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1050B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1050B
CN104951050B CN201410111712.0A CN201410111712A CN104951050B CN 104951050 B CN104951050 B CN 104951050B CN 201410111712 A CN201410111712 A CN 201410111712A CN 104951050 B CN104951050 B CN 104951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a
fluctuation
control instruction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7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1050A (zh
Inventor
刘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17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1050B/zh
Priority to US14/494,881 priority patent/US10175785B2/en
Priority to DE102014114119.9A priority patent/DE102014114119A1/de
Publication of CN10495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1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1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本申请中的方法是通过电子设备自身发生的波动来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与电子设备自身的可形变特性紧密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只要让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即可,所以简化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多个步骤,所以更加便捷,也更加人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问世,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现有的电子设备也朝着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从电子设备的形态上来讲,也是各式各样,例如翻盖的、直板的、金属外壳的、塑胶外壳的,有透明的、可形变的。
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除了现有技术中对其他非可形变设备的控制方式之外,目前还没有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可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通过检测获得所述波动过程中,所述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可选的,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具体为:基于所述位置和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具体为: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所述波动而发生形变;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为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具体为:确定重力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重力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相同;或确定所述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传递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传递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所述内容。
可选的,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功耗状态与所述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参数获取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中,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具体为多个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可选的,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通过检测获得所述波动过程中,所述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置确定单元,
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位置和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位置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所述波动而发生形变;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为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重力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重力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相同;或
确定所述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传递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传递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所述内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功耗状态与所述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而言,当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是通过电子设备自身发生的波动来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与电子设备自身的可形变特性紧密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只要让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即可,所以简化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多个步骤,所以更加便捷,也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图2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各种触发波动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发生波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的安放位置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申请中的波动的不同数量的凹凸的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调整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而言,当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是通过电子设备自身发生的波动来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与电子设备自身的可形变特性紧密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只要让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即可,所以简化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多个步骤,所以更加便捷,也更加人性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具体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不包括显示单元,作为输入控制装置,可以完成类似于鼠标、触控板和键盘的功能。该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显示单元,作为独立的装置存在,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请参考图1,接下来介绍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201:当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
步骤202: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是通过设备自身发生的波动来确定相应的控制指令,即用户只要触发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即可控制电子设备,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该方式便捷且人性化。
接下来先介绍如何触发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按照第一区域的位置是位于电子设备的边缘区域或者是中心区域分为两种情况,其中,边缘区域具体为距离边缘的最短距离小于一预定值的区域范围,而除边缘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可以称为中心区域,或者电子设备的中心的周围区域称为中心区域,例如是以中心为圆心,半径为预定半径的圆形区域,其中,预定半径小于中心到各边缘的最短距离;再例如是以电子设备的中心为中心,与电子设备同形状但尺寸较小的区域。
第一种情况:第一区域为边缘区域,并在第一区域触发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区域的数量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区域具体为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体握持第一区域进行往返抖动,其中,往返抖动一次具体为操作体连续执行第一施力方向的第一运动和第二施力方向的第二运动,其中第一施力方向和第二施力方向不同。具体来说,例如使用者利用操作体握持在第一区域上,并做抖动的运动,那么在握持端产生的波动就会向握持端的对端传递,形成像波浪一样的起伏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具体为与第一区域是相对的。
具体请参考图2a至图2d所示,为使用者用手分别握持在电子设备的四个边缘位置抖动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4幅图中的空心箭头用于标记第一端,在图2a中,表示使用者握持在第一端上;在图2b中表示使用者握持在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图2c表示使用者握持在与第一端左边相邻的第三端上;图2d表示使用者握持在与第一端右边相邻的第四端上。
另外,在这4幅图中的实心双向箭头表示使用者用手抖动电子设备的第一施力方向和第二施力方向,进一步请参考图3所示,在使用者握持在第一区域按照图中箭头方向抖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发生了由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成波浪状传递的运动。
在图2a-图3中,虽然只示出了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一端的情况,但是,在实际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角,其中,一角具体可以是相邻两个边缘区域的重叠区域,触发波动的位置如果落在了重叠区域,就可以认为是在一角,如果触发波动的位置是在边缘区域的其他区域,就可以认为是在一端。
在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端或角,或者其他端都是自由端,即握持位置只有一个,而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端或角或其他端也被固定,例如也被使用者握持,但是被固定端并不发生抖动,只有在第一区域发送抖动,换言之,第一个操作体握持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进行往返抖动,操作体中的第二个操作体握持在与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相对的固定端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具体为除了第一区域和固定端之外的其他区域。
(二)、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在本实施例中,端和角的概念与(一)中所描述的类似,在此不再详述。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根据是否在两个第一区域同时触发波动,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轮流在两个第一区域触发波动,即第一时刻操作体中的第一个操作体握持在电子设备的第一个第一区域进行往返抖动,第二时刻操作体中的第二个操作体握持在电子设备的第二个第一区域区域往返抖动,其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为相互交替的时刻。另一种是同时在两个第一区域触发波动,即操作体中的第一个操作体握持在电子设备的第一个第一区域进行往返抖动,且同时操作体中的第二个操作体握持在电子设备的第二个第一区域区域往返抖动。
对于轮流在两个第一区域触发波动的情况,具体来说,例如:使用者利用左右手分别握持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边缘,先是左手固定,由右手执行抖动运动,然后再是右手固定,由左手执行抖动运动。
对于同时在两个第一区域触发波动的情况,具体来说,例如:使用者利用左右手分别握持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边缘,然后左右手同时抖动。
第二种情况,第一区域为中心区域,并且在第一区域触发电子设备的波动。具体来说,例如使用者用手指触动电子设备的中心区域,类似于水纹向四周扩散一样,电子设备也会发生由中心区域向外扩散的波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数量也为一个。
上述描述了多种致使电子设备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步骤201的实施方式,即如何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传感器,分布在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上,例如可以是按照阵列进行设置,可以检测多个方向上的波动参数;也可以是按照线性设置,对于线性设置的传感器组合,通常是检测线性方向上的波动参数,步骤201具体为:通过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其中,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其中,至少两个传感器是在波动传递方向上相邻的传感器,在同一时刻,因为电子设备发生波动,所以在这两个位置发生的形变不同,所以在这两个位置采集到的数据是不同的。另外,在不同时刻,波形在向传递方向移动,所以两个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的波形类似,所以这两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基本上是一致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是考虑到波动的衰减,导致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数值上是一致的,例如两者的差值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在传递方向上不相邻的两个传感器,也可能存在上述情况。
进一步,沿传递方向的多个传感器,依次采集的数据也是一致的,因为都是在同一个波动过程中。
具体请参考图4所示,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加速度传感器①②③,这三个传感器是线性排列的。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②是在传递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传感器,在图4所显示的时刻状态下,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②是位于不同的形变位置上,所以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②采集的数据是不同的。进一步,对于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③而言,在图4所示的时刻状态下,这两个传感器虽然位置不同,但是位于相似的波形位置上,所以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进一步,对于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②而言,虽然位置不同,但是在不同时刻,因为波形在沿传递方向移动,所以这两个位置在不同时刻能发生类似的形变,所以传感器②在本时刻采集的数据和传感器①在上一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考虑到衰减,两者的数据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是一致的。
进一步,沿传递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①②③,依次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表示是同一个波动。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出厂前,由研发人员触发不同的波动,并记录各个传感器在不同波动下的数据,可以保存在电子设备中。
上述描述了可以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进而获得与波动相关的参数,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测方式检测,进而获得与波动相关的参数,本申请不限定。以下介绍可以获取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此时可以通过位于第一区域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其中,至少一预定区域具体为第二区域的一部分。
在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中,次数是指连续发生沿第一施力方向的第一运动和第二施力方向的第二运动的次数,其中第一施力方向和第二施力方向不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检测获得波动过程中,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凹凸是相对的,所以在检测过程中,是按照同一个基准面来计算的,例如以显示单元所在的面为基准面。具体请参考图5a至图5c所示,在图5a中,有一个凹和一个凸;在图5b中,有两个凹和一个凸;在图5c中,有两个凹和两个凸。
当步骤201执行完成后,接下来就执行步骤202,即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具体来说,例如前述所描述,在电子设备存储有各种波动下的传感器的数据或由数据获得的各项参数,进而将数据或各项参数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也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当通过传感器获得与波动相关的参数时,通过查找对应关系便可确定控制指令。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在步骤202之前,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区域的位置。那么步骤202具体为:基于位置和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也即综合考虑触发位置和波动的情况,共同确定控制指令,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更多的控制方式。
其中,确定第一区域的位置,具体为: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关于第一区域的位置以及如何触发波动请参见上面所描述。
其中,确定第一区域具体在哪一端,哪一角,具体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在实际运用中,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检测,例如通过透光与否来检测是否该位置有遮挡,进而确定该位置是否被握持。
当步骤202执行完,确定出控制指令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控制指令可以有多种,相应的,完成的功能也有多种,以下将列举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第一实例,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波动而发生形变。那么执行控制指令,具体包括:确定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将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第一位置调整为第二位置。具体请参考图6a所示,确定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专利”两个字,然后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不同,然后将“专利”两字从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显示,如图6b所示。
其中,确定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也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种确定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确定触发波动的区域外的至少一个对象作为该显示对象,该显示对象所在的显示位置即为第一位置。
举例来说,假设使用者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例如用手握住第一区域并往返抖动,那么就确定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个对象作为该显示对象。再例如,使用者按压在一个显示对象上然后触发波动,那么确定除了该一个显示对象外的其他显示对象中的至少一个对象作为该显示对象。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根据一操作确定非处理对象,确定除该非处理对象外的其他处理对象中的至少一个对象作为该显示对象。
举例来说,比如第一操作体握持边缘(无对象)触发波动,第二操作体在波动过程中选择非处理对象,例如按压在非处理对象上,其余的对象为该显示对象。
进一步,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具体为:确定重力方向,依据第一位置和重力方向确定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上相同。请再参考图6a和图6b所示,图中实线单箭头表示重力方向,依据第一位置和重力方向确定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游,而第一位置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游,所以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重力方向是相同的。如此的操作,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形态,将位于上方的东西抖下去,所以使用者无需付出过多的学习成本就可熟练掌握该操作。再例如,电子设备的长边与水平面平行且显示单元与水平面不平行的情况下,使用者在短边触发波动,这时,波动的传递方向和重力方向是不相同的,但是靠近电子设备顶端长边的显示对象也可以改变显示位置,移动至位于电子设备的底端长边附近,实现抖落效果,也即显示对象可以沿重力方向改变显示位置。
或者,确定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第一位置和传递方向确定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传递方向相同。在图6a和图6b中,重力方向和波动的传递方向是相同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传递方向和重力方向会有不同,例如将电子设备水平放置,然后触发波动,这时传递方向和重力方向正好是垂直的,所以此时可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案来确定第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像是由水波的上游向下游移动,所以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传递方向相同。
再或者,当波动由中心区域触发时,位于中心区域的预定范围内的显示对象被扩散显示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的第二位置,其中,至少两个显示对象的第二位置不相同。例如,当使用者利用操作体在电子设备的中心区域触发波动时,中心区域上的显示对象都向各个方向散开,类似于由中心抖散在四周一样。
以上以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改变为例进行说明,这种方式非常直观,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进一步该方式还可以运用在窗口管理中,或者进程管理中,例如除了一个窗口外,用户想将窗口最小化,所以用户就可以握持在该窗口之上触发波动;或者是用户握持在电子设备的边缘进行触发波动,利用另一只手按压住该窗口,那么就可以将其他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窗口进行最小化处理,本质上也可以称之为显示位置的改变。对于进程管理是同样的原理,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在完成显示位置调整的功能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被触动波动的方式,可以例如是前述(一)中所描述的情况,这样的触发方式和该功能的配合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习惯,所以使得控制操作更加便捷、人性化。
第二实例,执行控制指令,完成清理的功能,具体包括: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该内容。
其中,需要清理的内容具体可以是在后台运行的程序,或者是全部已经运行的应用,或者是系统垃圾或缓存,当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时,需要清理的内容是当前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内容。其中,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波动而发生形变。而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该内容,分别例如是关闭在后台运行的程序,或者关闭全部运行的应用,删除所有系统垃圾和缓存,或者是将当前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内容关闭或者最小化,显示桌面。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被触动波动的方式,可以例如是前述(一)中一个触发位置触发或(二)中两个触发位置同时触发的情况,这样的触发方式和该功能的配合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习惯,减少手势的学习成本,例如通过抖动,抖掉不需要的东西一样,所以使得控制操作更加便捷、人性化。
第三实例,执行控制指令,完成功耗状态切换的功能,具体为将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第一功耗状态与第二功耗状态不同。当然,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再从第二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一功耗状态。例如由关机状态切换到开机状态,或者是由工作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
举例来说,当环境参数低于阈值时,例如亮度低于阈值时,那么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寻找电子设备上的按键就不方便,所以可以通过触发电子设备发生形变,点亮电子设备上的按键的背光。其中,通过触发波动使得电子发生形变,进而引起按键被照亮;再例如在黑暗中需要打开手电筒时,也可以通过触发电子设备发生形变,进而打开手电筒应用,例如点亮屏幕或者LED灯;所以点亮电子设备的按键的背光和打开手电筒应用的方式类似于荧光棒的效果(荧光棒,外形多为条状,外层以聚乙烯包装,内置一玻璃管夹层,夹层内外液体分别为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经弯折、击打、揉搓等使玻璃破裂,引起两种化合物反应致使荧光染料发光),使得电子设备的唤醒方式更加多样化。如此一来,电子设备的功耗会升高,即由低功耗的状态切换为高功耗的状态。当然,也可以不基于环境参数,仅仅依靠形变触发从低功耗切换至高功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电子设备发生波动的方式例如是前述(二)中在两个第一区域中同时触发的情况,这种方式发生的形变更大,更符合让荧光棒的发光的方式,减少学习成本。
上述描述了几种控制指令以及执行控制指令的实例,在实际运用中,执行控制指令具体还可以是:接听电话、挂断电话;或者是上一页、下一页;或者是上一个、下一个;或者是前进、后退。这样的控制指令对应的触发方式例如是前述(二)中在两个第一区域轮流触发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对应于电子设备的两端或两角,再分别对应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如前进、后退,所以这样的匹配方式更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所以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
上述描述了电子设备自身执行控制指令的情况,在实际运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另一电子设备,以使另一电子设备执行该控制指令,在另一电子设备上完成包括上述介绍的各个功能在内的功能。此时,该电子设备可以作为一个输入控制装置来使用,可以不包括显示单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被触发发生整体运动,即电子设备无形变、无运动的传递时,可以根据该运动确定另一控制指令,该另一控制指令与前述所描述的控制指令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将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指令称为第一类控制指令,将本实施例中的另一控制指令称为第二类控制指令,第一类控制指令和第二类控制指令不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主体301;参数获取单元302,设置在主体301上,用于当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处理单元303,设置于主体301中,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可选的,参数获取单元302具体为多个传感器,其中,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可选的,参数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
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通过检测获得波动过程中,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位置确定单元,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当在第一区域触发波动时,确定第一区域的位置;
处理单元303具体用于基于位置和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
进一步,位置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
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波动而发生形变;
处理单元303具体还用于执行控制指令,以确定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第一位置调整为第二位置。
进一步,处理单元303具体用于:确定重力方向,依据第一位置和重力方向确定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上相同;或
确定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第一位置和传递方向确定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传递方向相同。
可选的,处理单元303具体还用于执行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内容。
可选的,处理单元303具体还用于执行控制指令,以将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第一功耗状态与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进一步,在实际运用中,处理单元303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为同一个物理元件,也可以是不同的物理元件。动作获取单元具体可以是摄像头或触摸单元。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例如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单元303需要的数据,再例如用户接口,可以接外接设备,如耳机、音响。
前述图1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可形变的电子设备而言,当电子设备发生由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波动相关的参数;至少基于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是通过电子设备自身发生的波动来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与电子设备自身的可形变特性紧密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控制方式,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只要让电子设备发生波动即可,所以简化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多个步骤,所以更加便捷,也更加人性化。
具体来讲,本申请图1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
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
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可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通过检测获得所述波动过程中,所述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可选的,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具体为:
基于所述位置和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
进一步,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具体为: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所述波动而发生形变;还包括步骤: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为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具体为:
确定重力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重力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相同;或
确定所述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传递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传递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步骤: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所述内容。
可选的,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步骤: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功耗状态与所述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
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基于所述位置和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其中,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通过检测获得所述波动过程中,所述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
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具体为: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所述波动而发生形变;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为所述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具体为:
确定重力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重力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相同;或
确定所述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传递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传递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所述内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基于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功耗状态与所述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可形变的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
参数获取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发生由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往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逐渐传递的波动时,获取与所述波动相关的参数;
位置确定单元,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确定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中,基于所述位置和所述参数确定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能够被执行,完成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功能;
其中,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当在所述第一区域触发所述波动时,通过检测获得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至少一预定区域的波动的幅度、频率、和/或次数;或
通过检测获得所述波动过程中,所述波动的凹和/或凸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具体为多个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时刻采集的数据不同,和/或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采集的数据是一致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一角或中心区域;或
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两个,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端或对角。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跟随所述波动而发生形变;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所述显示单元上的第一位置的显示对象;并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第二位置;并将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为所述第二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重力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重力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上相同;或
确定所述波动的传递方向,依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传递方向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所述传递方向相同。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确定需要清理的内容;并执行清理操作,以清除所述内容。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状态由第一功耗状态切换为第二功耗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功耗状态与所述第二功耗状态不同。
CN201410111712.0A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951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712.0A CN104951050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494,881 US10175785B2 (en) 2014-03-24 2014-09-24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form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formable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14114119.9A DE102014114119A1 (de) 2014-03-24 2014-09-29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712.0A CN104951050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1050A CN104951050A (zh) 2015-09-30
CN104951050B true CN104951050B (zh) 2019-01-15

Family

ID=5405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712.0A Active CN104951050B (zh) 2014-03-24 2014-03-24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5785B2 (zh)
CN (1) CN104951050B (zh)
DE (1) DE102014114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247B (zh) * 2017-12-22 2020-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光学部件及增强现实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8857B1 (en) * 1997-08-29 2001-07-31 Xerox Corporation Computer user interface using a physical manipulatory grammar
JP2007058682A (ja) * 2005-08-25 2007-03-08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保持装置、及び通信支援装置
CN103197863A (zh) * 2011-11-14 2013-07-10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9783B1 (ko) * 2002-03-29 2007-10-2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표시 입력 장치 및 표시 입력 시스템
US7456823B2 (en) * 2002-06-14 2008-11-25 Sony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US9459656B2 (en) * 2008-10-12 2016-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KR20100065418A (ko) * 2008-12-08 2010-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부를 가지는 단말기 및 그의 데이터 표시 방법
JP4983831B2 (ja) * 2009-03-25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8462106B2 (en) * 2010-11-09 2013-06-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mage magnification based on display flexing
KR20120059823A (ko) * 2010-12-01 2012-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객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007300B2 (en) * 2011-10-14 2015-04-1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a process with bend movements
KR101948665B1 (ko) * 2012-08-23 2019-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215080B1 (ko) * 2012-09-17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8857B1 (en) * 1997-08-29 2001-07-31 Xerox Corporation Computer user interface using a physical manipulatory grammar
JP2007058682A (ja) * 2005-08-25 2007-03-08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保持装置、及び通信支援装置
CN103197863A (zh) * 2011-11-14 2013-07-10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8749A1 (en) 2015-09-24
DE102014114119A1 (de) 2015-09-24
CN104951050A (zh) 2015-09-30
US10175785B2 (en)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87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
US11243612B2 (en) Dynamic, free-space user interactions for machine control
Serrano et al. Bezel-Tap gestures: quick activation of commands from sleep mode on tablets
US8581856B2 (en)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ensor input
US9448587B2 (en) Digital device for recognizing double-sided touch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526953A (zh) 支持指纹认证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313519A (zh) 包括力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07402667A (zh) 包含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WO2016204869A1 (en) Facilitating increased user experience and efficient power performance using intelligent segmentation o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s
CN103713735A (zh) 一种使用非接触式手势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29157A (zh) 多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014083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입력 인식 방법
KR20160122747A (ko) 터치 센서에 있어서 가능한 채널의 동적 할당
CN106997255A (zh) 具有有源触控笔的触摸感测系统以及触摸驱动装置
JP2017507406A (ja) タッチセンス装置において軽減された感度で作動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4423835B (zh) 基于对计算设备的支撑来调整显示的装置及方法
US20100238126A1 (en) Pressure-sensitive context menus
KR20140008637A (ko) 펜 입력 장치를 이용하는 입력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0495105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467211B (zh) 光纖鄰近感測器
TW201638728A (zh) 用以處理與移動相關的資料之計算裝置及方法
CN107135660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4531682A5 (zh)
CN101859204B (zh) 具有嵌入式光传感器的显示面板的输入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4951050B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