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8716B -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8716B
CN104908716B CN201410768732.5A CN201410768732A CN104908716B CN 104908716 B CN104908716 B CN 104908716B CN 201410768732 A CN201410768732 A CN 201410768732A CN 104908716 B CN104908716 B CN 104908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base portion
middle body
guide spring
bo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8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8716A (zh
Inventor
安在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B Wip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B Wip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B Wip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B Wiper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8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7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06Means, or measures taken, for influencing the aerodynamic quality of the wiper blades
    • B60S1/381Spoilers mounted on the squeegee or on the vertebr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60S1/3849Connectors therefor; Connection to wiper arm; Attached to blade
    • B60S1/3851Mounting of connector to blade assembly
    • B60S1/3853Snap-fit, e.g. elastic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60S1/3874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 B60S1/3875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rectangular section
    • B60S1/3879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rectangular section placed in side grooves in the squeege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60S1/3874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 B60S1/3875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rectangular section
    • B60S1/3881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with a reinforcing vertebra rectangular section in additional element, e.g. spoi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40Connections between blades and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12Means of supporting or holding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2001/3827Wiper bla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queegee or blade rubber or wiping element
    • B60S2001/3841Squeegee modifications to prevent longitudinally sliding of squeegee in support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雨刮片,其包括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扰流板(40)和底座部分(100)。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连接到扰流板(40)。扰流板(4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中央部分(41)。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插入到该底座槽(101)中。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Description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平雨刮片和一种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行驶时雨刮片去除杂质、雪、雨等,并且防止司机的前方视野变差。当电机驱动连接到雨刮臂的连接装置时,雨刷片执行扇形的重复性的往复操作。
雨刮片包括与玻璃表面接触的长雨刮条和在纵向保持并支撑该雨刮条的导向弹簧。已知包含导向弹簧的雨刮片为本领域的“传统”雨刮片。近来,采用这样的雨刮片:使用一个以预定曲率弯曲的并形成为长细条形状的导向弹簧。在本领域中,这种雨刮片称为平雨刮片或平条雨刮片。
与“传统”雨刮片相比,平雨刮片具有较小的高度并受到较少的空气阻力。利用均布载重,平雨刮片还能够使得雨刮条与玻璃表面接触。包含平雨刮片的平雨刮片组件包括设置在导向弹簧的中央部分的适配器。平雨刮片组件与雨刮臂相连,使得适配器可分离地连接到雨刮臂的端部。
现有的平雨刮片包括以下几种:一种平雨刮片是通过使用轭将导向弹簧与雨刮条彼此连接;一种平雨刮片是底座部分分为右和左的两个部件,两个部件彼此连接以围绕平雨刮片的右侧和左侧,从而固定底座部分;一种平雨刮片是底座部分置于导向弹簧上,然后将底座部分的支架弯曲以围绕导向弹簧的右侧和左侧,从而固定底座部分;以及,一种平雨刮片是将围绕导向弹簧的右侧和左侧的底座部分的支架通过使用超声波等与导向弹簧焊接从而固定底座部分。
使用轭的平雨刮片具有以下问题:各部分的数目变得更大,导向弹簧与扰流板是分离的,并且平雨刮片的整体高度增加。上述的现有平雨刮片还具有较大数目的部件,包括雨刷片组件,并且具有复杂的装配方法。
因此,有必要研究具有以下特征的平雨刮片:能够不使用轭而将导向弹簧连接到雨刮条而使导向弹簧连接到雨刮条所需部件的数目最小化,能够通过使用挤压成型方法而不是注塑成型方法来降低制造扰流板的成本,能够防止导向弹簧与扰流板分离,能够使其装配方法更简单,并能够减少其整体高度。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雨刮片包括: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扰流板40;以及底座部分100。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连接到扰流板40。扰流板4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中央部分41。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插入到底座槽101中。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底座部分100可以由刚性不变形的材料制成。
开口102可以由一对右侧和左侧的延伸部分101a从底座部分100下部的两侧向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的延伸而在底座槽101下方形成。开口102的宽度L1小于底座槽101的内部宽度L2。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角103。在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该上端对面的内角103之间的间隙L3小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截面的外轮廓的宽度方向长度L4,该截面垂直于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并且间隙L3大于导向弹簧30的宽度方向长度L5。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开始变形以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所述第一表面接触中央部分41,在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表面接触中央部分41。
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可以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朝向所述开口102减小。
朝向所述底座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分101a的长度可以是彼此不同的。
扰流板40可以包括连接槽42,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插入到连接槽42中。
扰流板40可以包括在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上从中央部分41向外形成的第一肋片43和第二肋片45。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连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时,第一肋片43的第一表面44与在底座部分100的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底座表面104可以相互面对,并且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与在底座部分10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底座表面106可以相互面对,第一表面44朝向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第二表面46朝向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
雨刮条10可以包括在雨刮条10的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突起14。导向弹簧30可以包括在其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插入部分34,并且所述第一突起14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分34中。
雨刮条1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雨刮条1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突起15。导向弹簧30可以包括在其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插入部分35,并且第二突起15被插入到第二插入部分35中。
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朝向其所在的导向弹簧30的一端可以是开口的。
底座部分100可以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内表面107上形成。
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可以包括外表面47,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外表面47上形成。
底座部分100可以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在内表面107上形成。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可以包括外表面47,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外表面47上形成,每个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分别对应于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连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以分别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啮合。
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所述凹陷部分108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该楔形具有位于沿内表面107与开口102的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108a,或者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凸起部分109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该楔形具有位于沿内表面107与开口102的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109a。
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该楔形具有位于沿外表面47与开口102的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48a,或者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凹陷部分49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该楔形具有位于沿外表面47与开口102的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49a。
附图说明
图1为平雨刮片组件的整体配置的立体图;
图2为将图1中的平雨刮片组件分解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雨刮条的一端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的导向弹簧的立体图;
图5为图2中的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
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其中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图7b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其中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
图8a和图8b为描述图2中的扰流板连接到图2中的导向弹簧和雨刮条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9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
图10a为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实施例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图10b为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的实施例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
图11a和图11b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的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12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连接到图2中的扰流板、导向弹簧以及雨刮条的立体图;
图13为在图2中的底座部分已经连接到图2中的扰流板、导向弹簧以及雨刮条的状态下,通过在平雨刮片纵向垂直切开平雨刮片中央部分的宽度方向而获得的截面图;
图14为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以及
图15a为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凸起部分并且已经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实施例中,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图15b为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凹陷部分并且已经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的实施例中,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各部件中,将省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清楚地理解并容易付诸实践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使得本发明的主题不清楚。
以下首先将描述平雨刮片组件的整体配置。
图1为平雨刮片组件的整体配置的立体图。图2为将图1中的平雨刮片组件分解后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平雨刮片组件1包括紧密地接触汽车的玻璃表面的平雨刮片2,并包括适配器3,适配器3装配到平雨刮片2的中央部分,从而连接平雨刮片2到雨刮臂(未示出)。
以下将描述平刮片2。
如图1和图2所示,平雨刮片2包括:以紧密地接触汽车的玻璃表面的方式刮拭汽车的玻璃表面的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其置于雨刮条10上并支撑雨刮条10;扰流板40,其连接到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并将它们固定;以及底座部分100,其将平雨刮片2与适配器3连接。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连接到扰流板40。扰流板40连接到底座部分100。
此处,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包括区别于底座部分100的单独适配器3,本发明是不必局限于此。底座部分100可以与适配器3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底座部分100可以包括适配器3。
平雨刮片2连接到雨刮臂的前端,并承受相对于汽车的玻璃表面来自雨刷臂的压力。雨刷臂通过雨刷电机(未示出)以预定角度往复转动。因此,平雨刮片2在预定角度内刮拭汽车的玻璃表面(刮拭面)。
以下将描述雨刮条10。
图3为图2中的雨刮条的一端的立体图。图6为图2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图8b为描述图2中的扰流板连接到图2中的导向弹簧和雨刮条的过程的立体图。
如图2和图3所示,雨刮条10包括:由导向弹簧30支撑的基底11,和设置于基底11下方、直接与玻璃表面接触并刮拭玻璃表面的雨刮唇12。雨刮条10整体上沿平雨刮片2的主轴方向为细长的形状并由诸如橡胶材料的弹性材料制成或由弹性复合材料制成。雨刮条10被设置为以滑动的方式与汽车的玻璃接触并去除玻璃表面的杂质。
参照图2、3和8b,基底11由导向弹簧30所支撑并与导向弹簧30一起插入到下面所述的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使得基底11作为整体被支撑以保持与导向弹簧30接触。基底11和雨刮唇12沿雨刮条10的纵向连续延伸。
基底11包括沿基底11的纵方向延伸的保持部分13。保持部分13以滑动的方式接受一对右侧和左侧的水平延伸部件42a(见图6),该部件从扰流板40下部的两侧向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水平延伸,从而形成连接槽42。
此外,可以在雨刮条10的基底11的至少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第一突起14。第一突起14可以形成为插入到下面所述的第一插入部分34中,该第一插入部分34形成于导向弹簧30的一端,该端对应于基底11的一端。第二突起15可以形成在雨刮条10的基底11的另一纵向端。第二突起15可以形成为插入到下面所述的第二插入部分35中,该第二插入部分35形成于导向弹簧30的一端,该端对应于基底11的另一端。此处,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的数目可对应于第一插入部分34和第二插入部分35的数目,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可形成为具有与第一插入部分34和第二插入部分3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以下将描述导向弹簧30。
图4为图2中的导向弹簧的立体图。图8a和图8b为描述图2中的扰流板连接到图2中的导向弹簧和雨刮条的过程的立体图。
参照图2和4,导向弹簧30沿平雨刮片2的主轴方向具有细长的形状。
第一插入部分34可以在导向弹簧30的至少一个纵向端上形成。在雨刮条10的一端形成的第一突起14被插入到第一插入部分34中,该端对应于导向弹簧30的上述纵向端。第二插入部分35可以在导向弹簧3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在雨刮条10的一端形成的第二突起15被插入到第二插入部分35中,该端对应于导向弹簧30的上述另一纵向端。此处,插入部分34和35的数目可对应于第一和第二突起14和15的数目,并且插入部分34和35可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此处,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可具有朝向其所在的导向弹簧30的一端的开口形状。
参照图8a和8b,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可以沿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被引导并被插入到下面描述的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
当由雨刮臂施加压力时,压力通过底座部分100、扰流板40和导向弹簧30分布至雨刮条10。因此,导向弹簧30应具有弹性和刚度,以保持雨刮条10的形状。
以下将描述扰流板40。
图5为图2中的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立体图。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其中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图7b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扰流板的正视图,其中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图11a和图11b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的下表面的立体图。图12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连接到图2中的扰流板、导向弹簧以及雨刮条的立体图。图15a为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凸起部分并且已经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实施例中,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图15b为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上已经形成了凹陷部分并且已经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的实施例中,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
参照图2、5、6、11a和11b,扰流板40沿平刮片2的主轴方向具有细长的形状并具有顶部表面倾斜的截面。将扰流板40连接以安装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并且将它们固定。扰流板40可包括:沿扰流板40的纵向、从扰流板40向外形成的第一肋片43和第二肋片45,设置在第一肋片43与第二肋片45之间、大概在扰流板40的中部的中央部分41,以及连接槽42,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引导并插入该槽中。此处,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可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扰流板40可由一种相比于底座部分100较容易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例如,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 resin,TPU)、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TPE),可以使用诸如以下的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s,EPDM)。然而,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和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 resin,TPU)具有较高的制造成本,并且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由于重金属毒性而不能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因此,优选的是,利用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s,EPDM)来制造扰流板40。
连接槽42接收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并以围绕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的形式被连接。相应地,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固定到扰流板40,使得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不与扰流板40分离。
参照图2、6、8a和8b,扰流板40除中央部分41之外具有恒定的截面形状。当在扰流板的中央部分41形成有啮合表面等可以配合到底座部分中形成的啮合凹槽时,扰流板可能没有恒定截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扰流板必须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造。然而,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扰流板40具有恒定截面形状,扰流板40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方法制造,从而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处,在通过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扰流板40后,通过使用已知的现有技术,可移除一体成型的肋片的纵向中央部分来形成中央部分41。在中央部分41的形成中,为方便加工,当具有预定大小的一对凹槽首先在扰流板纵向中部的宽度方向两侧被加工后,可以将一体成型的肋片在基于加工后的凹槽的纵向两侧以预定数值移除。
这样,当形成了第一肋片43和第二肋片45时,第一肋片43的第一表面44与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同时形成,其中,第一表面44朝向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第二表面46朝向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见图5)。
参照图7a和7b,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上形成。此处,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时,扰流板40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只形成在由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与下文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接触而形成的区域中。然而,扰流板40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不一定需要在中央部分41的整个外表面47外上形成。可以考虑,扰流板40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外表面47的一部分上形成。还可以可虑,凸起部分48和凹陷部分49是一起形成的,或者在凸起部分48之间或凹陷部分49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时,每个楔形都具有位于沿外表面47与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的开口102的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48a。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凹陷部分49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时,每个楔形都具有位于沿外表面47与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的开口102的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49a。
此处,尽管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上形成,但是扰流板40具有恒定的截面形状,使得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扰流板40。因此,降低了扰流板40的制造成本。
以下,将描述底座部分100。
图9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图10a为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凹陷部分的实施例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图10b为在底座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凸起部分的实施例中的底座部分的正视图。图11a和图11b为图2中的底座部分的下表面的立体图。图13为在图2中的底座部分已经连接到图2中的扰流板、导向弹簧以及雨刮条的状态下,通过在平雨刮片纵向垂直切开平雨刮片中央部分的宽度方向而获得的截面图。图14为沿图1中示出的线A-A’的截面图。
参照图2、9、11a、和11b,底座部分100将平雨刮片2与适配器3连接。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被插入到该底座槽101中;第一底座表面104,其形成在底座部分100的一个纵向端上,并且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时,该第一底座表面104与扰流板40的第一肋片43的第一表面44相互面对;以及第二底座表面106,其形成在底座部分10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并且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下面所述的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该第二底座表面106与扰流板40的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相互面对。
参照图9,开口102在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的下面形成。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角103。此处,开口102由一对右侧和左侧的延伸部分101a从底座部分下部的两侧朝向底座部分10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延伸而形成,从而形成底座槽101。开口102的宽度L1小于底座槽101的内宽度L2。
此处,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可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开始变形以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该第一表面接触中央部分41,在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的状态下,该第二表面接触中央部分41。此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可以是弯曲的,使得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朝向开口102而减小,或者使得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的减小率朝向开口102而逐渐增大。延伸部分101a的邻近开口102的第一表面可以是几乎垂直地形成的。
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的条件为,例如:在底座槽101的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该上端对面的内角103之间的间隙L3应当小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垂直于扰流板纵向方向的截面的外轮廓的宽度方向长度L4,并应当大于导向弹簧30的宽度方向长度L5(见图4和12)。此处,在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该上端对面的内角103之间的间隙L3表示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内角103之间的最大间隙。
此处,尽管图9示出了底座部分100的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是彼此对称的,换言之,图9示出了朝向底座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分101a的长度是彼此相同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可以是彼此不对称的,换言之,一对延伸部分101a的长度可以是彼此不同的。此处,在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当中,形成为更靠近第二底座表面106的一个延伸部分101a可以比另一延伸部分101a更短,该第二底座表面106与扰流板40的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接触。
参照图10a和10b,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可在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上形成。此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不一定需要在底座部分100的整个内表面107上形成。可以考虑,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在内表面107的一部分上形成。还可以考虑,凹陷部分108和凸起部分109是一起形成的,或者在凹陷部分108之间或凸起部分109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每个楔形都具有位于沿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与底座槽101的开口102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108a。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凸起部分109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每个楔形都具有位于沿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与底座槽101的开口102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109a。
以下,将按顺序描述平雨刮片2的连接方法。
如图2、6、8a和8b所示,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沿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被引导并插入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
根据实施例,首先,将雨刮条10的一部分(大约为整个雨刮条10长度的三分之二)沿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
接下来,将导向弹簧30沿其纵向方向插入到雨刮条10的基底11与扰流板40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
此处,在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4在雨刮条10的纵向的一端上形成,第二突起15在雨刮条10的纵向的另一端上形成,第一插入部分34在导向弹簧30的一纵向端上形成,并且第二插入部分35在导向弹簧30的另一纵向端上形成,由于在雨刮条10的一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突起14位于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内,应当将导向弹簧30沿纵向方向插入到连接槽42中,使得在导向弹簧30的一纵向端上形成的并朝向该端开口的第一插入部分34沿纵向方向被首先插入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内。将导向弹簧30沿纵向方向插入连接槽42中,直到雨刮条10的第一突起14沿纵向方向被插入到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内(直到导向弹簧30插入的长度与已经插入到连接槽42中的雨刮条10的长度大致相同)。
然后,将在雨刮条10的另一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突起15插入到在导向弹簧30的另一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插入部分35中。
然后,已经通过雨刮条10的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和第二插入部分35而彼此连接的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完全地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尽管在将雨刮条10首先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后将导向弹簧30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但是通过雨刮条10的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和第二插入部分35,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容易被安装并被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
已经描述了,在将雨刮条10的一部分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并将导向弹簧30的一部分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后,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被完全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在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首先彼此连接以使雨刮条10的第一突起14和第二突起15分别被插入到导向弹簧30的第一插入部分34和第二插入部分35中后,可以将相互连接的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沿纵向方向插入到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中。
如图1、9、13和14所示,将扰流板40连接到底座部分100,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如图12所示,首先,在使得具有已经插入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的连接槽42的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接触底座部分100的内角103之后,施加外部力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克服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之间的干扰,其中该延伸部分101a接触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该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槽101中。因此,扰流板40被连接到底座部分100。
此处,当底座部分100的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彼此不对称时,换言之,当一对延伸部分101a的长度彼此不同时,在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接触更靠近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当中较长的延伸部分101a后,施加外部力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克服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与一对右侧和左侧延伸部分101a当中较短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之间的干扰,其中第一表面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接触,并且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槽101中。因此,扰流板40被连接到底座部分10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引起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干扰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的长度相对较短,扰流板40容易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此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是弯曲的,使得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朝向开口102而减小,或者使得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的减小率朝向开口102而逐渐增大。延伸部分101a的邻近开口102的第一表面是几乎垂直地形成的。相应地,当在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接触延伸部分101a的邻近开口102的第一表面后,在向扰流板40施加外部力以连接扰流板40到底座部分100时,扰流板40在其宽度方向被挤压并变形,从而使扰流板40容易被挤压并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此处,由于在底座槽101的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该上端对面的内角103之间的间隙L3小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垂直于扰流板纵向方向的截面的外轮廓的宽度方向长度L4(见图6和12),并且大于导向弹簧30的宽度方向长度L5(见图4和12),通过底座槽101的开口102与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之间的摩擦力或通过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与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之间的摩擦力,将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从底座槽101的开口102向外推,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的厚度由于推动而减小。相应地,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插入到连接槽42内,并在弹性和刚性的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一表面与弹性和刚性的导向弹簧30之间,或在弹性和刚性的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与弹性和刚性的导向弹簧30之间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因此,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
如图14所示,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的状态下,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和延伸部分101a的第二表面可以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接触。
然而,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后,当有意将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分开时,通过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与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之间的摩擦力,沿相反方向、朝向底座槽101的开口102的方向推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推动而增大。由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在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与导向弹簧30之间通过更强的压力而紧密地接触,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不能以滑动的方式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分离。
此外,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后,当有意将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分开时,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与延伸部分101a的第二表面接触的一个区域被底座部分100的延伸部分101a的第二表面进一步压紧。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该压紧而增大。由于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两侧在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与导向弹簧30之间通过更强的压力而紧密地接触,因此使得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不能以滑动的方式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分离。
如图10a、10b、11a和11b所示,为了加强这种特点,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上形成,并且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可在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上形成。
如图15a和15b所示,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可分别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啮合。
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后,当有意将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分开时,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的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的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防止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以滑动的方式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分离。因此,这确保了扰流板40永远不会与底座部分100分离,除非底座部分100被物理损坏。
因此,为了在不物理损坏底座部分100的情况下使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分离,在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扰流板40和底座部分100已经互相连接的状态下,只有在以滑动的方式沿纵向方向将导向弹簧30从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分离之后,扰流板40才能从底座部分100分离。在日常使用环境中,当电机驱动连接到雨刮臂的连接装置时,平雨刮片2执行扇形的重复性的往复操作,扰流板40不与底座部分100分离。
此外,如图2和13所示,当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时,第一肋片43的第一表面44与底座部分100的第一底座表面104相互面对,并且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与底座部分100的第二底座表面106相互面对。在扰流板40一旦被连接到底座部分100之后,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之间沿平雨刮片2主轴方向的相对运动是受到限制的。
现有方法中的平雨刮片包括:一种平雨刮片,其中,通过使用轭将导向弹簧与雨刮条彼此连接,在这种平雨刮片中,底座部分分为右侧和左侧的两个部件,两个部件彼此连接以围绕平雨刮片的右侧和左侧,从而固定底座部分,在这种平雨刮片中,底座部分置于导向弹簧上,然后将底座部分的支架弯曲以围绕导向弹簧的右侧和左侧,从而固定底座部分,并且在这种平雨刮片中,是将围绕导向弹簧的右侧和左侧的底座部分的支架通过使用超声波等与导向弹簧焊接从而固定底座部分。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雨刮片2中,可以简单地通过挤压并将连接到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的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因此,可以将用于连接导向弹簧到雨刮条的所需部件的数量最小化,并可以使装配导向弹簧和雨刮条更简单。
尤其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雨刮片2中,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可被挤压而弹性形变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在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底座部分100的底座槽101中后,当有意将扰流板40与底座部分100分开时,扰流板40的中央部分41的外表面47不能以滑动的方式与底座部分100的内表面107分离。因此,在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扰流板40和底座部分100已经互相连接的状态下,扰流板40可以连接到底座部分100而不会通过简单的结构互相分离,除非底座部分100被物理损坏。
导向弹簧30和雨刮条10不使用轭而彼此连接,使得将导向弹簧30连接到雨刮条10所需的部件的数目可以最小化,并且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方法取代注塑成型方法来制造扰流板40。相应地,可以降低其制造成本。
此外,扰流板40的连接槽42接收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并以围绕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的形式连接。相应地,雨刮条10和导向弹簧30不与扰流板40分离。
此外,由于雨刮条10、导向弹簧30和扰流板40可以不使用轭而互相连接,因此降低了平雨刮片2的整体高度。
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和效果等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仅限于一个实施例。此外,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特征、结构和效果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进行结合或修改。因此,与组合和修改相关的内容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这些仅为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变化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组件进行修改。此外,由修改和应用引起的差异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内。

Claims (14)

1.一种平雨刮片,包括:
雨刮条(10);
导向弹簧(30);
扰流板(40);以及
底座部分(100),
其中,所述雨刮条(10)和所述导向弹簧(30)连接到所述扰流板(40),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中央部分(41),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插入到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开口(102)由一对右侧和左侧的延伸部分(101a)从所述底座部分(100)下部的两侧向所述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的延伸而在所述底座槽(101)下方形成,
其中朝向所述底座部分(100)的宽度方向所述中央部分延伸的所述一对延伸部分(101a)的长度是彼此不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由刚性不变形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雨刮片,
其中,所述开口(102)的宽度(L1)小于所述底座槽(101)的内部宽度(L2);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角(103);
其中,在所述延伸部分(101a)的一个上端与所述上端对面的所述内角(103)之间的间隙(L3)小于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的截面的外轮廓的宽度方向长度(L4),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并且所述间隙(L3)大于所述导向弹簧(30)的宽度方向长度(L5);
并且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延伸部分(101a)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开始变形以被挤压并被插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时,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中央部分(41),在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中央部分(41)已经被挤压并被插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表面接触所述中央部分(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延伸部分(101a)的所述第一表面是弯曲的,使得所述延伸部分(101a)的厚度朝向所述开口(102)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扰流板(40)包括连接槽(42),所述雨刮条(10)和所述导向弹簧(30)被插入到连接槽(4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雨刮片,
其中所述扰流板(40)包括在所述扰流板(40)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中央部分(41)向外形成的第一肋片(43)和第二肋片(45);
并且其中,当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连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时,所述第一肋片(43)的第一表面(44)与在所述底座部分(100)的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底座表面(104)相互面对,并且所述第二肋片(45)的第二表面(46)与在所述底座部分(10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底座表面(106)相互面对,所述第一表面(44)朝向所述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所述第二表面(46)朝向所述扰流板的纵向中央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雨刮片,
其中所述雨刮条(10)包括在所述雨刮条(10)的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突起(14);
并且其中所述导向弹簧(30)包括在其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一插入部分(34),并且所述第一突起(14)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分(34)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雨刮片,
其中所述雨刮条(10)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雨刮条(10)的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突起(15);
并且其中所述导向弹簧(30)包括在其另一个纵向端上形成的第二插入部分(35),并且所述第二突起(15)被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入部分(35)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导向弹簧(30)的所述第一插入部分(34)朝向所述导向弹簧(30)的一端是开口的,所述第一插入部分(34)在所述一端中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在所述内表面(107)上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雨刮片,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包括外表面(47),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所述外表面(47)上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雨刮片,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所述内表面(107)上形成;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包括外表面(47),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所述外表面(47)上形成,每个所述凸起部分(48)或所述凹陷部分(49)分别对应于所述凹陷部分(108)或所述凸起部分(109);
并且其中,当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连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时,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的所述外表面(47)的所述凸起部分(48)或所述凹陷部分(49)分别与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内表面(107)的所述凹陷部分(108)或所述凸起部分(109)啮合。
13.一种平雨刮片,包括:
雨刮条(10);
导向弹簧(30);
扰流板(40);以及
底座部分(100),
其中,所述雨刮条(10)和所述导向弹簧(30)连接到所述扰流板(40),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中央部分(41),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插入到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开口(102)由一对右侧和左侧的延伸部分(101a)从所述底座部分(100)下部的两侧向所述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的延伸而在所述底座槽(101)下方形成,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在所述内表面(107)上形成,
并且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内表面(107)的所述凹陷部分(108)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所述楔形具有位于沿所述内表面(107)与所述开口(102)的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108a),或者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内表面(107)的所述凸起部分(109)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所述楔形具有位于沿所述内表面(107)与所述开口(102)的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109a)。
14.一种平雨刮片,包括
雨刮条(10);
导向弹簧(30);
扰流板(40);以及
底座部分(100),
其中,所述雨刮条(10)和所述导向弹簧(30)连接到所述扰流板(40),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中央部分(41),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槽(101),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插入到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被挤压而弹性变形并随后被插入到所述底座部分(100)的所述底座槽(101)中,
其中,开口(102)由一对右侧和左侧的延伸部分(101a)从所述底座部分(100)下部的两侧向所述底座部分(100)的中央部分的延伸而在所述底座槽(101)下方形成,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100)包括内表面(107),凹陷部分(108)或凸起部分(109)在所述内表面(107)上形成,
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包括外表面(47),凸起部分(48)或凹陷部分(49)在所述外表面(47)上形成,每个所述凸起部分(48)或所述凹陷部分(49)分别对应于所述凹陷部分(108)或所述凸起部分(109),
并且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的所述外表面(47)的所述凸起部分(48)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所述楔形具有位于沿所述外表面(47)与所述开口(102)的距离较小的啮合表面(48a),或者其中所述扰流板(40)的所述中央部分(41)的所述外表面(47)的所述凹陷部分(49)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楔形的形状,所述楔形具有位于沿所述外表面(47)与所述开口(102)的距离较大的啮合表面(49a)。
CN201410768732.5A 2014-03-11 2014-12-12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8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28454A KR101565825B1 (ko) 2014-03-11 2014-03-11 플랫 와이퍼 블레이드 및 그 결합방법
KR10-2014-0028454 2014-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716A CN104908716A (zh) 2015-09-16
CN104908716B true CN104908716B (zh) 2017-05-24

Family

ID=5214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873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8716B (zh) 2014-03-11 2014-12-12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58965A1 (zh)
EP (1) EP2918457A1 (zh)
JP (1) JP6040463B2 (zh)
KR (1) KR101565825B1 (zh)
CN (1) CN104908716B (zh)
RU (1) RU2583124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7768B2 (en) 2011-04-21 2016-10-04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Vortex damping wiper blade
MX345011B (es) 2011-07-28 2017-01-11 Pylon Mfg Corp Adaptador, conector y conjunto de limpiaparabrisas.
US9108595B2 (en) 2011-07-29 2015-08-18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CA2865292C (en) 2012-02-24 2018-03-13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US20130219649A1 (en) 2012-02-24 2013-08-29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US10723322B2 (en) * 2012-02-24 2020-07-28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with cover
US10829092B2 (en) 2012-09-24 2020-11-10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with modular mounting base
US10166951B2 (en) 2013-03-15 2019-01-01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US9505380B2 (en) 2014-03-07 2016-11-29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and assembly
US10363905B2 (en) 2015-10-26 2019-07-30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per blade
CN109311451B (zh) 2016-05-19 2022-08-23 电缆塔制造有限公司 挡风玻璃雨刮器片
CN109715449A (zh) 2016-05-19 2019-05-03 电缆塔制造有限公司 挡风玻璃雨刮器连接器
CN109311452A (zh) 2016-05-19 2019-02-05 电缆塔制造有限公司 挡风玻璃雨刮器连接器
US11040705B2 (en) 2016-05-19 2021-06-22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US10766462B2 (en) 2016-05-19 2020-09-08 Pylo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or
FR3067312A1 (fr) * 2017-06-09 2018-12-14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Balai d'essuie-glac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grave, et deflecteur aerodynamique grave pour un balai d'essuie-gl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6397A1 (de) * 2000-11-02 2002-05-10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Wischvorrichtung
CN101119877A (zh) * 2005-02-14 2008-02-06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具有抗转动系统的封装梁
WO2008095782A1 (fr) * 2007-01-30 2008-08-14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Balai d'essuie-glace comportant une vertebre interne realisant le blocage d'un element de liaison sur la monture de support
CN101687494A (zh) * 2007-06-27 2010-03-31 联邦莫古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挡刮雨器装置
CN103118907A (zh) * 2010-09-30 2013-05-22 联邦莫古尔股份有限公司 挡风玻璃刮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95675Y1 (ko) * 2000-04-27 2000-09-01 강동훈 와이퍼 블레이드
DE10025706A1 (de) * 2000-05-25 2001-11-29 Bosch Gmbh Robert Wischblatt zum Reinigen von Fahrzeugscheiben
US20060064840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Se-Heon Park Automotive wiper
US7350259B2 (en) 2005-07-28 2008-04-01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Relative axial translation prevention system for wiper blade assemblies
JP4586752B2 (ja) * 2006-03-16 2010-11-2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DE602008006668D1 (de) * 2008-03-20 2011-06-16 Federal Mogul Sa Scheibenwischvorrichtung
EP2236366B1 (en) * 2009-04-02 2011-06-29 Federal-Mogul S.A.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DE102010062910A1 (de) * 2010-12-13 2012-06-14 Robert Bosch Gmbh Wischblattvorrichtung
JP2013018308A (ja) * 2011-07-07 2013-01-31 Asmo Co Ltd ワイパブレード
DE102011090099A1 (de) * 2011-12-29 2013-07-04 Robert Bosch Gmbh Wischblattadaptereinheit
US20130185891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Eletromecanica Dyna S/A Disposition Introduced in Windshield Wiper Blade and the Respective Assembl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6397A1 (de) * 2000-11-02 2002-05-10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Wischvorrichtung
CN101119877A (zh) * 2005-02-14 2008-02-06 坦尼科汽车操作有限公司 具有抗转动系统的封装梁
WO2008095782A1 (fr) * 2007-01-30 2008-08-14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Balai d'essuie-glace comportant une vertebre interne realisant le blocage d'un element de liaison sur la monture de support
CN101687494A (zh) * 2007-06-27 2010-03-31 联邦莫古尔股份有限公司 风挡刮雨器装置
CN103118907A (zh) * 2010-09-30 2013-05-22 联邦莫古尔股份有限公司 挡风玻璃刮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83124C1 (ru) 2016-05-10
KR20150106216A (ko) 2015-09-21
KR101565825B1 (ko) 2015-11-05
EP2918457A1 (en) 2015-09-16
CN104908716A (zh) 2015-09-16
JP2015171885A (ja) 2015-10-01
JP6040463B2 (ja) 2016-12-07
US20150258965A1 (en)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716B (zh) 平雨刮片及连接方法
US9045114B2 (en) Beam blade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having a fluid manifold mounting system
US8959700B2 (en) Wiper blade
US9434353B2 (en) Flat wiper blade
JP4674201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US9714008B2 (en) Flat wiper blade and coupling method thereof
US8533899B2 (en)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US20140196241A1 (en) Flat wiper blade assembly
MX2008014724A (es) Dispositivo limpiador de parabrisas.
US10576938B2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US8627539B2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coupling wiper arm
US20190031151A1 (en) Advanced adapter for a wiper blade of a motor vehicle,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n adapter
US20150375716A1 (en) Wiper blade
CN10569135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挡擦拭器
US20160221539A1 (en) Wiper lip for a windshield wiper device
US20150166015A1 (en) End cap for wiper assembly
CN103118907A (zh) 挡风玻璃刮水装置
CN109305129A (zh) 车辆擦拭器刮片
JP2022160850A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KR200445232Y1 (ko) 스포일러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와이퍼 블레이드
EP3078553B1 (en) Wiper blade assembly
US10246057B2 (en) Adaptor for connecting a windscreen wiper unit to a driving arm
CN110582435A (zh) 擦拭器刮片的端部件和擦拭器橡胶件
KR101645258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US20200114879A1 (en) Bending member for wiper bla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Daegu,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KB Wiper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Daegu,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Kyung Chang Ind.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