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7317B -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317B
CN104937317B CN201480006031.6A CN201480006031A CN104937317B CN 104937317 B CN104937317 B CN 104937317B CN 201480006031 A CN201480006031 A CN 201480006031A CN 104937317 B CN104937317 B CN 104937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ck
mentioned
shape
seal
reciprocating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317A (zh
Inventor
卯之田和史
本井伝尚彦
细川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16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the sealing action depending on movements; pressure difference, temperature or presence of lea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6Other sealings for reciprocating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Actuator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往复运动用密封件,能够降低滑动阻力,并且密封性良好等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所必须的各种性能优良,在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的某一方的环状凹槽内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中,具有横截面形状为三角状的顶部(1),矩形的中间部(2),和槽底侧鼓出部(3)。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形成为圆弧状或者C形倒角状,在槽底的拐角部形成空隙。在中间部(2)的正面(5)以及反面上,沿着圆周方向以散点状设有具有顶上平坦面(8)的小山型的多个小突起(7)。

Description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压机的压力缸等中,作为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的某一方的环状凹槽内的往复运动密封件,公知有横截面形状为由滑动头部和中央颈部与中间部构成的纵长状不倒翁形,在滑动头部的两侧面上,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配设有小突起的密封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滑动部(滑动头部的顶端侧)为大的圆弧状,存在滑动阻力大的缺点。此外,小突起的个数在单侧面上少到4个~8个,存在密封件在槽内蛇行或偏心,阻力不稳定的缺点。此外,存在从圆周上局部面压低处发生泄漏(吹漏)的缺点。此外,存在与槽侧面固接,压力达不到槽底,自密封性降低,密封性差的缺点。
此外,近年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对往复运动密封件要求了低滑动阻力、响应速度,进而由于低价格化,增加了未装设耐磨环(偏心降低部件)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但例如由于活塞容易相对于压力缸管内表面偏心,所以因没有耐磨环而存在密封性能降低的缺点。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平5-791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滑动阻力、始动阻力大这一点。此外,密封件在槽内蛇行或者偏心,阻力不稳定这一点。即、产生从圆周上局部面压低处发生泄漏(吹漏)的现象这一点。此外,与槽侧面固接,压力达不到槽底,不能够充分得到自密封性这一点。此外,密封性差这一点。
为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的某一方的环状凹槽内,其中,具有横截面形状为三角状的顶部,矩形的中间部,和槽底侧鼓出部,上述鼓出部的槽底侧角部形成为圆弧状或者C形倒角状,在槽底的拐角部形成空隙,在上述中间部的正面以及反面上,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突设有多个小突起。
此外,将上述三角状的顶部的顶角θ设定成80°≦θ≦120°。
此外,上述小突起为小山型,进而,上述小山型的小突起具有顶端平坦面。
此外,上述小突起为具备顶端平坦面的平顶山型,顶端平坦面具有小突起的基底截面积的85%以上的面积。
此外,上述小突起的周围壁面从上述中间部的正面、反面以85°至90°的陡倾斜角度立起。
此外,上述小突起的外形的形状上的重心点的位置向径向外侧偏置成与整体在径向上为一定宽度尺寸的圆环帯状的上述正面、反面的内周端缘相比更接近外周端缘。
此外,在上述正面上以上述规定间距配设的多个小突起与在上述反面上以相同的上述规定间距配设的多个小突起以使位置在圆周方向上错开上述规定间距的一半的方式配置。
此外,在下述各尺寸中,以下的公式成立:
(H1+H2)≧0.6×H0
(H1+H2)/3≦B7≦2×(H1+H2)/3
πD/5N≦C7≦πD/1.3N
其中,
H1:顶部的高度尺寸
H2:中间部的高度尺寸
H0: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
B7:小突起的基底的径向尺寸
C7:小突起的基底的圆周方向尺寸
D:密封件的外径尺寸
N:正面、反面的各小突起的个数。
根据本发明,三角状的顶部与对方侧滑动部件滑动接触,发挥优良的密封性(密封性能),并且,滑动阻力稳定、降低,有助于流体压力缸等往复运动流体机器的响应性以及节能。进而,始动阻力也小,并且始动阻力值稳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往复运动流体机器的响应性。此外,在气缸等往复运动空气机器中,能够可靠地保持润滑用润滑油,在长期的使用期间能够保持滑动阻力低(能够在无供油下长期使用)。
进而,本发明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即使在流体压力变化时,以及滑动、停止、始动的各往复运动速度变化时,在环状凹槽内,不发生横截面形状过大地弯曲或者成为倾斜状的变形,保持稳定姿势,并且,(从径向外方向观察)不蛇行状地变形,密封性(密封性能)稳定、优良,耐久性也优良,不发生吹漏。
此外,由于小突起以散点状配设,所以金属模的小突起成型部位的加工(与径向放射状的小突起等相比)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作用的使用状态说明图;
图6是使用状态说明图;
图7是从轴向观察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整体图;
图8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从轴向观察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整体图;
图10是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1是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使用状态下的压力分布说明图;
图13是小突起的不同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三角状)的顶部,2:(矩形)的中间部,3:(槽底侧)鼓出部,4:槽底侧角部,5:正面,6:反面,7:小突起,8:平端面(顶上平坦面),10:周围壁面,21:内周端缘,22:外周端缘,B7:小突起的基底的径向尺寸,C:拐角部,C7:小突起的基底的圆周方向尺寸,D:密封件的外径尺寸,G:环状凹槽,G1:槽底,H0: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H1:顶部的高度尺寸,H2:中间部的高度尺寸(正面、反面的一定宽度尺寸),N:小突起的个数,P7:间距,R:径向外方向,S:空隙,X:滑动部件,Y:滑动部件,β:倾斜角度,θ:顶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在作为往复运动流体机器,例如气缸的活塞或者杆的密封件使用,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X、Y(参照图5、图6)的环状凹槽G内使用。材质能够适用各种橡胶材料。
在图2中,如双点划线所区分所示,具有横截面形状为三角状的顶部1,矩形的中间部2,和槽底侧鼓出部3。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4形成为圆弧状,(如图5、图6所示)在槽底G1的拐角部C形成空隙S。
另外,在图2(以及后述的图4)中,例示了鼓出部3的槽底对应面14作为整体为大致同一曲率半径的圆弧型的情况,上述槽底侧角部4通过该圆弧型而自己形成为圆弧状。另外,优选与其不同,槽底对应面14的中央区域和上述槽底侧角部4、4为不相同的曲率半径(省略图示)。
在中间部2的正面5以及反面6上,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距P7 (散点状)地设有小山型的多个小突起7。正面5一侧的小突起7和反面6的小突起7设成交错状。换句话说,在正面5上以规定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与在反面6以相同的上述规定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以使位置在圆周方向上错开规定间距的一半(0.5×P7)的方式配置。
而且,小突起7形成为年糕型(碗型),具有顶上平坦面8。
将三角状的顶部1的顶角θ设定成80°≦θ≦120°。在顶角θ为θ<80°的情况下容易磨损。在顶角θ为 120°<θ的情况下回弹性差。
如图5、图6所示,在小突起7与槽底侧鼓出部3之间形成有间隙9,进而,在密封件抵接在了凹槽G的槽侧面15(或者16)上的状态下,在抵接一侧的正面5或者反面6与槽侧面15、16之间形成间隙9。该间隙9是润滑油聚集处,并且通过间隙9,能够使流体(例如空气)可靠地流入而确保密封件的自密封性。
图3表示第2实施方式。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4形成为C形倒角状,在槽底G1(参照图5、图6)的拐角部C形成空隙S。槽底对应面14在图3中例示了中央区域为直线状的梯形的情况,但也可以使中央区域为圆弧状(省略图示)。此外,在图3中,正面5的小突起7与反面6的小突起7不是(前述的)交错状。也就是说,例示了在圆周方向上配设在正反同一位置的情况。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图4表示第3实施方式。小突起7形成为藤壶型(研钵型)。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对于在图1~图4的各实施方式中共通的进一步的特征点追加说明。
(i) 正面5、反面6为相互平行的平坦面状,不具有前述的以往的密封件(参照专利文献1)那样的凹部,中间部2的刚性提高,不易在凹槽G内(从径向外方向观察)蛇行。
(ⅱ) 若中间部2的厚度尺寸为W2,鼓出部3的厚度尺寸为W3,顶上平坦面8、8的间隔尺寸为W8,则下式成立:
0.6×W3≦W2≦0.8×W3  (公式1)
0.95×W3≦W8≦1.0×W3 (公式2)
即、由于如公式1那样中间部2的厚度尺寸W2足够大,进而根据公式2,顶上平坦面8与鼓出部3同时压接在槽侧面16、15上,所以中间部2如图5和图6所示几乎不弯曲变形,始终保持稳定姿势,不在凹槽G内蛇行,三角状的顶部1相对于对方滑动面稳定地回弹压接,能够发挥优良的密封性(密封性能)。
(ⅲ) 鼓出部3的上下的端面17、18形成为平坦面,设定成鼓出部的高度尺寸H3的40%~60%,如图5、图6所示,相对于槽侧面15、16以恰当的面压力接触。
(ⅳ) 若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为H0,中间部2的高度尺寸为H2,鼓出部3的高度尺寸为H3,则以下的公式成立:
0.4×H0≦H2≦0.6×H0 (公式3)
0.2×H0≦H3≦0.4×H0 (公式4)
即、根据公式3可知,矩形横截面的中间部2占据大的高度尺寸(径向的宽度尺寸),有助于在凹槽G内保持稳定姿势,并且发挥保持径向的回弹施力为一定的功能,顶部1如图6所示那样相对于对方滑动面回弹地以恰当的面压压接。这样一来,密封性稳定而优良。
(v) 若从槽底对应面14到小突起7的中心轴心的高度尺寸为H7,则以下的公式成立:
0.45×H0≦H7≦0.75×H0 (公式5)
即、小突起7的配设位置存在于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为H0的中央区域,与以往的密封件(现有技术文献1)相比,从顶端移动到中央区域配设。如上所述,与中间部2的刚性比以往例子高这一点相配合,密封件整体的弯曲(弹性)变形小,密封件横截面形状更稳定,并且三角状的顶部1柔软地弹性变形并成为能够发挥优良的密封性能的结果。
(ⅵ)若小突起7的基底的外径尺寸为B7,小突起7的配设间距为P7(参照图1),则下式成立:
1.3×B7≦P7≦3.0×B7  (公式6)
进而,优选为1.5×B7≦P7≦2.5×B7 (公式7)。
即、通过如该公式6(或者公式7)那样,以比较小的间距P7配设小突起7,能够与中间部2的刚性的高度一同可靠地防止(从径向外方向观察的)密封件的蛇行。在P7<1.3×D7的情况下,小突起7不必要地多,金属模的制作成本高。此外,有流体被封闭而正常的弹性变形困难的可能性。在3.0×D7<P7的情况下,有密封件在圆周方向上蛇行的可能性。
(ⅶ)如图2所示,相对于直线L0,(除了小突起7之外)截面形状设定成上下对称形。另外,如果不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小突起7为交错状配设,而是配设在同一圆周方向位置上,则包括小突起7在内为上下对称形(参照图3)。
接着,对在图5以及图6中本发明所涉及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的使用状态中的作用进行说明。
若如图5所示,对在往复运动用密封件配设在环状凹槽G的上侧(一侧面一侧)的状态下,如箭头p所示从上方朝向下方外加了压力的情况进行考察,则根据前述 (i) ~(ⅶ)项中所述的结构上的特征,能够防止以往例子(参照现有技术文献1)的密封件中所发生的密封件向槽侧面15上的固接,因而能够防止以往的吹漏。
具体地说,在以往例子中,由于小突起的形状为顶部圆型的圆山型,所以在作用了过大的压缩力之际被压扁,产生密封件本体固接在槽侧面15上,尤其是,由于其小突起的间距大,所以更加产生这种固接,发生了压力P不能够进入槽侧面15与密封件之间而通过顶部的所谓吹漏,但在本发明中,小突起7的形状具有顶上平坦面8,压缩内部应力降低,而且其配置间距P7足够小,通过突设多个小突起7,小突起7的上述压缩内部应力进一步降低,始终形成间隙9并保持,在导入压力P的同时,密封件向图5的箭头A方向移动,能够马上切换成图6那样的密封状态。也就是说,成为压接(密接)在图6中下方的槽侧面16上的状态。
图6中表示了滑动部件X、Y与往复运动用密封件的接触面压分布。滑动面W上的接触面压的总和(范围Q内的面积)越小滑动阻力越小。此外,反作用力的峰值(最大值)L越大密封性越好。在本发明中,由于顶部1为三角状,所以上述反作用力的总和小(宽度小),峰值增大,滑动阻力小,并且发挥优良的密封性(密封性能)。
另外,与小突起7的形状为藤壶型(图4)相比,为年糕型(图2、图3)则因橡胶量多、能够降低压缩变形时承受的内部应力而优选。此外,本发明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如果是低压用则不限于空压机,也能够用于油压等的流体用。
接着,说明图7、图8、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由于小突起7的形状以及配置以外的部分(鼓出部3、中间部2、顶部1等)的形状及尺寸等与已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图1~图6)同样,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以下,主要关于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的特征进行说明。
在图7、图8、图11中,从密封件的轴向观察,各小突起7的形状为(使角部为小圆弧的)大致梯形。而且,小突起7是其周围壁面10从正面5、反面6以85°至90°的陡倾斜角度β立起。而且,若顶端平坦面8的面积为S8,小突起基底截面积为S7,则0.85≦S8/S7≦0.10,为平顶山型。这样,各小突起7为具备顶端平坦面8的平顶山型(梯形山型),顶端平坦面8具有小突起7的基底截面积S7的85%以上的面积S8(参照图11)。另外,在图7和图8中,以1条线表示各小突起7,图示了β=90°、并且S8/S7为100%的情况。
接着,根据图7、图8、图11也可知,小突起7的外形的形状上的重心点G0的位置向径向外侧R偏置成与整体在径向上为一定宽度尺寸H2的圆环帯状的正面5、反面6的内周端缘21相比更接近外周端缘22。在此,圆环帯状的正面5、反面6的内周端缘21和外周端缘22的一定宽度尺寸H2为前述的中间部2的高度尺寸。而且,在图11的剖视图中,用实心圆表示了内周端缘21、外周端缘22。总之,小突起7的几何学的形状的重心点G0在一定宽度尺寸H2的正面5、反面6上偏置成接近三角状的顶部1。换句话说,以下的公式成立:
H7>H3+1/2×H2 (公式8)
此外,如图7、图8、图11所示,在正面5上以规定的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与在反面6上以相同的规定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以使位置在圆周方向错开规定间距的一半0.5×P7的方式配置,设成(已述的)交错状。
接着,对图9、图10、以及(与前述的第4实施方式共通的)图11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小突起7的形状由在圆周方向上细长状的长圆形部11,和从其长圆形部11的圆周方向中央向径向内方向突出的带有凸圆的短脚部12构成。由于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所示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3中,图13(B)以立体图表示图7、图8的小突起7,图13(C)以立体图表示图9、图10的小突起7。
而且,图13(A)表示圆形的平顶山型,表示优选使图1、图2、或者图4所示的小一些的顶端(顶上)平坦面8为基底平坦面的面积的85%以上。此外,图13(D)表示角部为小圆弧状的大致三角形状的平顶山型。
但是,在图13(B)、图13(C)、图13(D)的形状中,其重心G0能够进一步向外周端缘22(参照图7、图9)接近。
接着,在图7、图8、或者图9、图10、以及图11中,若使
H1:顶部1的高度尺寸
H2:中间部2的高度尺寸
H0: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
B7:小突起7的基底的径向尺寸
C7:小突起7的基底的圆周方向尺寸
D:密封件的外径尺寸
N:正面、反面的各小突起7的个数,则优选将各部分的尺寸设定成以下的公式成立:
(H1+H2)≧0.6×H0 (公式9)
(H1+H2)/3≦B7≦2×(H1+H2)/3  (公式10)
πD/5N≦C7≦πD/1.3N       (公式11)
在上述公式11中,如果C的值接近上限值,则交错状地配设在正面5和反面6上的小突起7、7在正反面部分地重合。相反,若C的值接近下限值,则成为在正反面部分地不重合的配置。在受压状态下,从轴向内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前者蛇行状地变形少,密封性能优良,作为密封件耐久性也优良。
但是,第1~第3实施方式(图1~图6)的密封件适于在比较低的压力下使用,图5与图6之间在交互地工作的速度与使用频率小的情况下合适。图12(A)表示第1~第3实施方式的接触面压分布,图12(B)表示第4~第5实施方式(图7~图11)的接触面压分布,表示了在承受同一流体压力之际的接触面压的峰值(Pmax )在图12(B)中能够显著降低。
因此,第4~第5实施方式(图7~图11)的密封件表示能够与更高的流体压力相对应。尤其是若用高的流体压力重复使用,则磨损到图12(A)中用双点划线Z所示的横截面形状,所以有不能耐受高压力、高重复的使用的情况,但在图12(B)中,能够耐受高的流体压力下的高重复使用,防止早期磨损。
若如图6所示作用箭头p的流体压力,则表示在低的压力下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但是,在重复作用的流体压力p明显高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顶部1向箭头M1的方向重复摆动,顶部1如双点划线Z那样磨损,并且小突起7也耐受不了高的面压Pmax而产生早期磨损,磨灭到双点划线Z的位置。因此,成为促进密封件顶部1相箭头M1的方向早期磨损的不良结果。
在图12(B)(图7~图10、图13)中,能够解决这种问题,与高的流体压力、频率高的往返工作的重复相对应,密封件顶部1仅产生向箭头M1方向的微小的弹性变形,防止密封件顶部1的磨损,并且也能够防止小突起7自身的磨损。
进而,根据图13(B)~(D)所示的形状的小突起7,受压部位(顶端平坦部8)近接地配置到图12(B)的中间部2的外周端缘22,在该外周端缘22附近发生相对于顶部1向箭头M1的方向的摆动的反作用力,可靠地阻止顶部1向箭头M1的方向的摆动(倒下)。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X、Y的某一方的环状凹槽G内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中,由于具有横截面形状为三角状的顶部1,矩形的中间部2,和槽底侧鼓出部3,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4形成为圆弧状或者C形倒角状,在槽底G1的拐角部C形成空隙S,在中间部2的正面5以及反面6上,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P7突设有小山型的多个小突起7,所以往复运动用密封件所必须的各种性能优良。即、能够降低滑动阻力,并且密封性(密封性能)良好。此外,自密封性良好,偏心追随性也优良。
此外,始动阻力降低,响应性良好。进而能够防止吹漏。此外,润滑油保持性良好,能够在无供油下使用。此外,由于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4形成为圆弧状或者C形倒角状,在槽底G1的拐角部C形成空隙S,所以压缩弹性变形顺利并且稳定地进行,能够降低反作用力。
此外,由于将三角状的顶部1的顶角θ设定成80°≦θ≦120°,所以密封性良好,并且耐久性也优良。
此外,由于小山型的小突起7具有顶上平坦面8,所以在被推压在槽侧面16上之际,能够减小小突起7的内部应力,始终形成并保持图5所示的间隙9,若压力P被导入则马上向箭头A方向移动,向图6所示的密封状态切换(能够防止吹漏)。
此外,由于上述小突起7是具备顶端平坦面8的平顶山型,顶端平坦面8具有小突起7的基底截面积S7的85%以上的面积S8,所以受压时的小突起7的受压面压P的曲线低且平稳(参照图12(B)),小突起7自身的耐磨损性提高,作为密封件的寿命延长,尤其是,即使用高压流体频繁地反复工作也能够耐受。
此外,由于上述小突起7的周围壁面10是从上述中间部2的正面5、反面6以85°至90°的陡倾斜角度β立起的结构,所以相对于中间部2的正面5、反面6为狭小宽度尺寸H2的圆环帯状配设小突起7,能够使其小突起7的顶端平坦面8的接触面积足够大,降低受压状态下的受压面压P,防止小突起7的早期磨损。
此外,由于上述小突起7的外形的形状上的重心点G0的位置向径向外侧R偏置成与整体在径向上为一定宽度尺寸H2的圆环帯状的上述正面5、反面6的内周端缘21相比更接近外周端缘22,所以在受压状态下,(中间部2和)顶部1要向图12(B)的箭头M1的方向倒下(要摆动)之际,通过小突起7能够产生有效的支撑用反作用力。
此外,由于在上述正面5上以上述规定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与在上述反面6上以相同的上述规定间距P7配设的多个小突起7以使位置在圆周方向错开上述规定间距的一半( 0.5×P7 )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径向内方向观察密封件在圆周方向上蛇行状地弹性变形,充分发挥密封性能。
此外,在下述各尺寸中,设定成以下的公式成立:
(H1+H2)≧0.6×H0
(H1+H2)/3≦B7≦2×(H1+H2)/3
πD/5N≦C7≦πD/1.3N
H1:顶部1的高度尺寸
H2:中间部2的高度尺寸
H0: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
B7:小突起7的基底的径向尺寸
C7:小突起7的基底的圆周方向尺寸
D:密封件的外径尺寸
N:正面、反面的各小突起7的个数
这样一来,中间部2和顶部1能够柔软地弹性变形,并且小突起7相对于槽侧面16以低面压接触,长期防止中间部2与顶部1的过大的弹性变形。进而,在将小突起7以交错状配置在正面5和反面6上的情况下,能够与密封件使用条件(流体压力及往复运动速度、必要滑动距离、往复工作频率等)相对应地配置成一部分重合,或者相反地配置成不重合。

Claims (4)

1.一种往复运动用密封件,装设在能够相互轴向滑动的滑动部件 (X、Y)的某一方的环状凹槽(G)内,其特征在于,
具有横截面形状为三角状的顶部(1),矩形的中间部(2),和槽底侧鼓出部(3),上述鼓出部(3)的槽底侧角部(4)形成为圆弧状或者C形倒角状,在槽底(G1)的拐角部(C)形成空隙(S),
在上述中间部(2)的正面(5)以及反面(6)上,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间距(P7)突设有多个小突起(7),
在上述小突起(7)和上述鼓出部(3)之间形成有间隙(9),
上述三角状的顶部(1)的顶角θ设定成80°≦θ≦120°,
上述小突起(7)为具备顶端平坦面(8)的平顶山型,顶端平坦面(8)具有小突起(7)的基底截面积(S7)的85%以上的面积(S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小突起(7)的周围壁面(10)从上述中间部(2)的正面(5)、反面(6)以85°至90°的陡倾斜角度(β)立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小突起(7)的外形的形状上的重心点(G0)的位置向径向外侧(R)偏置成与整体在径向上为一定宽度尺寸(H2)的圆环帯状的上述正面(5)、反面(6)的内周端缘(21)相比更接近外周端缘(2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各尺寸中,以下的公式成立:
(H1+H2)≧0.6×H0
(H1+H2)/3≦B7≦2×(H1+H2)/3
πD/5N≦C7≦πD/1.3N
其中,
H1:顶部(1)的高度尺寸
H2:中间部(2)的高度尺寸
H0:密封件整体高度尺寸
B7:小突起(7)的基底的径向尺寸
C7:小突起(7)的基底的圆周方向尺寸
D:密封件的外径尺寸
N:正面、反面的各小突起(7)的个数。
CN201480006031.6A 2013-05-17 2014-04-16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Active CN104937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5099 2013-05-17
JP2013-105099 2013-05-17
PCT/JP2014/060817 WO2014185207A1 (ja) 2013-05-17 2014-04-16 往復動用シ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317A CN104937317A (zh) 2015-09-23
CN104937317B true CN104937317B (zh) 2017-12-26

Family

ID=5189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031.6A Active CN104937317B (zh) 2013-05-17 2014-04-16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46607B2 (zh)
KR (1) KR102203341B1 (zh)
CN (1) CN104937317B (zh)
TW (1) TWI591277B (zh)
WO (1) WO2014185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1718A (ja) * 2014-12-24 2016-07-07 Nok株式会社 密封装置
CN106257113A (zh) * 2015-06-19 2016-12-28 镇江耀华密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油缸用密封件
JP2017036754A (ja) * 2015-08-07 2017-02-16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2256U (zh) * 1977-10-31 1979-05-23
JPH0579128A (ja) 1991-09-19 1993-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屋根構造
JP2573038Y2 (ja) * 1992-03-27 1998-05-28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摺動用パッキン
JPH07269733A (ja) * 1994-03-31 1995-10-20 Nippon Valqua Ind Ltd 環状パッキン
JP2898904B2 (ja) * 1995-05-18 1999-06-02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パッキン
JP5151241B2 (ja) * 2007-05-10 2013-02-27 Nok株式会社 密封構造
JP5049993B2 (ja) * 2009-03-19 2012-10-17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材
JP5415316B2 (ja) * 2010-02-05 2014-02-12 大同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チェーン
JP5835836B2 (ja) 2011-05-26 2015-12-24 内山工業株式会社 密封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09009A (ko) 2016-01-25
TWI591277B (zh) 2017-07-11
KR102203341B1 (ko) 2021-01-15
CN104937317A (zh) 2015-09-23
TW201445065A (zh) 2014-12-01
JP6346607B2 (ja) 2018-06-20
JPWO2014185207A1 (ja) 2017-02-23
WO2014185207A1 (ja)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317B (zh) 往复运动用密封件
CN103814241B (zh) 组合油环
CN105697289B (zh) 压缩机
CN105899858A (zh) 密封结构及密封装置
CN107850213A (zh) 具有异形截面的压缩活塞环
CN105264186A (zh) 用于凸轮轴调节器的转子
CN203939998U (zh) 密封圈
US20110079960A1 (en) Multi-Piece Pressure Operated Rings for a Downhole Pump Plunger
CN103629244A (zh) 滚动轴承
CN106402381A (zh) 一种新型活塞环
CN201187450Y (zh) 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用活塞带油槽结构
CN107002872A (zh) 油环
CN106062440A (zh) 护油环组件
CN207569089U (zh) 滚珠花键装置
CN204386540U (zh) 一种新型井口随动动密封装置
CN206555084U (zh) 泥浆泵活塞
CN204253502U (zh) 气缸活塞改良结构
KR102429575B1 (ko) 피스톤
CN106103989B (zh) 液压旋转设备
EP1790881A3 (en) Piston
CN109057986A (zh) 一种耐磨耐用汽车发动机活塞环
CN212615050U (zh) 发动机汽缸套及发动机
CN207686891U (zh) 柴油机直列喷射泵
CN205689752U (zh) 一种pga型活塞用组合密封圈
CN202108686U (zh)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