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5046B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5046B
CN104915046B CN201410096961.7A CN201410096961A CN104915046B CN 104915046 B CN104915046 B CN 104915046B CN 201410096961 A CN201410096961 A CN 201410096961A CN 104915046 B CN104915046 B CN 104915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breakage
touch
touch pane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69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5046A (zh
Inventor
李裕文
阮克铭
纪贺勋
林奉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0969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5046B/zh
Priority to TW103212406U priority patent/TWM488684U/zh
Priority to TW103124014A priority patent/TWI557611B/zh
Priority to US14/656,725 priority patent/US998370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915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5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5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遮盖层、触控电路层、保护层与第一防碎裂层。其中,基板具有上表面与第一侧表面,且第一侧表面位于上表面的周围。遮盖层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周缘。触控电路层配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保护层至少覆盖触控电路层,且具有第二侧表面。第一防碎裂层包覆第二侧表面与至少部份该第一侧表面。本发明包含第一防碎裂层,因此当基板受到外力时,第一防碎裂层可以分担部分的能量,从而使基板本身所需吸收的能量减低,整体而言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基板的破裂强度。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电子装置在近年来成为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的主流。因此,触控面板也随之成为众所瞩目的一种输入设备。然而,常常会因为使用者不慎摔落可携式电子装置,而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触控面板破裂。轻则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布满裂痕,重则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损坏。触控面板损坏肇因于其表面的玻璃基板破裂而使其中的触控电路结构受损。因此,如何提高触控面板的碎裂强度、降低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电路随玻璃基板破裂而损坏的机率,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藉由将高抗压强度低模量的防碎裂层包覆触控面板的触控电路,使得当触控面板的基板碎裂时,触控电路被防碎裂层固定而不随基板一起碎裂。并且藉由所述防碎裂层分担与分散基板受到的撞及能量,提高基板及/或触控面板整体的碎裂强度。
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遮盖层、触控电路层、保护层与第一防碎裂层。其中,基板具有上表面与第一侧表面,且第一侧表面位于上表面的周围。遮盖层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周缘。触控电路层配置于基板的上表面。保护层至少覆盖触控电路层,且具有第二侧表面。第一防碎裂层包覆第二侧表面和至少部份第一侧表面。
于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介于30微米与120微米之间。而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为75微米。
于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基板的第一侧表面包含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邻接于基板的上表面,且第一表面与上表面不共平面。第二表面邻接于第一表面,且不与第一表面共平面。而所述第一防碎裂层包覆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且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所述第二表面。而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更具有下表面,且所述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所述下表面。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可更包含一个第二防碎裂层,此第二防碎裂层可以设置于前述基板与前述触控电路层之间
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遮盖层、触控电路层以及第一防碎裂层。基板具有上表面与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位于所述上表面的周围。遮盖层设置于所述上表面的周缘。触控电路层设置于所述上表面。而第一防碎裂层包覆所述触控电路层与所述遮盖层,并包覆至少部份所述第一侧表面。
本发明所揭示的触控面板,由于更包含了第一防碎裂层,因此当基板受到外力时,第一防碎裂层可以分担部分的能量,从而使基板本身所需吸收的能量减低,整体而言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基板的破裂强度。此外,即使基板受外力而碎裂,然而触控面板的触控电路层仍然可以因为防碎裂层而维持原有结构,不至于随着基板的碎裂而被破坏。所以触控电路层因为基板碎裂而一并损坏的机率因此被降低。
以上之关于本发明内容之说明及以下之实施方式之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之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之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之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示意图。
图2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3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4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示意图。
图8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9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屏幕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屏幕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之目的及优点。以下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之范畴。且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图式,如非特别说明,皆非用以限制图中各组件的比例与尺寸。
请参照图1与图2,其中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示意图,而图2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揭露的触控面板1可以包含基板10、遮盖层12、触控电路层14、保护层16与第一防碎裂层18。其中,如图2所示,基板10具有一个上表面101、一个第一表面103与一个第二表面105,第一表面103与第二表面105可以被视为基板10的第一侧表面,而此基板10的第一侧表面设置在上表面101的周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3邻接于上表面101,并且与上表面101不共平面,第二表面105邻接于第一表面103,并且与第一表面103不共平面。
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包覆该第二侧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基板10可以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透明基板或不透明基板、可挠基板或刚性基板或者任何适于设置触控电路层的板材,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如图1与图2所示,遮盖层12,例如常见的黑色矩阵光阻遮盖层(Black MatrixResist),设置在基板10的上表面101的周缘,用来定义触控面板或触控显示器的触控区域及/或显示区域。同时,触控电路层14也设置在基板的上表面101上,触控电路层14用来感应基板10是否被触摸而对应产生一个或多个触控感应讯号。在遮盖层12与触控电路层14之上,覆盖了保护层16,且如图2所示,保护层16具有上表面161与第二侧表面163。因此,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防碎裂层18包覆了保护层16的上表面161、第二侧表面163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换句话说,第一防碎裂层18包覆了保护层16与至少部份基板10的第一侧表面。
图3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图3与图2相似,差别在于第一防碎裂层18更包覆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5,换言之,第一防碎裂层18包覆了保护层16的上表面161和第二侧表面163以及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和第二表面105。因此,能提高触控面板1之侧边的破裂强度。并且,当基板10的侧面受到外力而碎裂时,触控电路层14更不易随着基板10碎裂。
图4是关于图1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图4与图3相似,差别在于第一防碎裂层18可以更包覆至基板10的下表面107,换言之,第一防碎裂层18包覆了保护层16的上表面161和第二侧表面163以及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3、第二表面105和下表面107。换句话说,触控面板1的最外层包覆了第一防碎裂层18。因此,提高触控面板1之下表面107的破裂强度。
触控电路层14之中包含多个透明导电体141、多个绝缘体143与多个导电布线145。其中,所述多个绝缘体143是用来将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141分为二个或多个群组。例如将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141分为两个群组:第一组透明导电体与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则第一组透明导电体与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彼此不直接电性连接。而所述多个导电布线145是用来将同一组的透明导电体电性连接。在结构上,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141可以直接设置于基板10的上表面101上。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体143中每个绝缘体143覆盖在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其中之一上,而所述多个导电布线145中每一个导电布线145连接于相近的两个或多个第一组透明导电体。依据本发明的精神,透明导电体141及/或导电布线145可以由金属导电薄膜、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聚合物导电薄膜、奈米碳管导电薄膜或其他具有高透光性的导电物所构成,本发明不加以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精神,绝缘体可以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任何高透光性的绝缘体,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如图1与图2所示,保护层16覆盖触控电路层14与遮盖层12。保护层16用来保护触控电路层中的导电组件诸如透明导电体141与导电布线145,使透明导电体141与导电布线145不易氧化或破损。
第一防碎裂层18包覆保护层16与基板10的至少部份的第一侧表面,且第一防碎裂层18的抗压强度高于触控电路层14及/或基板10,而且其杨氏模数(young’s modulus)低于基板10的杨氏模数。此外,第一防碎裂层18在某些应用中(例如触控屏幕的触控面板)需要具有高透光性。经过以120公克钢球所进行的多次落球测试,第一防碎层18的厚度与导致触控面板1的基板10碎裂的落球的高度的纪录如表1所示。
由下列表1可以看出当第一防碎裂层18的厚度(也就是图1中的厚度t1)增加,则要使基板10碎裂所需的落球高度也有增加的趋势。然而,当触控面板1用于触控屏幕上时,由于必须兼顾触控面板1的透光性与破裂强度,因此,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碎裂层18的厚度t1介于30微米与120微米之间。于另一实施例中,选择第一防碎裂层18厚度t1在75微米左右(例如70微米、75微米或80微米)。此外,依据本发明的精神,第一防碎裂层18的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系树脂(PMMA)、环烯烃类树脂、或其他具有高透光性、高强度低模量的材料,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表1
测试次数 防碎裂层厚度(微米) 破裂高度(公分)
第1次 70 30
第2次 95 120
第3次 75 55
第4次 75 80
第5次 60 90
第6次 55 30
第7次 65 50
第8次 100 20
第9次 65 65
第10次 105 100
第11次 60 85
第12次 120 75
第13次 80 50
第14次 100 70
第15次 60 55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相较于图1所绘示的触控面板,图5的触控面板可以更包含一个第二防碎裂层19。所述第二防碎裂层19可以设置于基板10与触控电路层14之间。如此一来,等于触控电路层14连同保护层16以及遮盖层12整体被第一防碎裂层18与第二防碎裂层19所完整包覆。因此,当基板10受到外力而碎裂时,触控电路层14更不易随着基板10碎裂。同时,当仅有基板10碎裂而触控电路层14功能完整且第二防碎裂层19结构完整的状况下,可以将已经碎裂的基板10从第二防碎裂层剥离并替换一块新的基板10。藉此,在某些状况下的触控面板维修成本可以有效的被降低。
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6,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相较于图1或图2所绘示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1可以更包含第二防碎裂层19’,所述第二防碎裂层19’设置且覆盖于基板10的下表面107。
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与图8,其中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示意图,而图8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揭露的触控面板2可以包含基板20、遮盖层22、触控电路层24与第一防碎裂层28。其中,如图8所示,基板20具有一个上表面201、一个第一表面203与一个第二表面205,第一表面203与第二表面205可以被视为基板20的第一侧表面,而这个基板的第一侧表面设置在上表面201的周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03邻接于上表面201,并且与上表面201不共平面,第二表面205邻接于第一表面203,并且与第一表面203不共平面。
相较于图1至图6所绘示的多种触控面板1,图7所绘示的触控面板2不具有保护层。因此,第一防碎裂层28直接包覆触控电路层24、遮盖层22与基板20的第一表面203。换句话说,第一防碎裂层28包覆触控电路层24与遮盖层22,并包覆基板20的至少部份第一侧表面。
触控电路层24设置在基板的上表面201上,触控电路层24用来感应基板20是否被触摸而对应产生一个或多个触控感应讯号。图9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图9与图8相似,差别在于第一防碎裂层28可以更包覆基板20的第二表面205,换言之第一防碎裂层28包覆触控电路层24、遮盖层22、第一表面203和第二表面205。图10是关于图7中的触控面板的另一部份剖面示意图。图10与图9相似,差别在于第一防碎裂层28可以更包覆至基板20的下表面207。换言之,第一防碎裂层28包覆触控电路层24、遮盖层22、第一表面203、第二表面205和下表面207。换句话说,触控面板2的最外层包覆了第一防碎裂层28。
触控电路层24之中包含多个透明导电体241、多个绝缘体243与多个导电布线245。其中,所述多个绝缘体243是用来将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241分为二个或多个群组。例如将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241分为两个群组:第一组透明导电体与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则第一组透明导电体与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彼此不直接电性连接。而所述多个导电布线245用来将同一组的透明导电体电性连接。在结构上,所述多个透明导电体241可以直接设置于基板20的上表面201上。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体243中每个绝缘体243覆盖在第二组透明导电体其中之一上,而所述多个导电布线245中每一个导电布线245连接于相近的两个或多个第一组透明导电体。并且,相邻的两个导电布线245之间有凹陷的区域,而第一防碎裂层28将个凹陷的区域填充,并且第一防碎裂层的上表面不因此而产生凹陷。依据本发明的精神,透明导电体241及/或导电布线245可以由金属导电薄膜、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聚合物导电薄膜、奈米碳管导电薄膜或其他具有高透光性的导电物所构成,本发明不加以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精神,绝缘体可以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任何高透光性的绝缘体,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第一防碎裂层28的抗压强度高于触控电路层24及/或基板20,而且其杨氏模数(young’s modulus)低于基板20的杨氏模数。此外,第一防碎裂层28在某些应用中(例如触控屏幕的触控面板)需要具有高透光性。由前述表1可以得到第一防碎裂层28的厚度(也就是图7中的厚度t2)大致与使基板10碎裂所需的落球高度呈正相关。然而,当触控面板2用于触控屏幕上时,由于必须兼顾触控面板2的透光性与破裂强度,因此,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碎裂层28的厚度t2介于30微米与120微米之间。于另一实施例中,选择第一防碎裂层28厚度t2在75微米左右(例如70微米、75微米或80微米)。此外,依据本发明的精神,第一防碎裂层28的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系树脂(PMMA)、环烯烃类树脂、或其他具有高透光性、高强度低模量的材料,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相较于图7所绘示的触控面板,图11的触控面板可以更包含一个第二防碎裂层29。所述第二防碎裂层29可以设置于基板20与触控电路层24之间。如此一来,等于触控电路层24连同遮盖层22整体被第一防碎裂层28与第二防碎裂层29所完整包覆。因此,当基板20受到外力而碎裂时,触控电路层24更不易随着基板20碎裂。同时,当仅有基板20碎裂而触控电路层24功能完整且第二防碎裂层29结构完整的状况下,可以将已经碎裂的基板20从第二防碎裂层29剥离并替换一块新的基板20。藉此,在某些状况下的触控面板维修成本可以有效的被降低。
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请参照图12,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相较于图7或图8所绘示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2可以更包含第二防碎裂层29’,所述第二防碎裂层29’设置且覆盖于基板20的下表面207。
关于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中的第一防碎裂层与第二防碎裂层如何设置于前述的区域,可以简单叙述如下。以丙烯酸系树脂为例,首先,在触控面板欲设置防碎裂层的区域涂布液态(或者胶状)的丙烯酸系树脂,待其上表面平整,将触控面板整体连同涂布于其上的丙烯酸系树脂加热至丙烯酸系树脂固化,则完成防碎裂层的设置。
关于本发明所揭示的触控面板如何固定于显示面板上以构成触控屏幕,以本发明所揭示的触控面板1为例,请参照图13与图14,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屏幕剖面示意图。于一实施例中,触控屏幕可以由显示面板30与本发明所揭示的触控面板1所构成,且在触控面板1的周缘涂布具有黏性的胶材32,将显示面板30对准并黏着于触控面板1上,则形成如图13所示的触控屏幕。此种固定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的方式可称之为「框贴」。
于另一实施例中,触控屏幕可以由显示面板30与本发明所揭示的触控面板1所构成,且在触控面板1欲与显示面板30相接的表面均匀涂布具有黏性的胶材34,将显示面板30对准并黏着于触控面板1上,则形成如图14所示的触控屏幕。此种固定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的方式可称之为「全贴」。于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触控面板1的保护层16上涂布液态的丙烯酸系树脂后,将显示面板30轻贴于液态的丙烯酸系树脂上,而后将整个触控屏幕加热至丙烯酸系树脂固化,则可以无需额外的一层胶材34。
依据本发明前述多个实施例所揭示的触控面板,由于更包含了第一防碎裂层,因此当基板受到外力撞击时,第一防碎裂层可以分担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使基板本身所需吸收的撞击能量减低,整体而言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基板的破裂强度。此外,即使基板因此碎裂,触控面板的触控电路层仍然可以因为第一防碎裂层而维持原有结构,不至于随着基板的碎裂而被破坏。所以触控电路层因为基板碎裂而一并损坏的机率因此被降低。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有第二防碎裂层设置于基板与触控电路层之间,当基板碎裂而触控电路层的功能完整时,可以将碎裂的基板剥离并更换一面新的基板,而无须担心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坏触控电路层的功能,以使触控面板的维修成本被有效的降低。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之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上表面与一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位于该上表面的周围;
一遮盖层,设置于该上表面的周缘;
一触控电路层,设置于该基板的该上表面;
一保护层,至少覆盖于该触控电路层,该保护层具有一第二侧表面;
一第一防碎裂层,包覆该第二侧表面与至少部份该第一侧表面;以及一第二防碎裂层,配置于该基板与该触控电路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介于30微米与120微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为7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侧表面包含:
一第一表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并且与该上表面不共平面;以及
一第二表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并且与该第一表面不共平面;
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包覆该第二侧表面与该第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部分的该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更具有一下表面,且该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该下表面。
7.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上表面与一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位于该上表面的周围;
一遮盖层,设置于该上表面的周缘;
一触控电路层,设置于该上表面;
一第一防碎裂层,包覆该触控电路层与该遮盖层,并包覆至少部份该第一侧表面;以及
一第二防碎裂层,配置于该基板与该触控电路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电路层的一上表面配置有多个导电布线,并且部分的该第一防碎裂层填充至该些导电布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介于30微米与120微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的厚度为75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侧表面包含:
一第一表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并且与该上表面不共平面;及
一第二表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并且与该第一表面不共平面;
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包覆该第一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部分的该第二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更具有一下表面,且该第一防碎裂层更包覆该下表面。
CN201410096961.7A 2014-03-14 2014-03-14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4915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6961.7A CN104915046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触控面板
TW103212406U TWM488684U (zh) 2014-03-14 2014-07-11 觸控面板
TW103124014A TWI557611B (zh) 2014-03-14 2014-07-11 觸控面板
US14/656,725 US9983704B2 (en) 2014-03-14 2015-03-13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6961.7A CN104915046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5046A CN104915046A (zh) 2015-09-16
CN104915046B true CN104915046B (zh) 2018-12-25

Family

ID=5210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6961.7A Active CN104915046B (zh) 2014-03-14 2014-03-14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83704B2 (zh)
CN (1) CN104915046B (zh)
TW (2) TWI557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5046B (zh) * 2014-03-14 2018-12-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8255349B (zh) * 2018-01-31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8253U (zh) * 2012-09-17 2013-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装饰边框的防爆触摸屏
CN103052931A (zh) * 2010-07-30 2013-04-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CN202904525U (zh) * 2012-10-15 2013-04-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US20130154961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3799359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1569B (zh) * 2008-07-03 2010-12-29 东莞市飞尔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液晶屏贴接触摸屏防碎固定方法及结构
TWI442292B (zh) * 2009-04-21 2014-06-21 Ind Tech Res Inst 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20130020313A (ko) * 2011-08-19 2013-02-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62876B1 (ko) * 2012-03-27 2018-05-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CN202815772U (zh) * 2012-08-21 2013-03-2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式显示装置
US9395836B2 (en) * 2012-10-01 2016-07-19 Atm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orders of a touch sensor
KR20140055097A (ko) * 2012-10-30 2014-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TWM455398U (zh) * 2013-01-23 2013-06-21 Technew Co Ltd 複合成型視窗保護構造及其組成的電子裝置
CN103279249A (zh) * 2013-06-09 2013-09-04 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机壳整合式的电容触控屏
KR102313990B1 (ko) * 2014-01-29 2021-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CN104915046B (zh) * 2014-03-14 2018-12-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931A (zh) * 2010-07-30 2013-04-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US20130154961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2838253U (zh) * 2012-09-17 2013-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装饰边框的防爆触摸屏
CN202904525U (zh) * 2012-10-15 2013-04-2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3799359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8684U (zh) 2014-10-21
TW201535185A (zh) 2015-09-16
TWI557611B (zh) 2016-11-11
CN104915046A (zh) 2015-09-16
US20150261334A1 (en) 2015-09-17
US9983704B2 (en)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8744A1 (en) Flexible Display Cover,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EP2267519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216556A (zh) 柔性触摸屏面板和包括该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JP6817257B2 (ja) 保護シート、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074196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式滤色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055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557188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设备与显示设备
US20140354907A1 (en) Composite touch cover plate
US20140049506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0108038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
CN104915046B (zh) 触控面板
CN205058758U (zh) 触控屏幕保护贴膜
DE102016111190A1 (de) Touchpanel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von
TWI703479B (zh) 觸控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21241314A1 (ja)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CN207594455U (zh) 一种柔性高性能防碎屏光学保护膜
CN105204680A (zh) 屏幕、屏幕的制造方法及移动电子产品
CN105518589A (zh) 触摸感应电极和包括其的触摸屏面板
US20130264184A1 (en)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JP2016103071A (ja) 位置座標検出基材及び表示装置
CN203799359U (zh) 触控面板
JP2011095903A (ja) タッチパッド構造
CN203658986U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204480194U (zh) 触控装置
KR102153975B1 (ko) 터치 스크린 본딩 부재 및 그를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표시패널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