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8096B -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8096B
CN104978096B CN201510469994.6A CN201510469994A CN104978096B CN 104978096 B CN104978096 B CN 104978096B CN 201510469994 A CN201510469994 A CN 201510469994A CN 104978096 B CN104978096 B CN 104978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base
base palte
display panel
pairing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99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8096A (zh
Inventor
颜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99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8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8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0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0867 priority patent/WO2017020558A1/zh
Priority to US15/512,447 priority patent/US1054559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8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8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并且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形成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该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以及用于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其中该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由此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并且消除现有技术中利用导电金球等实现这样的导通所引起的盒厚不均、漏光等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并且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和形成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中,根据触摸传感器位置的不同,显示面板可以分为out-cell、on-cell和in-cell三种类型。对于out-cell型显示面板,触摸传感器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这样使得整体盒厚变大并且透光率变低。对于on-cell型显示面板,触摸传感器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对合基板的外侧上,这样虽然降低了整体盒厚,但却添加了制造对合基板的工序。与前两种情况不同,在in-cell型显示面板中,触摸传感器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内部,这样不仅不会增加整体盒厚,而且还能与显示面板一起制造触摸传感器,从而简化了制造工序。凭借上述优势,in-cell技术在显示领域中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对于一些in-cell型显示面板,当触摸传感器的感应电极位于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而对应触摸电极也位于该阵列基板上或者位于显示面板的对合基板上时,通常需要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形成导电金球,以便实现触摸信号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传输。然而,在这种实现方案中,导电金球容易导致整体盒厚的不均匀,并且由此产生漏光等显示不良的问题。因而,在现有in-cell技术中,亟需一种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的新机制。同样地,对于普通显示面板,即out-cell型或on-cell型显示面板,由于一般总是在阵列基板处提供各种电气信号、电力供给等,因而常常也需要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形成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一种显示装置。由此不仅实现了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而且还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导电金球等实现这样的导通所引起的盒厚不均、漏光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以及用于实现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其中所述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交变信号可通过电容传输的特性,实现了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导电金球的技术方案不同,本发明仅需要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上分别形成相应的电容极板层,而不存在位于这两个基板之间的任何物体。这样,不仅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实现了信号传输,而且还不会由于盒内任何物体的存在而引发显示面板的整体盒厚不均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其均位于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将被添加有触控功能,从而实现触控显示。同时,利用所述平行板电容,可以实现信号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感应电极,其位于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以及驱动电极,其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对合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信号为触摸信号。利用这样的布置,能够实现触摸信号在所述对合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信号可以为脉冲方波信号。当然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环形,并且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到的,当所述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环形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而将会在电容极板之间产生电磁场。进一步地,通过将信号输入端电容极板的环形匝数设计成小于信号输出端电容极板的环形匝数,还将促进传输信号的增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信号在正常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具体地,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被设计为单环并且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通过两层金属层而被设计为双环,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被设计为单环并且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通过两层金属层而被设计为双环。
具体地,所述环形可以为方形环、圆环或多边形环。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环形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环形形状,只要其总体上为环形以使得能够产生对应电磁场即可。
进一步地,减小所述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到的,对于平行板电容,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的减小使得其电容值减小,由此增强了通过其传输的信号的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相同块状图案。另外,所述块状图案可以为方块、圆块或多边形块。与上文所描述的环形电容极板图案不同,对于相同块状图案的两个平行板电容极板,并不会发生以上所述电磁感应现象,因而也就不会实现传输信号的补偿。但是,相同块状图案将使得制作工艺更为简便,而且同样也实现了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可以为ITO层。另外,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可以为ITO层或金属层。当采用透明的ITO层时,不仅能够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而且还避免了在其之间传输的光的遮挡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对合基板与其上的电容极板之间的黑色遮挡层。具体地,所述黑色遮挡层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为树脂或石墨等。这样的黑色遮挡层可以用于遮挡阵列基板上相邻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使得光线不会从该间隙区域射出,因而也就避免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漏光、对比度降低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及其上的电容极板之上的绝缘层。这样的绝缘层可以用于促进在具有该电容极板的阵列基板之上的其它层(诸如ITO层等)的形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形成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其包括:形成阵列基板;形成与所述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以及提供用于实现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其中所述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与以上显示面板的描述相对应地,利用这样的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不仅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实现了信号传输,而且还不会由于盒内任何物体的存在而引发显示面板的整体盒厚不均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形成的显示面板还将被添加有触控功能,从而实现触控显示。同时,利用所述平行板电容,可以实现信号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感应电极;以及在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对合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驱动电极,其中所述信号为触摸信号。利用这样的布置,能够实现触摸信号在所述对合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环形,并且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如以上关于显示面板所描述的,利用这样的布置,能够促进传输信号的增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信号在正常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减小所述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如以上关于显示面板所描述的,此时平行板电容的电容值将会减小,并且由此使得通过其传输的信号的输出得以增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与以上显示面板的描述相对应地,包括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不仅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实现了信号传输,而且还不会由于盒内任何物体的存在而引发显示面板的整体盒厚不均等问题。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在下文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2A和2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外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示意性示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极板的环形设计的示意性示例;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极板的块状图案设计的示意性示例;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要指出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参考标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并且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其中可能为了阐述本发明的某些特征而夸大表示某些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110,以及与该阵列基板110对合的对合基板120。显示面板10还包括用于实现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其中该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130,140分别位于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对于这样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交变信号可通过电容传输的特性,实现了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导通。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导电金球的技术方案不同,本发明仅需要在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上分别形成相应的电容极板层130,140,而不存在位于这两个基板110,120之间的任何物体。这样,不仅简化了显示面板10的制造过程,实现了信号传输,而且还不会由于盒内任何物体的存在而引发显示面板的整体盒厚不均等问题。
这两个电容极板130,14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具体地,阵列基板110上的电容极板130可以为ITO层,而对合基板120上的电容极板140可以为ITO层或金属层。当采用透明的ITO层时,不仅能够实现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导通,而且避免了在其之间传输的光的遮挡损耗。
此时,如果在阵列基板110处提供某一交变信号,则由于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平行板电容的存在,该信号能够顺利地通过两个电容极板130,140而传输至对合基板120。对于在对合基板120处提供信号的情况而言,该效果同样适用,其中区别仅在于信号的传输方向此时是从对合基板120朝向阵列基板110。
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还可以可选地包括位于对合基板120与其上的电容极板140之间的黑色遮挡层(未在图中示出),其中该黑色遮挡层由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树脂或石墨等。这样的黑色遮挡层可以用于遮挡阵列基板110上相邻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使得光线不会从该间隙区域射出,因而也就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可能出现的漏光、对比度降低等问题。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还可以可选地包括位于阵列基板110及其上的电容极板130之上的绝缘层(未在图中示出)。这样的绝缘层可以用于促进在具有该电容极板130的阵列基板110之上的其它层(诸如ITO层等)的形成。
图2A和2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外的显示面板20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图2A和2B中示出的显示面板20的结构大体类似于图1中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其中区别在于,显示面板20此时还包括位于对合基板220下侧上的感应电极Rx和驱动电极Tx(图2A),或者是还包括分别位于对合基板220下侧上和阵列基板210上侧上的感应电极Rx和驱动电极Tx(图2B)。当感应电极Rx和驱动电极Tx均位于对合基板220下侧上时,即图2A中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还将被添加有触控功能,从而实现触控显示。同时,利用所述平行板电容,可以实现信号在阵列基板210和对合基板220之间的传输。与图2A相对应地,当感应电极Rx和驱动电极Tx分别位于对合基板220和阵列基板210上时,即图2B中的情况下,所要传输的信号可以为触摸信号。在图3中示出该信号的一个示意性示例,其具体为脉冲方波信号。此时,与图1中的情况类似,该触摸信号通过平行板电容230,240而从阵列基板210传输至对合基板220。
此外,还可以减小所述电容极板130,140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到的,对于平行板电容,电容极板130,140之间的距离的减小使得其电容值减小,由此增强通过其传输的信号的输出。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极板的环形设计的示意性示例。如上文所描述的,由于经过电容后,传输信号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损失。为了补偿这样的损失,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平行板电容的极板130,140设计为环形。具体地,当信号在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传输时,由于平行板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在环形电容极板130,140内将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此时,通过调节两个电容极板130,140的环形匝数,使得输入端(在该实施例中,即阵列基板110上的电容极板130)的环数少于输出端(在该实施例中,即对合基板120上的电容极板140)的环数,相比没有这样的环形设计的情况,输出信号将得到一定的增强。参照图4,分别示出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示意性环形设计,其中左侧的单环对应于输入端,而右侧的双环对应于输出端。当然,如本文所使用的,环形不仅仅局限于如图4中所示的方形环,也可以为圆环、多边形环等。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极板的另外的形状设计的示意性示例,即块状图案。与图4中的环形情况相比,此时,由于平行板电容的存在,依然能够实现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信号传输。然而,在图5中的块状电容极板的情况下,并不会像图4中所示那样可以实现传输信号的增强,这是因为此时在平行板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但是,相同块状图案使得制作工艺更为简便,而且同样实现了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阵列基板110和对合基板120之间的导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如图6中所示,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样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S01阵列基板;形成S02与该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以及提供S03用于实现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其中该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具体地,可以采用如现有技术中所已知的各种制备工艺来形成上述阵列基板、对合基板以及电容极板,诸如沉积、涂敷、溅射、电镀等。另外,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可以由ITO材料制成,而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可以ITO或金属材料制成。
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可以可选地包括以下步骤:在对合基板面向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形成的显示面板还将添加有触控功能,从而实现触控显示。同时,利用所述平行板电容,可以实现信号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传输。
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可以可选地包括以下步骤:在对合基板面向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感应电极;以及在阵列基板面向对合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驱动电极。另外,要传输的信号可以为触摸信号,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脉冲方波信号。利用这样的布置,能够实现触摸信号在所述对合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传输。同样地,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工艺来形成上述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诸如沉积、涂敷、溅射、电镀等。
另外,也可以对电容极板进行设计,使其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或者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由此,利用电容充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促进了传输信号的增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信号在正常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减小所述电容极板130,140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当电容极板130,140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该平行板电容的电容值将会减小,并且由此使得通过其传输的信号的输出得以增强。
作为总结,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交变信号可通过电容传输的特性,实现了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之间的导通。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导电金球的技术方案不同,本发明仅需要在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上分别形成相应的电容极板层,而不存在位于这两个基板之间的任何物体。这样,不仅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实现了信号传输,而且还不会由于盒内任何物体的存在而引发显示面板整体盒厚的不均匀等问题。另外,通过采取电容极板的特殊形状设计,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环形设计,在实现两个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同时,还借助于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容极板之间产生电磁场。在存在这样的电磁场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调节两个电容极板的环形匝数,使得输入端的环数少于输出端的环数,还允许促进传输信号的增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信号在正常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所有描述中,通过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描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用于方便和简化对本发明的描述,而不旨在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性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所涉及的技术特征的具体数目。因此,利用“第一”、“第二”等限定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特征。在本发明的所有描述中,除非以其它方式明确指示,否则“多个”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所有描述中,除非以其它方式明确规定或限定,否则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当做最广义的理解。例如,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例如,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照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任何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各种变化或替换,并且所有这样的变化或替换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仅以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附图标记列表:
10,20 显示面板
110,210 阵列基板
120,220 对合基板
130,140,230,240 电容极板
Rx 感应电极
Tx 驱动电极。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用于实现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
其中所述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其均位于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应电极,其位于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以及
驱动电极,其位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对合基板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信号为触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信号为脉冲方波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被设计为单环并且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通过两层金属层而被设计为双环,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被设计为单环并且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通过两层金属层而被设计为双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为方形环、圆环或多边形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减小所述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为ITO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为ITO层或金属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对合基板与其上的电容极板之间的黑色遮挡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及其上的电容极板之上的绝缘层。
13.一种用于形成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
形成阵列基板,以及
形成与所述阵列基板对合的对合基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用于实现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平行板电容,
其中所述平行板电容的两个电容极板分别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电容极板被设计为环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对合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感应电极,以及
在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对合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驱动电极,
其中所述信号为触摸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或者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少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容极板的环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小所述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以促进所述信号的传输。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510469994.6A 2015-08-04 2015-08-04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978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9994.6A CN104978096B (zh) 2015-08-04 2015-08-04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CT/CN2016/070867 WO2017020558A1 (zh) 2015-08-04 2016-01-14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5/512,447 US10545591B2 (en) 2015-08-04 2016-01-14 Display panel for touch purpos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9994.6A CN104978096B (zh) 2015-08-04 2015-08-04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8096A CN104978096A (zh) 2015-10-14
CN104978096B true CN104978096B (zh) 2018-02-16

Family

ID=5427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9994.6A Active CN104978096B (zh) 2015-08-04 2015-08-04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5591B2 (zh)
CN (1) CN104978096B (zh)
WO (1) WO2017020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096B (zh) 2015-08-04 2018-02-16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226943B (zh) 2016-10-11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量子点显示器件的方法以及对应的量子点显示器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066A (zh) * 2009-03-09 2009-07-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基板
CN102830881A (zh) * 2012-06-21 2012-12-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3488366A (zh) * 2013-09-30 2014-01-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3250B2 (en) * 2003-03-12 2009-09-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274553B2 (en) * 2009-10-30 2016-03-0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Fingerprint sensor and integratable electronic display
US20110193818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Edamak Corporation Proximity-sensing panel
KR20120138288A (ko) * 2011-06-14 2012-1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패널
CN103718139B (zh) * 2011-07-29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9098145B2 (en) * 2011-11-18 2015-08-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cooperating photosensitive TFT and capacitor for touch
TW201329797A (zh) * 2012-01-04 2013-07-16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WO2014045602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TWI498797B (zh) * 2012-12-13 2015-09-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CN106802739B (zh) * 2013-07-19 2020-02-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点检测电路、电感式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958720B2 (en) * 2014-04-17 2018-05-0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JP2016004280A (ja) * 2014-06-13 2016-01-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6304848A (zh) * 2014-07-07 2017-0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触摸屏和指纹传感器组件
TWI621976B (zh) * 2015-07-24 2018-04-2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嵌式觸控面板驅動方法
CN104978096B (zh) 2015-08-04 2018-02-16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066A (zh) * 2009-03-09 2009-07-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基板
CN102830881A (zh) * 2012-06-21 2012-12-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3488366A (zh) * 2013-09-30 2014-01-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0558A1 (zh) 2017-02-09
US10545591B2 (en) 2020-01-28
US20170285822A1 (en) 2017-10-05
CN104978096A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8865B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55762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503290B2 (en) Color filter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04979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41952B (zh) 一种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以及电感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20532B (zh) 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5786251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216578A (zh) 一种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0595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658975U (zh) 触控板
CN105759483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5528128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布局
US10459589B2 (en) Touch substrate comprising radiused touch electrode boundaries mask pl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5786243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67859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20160334660A1 (en) In-cell touch panel
CN10489891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9388265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84086A (zh) 电磁感应式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07781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9780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325586A (zh) 触控面板
CN105183264B (zh) 内嵌式电容触控显示面板
CN106959784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026288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subst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