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5838B -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5838B
CN104995838B CN201480008528.1A CN201480008528A CN104995838B CN 104995838 B CN104995838 B CN 104995838B CN 201480008528 A CN201480008528 A CN 201480008528A CN 104995838 B CN104995838 B CN 104995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mber
sensor unit
metal wire
conductive co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85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5838A (zh
Inventor
马里奥·穆泽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99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5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5Proximity switches
    • H03K17/955Proximity switches using a capacitive det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capacita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5Proximity switches
    • H03K2017/9455Proximity switch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 H03K2217/96078Sensor being a wire or a strip, e.g. used in automobile door handles or bump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操作尤其是车辆(100)的箱盖(101)等的执行元件(102)的传感器单元(10),其具有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元件(11、12),其中,传感器元件(11、12)具有金属线(13),金属线设置在支承元件(14)上。在此根据本发明规定,支承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导电芯体(18)。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尤其是非接触式打开和/或关闭车辆(100)的箱盖(101)等的安全系统(110),其包含至少一个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的方法。

Description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传感器单元,其用于非接触式操作尤其是机动车箱盖等类似部件的执行元件。在此,传感器单元装有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元件,其中,传感器元件具有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布置在支承元件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3前序部分的、一种用于(尤其是)非接触式打开和/或关闭车辆的箱盖等类似部件的安全系统。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4前序部分的用于制造传感器单元的方法,该传感器单元用于非接触式操作尤其是车辆的箱盖等类似部件的执行元件。
根据现有技术已足够了解这种传感器单元,例如它们用于在车辆中非接触式打开后备箱盖。文献DE 10 2010 049 400 A1公开了这种传感器单元。为此目的,在相应传感器单元上应用电容传感器作为接近传感器,它们合乎目的地具有宽幅电极。宽幅构成的电极的优点是,传感器区域优化设置,以便能够通过电容变化在传感器处识别尤其是使用者腿部形式的物体的接近。因而已证明有利的是,电容传感器具有一定宽度以改善测量结果。根据文献DE 10 2010 038 705 A1同样得知一种传感器单元,其用于非接触式操控车辆后备箱盖。在该文献中同样阐述了怎样实现避免碰撞位于箱盖范围内的物体。
根据文献DE 10 2010 060 364 A1也已知一种操作车辆后备箱的传感器单元,其具有两个分开的电容接近传感器,以便能够在测量技术方面检测腿部运动尤其是运动过程。该传感器单元与车辆安全系统连接,从而通过传感器单元可以启动使用者ID传感器的认证。
因而,迄今为止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这种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具有一定宽度和长度,以获得优化的测量范围。为此将通常平坦的导电带或薄膜用作为传感器。然而,因为它们在车辆重要区域内尤其设置在承受重污染、石击和喷水等的保险杠内侧上,所以这些传感器必须受保护安放以免受外部影响。在实践中已表明,没有得到足够保护的传感器会因喷水和石击而受损,这导致传感器的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提供一种尤其是车辆安全系统的传感器单元以及传感器系统,其克服现有技术已知的缺点。尤其是本发明任务是得到一种廉价耐用的传感器单元,其也可耐受外部机械性的环境影响。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特征的尤其是根据特征部分的传感器单元解决。该任务也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21的特征的安全系统,尤其是车辆的(被动或主动)无钥匙进入系统解决。同样为了解决任务建议一种制造具有权利要求22特征的尤其是根据特征部分的传感器单元的方法。在装置和方法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本发明优选改进方式。关于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和/或本发明安全系统公开的特征在此也适用于本发明制造方法,反之亦然。此外,可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4的本发明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
用于非接触式操作尤其是车辆箱盖等类似部件的执行元件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元件,其中,传感器元件又具有金属线,所述金属线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在此根据本发明规定,支承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导电芯体。所述导电芯体用于改进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测量技术特性,必要时扩展传感器元件的测量范围。为此目的,导电芯体电容耦合至支承元件的金属线。因而,金属线和导电芯体共同构成电容传感器元件,由此也可获得所需的传感器元件宽度。为此无需金属线自身直接与导电芯体导电相连。而是也可以在金属线和导电芯体之间设置(导电)绝缘体。通过这种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可以廉价制造本发明传感器单元,这是因为具有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可以自动化生产。此外,现有电容传感器元件尤其较好地得到保护避免受外部机械影响,从而确保传感器单元尤其是在恶劣测量环境下(例如车辆的潮湿外部环境下)持久工作。通过金属线电容耦合至导电芯体,相应电容传感器元件也具有杰出的测量特性,它们在试验中已被证实是非常有利的。此外可行的是,金属线尤其可以避免受外部影响的方式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因而支承元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金属线的壳体。也可以想到,金属线与支承元件可以设置在另一壳体或护罩内,从而所述单元可靠地避免受例如湿气、盐等的外部影响。
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或多个电容传感器元件,它们按照理想方式通过共同的插头彼此相连。也可以想到,各个传感器元件使用分开的插头。通常它们各个彼此并排或高度错开地设置在车辆上,以便能够识别使用者例如暗示的踩踏或路过的运动过程。为此目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通过现有插头与控制单元电子相连。按照理想方式,金属线从各个传感器元件直接延伸进入插头,从而可以取消连接点或过渡件。由此同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因而也可以省去传感器单元的重要的薄弱点,这是因为传感器元件是非接触式构成的,即,传感器元件没有电触点,也没有包络或浇注的触点。在已述控制单元中也可以汇集多个传感器单元并且在那里进行测量技术分析。控制单元可以将确定的测量信号传送至车辆电子设备或单独的安全系统。为此,控制单元优选具有例如CAN或LIN总线形式的数据总线接口。为此,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可以简单方式和方法集成到整个车辆电子设备内。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想到,金属线大致平行于支承元件的纵向延伸。为此可以取消将金属线卷绕到支承元件上,以获得测量范围的确定宽度。因而金属线大致线性地在支承元件上延伸,因而可以应用特别短的金属线,其也可以特别简单且可靠地固定在支承元件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规定,金属线不间断布置在支承元件,其中,尤其是金属线两端尤其是突出设置在支承元件的一端上。术语“不间断”可以理解为,金属线不是简单终结于支承元件上或其内,而是金属线的仅一个回线或中间段完整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并且金属线的两端按照理想方式连接至已述插头。据此可以实现通过简单电阻测量检查传感器元件或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功能性。此外也可以利用控制单元简单实现插头识别,这是因为电阻测量可直接提供情况。因而也可以简单实现对具有不间断固定在支承元件上的连续金属线的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持久断裂监控。另外,不间断布置的优点还在于,在支承元件上没有设置始终体现为薄弱点的附加导电触点,这是因为它们务必要避免腐蚀和机械负荷。因而连续金属线的重要优点在于,它恰好不具有这种薄弱点。
同样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行的是,金属线大致在一个平面内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在此已被证实有利的是,金属线的假想平面可以接近和/或平行于导电芯体布置,由此总体上改进传感器元件的电容功率。为此优点还在于,金属线和导电芯体之间的绝缘体具有大电容率或介电常数。通过在支承元件上或其内使用导电芯体明显改进或增大了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测量范围。不同于裸露金属线的测量范围,带有导电芯体的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测量范围可以增大数倍。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想到,直接布置在支承元件上的一段金属线具有一长度,所述长度大致双倍于支承元件的长度。因而明确的是,金属线在支承元件的一端上来回穿引。在此有利的是,金属线沿着支承元件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在对置一端转体约180°,以便从另一端(第二端部)又返回第一端部。在此,金属线尤其是U形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其中,金属线在第二端部上的转向也可以在支承元件之外(即不直接在支承元件上)发生。
为了改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测量特性,导电芯体可以是大面积的。导电芯体可以完整布置在支承元件内,也可以仅布置在支承元件上。然而重要的是,金属线电容耦合至导电芯体。
此处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想到,导电芯体完全地构成支承元件。对此可以理解为,导电芯体自身是支承元件。在此适当的是,所应用的金属线自身具有绝缘体,其将金属线与支承元件电绝缘。
同样可以想到,支承元件用护罩包络或注塑包封,护罩尤其体现为电绝缘体。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元件可以完全由导电芯体组成。不言而喻,自身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具有导电芯体的支承元件也是有涂层或包络的。
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行的是,导电芯体是平面构成的。在此甚至可以想到,导电芯体呈薄膜状。按照适当方式已证实有利的是,芯体的厚度小于5mm,优选小于2mm,尤其优选小于0.5mm。在此,导电芯体的减小的厚度的优点在于,整个传感器元件变得更为弹性,这是因为随着厚度缩小,导电芯体的机械变形更容易。
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行的是,导电芯体大致沿支承元件的整个长度和/或宽度延伸。因而芯体不必绝对完整布置在支承元件内,而是也可以在支承元件的第一或第二端部上与该支承元件一同终结。由于芯体沿支承元件的整个长度和/或整个宽度延伸,也可以获得特别长和/或宽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测量范围。此外也可以更简单地制造支承元件,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支承元件可以通过嵌入非常长的导电芯体,作为连续物料或成卷产品(Meterware)尤其按照(塑料)连铸工艺制造。针对制造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必须仅将支承元件的连铸坯按照所需长度切割,其中,仅固定导电金属线,按照有利方式这通过夹住实现。
为了特别简单地将支承元件(恰好在成卷产品中)缩短至其所需长度,可以规定,导电芯体和/或支承元件具有相应分离点和/或预定断裂点或分界部。因而可以将尤其制成为成卷产品的、具有导电芯体的支承元件通过简单分割(例如切割、锯切或拧下或扯裂),达到所需长度。为此目的,导电芯体可以具有已述分离点和/或预定断裂点。在支承元件中为此可以存在已述分界部。按照适当方式,芯体的分开和/或预定断裂点在几何上与支承元件分界部互相一致。
因为导电金属线不间断地在载体上延伸,所以其首先可以设有插头,从而能够特别简单地、大致自动化以及在少量制造步骤中完整地执行制造本发明传感器单元。此外,也可以制造可个性化变化的传感器单元,因为如已述,只需将支承元件缩短至相应长度,然后将相应长的金属线设置在其上。因而无需其他个性化制造标准。可以实现期望的批量生产。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在支承元件上设置凸起,其尤其设置在支承元件分界部和/或芯体的分离点或预定断裂点区域内。前述凸起体现为支承元件的材料积聚/积累部,利用其可在分离点处封闭截短后的支承元件。为此可以应用这种凸起,其通过加热而材料配合地封闭支承元件的分离点,以便由此保护导电芯体免受腐蚀。在由防腐蚀材料制成的导电芯体中可能有意义的是,支承元件的分离点利用凸起的材料材料配合地封闭,从而在可能存在凹口的区域内无法积聚湿气或水分。而湿气和水分会明显歪曲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因而所述凸起用于在支承元件被截开时材料配合地封闭分离点(且尤其是留有凹口)。按照理想方式,凸起设置在支承元件的分界部区域内或者芯体的分离点或预定断裂点区域内。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想到,支承元件的导电芯体或支承元件自身大致被尤其是平坦的护罩环绕,所述护罩有时也被称为底板。护罩同时可以具有电绝缘体,因而按照适当方式其可由塑料制成。只要护罩是电绝缘体,即可确保金属线与支承元件的芯体电绝缘地布置。
与支承元件的实施方式无关,同样可以规定,金属线至少在支承元件区域内设有电绝缘体。合乎目的的,针对金属线使用廉价的且可作为批量产品购得的标准电线。在此可以使用按照标准FLRY或FLY的金属线。这种金属线可以是尤其可具有多股铜线的单芯导线。一根金属线的理想横截面为约1mm,然而也可以想到更粗或更细的横截面。然而更细的金属线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其机械负荷能力相对较小,因而在金属线固定在支承元件上时可能存在损坏风险。更粗的金属线带来成本缺点,这是因为要消耗明显更多的铜成分。因而大致仅仅因为铜消耗增大而提高了成本,却并未提高传感器元件的技术性能。按照理想方式,金属线具有延伸直至传感器单元插头的连续的绝缘层。
每个传感器单元的所应用的传感器元件优选结构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这是各传感器元件的件数明显得以提高。然而也可以想到,两个或多个结构不同的传感器元件构成传感器单元。这样例如传感器元件的长度(其大致也通过支承元件的长度预定)是可变的。传感器单元的各个传感器元件的宽度也可以是不同的。由此虽然没有降低制造成本,然而也可以改善相应传感器单元在车辆上的适用性。
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想到,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元件具有区段式屏蔽件。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影响传感器元件的测量区域,以便排除例如传感器附带检测到、而实际上位于所需测量范围之外的干扰。这样在插头和支承元件之间的金属线区域可以设置屏蔽件。屏蔽件同样只能是金属线或金属薄膜或平带,其具有不同于电容传感器元件的电(测量)金属线的另一电势,屏蔽件优选是“接地的”或具有零电势。不言而喻,也可以在电容传感器元件上设置两个分隔的屏蔽线,也可以想到,在本发明传感器单元中使用附加的屏蔽元件,其例如设置在两个电容传感器元件附近或在两个电容传感器元件后方。
为了改善传感器元件的弹性,根据本发明可以规定,导电芯体呈梳状,尤其是双梳状。梳状可以理解为,各个尖齿尤其是竖直地离开中间连接片,其中,这些尖齿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中间连接片上。双梳状可以理解为,尖齿设置在中间连接片两侧。为了改善梳状芯体的弹性而规定,所有尖齿设置在中间连接片的相同高度上,从而不存在彼此相对错开设置在两侧的尖齿。另外通过这种梳状实施方式还可以进一步节省材料成本,这是因为在梳状芯体的各个尖齿之间存在无材料的中间空间。
为了本发明传感器元件尽可能耐腐蚀而规定,导电芯体具有不锈钢、铜、黄铜和/或导电聚合物。前述材料的优点是,其一方面是导电的,另一方面是不易腐蚀的。在将支承元件制成成卷物料情况下,导电芯体的端部无保护地突出于支承元件。成卷物料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理解为长条形材料(几米长),通过切割这种材料得到支承元件的期望长度。不锈钢的优点是,其比黄铜或铜更廉价。铜和黄铜具有非常良好的电导能力,由此改善了传感器元件的测量性能。同样可以想到,导电芯体也具有导电聚合物,从而整个支承元件可以是高弹性的。所有前述材料可以平坦和梳状或双梳状地实施为导电芯体。
在导电芯体或整个支承元件具有导电聚合物情况下,该导电聚合物可以是下列材料:
-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
-聚乙炔
-聚苯胺
-聚对苯(Polyparaphenylen)
-聚砒咯
-聚噻吩
这种导电聚合物的特征是内在导电能力。这种聚合物具有拉伸的π电子系统。只在掺杂聚合物时可以明显提高导电能力。利用大浓度氧化剂或还原剂在聚合物中出现离域的离子中心,它们属于构成抗衡离子的相应掺杂剂。在某些聚合物中,尤其是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塑料中也可以通过混合金属粉末、炭黑或石墨获得导电能力。恰好在胶状导电聚合物中可以如此改进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使用,即获得传感器元件的极高弹性。由此也可以更改支承元件的外轮廓,从而支承元件例如具有圆形或长方形横截面,金属线布置在其内。
另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想到,尤其是呈夹具形式的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承元件上,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以将金属线稳定和/或固定在载体上。按照有利方式,这种固定可以通过形状配合实现,金属线例如可通过所提供的固定机构被夹住或卡住。在该变形方式中,优点还在于,支承元件的已述护罩或底板与固定机构构成一部分式的和/或材料统一的。合乎目的的,导电芯体为此还由塑料注塑件包络,固定机构直接成型在其上。如已述,这种支承元件可以制成为连续物料形式的连铸注塑材料。通过现有固定机构,截断后的支承元件可以布置所需的金属线,从而支承元件连同导电芯体和金属线构成电容传感器元件的主要结构元件。金属线通过固定机构完整或部分包络地布置在支承元件上。
先前已述的固定机构可以单独或局部设置在支承元件上。也可以想到,固定机构连续沿支承元件的长度设置在支承元件上。因而金属线可以从支承元件一端直至另一端连续地通过固定机构受保护地布置在支承元件上。金属线仅在支承元件端部转向并且通过再次从起点直至端部连续设置在支承元件上的第二固定机构受保护地返回。因此两个连续固定机构尤其是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支承元件上。为了改善传感器单元的测量技术特性,这两个平行固定机构优选尽量远地在外部(沿支承元件的宽度观察)设置在支承元件上,由此可以拓宽测量范围。固定机构自身大致呈钩状,其中,连接片或颈部突出于支承元件的护罩或底板的平坦表面,固定机构的钩子或蘑菇头状头部连接至所述连接片或颈部。钩子或蘑菇头状头部如此变形,即,其将金属线尤其是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支承元件上。因而基于固定机构的弹性可以将金属线通过固定机构卡固在支承元件上。在此,固定机构的钩子端部或蘑菇头状头部与支承元件之间的间隙与金属线最大厚度相比更窄。在优选情况下,这种间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存在的,从而固定机构以其张开的钩子又接触支承元件的已述底板或平坦护罩,然而不与其相连。固定机构的敞开端部和支承元件底板之间的现有间隙沿支承元件宽度观察可以向外或向内布置。如果钩状固定机构向外敞开,则金属线的装配是特别简单的。然而,如果钩状固定件的开口向内(即指向支承元件中间轴),则金属线以理想方式受保护地布置在支承元件上。可选地可以想到,在固定机构上还附加设置定位板,通过所述定位板确保金属线在装配到支承元件上之后无法再离开固定机构。同样可以想到,在装配金属线之后,钩状固定机构的开口被材料配合地封闭。这例如可以通过浇铸材料或硅酮或焊接来实施。因而确保金属线充分受保护地被固定机构包络布置在支承元件上。
为了尤其是将换向的金属线同样受保护地布置在支承元件端部上,可以设置盖罩,其插接在支承元件端部上,以及必要时将金属线安全地布置在其下方。所述盖罩例如可以夹在、粘在或焊接在支承元件的相应端部上。恰好如果支承元件被制成为连续物料或成卷产品时,其优点在于,至少支承元件的被断开的端部是利用盖罩封闭的。在此,盖罩也可以用于引导金属线,尤其是当盖罩不封闭支承元件端部(金属线在此调转方向)。这样在盖罩上可以设置用于金属线的减轻张力件,以便将金属线以其两端机械固定在盖罩或支承元件上。因而可以整体上特别廉价地制造本发明传感器元件。此外,盖罩还可以保护支承元件的被断开的端部,尤其是支承元件的导电芯体免受环境影响和防止出现腐蚀。由于盖罩具有相应固定机构,盖罩同时也可以用于将传感器元件固定在车辆上。如果整个支承元件连同所布置的金属线再次例如通过软管包络或者设置在壳体内,则可以取消这种附加的盖罩。
如前已述,支承元件上的固定机构用于在支承元件上引导和支撑金属线。为此,固定件可以具有颈部和蘑菇头状端部,因而呈钩状。优点还在于,金属线在通过固定机构的导向部内可在支承元件上沿纵向移动。由此可以附加改善整个传感器元件的弹性,其中,避免金属线内的机械拉伸和/或压应力。
在本发明范围内尤其有利的是,传感器元件与其支承元件和金属线总体上弹性构成,尤其是沿纵向。由此支承元件例如可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匹配于车辆保险杠的各种内部轮廓。因而在装配时支承元件匹配于保险杠或车门槛等的相应形状。传感器元件也可以延伸经过车辆上的拐角和棱边,由此例如也可以将传感器元件测量范围“弯曲”90°,假如例如应当从车辆后侧区域至尾部区域进行测量。为了得到必要的弹性,支承元件自身可以由弹性原材料构造。因而可以取消支承元件的特殊预制模具,由此可以节约附加费用。为此目的,支承元件可以具有底板,尤其是用于固定金属线的固定机构突出于所述底板。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想到,在支承元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盖元件,由此支承元件可局部利用金属线覆盖。盖元件也可以完整覆盖支承元件,从而金属线安全地布置在盖元件下方并且避免直接受机械影响。所述盖元件优选可以材料配合地或者通过铰链或类似物与支承元件、尤其是护罩或底板相连。装配金属线之后可以封闭盖元件,从而其充当位于其下方的金属线的附加保护元件。按照理想方式,盖元件至少在一侧通过薄膜铰链铰接式连接至支承元件,尤其是底板。这样,通过夹子连接,盖元件还利用盖元件的另一侧可与支承元件封闭。因而相应支承元件自身构成壳体(卷绕金属线安全布置于其内)。
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想到,整个支承元件可以设置在例如壳体或呈软管形式的套筒之内,以保护其免受外部影响。
也可以想到,支承元件被构造为由稳定的塑料制成的注塑成形件。在此可以沿支承元件长度设置带有至少一个连接接片的至少一个分界部,以获得尤其是沿纵向的弹性。不言而喻,也可以沿支承元件的长度设置多个分界部,由此进一步改进弹性。通过使用分界部可以制造由仅一种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形件,这一方面是足够稳定的,以引导和保持卷绕的金属线,另一方面是如此弹性的,即,支承元件或传感器元件可以匹配于例如通过车辆保险杠内部轮廓预定的形状。按照理想方式,在分界部范围内仅设置导电芯体的一个中间连接片。
为了将传感器单元内的各个传感器元件特别简单和可靠地设置在车辆上,可以规定,在支承元件上设置保持机构,由此传感器可以固定在车辆上。在此可以实现将所述保持机构材料配合和/或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车辆上。按照理想方式,保持机构直接设置在底板或盖元件上或者注塑成形在其上。也可以使用平板作为保持机构,借此例如可以将传感器元件粘在或焊接在车辆上。也可以将轴颈状或箭头状或凸起状卡扣机构用作为保持机构,借此可以将支承元件通过卡扣固定在车辆上。视保持机构实施方式而定,传感器元件能够可逆或不可逆地固定在车辆上。
也可以想到,支承元件可以通过外部固定机构,例如卡箍或夹子或螺栓和铆钉固定在车辆上。这样例如壳体式卡箍可以用于将支承元件固定在车辆上,壳体式卡箍同时构成部分或整体用于支承元件的壳体。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以想到组合式保持机构。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3的用于尤其是非接触式打开和/或关闭车辆箱盖等类似部件的安全系统。在此应用至少一个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即,根据权利要求1至20的)。如已述,各个本发明传感器单元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与车辆安全系统相连。在此,这些控制单元也可以集成至安全系统。
同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4前序部分的用于制造传感器单元的方法。在此根据本发明规定,金属线不间断固定在支承元件上。然而在金属线可以固定在支承元件上之前,支承元件自身必须已制成。其可以优选方式制成为连续物料形式的塑料注塑成形件。在此,导电芯体直接嵌埋在支承元件中,或者支承元件自身构成芯体,只要其具有导电聚合物。优选用于固定支承元件的固定机构同时可以与支承元件的前述其他元件或者说可以与支承元件材料配合相连的元件(例如盖元件)一同制成。现在支承元件连同其芯体已制成为连续物料之后,必须将其截短至期望长度,这优选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折断、扭断或锯切实施。现在支承元件已具有正确长度。之后,金属线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上,具体而言,其利用固定机构的帮助夹在支承元件上,或者被压入或拉入固定机构。金属线在支承元件上通过固定机构至少局部或完全被包络。也如前述,可以想到,钩状固定机构的开口间隙还材料配合地,例如通过护罩或热缩塑性套管封闭。如果凸起存在于支承元件,装配金属线之前或者之后借此可以封闭支承元件端部的分离点。附加地,支承元件的至少一端或两端还可以设置盖罩。现在可以装配已完成的支承元件,只要金属线已经设有所需的插头。
根据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本发明装置以及本发明方法的特征不仅可以自身单独而且也可以各种方式组合成为本发明重要部分。以下利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结合附图共同进一步示出改进本发明的其他措施。图中:
图1是具有两个电容传感器元件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1a示出在插头范围内的根据图1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剖面A-A;
图1b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第一传感器元件的剖面B-B;
图2以示意性俯视图示出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元件的部分;
图2a示出图2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
图2b示出在根据图2a和2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元件的导电芯体范围内的根据图2a的剖面B-B;
图3示出如图2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可选传感器元件的类似图2a的剖面A-A;
图4a示出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类似于图2a和图3的可选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
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B-B;
图5是具有两个传感器元件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局部俯视图;
图5a是根据图5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
图6是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另一可选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
图7是具有本发明安全系统和至少一个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8a示出另一传感器元件的类似于图1b的类似的剖面B-B,其中,芯体具有分离点;
图8b示出另一传感器元件的根据图8a的类似的剖面B-B,其中,然而芯体具有预定断裂点;
图9示出可选地构成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其具有用于封闭支承元件分离点的凸起;
图10a示出可选地构成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其具有作为材料积累部的凸起;
图10b示出根据图10a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B-B,其具有示意出的盖罩;
图11是支承元件的起始端部的示意性俯视图,其具有带减轻张力件的盖罩;
图12a至图16b示出可选地构成的传感器元件的剖面A-A,其具有横截面各异的不同支承元件。
图中针对不同实施例的相同技术特征使用相同附图标记,由此也可以明确这些实施例的组合特征。
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在此可见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配套有其两个传感器元件11、12。如已述,也可以想到,传感器单元10还具有其他结构相同或结构相异的传感器元件11、12。在传感器元件11、12内或其上布置连续的金属线13,该金属线具有在插头17内的其始端和其末端。因而,相应的金属线13不间断地在传感器元件11或12的支承元件14上延伸,具体而言大致平行于纵向15延伸。根据图1、1a和1b的实施例还示出一个优选变形方式,这是因为在此,所应用的支承元件14通过所设置的固定机构14.6或多或少完全保护现有金属线13。
根据图1还可知,沿侧向在两个传感器元件11、12的支承元件14上设置保持机构14.13,它们呈长方形并且以区段方式沿相应支承元件14的长度分布。这些保持机构14.13可以具有胶带条,以便可以在车辆100上固定(尤其粘接固定)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保持机构14.13也可以用于将传感器单元10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与车辆100尤其是保险杠或侧裙板的内侧固定在一起。
根据图1还可知,各个传感器元件11、12的金属线13从插头17延伸出来直至相应支承元件14,并且在那里与纵轴线14.15平行地固定在支承元件14上,以及从支承元件14的第一端部(接近插头17)延伸出来直至支承元件14的第二端部(参见支承元件14的第二端部的附图标记14.15)。在第二端部上,金属线13总体上转体180°并且又平行于纵轴线14.15地从支承元件14的第二端部再次延伸返回第一端部,以便又终结于插头17。在支承元件14区域内,金属线13大致平行延伸且(在图1b中进一步示出)通过固定机构14.6保持在支承元件14上。金属线13在支承元件14上的这种不间断布置方式具有已详尽描述的优点。另外,在插头17和支承元件14之间,金属线13还可以具有屏蔽件13.5(参见图5)。
图1b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的第一传感器元件11的剖面B-B。如清楚可见,金属线13在支承元件14的外部区域内通过相应的固定机构14.6保持在支承元件14上。支承元件14具有底板14.1,其充当导电芯体18的护罩14.1。底板14.1或者说护罩14.1也充当导电芯体18的电绝缘,该芯体在这种情况下仅电容耦合至金属线13。金属线13通过两个固定机构14.6以形状配合以及也许力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承元件14上。如图1b清楚可见,两个固定机构14.6沿边缘侧设置在支承元件14。“边缘侧”可以理解为:“这两个固定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支承元件14的整个宽度14.11,因而尽量远地与纵轴线14.15隔开”。固定机构14.6自身呈钩状并且具有连接片14.6a,钩子14.6b以朝向敞开端部的方式连接至该连接片。固定机构14.6的敞开端部相对于底板14.1仅具有很小的间隙。在根据图1b的情况下,两个固定机构14.6向外敞开。也可以想到,固定机构14.6的相应间隙向内指向,即指向纵轴线14.15。在支承元件中间区域内(在纵轴线14.15区域内)设置肋部14.10,肋部或多或少竖直突出于底板14.1并且与底板14.1构成为一体式和/或材料一致的。肋部14.10便于更好地操作支承元件14,例如在固定传感器单元10时,可以将支承元件14保持在车辆100的所需表面上,然后压紧。
如图1b进一步看出,导电芯体18的宽度大约等于支承元件14的宽度14.11。然而,只在两个边缘侧,导电芯体18还被支承元件14包覆。在突出的肋部14.10的对置侧面上,平坦保持机构14.13设置在底板14.1上,该平坦保持机构例如可以由双面胶带够成。此外可以清楚看出,金属线13具有绝缘体13.1,其环绕电缆芯13.2。电缆芯13.2是金属线13的自导电元件。电缆芯13.2可以是多芯或单芯电缆芯。然而根据图1b可以明显看出,电缆芯13.2不与导电芯体18导电连接。所以清楚的是,金属线13仅电容耦合至导电芯体18。根据图1b还可以清楚看出,整个传感器元件11、12是平坦的,因此具有相对很小的结构高度14.16。
图1a示出在插头17区域内的根据图1的剖面A-A。在此两个下触点17.1用于电接触第一传感器元件11。为实现此目的,第一传感器元件11的金属线13以其第一端部13.3离开插头17并以其第二端部13.4又终结于插头17处。在插头17中间,触点17.3可以例如用于金属线13的屏蔽件13.5,其针对一个或这两个传感器元件11、12。插头17的两个上触点17.2用于第二传感器元件12。插头17自身具有迷宫式密封,从而可以实现插头17和车辆100的相应连接套筒之间的水密封连接。此外,插头17装有卡止固定件,从而插头17可与连接套筒形状配合地卡止并且也不会因为振动而随意摇动。
图2示出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或者严格说是第一传感器元件11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在此示出图2a中详细示出的剖面A-A。如图2可清楚看出,两个固定机构14.6沿传感器元件11或相应支承元件14的整个长度14.12延伸。
图2a示出与图1b类似的剖面。在此,导电芯体18也由支承元件14的护罩14.1(其成形为底板14.1)包围。护罩上成形有两个固定机构14.6,它们将金属线13形状配合地保持在支承元件14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固定机构14.6也呈钩状并且突出于底板14.1,以便包络容纳金属线13。在图2a中还示出由图2b进一步示出的剖切线B-B。
如在局剖图2b中可以清楚看出,导电芯体18呈梳状,其中,在此出现“双梳”形状。在这里,导电芯体18具有中间连接片18.1,其大约设置在纵轴线14.15的范围内。各个尖齿18.2从中间连接片18.1出发,具体而言在两侧,其中,在尖齿18.2之间分别设置中间空间18.3。在本情况下,中间连接片18.1的两侧尖齿18.2相应设置在相同高度上,从而在尖齿18.2之间不会出现错开。由此改善整个支承元件14在纵轴线14.15方向上的弹性。因而传感器元件11、12可以特别好地配合于车辆100的预定形状。图2b示出,尖齿18.2比尖齿18.2之间的相应中间空间18.3更宽。然而宽度关系也可以颠倒,这样尖齿18.2可以是比尖齿18.2之间的相应中间空间18.3明显更窄的。因而进一步节省导电芯体18的材料并且进一步改善支承元件14的弹性。
图3示出另一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的根据图2的类似横截面A-A,其中,以没有金属线13的方式示出支承元件14。大致上,支承元件14区别在于所应用的保持机构14.13。该保持机构与支承元件14的底板14.1制成为一体式和材料一致的,并且具有箭头状尖端,借此可以将支承元件14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利用配套保持机构固定在车辆100上。为此仅需压入配套保持机构,保持肋部14.10可再用于此。通过出现的挤压力,支承元件14自动地与配套保持机构的弹性突出部卡住或夹住,所述弹性突出部与保持机构14.13的箭头尖端形状配合地协同工作。根据图3也可以更清楚看出两个固定机构14.6。固定机构14.6同样呈钩状,其中,首先是连接片14.6a,尤其竖直突出于底板14.1。钩子14.6b或固定机构14.6的蘑菇头状头部连接至该连接片或颈部14.6a。这两个固定机构14.6沿支承元件14的整个长度14.12延伸。这两个固定机构14.6也几乎利用了支承元件的整个宽度14.11,以促使金属线13更好地与支承元件14的导电芯体18电容耦合。导电芯体18可以被设计成导电薄膜或薄板。导电芯体18的优选材料已在前面谈及。
在图3中,箭头状保持机构14.13可以是连续的,即,在支承元件14的整个长度14.12上构成,或者然而也是仅局部的或点状的。这样可以按照一定间隔相应将点状保持机构14.13设置在支承元件14的底板14.1上,以便将其与车辆100固定在一起。
图4a类似于图2a和图3示出另一横截面A-A。大致上,该支承元件14区别在于保持机构14.13的实施方式。在此,可以使用基本呈U形构成的保持机构14.13,其又设置在底板14.1的与纵向肋部14.10对置的侧面上,以便固定支承元件14。在此,在呈U形构成的保持机构14.13上,在平行支柱上设置倒钩状止动机构,以便由此将支承元件14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与车辆100或相应配套保持机构卡止在一起。另外,除了根据图3和图4a的所示保持机构14.13之外,还在保持机构14.13的同一侧设置胶带条,从而也材料配合地固定支承元件14。图4a的剖面B-B在图4b中局剖示出。在图4b中可以清楚看出,双梳状导电芯体18设置在支承元件14的平坦护罩14.1内。然而在此,导电芯体18的梳状结构具有更大的中间空间18.3,其充当支承元件14的分界部14.7。然而为了连续构成支承元件14,尤其导电芯体18的中间连接片18.1还充当分界部14.7区域内的连接接片14.8。如图4b可见,中间连接片18.1在连接接片14.8区域内同样被支承元件14的护罩或者说底板14.1包络。因而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支承元件11、12弹性,而不会对传感器元件11、12的电容测量能力产生很大影响。
图5示出按照可选方式构造的根据图1的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放大细节图。在此原则上应用支承元件14的盖元件14.4。在这里示出两个传感器元件11、12的各个支承元件14的三个第一盖元件14.4。如在放大视图中也可以清楚看出,支承元件14的各个部分与相应盖元件14.4通过分界部14.7分隔开,其中,支承元件14的各个区域通过连接接片14.8彼此材料配合地相连(也参见图4b)。这些连接接片14.8在该区域内斜穿分界部14.7延伸并且连接传感器元件11、12的各个部分。此外,在图5中也可以清楚看出,在支承元件14的第一端部相应设置用于传感器元件11、12的两个缆线13的弯折保护件14.14。相应的屏蔽件13.5还可以在弯折保护件14.14之内延伸,如点划线所示。屏蔽件的任务是避免可能导致负面测量结果的电磁干扰。在图5中,各个盖元件14.4盖在支承元件14上,从而保护安置于下方的金属线13。金属线13的固定也通过固定机构14.6来实现,该固定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只可呈点状或段式构成(例如参见图6)。
图5a示出第一传感器元件11或12的横截面A-A。尤其要强调的是,导电芯体18由设置在底板14.1中的各个区域组成。各个这些部分可以彼此导电连接并且构成整个芯体18。也可以想到,根据图5a的视图看,上和下部分被设计成屏蔽件16,以便由此对准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区。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仅中间部分构成导电芯体18。根据图5a进一步看出,盖元件14.4通过铰链14.3与其他支承元件14相连。该铰链在本实施例中被设计成薄膜铰链。为使盖元件14.4闭合支承元件14,附加设置止动机构14.5,从而盖元件14.4形状配合地在闭合位置处通过止动机构14.5保持在支承元件14上。
如图5a可见,支承元件14同样具有底板14.1,其上设置各个固定机构14.6,以保持金属线13。这些固定机构14.6材料配合地与底板14.1相连并且具有颈部14.6a,该颈部过渡成蘑菇头状或盖罩状端部14.6b。利用该端部14.6b将金属线13下压在固定机构14.6上,从而其或多或少地设置在平面14.2上,该平面与导电芯体18保持恒定的平行间距。
按照理想方式,此处的传感器单元10如此设置在车辆上,即,机械影响不是从后方作用于支承元件14的底板14.1,而是从前方作用于盖元件14.4。因而功能所需的金属线13(由其确保传感器单元10的测量功能)以受保护的方式设置在支承元件14之内。
图6示出另一支承元件14的横截面(类似于图2的剖面A-A)。在此也可清楚看到两个设置在边缘侧的固定机构14.6,它们用于固定金属线13。这两个固定机构14.6也具有颈部14.6a,它们与底板14.1材料配合地相连。固定机构14.6的敞开端部同样蘑菇头状或盖罩状终结于端部14.6b。在该剖面图中还可以看到缺口14.9,这些缺口在制造技术方面是有优点的。
根据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与根据图5和图6的本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线13仅依靠在支承元件14的固定机构14.6上,并未卡止或夹紧。然而,通过附加的盖元件14.4或附加的软管(支承元件14可以设置在其内),金属线13无法离开其在支承元件14的位置。
图7示出的车辆100具有本发明安全系统110以及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和示例性传感器元件11与12。为了能够非接触式打开后备箱盖101,设置电磁锁形式的执行元件102,这可通过传感器单元10非接触式操控。只要两个传感器元件11与12识别到正确的控制信号或者通过相应控制装置确定了正确的控制信号,即可操控执行机构102。
图8a示出另一传感器元件11、12的剖面B-B。在此,该传感器元件11类似于根据图4b的传感器元件11。然而导电芯体18沿纵向侧断开并且在支承元件14内具有分离点18.4。如图8a所见,该分离点18.4位于支承元件14的分界部14.7区域内。刚好如果支承元件14与内置芯体18被制成为成卷产品或大宗产品,则在分离点18.4或分界部14.7可以实现简单(切开)分开支承元件14。传感器元件11的该实施方式优点还在于,分离点不必得到进一步保护,这是因为芯体18在分离点18.4范围内得到防腐蚀保护地保留在支承元件14内。
另一图8b示出根据图4b以及图8a的类似传感器元件11、12的另一剖面B-B。然而,在此芯体18的分离点18.4由两个预定断裂点18.4代替。这两个预定断裂点18.4可以由芯体18内的穿孔或缩窄或缺口组成。通过有利地位于支承元件14的分界部14.7区域内的芯体18的规定的预定断裂点18,可以实现在该位置处简单地切开支承元件14。在图8b的所示传感器元件11、12实施方式中,优点在于导电芯体18沿其纵向延伸连续地电连接。
图9示出根据图6的类似传感器元件11的剖面A-A。在此,凸起14.17设置在支承元件14的表面上,尤其是底板14.1的表面上。凸起14.17充当材料积累部,以便在切开之后能够材料配合地封闭支承元件14的分离点。在此可以通过产生热量,按照将凸起14.17熔融并把热材料施加至分离点的方式来实施封闭。
图10a同样示出类似于根据图2的传感器元件11的另一传感器元件11的剖面A-A。在此也使用先前已述的凸起14.17。另一图10b也示出根据图10a的传感器元件11的剖面B-B。在此,用虚线示出凸起14.17,其设置在支承元件14的底板14.1的上方。同样用虚线示出盖罩19,其例如包围支承元件14已断开的端部并且附加地保护支承元件14的分离点不受外部影响。
图11示出支承元件14的开端的俯视图,其中,支承元件14的相应端部利用盖罩19封闭。盖罩19同时用于接纳和固定金属线13并且具有减轻张力件19.1。这样,盖罩19不仅避免外部环境影响支承元件14的端部,而且同时防止金属线13在该位置处承受机械负荷。盖罩19可以卡紧、焊接、粘接在支承元件14上。盖罩19也可以用于在支承元件14的另一端部上可靠容纳转向金属线13。
后续的图12a至图16b示出本发明传感器元件11、12的另一变形方式的各个剖面A-A。在图12a至图14a中,金属线13相应穿过自身封闭的支承元件14横截面。在此,相应支承元件14呈管状具有圆形横截面或长方形横截面或椭圆形横截面。在图12b至图14b以及图15a至图16b中,相应支承元件14具有已经多次说明的固定机构14.6,以确保金属线13固定在支承元件14上。图12b、13b、14b的所示固定机构14.6的特殊性在于,其在来回导向移动时同时夹紧金属线,从而对于来回引导金属线13仅需一个固定机构14.6。在根据图12a至16b的实施例中,导电芯体18相应构成完整的支承元件14。如已述,当导电聚合物用于导电芯体18时例如可以实现这种情况。单纯可选地,可以想到并在图13b、14b以及图16a中示出,存在至少一个附加的或替代的导电芯体18。在图15b和图16b中,完整地由导电芯体18构成的支承元件14被电绝缘护罩14.1或热缩塑性套管14.1包络。在根据图12b、13b、14b、15a、15b、16a和16b的实施例中,本发明传感器元件11、12的制造特别简单,这是因为金属线13只应被压入相应固定机构14.6。在该固定机构14.6中,金属线13线性保持在支承元件14上。因而可以实现特别简单地制造支承元件14或相应的传感器元件11、12。在图15a、15b、16a和16b中,针对金属线13的前往移动和金属线13的返回移动相应设置固定机构14.6,金属线13相应必须压入该固定装置。
传感器元件11、12的图12a至图16b所示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其一方面是高弹性的,因而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固定在机动车上,另一方面可以特别简单地制造。这尤其是特别简单的,当支承元件14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导电芯体18制成,而导电芯体又具有由导电弹性体制成的材料。
根据前述附图也可得出,所示技术特征的大量组合是可行的。这样,支承元件14的横截面不局限于横截面的所示形式。各个所示实施例也可以用附加护罩14.1包络。护罩14.1也可以由热缩塑性套管或涂层组成。
此处请注意,不言而喻,本发明传感器单元10也可以用于打开侧门或发动机舱盖或油箱盖等类似部件。代替所示传感器元件11也可以应用传感器元件12,反之亦然。也可以在传感器单元10中实现传感器元件11和12的不同实施例的任意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0 传感器单元
11 第一传感器元件
12 第二传感器元件
13 金属线
13.1 绝缘体
13.2 电缆芯
13.3 第一端部
13.4 第二端部
13.5 屏蔽件
14 支承元件
14.1 底板/护罩
14.2 平面
14.3 铰链,薄膜铰链
14.4 盖元件
14.5 止动机构
14.6 固定机构,夹具
14.6a 连接片/颈部
14.6b 钩子/蘑菇头状头部
14.7 分界部
14.8 连接接片
14.9 缺口
14.10 肋部
14.11 宽度
14.12 长度
14.13 保持机构
14.14 弯折保护件
14.15 纵轴线
14.16 高度
14.17 凸起,材料积累部
15 纵向
16 屏蔽件
17 插头
17.1 第一传感器元件11的触点
17.2 第二传感器元件12的触点
17.3 屏蔽件13.5的触点
18 芯体
18.1 中间连接片
18.2 尖齿
18.3 中间空间
18.4 预定断裂点
19 盖罩
19.1 减轻张力件
100 车辆
101 箱盖或类似部件
102 执行元件
110 安全系统

Claims (45)

1.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操作执行元件(102)的传感器单元(10),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元件(11、12),其中,所述传感器元件(11、12)具有金属线(13),所述金属线布置在支承元件(1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导电芯体(18),所述导电芯体(18)电容耦合至所述支承元件(14)的金属线(13),其中所述金属线(13)大致布置在平面(14.2)内所述支承元件(14)上,
其中所述金属线(13)不间断地布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大致平行于所述支承元件(14)的纵向(15)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的两端(13.3、13.4)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的两端(13.3、13.4)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至少在所述支承元件(14)的区域内设有电绝缘体(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的所述绝缘体(13.1)一直延伸到所述传感器单元(10)的插头(1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直接布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的一段所述金属线(13)具有一长度,其大致是所述支承元件(14)的长度(14.12)的两倍长,和/或所述金属线(13)U形布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的所述导电芯体(18)或所述支承元件(14)自身大致被护罩(14.1)包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14.1)具有电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13)与所述支承元件(14)的芯体(18)以电流隔离的方式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自身构成所述支承元件(14)。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是平面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是薄膜状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8)具有小于5mm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8)的厚度小于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8)的厚度小于0.5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大致沿所述支承元件(14)的长度(14.12)延伸,和/或所述导电芯体(18)和/或所述支承元件(14)具有分离点和/或预定断裂点(18.4)。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呈梳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呈双梳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体(18)具有不锈钢、铜、黄铜和/或导电聚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14.6)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通过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金属线(13)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金属线(13)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的所述护罩(14.1)与所述固定机构(14.6)构成为一体式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4.6)大致围绕所述金属线(13),从而所述金属线(13)避免外部影响地布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14.6)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其用于引导所述金属线(13)。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4.6)用于转向所述金属线(13)。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4.6)具有连接片(14.6a)和钩子(14.6b)。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至少部分或完全包络金属线(13)。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具有外部圆形或长方形横截面。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的至少一端利用盖罩(19)封闭。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罩(19)上设置所述金属线(13)的减轻张力件(19.1)。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底板(14.1),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线(13)的所述固定机构(14.6)突出于所述底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1)与所述金属线(13)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盖元件(14.4)至少被局部覆盖。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元件(14.4)材料配合地与所述底板(14.1)相连。
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元件(11、12)连同其支承元件(14)和所述金属线(13)沿纵向(15)整体上有弹性地构成。
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4)被设计成由稳定的塑料制成的注塑成形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承元件(14)的长度(14.12)设置带有至少一个连接接片(14.8)的至少一个分界部(14.7),以获得沿所述纵向(15)的弹性。
3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14.13)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借此所述传感器(11、12)能够固定在所述车辆(100)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14.13)能够实现材料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固定。
4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电容传感器元件(11、12)与共同的插头(17)一起构成传感器单元(10)。
4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2)是车辆(100)的箱盖(101)。
42.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打开和/或关闭车辆(100)的箱盖(101)的安全系统(110),所述安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
43.一种用于制造非接触式操作执行元件(102)的传感器单元(10)的方法,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式传感器元件(11、12),其中,导电芯体大致由电绝缘的支承元件(14)包络,其特征在于,金属线(13)不间断地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14)上,其中所述导电芯体(18)电容耦合至所述支承元件(14)的金属线(13),其中所述金属线(13)大致布置在平面(14.2)内所述支承元件(14)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于制造传感器单元(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于制造传感器单元(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02)是车辆(100)的箱盖(101)。
CN201480008528.1A 2013-02-12 2014-02-12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Active CN104995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01374 2013-02-12
DE102013101374.0 2013-02-12
PCT/EP2014/052764 WO2014124995A1 (de) 2013-02-12 2014-02-12 Vereinfachte kapazitive sensoreinhe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5838A CN104995838A (zh) 2015-10-21
CN104995838B true CN104995838B (zh) 2019-07-19

Family

ID=50097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528.1A Active CN104995838B (zh) 2013-02-12 2014-02-12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87306B2 (zh)
EP (2) EP2957034B1 (zh)
CN (1) CN104995838B (zh)
DE (1) DE102014101775A1 (zh)
WO (1) WO2014124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6859B2 (en) 2012-04-11 2017-04-18 Digilock Asia Limited Electronic locking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150292240A1 (en) * 2012-04-11 2015-10-15 Bielet, Inc. Alignment aid for electronic locking device
DE102014107269A1 (de) * 2014-05-22 2015-11-2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ariabel einsetzbare Sensoreinheit
EP3057234B1 (de) * 2015-02-11 2018-11-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enso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5113663A1 (de) 2015-02-11 2016-08-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enso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13378A1 (de) 2016-07-21 2018-01-25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Schaltelement
DE102016214790A1 (de) * 2016-08-09 2018-02-15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Kapazitiver Näherungssensor
DE102017116392A1 (de) 2017-07-20 2019-01-24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ensoreinheit
DE102018205339A1 (de) * 2018-04-10 2019-10-1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Kapazitive Sensoreinheit
FI128364B (en) * 2018-09-28 2020-04-15 Forciot Oy Sensor with connection to an extensible wiring harness
JP7226091B2 (ja) * 2019-05-22 2023-02-21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センサブラケッ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0364A1 (de) * 2010-11-04 2012-05-1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erfahr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2104A (en) * 1980-07-10 1983-07-05 Automation Industries, Inc. Dielectric test unit
US6700393B2 (en) * 2001-10-17 2004-03-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pacitive sensor assembly for use in a non-contact obstacle detection system
JP4003453B2 (ja) * 2001-12-26 2007-11-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人体検出装置
US6842018B2 (en) * 2002-05-08 2005-01-11 Mcintosh Robert B. Planar capacitive transducer
JP4052277B2 (ja) * 2004-04-19 2008-02-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202008009942U1 (de) * 2007-07-24 2008-12-11 Leoni Ag Sensorvorrichtung
JP4751861B2 (ja) * 2007-07-27 2011-08-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283973B2 (ja) 2008-05-29 2013-09-04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センサ支持部材の製造方法
DE202009009028U1 (de) * 2009-07-01 2010-12-3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Kapazitive Sensoreinheit
EP2552746A1 (en) * 2010-03-26 2013-02-06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Occupant sensing and heating textile
DE102010038705A1 (de) 2010-07-30 2012-02-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automatisch öffnender und/oder automatisch schließender Klappe
DE102010049400A1 (de) 2010-10-26 2012-04-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Sensoreinheit zum berührungslosen Betätigen einer Fahrzeugtür
DE102011008275B4 (de) * 2011-01-11 2016-02-1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Sensoreinheit zum berührungslosen Betätigen einer Fahrzeugtü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0364A1 (de) * 2010-11-04 2012-05-1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erfahr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87306B2 (en) 2017-10-10
EP2957034A1 (de) 2015-12-23
DE102014101775A1 (de) 2014-08-14
US20160049932A1 (en) 2016-02-18
EP2957034B1 (de) 2020-08-12
WO2014124995A1 (de) 2014-08-21
EP3748854A1 (de) 2020-12-09
CN104995838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838B (zh) 简化的电容传感器单元
CN113405574B (zh) 能够可变地使用的传感器单元
CN103328753B (zh) 用于无接触致动车门的传感器单元
PL204393B1 (pl) Zabezpieczająca listwa stykowa
US10677579B2 (en) Capacitive distance sensor
CN109285986B (zh) 电线布设结构和汇流条模块
JP2016519410A (ja) スイッチストリップ、安全センサストリ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挟み込み防止保護
EP1759930B1 (en) Resin-molded structural body having water-stop structure in wire harness path
US20140017529A1 (en) Fuse unit for vehicles
CN103216139A (zh) 用于汽车的车门把手
US9246241B2 (en) Crimping structure
CN109478886A (zh) 切换元件
US6534731B1 (en) Safety edge switch
CN110588308A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夹条
CN101310420A (zh) 炭刷装置
CN211150966U (zh) 端子组件
CN212098391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夹条
CN212098388U (zh) 一种方便导线管理且安装稳定的汽车防夹条
US9419331B1 (en) Flexible antenna with weatherproof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weather proofing and adding a flexible feature to existing antennas
CN112563831A (zh) 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端子组件
CN208816017U (zh) 用于机动车辆打开件的防夹系统以及机动车辆打开件
CN213905697U (zh) 一种电气信号传输组件
CN212359461U (zh) 一种具有360°防夹功能的汽车防夹条
JP5784389B2 (ja) 異物検知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US201601642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electrically coupling first and second electrical terminals of first and second battery cells to one ano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