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911A - 尾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尾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911A
CN104968911A CN201380001751.9A CN201380001751A CN104968911A CN 104968911 A CN104968911 A CN 104968911A CN 201380001751 A CN201380001751 A CN 201380001751A CN 104968911 A CN104968911 A CN 104968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oxidation catalyst
catalyst carrier
casing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7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下美智子
深澤広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1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wo or more purifying devic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01N13/01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wo or more purifying device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purifying devices are arranged in a single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03Oxidation catalysts for HC and CO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450/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tting, inserting or repairing different elements
    • F01N2450/30Removable or rechangeable blocks or cartridges, e.g. for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气净化系统,其能够净化从发动机(2)排出到排气管(8)内的尾气,在该尾气净化系统(3)中,触媒装置(9)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或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在机壳(11)内并联及/或串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机壳(11)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通过这样,即使发动机(2)的种类、排气量不同,也能够效率高地净化来自发动机(2)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机壳(9)内的催化剂载体(40-1、40-2、62-1、62-2)的交换。

Description

尾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净化系统,尤其涉及对来自发动机的尾气进行净化的尾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等的发动机为了对尾气进行净化而设置有尾气净化系统,来应对处理尾气。在该尾气净化系统中,有具有氧化催化剂、还原催化剂、三元催化剂等的装置。
作为这样的尾气净化系统,有以下的先行技术文献。
日本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3513号公报
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电加热催化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催化剂载体的径向上形成缺口部,并在该缺口部侧形成多个分割部,在与缺口部相反侧形成连接部,而且将电极与分割部连接。
不过,在现有的尾气净化系统中,由于采用有在机壳内固定了一个催化剂载体的触媒装置,所以很难应对在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时的尾气,而且当在机壳内所固定的催化剂载体劣化了时,很难只交换其催化剂载体,从而期望有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净化系统,其即使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也能够效率高地净化来自发动机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整体的交换或机壳内的催化剂载体的交换。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尾气净化系统,其对从发动机排出到排气管内的尾气进行净化,其中,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内并联及/或串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所述机壳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即使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也能够效率高地净化来自发动机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整体的交换或机壳内的催化剂载体的交换。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尾气净化系统进行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1)
图2是触媒装置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3是催化剂载体的一部分放大主视图;(实施例1)
图4是机壳的开放状态下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5是载体保持部件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6是载体保持部件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7是载体保持部件的第一安装单元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8是载体保持部件的第二安装单元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9是触媒装置的尾气引导部件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10是触媒装置的第一连接机构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11是触媒装置的第二连接机构的截面图;(实施例1)
图12是车辆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1)
图13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2)
图14是载体保持部件的截面图;(实施例2)
图15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3)
图16是载体保持部件的截面图;(实施例3)
图17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4)
图18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5)
图19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6);
图20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7)
图21是触媒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实施例8)
图22是触媒装置的主视图;(实施例9)
图23是触媒装置的侧视图;(实施例9)
图24是将催化剂成分的保持吸附状态密度阶段地变高的多个催化剂载体串联地进行了配置的侧视图;(实施例10)以及
图25是以催化剂成分的保持吸附状态密度阶段地变高的方式构成了的一个催化剂载体的侧视图。(实施例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并联及/或串联地配置在机壳内,而且将机壳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上从而实现即使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也效率高地净化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整体的交换或机壳内的催化剂载体的交换的目的的发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
如图12所示,车辆1装载有发动机2、及该发动机2的尾气净化系统3。
尾气净化系统3包括通过歧管安装法兰盘4安装在发动机2上的排气歧管5、通过排气管侧法兰盘7与该排气歧管5的歧管侧连接法兰盘6连接的排气管8、安装在该排气管8的中途的触媒装置(催化转换器)9、以及安装在该催化装置9的下游侧的排气管8上的消音器10。
如图1及图2所示,触媒装置9具有机壳11。
该机壳11诸如包括在上侧的截面半圆形状的一侧基座部12、及以与该一侧基座部12对置的方式在下侧的截面半圆形状的另一侧基座部13。一侧基座部12的接合面和另一侧基座部13的接合面通过密封材料处于接合状态。
在机壳11中,已接合的一侧基座部12和另一侧基座部13的一侧接合部14用铰链15连结,而且,另一侧接合部16通过结合单元17来结合。
例如,如图2所示,该结合单元17由通过支撑轴18可转动地被支撑在一侧基座部12上的钩19及以与该钩19进行卡住的方式固定在另一侧基座部13上的钩扣件20构成。
因此,如图4所示,机壳11通过从钩扣件20摘下钩19,使内部处于开放的状态,通过这样,便于安装、拆卸后述的催化剂载体。
此外,如图1所示,机壳11通过结合一侧基座部12和另一侧基座部13,形成与排气管8相比直径大的基座筒状部21、该基座筒状部21的上游端的基座上游端部22、以及基座筒状部21的下游端的基座下游端部23。另外,基座上游端部22也可以形成为从尾气流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扩展的末尾扩散形状。基座下游端部23也可以以从尾气流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变窄的方式形成为收缩形状。
基座上游端部22连结有上游侧连结管24。基座下游端部23连结有下游侧连结管25。
如图12所示,机壳11通过上游侧的第一连接机构26和下游侧的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安装在排气管8上。
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机构26具有排气管8的第一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28、安装在该第一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28上的上游侧连结管24的第一基座侧连接法兰盘29、插通第一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28的第一排气管侧安装孔30和第一基座侧连接法兰盘29的第一基座侧安装孔31的第一安装螺栓32、以及螺穿该第一安装螺栓32的第一安装螺母33。
另外,通过将第一排气管侧安装孔30及第一基座侧安装孔31不仅形成为圆形状,而且形成为方孔或斜孔,能够在安装时吸收尺寸误差从而使安装工作效率提高。
例如,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机构27具有排气管8的第二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34、安装在该第二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34上的下游侧连结管25的第二基座侧连接法兰盘35、插通第二排气管侧连接法兰盘34的第二排气管侧安装孔36和第二基座侧连接法兰盘35的第二基座侧安装孔37的第二安装螺栓38、以及螺穿该第二安装螺栓38的第二安装螺母39。
另外,通过将第二排气管侧安装孔36及第二基座侧安装孔37不光形成为圆形状,而且形成为方孔或斜孔,能够在安装时吸收尺寸误差从而使安装工作效率提高。
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能够将触媒装置9的机壳11相对于排气管8容易安装、拆卸,并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
在机壳11内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1中,在上下方向上并联配设有两个蜂巢状的氧化催化剂载体(蜂巢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
如图3所示,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是由相同大小(相同直径、相同长度),诸如在堇青石、陶瓷等的截面圆形状的载体40A上形成多个尾气通过孔40B,并根据规定的附着量、规定的保持吸附状态的方法用所需密度在这些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上使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保持吸附状态而构成的载体、且用于净化汽油发动机的尾气。
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通过载体保持部件41被保持在机壳11内。
另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不限定于截面圆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的形状。此外,尾气通过孔40B可以使其截面各不相同。
如图5及图6所示,载体保持部件41诸如形成以在上下方向上并联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方式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一侧的圆形状的一多半的保持弯曲部42-1、42-2、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2之间的连结部43、以及在长度方向上两端的安装用端部44-1、44-2。
具体地说,载体保持部件41是弯曲加工一张板材(例如,不锈钢制等)而形成的部件。而且,如图5所示,载体保持部件41为了作为象搂抱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而不脱离那样的构造,保持弯曲部42-1的端面部45-1、45-1及保持弯曲部42-2的端面部45-2、45-2与通过保持弯曲部42-1、42-2的中心C、C的中心线M相比以规定长度H向开放侧进行突出。另外,该长度H可以任意设定。
如图5所示,在该载体保持部件41中,在将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嵌入到保持弯曲部42-1、42-2时,通过从保持弯曲部42-1、42-2的开放侧推入(用实线的箭头P方向示出)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保持弯曲部42-1、42-2的各端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向中心线M的方向扩展,从而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可插入到保持弯曲部33-1、33-2内。之后,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被完全收容在保持弯曲部42-1、42-2内时,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通过保持弯曲部42-1、42-2的向收缩方向的偏置力被坚固地保持。
另一方面,当在将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从保持弯曲部42-1、42-2卸下时,将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从保持弯曲部42-1、42-2中抽出时,则保持弯曲部42-1、42-2的各端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向中心线M的方向扩展,从而能够从保持弯曲部42-1、42-2内卸下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
根据这样的载体保持部件41的构造,能够容易装配、卸下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并便于交换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并且其构造简单、价格低廉。
如图2所示,装配了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载体保持部件41通过将安装用端部44-1、44-2通过一侧安装单元46-1、另一侧安装单元46-2可装卸地安装在机壳11的内周面上,从而被固定地配置在机壳11内。
例如,如图7所示,一侧安装单元46-1由向机壳11的一侧基座部12的内周面突出并具有端部嵌合用槽46A的嵌合用突出部46B构成。端部嵌合用槽46A是使载体保持部件41的安装用端部44-1嵌入并坚固地进行保持的槽。
例如,如图8所示,另一侧安装单元46-2由向机壳11的另一侧基座部13的内周面突出并具有端部嵌合用槽46C的嵌合用突出部46D构成。端部嵌合用槽46C是使载体保持部件41的安装用端部44-2嵌入并坚固地进行保持的槽。
此外,如图1所示,机壳11内配设有与上游侧连结管24连设并向上下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引导尾气的尾气引导部件47。
如图8所示,该尾气引导部件47具有与上游侧连结管24连设并与上下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上游侧的外周面接触的弯曲面部48、以及与该弯曲面部48连设并形成与上下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端面对置的开口部49-1、49-2的上下方向的端面部件50。
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端在机壳11内的后部位的容量较大的集合空间51处于开口状态。
此外,在机壳11内,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尾气引导部件47周围的内部空间52、52以与集合空间51连通的方式形成。
如图1所示,在上述的机壳11的构造中,通过在中央部位配置并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而且,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上游侧配置上游侧连结管24和尾气引导部件47的弯曲面部48,此外,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形成集合空间51,能够减少抵抗来自发动机2侧的尾气的流动,并避免在触媒装置9的上游部位尾气进行逆流的情况发生从而尾气流动畅通。
接着,对该实施例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来自发动机2的尾气从排气歧管5向排气管8的触媒装置9流动。
而且,在该触媒装置9中,当尾气不逆流地从尾气部件47顺利地流入到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时,则尾气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并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被除去,从而进行了尾气的净化。
之后,已被净化的尾气向容量大的集合空间51流去,而且,也流入到内部空间52、52,所以触媒装置9能够起到消音器功能从而谋求尾气的消音。
而且,当因触媒装置9的劣化或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等而想整体交换触媒装置9时,如图12所示,通过卸下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从排气管8卸下触媒装置9,之后,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将新的触媒装置9安装到排气管8上,通过这样,能够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
此外,当因触媒装置9的机壳11内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劣化或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等而想交换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时,首先,从排气管8卸下触媒装置9,而且,如图4所示,开放机壳11的一侧基座部12和另一侧基座部13,进而从机壳11中解除操作一侧安装单元46-1、另一侧安装单元46-2,并从载体保持部件41中卸下现在的氧化催化剂载体。之后,如图5所示,将新的氧化催化剂载体安装在载体保持部41上,而且,使该载体保持部件41通过一侧安装单元46-1、另一侧安装单元46-2坚固地保持在机壳11内,并进一步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安装在排气管8上。
通过这样,当想交换机壳11内的已劣化的氧化催化剂载体或因发动机的种类、排气量不同等而交换氧化催化剂载体时,能够简便地进行其交换作业。
而且,通过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作为了相同大小(相同直径、相同长度),能够谋求机壳11及载体保持部件41的通用性,并减少部件件数,构成简单从而价格低廉。
实施例2
图13及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起相同作用之处附加相同符号来进行说明。
该实施例2,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构造的触媒装置9中,在机壳11内,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二个的催化剂载体,将三个蜂巢状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设,而且,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这时,如图14所示,载体保持部件53包括以在上下方向上并联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的方式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的一侧的圆形状的一多半的保持弯曲部54-1、54-2、54-3、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2之间的第一连结部55-1、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2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3之间的第二连结部55-2、以及在长度方向上两端的安装用端部56-1、56-2。
根据这样的构造,通过并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即使对排气量大的汽油用发动机也能够有效地净化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的交换。
实施例3
图15及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图。
该实施例3,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二个的催化剂载体,将二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在机壳11内串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这时,如图15所示,在上游侧连通管24和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之间配置尾气引导筒部57,而且,在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下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2之间配置连结筒58-1。
如图16所示,载体保持部件59具有以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的方式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1的一侧的圆形状的一多半的保持弯曲部60、以及在长度方向上两端的安装用端部61-1、61-2。
另外,保持氧化催化剂载体40-2的载体保持部件由于与上述载体保持部件59同样的构造,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通过串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能够两阶段有效地净化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交换。
实施例4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图。
该实施例4,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11内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这时,在串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3之间配置第一连结筒部58-1,而且,在串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2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4之间配置第二连结筒部58-2。
另外,在该实施例4中,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载体保持部件由于采用图5及图6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41,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根据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配置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和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并联且串联的两阶段的构造,能够有效地净化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交换。
实施例5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图。
该实施例5,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11内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将两个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SCR催化剂载体)62-1、6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0-2是采用NH3选择还原NOx的NOx处理方法的催化剂载体、且用于净化柴油发动机的尾气。
这时,在串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之间配置第一连结筒部58-1,而且,在串联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2和选择催化还原载体62-1之间配置第二连结筒部58-2。
另外,在该实施例5中,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的载体保持部件由于采用图5及图6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41,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配置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和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的上下方向上并联地配置的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能够有效地净化汽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1-1、62-2的交换。
另外,当主要想净化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时,也可以在机壳11内将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配置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上游侧。
实施例6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图。
该实施例6,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11内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将两个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且,在该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的下游侧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这时,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之间配置第一连结筒部58-1,而且,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2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2之间配置第二连结筒部58-2,在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3之间配置第三连结筒部58-3,在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2和氧化催化剂载体40-4之间配置第四连结筒部58-4。
另外,在该实施例6中,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以及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各载体保持部件由于采用图5及图6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41,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来自发动机2的尾气先通过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被净化,并进一步通过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被净化,并且,通过下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被净化,所以也能够处理大型的汽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并能够有效地净化大型的汽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而且,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交换。
另外,这时,当主要想净化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时,也可以在机壳11内将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配置在最上游侧。
实施例7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图。
该实施例7,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11内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下游侧在拉开规定间隔L的中间位置上配置一个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并进一步在该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的下游侧拉开规定间隔L将两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另外,在该实施例7中,由于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及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各载体保持部件能够采用图5及图6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41,同时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的载体保持部件能够采用图16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59,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由于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中间的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及下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分别规定间隔L分离,所以来自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的尾气流入到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中,或流入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的外侧,并进一步向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及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外侧改变方向流动。这样,通过改变尾气的流动,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净化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排气音。
此外,能够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3、40-4的交换。
实施例8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图。
该实施例8,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11内将三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的下游侧将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62-3在上下方向上并联地进行配置,并将机壳1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26和第二连接机构27可装卸地设置在排气管8上。
此外,这时,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之间配置第一连结筒部58-1,而且,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2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2之间配置第二连结筒部58-2,并进一步在氧化催化剂载体40-3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3之间配置第三连结筒部58-3。
另外,在该实施例7中,由于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及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62-3的各载体保持部件能够采用图14所示的载体保持部件53,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根据这样的构造,通过上游侧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和下游侧的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62-3,能够有效地净化大型的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尾气。
此外,能够简便地进行触媒装置9整体的交换、或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或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0-1、62-2、62-3的交换。
另外,在该实施例8中,也可以在上游侧配置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62-1、62-2、62-3,同时在下游侧配置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2、40-3。
实施例9
图22及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图。
该实施例9,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在机壳11内,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将在主视图中的中央部位的氧化催化剂载体40-1、及在该氧化催化剂载体40-1的周围且并联四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2、40-3、40-4、40-5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并通过载体保持部件63保持这些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4、40-5。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5是相同直径。
载体保持部件63诸如由以一定距离分离的一对保持圆板64-1、64-2构成。如图22所示,在该保持圆板64-1、64-2中形成有插着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5的五个安装孔65-1~65-5。
根据这样的构造,能够通过五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5有效地净化来自发动机2的尾气,而且,使机壳11变紧凑从而谋求排气装置9的小型化。
此外,通过使五个氧化催化剂载体40-1~40-5为相同大小(相同直径、相同长度),能够谋求机壳11及载体保持部件63的通用性,并减少部件件数,构成简单从而价格低廉。
另外,在该实施例9中,也可以组合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
实施例10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图。
该实施例10,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在触媒装置9中,在机壳11内,作为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按照尾气流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顺序,诸如将第一氧化催化剂载体66、第二氧化催化剂载体67及第三氧化催化剂载体68串联地进行配置。
第一氧化催化剂载体66是将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参照图3)作为比较低的密度而构成的载体(粗结构)。
第二氧化催化剂载体67是通过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附着量、保持吸附状态的方法的变更,将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密度与所述第一氧化催化剂载体66的情况相比规定高地构成的载体(中程度的粗糙度结构)。
第三氧化催化剂载体68是通过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附着量、保持吸附状态的方法的变更,将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密度与所述第二氧化催化剂载体67的情况相比规定高地构成的载体(细小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构造,由于在触媒装置9中通过第一氧化催化剂载体66、第二氧化催化剂载体67及第三氧化催化剂载体68,能够阶段地提高催化剂成分的密度,所以先最初在通过上游侧的第一氧化催化剂载体66使尾气粗略地净化后,在下游侧通过第二氧化催化剂载体67和第三氧化催化剂载体68使尾气细微地净化,通过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各氧化催化剂载体所具有的净化功能,并作为整体提高尾气的净化性能,而且能够延长各氧化催化剂载体的使用期限。
另外,在该实施例10中,也可以替代氧化催化剂载体将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作为同样的构造。
实施例11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图。
该实施例11,其特征如下,也就是说,一个氧化催化剂载体69按照尾气流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流动顺序,诸如由第一载体部70A、第二载体部70B及第三载体部70C构成。
如图3所示,第一载体部70A是将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参照图3),作为比较低的密度而构成的载体(粗结构)。
第二载体部70B是通过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附着量、保持吸附状态的方法的变更,将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密度与所述第一载体部70A的情况相比规定高地构成的载体(中程度的粗糙度结构)。
第三载体部70C是通过使载体40A的尾气通过孔40B的内周面保持吸附状态的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附着量、保持吸附状态的方法的变更,将催化剂成分(金属催化剂)40C的密度与所述第二载体部70B的情况相比规定高地构成的载体(细小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构造,由于在一个氧化催化剂载体69中,能够阶段地提高催化剂成分的密度,所以能够通过氧化催化剂载体69效率高地进行尾气的净化,通过这样,能够尤其最适合应用于小型车辆等。
另外,在该实施例11中,也可以替代氧化催化剂载体将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作为同样的构造。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催化剂载体作为不是同形而是异型,且将这些形状不同的催化剂载体并联及/或串联地进行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也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尾气净化系统不仅应用于四轮车而且还应用于二轮车、重型设备等的其他的车辆、动力发生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           2    发动机
3    尾气净化系统   5    尾气歧管
8    排气管         9    触媒装置(催化转换器)
11   触媒装置的机壳 12   一侧基座部
13   另一侧基座部   17   结合单元
24   上游侧连结管   25   下游侧连结管
26   第一连结机构   27   第二连结机构
40-1、40-2   氧化催化剂载体
41   载体保持部件   46-1 一侧安装单元
46-2 另一侧安装单元 47   尾气引导部件
51   集合空间       52   内部空间
62-1、62-2   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

Claims (4)

1.一种尾气净化系统,能够净化从发动机排出到排气管内的尾气,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内并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所述机壳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
2.一种尾气净化系统,能够净化从发动机排出到排气管内的尾气,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内串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所述机壳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
3.一种尾气净化系统,能够净化从发动机排出到排气管内的尾气,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在机壳内并联且串联地进行配置,而且,将所述机壳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内,并联及/或串联地配置了作为所述至少大于等于两个的催化剂载体的氧化催化剂载体及/或选择催化剂还原载体。
CN201380001751.9A 2013-08-01 2013-08-01 尾气净化系统 Pending CN1049689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0893 WO2015015619A1 (ja) 2013-08-01 2013-08-01 排気ガス浄化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911A true CN104968911A (zh) 2015-10-07

Family

ID=5243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751.9A Pending CN104968911A (zh) 2013-08-01 2013-08-01 尾气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8911A (zh)
WO (1) WO20150156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481A (zh) * 2016-02-04 2017-08-11 陈温乐 柴油引擎排烟净化的高阶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5072B2 (ja) * 2014-01-31 2017-07-1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JP6644647B2 (ja) * 2016-06-21 2020-02-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KR20200104504A (ko) * 2019-02-27 2020-09-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엔진 후처리 시스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8113A (ja) * 1986-11-28 1988-06-10 Suzuki Kenji 自動車用触媒コンバ−タ−
JPH0814033A (ja) * 1994-06-24 1996-01-16 Caterpillar Inc 内燃エンジン用モジュール触媒コンバータとマフラー
CN102116187A (zh) * 2011-03-22 2011-07-06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催化转化器
CN102465736A (zh) * 2010-10-29 2012-05-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排气处理系统的加热模块
CN103189606A (zh) * 2010-10-29 2013-07-03 田纳科汽车营运公司 高容量排气气体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1368Y2 (zh) * 1978-03-13 1982-09-10
JPH02180642A (ja) * 1988-12-30 1990-07-13 Aichi Steel Works Ltd 触媒用ハニカム構造体
JPH05141218A (ja) * 1991-06-25 1993-06-08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排気フイルタ
US5611198A (en) * 1994-08-16 1997-03-18 Caterpillar Inc. Series combination catalytic converter
JPH08246860A (ja) * 1995-03-08 1996-09-2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触媒取付構造
JP4369655B2 (ja) * 2002-11-19 2009-11-25 株式会社キャタラー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60787A1 (de) * 2008-12-05 2010-06-10 Emitec Gesellschaft Für Emissionstechnologie Mbh Selbsttragende Halterung für Katalysatorträgerkörp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8113A (ja) * 1986-11-28 1988-06-10 Suzuki Kenji 自動車用触媒コンバ−タ−
JPH0814033A (ja) * 1994-06-24 1996-01-16 Caterpillar Inc 内燃エンジン用モジュール触媒コンバータとマフラー
CN102465736A (zh) * 2010-10-29 2012-05-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排气处理系统的加热模块
CN103189606A (zh) * 2010-10-29 2013-07-03 田纳科汽车营运公司 高容量排气气体处理系统
CN102116187A (zh) * 2011-03-22 2011-07-06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催化转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481A (zh) * 2016-02-04 2017-08-11 陈温乐 柴油引擎排烟净化的高阶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5619A1 (ja)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0024B2 (en) Serviceabl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JP5689187B2 (ja) 排気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ポカ繋ぎ部(poka−yoke)搭載システム
CN104968911A (zh) 尾气净化系统
KR101848802B1 (ko) 배기 조립체용 모듈형 믹서
JP6228200B2 (ja) 微粒子フィルタを洗浄するためのガス流調整装置
CN203891987U (zh) 模块化排气系统
JP2009085171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EP2682575B1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JP5664259B2 (ja) 排気浄化装置
CN104018912A (zh) 用于容纳后处理块的系统和方法
EP3153630A1 (en) Construction vehicle
JP2011231672A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KR20130007837A (ko) 차량용 배기 가스 후처리 장치
US7160519B1 (en) Serviceabl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device, and configured cylindrical bodies for coupling
JP6500422B2 (ja) 排ガス浄化装置
KR20120056602A (ko) 배기가스 여과장치
JP6642224B2 (ja) 排ガス浄化装置
CN104884755A (zh) 尾气净化装置
JP6801484B2 (ja) シール装置および排気系
KR102047184B1 (ko) 촉매 환원 장치용 혼합기
CN105240094A (zh) 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的封装结构
KR200440063Y1 (ko) 차량용 분리형 매연저감장치케이스
JP7443822B2 (ja) 排気浄化装置
CN216665721U (zh) 支架组件及包括其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KR20120081371A (ko) 디젤엔진 배기가스 후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