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0407A -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0407A
CN104960407A CN201510275395.0A CN201510275395A CN104960407A CN 104960407 A CN104960407 A CN 104960407A CN 201510275395 A CN201510275395 A CN 201510275395A CN 104960407 A CN104960407 A CN 104960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seat
shaft
drg
su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5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0407B (zh
Inventor
宋大凤
王广义
曾小华
杨南南
朱志成
李高志
李广含
陈琴琴
张琳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753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0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0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0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0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04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4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公共齿圈、前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排包括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后排太阳轮轴;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上;后排太阳轮轴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上;电机/发电机MGⅡ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通过滑动轴承配合;电机/发电机MGⅡ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连接;电机/发电机MGⅠ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连接。

Description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节能、环保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有效的节能汽车方案,其驱动系统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形式。串联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但是全部能量都会经过二次转换,损失较大;并联能实现较好的传动效率,但是发动机与输出轴机械连接,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较优的工作区域内;混联能结合串联和并联的优点,规避二者的缺点,是三者中最为优化的构型方案。
当前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功率分流装置,典型的结构形式包括丰田的THS系统。丰田的THS系统采用单行星排结构,属于单模功率分流装置,它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这种THS系统的优点是在实现电子无级变速(EVT)功能的同时,拥有简单的结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THS系统的齿圈直接连接到输出轴,其对电机的依赖性较大,为了提供良好的动力性,需要在系统中选用功率等级和输出转矩较大的电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整车成本和安装的困难程度。另外,THS系统由于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使得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小。THS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小,仅适用于小型车辆,对于公交客车以及载货车的应用前景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B、
制动器A和电机系统;
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公共齿圈5、前排太阳轮轴45;
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后排太阳轮轴41;
所述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所述后排太阳轮轴41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45上;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机/发电机MGⅠ28、电机/发电机MGⅡ2;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Ⅱ2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通过滑动轴承配合;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Ⅱ2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5连接;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Ⅰ28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45连接;
所述前排太阳轮轴45与所述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从动轴毂30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环形件33固定在所述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活塞缸17上。
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前排行星轮8、前排行星架副架10;
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排行星轮8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右端固定在前排行星架副架10上,左端固定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前排行星架主架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8与前排太阳轮轴45外啮合,与公共齿圈5内啮合。
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9、7号滑动轴承44;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3号滑动轴承9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上;
所述公共齿圈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套装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所述前排太阳轮轴45左端通过7号滑动轴承44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滑动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后排行星架副架11、后排行星轮12、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
所述后排行星轮12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上;
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左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副架11上,右端固定在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上;
所述后排行星轮12与后排太阳轮轴41中的左端太阳外啮合,与公共齿圈5内啮合。
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4号滑动轴承13、5号滑动轴承29、6号滑动轴承43、8号滑动轴承42;
所述后排行星轮12通过4号滑动轴承13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上;
后排太阳轮轴41通过5号滑动轴承29和6号滑动轴承43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45上;
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通过8号滑动轴承42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离合器B还包括有离合器活塞18、离合器钢片19、离合器摩擦片20、离合器从动轴21、离合器卡环36、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离合器回位弹簧38;
所述离合器钢片19与离合器活塞缸17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钢片19与离合器摩擦片20相间安装;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0与离合器从动轴21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卡环36在离合器钢片19右侧,所述离合器活塞18安装在离合器活塞缸17内部,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安装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
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大端靠在离合器活塞18,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小端靠在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上;
所述离合器从动轴21固定在离合器从动轴毂30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器A还包括有制动器钢片22、制动器摩擦片23、壳体24、制动器活塞25、制动器回位弹簧26、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制动器卡环34,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
所述制动器钢片22与制动器摩擦片23相间安装;
所述制动器钢片22与壳体24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摩擦片23与制动器环形件33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卡环34在制动器钢片22左侧,所述制动器活塞25安装在壳体24制动器活塞缸的内部;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安装壳体24上;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25上,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小端靠在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上;
所述制动器环形件33左端通过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固定在离合器活塞缸17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公共齿圈5为圆筒状结构,公共齿圈5的左端口由圆环封闭,圆环的中心处设有盘毂结构,在盘毂内部为通孔,在盘毂左端外侧环形轴面上设有与电机/发电机MGⅡ右端动力输出轴上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公共齿圈5的右端口为敞口;在公共齿圈5的圆筒状结构内部有两组齿轮结构,左边齿轮结构为前排的齿圈,右边齿轮结构为后排的齿圈。
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为圆环状结构,在外环面上有斜齿轮结构,内部为通孔结构;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的右端面上开有环槽结构,在环槽底部沿圆周方向开4个阶梯的通孔结构;
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排太阳轮轴41为空心的阶梯轴,外部轴为阶梯轴,内部孔为阶梯孔,内部孔的在尺寸上两端孔的孔径大于中间部分孔的孔径;外部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在第一阶梯处的轴面上设有齿轮结构为后排的太阳轮,在第三阶梯的轴面上靠近第二阶梯右端部分设有轴肩结构,在该轴肩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设有与内部通孔相通的径向通孔结构,在该径向通孔的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的环槽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电子无级变速功能,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燃油经济区,降低油耗。
2.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启车模式,消除发动机的怠速油耗,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3.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回收车辆的制动动能,明显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4.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
5.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
6.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小型车,还可应用于公交客车及大型载货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主视图上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中制动器与离合器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在纯电动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在高速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中:1.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2.电机/发电机MGⅡ,3.1号滑动轴承,4.2号滑动轴承,5.公共齿圈,6.前排行星轮支撑轴,7.1号垫片,8.前排行星轮,9.3号滑动轴承,10.前排行星架副架,11.后排行星架副架,12.后排行星轮,13.4号滑动轴承,14.2号垫片,15.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6.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7.离合器主动轴,18.离合器活塞,19.离合器钢片,20.离合器摩擦片,21.离合器从动轴,22.制动器钢片,23.制动器摩擦片,24.壳体,25.制动器活塞,26.制动器回位弹簧,27.1号O型圈,28.电机/发电机MGⅠ,29.5号滑动轴承,30.离合器从动轴毂,31.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2.2号O型圈,33.制动器环形件,34.制动器卡环,35.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6.离合器卡环,37.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8.离合器回位弹簧,39.3号O型圈,40.4号O型圈,41.后排太阳轮轴,42.8号滑动轴承,43.6号滑动轴承,44.7号滑动轴承,45.前排太阳轮轴,46.发动机,A:制动器,B: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电机系统。
参阅图1、图2,所述的前行星排包括有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2号滑动轴承4、公共齿圈5、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1号垫片7、前排行星轮8、3号滑动轴承9、前排行星架副架10、7号滑动轴承44、前排太阳轮轴45。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为空心轴,与前排行星架主架做成一体,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中心处有通孔结构。在靠近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为前排行星架主架部分,前排行星架主架为环形的凸盘结构,在所述的环形凸盘左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开有4个用于与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相配合的阶梯孔。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右端轴颈即所述的环形凸盘右端的轴颈较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左端的轴颈尺寸要小。
参阅图1,所述的公共齿圈5为圆筒状结构,公共齿圈5的左端口由圆环封闭,所述的圆环的中心处有盘毂结构,在盘毂内部为通孔,在盘毂左端外侧环形轴面上有与电机/发电机MGⅡ右端动力输出轴上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公共齿圈5的右端口为敞口;在公共齿圈5的圆筒状结构内部有两组齿轮结构,左边齿轮结构即为前排的齿圈,右边齿轮结构即为后排的齿圈。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太阳轮轴45为空心的阶梯轴,内部孔结构为不通的盲孔结构,左端为阶梯孔,右端封闭。前排太阳轮轴45外部为阶梯结构,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且轴颈依次减小。在左端整个第一阶梯处为斜齿轮结构即前排太阳轮,在第二阶梯的轴面上开有与内部盲孔想通的径向通孔结构,在第三阶梯处有与电机/发电机MGⅠ28和离合器从动轴毂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9、7号滑动轴承44均为薄壁的套筒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为实心的光轴。
参阅图1,所述的1号垫片7为薄壁的圆环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轮8是圆柱形的斜齿轮,在前排行星轮8的中心处为光滑的通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架副架10为圆环结构,中间为通孔结构,在圆环的右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与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相配合个阶梯孔结构。
参阅图1、图2,前排行星轮8通过3号滑动轴承9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上;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右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副架10上,左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右端的行星架主架上,在前排行星轮8的两端均通过1号垫片7右端与前排行星架副架10分隔,左端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前排行星架主架分隔;前排太阳轮轴45左端通过7号滑动轴承44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滑动连接,右端支撑在电机/发电机MG128的动力输出轴上,前排太阳轮轴45的齿轮部分与前排行星轮8外啮合;公共齿圈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套装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公共齿圈5中的前排齿圈部分与前排行星轮8内啮合。
参阅图1、图2,所述的后行星排包括有后排行星架副架11、后排行星轮12、4号滑动轴承13、2号垫片14、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5号滑动轴承29、后排太阳轮轴41、8号滑动轴承42、6号滑动轴承43。
参阅图1,所述的后排行星架副架11为圆环结构,中间为通孔结构,在圆环的左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与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相配合个阶梯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后排行星轮12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中心处为通孔。
参阅图1,所述的4号滑动轴承13、8号滑动轴承42、6号滑动轴承43、5号滑动轴承29均为薄壁的套筒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2号垫片14为薄壁的圆环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为实心的光轴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为圆环状结构,在外环面上有斜齿轮结构,内部为通孔结构。在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的右端面上开有环槽结构,在环槽底部沿圆周方向开4个阶梯的通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后排太阳轮轴41为空心的阶梯轴,外部轴为阶梯轴,内部孔为阶梯孔,内部孔的在尺寸上两端孔的孔径大于中间部分孔的孔径。外部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在第一阶梯处的轴面上有齿轮结构即后排的太阳轮,在第三阶梯的轴面上靠近第二阶梯右端部分有轴肩结构,在该轴肩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开有与内部通孔想通的径向通孔结构,在该径向通孔的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有用于安装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的环槽结构。
参阅图1、图2,后排行星轮12通过4号滑动轴承13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上;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左端支撑在后排行星架副架11上,右端支撑在后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上,在后排行星轮12的两端均通过2号垫片14与行星架分隔;后排太阳轮轴41通过5号滑动轴承29和6号滑动轴承43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45上,后排行星轮12与后排太阳轮轴41中的左端太阳轮外啮合;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通过8号滑动轴承42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41第二阶梯的轴面上;后排行星轮12与公共齿圈5中的后排齿圈内啮合。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的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活塞缸17、离合器活塞18、离合器钢片19、离合器摩擦片20、离合器从动轴21、离合器从动轴毂30、离合器卡环36、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离合器回位弹簧38、3号O型圈39、4号O型圈40。
参阅图1、图3,所述的离合器活塞缸17为杯形结构,在杯的内壁有与离合器钢片19外花键配合的花键结构;所述的离合器活塞18为圆环结构,在环的内外壁均有用于填放密封材料的槽;所述的离合器钢片19为圆环结构,外围有外花键;所述的离合器摩擦片20为圆环结构,内侧有内花键;所述的离合器从动轴21为杯形结构,在杯的外壁有花键;所述的离合器从动轴毂30为空心轴,内侧有花键;所述的离合器卡环36、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的离合器回位弹簧38为膜片弹簧。
参阅图1、图2、图3,离合器钢片19与离合器摩擦片20相间安装,离合器钢片19的外花键与离合器活塞缸17的内花键配合,离合器摩擦片20的内花键与离合器从动轴21的外花键配合,离合器卡环36在离合器钢片19右侧,3号O型圈39、4号O型圈40分别装入离合器活塞18的环槽中,离合器活塞18安装在离合器活塞缸17内部,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安装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大端靠在离合器活塞18,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小端靠在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上,离合器从动轴21焊接在离合器从动轴毂30上,离合器从动轴毂30与前排太阳轮轴45通过花键连接。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的制动器包括有制动器钢片22、制动器摩擦片23、壳体24、制动器活塞25、制动器回位弹簧26、1号O型圈27、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2号O型圈32、制动器环形件33、制动器卡环34,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制动器钢片22为圆环结构,外围有外花键;所述的制动器摩擦片23为圆环结构,内侧有内花键;所述的壳体24内部有内花键和制动器活塞缸;所述的制动器活塞25为圆环结构,在环的内外壁均有用于填放密封材料的槽;所述的制动器回位弹簧26为膜片弹簧;所述的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和制动器卡环34均为环形结构;所述的制动器环形件33右侧外壁有外花键,左侧有内花键。
参阅图1、图2、图3,制动器钢片22与制动器摩擦片23相间安装,制动器钢片22的外花键与壳体24的内花键配合,制动器摩擦片23的内花键与制动器环形件33的外花键配合,制动器卡环34在制动器钢片22左侧,1号O型圈27、2号O型圈32分别装入制动器活塞25的环槽中,制动器活塞25安装在壳体24制动器活塞缸的内部,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装壳体24上,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25上,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小端靠在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上,制动器环形件33左端通过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固定在离合器活塞缸17上。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Ⅰ28、1号滑动轴承4、电机/发电机MGⅡ2。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发电机MG22永磁的同步电机。电机的转子输出轴为空心轴,通过1号滑动轴承3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并且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连接。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发电机MG128为永磁的同步电机。电机的转子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45连接。
发动机46的动力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输入,电机/发电机MGⅠ28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45连接,由公共齿圈5将动力传递到后排。
电机/发电机MGⅡ2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5连接,后排太阳轮轴41一方面经过制动器A与壳体24相连,另一方面经过离合器B与前排太阳轮轴45相连;由后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将动力输出到主减速器。
工作原理与模式划分:
参阅图1、图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动力的输入有三部分:发动机、电机/发电机MGⅠ28和电机/发电机MGⅡ2。发动机的动力由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输入,电机/发电机MGⅠ28的动力由前排太阳轮轴45输入,电机/发电机MGⅡ2的动力由公共齿圈5输入。
1.纯电动模式:
参阅图1、图2、图4,
纯电动模式主要用于启动车辆和低速巡航。在纯电动模式下,只有电机/发电机MGⅡ2工作,此时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制动器接合,使后排太阳轮锁止。由动力电池供电,由电机/发电机MGⅡ2提供动力,动力由公共齿圈5输入,由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输出。此时,前行星排的行星架和太阳轮均不做控制,无动力输入和输出。
2.电子无级变速模式:
电子无级变速模式根据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状态又可分为低速模式和高速模式:
低速模式:
参阅图1、图2、图5,在低速模式下,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制动器接合,使得后排太阳轮固定不动。发动机的动力输入到前行星排的行星架,电机/发电机MGⅠ与前排的太阳轮连接,由前排的齿圈传递到后排的齿圈,后排的太阳轮锁止,由后排的行星架输出动力。通过电机/发电机MGⅠ来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点,电机/发电机MGⅡ与后排的齿圈连接,在发动机转矩不足时提供一定的助力。
高速模式:
参阅图1、图2、图6,在高速模式下,制动器处于分离状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离合器接合,使得前排太阳轮与后排太阳轮固连在一起,前排与后排公用一个齿圈,使得前后两个行星排组成一个复合式行星排,动力从前排行星架输入,后排行星架输出动力。电机/发电机MGⅠ与前后排的太阳轮固连在一起,用于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点,电机/发电机MGⅡ与公共齿圈相连,提供助力。
3.再生制动模式
参阅图1、图2、图4,在再生制动模式模式下,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如果汽车处于非紧急制动的情况、车速高于某一限定值、并且此时的需求制动转矩小于电机/发电机MGⅡ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转矩时,制动力全部由电机/发电机MGⅡ提供,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如果汽车处于非紧急制动的情况、车速高于某一限定值、并且此时的需求制动转矩大于电机/发电机MGⅡ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转矩时,制动力中的一部分由电机/发电机MGⅡ提供,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制动力中的另一部分由传统的机械制动来提供。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B、制动器A和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公共齿圈(5)、前排太阳轮轴(45);
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后排太阳轮轴(41);
所述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所述后排太阳轮轴(41)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45)上;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机/发电机MGⅠ(28)、电机/发电机MGⅡ(2);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Ⅱ(2)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通过滑动轴承配合;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Ⅱ(2)通过花键与公共齿圈(5)连接;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Ⅰ(28)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轴(45)连接;
所述前排太阳轮轴(45)与所述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从动轴毂(30)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环形件(33)固定在所述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活塞缸(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前排行星轮(8)、前排行星架副架(10);
所述前排行星轮(8)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右端固定在前排行星架副架(10)上,左端固定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前排行星架主架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8)与前排太阳轮轴(45)外啮合,与公共齿圈(5)内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9)、7号滑动轴承(44);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3号滑动轴承(9)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6)上;
所述公共齿圈(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套装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所述前排太阳轮轴(45)左端通过7号滑动轴承(44)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后排行星架副架(11)、后排行星轮(12)、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
所述后排行星轮(12)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上;
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左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副架(11)上,右端固定在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上;
所述后排行星轮(12)与后排太阳轮轴(41)中的左端太阳外啮合,与公共齿圈(5)内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4号滑动轴承(13)、5号滑动轴承(29)、6号滑动轴承(43)、8号滑动轴承(42);
所述后排行星轮(12)通过4号滑动轴承(13)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15)上;
后排太阳轮轴(41)通过5号滑动轴承(29)和6号滑动轴承(43)支撑在前排太阳轮轴(45)上;
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通过8号滑动轴承(42)支撑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离合器B还包括有离合器活塞(18)、离合器钢片(19)、离合器摩擦片(20)、离合器从动轴(21)、离合器卡环(36)、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离合器回位弹簧(38);
所述离合器钢片(19)与离合器活塞缸(17)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钢片(19)与离合器摩擦片(20)相间安装;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0)与离合器从动轴(21)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卡环(36)在离合器钢片(19)右侧,所述离合器活塞(18)安装在离合器活塞缸(17)内部,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安装在后排太阳轮轴(41)上;
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大端靠在离合器活塞(18),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8)的小端靠在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上;
所述离合器从动轴(21)固定在离合器从动轴毂(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A还包括有制动器钢片(22)、制动器摩擦片(23)、壳体(24)、制动器活塞(25)、制动器回位弹簧(26)、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制动器卡环(34),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
所述制动器钢片(22)与制动器摩擦片(23)相间安装;
所述制动器钢片(22)与壳体(24)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摩擦片(23)与制动器环形件(33)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制动器卡环(34)在制动器钢片(22)左侧,所述制动器活塞(25)安装在壳体(24)制动器活塞缸的内部;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安装壳体(24)上;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25)上,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6)的小端靠在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31)上;
所述制动器环形件(33)左端通过制动器环形件卡环(35)固定在离合器活塞缸(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公共齿圈(5)为圆筒状结构,公共齿圈(5)的左端口由圆环封闭,圆环的中心处设有盘毂结构,在盘毂内部为通孔,在盘毂左端外侧环形轴面上设有与电机/发电机MGⅡ右端动力输出轴上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公共齿圈(5)的右端口为敞口;在公共齿圈(5)的圆筒状结构内部有两组齿轮结构,左边齿轮结构为前排的齿圈,右边齿轮结构为后排的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为圆环状结构,在外环面上有斜齿轮结构,内部为通孔结构;后行星架主架动力输出齿轮(16)的右端面上开有环槽结构,在环槽底部沿圆周方向开4个阶梯的通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排太阳轮轴(41)为空心的阶梯轴,外部轴为阶梯轴,内部孔为阶梯孔,内部孔的在尺寸上两端孔的孔径大于中间部分孔的孔径;外部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在第一阶梯处的轴面上设有齿轮结构为后排的太阳轮,在第三阶梯的轴面上靠近第二阶梯右端部分设有轴肩结构,在该轴肩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设有与内部通孔相通的径向通孔结构,在该径向通孔的右边第三阶梯部分的轴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7)的环槽结构。
CN201510275395.0A 2015-05-26 2015-05-26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0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395.0A CN1049604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395.0A CN1049604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0407A true CN104960407A (zh) 2015-10-07
CN104960407B CN104960407B (zh) 2017-09-12

Family

ID=5421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53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0407B (zh) 2015-05-26 2015-05-26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040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044A (zh) * 2015-10-10 2016-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离合器/制动器一体化总成及其挡位自动切换方法
CN105626795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江苏欧瑞格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两挡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105691195A (zh) * 2016-03-15 2016-06-22 吉林大学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5882381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公路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6080168A (zh) * 2016-06-14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行星耦合式汽车用油电混合的三机械点动力系统
CN106183800A (zh) * 2016-09-06 2016-12-07 吉林大学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CN106976390A (zh) * 2017-05-15 2017-07-25 吉林大学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9080440A (zh) * 2017-06-13 2018-12-2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轴式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动力系统的车辆
WO2020186399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1927A (ja) * 2003-09-05 2005-03-31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自動車
CN101992679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2152734A (zh) * 2011-03-10 2011-08-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三模式动力传动装置
CN203093717U (zh) * 2012-12-31 2013-07-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3291860A (zh) * 2013-05-22 2013-09-11 同济大学 一种输入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CN104191954A (zh) * 2014-09-13 2014-12-10 吉林大学 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104203689A (zh) * 2012-03-21 2014-1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WO2015024630A1 (de) * 2013-08-21 2015-02-26 Audi Ag Hybrid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1927A (ja) * 2003-09-05 2005-03-31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自動車
CN101992679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2152734A (zh) * 2011-03-10 2011-08-1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三模式动力传动装置
CN104203689A (zh) * 2012-03-21 2014-12-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3093717U (zh) * 2012-12-31 2013-07-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3291860A (zh) * 2013-05-22 2013-09-11 同济大学 一种输入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
WO2015024630A1 (de) * 2013-08-21 2015-02-26 Audi Ag Hybrid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4191954A (zh) * 2014-09-13 2014-12-10 吉林大学 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044A (zh) * 2015-10-10 2016-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离合器/制动器一体化总成及其挡位自动切换方法
CN105276044B (zh) * 2015-10-10 2018-02-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离合器/制动器一体化总成及其挡位自动切换方法
CN105691195B (zh) * 2016-03-15 2017-10-31 吉林大学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5691195A (zh) * 2016-03-15 2016-06-22 吉林大学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5626795A (zh) * 2016-03-18 2016-06-01 江苏欧瑞格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两挡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105882381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公路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5882381B (zh) * 2016-05-13 2018-05-2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公路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06080168A (zh) * 2016-06-14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行星耦合式汽车用油电混合的三机械点动力系统
CN106080168B (zh) * 2016-06-14 2018-07-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行星耦合式汽车用油电混合的三机械点动力系统
CN106183800B (zh) * 2016-09-06 2018-04-13 吉林大学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CN106183800A (zh) * 2016-09-06 2016-12-07 吉林大学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CN106976390A (zh) * 2017-05-15 2017-07-25 吉林大学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6976390B (zh) * 2017-05-15 2018-04-13 吉林大学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9080440A (zh) * 2017-06-13 2018-12-2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轴式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09080440B (zh) * 2017-06-13 2023-10-03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轴式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动力系统的车辆
WO2020186399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US11679661B2 (en) 2019-03-15 2023-06-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ower split hybrid power system and hybri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0407B (zh) 201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0407A (zh)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106965661B (zh) 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双电机耦合驱动桥
CN104890495A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US10343507B2 (en) Hybrid automotive powertrai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6994893B (zh) 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4859420A (zh)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1039216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箱
CN106965660B (zh) 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双电机耦合驱动桥
CN210234641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力系统的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05691195A (zh)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4589998A (zh) 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CN116494740B (zh) 电驱桥和电动卡车
CN107599823A (zh)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12238748A (zh) 具有中心轴承的电气动力传动系统
CN101204919B (zh) 混合动力车驱动系统
CN106956582B (zh)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202080112U (zh) 多动力源耦合传动系统
CN205417162U (zh)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11301145A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2815194B (zh)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07670178U (zh)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7061676B (zh) 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电动差速器
CN21139093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CN101934721B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总成
CN111497592A (zh)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