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0295B -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0295B
CN104990295B CN201510293960.6A CN201510293960A CN104990295B CN 104990295 B CN104990295 B CN 104990295B CN 201510293960 A CN201510293960 A CN 201510293960A CN 104990295 B CN104990295 B CN 104990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equipment
heat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39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0295A (zh
Inventor
郭剑
樋口逸生
董世龙
赵增毅
陈雍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39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0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0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0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0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换热器,对来自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处理;蓄能装置,当经换热器换热处理后的冷媒流经蓄能装置时,蓄能装置对冷媒进行再次换热处理,以积蓄冷量或热量;控制器,用于判断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向空调器的驱动泵发送控制命令;驱动泵,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更改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多联机系统中,用一台大功率的变频压缩机取代多台全变频压缩机组合或多台定变频压缩机组合,已经成为未来多联机领域的发展趋势。
但是,大功率变频压缩机往往存在难以控制小负荷制冷的难题。这些难题一般都是由于压缩机的最低频率和功率有限造成的,因冷凝器的尺寸是一定的,这就导致在一些小负荷制冷或制热的情况下系统的最低能力输出都要比用户需求大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卸载,以防止压缩机出现液击等的危险。
然而,现有的卸载方法一般都是在系统的高压侧安装一个热气旁路支路,将高压侧的冷媒接通到压缩机回气口附近,来进行多余能量的卸载。这种方法是以降低能效作为代价的,系统的能量输出仍然大于能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调器小负荷运行时能量过剩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空调器小负荷运行时能量过剩的问题,减少能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空调器小负荷运行时能量过剩的问题,减少能耗。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换热器,用于对来自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处理;蓄能装置,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当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处理后的所述冷媒流经所述蓄能装置时,所述蓄能装置对所述冷媒进行再次换热处理,以积蓄冷量或热量;控制器,连接至所述蓄能装置,用于判断所述蓄能装置中的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空调器的驱动泵发送控制命令;所述驱动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能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更改所述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所述驱动泵根据所述控制命令驱动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由换热器、蓄能装置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换热器是用来对来自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的,通过换热器对冷媒进行处理来为用户的空间提供冷量或热量,完成制冷或制热功能。蓄能装置用来对来自换热器的冷媒再次换热,从而将冷量或热量存储在蓄能装置中。在空调器小负荷运行时,系统中有部分内机没有开启,就会导致冷媒在换热器中换热不完全,处于两相流的状态,而通过蓄能装置对来自换热器的冷媒再次换热,可以将多余的冷量或热量储存起来,以便通过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制冷或制热,节约能耗。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预定冷量阈值或预定热量阈值,当蓄能装置储存的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冷量阈值或预定热量阈值时,通过控制器将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释放,在空调器处于小负荷制冷或制热状态时直接使用这些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温度控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制冷或制热时,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既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蓄冷状态、蓄热状态、制冷状态、制热状态和待机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驱动泵用来接收控制器的控制命令,并且依据控制命令将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设置为蓄冷状态、蓄热状态、制冷状态、制热状态或待机状态,其中,在蓄冷状态下蓄能装置用于储存冷量,在蓄热状态下蓄能装置用于储存热量,在制冷状态下蓄能装置用于释放冷量,在制热状态下蓄能装置用于释放热量,当空调器处于非小负荷运行状态时,蓄能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冷媒不流经蓄能装置或在流经蓄能装置时蓄能装置不工作。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借助驱动泵控制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蓄能装置,节省空调器小负荷工作状态的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蓄冷状态和所述蓄热状态下,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连通;在所述制冷状态和所述制热状态下,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与所述压缩机不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当蓄能装置处于蓄冷状态或蓄热状态时,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相连,以便蓄能装置对来自换热器的冷媒再次换热,将换热器中未换热完全的冷量或热量储存在蓄能装置中。而当蓄能装置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时,蓄能装置与压缩机断开,与换热器相连,蓄能装置开始释放冷量或热量,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通过调节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达到调节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从而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时,可以通过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以便节省能耗和避免液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布在所述蓄能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多个电磁阀,能够更好地控制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通断,进而更好地控制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便节省能耗和避免液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节流部件,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媒进行节流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还具有节流部件,该节流部件与换热器相连,用来控制冷媒的流量,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避免了因冷媒流动过快而导致蓄能装置不能将冷媒中多余的冷量或热量全部储存下来的问题,节省了能耗。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因此,该空调器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确定与空调器的换热器相连的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可以设置一个预定阈值,包括预定冷量阈值和预定热量阈值,进而判断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若达到预定阈值,说明蓄能装置储存的冷量或热量足以进行小负荷制冷或制热,则可以把压缩机工作模式替换为蓄能装置工作模式。这样,在空调器处于小负荷工作状态时,就可以释放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以直接使用这些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时,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既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将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开启状态,连通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使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蓄能装置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并为所述蓄能装置积蓄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在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低于预定阀值时,蓄能装置处于蓄冷状态或蓄热状态,即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开启,使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相连,在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将换热器中未换热完全的冷量或热量储存在蓄能装置中。通过调节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达到调节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从而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以便节省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具体包括: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将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关闭状态,断开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使所述蓄能装置和所述换热器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当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阀值时,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关闭,使蓄能装置与压缩机断开,和换热器串联形成工作回路,这样,蓄能装置开始释放冷量或热量,取代了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蓄能装置设置所述预定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设置预定阀值,这里的设置命令,可以是对制冷设定温度、制热设定温度的设置命令,不同的制冷设定温度和制热设定温度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预定冷量阈值和预定热量阈值。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预定冷量阀值和预定热量阈值进行设置,提升了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包括:换热器102,用于对来自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处理;蓄能装置104,连接至换热器102,当经换热器102换热处理后的冷媒流经蓄能装置104时,蓄能装置104对冷媒进行再次换热处理,以积蓄冷量或热量;控制器106,连接至蓄能装置104,用于判断蓄能装置104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向空调器的驱动泵108发送控制命令;驱动泵108,连接至控制器106和蓄能装置104,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106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更改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其中,当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阈值时,驱动泵108根据控制命令驱动蓄能装置104取代压缩机为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由换热器102、蓄能装置104和控制器106三部分组成。其中,换热器102是用来对来自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的,通过换热器102对冷媒进行处理来为用户的空间提供冷量或热量,完成制冷或制热功能。蓄能装置104用来对来自换热器102的冷媒再次换热,从而将冷量或热量存储在蓄能装置104中。在空调器小负荷运行时,系统中有部分内机没有开启,就会导致冷媒在换热器102中换热不完全,处于两相流的状态,而通过蓄能装置104对来自换热器102的冷媒再次换热,可以将多余的冷量或热量储存起来,以便通过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制冷或制热,节约能耗。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预定冷量阈值或预定热量阈值,当蓄能装置104储存的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冷量阈值或预定热量阈值时,通过控制器106将蓄能装置104中的冷量或热量释放,在空调器处于小负荷制冷或制热状态时直接使用这些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温度控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制冷或制热时,蓄能装置104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既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包括蓄冷状态、蓄热状态、制冷状态、制热状态和待机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其驱动泵108用来接收控制器106的控制命令,并且依据控制命令将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设置为蓄冷状态、蓄热状态、制冷状态、制热状态或待机状态,其中,在蓄冷状态下蓄能装置104用于储存冷量,在蓄热状态下蓄能装置104用于储存热量,在制冷状态下蓄能装置104用于释放冷量,在制热状态下蓄能装置104用于释放热量,当空调器处于非小负荷运行状态时,蓄能装置104处于待机状态,冷媒不流经蓄能装置104或在流经蓄能装置104时蓄能装置104不工作。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借助驱动泵108控制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蓄能装置104,节省空调器小负荷工作状态的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蓄冷状态和蓄热状态下,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换热器102连通;在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蓄能装置104与换热器102连通,与压缩机不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当蓄能装置104处于蓄冷状态或蓄热状态时,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和换热器102相连,以便蓄能装置104对来自换热器102的冷媒再次换热,将换热器102中未换热完全的冷量或热量储存在蓄能装置104中。而当蓄能装置104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时,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断开,与换热器102相连,蓄能装置104开始释放冷量或热量,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通过调节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和换热器102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达到调节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从而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时,可以通过蓄能装置104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以便节省能耗和避免液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布在蓄能装置104和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至控制器106,以供控制器106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通过在控制器106中设置多个电磁阀,能够更好地控制蓄能装置104与压缩机之间的通断,进而更好地控制蓄能装置104的工作状态,以便节省能耗和避免液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节流部件,连接至换热器102,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还具有节流部件,该节流部件与换热器102相连,用来控制冷媒的流量,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避免了因冷媒流动过快而导致蓄能装置104不能将冷媒中多余的冷量或热量全部储存下来的问题,节省了能耗。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200,包括:压缩机202;以及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空调器控制装置100连接至压缩机202。因此,空调器200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空调器200还包括实现制冷制热功能的其他器件,在图2中并未示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00,包括:
步骤302,确定与空调器的换热器相连的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
步骤304,当确定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阈值时,通过蓄能装置取代空调器的压缩机为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可以设置一个预定阈值,包括预定冷量阈值和预定热量阈值,进而判断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若达到预定阈值,说明蓄能装置储存的冷量或热量足以进行小负荷制冷或制热,则可以把压缩机工作模式替换为蓄能装置工作模式。这样,在空调器处于小负荷工作状态时,就可以释放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以直接使用这些存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时,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并在冷量或热量达到一定值时释放该冷量或热量以代替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既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还能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当确定冷量或热量低于预定阈值时,将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开启状态,连通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使压缩机、换热器和蓄能装置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压缩机为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并为蓄能装置积蓄冷量或热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在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低于预定阀值时,蓄能装置处于蓄冷状态或蓄热状态,即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开启,使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相连,在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将换热器中未换热完全的冷量或热量储存在蓄能装置中。通过调节蓄能装置与压缩机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状态,可以达到调节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目的,从而在空调器进行小负荷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蓄能装置能够将换热不完全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储存,以便节省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304具体包括:当确定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阈值时,将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关闭状态,断开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使蓄能装置和换热器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蓄能装置取代压缩机为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当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达到预定阀值时,蓄能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关闭,使蓄能装置与压缩机断开,和换热器串联形成工作回路,这样,蓄能装置开始释放冷量或热量,取代了压缩机为空调器制冷或制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蓄能装置设置预定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设置预定阀值,这里的设置命令,可以是对制冷设定温度、制热设定温度的设置命令,不同的制冷设定温度和制热设定温度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可以对应有不同的预定冷量阈值和预定热量阈值。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预定冷量阀值和预定热量阈值进行设置,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200在非小负荷制冷的时候,压缩机正常运行,将电磁阀110(b)打开,电磁阀110(a)、电磁阀110(c)和电磁阀110(d)关闭,这样驱动泵处于断开状态,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再通过节流部件进行节流之后,就会形成低温低压的过冷液体或气液混合体的冷媒,冷媒流经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换热,为制冷空间提供冷量,然后冷媒再经过电磁阀110(b)回到压缩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当空调器处于小负荷制冷状态下,压缩机正常运行时,控制器就会将电磁阀110(a)和电磁阀110(b)关闭,电磁阀110(c)和电磁阀110(d)开启,这样驱动泵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再通过节流部件进行节流之后,就会形成低温低压的过冷液体或气液混合体的冷媒,冷媒流经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换热,为制冷空间提供冷量。
由于在小负荷制冷状态下,系统中有部分内机没有开启,这样就会导致冷媒在蒸发器中蒸发不完全,还处于气液混合状态,冷媒会流经蓄冷装置,在蓄冷装置中继续吸热蒸发,冷媒吸热蒸发完全后,再通过驱动泵回到压缩机,这样蓄冷装置就会处于蓄冷状态,在该状态下形成了一个蓄冷循环系统。
当蓄冷装置储存的冷量达到预定冷量阀值时,控制器就关闭电磁阀110(b)和电磁阀110(c),开启电磁阀110(a)和电磁阀110(d),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驱动泵开始运行,这样蒸发器、蓄冷装置、驱动泵、电磁阀和节流部件就形成一个制冷循环系统。在该循环系统中,在蓄冷装置中存积的冷量就会在蓄冷装置中冷凝放热,通过驱动泵的驱动为空调器的小负荷制冷内机进行制冷。
当蓄冷装置中的冷量过低时,就会通过控制器重新将电磁阀110(a)和电磁阀110(b)关闭,电磁阀110(c)和电磁阀110(d)开启,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就实现了小负荷制冷循环运行的全过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节约了能耗,解决了空调器在小负荷工作状态下能力过剩的问题,有效避免压缩机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液击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相连”、“连接”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用于对来自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进行换热处理;
蓄能装置,连接至所述换热器,当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处理后的所述冷媒流经所述蓄能装置时,所述蓄能装置对所述冷媒进行再次换热处理,以积蓄冷量或热量;
控制器,连接至所述蓄能装置,用于判断所述蓄能装置中的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空调器的驱动泵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驱动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能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更改所述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所述驱动泵根据所述控制命令驱动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蓄冷状态、蓄热状态、制冷状态、制热状态和待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冷状态和所述蓄热状态下,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连通;在所述制冷状态和所述制热状态下,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与所述压缩机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电磁阀,分布在所述蓄能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供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流部件,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媒进行节流处理。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压缩机。
7.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与空调器的换热器相连的蓄能装置中的冷量或热量是否达到预定阈值;
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时,将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开启状态,连通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使所述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蓄能装置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并为所述蓄能装置积蓄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具体包括:
当确定所述冷量或所述热量达到所述预定阈值时,将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电磁阀设置为关闭状态,断开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使所述蓄能装置和所述换热器串联形成工作回路,以通过所述蓄能装置取代所述压缩机为所述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为所述蓄能装置设置所述预定阈值。
CN201510293960.6A 2015-06-01 2015-06-01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990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3960.6A CN104990295B (zh) 2015-06-01 2015-06-01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3960.6A CN104990295B (zh) 2015-06-01 2015-06-01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0295A CN104990295A (zh) 2015-10-21
CN104990295B true CN104990295B (zh) 2017-10-31

Family

ID=5430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3960.6A Active CN104990295B (zh) 2015-06-01 2015-06-01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0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3337B (zh) * 2016-05-30 2019-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蓄热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5916B (zh) * 2016-12-07 2022-09-30 重庆中源绿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方法
CN106907825A (zh) * 2017-02-06 2017-06-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11486507A (zh) * 2020-04-28 2020-08-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CN114517944A (zh) * 2022-01-28 2022-05-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6705B2 (ja) * 1998-10-16 200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の制御方法
CN102331042A (zh) * 2011-03-30 2012-01-25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蓄能式热能空调
CN203489393U (zh) * 2013-07-22 2014-03-19 张圣林 一种蓄能空调机
CN104654488A (zh) * 2013-11-17 2015-05-27 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蓄能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0295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9843B (zh) 空调器控制装置、一拖多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4990295B (zh) 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JP5327308B2 (ja) 給湯空調システム
CN104837658B (zh)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CN106871345B (zh) 不停机化霜系统和空调器
CN106767079B (zh) 蓄热组件和空调器
KR101962129B1 (ko) 냉장고
KR101155497B1 (ko) 히트펌프식 급탕장치
CN106594925A (zh) 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4566699A (zh) 蓄能多联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10544A (zh) 蓄热式空调机
CN110425763A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20381080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JP2013083439A (ja) 給湯空調システム
CN110953757A (zh) 喷液增焓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19633U (zh) 蓄冷式高效制冷系统、制冷或热泵装置和压缩冷凝机组
CN10916346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410408B2 (ja) 冷蔵庫
US2014028402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CN106765916B (zh) 温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方法
CN206496684U (zh) 蓄热组件和空调器
JP5176897B2 (ja) 冷凍装置
JP2006029637A (ja)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KR20140133375A (ko) 공기열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KR101272021B1 (ko)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Shilong

Inventor after: Dong Shilong, Zhao Zengyi, Chen Yongrong and Guo Jian

Inventor after: Zhao Zengyi

Inventor after: Chen Yongrong

Inventor after: Guo Jian

Inventor before: Guo Jian

Inventor before: Yoshio Higuchi

Inventor before: Dong Shil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Zengyi

Inventor before: Chen Yong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