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8327B -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8327B
CN104938327B CN201510389239.7A CN201510389239A CN104938327B CN 104938327 B CN104938327 B CN 104938327B CN 201510389239 A CN201510389239 A CN 201510389239A CN 104938327 B CN104938327 B CN 104938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sweet potato
sodium chloride
alkali tolerance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92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8327A (zh
Inventor
张海燕
解备涛
王庆美
张立明
段文学
汪宝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3892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8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8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8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8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8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采用定向杂交或集团杂交获得F1代杂交实生种子、进行耐盐筛选鉴定、快速繁育和育种步骤。本发明采用定向杂交或集团杂交的方法获得F1代实生种子,后代产生耐盐品种的几率大幅增加;将耐盐甘薯品系筛选鉴定提至首轮(克服了技术偏见:根据产量、品质水平进行首轮筛选),既最大限度保证了杂交后代中耐盐碱单株入选,又淘汰不耐盐碱的材料,大大减少了入选单株,使田间鉴定的工作量显著减少,能够一次完成异地多点产量比较试验,育种年限缩短2‑3年。另外,本发明的方法还具备准确度高,盲目性小,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和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份,总面积超过5亿亩。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2亿亩,近期可开展农业利用的盐碱地面积达1亿亩,利用潜力巨大。甘薯是传统的乙醇生产原料作物,适应范围广、耐瘠薄、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甘薯耐盐碱性研究陆续开展,研究内容涉及甘薯耐盐碱性筛选、盐胁迫对甘薯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等,研究表明,只要进一步提高甘薯的耐盐碱性,在盐碱地规模化种植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甘薯耐盐碱性不高,提高甘薯耐盐碱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工作基础相对较弱,国内多数育成品种在低于0.2%的改良盐碱地上种植时,能发挥出品种本身的生产潜力水平,但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多数品种产量水平大幅度降低,耐盐碱品种成为制约盐碱地甘薯产量的主要障碍,面对盐碱地土地整体质量不高,土壤次生盐碱化较重的问题,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培育耐盐碱甘薯新品种意义重大。
传统耐盐碱甘薯杂交育种程序是: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薯作为亲本之一,采用定向杂交或者小集团放任授粉的方式获得F1代杂交种子,将F1代杂交实生种子播种,出苗后移栽到干净无病、土壤肥、水条件适中、可充分发挥甘薯生长潜力的大田环境中,根据产量水平筛选单株(首轮筛选);然后将上一步骤入选单株进行快速繁育,分别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进行薯块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的田间鉴定,最终筛选获得目标甘薯新品系,入选品系最后再在盐碱地进行耐盐碱性鉴定试验,该杂交育种程序需要3-5年时间完成田间鉴定。传统耐盐碱甘薯杂交育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搭配杂交组合时关注父、母亲本产量水平、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较多,较少关注亲本的耐盐碱性;二、根据产量水平、品质性状筛选出的F1代杂交单株群体数量较大,在田间鉴定时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多,且需要3-5年时间完成后续的产量、品质、抗病性、耐盐碱性等田间和室内分析鉴定,因此,传统育种程序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成本高,且在育种的早代未进行耐盐碱鉴定,导致大量耐盐碱甘薯单株可能在首轮筛选中已被淘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育耐盐碱甘薯品种的方法。本发明以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耐0.3%(质量浓度,下同)以上盐碱的甘薯品种作为母本材料,在F1代实生苗时期进行耐盐鉴定,缩短了育种年限、降低了育种成本,育成的耐盐碱甘薯品种可实现盐碱地甘薯的高产高效。
技术方案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获得F1代实生种子
以耐盐碱甘薯品种作为母本,采用定向杂交或集团杂交的方法获得F1代实生种子;
2、耐盐甘薯单株筛选
将F1代实生种子育苗,出苗后植入氯化钠溶液中,于25-27℃、2000lux光照强度条件下培养,进行耐盐鉴定;
3、耐盐甘薯单株快速繁育
将步骤2得到的耐盐甘薯单株快速繁育,得到耐盐甘薯品系;
4、育种
将获得的耐盐甘薯品系分别种植于不同地区的氯化钠含量超过0.3%的盐碱地,进行产量、品质比较试验,筛选出产量、质量符合要求的耐盐碱品种;
所述氯化钠溶液是由1/5Hoagland溶液和氯化钠配制而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0mmol.L-1;所述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1/5Hoagland溶液,是将Hoagland溶液稀释5倍而成,其组成如表7所示。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步骤2所述耐盐鉴定以济徐23为对照,筛选获得表型根和植株生长情况优于济徐23的耐盐甘薯单株。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步骤4的“进行产量、品质比较试验”中的产量、质量标准,根据对目标品系的要求进行确定。例如实施例1、2中,对目标品系的要求为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则以徐薯18的产量、干物质含量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优选的,所述“耐盐碱品种”是指耐0.3%以上氯化钠含量盐碱地的品种;所述0.3%是指质量百分数。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优选的,以鲜薯产量超过徐薯18、淀粉含量高于20%的甘薯品种为父本;所述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将F1代实生种子育苗,出苗后植入氯化钠溶液中”是指:将F1代杂交实生种子刻破种皮后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扩杈生长;从每个单株上选生长基本一致、4-5个节间长度的分枝;将分枝植入氯化钠溶液中。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步骤4以徐薯18作为对照。
上述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中没有涉及的操作均为常规操作。本发明中所述产量为鲜薯产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传统育种方法的缺陷,利用耐0.3-0.5%盐碱的甘薯品种作为母本,以鲜薯产量超过徐薯18、淀粉含量高于20%的甘薯品种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F1代实生种子,后代产生耐盐碱品种的几率大幅增加;
2、本发明将耐盐甘薯品系筛选鉴定提至首轮(克服了技术偏见:根据产量、品质水平进行首轮筛选),既最大限度保证了杂交后代中耐盐碱单株入选,又淘汰不耐盐碱的材料,大大减少了入选单株,使田间鉴定的工作量显著减少,能够一次完成异地多点产量比较试验,育种年限缩短2-3年;
3、提供的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具有育种方法简单,育种周期短(比常规育种方法育种周期缩短1-2年),准确度高,盲目性小,效率高的特点;培育出耐盐碱、综合性状好的甘薯新品种,可实现盐碱地甘薯的高产、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育种过程
(1)杂交组合配置
杂交组合1:以耐0.3-0.5%(质量浓度,下同)盐碱的品种苏薯7号为母本,以鲜薯产量超过徐薯18、淀粉含量高于20%的徐薯781为父本,定向授粉,经有性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子2000粒;
杂交组合2:以综合性状优良不耐盐碱的鲁薯8号为母本,以不耐盐碱的台农69做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子1100粒。
(2)F1代耐盐甘薯单株筛选
将杂交组合1获得的2000粒杂交实生种子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分枝生长,选生长发育健全植株1100株,每个单株选4个生长基本一致,4-5个节间长度(15cm左右)的分枝。A法:每个单株的3个分枝植入氯化钠溶液(所述氯化钠溶液是由1/5Hoagland溶液和氯化钠配置而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浓度为150mmol.L-1)中,于25-27℃、2000lux光照强度条件下培养,6-7天后调查薯苗生长和发根情况,以耐盐碱品种济徐23为对照,筛选获得表型根和植株生长情况优于济徐23的耐盐甘薯单株,获得耐盐单株16个;B法:每个单株的另外一个分枝种植到无盐碱地块鉴选,收获时根据薯块产量、结薯数、薯形等筛选获得优良单株56个(筛选标准为:以徐薯18为对照品种,筛选鲜薯产量、结薯数、薯形优于徐薯18的单株)。
表1 不同鉴选方法F1代杂交后代入选结果(杂交组合1)
项 目 A法鉴选 B法鉴选
F1代单株种植数 1100 1100
F1代单株入选个数 16 56
F1代单株入选率(%) 1.45 5.09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收获时A法鉴选杂交后代入选个数显著少于B法;但是,A法鉴选准确度高,盲目性小。
将杂交组合2获得的F1代实生种子(1100粒)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扩杈生长,薯苗长20厘米左右时,选取生长发育健全植株500株,从每个单株上剪取3个4-5个间节长度的茎尖苗,去掉茎基部2片叶;然后采用上述A法进行鉴选;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杂交组合入选结果(A法鉴选)
项目 杂交组合1 杂交组合2
F1代单株种植数 1100 500
F1代单株入选个数 16 0
F1代单株入选率(%) 1.45 0.0
由表2结果可见,亲本耐盐碱性高低对超高耐盐碱性杂交后代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耐盐碱性高的亲本组合(杂交组合1)后代出现耐盐碱性单株的几率极显著超过耐盐碱性低的亲本组合(杂交组合2)。
(3)耐盐碱甘薯单株快速繁育
将杂交组合1采用A法鉴选获得的16个耐盐单株进行高倍快速繁育,得到耐盐甘薯新品系16个;
(4)品系比较试验
将步骤(3)获得的16个耐盐甘薯新品系(A法鉴选),分别于3个地区、氯化钠含量超过0.3%(质量浓度,下同)的盐碱地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同时种植徐薯18作为对照;筛选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获得4个耐盐碱品系;
将步骤(3)获得的56个甘薯新品系(B法鉴选)分别进行多点、多年产量比较试验,以徐薯18作为对照;筛选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然后进行耐盐碱性比较试验(在氯化钠质量浓度高于0.3%盐碱地进行培养,筛选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没有获得目标品系;
上述不同甘薯品系比较试验所用时间、用地,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鉴选方法试验结果(杂交组合1)
项 目 A法鉴选 B法鉴选
鉴选用地(亩) 18 82
耐0.3%以上盐碱品系(个) 4 0
杂交-参加区域试验所用时间(年) 3 5年以上
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种育成时间缩短2年以上,用地数量和工作量大幅减少,不仅显著降低育种成本,且准确性和育种效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2
1、育种过程
(1)杂交组合配置
杂交组合1:以耐0.3-0.5%盐碱品种徐03-31-15为母本,以鲜薯产量超过徐薯18、淀粉含量高于20%的耐盐碱品种济薯2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2200粒。
杂交组合2:以不耐盐碱的济薯22号为母本,不耐盐碱的商薯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子1950粒。
(2)F1代耐盐碱甘薯单株筛选
将杂交组合1获得的F1代实生种子2200粒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扩杈生长,选生长发育健全植株1700株,从每个单株上剪取4个4-5个间节长度的茎尖苗,去掉茎基部2片叶。每个单株一式两份分别采用下述A法、B法进行鉴选。A法:其中3个茎尖苗植入氯化钠溶液(所述氯化钠溶液是由1/5Hoagland溶液和氯化钠配置而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浓度为150mmol.L-1)中,于25-27℃、2000lux光照强度条件下培养,6-7天后调查薯苗生长和发根情况,以耐盐碱品种济徐23为对照,筛选获得表型根和植株生长情况优于济徐23耐盐甘薯单株,获得耐盐单株11个;B法:另外1个茎尖苗种植到健康无病无盐碱的地块,进行产量、品质比较试验,收获时以徐薯18为对照品种,筛选单株产量高于徐薯18、结薯数、薯形优于徐薯18的单株,获得优良的单株75个。
表4 不同筛选方法F1代杂交后代入选结果(杂交组合1)
项 目 A法 B法
F1代单株种植数 1700 1700
F1代单株入选个数 11 75
F1代单株入选率(%) 0.65 4.4
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收获时A法鉴选杂交后代入选个数显著少于B法,但准确度高,盲目性小。
将杂交组合2获得的F1代实生种子1950粒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扩杈生长,薯苗长20厘米左右时,选生长发育健全植株1560株,从每个单株上剪取4个4-5个间节长度的茎尖苗,去掉茎基部2片叶;然后采用上述A法进行鉴选;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杂交组合F1入选结果(A法鉴选)
项目 杂交组合1 杂交组合2
F1代单株种植数 1700 1560
F1代单株入选个数 11 0
F1代单株入选率(%) 0.65 0
由表5结果可见,亲本耐盐碱性高低对超高耐盐碱性杂交后代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耐盐碱性高的亲本组合(杂交组合1)后代出现耐盐碱性单株的几率极显著超过耐盐碱性低的亲本组合(杂交组合2)。
(3)耐盐甘薯单株快速繁育
将杂交组合1采用A法鉴选获得的11个耐盐单株进行高倍快速繁育,得到耐盐甘薯新品系11个;将杂交组合1采用B法鉴选获得的75个F1代单株进行快速繁育,得到75个新品系。
(4)品系比较试验
将步骤(3)A法鉴选获得的11个耐盐甘薯新品系分别于3个地区氯化钠含量超过0.3%的盐碱地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同时种植徐薯18作为对照品种;筛选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获得3个耐盐碱品系;
将步骤(3)B法鉴选得到的75个甘薯新品系分别进行多点、多年产量比较试验,耐盐碱性比较试验,以徐薯18作为对照品种;筛选鲜薯平均单产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然后进行耐盐碱性比较试验(在氯化钠质量浓度高于0.3%盐碱地进行培养,筛选产量高于徐薯18、干物质单产比徐薯18增产20%以上的品系);没有获得目标品系;
上述不同甘薯品系比较试验所用时间、用地,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鉴选方法试验结果
项 目 A法鉴选 B法鉴选
鉴选用地(亩) 10 78
耐0.3%以上盐碱品系(个) 3 0
杂交-参加区域试验所用时间(年) 3 5年以上
由表6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种育成时间缩短2年以上,用地数量和工作量大幅减少,不仅显著降低育种成本,且准确性和育种效率显著提高。
表7 1/5hoagland溶液的组成
试剂名称 分子量 浓度(mmol/l)
硝酸钙 236.15 0.8
硝酸钾 101.01 1
硫酸镁 246.47 0.4
磷酸二氢铵 115.09 0.2
EDTA-Fe 367.05 0.008
氯化锰 197.91 0.002
硫酸铜 249.68 0.0002
硫酸锌 287054 0.0002
硼酸 61.83 0.0066
钼酸铵 1235.58 0.00004

Claims (3)

1.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杂交获得F1代实生种子
以耐盐碱甘薯品种作为母本,采用定向杂交或集团杂交的方法获得F1代实生种子;以鲜薯产量高于徐薯18、淀粉含量高于20%的甘薯品种为父本;所述20%为质量百分数;
(2)耐盐甘薯单株筛选
将F1代实生种子育苗,出苗后植入氯化钠溶液中,于25-27℃、2000lux光照强度下培养,进行耐盐鉴定;
所述氯化钠溶液是由1/5Hoagland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配制而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0mmol. L-1
(3)耐盐甘薯单株快速繁育
将步骤(2)得到的耐盐甘薯单株快速繁育,得到耐盐甘薯品系;
(4)育种
将获得的耐盐甘薯品系分别种植于不同地区的氯化钠含量超过0.3%的盐碱地,进行产量、品质比较试验,筛选出产量、质量符合要求的耐盐碱品种;
所述0.3%为质量百分数;
步骤(2)所述耐盐鉴定以济徐23为对照,对表型根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筛选,获得表型根和植株生长情况优于济徐23的耐盐单株;步骤(4),以徐薯18作为对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碱品种”是指耐0.3%以上氯化钠含量盐碱地的品种;所述0.3%是指质量百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F1代实生种子育苗,出苗后植入氯化钠溶液中”是指:将F1代杂交实生种子刻破种皮后播种于温棚蛭石粉中,出苗后加强管理,打顶促扩杈生长;从每个单株上选生长基本一致、4-5个节间长度的分枝;将分枝植入氯化钠溶液中。
CN201510389239.7A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Active CN104938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9239.7A CN104938327B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9239.7A CN104938327B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8327A CN104938327A (zh) 2015-09-30
CN104938327B true CN104938327B (zh) 2017-11-07

Family

ID=54153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9239.7A Active CN104938327B (zh) 2015-07-06 2015-07-06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8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648A (zh) * 2020-11-26 2021-04-09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一种优化甘薯集团杂交方案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70456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一种室内辅助鉴定甘薯耐盐性的方法
CN113951132B (zh) * 2021-11-25 2022-08-02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甘薯杂交育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539A (zh) * 2007-01-22 2007-07-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筛选甘薯耐盐突变体的方法
CN103493675A (zh) * 2013-10-16 2014-01-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在中、轻度盐碱地上提高甘薯产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2505A (ja) * 2003-02-10 2004-09-02 Toyobo Research Center Co Ltd 環境ストレス抵抗性を増強した植物の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539A (zh) * 2007-01-22 2007-07-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筛选甘薯耐盐突变体的方法
CN103493675A (zh) * 2013-10-16 2014-01-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在中、轻度盐碱地上提高甘薯产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 vitro 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plants tolerant to NaCl;Shaozhen He et.al.,;《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20081022;第96卷;第69-74页 *
NaCl胁迫对不同甘薯品种体内离子分配的影响;马箐等;《山东农业科学》;20121231;第44卷(第1期);摘要 *
甘薯实生种子后代的筛选鉴定和评价;王庆美等;《山东农业科学》;20071231(第5期);第1.2.1、1.2.2节 *
耐盐性甘薯品种的初步筛选;王文婷等;《山东农业科学》;20121231;第44卷(第11期);第1.1、1.2.1、2.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8327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0127A (zh) 一种耐干旱甘薯品种的快速选育方法
CN107018891B (zh) 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小麦育种方法
CN102939898B (zh) 一种楸树无性系的选育方法
CN104719126A (zh) 一种改良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的方法
CN104938328B (zh) 一种抗根腐病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9220780A (zh) 一种高效创制高粱不育系的方法
CN104938327B (zh) 一种耐盐碱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0447532B (zh) 一种耐高温棉花的选育方法
CN106561444B (zh) 一种魔芋的培育方法
Munda et al. Evaluation of transplanted and ratoon crop for double cropping of rice (Oryzct sativa L.) under organic input management in mid altitude sub-tropical Meghalaya.
CN110169355A (zh) 一种夏季直播棉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5010126A (zh) 一种抗黑斑病甘薯品种的快速选育方法
Muminov et al. Cluster analysis of valuable economic traits in amphidiploid cotton hybrid plants.
CN103461111B (zh) 一种高耐寒性水稻的选育方法
CN102771386B (zh) 一种水稻育种方法
CN102960232A (zh) 同地点不同播期间进行广适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5284591A (zh) 适应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有限果枝型短季棉的育种方法
CN113796309B (zh) 一种利用不同生态区域增强杂种优势选育玉米自交系双亲的方法
CN115152624A (zh) 一种抗逆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快速培育方法
CN107251834A (zh)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9197578B (zh) 一种P群玉米自交系Lx286的选育方法
CN112753569A (zh) 一种耐高温热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12715303A (zh) 一种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
CN107278875B (zh) 一种利用大豆雄性核不育材料选育春大豆新品种的方法
CN111280052A (zh) 一种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