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4049B -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4049B
CN104944049B CN201510367916.5A CN201510367916A CN104944049B CN 104944049 B CN104944049 B CN 104944049B CN 201510367916 A CN201510367916 A CN 201510367916A CN 104944049 B CN104944049 B CN 104944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rod
valve
cylinder
oil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79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4049A (zh
Inventor
李萍
石永良
严袁
唐循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ONGRUN AUTO REPAI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ONGRUN AUTO REPAI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ONGRUN AUTO REPAI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ONGRUN AUTO REPAI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679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4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4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4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4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4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7/00Devices for assisting manual moving or tilting heavy loads
    • B65G7/02Devices adapted to be interposed between loads and the ground or floor, e.g. crowbar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conveyance of loads
    • B65G7/06Devices adapted to be interposed between loads and the ground or floor, e.g. crowbar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conveyance of loads using fluid at high pressure supplied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to provide a cushion between load and ground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属于作业运送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油缸座、油缸、踩踏式泵油机构及压力油释放机构,油缸包括内、外缸套、缸盖和活塞柱,压力油释放机构包括回油阀阀体和阀杆,回油阀阀体于缸盖上,回油阀阀体的中央位置构成阀杆头孔、内螺纹腔和台阶密封腔,内螺纹腔上设回油孔,回油孔与阀杆头孔相通,回油阀阀杆与阀体配合,阀杆上构成阀杆头、阀杆外螺纹、阀杆密封台阶和阀杆旋钮,阀杆头与阀杆头孔配合,阀杆密封台阶与台阶密封腔配合,阀杆旋钮探出台阶密封腔与回油阀阀体的右侧面相对应,自回油道进油口进入阀杆头孔内的压力油的油量大小与回油阀阀杆向右位移的程度成正比。确保下行平稳性,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业运送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应用于车辆及机械设备维修行业。
背景技术
在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修理行业以及机械设备修理部门例如企业的动力设备维护部门等通常涉及使用运送装置的情形。以车辆修理行业的汽修厂为例,在车辆被举升装置举升或由提升装置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后,在对变速箱、排气管和油底壳或其它部件拆卸时,为了防止骤然坠落而引发意外事故并且避免部件坠损,因此需借助于运送装置承托,以便在拆卸完毕后转移至修理场所实施修理。对企业的待维修设备的拆卸承运同例。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应用于上述场合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的技术信息,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751333U推荐有“液压运送器”,该专利方案存在的欠缺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225713B提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所弥补,具体可参见该CN102225713B的说明书第0003至0004以及0015段。授权公告号CN102556569B揭示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消除了CN102225713B的两点缺憾,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而有利于制造与装配以及具有泵油速度快而得以提高油缸柱的伸展速度的长处。
上述CN102225713B和CN102556569B的压力油释放机构的结构是趋于相同的,由于CN102225713B较为详细地示出了压力油释放阀的结构,因而申请人以该专利的压力油释放机构为例作如下说明,该专利的压力油释放机构包括回油阀阀体、回油阀阀杆、钢球(专利称第三钢球)和弹簧(专利称第三弹簧)。当由操作者对回油阀阀杆操作例如向逆时针方向旋动回油阀阀杆时,弹簧解除对钢球的作用,由钢球解除对泄油通道(即回油道)的封堵,高压油腔中的压力油经泄油通道进入储油腔,活塞杆(也称活塞柱)载着重物下行,反之亦然,具体可参见CN102225713B的说明书第0026至0027段。
由上述说明可知,压力油释放机构只能在回油通道的畅通与封堵之间择其一,而不能按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这里所称的实际需要是指:在活塞杆处于载荷状态下,尤其当载荷的物体质量较大时,如果回油速度过快,那么活塞杆的下行速度也相应加快,于是存在重物下行有失平稳乃至从位于活塞杆顶部的托架(托架用于托举载荷即托举重物)上坠落而引发事故之虞。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中的压力油释放机构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活塞柱载着重物下行的过程中有助于对回油道回入储油腔的压力油的回油速度依需调整而藉以避免因活塞柱下行速度过快导致重物坠落并引发安全事故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包括一油缸座、一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油缸座上的油缸、一设置在油缸座上的并且与油缸下部相配合的踩踏式泵油机构以及一与油缸的上侧部连接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所述油缸包括外缸套、内缸套、缸盖和活塞柱,内缸套位于外缸套内,并且该内缸套以及外缸套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油缸座上,其中,内、外缸套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储油腔,缸盖同时与内缸套以及外缸套的上部固定,在该缸盖上开设有一回油道,该回油道的回油道进油口与内缸套的压力油腔相通,而该回油道的回油道出油口与所述的储油腔相通,活塞柱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缸套的压力油腔内,并且在该活塞柱探出缸盖的一端固定有一托架,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包括一回油阀阀体和一回油阀阀杆,回油阀阀体以垂直于所述缸盖的状态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油道的回油道进、出油口之间的位置固定于缸盖上,在该回油阀阀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孔、内螺纹腔和台阶密封腔,阀杆头孔与所述回油道进油口相对应并且与回油道进油口相通,在内螺纹腔上开设有一回油孔,该回油孔与阀杆头孔相通并且同时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上的过渡回油孔与所述的回油道相通,回油阀阀杆与回油阀阀体相配合,在该回油阀阀杆上并且循着回油阀阀杆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阀杆外螺纹、阀杆密封台阶和阀杆旋钮,阀杆头与所述阀杆头孔相配合,阀杆外螺纹与内螺纹腔螺纹配合,阀杆密封台阶与台阶密封腔密封配合,阀杆旋钮探出台阶密封腔与回油阀阀体的右侧面相对应,当向逆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时,回油阀阀杆向右位移,所述阀杆头离开所述阀杆头孔,所述压力油腔内的压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阀杆头孔、回油孔、过渡回油孔和回油道的回油道出油口进入所述的储油腔,所述活塞柱载着重物在压力油腔内向下位移,而当顺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时,所述回油阀阀杆向左位移,所述阀杆头处于对所述阀杆头孔的封堵状态,回油道进、回油孔之间的通道阻断,其中:自所述回油道进油口进入所述阀杆头孔内的压力油的油量大小与所述回油阀阀杆向右位移的程度成正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油缸座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滚轮架,在该第一滚轮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滚轮,而在油缸座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滚轮架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滚轮架,在该第二滚轮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滚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缸盖的内壁上并且围绕缸盖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缸盖密封圈槽,在缸盖密封圈槽内嵌设有缸盖密封圈,所述的活塞柱与缸盖密封圈密封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活塞柱上并且围绕活塞柱的圆周方向开设有钢丝挡圈槽,在钢丝挡圈槽内设置有一钢丝挡圈,该钢丝挡圈与所述缸盖的内壁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杆头呈圆锥体的形状,并且该圆锥体的小头端朝向所述回油道进油口,所述阀杆头孔的形状是与阀杆头的形状相适应的。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阀杆密封台阶上并且围绕阀杆密封台阶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台阶密封圈槽,在该台阶密封圈槽上设置有一台阶密封圈,该台阶密封圈与所述的台阶密封腔的台阶密封腔腔壁密封配合。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回油阀阀杆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阀杆密封台阶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回油阀阀杆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限位螺钉配合槽,在所述的回油阀阀体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螺钉配合槽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螺钉孔,在该限位螺钉孔上旋配有一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探入到限位螺钉配合槽内。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缸套的上部探入到所述缸盖内并且在内缸套的上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内缸套外螺纹,而在缸盖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缸套外螺纹的区域构成有缸盖内螺纹,内缸套外螺纹与缸盖内螺纹螺纹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缸盖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缸盖内螺纹的上方的位置围绕缸盖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缸套密封圈槽,在该内缸套密封圈槽内设置有一内缸套密封圈,所述内缸套的外壁与该内缸套密封圈密封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外缸套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一对扶手,该对扶手围绕外缸套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压力油释放机构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钢球和弹簧,因而可通过对回油阀阀杆的调节而依需控制自压力油腔经回油道进入储油腔内的回油速度,确保活塞柱在载荷状态下的下行平稳性,避免活塞柱在载荷状态下因下行速度过快而引发重物坠落之类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压力油释放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回油孔与回油道连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油缸座1、一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油缸座1上的油缸2、一设置在油缸座1上的并且与油缸2下部相配合的踩踏式泵油机构3以及一与油缸2的上侧部连接的压力油释放机构4。前述的踩踏式泵油机构3包括油泵31、踩板32和踩杆33,油泵31设置在油缸座1上并且与油缸2相配合,踩板32固定在踩杆33的一端,而踩杆3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331铰接在销轴座3311上,销轴座3311固定在油缸座1上,并且该踩杆33还通过泵芯铰接销332与油泵31的泵芯311铰接。由于本发明的踩踏式泵油机构3的更为详细的结构、与油缸2的配合形式以及向油缸2泵油的原理等等均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2225713B的说明书第0021至0029段,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油缸2包括外缸套21、内缸套22、缸盖23和活塞柱24,内缸套22位于外缸套21内,并且该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油缸座1上,其中,内、外缸套22、2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储油腔25,缸盖23同时与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的上部固定,在该缸盖23上开设有一回油道231,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油口2311与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也可称活塞柱腔,以下同)相通,而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2312与前述的储油腔25相通,活塞柱24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内,并且在该活塞柱24探出缸盖23的一端端部(即上端端部)固定有一托架241(图1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4包括一回油阀阀体41和一回油阀阀杆42,回油阀阀体41以垂直于前述缸盖23的状态(与缸盖23形成T字形关系)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出油口2311、2312之间的位置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缸盖23上,在该回油阀阀体4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孔411、内螺纹腔412和台阶密封腔413,阀杆头孔411与前述回油道进油口2311相对应并且与回油道进油口2311相通,在内螺纹腔412上开设有一回油孔4121,该回油孔4121与阀杆头孔411相通并且同时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41上的过渡回油孔41211与回油道231相通,回油阀阀杆42与回油阀阀体41相配合,在该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循着回油阀阀杆42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421、阀杆外螺纹422、阀杆密封台阶423和阀杆旋钮424,阀杆头421与前述阀杆头孔411相配合,阀杆外螺纹422与内螺纹腔412螺纹配合,阀杆密封台阶423与台阶密封腔413密封配合,阀杆旋钮424探出台阶密封腔413与回油阀阀体41的右侧面相对应。
当向逆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前述阀杆头421离开阀杆头孔411,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2311、阀杆头孔411、回油孔4121、过渡回油孔41211和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2312进入所述的储油腔25,前述活塞柱24载着重物在压力油腔221内徐缓地向下位移;而当顺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前述回油阀阀杆42向左位移,所述阀杆头421处于对所述阀杆头孔411的封堵状态,回油道进、回油口2311、2312之间的通道阻断。由本发明的压力释放机构4的结构可知:自前述回油道进油口2311进入阀杆头孔411内的压力油的油量大小即流量大小与所述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的程度成正比。具体而言,回油阀阀杆42越向右位移,阀杆头421对阀杆头孔411的开启度越大。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2311、回油孔4121和回油道231进入储油腔25内的速度越快,活塞柱24的下行速度也相应越快,反之亦然。从而实现本发明对活塞柱24在载荷状态下的下行速度的依需控制。
由图1所示,在前述油缸座1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滚轮架11,在该第一滚轮架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滚轮111,而在油缸座1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滚轮架11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滚轮架12,在该第二滚轮架1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滚轮121。在前述的外缸套21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一对扶手211,该对扶手围绕外缸套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如此结构使油缸座1具有行走功能,例如由操作者握住一对扶手211便可钭本发明驱住使用场所。
请重点见图2,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的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缸盖密封圈槽232,在缸盖密封圈槽232内嵌设有缸盖密封圈2321,前述的活塞柱24与缸盖密封圈2321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缸盖密封圈槽232有一对。
优选地,在前述活塞柱24上并且围绕活塞柱2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钢丝挡圈槽242,在钢丝挡圈槽242内设置有一钢丝挡圈2421,该钢丝挡圈2421与前述缸盖23的内壁相配合,即起到对缸盖23的限位作用。
优选地,前述的阀杆头421呈圆锥体的形状(即呈子弹头的形状),并且该圆锥体的小头端朝向回油道进油口2311(即朝向左),前述阀杆头孔411的形状是与阀杆头421的形状相适应的(即呈圆锥形孔)。阀杆头421的这种形状能确保当回油阀阀体42越向右位移时对阀杆头孔411的开启程度越大的作用效果。
在前述的阀杆密封台阶423上并且围绕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台阶密封圈槽4231,在该台阶密封圈槽4231上设置有一台阶密封圈42311,该台阶密封圈42311与所述的台阶密封腔413的台阶密封腔腔壁密封配合。
在前述的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回油阀阀杆4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限位螺钉配合槽425,而在前述的回油阀阀体41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螺钉配合槽425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螺钉孔414,在该限位螺钉孔414上旋配有一限位螺钉4141,该限位螺钉4141探入到限位螺钉配合槽425内。由此可知,回油阀阀杆42向左或向右位移的幅度为限位螺钉配合槽425的宽度,不论是向左还是向右位移,只要遭到限位螺钉4141的阻挡,则表明位移程度已达到极限。
前述的内缸套22的上部探入到前述缸盖23内并且在内缸套22的上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内缸套外螺纹222,而在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缸套外螺纹222的区域构成有缸盖内螺纹233,内缸套外螺纹222与缸盖内螺纹233螺纹配合。
优选地,在前述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前述缸盖内螺纹233的上方的位置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在该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内设置有一内缸套密封圈2341,所述内缸套22的外壁与该内缸套密封圈2341密封配合,该内缸套密封圈2341 的作用是防止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从内缸套外螺纹222与缸盖内螺纹233之间渗漏至储油腔25。
请参见图3,前述的回油孔4121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41上的并且与回油孔4121相垂直的过渡回油孔41211与回油道231相通。过渡回油孔41211还可起到防止开设在外缸套21上的排气孔212喷油的作用,因为当活塞柱24快速下行时会产生油气,而油气会造成外缸套21上的排气孔212喷油。
在托架241托持着重物的状态下,即在活塞柱24处于载荷状态下,当要使活塞柱24下行时,那么可根据需要而由操作者缓慢将阀杆旋钮424向逆时针方向旋动,使回油阀阀杆42徐缓向右位移,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2311、阀杆头孔411、回油孔4121、过渡回油孔41211和回油道231进入储油腔25。可见,由于由阀杆头421对阀杆头孔411的开启度大小控制回油速度,因而能体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然而已有技术如CN102225713B由于使用钢球和弹簧,因而只能在开启与关闭之间选择,而不能满足压力油腔221向储油腔25回油时的速度控制。由于对踩踏式泵油机构3的操作而使活塞柱24上行属于公知常识例如可以参见CN102225713B的说明书第0029段,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包括一油缸座(1)、一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油缸座(1)上的油缸(2)、一设置在油缸座(1)上的并且与油缸(2)下部相配合的踩踏式泵油机构(3)以及一与油缸(2)的上侧部连接的压力油释放机构(4),所述油缸(2)包括外缸套(21)、内缸套(22)、缸盖(23)和活塞柱(24),内缸套(22)位于外缸套(21)内,并且该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油缸座(1)上,其中,内、外缸套(22、2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储油腔(25),缸盖(23)同时与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的上部固定,在该缸盖(23)上开设有一回油道(231),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油口(2311)与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相通,而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2312)与所述的储油腔(25)相通,活塞柱(24)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内,并且在该活塞柱(24)探出缸盖(23)的一端固定有一托架(2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4)包括一回油阀阀体(41)和一回油阀阀杆(42),回油阀阀体(41)以垂直于所述缸盖(23)的状态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出油口(2311、2312)之间的位置固定于缸盖(23)上,在该回油阀阀体(4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孔(411)、内螺纹腔(412)和台阶密封腔(413),阀杆头孔(411)与所述回油道进油口(2311)相对应并且与回油道进油口(2311)相通,在内螺纹腔(412)上开设有一回油孔(4121),该回油孔(4121)与阀杆头孔(411)相通并且同时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41)上的过渡回油孔(41211)与所述的回油道(231)相通,回油阀阀杆(42)与回油阀阀体(41)相配合,在该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循着回油阀阀杆(42)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421)、阀杆外螺纹(422)、阀杆密封台阶(423)和阀杆旋钮(424),阀杆头(421)与所述阀杆头孔(411)相配合,阀杆外螺纹(422)与内螺纹腔(412)螺纹配合,阀杆密封台阶(423)与台阶密封腔(413)密封配合,阀杆旋钮(424)探出台阶密封腔(413)与回油阀阀体(41)的右侧面相对应,当向逆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所述阀杆头(421)离开所述阀杆头孔(411),所述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2311)、阀杆头孔(411)、回油孔(4121)、过渡回油孔(41211)和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2312)进入所述的储油腔(25),所述活塞柱(24)载着重物在压力油腔(221)内向下位移,而当顺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所述回油阀阀杆(42)向左位移,所述阀杆头(421)处于对所述阀杆头孔(411)的封堵状态,回油道进、回油孔(2311、2312)之间的通道阻断,其中:自所述回油道进油口(2311)进入所述阀杆头孔(411)内的压力油的油量大小与所述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的程度成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座(1)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滚轮架(11),在该第一滚轮架(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滚轮(111),而在油缸座(1)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滚轮架(11)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滚轮架(12),在该第二滚轮架(1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滚轮(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缸盖密封圈槽(232),在缸盖密封圈槽(232)内嵌设有缸盖密封圈(2321),所述的活塞柱(24)与缸盖密封圈(2321)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柱(24)上并且围绕活塞柱(2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钢丝挡圈槽(242),在钢丝挡圈槽(242)内设置有一钢丝挡圈(2421),该钢丝挡圈(2421)与所述缸盖(23)的内壁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头(421)呈圆锥体的形状,并且该圆锥体的小头端朝向所述回油道进油口(2311),所述阀杆头孔(411)的形状是与阀杆头(421)的形状相适应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阀杆密封台阶(423)上并且围绕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台阶密封圈槽(4231),在该台阶密封圈槽(4231)上设置有一台阶密封圈(42311),该台阶密封圈(42311)与所述的台阶密封腔(413)的台阶密封腔腔壁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回油阀阀杆(4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限位螺钉配合槽(425),在所述的回油阀阀体(41)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螺钉配合槽(425)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螺钉孔(414),在该限位螺钉孔(414)上旋配有一限位螺钉(4141),该限位螺钉(4141)探入到限位螺钉配合槽(42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缸套(22)的上部探入到所述缸盖(23)内并且在内缸套(22)的上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内缸套外螺纹(222),而在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缸套外螺纹(222)的区域构成有缸盖内螺纹(233),内缸套外螺纹(222)与缸盖内螺纹(233)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位于所述缸盖内螺纹(233)的上方的位置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在该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内设置有一内缸套密封圈(2341),所述内缸套(22)的外壁与该内缸套密封圈(2341)密封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缸套(21)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一对扶手(211),该对扶手围绕外缸套(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CN201510367916.5A 2015-06-29 2015-06-29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Active CN104944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7916.5A CN104944049B (zh) 2015-06-29 2015-06-29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7916.5A CN104944049B (zh) 2015-06-29 2015-06-29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4049A CN104944049A (zh) 2015-09-30
CN104944049B true CN104944049B (zh) 2017-01-25

Family

ID=5415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7916.5A Active CN104944049B (zh) 2015-06-29 2015-06-29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40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7017A (en) * 1957-01-24 1960-06-09 Weber Emi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ydraulic lifting apparatus
GB1314850A (en) * 1969-12-27 1973-04-26 Dudeins Ind Geraete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iston and cylinder arrangement
EP0726224A2 (en) * 1995-02-13 1996-08-14 Lif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Inc. Drum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CN201169513Y (zh) * 2007-11-16 2008-12-24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液压双速兼具气动空载快速的千斤顶
CN102225713B (zh) * 2011-04-01 2012-11-07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CN204751219U (zh) * 2015-06-29 2015-11-11 常熟通润汽车修理设备有限公司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569B (zh) * 2012-02-06 2013-10-30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7017A (en) * 1957-01-24 1960-06-09 Weber Emi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ydraulic lifting apparatus
GB1314850A (en) * 1969-12-27 1973-04-26 Dudeins Ind Geraete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iston and cylinder arrangement
EP0726224A2 (en) * 1995-02-13 1996-08-14 Lif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Inc. Drum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CN201169513Y (zh) * 2007-11-16 2008-12-24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液压双速兼具气动空载快速的千斤顶
CN102225713B (zh) * 2011-04-01 2012-11-07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CN204751219U (zh) * 2015-06-29 2015-11-11 常熟通润汽车修理设备有限公司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4049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4293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205064958U (zh) 压力控制阀
CN207212307U (zh) 一种油田注气采油井口节流阀
CN201610944U (zh) 升降式微阻缓闭止回阀
CN104944049B (zh)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CN107701897A (zh) 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
CN204751219U (zh) 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CN207316111U (zh) 一种超高压液控单向阀
CN213117110U (zh) 变速器轴自润滑结构
CN103791129B (zh)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驱动的走行控制用负荷阀
CN203703274U (zh)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驱动的走行控制用负荷阀
CN112922576A (zh) 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
CN205715701U (zh) 渐开线蝶式水泵控制阀
CN106499284A (zh) 气压式能自定位及自闭铰链
CN203670153U (zh) 一种空压机放空阀
CN103758731B (zh) 一种空压机放空阀
CN106257122B (zh) 新型复合式高速排气进气阀
CN205592618U (zh) 一种轴承注脂装置
CN109424332A (zh) 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
CN201212520Y (zh) 一种铰接销轴装置
CN204153287U (zh) 一种手动和液压驱动平板阀
CN211201843U (zh) 一种井口自动密封装置
CN207093646U (zh) 超低速液压气弹簧
CN206246420U (zh) 一种矿用单级排水泵
CN205025406U (zh) 偏心井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