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847A -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847A
CN104943847A CN201510349326.XA CN201510349326A CN104943847A CN 104943847 A CN104943847 A CN 104943847A CN 201510349326 A CN201510349326 A CN 201510349326A CN 104943847 A CN104943847 A CN 10494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ody
air
un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93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扬
王永超
张德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filed Critical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to CN2015103493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3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所述无人机机身用于无人机,无人机将所述无人机经过处的气流分成两股气流,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所述气流处向所述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所述无人机在飞行时,所述两股气流对所述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所述无人机提供升力,在本发明中的无人机机身中,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气流处向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两股气流对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升力。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为无人机机身提供额外的升力,节省了无人机能耗。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气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身,用于无人机,以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无人机采用筒状机身进行装载,这类飞机的最大优点是技术成熟,但是机身仅产生阻力不产生升力,导致气动效率不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身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用于无人机,所述无人机飞行时,所述无人机将所述无人机经过处的气流分成两股气流,所述两股气流分别沿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流动,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所述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所述气流处向所述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所述无人机在飞行时,所述两股气流对所述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所述无人机提供升力。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机身自所述飞行方向至所述无人机尾部的截面形状为翼形。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机身受到的所述两股气流中其中一股气流的压力大于另一股所述气流给予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压力;所述无人机机身中与所述给予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压力大的气流接触的一面向与其相对的另一面方向凹入。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机身外表面上设置有挂架,用于放置并固定物品。
优选地,所述挂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外表面的与所述两股气流接触两个面上,其中,在所述无人机降落时,近所述降落位置的面上的所述挂架用于作为起落架使用。
优选地,所述挂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外表面的与所述两股气流接触中的一个面上。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内部中空,用于容置物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运输机,所述无人运输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机机身。
在本发明中的无人机机身中,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气流处向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两股气流对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升力。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为无人机机身提供额外的升力,节省了无人机的能耗。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气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人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无人机机身 2 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的无人机机身,在无人机飞行时,无人机将无人机经过处的气流分成两股气流,两股气流分别沿无人机的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流动,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气流处向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两股气流对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升力。
在本发明中的无人机机身中,无人机机身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首先接触气流处向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两股气流对无人机机身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升力。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为无人机机身提供额外的升力,节省了无人机的能耗。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气动效率。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人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在无人机飞行时,无人机将无人机经过处的气流分成两股气流,两股气流分别沿无人机的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流动。
如图1所示的无人机机身1的形状为自无人机机身1首先接触气流处向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无人机在飞行时,两股气流对无人机机身1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升力。
具体地,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机身1自飞行方向至无人机尾部的截面形状为翼形。
可以理解的是,无人机机身的形状还可以根据需要而设计。例如,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无人机机身1受到的两股气流中其中一股气流的压力大于另一股气流给予无人机机身1的压力;无人机机身1中与给予无人机机身1的压力大的气流接触的一面向与其相对的另一面方向凹入。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机身1外表面上设置有挂架2,用于放置并固定物品。
可以理解的是,挂架2设置在无人机机身1的外表面的与两股气流接触两个面上,其中,在无人机降落时,近降落位置的面上的挂架2用于作为起落架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挂架2还可以设置在无人机机身1的外表面的与两股气流接触中的任意一个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机身1的内部中空,用于容置物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运输机,所述无人运输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机机身1。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人机机身,用于无人机,所述无人机飞行时,所述无人机将所述无人机经过处的气流分成两股气流,所述两股气流分别沿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形状为自所述无人机机身(1)首先接触所述气流处向所述两股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所形成的形状能够使所述无人机在飞行时,所述两股气流对所述无人机机身(1)所形成的压差能够为所述无人机提供升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自所述飞行方向至所述无人机尾部的截面形状为翼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受到的所述两股气流中其中一股气流的压力大于另一股所述气流给予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压力;所述无人机机身(1)中与所述给予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压力大的气流接触的一面向与其相对的另一面方向凹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外表面上设置有挂架(2),用于放置并固定物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2)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外表面的与所述两股气流接触两个面上,其中,在所述无人机降落时,近所述降落位置的面上的所述挂架(2)用于作为起落架使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2)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外表面的与所述两股气流接触中的一个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的内部中空,用于容置物品。
8.一种无人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运输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机身(1)。
CN201510349326.XA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Pending CN104943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9326.XA CN104943847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9326.XA CN104943847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847A true CN104943847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9326.XA Pending CN104943847A (zh) 2015-06-23 2015-06-23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38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4530A (zh) * 1985-06-15 1987-01-07 古飞 可控重迭翼全升式路行飞机
CN1137998A (zh) * 1995-06-15 1996-12-18 刘世英 无翼和垂直起落的翼身喷气式飞机
WO2013108999A1 (ko) * 2012-01-18 2013-07-25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카나드를 구비한 날개 동체 결합 비행체
CN103693197A (zh) * 2013-11-29 2014-04-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潜射无人机
CN104494831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湖南基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平台及设有该负载平台的无人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4530A (zh) * 1985-06-15 1987-01-07 古飞 可控重迭翼全升式路行飞机
CN1137998A (zh) * 1995-06-15 1996-12-18 刘世英 无翼和垂直起落的翼身喷气式飞机
WO2013108999A1 (ko) * 2012-01-18 2013-07-25 한국항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카나드를 구비한 날개 동체 결합 비행체
CN103693197A (zh) * 2013-11-29 2014-04-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潜射无人机
CN104494831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湖南基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平台及设有该负载平台的无人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6049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WO2020180376A3 (en) Aircraft having hybrid-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with electric storage located in wings
CN204250356U (zh) 新扇翼飞机
CN105258915A (zh) 一种高速风洞中变侧滑角叶片腹撑装置
CN105000193A (zh) 一种随动雷达罩支架及具有其的随动雷达及飞机
US20160375998A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drag rudder
CN205221105U (zh) 太阳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WO2020003239A3 (en) Tail sitter
CN102009743B (zh) 基于吹气的机身大迎角俯仰力矩控制方法
CN104943847A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具有其的无人运输机
CN204750551U (zh) 一种飞翼布局的运输类飞机
CN204433031U (zh) 便携式快速拆装无人机
CN103538717A (zh) 沿着翼展具有可变的掠过分布的航空器升力表面
CN205202635U (zh) 一种飞行汽车用尾翼组件及具有其的飞行汽车
CN205113710U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3780794U (zh) 一种用于保护机翼的轻质翼尖结构
CN204250359U (zh) 一种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尾翼
CN205221134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的陆地滑撬
CN205203367U (zh) 一种飞机
CN104307184A (zh) 一种航模飞机防撞装置
CN105015755A (zh) 一种飞行器
CN205854476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翼尖
CN202379089U (zh) 新型无人机
CN104590549A (zh) 一种预防飞机空中失控撞山冲海的装置
CN203497169U (zh) 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