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5516B -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5516B
CN104145516B CN201280023746.3A CN201280023746A CN104145516B CN 104145516 B CN104145516 B CN 104145516B CN 201280023746 A CN201280023746 A CN 201280023746A CN 104145516 B CN104145516 B CN 104145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staggeredly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37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5516A (zh
Inventor
汤斌淞
陈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45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5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5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相干扰的两基站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在下行链路上给用户设备发射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并在上行链路上接收用户设备的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为例,上行信道包括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LTE中存在PUCCH与PUSCH的上行干扰,特别是位于小区边缘的UE其上行功率将会干扰其邻区。
在无线异构网络(HetNet,Heterogeneous Network)中,以宏小区(Macro cell)和微微蜂窝小区(Pico cell)共享频谱的场景完全不适用上述的上行RB错开机制。首先网络拓扑不再是对等的Macro(宏小区)-Macro(宏小区),而是Pico(微微小区)和Macro(宏小区)小区在使用同频,而且Pico完全处于Macro之下,Macro边缘的高干扰上行功率将贯穿Pico(无论是Pico的边缘还是Pico的中心),其到达Pico的路损甚至比到达Macro自身的还要小,信号衰减小,干扰功率高,因此从频域上无法协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能够在宏小区和微微蜂窝小区共享频谱的场景下协调上行信道的干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的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为下列之一:
上行参考信号,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集中式节点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获取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集中式节点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一分配确定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一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请求单元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之前获取所述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所述请求单元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的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资源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一资源调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另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二分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二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确定单元确定的资源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上行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二资源调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集中式设备,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获取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分配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集中式设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将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以使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相干扰的两基站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存在干扰的相邻小区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2c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中Pico与Macro通过时域交错进行干扰协调时采用的子帧示意图;
图3c为图3a所示实施例中Pico与Macro通过频域交错进行干扰协调时采用的RBG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Macro小区与Pico小区中的UE位置示意图;
图7为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集中式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集中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行干扰,LTE使用了ICIC技术(inter-Cell interference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避免小区边缘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以便从资源的角度协调其干扰,例如邻区间一个小区边缘调度RBG(RB group)相互错开,例如,图1所示典型的邻区中Cell1(小区1)使用其中较高频率的RB资源,Cell2(小区2)使用较低频率的RB资源,Cell3(小区3)使用其他局中频率的RB资源。由此在小区使用相同频段时,在RB粒度上进行资源错开而协调干扰。在Macro(宏小区)Macro(宏小区)网络场景下,可以通过在小区邻区使用上述ICIC技术使得资源相对错开(同频基站,边缘频带RB级别错开)。然而,在无线异构网络(HetNet,Heterogeneous Network)中,以宏小区(Macro cell)和微微蜂窝小区(Pico cell)共享频谱的场景完全不适用上述的上行RB错开机制。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能够在宏小区和微微蜂窝小区共享频谱的场景下协调上行信道的干扰。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a,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a,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
第一基站可以在受到上行干扰时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也可以是在基站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主动发送资源交错请求。该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该第一基站可以预先获得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例如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资源占用率等,并根据该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然后再发送该资源交错请求,并在该请求中包含该第二资源分配信息。当然,该第一基站也可以不预先进行资源分配,而直接发起资源交错请求,该情况下,第一基站也可以预先获得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并在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该两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该资源交错请求中也可以也不包含该两基站的业务量信息。
该第一基站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接口,如X2接口,将该资源交错请求发送至第二基站;也还可以将该资源交错请求发送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集中式节点,然后通过该集中式节点将该请求发送至第二基站;当然,也还可以是第一基站直接向集中式节点发送该资源交错请求,以请求资源分配。
步骤202a,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根据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若该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上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且该请求是通过X2接口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至第二基站的,则该第二基站可以获取其中的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然后确认是否允许该资源分配,并将是否允许该资源分配的结果生成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反馈至第一基站,具体的,可以通过X2接口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至第一基站。若该请求是发送至集中式节点的,则该集中式节点可以确认是否允许该资源分配,并将是否允许该资源分配的结果生成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反馈至第一基站。其中,若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允许按照第二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资源分配,则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相同,若不允许,则第一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不同。
若该资源交错请求中不包含上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且该请求是通过X2接口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至第二基站的,则该第二基站可以根据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的(或第二基站自行获取的)第一基站的业务量信息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该业务量信息可以是PRB资源占用率),然后进行资源分配生成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并将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反馈至第一基站,具体的,可以通过X2接口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至第一基站。若该请求是发送至集中式节点的,则该集中式节点可以根据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的(或集中式节点自行获取的)第一基站的业务量信息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该业务量信息可以是PRB资源占用率),然后进行资源分配生成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并将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反馈至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后,按照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资源分配。
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其中,时域交错也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采用不同的子帧传输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可以是上行控制信息和/或上行数据信息;频域交错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采用不同的RB来传输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
步骤203a,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UE进行资源调度。
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在确定资源分配后,即可对各自的UE的上行信息进行资源调度,以协调上行干扰,也即降低UE间的上行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使各自基站内所有的UE均参与上述协调或调度,在另一实施例中,也还可以分别识别产生上行干扰的UE,然后只让产生干扰的UE参与该协调,以减少资源浪费。具体请参照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为Macro(宏小区)、Micro(微小区、Pico(微微小区)中的任两个。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相干扰的两基站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2b,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是以图2a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的对端,也即第二基站作为执行主体来描述的,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b,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
第一基站在收到来自于第二基站的用户设备的上行干扰时发送该资源交错请求,或者在可能受到干扰时主动发送该资源交错请求。该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第一基站通过基站间的接口或者集中式节点将该资源交错请求发送至第二基站,该资源交错请求中可以包含第一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业务量信息及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该业务量信息可以是PRB资源占用率)确定的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也可以不包含该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步骤202b,第二基站根据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若第二基站接收到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则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资源分配,生成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然后反馈至第一基站。若第二基站接收到的资源交错请求中不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则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的业务量信息及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后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并将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反馈至第一基站。
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其中,时域交错也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采用不同的子帧传输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可以是上行控制信息和/或上行数据信息;频域交错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采用不同的RBG来传输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
步骤203b,第二基站根据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基站进行资源调度之前,第二基站还可以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第二基站可以根据第一资源分配信息仅仅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该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具体可以是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相干扰的两基站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2c,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本实施例是以集中式节点为第一、第二基站进行资源分配为例进行说明的,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c,集中式节点接收资源交错请求。
该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该请求可以是第一基站发送的,也可以是第二基站发送的。
步骤202c,集中式节点获取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
该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可以是包含在资源交错请求中的,也可以是集中式节点自行获取的。该业务量信息具体为PRB占用率。
步骤203c,集中式节点根据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业务量信息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步骤204c,集中式节点将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以使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根据资源分配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相干扰的两基站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3a,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基站为Pico,第二基站为Macro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ico小区受到来自Macro小区的UE的上行干扰。该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Pico获取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以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Pico获取的用于表征业务量的信息为PRB资源占用率,Pico需要获知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以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PRB资源占用率(PRB utility rate)协议上规定小区每隔100ms发送一次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表示自己的负载量多大,Pico可以据此获知自身以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
步骤302,Pico根据获取的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以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Pico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具体可以根据Pico受干扰的上行信道确定是采用时域交错还是频域交错,也即若Pico的PUCCH受到干扰,则Pico和Macro之间采用时域协调也即时域交错来避免干扰,若Pico的PUSCH受到干扰,则Pico和Macro之间既可以采用时域交错也可以采用频域交错来避免干扰。
若采用时域交错,则Pico根据Macro和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来决定其时域协调空帧的比例,也即确定Macro采用哪些子帧传输信息而其余子帧为空子帧,Pico则采用上述其余的空子帧来传输信息。例如如果Pico和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相同则可使用1:1比例的UL上行时域PUCCH空帧。如图3b所示,Macro采用子帧1、3、5、7、9传输,Pico采用子帧0、2、4、6、8传输。当Pico或Macro一方的业务量较大时可适当抬升其可调度UL PUCCH的比例,例如Pico和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相同则可使用1:2比例的UL上行时域PUCCH空帧,Macro采用子帧1、2、3、4传输,Pico采用子帧5、6传输。子帧上如果PUCCH不存在也算在分配的空帧内。
当不存在PUCCH时整个UL的RB都是PUSCH则可以在Pico和Macro之间使用频率交错,即调度UE在不同的RB上以降低相互干扰,具体的,Pico与Macro可以使用不同的RBG,也可以使用同一RBG中的不同RB,例如图3c所示,Pico使用RBG1,RBG2,Macro使用RGB3及RGBn-2;或者,在同一RBG中,Pico使用RB1,Macro使用RB2。
一具体实施例中,若Macro小区中的某一UE只对Pico小区产生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则采用时域交错,确定Macro采用子帧1、3、5传输上行控制信息,Pico采用其它子帧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则该UE在子帧1、3、5上发送上行控制信息。
若Macro小区中的某一UE只对Pico小区产生上行数据信道的干扰,则若采用时域交错,确定Macro采用子帧1、3、5传输上行数据信息,Pico采用其它子帧传输上行数据信息,则该UE在子帧1、3、5上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若采用频域交错,确定Macro采用RBG1传输上行数据信息,Pico采用RBG2传输上行数据信息,则该UE采用RBG1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若Macro小区中的某一UE同时对Pico小区产生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的干扰,则可以采用时域协调,确定Macro采用子帧1、3、5传输上行控制/数据信息,Pico采用其它子帧传输上行控制/数据信息,则该UE在子帧1、3、5上发送上行控制/数据信息。若该UE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可以只通过子帧1传输,则上行数据信息也可以在其它子帧如子帧2、3……中采用频域协调。
步骤303,Pico通过基站间的X2接口向Macro发送包含该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的资源交错请求。
具体的,Pico可以使用String交互来协商资源分配,如协商双方UL空帧的比例。
步骤304,Pico接收Macro对资源交错请求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该步骤303及步骤304即Pico与Macro之间进行协商的过程,Pico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即表明Macro是否允许资源交错请求中的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资源分配。
步骤305,Pico及Macro按照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若反馈信息表明Macro允许资源交错请求中的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资源分配,则Pico及Macro即可按照该第二资源分配信息(此时第一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相同)进行资源调度,也即Pico小区内的UE及Macro小区内的UE按照分配的资源进行上行控制/数据信息的发送。
若反馈信息表明Macro不允许资源交错请求,则Pico可以重复进行资源分配,然后重复执行上述步骤303直到Macro允许其资源分配,然后再执行本步骤304;也可以是由Macro在该反馈信息中包含Macro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此时第一资源分配信息与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不同),Pico及Macro直接按照Macro在反馈消息中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Pico与Macro协商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Pico小区和Macro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还可以是Pico在受到上行干扰后,直接通过基站间的X2接口向Macro发送资源交错请求,该请求中不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Macro在接收到该资源交错请求后,根据Pico的PRB资源占用率及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与步骤302类似的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然后通过反馈信息将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告知Pico,Pico根据该反馈信息确定资源分配,最后,Pico和Macro即可按照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资源调度。该实施例与上述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资源分配是由Macro执行的,Pico被动接受。
参见图4,为本发明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仍以第一基站为Pico,第二基站为Macro为例进行说明,其中,Pico小区受到来自Macro小区的UE的上行干扰。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Pico与Macro基站间没有X2接口,资源分配不是直接由Pico或Macro确定的,而是由集中式节点如OSS或OAM来确定的。该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Pico获取自身的PRB资源占用率以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
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步骤相同。
步骤402,Pico向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
该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Pico通过Pico与集中式节点之间的接口发送该请求。本实施例中,该资源交错请求中可以包括上步骤中Pico获得的Pico的PRB资源占用率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
步骤403,集中式节点根据Pico的PRB资源占用率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确定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该集中式节点根据Pico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与步骤302类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集中式节点在确定资源分配后,即通过反馈信息将该资源分配告知Pico及Macro。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的内容相同。
步骤404,Pico及Macro分别接收集中式节点发送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Pico及Macro分别通过各自与集中式节点之间的接口接收该反馈信息,并获取该反馈信息中包含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步骤405,Pico及Macro按照第一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Pico和/或Macro不允许该资源分配,则可以再一次执行上述步骤,使集中式节点重新进行资源分配。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干扰协调方法也可以不执行步骤401,而是由Pico在受到干扰时直接执行步骤402,由集中式节点在接收到Pico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后,由集中式节点获取Pico及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并据此进行资源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由集中式节点为Pico及Macro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Pico小区和Macro小区内UE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该Pico与Macro基站间没有X2接口,仍可通过集中式节点OSS或OAM来完成资源分配,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资源分配仍由Pico或Macro确定,而集中式节点仅用于实现Pico与Macro之间的信息传递。例如,Pico根据Pico的PRB资源占用率与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确定资源分配,然后通过集中式节点向Macro发送包含该资源分配的资源交错请求,Macro接收到该请求后通过集中式节点向Pico发送该资源交错请求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Pico与Macro的资源调度;再例如,Pico直接通过集中式节点向Macro发送资源交错请求,Macro接收到该请求后根据Pico与Macro的PRB资源占用率确定资源分配,然后通过集中式节点向Pico发送包含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Pico与Macro的资源调度。
以上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确定资源分配后,可以对各基站下所有的UE均根据上述资源分配进行资源调度,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UE都会对邻区产生上行干扰,若所有UE参与上述资源调度,则势必会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确定资源分配之后,在按照该资源分配对UE进行资源调度之前,还可以包括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步骤,以便仅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进行资源调度。
该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可以包括:根据UE的位置和/或UE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该UE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UE。
参见图5,为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该识别方法根据UE的位置确定该UE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UE,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501,获取UE的到达角及时间提前量。
基站获取UE的到达角及时间提前量的过程可参照现有标准及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2,当UE的到达角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时间提前量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该UE为产生上行干扰的UE。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为实验值或经验值,具体可根据干扰情况来确定。例如图6所示,图中到达角AoA(angle of arrival)150度,TADV时间提前量为300m的MUE4确认为不会产生上行干扰的UE,可以不参与本发明干扰协调,但是MUE3的AoA为60度,TADV为50m不能排除是否是干扰MUE,疑似干扰MUE将也参与干扰协调。MUE2的到达角及时间提前量都决定了它一定是干扰UE。
参见图7,为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该识别方法根据UE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该UE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UE,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701,获取UE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具体的可以是获取UE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S,DMRS)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RS包括用于信道测量的SRS(Sounding RS)和用于信号检测DMRS(Demodulation RS),的信号强度。
步骤702,当UE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时,确定该UE为产生上行干扰的UE。
其中,第三阈值可以为实验值或经验值,具体可根据干扰情况来确定。
该步骤702可以由第一基站执行,也可以由第二基站执行,UE的上行信号可以通过基站间的接口X2由UE所在的第一基站传递到第二基站。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对产生上行干扰的UE的识别方法可以结合步骤501~502以及步骤701~702进行,也还可以使用最小化路测(MDT minimize Drive test)来识别UE,UE包含GPS定位通过UE主动上报给其所在的第一基站由该第一基站判断该UE是否靠近第二基站的位置来判断其是否产生干扰功率。
通过上述步骤识别产生干扰的UE,避免了所有UE参与上述资源调度,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是对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对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进行介绍。
参见图8,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基站可以包括:
请求单元801,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一分配确定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一资源调度单元8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该基站的请求单元801向另一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第一分配确定单元802在接收到上述另一基站或集中式节点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第一资源调度单元803即可根据该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其中该资源分配具体可以是该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交错。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与另一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9,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基站除了可以包括请求单元901、第一分配确定单元902、第一资源调度单元903之外,还可以包括信息获取单元904、分配单元905和第一识别单元906。
信息获取单元904,用于在所述请求单元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之前获取所述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分配单元905,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请求单元901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分配单元905确定的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的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第一识别单元906,用于在第一资源调度单元903根据资源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上行信息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第一识别单元906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第一资源调度单元9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与另一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并通过对干扰UE的识别,避免了所有UE参与资源调度,节省了资源。
参见图10,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基站100可以包括收发器1001、存储器1002以及分别于收发器1001和存储器1002连接的处理器1003:
所述收发器1001,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存储器10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1003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与另一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11,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基站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另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二分配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二资源调度单元11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确定单元确定的资源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上行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基站还可以包括: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该第二识别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第二资源调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与另一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12,为本发明一种基站的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基站120可以收发器1201、存储器1202以及分别于收发器1201和存储器1202连接的处理器1203:
所述收发器120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1203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与另一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站可以用于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参见图13,为本发明一种集中式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集中式设备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信息获取模块1302,用于获取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资源分配模块1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分配发送模块1304,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集中式设备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参见图14,为本发明一种集中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集中式设备140可以包括收发器1401、存储器1402以及分别于收发器1401和存储器1402连接的处理器1403:
所述收发器1401,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将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以使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所述存储器14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1403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本发明实施例的集中式设备通过时域协调和/或频域协调实现了两基站的上行资源的交错,降低了两基站小区UE之间的上行干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在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的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为下列之一:
上行参考信号,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
5.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利用如下步骤生成: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8.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中式节点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集中式节点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一分配确定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一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所述基站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请求单元发送资源交错请求之前获取所述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其中,所述请求单元发送的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的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资源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一资源调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二基站或集中式节点发送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或所述集中式节点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的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的生成方式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另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第二分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另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另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第二资源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确定单元确定的资源分配对用户设备的上行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利用如下步骤生成:所述另一基站获取所述另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所述另一基站根据所述另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资源调度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前,对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识别;
所述第二资源调度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所述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或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产生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确定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的生成方式包括:所述第一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及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所述第二资源分配信息。
17.一种集中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分配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18.一种集中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于收发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资源交错请求,所述资源交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交错,所述资源交错请求中包含第一基站的物理资源块PRB资源占用率及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将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与所述第二基站的PRB资源占用率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第一资源分配信息;所述第一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与第二基站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域交错,和/或所述第一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与所述第二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进行频域或时域交错。
CN201280023746.3A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Active CN104145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8139 WO2014101236A1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5516A CN104145516A (zh) 2014-11-12
CN104145516B true CN104145516B (zh) 2018-10-19

Family

ID=51019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3746.3A Active CN104145516B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5516B (zh)
WO (1) WO2014101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7389B (zh) * 2015-12-31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划分方法及装置
EP3419329A4 (en) * 2016-02-19 2019-09-04 Fujitsu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68758B (zh) * 2018-07-26 2021-12-2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CN111800792B (zh) * 2019-04-08 2023-04-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65524B (zh) * 2019-04-29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3559B1 (en) * 1999-08-11 2003-10-14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xtended base station range using staggered uplink frame structures
CN101286786B (zh) * 2007-04-11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调度进行同频组网干扰抑制的方法
CN101252783B (zh) * 2008-03-27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CN101873602B (zh) * 2010-05-31 2013-04-17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抑制方法
CN102281648A (zh) * 2010-06-10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小区间干扰规避的方法和基站
CN102695278B (zh) * 2012-06-05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5516A (zh) 2014-11-12
WO2014101236A1 (zh)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sadi et al. A survey 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9826536B2 (e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US115641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38334A1 (en)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CN104145516B (zh) 一种上行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集中式设备
CN109565852A (zh) 具有无线回程的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
CN105532044B (zh) 数据帧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7707342A (zh) 支持演进型节点b间的协作多点的方法
CN107005389A (zh) 用于管理无执照射频频带中的传输的技术
CN103826306B (zh) 一种高密集无线网络中基于博弈的下行动态干扰协调方法
CN105103470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网络协助的多小区设备发现协议
CN108781095A (zh) 用信号传送通信参数的多个集合用于增强型协作式多点操作
CN110461014A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929771B (zh)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451544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6645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未授权带中消除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9202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6416420B (zh) 用于基站之间的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07737A (zh) 一种异构网络业务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05657837A (zh) 虚拟小区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4955A (zh) 一种资源信息发送、广播方法及装置
Song et al. Game-theoret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CN1104752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708937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resource sharing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links,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ode
CN103687007B (zh) 一种时隙分配信息的通知、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