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5942B -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5942B
CN104995942B CN201380002266.3A CN201380002266A CN104995942B CN 104995942 B CN104995942 B CN 104995942B CN 201380002266 A CN201380002266 A CN 201380002266A CN 104995942 B CN104995942 B CN 104995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delay
cooperation
data
web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2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5942A (zh
Inventor
张思
王珏平
何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95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5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及方法,通过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将协作小区按照时延分类管理,识别符合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所述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协作功能的正常实施,发挥小区协作通信的预期效果,本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情况,设置灵活简便。

Description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作为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传输技术,通过利用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节点进行协作处理,来解决现有蜂窝系统中单小区单站点传输对系统频率资源的限制。可以通过多个站点和远程射频单元协作、或站点和其所属中继站协作、或多个站点间协作等多种协作方式进行信号发送、接收,则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与多个站点射频单元之间建立上下行链路进行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展信号覆盖范围,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系统的平均吞吐量,优化协作系统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CoMP技术中定义了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与协作小区,共同参与数据协作传输。在现有技术中,协作小区一般都由技术人员按照站点部署情况以及网络优化目的进行人工选择,选择出的协作小区在实际进行数据协作传输时,协作通信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及方法,可以提升小区协同通信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设备,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包括,
时延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时延测量单元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以及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延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主站点发送的测量消息传输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后,再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至所述主站点的往返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测量消息收发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开始计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二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停止计时。
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后停止计时,并将记录得到的数据传输时延发送给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存储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计时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选择的协作小区至少有两个,测量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
所述小区管理设备还包括时延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时延调节单元还包括,
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
缓存时间计算子单元,用于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
数据缓存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包括,
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存储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
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传输时延是所述主站点发送的测量消息传输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后,再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至所述主站点的往返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测量主站点与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包括,
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所述测量消息,并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在所述测量消息发送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后停止计时,记录得到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选择的协作小区至少有两个,测量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
对所述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对所述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包括,
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
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通过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识别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数据协作传输功能的正常实施,提升多点协作通信的效果,本小区管理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情况,设置灵活简便。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参考实际数据建立的测量序列,可以准确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减少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的一种使用方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的一种使用方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的一种使用方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的一种使用方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小区管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以及后续进一步的演进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站点可以用于管理所述站点下至少一个小区,为所述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选择协作小区,并与其他相邻的站点进行信息交互。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站点可以包括有不同的构成,例如,在CDMA系统中,所述站点可以包括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在WCDMA系统中,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在LTE系统以及LTE后续进一步的演进系统中,所述站点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Node B,evolved Node B)。
多点协作传输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站点间协作与站点内部协作。站点内部协作是指协作的小区在同一个站点内部;站点间协作是指协作小区分别由不同的站点控制。在站点间协作的方式中,要求可以在不同站点之间共享大量小区内用户设备的相关数据信息,因此对于协作小区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要求较高。如果数据传输时延超出可被接收的范围,会导致无法取得多点协作传输的预期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针对的是站点间协作的多点协作传输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可以是一种基站,或者,也可以是一种基站的组成部件,例如,可以是基站中的基带处理单元,或者独立于基带处理单元且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相连的基站内其他设备。或者,所述小区管理设备也可以是一种集中式管理设备,例如中心节点,或者所述集中式管理设备中的组成部件,所述集中式管理设备可以与至少一个具有收发功能的基站相连。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中,假设小区a是服务小区,小区1,小区2……小区n是与小区a协作处理小区a内数据传输的协作小区,小区a所属站点的基带处理单元(BBU,Base Band Unit)完成协同功能的部署。图1中所示的协作小区的数据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服务小区站点的基带处理单元,如图1中所示的传输路径1,传输路径2……传输路径n,由于传输路径的差异,各协作小区到达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的时延也有所差别。而不同类型的协同功能对协作小区到服务小区的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不同,如果以不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来实施协同功能,会导致协同功能受益的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一种协同功能部署的示意图,图1中所示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的分布,位置,数量等;所述数据传输路径的方向、距离等都仅作示意之用,在实际情况下,可按网络组网要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小区管理设备。
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可以包括时延测量单元101: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所述主站点是指服务小区所在的站点,所述候选辅站点是指候选协作小区所在的站点。所述候选辅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为互通站点,所述互通站点是指具有相邻关系且可以进行数据交互的站点。所述主站点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之间可以互为互通站点。互通站点之间的互通关系可以在网络规划时,根据设计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或者,也可以在初始部署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所述互通站点信息可以存储在网络管理设备中或者各站点中。各互通站点可以获取其他互通站点的信息,获取方式不限,可以由站点发送请求消息给网络管理设备,由网络管理设备下发给所述站点,或者,例如可以直接向具有互通关系的互通站点发送请求获得互通站点信息,或者,直接将互通站点信息发送给具有互通关系的站点。各互通站点管理至少一个小区,不同的互通站点下的小区可以进行站点间的协作通信。
可选的,所述时延测量单元101可以测量所述主站点与所述候选辅站点间数据交互的往返时延,即测量所述数据按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从所述主站点发送至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后又按所述数据传输路径返回至所述主站点所需的总时间。
时延存储单元102:用于存储所述时延测量单元101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可选的,所述时延存储单元102将上述时延测量单元101测得的每个站点与其它互通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存储。例如,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便于提取与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同一站点下多个小区集中分布,则同一站点下各小区到所属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可以忽略不计,即不考虑小区间的时延差。因此,所述时延存储单元102存储的互通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即为各互通站点下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本发明实施例部分出现的互通站点间数据传输时延或者各互通站点下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文字描述,含义一致,下文不再对此做重复解释。
在另一个实施中,如果同一站点下多个小区分散,则在测量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之外,可以进一步测量同一站点下各小区到所属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所述时延存储单元102存储的数据传输时延是两类时延之和,则可以提高协同功能的实施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以同一站点下小区集中进行说明,对同一站点下多个小区分散的情况可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时延管理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并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所述协作小区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小区协同方式进行多点协作数据传输。
由于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是相对存在的,因此,对于任意两个互通站点下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都需要进行测量,便于按数据传输时延的不同将小区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协作方式需求构建相应的候选协作小区集合。
小区协作方式可以预先设定,例如,主站点可以预先部署上行协作方式或下行协作方式,或同时部署了上述两类协作方式。
所述上行协作方式是指由服务小区的基站与协作小区的基站共同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信号,进行信号联合接收;所述下行协作方式是指由服务小区的基站与协作小区的基站共同向用户设备传输相同或不同的数据,用户可以获得信号合并增益。不同的协作方式对数据传输性能指标要求不同,对数据传输时延也有对应的规定。
因此,所述时延管理单元103可以用于,通过将存储的站点间数据传输时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作比较,将各互通站点下小区按照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候选协作小区集合。
可选的,所述时延管理单元103可以查找时延存储单元102中存储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比照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将满足时延要求的候选辅助站点下小区归入同一小区集合,将所述站点下小区标记为优选参与协作的小区;进一步的,也可以将不满足时延要求的小区标记为不推荐参与协作的小区。标记方式不限,可以在小区信息数据中添加字段,增加标识位。所述小区集合信息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存储在所述时延管理单元103内部。
所述时延管理单元103还可以用于,在按照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分类管理的候选小区集合中,按照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对除时延要求之外的其他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协作小区。所述其他性能指标包括小区间相邻关系、物理位置及邻区内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等现有技术中的指标,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通过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识别符合时延要求的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时延要求的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数据协作传输功能的正常实施,提升小区协作通信的效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时延测量单元101还可以包括,测量消息收发子单元1011:用于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1012,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1012开始计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二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1012,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1012停止计时。
计时子单元101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后停止计时,并将记录得到的数据传输时延发送给所述时延存储单元102。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消息可以是测量序列。所述时延测量单元101包含序列源存储和测量序列的发送接收两部分功能。所述序列源包含了用于测量数据传输时延的测量序列,并且当测量序列需要改变时,可以自动更新。测量序列的长度比照传输数据的实际长度设计,如果测量序列过长,例如长于实际的业务数据,则站点收到该序列后处理时间会增长,相应的,返回时延会增加;类似的,如果测量序列过短,测量出的时延会过短,不符合实际数据传输情况。同时,测量序列的内容应有利于传输的数据的识别和纠错。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序列的内容和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测量序列,该测量序列的长度是1024个bit。
1010…….101010(单位:bit,长度:1024)
利用比照实际数据建立的测量序列作为测量消息,可以准确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减少测量误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情况,不同的网络拓扑中,需要测量的数据传输时延内容不同,测量的复杂程度也各有高低。如图3所示的组网示意图中,站点1,站点2,站点3下覆盖3个小区,每个站点均配置有一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分别为设备1,设备2,设备3,所述站点1,站点2和站点3互为互通站点;每个站点可以分别测量到其他互通站点的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如图3中,站点1分别测量到站点2,站点3的时延T1,T2;站点2分别测量到站点1,站点3的时延T1,T3。站点3需要测量到站点1,站点2的时延T2,T3。测量所有互通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是为了便于对各互通站点下小区进行分类管理,在服务小区的站点选择协作小区参与协作通信时不会有遗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站点1,站点2及站点3通过交换单元传输数据,站点1,站点2及站点3分别配置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以站点1下某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为例,站点1需要测量站点1到交换单元的时延T1和站点2到交换单元的时延T2。站点1与站点2之间的时延是T1+T2,其中,T1由站点1测量;T2由站点2测量,并通过交换单元将测量信息告知站点1,由站点1进行时延的计算。类似的,站点1与站点3之间的时延为T1+T3;站点2与站点3之间的时延为T2+T3。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互通站点只具备数据收发功能,由一个中心站点集中管理控制。所述中心站点具有管理相连的各互通站点的功能。所述中心站点配置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由于数据协作传输功能由中心站点完成,中心站点为管理的某一互通站点下的小区确定协作小区后,协作小区的数据均要传输到中心站点进行协作处理,故每个互通站点到中心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相当于到其他互通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如图5所示的组网示意图,站点4-站点6只具备数据收发功能,中心站点通过通信链路分别与站点4-站点6相连接,可以实现中心站点与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站点4-站点6之间的数据转发,中心站点可以测量到每个相连的互通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包括图5中所示的中心站点到站点4,站点5,站点6的时延T4,T5,T6,以站点4为例,则站点4到站点5的时延为T4+T5,站点4到站点6的时延为T4+T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站点4-站点6通过交换单元相连接,但由于中心站点负责各站点的功能,交换单元起数据转发的作用,所以中心站点的小区管理站点可以直接测量各站点到达中心站点的时延,无需测量各站点到交换单元的时延。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管理设备还可以适用于融合图3所示组网方式与图5所示组网方式的混合组网场景,具体如图6所示,其中,站点1,站点2,站点3分别配置有设备1,设备2及设备3,中心站点配置有设备4。在该混合组网场景下,除了测量图3及图5实施例中所示的两类数据传输时延以外,还需要测量配置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小区管理设备的站点与中心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以站点1下某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为例,站点1测得站点1到中心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为T7;可以得到站点1到站点4的时延是T7+T4,站点1到站点5的时延是T7+T5,站点1到站点6的时延是T7+T6。以站点4下某小区作为服务小区为例,站点4测得站点4到中心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为T4;可以得到站点4到站点1的时延是T7+T4,站点4到站点2的时延是T4+T8,站点4到站点3的时延是T4+T9。其它互通站点之间的时延测量方式与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图3-6提供的各种应用场景仅仅是一种举例,具体场景中的各种站点的数量、以及各站点的互通关系等并不限制于此。
以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在数据时延测量完成后,测量得到的数据传输时延由服务小区所属的站点的小区管理设备中的时延存储单元102存储,例如,其中,站点1与其它互通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存储内容如表1所示。对于数据协作传输功能集中在中心站点的站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可以存储在与中心站点的小区管理设备内,例如站点4与其它互通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存储方法见下表2,由于站点4的数据协作传输功能集中在中心站点,因此站点4的数据传输时延存储在与中心站点的小区管理设备内。
互通站点 小区间数据传输时延
站点2 T1
站点3 T2
站点4 T7+T4
站点5 T7+T5
站点6 T7+T6
表1站点1与其它互通站点的数据传输时延存储表
表2站点4与其它站点数据传输时延存储表
进一步的,仍以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说明时延管理单元103的工作方式。
假设站点1下某小区为服务小区,该小区需要接收来自其它协作小区的数据,以预设的协作方式完成站点间的数据协作传输功能,则建立协作小区集合需要考虑该小区和其它互通站点下小区的数据传输时延,才能正常实现所述协作功能。因此,所述时延管理单元103用于根据不同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和测量得到的互通站点间的实际数据传输时延来建立所述小区集合。
假设站点1预先为小区a部署有3个协作方式,可以实现3种不同的数据协作传输功能,(简称“协作功能”)。协作功能1对服务小区与协作小区间的时延要求是小于Td1(假设Td1=100us),协作功能2对所述时延要求是小于Td2(假设Td2=1ms),协作功能3对所述时延要求假设是小于Td3(假设Td3=4ms)。假设实际测得的站点1与其他互通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如表3所示。
互通站点 小区间数据传输时延
站点2 T1=80us
站点3 T2=3ms
站点4 T7+T4=6ms
站点5 T7+T5=150us
站点6 T7+T6=90us
表3站点1下小区与其它互通站点的时延测量结果示例
可见,数据传输时延小于Td1的包括站点2及站点6下小区,小于Td2的包括站点2、站点5、站点6下小区,小于Td3的包括站点2、站点3、站点5、站点6下小区,则按照不同协作功能的时延要求,可以构成不同的小区集合,如表4所示。根据时延建立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作为选择协作小区参与预设的协作方式的一个判断条件。
上述Td1、Td2及Td3的取值可以由预先根据实验或经验选取固定值,也可以由站点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自动生成,并动态变更,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定。同样,上述实施例中的时延测量结果仅作示意之用,不构成任何对本发明的限制。
表4站点分布拓扑1下站点1的候选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情况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通过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识别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数据协作传输功能的正常实施,提升小区协作通信的效果,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情况,设置灵活简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如图7所示。
其中所述时延存储单元201、时延管理单元202的功能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时延存储单元101、时延管理单元102相同,此不做赘述。
根据上述互通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选择协作小区进行协作数据传输后,可以对各协作小区传输的数据进行同步调整,包括,根据各协作小区的站点到服务小区的站点的时延差,对相对先传输到服务小区的站点的协作小区的数据进行缓存,等待相对最后传输到服务小区的站点的协作小区的数据达到后,同步发送给服务小区的站点。
为实现上述功能,所述小区管理设备还可以包括时延调节单元204,用于在选定协作小区参与协作,并启动协作功能后,对协作小区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即使由于各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路径不同,达到服务小区存在相对时延,也可以利于数据的实时处理,保证所有协作小区的数据能同时发送给服务小区的,实现数据同步处理。
具体的,所述计时子单元2012进一步用于,若有至少两个协作小区,测量每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相对时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谓的时延也就是时间长度。
例如,一个服务小区具有N个协作小区,N个协作小区可以分别标识为小区1至小区N,所述N为整数,且N大于1。当测量消息收发子单元2011收到小区1发送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测量消息)时,所述计时子单元2012开始计时,得到小区1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相对时延T1,以此类推,当收到小区N发送的数据时,得出小区N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TN-1,则可以得到N个时延,包括T1,…,TN,并将这N个时延发送给所述时延调节单元204,延调节单元204用于对所述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
所述时延调节单元204进一步包括,比较子单元2041,用于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
缓存时间计算子单元2042,用于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并将所述缓存时间信息发送给数据缓存子单元2043。
假设N=3,即协作小区包括小区1,小区2,小区3,其中小区1的相对时延T1大于小区2的相对时延T2以及小区3的相对时延T3,则所述T1为最大相对时延,则小区2的缓存时间为T1-T2,小区3的缓存时间为T1-T3。
数据缓存子单元204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用于在达到缓存时间后再对所述各协作小区的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在根据数据传输时延选择协作小区,开始数据协作传输后,可以进一步对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与处理,提高小区协作通信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小区管理设备中可以仅包括时延测量单元201’及时延调节单元202’,即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选定协作小区的方式,而针对选定的协作小区,时延调节单元202’通过所述时延测量单元201’测量得到的每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相对时延,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所述时延测量单元201’测量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的方式和时延调节单元202’进行时延调节的方式可以参考计时子单元2012和时延调节单元204,各单元内部的结构与功能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采用图8所示小区管理设备,可以对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实现协作通信中数据的同步传输与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如图9所示。
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301: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所述协作小区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小区协同方式进行多点协作数据传输。
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301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301测量的是候选辅助站点与主站点间数据交互的往返时延,即数据按一定传输路径从候选辅助站点发送至主站点后又按原传输路径返回至所述协作小区所需的总时间。
所述存储器302可以将上述处理器测得的主站点与其它互通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存储。例如,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起来,便于提取与管理。
小区协作方式可以预先设定,例如,主站点可以预先部署上行协作方式或下行协作方式,或同时部署了上述两类协作方式。
不同的协作方式对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不同,所述处理器301可以通过将存储的数据传输时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作比较,将各互通站点下小区按照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候选协作小区集合。
所述处理器301还可以用于,在按照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分类管理的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中,按照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对除时延要求之外的其他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协作小区。所述其他性能指标包括小区间相邻关系、物理位置及邻区内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等现有技术中的指标,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小区管理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3,用于按照处理器301的指示,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测量消息,并接受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
所述处理器还包括,计时器3011,用于在所述测量消息发送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后停止计时,记录得到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并将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发送给所述存储器302。
可选的,所述测量消息可以是测量序列,所述测量序列包含在序列源中,所述序列源可以存储在存储器302中。
所述收发器303进一步用于,发送所述测量序列给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并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计时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二指示消息给计时器303。
所述序列源包含了用于测量数据传输时延的数据序列,并且当测量序列需要改变时,可以自动更新。测量序列的长度比照传输数据的实际长度设计,如果测量序列过长,例如长于实际的业务数据,则站点收到该序列后处理时间会增长,相应的,返回时延会增加;类似的,如果测量序列过短,测量出的时延会过短,不符合实际数据传输情况。同时,测量序列的内容应有利于传输数据的识别和纠错,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序列的内容和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定。
利用比照实际数据建立的测量序列作为测量消息,可以准确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减少测量误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主站点与候选辅助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选择协作小区进行协作数据传输后,所述处理器301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对协作小区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保证所有协作小区的数据能同时发送给服务小区,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与处理,提高小区协作通信的质量。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器305进一步用于,若有至少两个协作小区,测量每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相对时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谓的时延也就是时间长度。
具体的测量方法可参照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处理器301进一步用于,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用于在达到缓存时间后再对所述各协作小区的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情况,不同的网络拓扑中,需要测量的数据传输时延内容不同,测量的复杂程度也各有高低,技术人员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站点部署。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具体可以应用的组网形式如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小区管理设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小区管理设备的功能实施,小区管理设备内的各器件的具体运作方式也可以参照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小区管理设备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重复描述。
可选的,所述小区管理设备的上述功能可以集成在BBU内,也可以集成在基站内独立的装置中,所述装置与基站内的BBU相连,由所述装置完成上述时延测量、数据传输时延管理、候选协作小区集合选择的功能,由BBU完成协作小区的选择,所述装置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通畅,不影响小区管理设备功能的实现即可。
所述装置可以将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小区站点的BBU,由所述BBU从所述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中选择协作小区参加所述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
所述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信息可以包括,所述集合中各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D)或服务小区的地理坐标等用于识别小区的信息。
所述装置也可以将不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小区信息同时上报给所述BBU,由于所述BBU在选择协作小区时,除了考虑参与协作功能的协作小区的时延要求,还综合考虑小区间相邻关系及邻区内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等多种因素时,同时上报不满足所述时延要求的小区信息,可以为BBU进行协作小区选择时提供备选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通过准确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将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识别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协作功能的正常工作,提升小区协作通信的效果。进一步的,在小区协作通信开始进行后,可以利用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对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与处理,提高小区协作通信的质量。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组网方式,设置灵活简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管理方法,涉及一种小区管理设备,方法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
S101: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所述主站点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为互通站点。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是所述主站点发送测量消息到所述候选辅助后,再由所述候选辅助将所述测量消息返回给所述主站点经过的往返时延。
可选的,可以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测量消息,在所述测量消息发送后开始计时,在接收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后,停止计时。
可选的,所述测量信息可以是比照传输数据的实际长度设计的测量序列,包含在序列源内,当测量序列需要改变时,所述序列源可以进行自动更新。
S102:存储测量得到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具体的,可以将测量得的主站点与各候选辅助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以表格的形式存储起来,便于提取与管理。
S103: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将存储的主站点与各候选辅助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与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作比较,将各互通站点按照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分类管理,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
可选的,主站点可以预先部署上行协作方式或下行协作方式,或同时部署了上述两类协作方式。
可选的,S103中可以包括,查找存储的主站点与候选辅助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时延;按照预设的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将满足时延要求的站点下小区归入同一候选协作小区集合;将所述满足时延要求站点下小区标记为优选参与协作的小区;将不满足时延要求的站点下小区标记为不推荐参与协作的小区。
由于参与协作功能的协作小区不仅有时延要求,还需综合考虑小区间相邻关系及邻区内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等多种因素,因此,同时标记不满足所述时延要求的小区,可以为进行协作小区选择时提供备选方案。
S1034:从所述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所述候选协作小区集合中选择参加所述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
进一步的,可选的,由于各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路径不同,因此达到服务小区存在相对时延,不利于数据的实时处理。因此,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服务小区所述站点的基带处理单元选定协作小区参与协作并启动协作功能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04-S106,对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保证所有协作小区的数据能同时发送给服务小区的基带处理单元,实现数据同步处理。
S104:若有至少两个协作小区,测量每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相对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谓的时延也就是时间长度。
具体的测量方法可以参照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S105: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相对时延,找出最大相对时延,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
S106: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
达到缓存时间后,可以释放数据,对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管理设备通过准确测量协作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并将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协作方式对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要求作比较,识别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并优先由符合时延要求的协作小区参与小区协作通信,可以保障协作功能的正常工作,提升小区协作通信的效果。进一步的,在小区协作通信开始进行后,可以利用所述小区管理设备对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与处理,提高小区协作通信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5所示的小区管理方法可以是图2-图9实施例所示的小区管理设备执行的方法;图2-图9实施例所示的小区管理设备可以执行如图10所示的小区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图2-图9的具体小区管理设备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另外,所描述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子、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延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时延测量单元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时延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以及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
所述时延测量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选择的协作小区至少有两个,测量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
所述小区管理设备还包括时延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延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主站点发送的测量消息传输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后,再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至所述主站点的往返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测量单元具体包括,
测量消息收发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开始计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并发送第二指示消息给计时子单元,通知所述计时子单元停止计时;
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消息后停止计时,并将记录得到的数据传输时延发送给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存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按实际传输数据的长度设计的测量序列;
所述时延测量单元,具体用于存储包含所述测量序列的序列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延测量单元具体用于,更新所述序列源,所述更新的序列源中包含更新的测量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调节单元还包括,
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
缓存时间计算子单元,用于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
数据缓存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包括,上行协作方式,和/或下行协作方式。
8.一种小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主站点与所述主站点互通的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
存储测量得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确定所述候选辅助站点下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
从所述满足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的时延要求的小区中选择协作小区;
若所述选择的协作小区至少有两个,测量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协作小区的数据传输的相对时延;
对所述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是所述主站点发送的测量消息传输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后,再从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至所述主站点的往返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主站点与候选辅助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包括,
向所述候选辅助站点发送所述测量消息,并接收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在所述测量消息发送后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所述候选辅助站点返回的所述测量消息后停止计时,记录得到的所述数据传输时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消息包括,按实际传输数据的长度设计的测量序列;
存储包含所述测量序列的序列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更新所述序列源,所述更新的序列源中包含更新的测量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相对时延进行调节对齐包括,
比较各个协作小区的发送数据到服务小区的时延,得到最大相对时延;
以所述最大相对时延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所述其他协作小区是指除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之外的小区,所述缓存时间是所述其他协作小区相对于所述最大相对时延对应的协作小区发送数据的缓存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时间信息,对所述其他协作小区发送的数据进行缓存。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小区协作方式包括,上行协作方式,和/或下行协作方式。
CN201380002266.3A 2013-12-10 2013-12-10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Active CN104995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9016 WO2015085496A1 (zh) 2013-12-10 2013-12-10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5942A CN104995942A (zh) 2015-10-21
CN104995942B true CN104995942B (zh) 2019-05-28

Family

ID=5337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266.3A Active CN104995942B (zh) 2013-12-10 2013-12-10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86478A1 (zh)
EP (1) EP3068159A4 (zh)
JP (1) JP6408006B2 (zh)
CN (1) CN104995942B (zh)
WO (1) WO20150854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0538B2 (en) * 2015-03-23 2019-06-11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ed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WO2019122962A1 (en) * 2017-12-19 2019-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aseband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ordination set of neighboring basebands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c-ran)
US20230291513A1 (en) * 2020-08-05 2023-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control
CN112153710B (zh) * 2020-09-23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2469B2 (ja) * 2002-05-14 2008-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このシステムの通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US20100067393A1 (en) * 2007-01-25 2010-03-18 Toshio Sakimura Packet round trip time measuring method
CN101790188B (zh) * 2009-01-24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时间偏置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1841778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多点接收中的时间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00265904A1 (en) * 2009-04-21 2010-10-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ption
CN101882942B (zh) * 2009-05-07 2012-1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导频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基站
CN102598764B (zh) * 2009-10-30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US9130834B2 (en) * 2009-12-22 2015-09-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backbone inter base-station communication
EP2426829A1 (en) * 2010-09-01 2012-03-07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base st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998420B (zh) * 2010-11-12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小区集合建立方法
JP6014025B2 (ja) * 2011-04-28 2016-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843715B (zh) * 2011-06-20 2017-05-24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系统、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03096369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设备
US20150056992A1 (en) * 2012-01-19 2015-02-26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170453B (zh) * 2012-03-14 2018-06-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小区选择方法及设备
WO2013141320A1 (ja) * 2012-03-22 2013-09-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85496A1 (zh) 2015-06-18
US20160286478A1 (en) 2016-09-29
JP6408006B2 (ja) 2018-10-17
CN104995942A (zh) 2015-10-21
EP3068159A1 (en) 2016-09-14
JP2017503400A (ja) 2017-01-26
EP3068159A4 (en)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2605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Й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НОЙ МНОГОТОЧЕЧНОЙ (СоМР)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CN104685923B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205665B (zh) 包括蜂窝网络且为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服务的蜂窝通信系统
CN102598764B (zh) 基站、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CN101621836B (zh) Mesh网络中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和mesh网络
CN104995942B (zh) 小区管理设备及小区管理方法
CN103428758B (zh) 一种测量管理方法和网络端、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993186A (zh) 虚拟多点收发机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26306B (zh) 一种高密集无线网络中基于博弈的下行动态干扰协调方法
CN102685797B (zh) Rrh增强协作多点传输系统及其csi‑rs配置方法
KR2017006320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혼잡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246046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162764A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491637A (zh) 一种pdsch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451544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392044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9699714B2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 search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625362A (zh) 一种多信道多射频无线Mesh网络中分布式信道分配方法
US20180124859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mobilit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39202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9842455A (zh) 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929771A (zh)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416420B (zh) 用于基站之间的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5516B (zh)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KR101751757B1 (ko) 트리형 네트워크 기반 타임슬롯 및 주파수 슬롯 할당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4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