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392B -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9392B
CN104919392B CN201380069031.6A CN201380069031A CN104919392B CN 104919392 B CN104919392 B CN 104919392B CN 201380069031 A CN201380069031 A CN 201380069031A CN 104919392 B CN104919392 B CN 104919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s
wearable device
data
user
body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9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9392A (zh
Inventor
刘岩
吴炽强
夏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19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9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2
    • H04B5/2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可穿戴设备通过对场景的检测,使用人体电容耦合技术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充分利用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使得数据传输过程更为智能化、人性化。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设计和生产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等,这些可穿戴设备将传统的手表、眼镜、鞋子等日常穿戴在人们身上的物品与信息收发、查阅、搜索等智能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使得用户无需花费更多的携带负担和学习成本,即可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和便捷。比如说,用户无需拿出手机,就可以在智能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上查看接收到的短信,或是发送电子邮件。
可穿戴设备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智能手表被一直戴在用户的手臂上,与用户的皮肤相接触,并随着用户的动作而发生空间上的位置变化等,但在相关技术中仍将可穿戴设备作为普通的终端装置来处理,这显然不利于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的自身特点,以实现更为方便、快捷的数据传输过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使可穿戴设备通过对场景的检测,使用人体电容耦合技术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充分利用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使得数据传输过程更为智能化、人性化。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可穿戴设备被戴在用户身上,则实时状态参数会随用户的动作而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对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的获取,可以间接检测用户的动作,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需要执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实现了对场景的智能判断。同时,由于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而人体是容性的,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因而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以人体为数据传输通路,在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但需要支持人体电容耦合传输功能)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具体地,比如通过实时状态参数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握手动作,则当发生该握手动作时,即判定为处于数据交互场景中,并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执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对于握手动作,则当用户进行握手时,会产生在竖直、水平等方向上的移动或往复运动;而为了避免其他晃动的干扰,可以对晃动的频率、幅度等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加强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开关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设置为开启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场景的判断,比如当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则可穿戴设备可以自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当然,为了降低对场景的误判断,避免在不需要传输的情况下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而导致电路浪费,也可以由用户在确定需要执行基于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手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则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执行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单独存储至某个目录路径,则有利于用户专门对该部分数据进行查看和处理。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比如接收到的数据可能包括名片、文本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或视频文件,则为了方便用户管理,可以由可穿戴设备自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存储。
同时,用于存储数据的目标路径,可以为可穿戴设备自身包含的存储空间;也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另外的存储空间,比如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相对应的网络存储空间,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或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并存储至该网络存储空间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权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没有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恶意攻击,可以通过对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具体地,比如可以按照预设的验证算法进行计算,以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或者可以相互发送所属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可以通过在自身对应的本地或网络通讯录中进行匹配搜索,若其中包含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通过身份验证。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禁止数据收发,从而严格地控制数据传输,避免可穿戴设备中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取;同时,还可以避免接收到恶意程序而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或被破坏。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仅允许数据接收,从而一方面能够确保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信息不外泄,另一方面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查看等操作,有助于信息和数据的交互,则即便当用户设置的身份验证方式过为严格时(比如必须是通讯录中存在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信息),对于首次遇到的用户,也能够获取该用户希望发送的名片、身份信息等数据,避免耽搁用户之间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标识的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以及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身份匹配验证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可穿戴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同样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通过设备间的身份匹配验证,有助于增强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计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次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对其进行记录,比如与该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次数和/或频率,则当次数和/或频率较小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较少,仅允许发送私密程度最低的数据;当次数和/或频率较高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密切,可以允许发送私密程度较高的数据。
具体地,可以由厂商或用户设置数据的私密程度等级,且每个私密程度等级与次数和/或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每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与该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就能够确认允许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地,比如可以给单个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该用户自身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低,而某个联系人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高等;也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来为每一类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所有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都为三级,所有音频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一级(低于三级),所有图片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二级等;还可以根据文件所属的应用程序来设置私密程度,比如“通讯录”的私密程度为最高,“音乐播放器”的私密程度为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为该用户的名片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名称等,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据此查看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为已知用户,比如对相应的通讯录、社交网络应用中的好友列表等进行匹配查找;同时,可以通过对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通过预先为通讯录中的不同联系人分组设置对应的允许发送的数据,则根据当前进行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所处的分组状况,即可确定允许发送的数据;另一种情况下,通过对通信记录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通信记录具体包括如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且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可穿戴设备自身的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包含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可穿戴设备被戴在用户身上,则实时状态参数会随用户的动作而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对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的获取,可以间接检测用户的动作,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需要执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实现了对场景的智能判断。同时,由于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而人体是容性的,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因而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以人体为数据传输通路,在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但需要支持人体电容耦合传输功能)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具体地,比如通过实时状态参数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握手动作,则当发生该握手动作时,即判定为处于数据交互场景中,并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执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对于握手动作,则当用户进行握手时,会产生在竖直、水平等方向上的移动或往复运动;而为了避免其他晃动的干扰,可以对晃动的频率、幅度等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加强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设置为开启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场景的判断,比如当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则可穿戴设备可以自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当然,为了降低对场景的误判断,避免在不需要传输的情况下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而导致电路浪费,也可以由用户在确定需要执行基于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手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则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执行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单独存储至某个目录路径,则有利于用户专门对该部分数据进行查看和处理。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比如接收到的数据可能包括名片、文本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或视频文件,则为了方便用户管理,可以由可穿戴设备自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存储。
同时,用于存储数据的目标路径,可以为可穿戴设备自身包含的存储空间;也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另外的存储空间,比如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相对应的网络存储空间,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或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并存储至该网络存储空间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若通过验证,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若未通过验证,则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恶意攻击,可以通过对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具体地,比如可以按照预设的验证算法进行计算,以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或者可以相互发送所属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可以通过在自身对应的本地或网络通讯录中进行匹配搜索,若其中包含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通过身份验证。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禁止数据收发,从而严格地控制数据传输,避免可穿戴设备中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取;同时,还可以避免接收到恶意程序而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或被破坏。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仅允许数据接收,从而一方面能够确保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信息不外泄,另一方面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查看等操作,有助于信息和数据的交互,则即便当用户设置的身份验证方式过为严格时(比如必须是通讯录中存在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信息),对于首次遇到的用户,也能够获取该用户希望发送的名片、身份信息等数据,避免耽搁用户之间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的过程包括: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标识的第一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身份匹配验证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可穿戴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同样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通过设备间的身份匹配验证,有助于增强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次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对其进行记录,比如与该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次数和/或频率,则当次数和/或频率较小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较少,仅允许发送私密程度最低的数据;当次数和/或频率较高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密切,可以允许发送私密程度较高的数据。
具体地,可以由厂商或用户设置数据的私密程度等级,且每个私密程度等级与次数和/或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每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与该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就能够确认允许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地,比如可以给单个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该用户自身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低,而某个联系人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高等;也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来为每一类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所有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都为三级,所有音频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一级(低于三级),所有图片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二级等;还可以根据文件所属的应用程序来设置私密程度,比如“通讯录”的私密程度为最高,“音乐播放器”的私密程度为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为该用户的名片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名称等,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据此查看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为已知用户,比如对相应的通讯录、社交网络应用中的好友列表等进行匹配查找;同时,可以通过对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通过预先为通讯录中的不同联系人分组设置对应的允许发送的数据,则根据当前进行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所处的分组状况,即可确定允许发送的数据;另一种情况下,通过对通信记录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通信记录具体包括如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且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可穿戴设备通过对场景的检测,使用人体电容耦合技术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充分利用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使得数据传输过程更为智能化、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0,包括:参数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100的实时状态参数;场景确定模块104,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当前所处的场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可穿戴设备100被戴在用户身上,则实时状态参数会随用户的动作而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对可穿戴设备100的实时状态参数的获取,可以间接检测用户的动作,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需要执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实现了对场景的智能判断。同时,由于可穿戴设备100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而人体是容性的,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因而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以人体为数据传输通路,在可穿戴设备100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为可穿戴设备100或其他电子设备,但需要支持人体电容耦合传输功能)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具体地,比如通过实时状态参数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握手动作,则当发生该握手动作时,即判定为处于数据交互场景中,并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执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对于握手动作,则当用户进行握手时,会产生在竖直、水平等方向上的移动或往复运动;而为了避免其他晃动的干扰,可以对晃动的频率、幅度等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加强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开关状态设置模块108,用于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100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设置为开启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场景的判断,比如当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则可穿戴设备100可以自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实现数据的传输。当然,为了降低对场景的误判断,避免在不需要传输的情况下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而导致电路浪费,也可以由用户在确定需要执行基于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手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则当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执行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110,用于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接收到的数据单独存储至某个目录路径,则有利于用户专门对该部分数据进行查看和处理。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比如接收到的数据可能包括名片、文本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或视频文件,则为了方便用户管理,可以由可穿戴设备100自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存储。
同时,用于存储数据的目标路径,可以为可穿戴设备100自身包含的存储空间;也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100相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另外的存储空间,比如与可穿戴设备100相连接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100相对应的网络存储空间,可穿戴设备100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或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并存储至该网络存储空间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身份验证模块112,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100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权限控制模块114,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没有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恶意攻击,可以通过对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具体地,比如可以按照预设的验证算法进行计算,以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或者可以相互发送所属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对于可穿戴设备100而言,可以通过在自身对应的本地或网络通讯录中进行匹配搜索,若其中包含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通过身份验证。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禁止数据收发,从而严格地控制数据传输,避免可穿戴设备100中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取;同时,还可以避免接收到恶意程序而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或被破坏。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仅允许数据接收,从而一方面能够确保可穿戴设备100中的数据信息不外泄,另一方面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查看等操作,有助于信息和数据的交互,则即便当用户设置的身份验证方式过为严格时(比如必须是通讯录中存在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信息),对于首次遇到的用户,也能够获取该用户希望发送的名片、身份信息等数据,避免耽搁用户之间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身份验证模块112用于: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100的标识的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以及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身份匹配验证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可穿戴设备100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同样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通过设备间的身份匹配验证,有助于增强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114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计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次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对其进行记录,比如与该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次数和/或频率,则当次数和/或频率较小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较少,仅允许发送私密程度最低的数据;当次数和/或频率较高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密切,可以允许发送私密程度较高的数据。
具体地,可以由厂商或用户设置数据的私密程度等级,且每个私密程度等级与次数和/或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每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与该可穿戴设备100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就能够确认允许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地,比如可以给单个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该用户自身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低,而某个联系人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高等;也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来为每一类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所有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都为三级,所有音频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一级(低于三级),所有图片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二级等;还可以根据文件所属的应用程序来设置私密程度,比如“通讯录”的私密程度为最高,“音乐播放器”的私密程度为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114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为该用户的名片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名称等,则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据此查看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为已知用户,比如对相应的通讯录、社交网络应用中的好友列表等进行匹配查找;同时,可以通过对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权限控制模块114用于: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100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通过预先为通讯录中的不同联系人分组设置对应的允许发送的数据,则根据当前进行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所处的分组状况,即可确定允许发送的数据;另一种情况下,通过对通信记录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通信记录具体包括如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且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假定用户A和用户B分别穿戴了如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其中,假定用户A穿戴的为可穿戴设备100A,用户B穿戴的为可穿戴设备100B。
其中,在可穿戴设备100A和可穿戴设备100B中分别设置有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所示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106)。所谓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就是利用人体的容性构建传输通路,从而实现通过人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而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就是用于实现该技术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具体地,比如当用户A穿戴上可穿戴设备100A之后,则该可穿戴设备100A包含一个用于与用户A的皮肤接触的导电部件,比如一个金属板;同时,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即为可穿戴设备100A中的一个调制电路,该调制电路连接至上述导电部件。同样地,可穿戴设备100B中也包含上述调制电路,并通过导电部件连接至用户B的皮肤。
因此,当用户A和用户B分别穿戴上可穿戴设备100A和可穿戴设备100B之后,即可在用户A和用户B的皮肤接触时,比如握手过程中,在可穿戴设备100A和可穿戴设备100B中的调制电路之间形成一条通路,用以传输数据。
具体地,可穿戴设备100(包括具体的可穿戴设备100A和可穿戴设备100B等)是指将传统的可穿戴物品,如手表、眼镜、鞋子等与智能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从而得到可以用于查看、接收、发送消息等功能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跑鞋等。当然,本申请同样适用于其他已存在或尚在研发的、基于现有的可穿戴物品改进得到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镯、智能腕带、智能帽子、智能项链等等。由于可穿戴设备100是基于传统的物品开发的,这些物品是用户随身穿戴的,会随着用户的动作而发生运动变化,因而可以准确地检测用户动作,并当检测到预设的动作时,确定进入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并执行相应的数据传输操作。比如当检测到发生超过预设频率、幅度、次数、持续时间的晃动时,则判定用户在执行“握手”操作,则需要与执行握手的另一方的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交互过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采取一定的判断策略,比如:
1)对陌生用户的电子设备(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的方式)仅接收而不发送,或仅发送私密程度最低的信息,如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自身的名片信息。
2)当“握手”的过程比较明显时,比如不光检测到晃动,还需要在晃动较为剧烈(频率、幅度、次数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参数阈值)时,才允许执行数据交互。
3)根据接收到的对方用户的信息标识后,通过查找该对方用户在当前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通话记录中的联系次数和/或频率等,确定与对方用户的密切程度,从而根据密切程度的不同,发送对应的数据,比如密切程度越大,则发送数据的私密程度越高(需要由厂商或用户事先对不同数据的私密程度进行设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302,根据获取的可穿戴设备自身的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步骤304,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包含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可穿戴设备被戴在用户身上,则实时状态参数会随用户的动作而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对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的获取,可以间接检测用户的动作,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需要执行数据传输的场景,实现了对场景的智能判断。同时,由于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而人体是容性的,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因而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以人体为数据传输通路,在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但需要支持人体电容耦合传输功能)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具体地,比如通过实时状态参数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握手动作,则当发生该握手动作时,即判定为处于数据交互场景中,并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执行数据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对于握手动作,则当用户进行握手时,会产生在竖直、水平等方向上的移动或往复运动;而为了避免其他晃动的干扰,可以对晃动的频率、幅度等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加强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设置为开启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场景的判断,比如当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则可穿戴设备可以自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当然,为了降低对场景的误判断,避免在不需要传输的情况下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而导致电路浪费,也可以由用户在确定需要执行基于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手动开启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则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执行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单独存储至某个目录路径,则有利于用户专门对该部分数据进行查看和处理。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比如接收到的数据可能包括名片、文本文件、图片文件、音频或视频文件,则为了方便用户管理,可以由可穿戴设备自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存储。
同时,用于存储数据的目标路径,可以为可穿戴设备自身包含的存储空间;也可以为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另外的存储空间,比如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接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中的存储空间;还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相对应的网络存储空间,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或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并存储至该网络存储空间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若通过验证,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若未通过验证,则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恶意攻击,可以通过对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具体地,比如可以按照预设的验证算法进行计算,以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或者可以相互发送所属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可以通过在自身对应的本地或网络通讯录中进行匹配搜索,若其中包含该用户的名片信息,则通过身份验证。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禁止数据收发,从而严格地控制数据传输,避免可穿戴设备中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被窃取;同时,还可以避免接收到恶意程序而导致用户数据被窃取或被破坏。
通过在未通过验证时仅允许数据接收,从而一方面能够确保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信息不外泄,另一方面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进行存储、查看等操作,有助于信息和数据的交互,则即便当用户设置的身份验证方式过为严格时(比如必须是通讯录中存在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信息),对于首次遇到的用户,也能够获取该用户希望发送的名片、身份信息等数据,避免耽搁用户之间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的过程包括: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标识的第一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身份匹配验证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可穿戴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同样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可以为该设备自身的标识,比如代表该设备的一串编码;也可以为佩戴该设备的用户的标识,比如该用户的名片等身份信息。通过设备间的身份匹配验证,有助于增强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次通过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对其进行记录,比如与该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次数和/或频率,则当次数和/或频率较小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较少,仅允许发送私密程度最低的数据;当次数和/或频率较高时,说明可传输设备的用户与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之间的交往密切,可以允许发送私密程度较高的数据。
具体地,可以由厂商或用户设置数据的私密程度等级,且每个私密程度等级与次数和/或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每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与该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就能够确认允许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地,比如可以给单个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该用户自身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低,而某个联系人的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为最高等;也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来为每一类文件设置私密程度,比如所有名片信息的私密程度都为三级,所有音频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一级(低于三级),所有图片文件的私密程度都为二级等;还可以根据文件所属的应用程序来设置私密程度,比如“通讯录”的私密程度为最高,“音乐播放器”的私密程度为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为该用户的名片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网络名称等,则可穿戴设备可以据此查看该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为已知用户,比如对相应的通讯录、社交网络应用中的好友列表等进行匹配查找;同时,可以通过对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情况下,通过预先为通讯录中的不同联系人分组设置对应的允许发送的数据,则根据当前进行交互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所处的分组状况,即可确定允许发送的数据;另一种情况下,通过对通信记录进行搜索,即可判断与该用户的联络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该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大小,确定与该用户的密切程序。其中,通信记录具体包括如通话记录、收件箱、聊天记录等,且显然次数和/或频率的数值越大,则表明密切程度越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以智能手表为例,则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包括:
步骤402,判断是否检测到晃动,若检测到,则进入步骤404,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404,获取具体的晃动参数,比如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持续时间等。
步骤406,判断晃动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阈值,若满足,则进入步骤408,否则结束。
具体地,由于智能手表被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会随着用户手腕、手臂等的运动而运动。假定预设的数据传输条件是用户执行“握手”操作,则由于在用户动作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晃动,因而需要针对“握手”操作的特点,设置一些预设参数阈值,比如晃动发生的频率、幅度、次数、持续时间等,从而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握手”操作。
步骤408,当满足预设参数阈值时,则确定用户执行了“握手”操作,即判定当前进入了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需要智能手表(假定为智能手表A)与用户握手的对象的智能手表(假定为智能手表B,或其他能够支持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技术的可穿戴设备、非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执行数据交互之前,一方面为了避免受到恶意用户的攻击,提高数据交互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为了识别智能手表B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则智能手表A和智能手表B可以进行身份匹配验证。比如双方交换自身的标识信息,通过预设算法确定是否为安全设备;或双方交换对应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并查询自身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社交网络好友名单、社交网络通信记录等,以确定该用户的具体身份。
步骤410,确定是否通过验证,若通过,则进入步骤412,否则结束。
步骤412,确定用户间的密切程度。具体地,比如可以通过查看对方用户(佩戴智能手表B的用户)在当前用户(佩戴智能手表A的用户)的通讯录或社交网络好友列表中所处的分组,或是通过查看当前用户的通信记录(通话记录、即时通讯记录、短信或邮件的收件箱、社交网络通信记录等),确定与对方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频率,从而确定对方用户与当前用户的密切程度。
步骤414,事先根据私密程度,对当前用户的数据进行分级,且不同私密程度层级对应于不同的密切程度,其中,密切程度越大,则私密程度层级越高。
而通过确定对方用户与当前用户的密切程度,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私密程度层级,从而允许智能手表A将相应的数据发送至智能手表B,实现数据交互。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使可穿戴设备通过对场景的检测,使用人体电容耦合技术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充分利用了可穿戴设备的特性,使得数据传输过程更为智能化、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状态参数;
场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
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上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搭建通过人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通路;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
权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没有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设置为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
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标识的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以及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计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身份匹配验证的情况下,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控制模块用于:
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
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的可穿戴设备自身的实时状态参数,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场景;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包含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上的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搭建通过人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通路;
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
若通过验证,则所述可穿戴设备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若未通过验证,则禁止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仅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晃动频率、晃动幅度、晃动次数、晃动维持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的数据交互场景时,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设置为开启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至预设的目标路径或对应于其数据类型的目标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身份匹配验证的过程包括:
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标识的第一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第二消息;
利用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返回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计算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交互次数和/或频率,并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和/或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通过验证,则进一步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中,获取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密切程度,并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密切程度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查看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讯录中所处的分组,从而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分组的数据;
和/或查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通信次数和/或通信频率所处的数值区间,允许所述人体电容耦合传输模块向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对应于所述数值区间的数据。
CN201380069031.6A 2013-08-14 2013-08-14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Active CN1049193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1491 WO2015021624A1 (zh) 2013-08-14 2013-08-14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9392A CN104919392A (zh) 2015-09-16
CN104919392B true CN104919392B (zh) 2018-02-13

Family

ID=5246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9031.6A Active CN104919392B (zh) 2013-08-14 2013-08-14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73169A1 (zh)
EP (1) EP3035155A4 (zh)
CN (1) CN104919392B (zh)
WO (1) WO2015021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7308B1 (en) * 2014-04-01 2019-07-24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and processing a handshake using a wearable device
CN104507039B (zh) * 2014-12-27 2019-03-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JP6544088B2 (ja) * 2015-07-06 2019-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情報漏洩防止方法および情報漏洩防止プログラム
CN105721413B (zh) * 2015-09-08 2018-05-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28A (zh) * 2015-11-18 2016-02-24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名片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59962A1 (en) * 2016-09-28 2018-04-05 Sony Corporation A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CN106778209B (zh) * 2016-12-16 2020-08-14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可穿戴设备及其相应的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8780A (zh) * 2016-12-31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电子名片的方法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3835798A (zh) * 2020-06-24 2021-12-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表盘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82368B (zh) * 2021-06-09 2022-07-19 上海酉擎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83827A (zh) * 2021-07-26 2021-10-08 西安芯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51250A (zh) * 2021-11-30 2022-02-15 上海豪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616A (zh) * 2004-12-31 2008-03-12 感应板公司 数据输入装置
CN102662469A (zh) * 2012-03-31 2012-09-12 苏州中科启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脚部姿势与动作的交互控制方法
CN102670208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人体运动模态识别的电容传感系统
WO2012093950A3 (en) * 2011-01-04 2013-02-28 Conceicao Marta Isabel Santos Paiva Ferraz Interactive wearable videogame through the use of wireless electronic sensors and physical objects
CN203084647U (zh) * 2012-10-30 2013-07-24 莫凌飞 一种人体运动信息交互及显示的系统
WO2013110846A1 (en) * 2012-01-26 2013-08-01 Nokia Corporation Capacitive eye tracking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0560B (fi) * 2000-12-27 2003-02-14 Nokia Corp Ryhmän muodostaminen langattomille kommunikaatiopäätelaitteille
CN101904120A (zh) * 2007-12-21 2010-12-0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换装置
JP2009153054A (ja) * 2007-12-21 2009-07-09 Rohm Co Ltd 情報交換装置
KR101329847B1 (ko) * 2010-07-26 2013-11-14 주식회사 팬택 인체통신을 이용한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US8867991B2 (en) * 2012-03-1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proximity sensors with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616A (zh) * 2004-12-31 2008-03-12 感应板公司 数据输入装置
WO2012093950A3 (en) * 2011-01-04 2013-02-28 Conceicao Marta Isabel Santos Paiva Ferraz Interactive wearable videogame through the use of wireless electronic sensors and physical objects
WO2013110846A1 (en) * 2012-01-26 2013-08-01 Nokia Corporation Capacitive eye tracking sensor
CN102662469A (zh) * 2012-03-31 2012-09-12 苏州中科启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脚部姿势与动作的交互控制方法
CN102670208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人体运动模态识别的电容传感系统
CN203084647U (zh) * 2012-10-30 2013-07-24 莫凌飞 一种人体运动信息交互及显示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1624A1 (zh) 2015-02-19
EP3035155A1 (en) 2016-06-22
EP3035155A4 (en) 2017-04-19
CN104919392A (zh) 2015-09-16
US20160173169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9392B (zh) 可穿戴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Swamy et al. Security threat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in IOT applications
Al-Muhtadi et al. A flexible, privacy-preserving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CN104008313B (zh) 隐私信息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US8880731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or limit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N103546294B (zh) 门禁授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116922B (zh) 一种无线门锁联网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5974802A (zh)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59770A (zh) 登录方法及登录服务器
CN105553924B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安全防护方法、智能家居及系统
CN105681154A (zh) 即时通信软件中发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Albrecht et al. Collectiv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Large-Scale} Urban Protests: the Case of Hong Kong
CN206522020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系统
CN107395850A (zh) 一种社交通讯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97779A (zh) 信息同步系统和信息同步方法
CN110069229A (zh) 屏幕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3779A (zh) 一种解锁认证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80899B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205788363U (zh) 一种多重认证智能家居门禁系统
CN104518957B (zh) 服务器、终端管理方法以及终端
CN106453514A (zh) 一种聊天信息区别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9331A (zh) 数据存储设备的使用鉴权方法及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454730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391120A (zh) 基于近场通信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91106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