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733A - 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9733A
CN104919733A CN201380065603.3A CN201380065603A CN104919733A CN 104919733 A CN104919733 A CN 104919733A CN 201380065603 A CN201380065603 A CN 201380065603A CN 104919733 A CN104919733 A CN 104919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
link information
transfer st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6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9733B (zh
Inventor
李学周
徐钟洙
裵宰贤
曹淳绮
金学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Yons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Yons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Yons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1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9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02Arrangements for relay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42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0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201/30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return channel, e.g. for collecting users' opinions, for returning broadcast space/time information or for requesting data
    • H04H2201/37Aspects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return channel, e.g. for collecting users' opinions, for returning broadcast space/time information or for requesting data via a different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一种移动广播系统的转发器,包括:多个传送站,每个传送站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以及转发器,被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转发器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且创建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以及传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创建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Description

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广播系统。更加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广播系统中支持双向(two-way)移动服务而不消耗通信网络资源。
背景技术
典型的移动广播系统正在从提供单向服务的形式演进到提供双向服务的形式。例如,第一代移动广播系统,诸如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和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DMB),具有只提供单向服务的形式。为了满足对于移动广播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开发第二代移动广播系统,诸如下一代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NGH)和移动融合媒体(Mobile Convergence Media,MCM)。在这种第二代移动广播系统中,正在讨论提供双向服务。
相反,为了提供双向移动服务,正在考虑同时使用现有广播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异构网络混合形式。这种异构网络混合形式的配置是低效的,因为这样的配置除了广播网络的资源以外还消耗通信网络的资源。此外,现有技术不适于广播情形,因为没有考虑到极大量的用户。
上述信息作为背景信息被呈现只是为了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对于上述任何信息是否可以被应用为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并未进行确定,也未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用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能够在广播系统中支持双向移动服务而不消耗通信网络资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输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能够在广播系统中支持用于海量用户的双向移动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传输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各方面通过提供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移动广播系统的转发器(repeater)。转发器装置包括多个传送站、多个终端、和转发器。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一个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转发器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转发器包括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和传送单元。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且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移动广播系统的多个终端当中的终端。终端装置包括多个传送站、多个终端、和转发器。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一个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转发器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和传送单元。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在传送站当中选择的传送站接收广播信号。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生成将被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转发器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由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移动广播系统。移动广播系统包括多个传送站、多个终端、和转发器。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一个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转发器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转发器装置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移动广播系统中的转发器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多个传送站、多个终端、和转发器。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一个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转发器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该方法包括: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移动广播系统中的多个终端当中的终端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多个传送站、多个终端、和转发器。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一个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多个终端通过传送站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转发器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该方法包括:从在传送站当中选择的传送站接收广播信号,使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生成将被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并且通过转发器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由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从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的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晰,所述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般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BS)和终端的分布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中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和终端的分布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中处理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中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的结构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中处理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中的上行链路信息按照传送站进行分类以及每个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被生成和传送到对应的传送站的详细操作的示图。
贯穿附图,应当注意,相似的参考标号被用来描绘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特征、以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被提供来帮助对如通过权利要求以及它们的等效物定义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了解。所述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具体细节将被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对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以省略对熟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词典含义,而是仅仅被发明者用来使得对本公开的清楚和一致的理解成为可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被提供仅仅用于例示目的,并且不是为了限制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公开的目的。
将理解,单数形式“一”和“该”包括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描述。因此,例如,对“组件表面”的参考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参考。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能够提供双向移动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以下,在本专利文件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的图1到图9的各种实施例仅仅是用于示出示例,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各种实施例可以实现在任意的广播系统中,在所述广播系统中本公开的原理被适当地安排。
仅仅作为非穷尽的例示,这里描述的终端可以指移动设备,诸如蜂窝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便携式游戏控制台、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PMP)、手持电子书、平板PC、便携式膝上型PC、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以及能够进行符合这里的公开内容的无线通信或网络通信的设备,诸如桌上型PC、高清电视机(HDTV)、光盘播放器、机顶盒等。
下面将描述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将现有的面向下行链路的单向广播系统开发为双向广播系统并提供适于双向广播系统的服务。上行链路系统被用于从广播服务覆盖范围(coverage)内的用户收集用户数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其中去除了通信网络依赖性(dependency)的新形式的、而不是一般同时使用广播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异构网络混合形式的广播上行链路系统。所提出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内容的安排能够如下给出。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以克服在由高输出传送器(例如,传送站)保证的宽下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与由低输出终端导致的窄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之间的不对称性。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通过安装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可以为每个上行链路转发器最大化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例如,从终端到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信号到达距离),并且可以最大化每个上行链路转发器接受(accept)的用户数量,从而能够在下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内安装最少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要求的由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接收的用户信号的信噪比(SNR)可以被最大化,并且与转发器-传送器网络相比,更多的无线电资源可以被分配给终端-转发器网络。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为了同时处理大量的用户,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接受的总数据量可以被最大化,并且可以应用适于最大化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接受的总数据量的多址(MA)技术。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数据再复用(data re-multiplexing)”技术,其中当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处理数据时,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高效地分类并再处理(re-process)数据,然后高效地将再处理后的数据转送到传送器(例如,传送站)。而且,为了最小化再复用处理所要求的计算和开销,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使用广播标识符(ID)高效地再处理数据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其中当终端构造上行链路数据分组时,虽然用于分组构造的分离数据没有被插入并使用下行链路广播网络被转送到终端,但是终端能够从当前接收的数据中构造分组标头(packet header)。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将在下面详细描述。首先,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和包括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广播系统将在下面描述。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终端中生成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中生成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
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
在一般的移动广播系统中,由高输出传送站所保证的下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和由低输出终端所保证的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是彼此不对称的。例如,下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相对于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是大的,而低输出终端的低功率信号甚至不能到达当前服务中的传送站。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考虑到包括用于广播上行链路服务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广播系统。
然而,在广播系统中,最少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支持最多的终端,因为不同于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不能容易地增加传送站的数量和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数量。广播系统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接受大量终端,因为广播系统的服务区域比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更宽。例如,广播系统的一个服务区域内的终端的数量显著地大于通信系统的一个服务区域内的终端的数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般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BS)和终端的分布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中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和终端的分布的示图。
参考图1和图2,如图1中所示,无线通信系统的BS接受在其自己覆盖范围内的成百的用户(终端),而如图2中所示,广播系统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接受在其覆盖范围内的成百万的用户(终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参考图3,所示的广播系统的配置仅仅被作为示例提供。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广播系统的各种其他配置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如图3中所示,广播系统包括多个传送站101至109、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以及多个终端301至309。所述多个(例如,数量“M”,其中M是正整数)传送站101至109中的每一个用于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例如,传送站101至109中的每一个能够传送提供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站或除了(besides)所述广播站之外的公司的广播信号。所述多个(例如,数量“K”,其中K是正整数)终端301至309中的每一个通过传送站101至109当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站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举例来说,如以上所讨论的,终端301至309可以是具有触摸屏的智能电话、并且甚至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个:接收广播服务的提供的便携式终端、移动电话、移动平板、媒体播放器、平板计算机、手持计算机、PDA等。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广播系统能够执行上行链路操作以及下行链路操作,因为提供双向服务。在广播系统的下行链路的情况下,多个传送站101至109用作广播下行链路传送器,而多个终端301至309用作广播下行链路接收器。相反,在广播系统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多个终端301至309用作广播上行链路传送器,而多个传送站101至109用作广播上行链路接收器。
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被耦合在多个传送站101至109和多个终端301至309之间。在安装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时,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将多个终端301至309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多个传送站101至109。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每个上行链路转发器的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例如,从终端到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信号到达距离)被最大化,并且每个上行链路转发器接受的用户数量被最大化,从而最少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安装在下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中。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要求的由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接收的用户信号的SNR被最小化,并且与转发器-传送器网络相比,更多的无线电资源被分配给终端-转发器网络。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为了同时处理大量用户,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接受的总数据量被最大化,并且适合于最大化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接受的总数据量的多址(MA)技术。
广播上行链路信息
与无线通信环境不同,在广播上行链路中双向通信是不平顺(smooth)的。因此,当构造上行链路信息,诸如返回信道分组时,使用传送站和终端同时知道的已有的信息比定义和使用新的ID或开销等更有效。
上行链路信息是使用用户ID和返回信道数据来构造。除了用户ID和返回信道数据以外或者作为用户ID和返回信道数据的替代,包含关于被返回信道当作目标的广播内容(服务)的信息的广播ID和包括关于用于上行链路分组的最终目的地的信息的目标ID被添加到上行链路信息的构造。如果用于生成目标ID和广播ID的分离数据被与下行链路广播信号一起传送,则这样的分离数据引入了资源的浪费。结果,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使用当前通过下行链路提供给终端的广播信息来构造上行链路信息的简单方法。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为了从广播站接收下行链路服务,从获取自广播站的广播信号的信息中,终端生成当前服务的唯一ID。例如,如果广播站是韩国广播系统1(KBS1),则当前服务的唯一ID能够从广播站号码、信道频率475MHz、信道号码“9”、包含在运动图像专家组-2传输流(MPEG-2TS)分组中的节目信息等中生成。结果,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传送站、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以及终端知道的公共信息被唯一地配置和共享,以便最大化带宽的效率,因为可以不要求分开的另外的传输。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中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的结构的示图。
参考图6,所示结构仅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各种其他结构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上行链路信息包括目标ID 410、广播ID 420、用户ID 430和返回信道数据440。目标ID 410包括广播站号码412和内容公司号码414,内容公司号码414指示除了广播站以外或作为广播站的替代的信息(例如,内容)收集公司的号码。例如,目标ID 410包括将接收返回信道的广播站的号码412,和诸如除了广播站以外的将接收返回信道的信息收集公司的公司的号码414。广播ID 420包括关于与返回信道相对应的广播服务的信息。例如,广播ID 420包括用于找到广播服务的基础信息,诸如正通过其提供服务的广播频率422、信道号码424、广播服务中的节目的唯一号码(例如,节目号码)426、以及节目中的内容的唯一号码(例如,内容号码)428。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4,所示配置仅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各种配置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如图3中所示,终端301至309中的每一个包括接收单元310、控制单元320和传送单元330。
接收单元310从在图3中所示的传送站101至109中选择的传送站接收广播信号。
控制单元320包括上行链路信息生成单元325,并且使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生成将要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
传送单元330通过图3中所示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由传送单元330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如图6中所示,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42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由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中处理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5,所示流程图仅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各种其他操作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在操作S310,终端从在图3中所示的传送站101至109中选择的传送站接收广播信号。
在操作S320,终端使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生成将要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
在操作S330,终端传送上行链路信息。例如,在操作S330,终端通过图3中所示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如图6中所示,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42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由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
上行链路转发器
一般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转发器扮演以各个用户定制的(individual-user-customized)形式向BS重新传送每个终端的信号的角色。相反,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消化从海量用户接收的终端的大容量数据。此外,如果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只是简单地执行终端的数据的重新传送,则作为结果,在传送站中要处理的接收计算量大大地增加,确认(ACK)发送时间被延迟,并且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复杂性增加。此外,当终端将广播上行链路数据上行转送到(forward up to)传送站时,像无线通信系统中那样,用户ID被使用。然而,在广播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如图6中所示,广播ID被额外地使用。如果在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和传送站之间重新传送广播ID,则传输开销能够增加,并且传送站可能具有必须按照相应的广播服务对服务区域内的所有终端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必须将数据发送到每个服务提供商的负担。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图9中所示,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在广播ID的基础上对每个终端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再复用(re-multiplex)。例如,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再复用。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7,所示配置仅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各种配置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如图7中所示,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200包括接收单元210、控制单元220、以及传送单元230。
接收单元210从图3中所示的终端301至309接收上行链路信息。如图6中所示,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42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
控制单元220按照广播服务对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控制单元220包括上行链路信息分类单元221和上行链路信息生成单元225。作为示例,上行链路信息分类单元221按照广播服务对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作为示例,上行链路信息生成单元225可以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图6中所示的信息当中的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
传送单元230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传送单元230能够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或单载波码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Code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CFDMA)方案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如果大量的用户拥挤在一个信道上,诸如,例如,当用户观看世界杯转播(例如,如果广播ID与用户ID相比类型更少)时,则传送单元230选择OFDMA作为在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和传送站之间的MA技术,由此能够进行高速的传输。相反,如果大量的用户使用多个信道,诸如,例如,当观看周末娱乐频道节目时,并且如果目标ID因为期望的信息是各种各样的也变得各种各样,则传送站230使用SC-CFDMA,SC-CFDMA提供每个终端的数据的低传输速率、但适于接受很大的最大数量的用户,由此能够进行高效的传输。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中处理上行链路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8,操作仅仅被提供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各种操作可以被使用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在操作S21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从图3中所示的终端301至309接收上行链路信息。如图6中所示,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42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
在操作S22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对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
在操作S230,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图6中所示的信息当中的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430、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410、以及返回信道信息440。
在操作S24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以OFDMA方案或SC-CFDMA方案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或更多的相应的传送站。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中的详细操作的示图,其中上行链路信息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并且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被生成和传送到相应的传送站。
参考图9,“B1”到“B3”表示广播ID,“U1”到“UK”表示用户ID,而“数据”表示返回信道数据。
在操作S51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从各个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分组)。
在操作S52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读取位于上行链路信息的标头部分(header portion)的广播ID,并且按照广播ID对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和再复用。例如,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对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
在操作S53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转送到与广播ID相对应的队列(queue)。这时,广播ID已经从所转送的上行链路信息中去除。每个广播ID的队列只收集去往相同的目的地(例如,相同的广播站)的数据。例如,与广播ID“B1”相对应的来自用户1和用户4的上行链路信息被存储在队列1中,并且与广播ID“B2”相对应的来自用户2的上行链路信息被存储在队列2中,而与广播ID“B3”相对应的来自用户3和用户K的上行链路信息被存储在队列3中。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对于从其他终端接收的所有上行链路信息,统一地执行所述过程。
在操作S54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可以具有与广播服务的数量一样多的传输束(bundle),并且通过独立的传输路径或能够标识传输束的每个束的标识码将传输束传送到传送站。
例如,在操作S540,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添加与存储在每个队列中的上行链路信息相对应的广播ID,然后将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相应的传送站。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因为一些广播ID被去除,所以减少了到达传送站的数据的开销,并且因为甚至还省略了在传送站中处理的分类计算过程,所以上述过程可以是非常高效的。例如,在图9的情况下,因为用户1的上行链路信息和用户4的上行链路信息使用相同的广播ID(例如,“B1”),所以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删除相同的广播ID之一,而不需要将相同的广播ID传送两次,而是仅仅将一个公共的代表性的广播ID(例如,“B1”)传送到相应的传送站。
相反,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首先读取由终端发送的目标ID,并确定广播站是否与将接收要求不同返回信道的公司的返回信道的传送站相同。如果广播站不同于将接收要求不同返回信道的公司的返回信道的传送站,则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区分将接收相应的返回信道的传送站。如果广播站与将接收要求不同返回信道的公司的返回信道的传送站相同,则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从传送站读取目标ID,并根据相应的广播站或要求信息的公司对返回信道进行分类。
已经通过目标ID接收到返回信道的广播站或使用返回信道的公司能够通过广播ID认识到返回信道是否是用于任何广播服务的返回信道。此后,广播站或公司结束使用用户ID和返回信道数据接收和处理广播上行链路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用于在广播系统中克服在高输出传送站和低输出终端之间的服务覆盖范围的不对称性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被实现以最大化每个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上行链路服务覆盖范围和每个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接受的用户数量。此外,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使用多址技术同时处理大量的用户。此外,通过对来自终端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高效的分类和再处理,然后将上行链路信息转送到传送站,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能够降低在传送上行链路信息时的开销。此外,在构造上行链路信息时,终端通过使用包括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的数据、而不是单独的下行链路数据,能够简单地配置上行链路信息。
通过有限的各种实施例和附图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从本公开中,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例如,如图3中所示,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了耦合在多个传送站和多个终端之间的单一的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然而,这样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又例如,已经描述了通过图4和图7中分别示出的终端和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的组成元素来实施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但是这是为了便于描述,并且很显然终端和广播上行链路转发器包括各种组成元素以及所示出的组成元素。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能够通过单一控制单元实现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执行由各种计算机实现的操作的程序指令能够记录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中。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单独地或组合地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程序指令可以是特别设计和配置用于本公开的指令,或者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可用的指令。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记录介质,诸如紧密盘ROM(CD-ROM)或数字多功能盘(DVD);磁光介质,诸如软光盘;以及特别构建以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设备,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等。程序指令的示例不仅包括机器语言代码,诸如由编译器做出的代码,而且还包括能够由使用解释器的计算机运行的高级语言代码等等。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这里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移动广播系统的转发器,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用于传送广播信号的至少一个传送站从用于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至少一个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且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以及
传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发器,其中,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发器,其中,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发器,其中,所述传送单元还被配置为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或单载波码频分多址(SC-CFDMA)方案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5.一种移动广播系统的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选自多个传送站的传送站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多个传送站中的每个传送站传送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生成将被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的上行链路信息;以及
传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转发器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所选择的传送站,并且
其中,所传送的上行链路信息由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由转发器按照广播服务进行分类、然后被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的所述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8.一种移动广播系统中的转发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通过用于传送广播信号的至少一个传送站从用于接收用于至少一个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至少一个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息;
按照广播服务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进行分类,并生成每个广播服务的上行链路信息;并且
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代表广播服务信息的广播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包括关于终端的用户信息、代表上行链路信息的目的地的目标信息、以及返回信道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包括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或单载波码频分多址(SC-CFDMA)方案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息传送到至少一个对应的传送站。
CN201380065603.3A 2012-12-14 2013-12-11 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919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46642A KR102062811B1 (ko) 2012-12-14 2012-12-14 방송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146642 2012-12-14
PCT/KR2013/011479 WO2014092455A1 (en) 2012-12-14 2013-12-1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information in a broadcast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9733A true CN104919733A (zh) 2015-09-16
CN104919733B CN104919733B (zh) 2019-03-15

Family

ID=5093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603.3A Active CN104919733B (zh) 2012-12-14 2013-12-11 用于在广播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1156B2 (zh)
EP (1) EP2932632B1 (zh)
JP (1) JP6053953B2 (zh)
KR (1) KR102062811B1 (zh)
CN (1) CN104919733B (zh)
WO (1) WO201409245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22A (zh) * 2005-12-21 2009-03-04 伊列达娱乐有限公司 增强的交互式电视返回路径
CN101496402A (zh) * 2005-02-28 2009-07-29 尹赖夫互动有限公司 用于直播节目期间管理大量观众的实时对话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0680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re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1552B2 (ja) * 1995-07-05 2004-1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双方向放送システム、双方向放送方法および双方向放送の受信装置
JPH0998411A (ja) * 1995-07-26 1997-04-08 Toshiba Corp 双方向テレビジョンシステム及び双方向テレビ応答サーバシステム
JP3791555B2 (ja) 1995-08-24 2006-06-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双方向番組に対する応答情報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システム
JP3563886B2 (ja) 1995-12-18 2004-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Catvシステムの地域共用ブロック及び該ブロックを用いるcatvシステム
EP0965192B1 (en) * 1997-01-06 2007-02-28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network use
JPH11355224A (ja) * 1998-04-09 1999-12-24 Sony Corp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配信方法
JP2000224126A (ja) * 1999-01-29 2000-08-11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ment Organization Of Japan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
JP2001077775A (ja) * 1999-09-03 2001-03-2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ータ放送再送信システム
JP2001244902A (ja) * 2000-02-29 2001-09-07 Sony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3550349B2 (ja) * 2000-03-29 2004-08-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統計的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一斉同報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0469032B1 (ko) * 2001-11-19 2005-02-02 주식회사 이씨글로벌 웹 캐스팅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2003235026A (ja) * 2002-02-08 2003-08-22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ment Organization Of Japan 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のケーブルテレビ局に設けられるデータ処理装置
KR100784066B1 (ko) * 2005-10-25 2007-12-10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개인 방송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801137B1 (ko) 2006-09-22 2008-02-05 주식회사 버츄얼웨어 쌍방향 방송형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 중계 서비스 시스템 및방법
US20100046367A1 (en) 2008-08-20 2010-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and resource efficient appdu based approach with scheduled data transmission times for wlan
US7899056B2 (en) * 2009-01-13 2011-03-01 Fujitsu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544001B1 (ko) 2009-02-10 2015-08-17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양방향 방송 서비스 지원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네트워크 중계장치
US9264159B2 (en) * 2009-12-10 2016-02-16 Mobitv, Inc. Distributed contribution of disparate interactive elements
US9426700B2 (en) * 2011-03-25 2016-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JP5708246B2 (ja) 2011-05-25 2015-04-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ゲートウエイ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402A (zh) * 2005-02-28 2009-07-29 尹赖夫互动有限公司 用于直播节目期间管理大量观众的实时对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9822A (zh) * 2005-12-21 2009-03-04 伊列达娱乐有限公司 增强的交互式电视返回路径
US20120300680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re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62811B1 (ko) 2020-01-06
EP2932632A4 (en) 2016-08-17
KR20140088252A (ko) 2014-07-10
US20140169266A1 (en) 2014-06-19
WO2014092455A1 (en) 2014-06-19
CN104919733B (zh) 2019-03-15
US10171156B2 (en) 2019-01-01
JP6053953B2 (ja) 2016-12-27
EP2932632A1 (en) 2015-10-21
JP2016507932A (ja) 2016-03-10
EP2932632B1 (en) 201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6831B2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with information on state of channel
CN101516063B (zh) 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方法
KR10095265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방법 및 데이터 구조
CN101523827A (zh) 多个无线网络链路上基于ip流的负载平衡
CN103918310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3752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91357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11819B (zh) 一种延迟容忍网络
CN10389135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71401A (zh) 在sdma系统中使用相同无线时间-频率资源传送用户和回程数据
CN101166366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3907391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18311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737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647394B (zh)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操作该终端的方法
CN105165055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上物理协议数据单元的聚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68201A (zh) 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物联网设备、终端
CN104025662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76723A (zh) 一种实现无线链路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274414B (zh) 网络编码与边缘缓存在多向无线中继交互信道协作的方法
CN101400066A (zh) 一种在中继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中继和基站
CN106797633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29959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Mumtaz et al.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for future 5G/B5G wireless networks
CN109561470B (zh) 一种网络编码与边缘缓存在链式通信网络的协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