多显示下一层的子节点,将作为搜索结果的知识点置于星状图的中间位置等),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相应的显示在触摸屏上。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网络终端1b基于该手势从存储装置中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更新触摸屏上的显示。
当然,若网络终端1b本身存储空间不足或者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则无需一开始就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服务器2b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b,并在触摸屏上加以显示。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服务器2b基于该手势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b,再在触摸屏上予以显示。
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b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这一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文字内容和多媒体内容。例如在图4A中,下半部分的左边部分是知识点的文字内容,下半部分的右边部分是知识点的多媒体内容。
图4B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顶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上移动。图4C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底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下移动。
网络终端1b通过星状图将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局部结构显示在屏幕中,并同时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星状图的显示非常适合于屏幕尺寸较小的设备,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有别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在于,在星状图显示模式之外还提供了树形图显示模式,并可基于用户的输入在两种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参见图2,在网络终端1b中设置了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b,在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b中,除了星状图显示单元111b外,还设有树形图显示单元112b。
树形图显示单元112b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上以树形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具体例子请参见图5所示,图5示出了树形图的知识点结构体系,而当前的知识点在树形图中高亮显示。
在屏幕的显示界面上设置一切换按钮。例如在星状图显示界面中该按钮显示为“整体”,当用户点击“整体”按钮时,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b接收到切换指令,指令星状图显示单元111b停止工作,同时指令树形图显示单元112b显示,于是显示屏上的星状图显示切换至树形图显示。
反之,在树形图显示界面中该按钮显示为“局部”,当用户点击“局部”按钮时,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b接收到切换指令,指令树形图显示单元112b停止工作,同时指令星状图显示单元111b显示,于是显示屏上的树形图显示切换至星状图显示。
在这一实施例中,提供给用户两种显示模式:星状图和树形图,星状图利于用户具体学习该知识点,并了解与该知识点关联的邻近知识点,树形图则利于用户了解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而且,提供给用户在这两个显示模式中切换的功能。
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1c和服务器2c两部分。网络终端1c可以是具备网络功能的计算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器2c建立通讯连接。
服务器2c中包含了第二传输模块21c和知识点存储模块22c。第二传输模块21c是将知识点存储模块22c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c。知识点存储模块22c存储了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知识点的分类是指知识点的编辑者对知识点定义的类别,例如“一带一路”在用户A的编辑下将其定义在“经济”类别下,而在用户B的编辑下可能将其定义在“政治”类别下。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知识点由于理解的不同可能会隶属于不同的分类。
知识点的标签类似于知识点的名称,例如“一带一路”就是这一知识点的标签。知识点的内容就是对该知识点的具体的定义,例如一带一路具体指什么就是“一带一路”标签下的内容。
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是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较佳的可以用树形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以父子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上下关系,以兄弟节点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并列关系。例如,“一带一路”的父节点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子节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投行”,“一带一路”的兄弟节点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贸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
而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也一样,存在着无关系、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又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此外,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多个知识点B、C、D……有着蕴含/从属关系。
编辑者在录入知识点时,除了录入知识点的内容之外,还录入了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当前录入的知识点A和已经存在的知识点B,可在录入知识点A的同时录入和B的关系,可分为A和B之间无关系、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而若A和B之间存在并列关系,说明知识点A和B之间的颗粒度相同,并列关系又可以分为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但有学习顺序、无因果关系也无学习顺序三种。
网络终端1c中包括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c、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c、第一传输模块13c以及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c。第一传输模块13c用于将网络终端1c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2c。
知识点在网络终端上的显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当前知识点与其临近的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是知识点结构上的显示,另一部分是当前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这是知识点本身内容的显示。前者是由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c来实现,后者是由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c来实现。
网络终端1c的显示屏分为两部分,例如可以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或者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等,在本实施例中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为例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c中设有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上半部分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来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了当前知识点。而相应的,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c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
星状图的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的示例如图4A至4C所示。在图4A中,显示屏的上半部分显示了以星状图显示的知识点的结构,其中位于中央的是当前知识点,其上一层的是父节点,更上层的是祖父节点(即父节点的父节点),以此类推;当前知识点的下一层是子节点,更下一层的孙子节点(即子节点的子节点),以此类推,但通常由于孙子节点这一层展出过多,一般而言对于当前知识点适合展开到子节点这一层;当前知识点的左边或者右边的是兄弟节点。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用连线表达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数据结构而言这种关系即前述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就逻辑关系而言可能是包含关系、时间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等,较佳的,还可以用箭头方向进一步表示因果关系中何为因何为果。
星状图的节点可以用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矩形框,矩形框内的文字就是知识点的标签名称,而矩形框的四条边的明暗可以表示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之间是否存在知识点结构上的关系。例如,若矩形框的顶边高亮,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上存在父节点;若矩形框的底边呈灰暗色,则表示该矩形框之下不存在子节点;矩形框的侧边也是同理,用来表示是否存在兄弟节点。
这种用线条明暗来表示是否存在相邻的父节点、子节点抑或兄弟节点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因为星状图通常适合于屏幕尺寸不大的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上的显示,因此在屏幕上通常只能显示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当前知识点临近的局部结构。而用户需要查找没有显示在当前界面上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触摸屏上直接通过手势操作来移动显示在屏幕上的知识点。而矩形框的边框的明暗是用来提示用户移动的边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高亮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存在与当前知识点关联的其他节点,而当矩形框的某一边灰暗时,提示用户该边对应的方向上不存在与之关联的其他节点。
在上一段中提到手势操作,对应的,还可以在网络终端1c中设置手势识别模块14c,手势识别模块14c对用户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显示的星状图上的操作手势进行识别,并基于手势移动星状图上显示的节点。
举例来说,当用户在网络终端1c中查询“一带一路”关键词时,这一搜索请求提交至服务器2c,并在服务器2c中执行搜索策略,查找到“一带一路”知识点。服务器2c将包含了“一带一路”知识点的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的数据通过第二传输模块21c传输至对应的网络终端1c,这些数据包括了所有知识点的分类、标签、结构关系、内容。
网络终端1c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自身的存储装置中,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例如,当前知识点所在层最多显示5个节点,最多显示父节点以及之上的层次为3层,最多显示下一层的子节点,将作为搜索结果的知识点置于星状图的中间位置等),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相应的显示在触摸屏上。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网络终端1c基于该手势从存储装置中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更新触摸屏上的显示。
当然,若网络终端1c本身存储空间不足或者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则无需一开始就传输整个知识点体系。服务器2c基于星状图显示的设定截取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c,并在触摸屏上加以显示。若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操作,则服务器2c基于该手势重新截取对应的知识点体系的局部结构,并将这一局部结构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1c,再在触摸屏上予以显示。
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12c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下半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这一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文字内容和多媒体内容。例如在图4A中,下半部分的左边部分是知识点的文字内容,下半部分的右边部分是知识点的多媒体内容。
图4B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顶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上移动。图4C示出了当前知识点位于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最底层的情况,此时用户已经无法再通过手势操作往下移动。
网络终端1c通过星状图将包含了当前知识点的局部结构显示在屏幕中,并同时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星状图的显示非常适合于屏幕尺寸较小的设备,在智能手机中应用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和前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星状图显示模式之外还提供了树形图显示模式和蕴含图显示模式,并可基于用户的输入在三种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参见图2,在网络终端1c中设置了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c,在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11c中,除了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外,还设有树形图显示单元112c和蕴含图显示单元113c。
树形图显示单元112c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上以树形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具体例子请参见图5所示,图5示出了树形图的知识点结构体系,而当前的知识点在树形图中高亮显示。
蕴含图显示单元113c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上以蕴含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具体例子请参见图6A和6B所示,在图6A中,界面中主要显示了一个知识点的局部集合,当前知识点位于这个局部的集合中(用粗线框表示),在这个局部集合之外用一个箭头表示了蕴含该局部集合的上一级别的集合。在图6B中,界面中显示了最上一级的集合,此时不存在箭头表示上一级别的集合,因为在此界面中的集合已经是最上层的集合,其中当前知识点用粗线框表示。对于蕴含图中的集合而言,也可以用连线表示集合之间存在关系,而且这种连线也有宽度粗细之分,当两个集合之间的小颗粒知识点间的连线越多,则这两个集合之间的连线就越粗。
在屏幕的显示界面上设置一切换按钮。例如切换按钮上显示为“树形图”,当按下该切换按钮时,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c接收到切换指令,指令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和蕴含图显示单元113c停止工作,同时指令树形图显示单元112c显示,于是显示屏上切换至树形图显示。
此外,切换按钮显示为“星状图”,当用户点击“星状图”按钮时,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c接收到切换指令,指令树形图显示单元112c和蕴含图显示单元113c停止工作,同时指令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显示,于是显示屏上切换至星状图显示。
此外,切换按钮显示为“蕴含图”,当用户点击“蕴含图”按钮时,显示模式切换模块15c接收到切换指令,指令星状图显示单元111c和树形图显示单元112c停止工作,同时指令蕴含图显示单元113c显示,于是显示屏上切换至蕴含图显示。
除了按钮方式的切换操作之外,还可以以鼠标操作来进行切换。例如,系统默认是以星状图来显示,若单击则转换为蕴含图来显示,若双击则转换为树形图来显示。
在这一实施例中,提供给用户三种显示模式:星状图、树形图和蕴含图,星状图利于用户具体学习该知识点,并了解与该知识点关联的邻近知识点;树形图则利于用户了解当前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点结构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蕴含图则利于用户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包含关系。而且,提供给用户在这三个显示模式中切换的功能。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包括网络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网络终端中包括:
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当前知识点;
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二部分显示当前知识点的内容;
第一传输模块,将网络终端中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服务器中包括:
知识点存储模块,存储知识点的分类、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
第二传输模块,将知识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显示模式是星状图显示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包含星状图显示单元,星状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还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所显示的知识点结构中包含当前知识点;
网络终端中还包括:
显示模式切换模块,接收用户的输入以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显示模式是树形图显示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还包含树形图显示单元,树形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树形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知识点存储模块是以树形数据结构存储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标签和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以星状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的结构关系,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显示以当前知识点为中心的上N个父节点、与之相邻的N个兄弟节点、以及下N个子节点,其中N是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中星状图的节点上显示知识点的标签、节点之间的连线或箭头表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星状图的节点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的文字是知识点的标签,矩形框的边的明暗表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有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络终端还包括:
手势识别模块,对用户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所显示的星状图上的操作手势进行识别,并基于手势移动星状图上显示的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学习显示装置的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还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其中第三显示模式是蕴含图的模式;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块中还包含蕴含图显示单元,蕴含图显示单元在网络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以蕴含图显示模式显示知识点结构;显示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以在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知识点内容显示模块所显示的当前知识点的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文字内容和多媒体内容。
CN201510377628.8A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005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7628.8A CN105005442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PCT/CN2016/087807 WO2017000891A1 (zh) 2015-07-01 2016-06-30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US15/740,905 US20180350250A1 (en) 2015-07-01 2016-06-30 Network terminal-based learning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7628.8A CN105005442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442A true CN105005442A (zh) 2015-10-28
CN105005442B CN105005442B (zh) 2019-07-16

Family

ID=5437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7628.8A Active CN105005442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50250A1 (zh)
CN (1) CN105005442B (zh)
WO (1) WO201700089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894A1 (zh) * 2015-07-01 2017-01-05 马正方 基于数字图书的学习装置
WO2017000891A1 (zh) * 2015-07-01 2017-01-05 马颐宁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CN107545000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7577685A (zh) * 2016-07-04 2018-01-12 青岛伟东云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633468A (zh) * 2016-07-18 2018-01-26 上海颐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信息点结构的指导方法和系统
CN108074204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淡江大学 结构性学习概念评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3855A (zh) * 2020-06-09 2020-09-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学习知识点的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4378B (zh) * 2021-04-12 2022-06-21 东营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化数学教学辅助方法、装置及智能教学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128A (zh) * 2003-10-29 2005-05-0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教材的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1625799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梁昌年 用于个性化学习的界面
CN103136332A (zh) * 2013-01-28 2013-06-05 福州新锐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点制作、管理、检索的实现方法
CN103514769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学习线路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4462506A (zh) * 2014-12-19 2015-03-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标注信息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163A (en) * 1988-10-03 1990-02-27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telligent optical navigator dynamic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nd navigation system
CN104537902B (zh) * 2014-12-04 2017-09-12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多种资源展示的交互式教学导图系统
CN105005442B (zh) * 2015-07-01 2019-07-16 马颐宁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128A (zh) * 2003-10-29 2005-05-0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教材的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1625799A (zh) * 2008-07-07 2010-01-13 梁昌年 用于个性化学习的界面
CN103514769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学习线路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3136332A (zh) * 2013-01-28 2013-06-05 福州新锐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点制作、管理、检索的实现方法
CN104462506A (zh) * 2014-12-19 2015-03-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标注信息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纪河: "《成人网络学习》", 31 July 2010, 东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894A1 (zh) * 2015-07-01 2017-01-05 马正方 基于数字图书的学习装置
WO2017000891A1 (zh) * 2015-07-01 2017-01-05 马颐宁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CN107545000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7577685A (zh) * 2016-07-04 2018-01-12 青岛伟东云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知识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633468A (zh) * 2016-07-18 2018-01-26 上海颐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信息点结构的指导方法和系统
CN107633468B (zh) * 2016-07-18 2023-01-13 上海颐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信息点结构的指导方法和系统
CN108074204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淡江大学 结构性学习概念评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442B (zh) 2019-07-16
WO2017000891A1 (zh) 2017-01-05
US20180350250A1 (en)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5442A (zh)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显示装置
US10838692B2 (en) Techniques to present a user interfac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CN106855748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4461346A (zh) 一种视障人士触控屏幕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触屏移动终端
CN104317487A (zh) 环形菜单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164616A (zh) 一致文本建议输出
CN102272701A (zh) 用于提供个性化用户接口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US201702355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ractive help file for host software user interfaces
CN106327934A (zh) 一种基于网络终端的学习指导装置
CN103019530B (zh) 基于手势识别的索引菜单的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WO2022242354A1 (zh) 卡片单元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267974B (zh) 业务接口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3577191A (zh) 一种可配置的仪器菜单系统
CN107517312A (zh) 一种壁纸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347459A (zh) 一种窗口最小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交互智能平板
CN102609399A (zh) 用于在移动装置中提供电子书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47550A (zh) 一种应用切换方法以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Ortega Desakota 2.0: Worlding hybrid spaces in the global urban
CN103294389A (zh) 在终端中处理触摸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2799343A (zh) 一种显示索引图标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Monteiro The screen media reader: Culture, theory, practice
CN108073655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7885449A (zh) 一种拍照搜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301187A (zh) 基于网络终端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装置
CN105677823B (zh) 一种问答整理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