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5772U - 触控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5772U
CN202815772U CN 201220416649 CN201220416649U CN202815772U CN 202815772 U CN202815772 U CN 202815772U CN 201220416649 CN201220416649 CN 201220416649 CN 201220416649 U CN201220416649 U CN 201220416649U CN 202815772 U CN202815772 U CN 20281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touch control
control display
touc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166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迎桂
江耀诚
佘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87462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2815772(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 2012204166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15772U/zh
Priority to TW102200193U priority patent/TWM455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57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背盖、触控显示模组。该壳体,包括:一顶面部;一侧面部,接触该顶面部;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该侧面部的外表面上,据以形成一型态;该背盖,接触该侧面部以对应该顶面部,幷藉由该背盖与该壳体的组合,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触控显示模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藉此,本实用新型之壳体具有良好的防刮与自动修复能力。

Description

触控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感应已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显示装置中,使得触控式显示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越来越普及。
在触控式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中,显示面板与感应面板分别组装至触控式显示装置的壳体以及背盖经组合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请参照图1与图2,图1绘示依据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爆炸图;图2绘示依据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立体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壳体90包括可透光基材900以及塑胶边框902,其中可透光基材900是注塑成型于塑胶边框902之中。在壳体注塑成型后,为防止在运送或组装过程中,壳体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可透光基材900的外表面(包括塑胶边框902的上表面)通常会设置一第一层覆膜904,如图3所示,图3绘示图2沿AA线之剖面示意图。同样,塑胶边框902的侧边上亦设有一第二层覆膜906,如图4所示,图4绘示依据另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剖面示意图。
尽管第二覆膜906可以避免塑胶边框902之侧边的刮伤,但是由于塑胶边框902之侧边较为狭窄,即使塑胶边框902之侧边已贴上了第二覆膜906,也容易发生第二覆膜906脱落的问题,使得塑胶边框902因为外力因素而产生外观上瑕疵的问题仍然未有更佳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透过将保护层喷涂或溅镀于触控式显示装置中的壳体的侧面部的外表面上,使得壳体的侧面部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后,具有良好的自动修复能力,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此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背盖以及触控显示模组。该壳体,包括:一顶面部;一侧面部,接触该顶面部;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该侧面部的外表面上,据以形成一型态;该背盖,接触该侧面部以对应该顶面部,幷藉由该背盖与该壳体的组合,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触控显示模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藉由将保护层设置于壳体侧面部的外表面上,使得喷涂或溅镀于壳体上的保护层据以形成一个正常型态,并在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后,可以依据此保护层于侧面部的分布情形,据以回复至上述之正常型态。藉此,本实用新型之壳体是透过保护层来增强其表面的抗刮伤能力,即在刮痕产生时,透过保护层自动回复原有型态的能力来平复刮痕,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壳体具有良好的防刮与自动修复功能,大大解决了壳体容易产生外观瑕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据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爆炸图。
图2绘示依据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图2沿AA线之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依据另一习知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及覆膜之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爆炸图。
图6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触控式显示装置
2:触控显示模组
10、90:壳体
100:顶面部
102:侧面部
104:保护层
12:背盖
14:显示模组
16:感应模组
140:第一表面
142:第二表面
160:第三表面
162:第四表面
900:可透光基材
902:塑胶边框
904:第一覆膜
906:第二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请参照图5与图6,图5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爆炸图;图6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剖面示意图。如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触控式显示装置1包括壳体10、背盖12、显示模组14以及感应模组16。以下分别就触控式显示装置1之各部元件做详细说明。
壳体10包括顶面部100、侧面部102以及保护层104,其中顶面部100是透过模内注塑成型(glass injection molding,GIM)技术而形成于侧面部102之中,使得侧面部102的内侧表面得以接触顶面部100。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是透过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以及取出制品之模内注塑成型之步骤所形成,故不再赘述。当然,本实用新型在此亦不加以限制壳体10是否需要透过模内注塑成型技术来予以制造成形,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使用其他的技术来制造出壳体10。另外,顶面部100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使得顶面部100不会影响触控式显示装置1的显示视感。
顶面部100可以为一种玻璃、压克力或其他适当材料的可透光基材,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一般来说,顶面部100较为广泛使用的材质为防刮玻璃,其具有防刮、防摔、抗磨损等特性。另外,侧面部102可以为一种塑胶、压克力、金属、其他适当材料或是混合材料所组成的边框,以提供使用者手持触控式显示装置1时的持握空间。
保护层104设置于侧面部102的外表面上,而形成一个型态,在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后,可依据保护层104于侧面部102的分布情形,据以回复至此型态。一般来说,保护层104可以是由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等无机材料、树脂涂层(resin coating)材料其中之一所构成的防刮自动修复涂料,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在被挤压后迅速回复原状。换句话说,侧面部102是透过保护层104来增强其表面的抗刮伤能力,即在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后,透过保护层104自动回复原有型态的能力来消除刮痕,达到自动恢复原状的功效。
当然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可以使用添加了壳聚糖和环状分子环氧丙烷的涂料,一旦涂层表面被划伤,就会使环氧丙烷的环状结构断裂,而暴露出易产生化学反应的两个末端。然而,当阳光照射涂料时,紫外线便会激发涂料中的壳聚糖活跃,而与环氧丙烷断裂的末端互相吸引并结合在一起,进而修复断裂的环状结构,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保护层104的使用类型以及进行自动修复时的触发条件。
保护层104是透过喷涂技术或是溅镀技术,将保护层104均匀地设置在侧面部102的外表面上。当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可以使用镀膜技术或是涂布技术,使侧面部102的外表面均匀地铺设有一层保护层104,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设置保护层104之使用技术。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保护层104于壳体10上的设置范围,举例来说,由于使用者在正常的使用习惯下,皆仅会提握侧面部102较短长的两个侧边部分面积较小,被刮伤的几率较小,故可以仅在侧面部102较长的两个侧边上设置一层保护层104。或者是,可以在侧面部102的四个侧边上设置一层保护层104,以提供侧面部102的全方面保护。亦或是,可以仅在侧面部102的四个边角上设置一层保护层104,以防止侧面部102的四个边角因碰撞而产生的缺角。
背盖12用以接触侧面部102以对应顶面部100,并可以藉由背盖12以及壳体10的组合,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一般来说,为了使背盖12以及壳体10可以稳固地组接,会在背盖12以及壳体10的接触平面处设置有对应的卡合单元(未绘示于图上),但不以此为限,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视实际使用情况而径行设计。
触控显示模组2设置于上述之容置空间中。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2包含显示模组14及触控模组16,其中,显示模组14设置于上述之容置空间中,其用以显示触控式显示装置1之操作介面,并具有两相对平行的第一表面140以及第二表面142,其中第二表面142朝向背盖12。显示模组14可以为一种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或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感应模组16亦设置于上述之容置空间中,且位于显示模组14与顶面部100之间,用以提供与显示模组14有关联之输入功能,并具有两相对平行的第三表面160以及第四表面162,其中第三表面160朝向顶面部100,第四表面162朝向显示模组14。感应模组16为一种光穿透性的导光薄板,其制造材料可以为一种玻璃、有机树脂材料、其他光穿透性材料或是其他混合材料,本实用新型在此亦不加以限制。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触控式显示装置1的触控感应原理,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明白的是,触控式显示装置1可以使用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或是电磁式触控感应技术,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其详细差别。
一般来说,在组装触控式显示装置1时,需要将显示模组14、感应模组16以及顶面部100进行贴合制程(laminating)。可以使用外挂式(out cell)的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one glass solution,OGS),藉由液态光学胶(俗称水胶)或固态光学胶(俗称OCA胶)贴合,将感应模组16与顶面部100进行结合。
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2为一内嵌有触控感应功能结构的显示模组,即感应模组的结构整合于显示模组的内部。采用该结构可简化触控显示装置1的组装流程。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壳体10的外观造型(例如壳体10的边角弧度为圆弧或是直角)、顶面部100以及侧面部102的长宽比例大小。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可在侧面部102设置有另一个感应模组,以提供组装商将部分的输入功能按键设置在侧面部102的上表面上。或者是,将部分的输入功能按键设置侧面部102的外表面上,例如可将声音大小调整按键设置于侧面部102的外表面上。
另外,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触控式显示装置1往往是背盖12在接触摩擦平面(例如桌面),因此可以在背盖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与保护层104相同的背盖保护层,以防止背盖12因为反复的接触摩擦平面而产生刮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触控式显示装置之壳体,藉由将保护层均匀地设置于壳体上侧面部的外表面上,使得喷涂或溅镀于壳体上的保护层据以形成一个正常型态,在因外力因素而产生刮伤或压伤后可以依据此保护层于侧面部的分布情形,据以回复至上述之正常型态。藉此,本实用新型之壳体是透过保护层来增强其表面的抗刮伤能力,即在刮痕产生时,透过保护层的自动回复原有形态的能力来消除刮痕,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壳体具有良好的防刮与自动修复功能,大大解决了壳体容易有外观上瑕疵的问题。此外,较于传统的覆膜方式,本实用新型之保护层透过喷涂或溅镀的方式,形成于壳体表面,一方面,其不仅在制程过程中可对壳体进行保护,在最终产品中也可以发挥其保护功效,即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刮伤或压痕,同样也可以透过保护层的自动回复原有形态的能力来消除刮痕;另一方面,传统的覆膜方式,覆膜容易脱落,故可能需要多次进行覆膜操作,而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膜不会存在容易脱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式显示装置,包括:
一壳体,包括:
一顶面部;
一侧面部,接触该顶面部;以及
一保护层,设置于该侧面部的外表面上,据以形成一型态;
一背盖,接触该侧面部以对应该顶面部,并藉由该背盖与该壳体的组合,定义出一容置空间;
一触控显示模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是由树脂涂层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是由无机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是由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部注塑成型于该侧面部之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一外力改变该型态而使该保护层产生至少一刮痕时,该保护层透过自动回复原有型态的能力消除该至少一刮痕,据以回复至该型态。
7.如申请权利范围第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部有一可透光基材构成。
8.如申请权利范围第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背盖保护层,设于该背盖与显示模组相背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模组包含一显示模组及一触控模组,该触控模组设于该显示模组与该顶面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模组为一内嵌有触控感应功能的显示模组。
CN 201220416649 2012-08-21 2012-08-21 触控式显示装置 Ceased CN20281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16649 CN202815772U (zh) 2012-08-21 2012-08-21 触控式显示装置
TW102200193U TWM455918U (zh) 2012-08-21 2013-01-04 觸控式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16649 CN202815772U (zh) 2012-08-21 2012-08-21 触控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5772U true CN202815772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7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16649 Ceased CN202815772U (zh) 2012-08-21 2012-08-21 触控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5772U (zh)
TW (1) TWM4559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1358A1 (zh) * 2014-12-26 2016-06-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器
TWI557611B (zh) * 2014-03-14 2016-11-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7611B (zh) * 2014-03-14 2016-11-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WO2016101358A1 (zh) * 2014-12-26 2016-06-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5918U (zh) 201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8131B2 (en) Touch control device
CN104159424B (zh) 具有外部玻璃表面的便携电子设备壳体
US9288294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11265409B2 (en) Cover glas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TWI507767B (zh) 顯示裝置及用於製造其之方法
EP2631748B1 (en) Touch panel having improved visibilit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108259A (ko) 터치 디바이스
CN103336604B (zh) 触控模组
KR20120120936A (ko) 유리 복합체, 유리 복합체를 사용한 전자 기기, 및 입력 장치, 그리고 유리 복합체의 제조 방법
TWI512558B (zh) 觸控模組
CN201974792U (zh) 电容触摸屏及具有该电容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KR101530520B1 (ko) 휴대기기 보호커버 및 그 제작방법
KR20160000087U (ko) 터치 장치
CN105223702A (zh)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KR101431686B1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지털펜 시스템
KR20170059543A (ko) 윈도우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CN112820200A (zh) 盖板及显示装置
CN202815772U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
US9201551B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5223703A (zh)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US20140126131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window
CN101634916B (zh) 具有图像层的触控面板结构
JP5917354B2 (ja) 検知機能を有する表面パネル
CN106564264A (zh) 三维曲面面板及应用其的三维曲面触控面板以及三维曲面触控显示面板
KR101724183B1 (ko) 컬러필터,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모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컬러필터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컬러필터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모듈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50122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493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