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4174A -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4174A
CN104904174A CN201480004394.6A CN201480004394A CN104904174A CN 104904174 A CN104904174 A CN 104904174A CN 201480004394 A CN201480004394 A CN 201480004394A CN 104904174 A CN104904174 A CN 104904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reference signal
cyclic prefix
uplink
detection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4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4174B (zh
Inventor
梁锡喆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0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4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得终端能够在用于通过包括被设定为具有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一小区和被设定为具有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二小区来支持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特定子帧中通过第一小区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以及在所述特定子帧中通过第二小区发送探测基准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长度,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间隔在特定间隔期间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发送间隔交叠,并且当所述终端的发送功率不超过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间隔期间省略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Description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其中聚合了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循环前缀的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开发来提供包括音频通信、数据通信等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通信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送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一种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系统、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系统、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系统、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设计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
设计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在同一子帧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基准信号的方法。
设计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通过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循环前缀的小区来在同一子帧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基准信号的方法。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这二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技术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本文所提供的是一种在用于支持包括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一小区和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在特定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发送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并且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发送周期在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不超过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本文所提供的是一种在用于支持包括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一小区和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RF模块经由所述第一小区在特定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并且通过所述RF模块经由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发送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并且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发送周期在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不超过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优选地,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可以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优选地,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可以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优选地,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可以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优选地,所述物理信道信号是使用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最后符号之外的剩余符号的速率匹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或基于具有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所述最后符号之外的长度的正交覆盖码而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优选地,当使用了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4个符号,而当使用了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2个符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可以属于不同的定时超前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同一子帧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基准信号。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循环前缀的小区在同一子帧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基准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能够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不限于已在上文特别描述的,并且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例示了无线电协议的层。
图2例示了物理信道和用于在LTE(-A)系统中在物理信道上发送信号的通用方法。
图3例示了LTE(-A)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radio frame)的结构。
图4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例示了UE执行以发送PUSCH的信号处理过程。
图6例示了SC-FDMA方案和OFDMA方案。
图7例示了在频域中用于满足单载波特性的信号映射方案。
图8至图11例示了PUCCH格式的时隙级结构。
图12例示了LTE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子帧的基准信号的示例。
图13例示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信系统。
图14例示了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示例。
图15例示了在LTE-A系统中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示例。
图16例示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定时关系(timing relation)的示例。
图17例示了其中聚合了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多个小区的示例。
图18例示了具有不同的TA的多个小区。
图19例示了包括循环前缀的符号间隔。
图20例示了当使用了不同的CP类型时符号间隔的长度。
图21例示了当具有不同CP长度的小区被载波聚合时同时发送SRS和PUSCH/PUCCH的示例。
图22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基站和UE。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能够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等。CDMA可以通过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或CDMA2000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radio technology)来具体实现。TDMA可以通过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Evolution,EDGE)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来具体实现。OFDMA可以通过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和演进型UTRA(E-UTRA)的无线(或无线电)技术来具体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是使用E-UTRA的E-UMTS(Evolved UMTS,演进型UMTS)的一部分。LTE-先进(Advanced)(LTE-A)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
为了清楚说明,以下描述集中于3GPP 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此外,特定术语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这样的特定术语。例如,本发明可以不仅应用于根据3GPP LTE/LTE-A标准的系统,而且应用于根据其它3GPP标准、IEEE802.xx标准或3GPP2标准的系统。
图1例示了无线电协议的层。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Physical,PHY)使用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来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Information Transfer Service)。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至上方的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并且通过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传送MAC层与PHY层之间的数据。这时,传输信道基于信道是否被共享而被粗略地划分为专用(Dedicated)传输信道和公用(Common)传输信道。此外,在不同的PHY层之间(即,在发送机侧和接收机侧的PHY层之间)传送数据。
各种层存在于第二层中。首先,介质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用来将各种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映射到各种传输信道,并且还执行用于将数个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复用(Multiplexing)。MAC层通过逻辑信道连接至上部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并且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根据要发送的信息的类型被粗略地划分为用于发送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和用于发送用户平面信息的业务信道(Traffic Channel)。
第二层的RLC层管理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的分段(segmentation)和集中(concatenation)以适当地调整数据大小,使得低层能够向无线电段发送数据。并且,RLC层提供诸如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Mode,UM)和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的三个操作模式,以保证由各个无线电承载(Radio Bearer,RB)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质量(QoS)。具体地,AMR 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ARQ)功能执行重传功能以得到可靠的数据传输。
位于第三层的最上部处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仅在控制平面中被定义。关于无线电承载(Radio Bearer,RB)的配置(Configuration)、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和释放(Release)RRC层执行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作用。这里,无线电承载(RB)表示由第一层和第二层提供用于在UE与UTRAN之间传送数据的逻辑路径。一般而言,无线电承载的配置是指规定用于提供特定服务并且设定详细参数及其操作方法中的每一个所需要的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的过程。无线电承载被划分为信令无线电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和数据无线电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其中,SRB被用作用于在控制平面中发送RRC消息的路径然而DRB被用作用于在用户平面中发送用户数据的路径。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UE在下行链路(Downlink,DL)中从基站接收信息,并且UE在上行链路(Uplink,UL)中向基站发送信息。在基站与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通用数据信息和各种控制信息。根据在它们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法,各种物理信道存在。
图2例示了物理信道和用于在LTE(-A)系统中在物理信道上发送信号的通用方法。
当UE被加电或进入新的小区时,UE在步骤S201中执行初始小区搜索(initial cellsearch)。初始小区搜索涉及与eNB同步的获取。为此,UE使其定时与eNB同步并且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P-SCH)和辅同步信道(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SCH)来获取诸如小区标识符(ID)(cellidentity)的信息。然后UE可以在小区中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来获取广播信息。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基准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来监测DL信道状态。
在初始化小区搜索之后,在步骤S202中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并且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
然后,UE可以利用eNB执行诸如步骤S203至步骤S206的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 Procedure)。为此,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上发送前导码(preamble)(S203)并且可以在PDCCH和与该PDCCH相关联的PDSCH上接收对前导码的响应消息(S204)。在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的情况下,UE可以另外执行包括附加PRACH的发送(S205)以及PDCCH信号和与该PDCCH信号对应的PDSCH信号的接收(S206)的争用解决过程(Contention Resolution Procedure)。
在上述过程之后,在通用UL/DL信号传输过程中,UE可以从eNB接收PDCCH和/或PDSCH(S207)并且向eNB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S208)。UE向eNB发送的信息被称作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和请求肯定应答/否定应答(Hybrid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HARQ-ACK/NACK)、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等。通常在PUCCH上周期性地发送UCI。然而,如果应该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则可以在PUSCH上发送它们。另外,可以在从网络接收到请求/命令后在PUSCH上非周期性地发送UCI。
图3例示了LTE(-A)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radio frame)的结构。在蜂窝OFDM无线电分组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以子帧(subframe)为单位执行,并且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持续时间。LTE(-A)标准支持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的类型1无线电帧(radio frame)结构和适用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
图3的(a)示出了类型1无线电帧的结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并且一个子帧在时域(time domain)中包括两个时隙。发送一个子帧所需要的时间将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例如,一个子帧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有0.5ms的长度。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frequency domain)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在LTE(-A)系统中,因为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指示一个符号周期。因为在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所以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并且可以被统称为符号周期。作为资源分配单位的RB可以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subcarrier)。
一个符号周期的长度(或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类型或配置(configuration)而改变。循环前缀是指报告符号的一部分(例如,符号的最后部分)或整个符号以及将经重复的部分或符号定位在符号前面。循环前缀被用来防止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或者便于频率选择性多径信道(frequency-selective multi-path channel)的信道测量。循环前缀包括扩展CP(extended CP)和普通CP(normal CP)。例如,如果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由普通CP配置,则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符号并且一个子帧可以包括14个符号。如果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由扩展CP配置,则因为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了,所以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OFDM符号在普通(normal)CP情况下的数量。在扩展CP情况下,例如,一个时隙可以包括6个符号并且一个子帧可以包括12个符号。在信道状态不稳定的情况(诸如UE以高速度移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扩展CP以进一步减小符号间干扰。将在本说明书中更详细地描述符号周期的长度。
可以将子帧中的最多前三个OFDM符号分配给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并且可以将剩余的OFDM符号分配给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图3的(b)示出了类型2无线电帧的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两个半帧(halfframe),并且各个半帧包括五个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时段(Guard Period,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例如,下行链路时隙(例如,DwPTS)被用于UE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例如,上行链路时隙(例如,UpPTS)被用于BS的信道估计和UE的上行链路发送同步。例如,上行链路时隙(例如,UpPTS)可以被用来发送用于eNB中的信道估计的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并且用来发送携带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同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preamble)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ess Channel,PRACH)。保护时段被用来消除在上行链路中由于下行链路信号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多径延迟而导致的干扰。下表1示出了在TDD模式下无线电帧中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1
[表1]
在上表1中,D表示DL子帧(downlink subframe),U表示UL子帧(uplinksubframe),并且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下表2示出了特殊子帧配置。
表2
[表2]
以上描述的无线电帧结构是纯粹示例性的,进而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的时隙的数量或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可以按照不同方式变化。
图4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4,上行链路子帧包括多个(例如,2个)时隙。时隙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包括不同数量的SC-FDMA符号。在频域中UL子帧被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数据区域包括用于发送诸如语音的数据信号的PUSCH并且控制区域包括用于发送UCI的PUCCH。PUCCH占据在频率轴上的数据区域的两端处的一对RB(例如,m=0,1,2,3)(例如,频率镜像(frequency mirrored)位置中的RB对(RB pair)))并且该RB对越过时隙边界跳频。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包括HARQ ACK/NACK、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ion,RI)等。
图5例示了UE执行以发送PUSCH的信号处理过程。
UE可以通过物理层来发送由上层(例如MAC层)生成的一个或更多个码字(codeword)。一个或更多个码字可以使用数据(包括上层的控制信息)来生成,并且可以经由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加扰模块501可以使用特定加扰信号对发送信号(例如码字)进行加扰(scrambling)以发送PUSCH。经加扰的信号被输入到调制映射器502,并且调制映射器502然后根据发送信号的类型和/或信道状态使用调制方案将经加扰的信号调制成复符号,所述调制方案诸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或16正交振幅调制(16QAM)/64正交振幅调制(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经调制的复符号可以通过层映射器503被映射到一个或更多个层。各个层可以由预编码模块504预编码(例如乘以预编码矩阵),并且然后分配给相应的发送天线。每天线分配的发送信号可以由资源元素映射器505被映射到时间-频率资源元素。然后,可以经由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SC-FDMA)信号生成器506通过相应的天线来发送经映射的信号。基站可以通过按照相反顺序执行所对应的过程从UE恢复发送信号。
当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时,与当基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时相比可能存在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因此,使用SC-FDMA方案来执行上行链路信号发送以降低PAPR并且满足单载波特性。相比之下,使用OFDMA方案来执行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因为考虑到基站的性能PAPR不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SC-FDMA信号生成器506用基站中的OFDMA信号生成器代替,并且可以按照与图5所描述的相同方式执行剩余过程(501至505)。
图6例示了SC-FDMA方案和OFDMA方案。如上所述,LTE(-A)系统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方案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方案。
参照图6,用于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的UE和用于下行链路信号发送的BS是类似的原因在于两者包括串行至并行转换器(Serial-to-Parallel Converter)601、子载波映射器603、M点IDFT模块604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添加模块606。然而,用于使用SC-FDMA方案来发送信号的UE还包括N点DFT模块602。N点DFT模块602补偿M点IDFT模块1504的IDFT处理的影响的特定部分以使得发送信号能够具有单载波特性(single carrier property)。
图7例示了在频域中用于满足单载波特性的信号映射方案。图7的(a)示出了集中式映射(localized mapping)方案并且图7的(b)示出了分布式映射(distributedmapping)方案。
图8至图11例示了PUCCH格式的时隙级结构。PUCCH包括以下格式以发送控制信息。
(1)格式(Format)1:用于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2)格式1a和格式1b:用于ACK/NACK(Acknowledgment/NegativeAcknowledgment)发送
1)格式1a:针对一个码字的BPSK ACK/NACK
2)格式1b:针对两个码字的QPSK ACK/NACK
(3)格式2:用于QPSK调制和CQI发送
(4)格式2a和格式2b:用于CQI和ACK/NACK同时发送。
表3示出了根据PUCCH格式的调制方案和每子帧比特的数量。在表3中,PUCCH格式2a和PUCCH格式2b对应于普通CP的情况。
表3
[表3]
图8例示了在普通CP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和PUCCH格式1b。图9例示了在扩展CP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和PUCCH格式1b。在PUCCH格式1a和PUCCH格式1b中,相同的控制信息在子帧内的各个时隙中重复。UE通过包括正交覆盖或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or orthogonal cover code,OC或OCC)(即,时域扩展码)w0、w1、w2、w3以及计算机生成的恒幅零自相关(Computer-Generated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CA-CAZAC)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即,不同的频域码)CG(u,τ)的不同资源来发送ACK/NACK信号。例如,正交覆盖码(OC)可以包括沃尔什(Walsh)/DFT正交码。当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的数量是6并且正交覆盖码(OC)的数量是3时,可以基于单个天线在相同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中复用总共18个UE。可以对任意时域(在FFT调制之后)或任意频域(在FFT调制之前)应用正交序列w0、w1、w2以及w3。
对于SR和持久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可以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向UE分配由循环移位(CS)、正交覆盖码(OC)和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组成的ACK/NACK资源。对于动态ACK/NACK和非持久调度(non-persistent scheduling),可以使用与PDSCH对应的PDCCH的最低(lowest)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索引将ACK/NACK资源暗含地(implicitly)分配给UE。
图10例示了在普通CP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图11例示了在扩展CP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如图10和图11所示,一个子帧在普通CP情况下包括除基准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符号之外的10个QPSK数据符号。各个QPSK符号在频域中按CS扩展并且然后被映射到对应的SC-FDMA符号。可以应用SC-FDMA符号级CS跳跃以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可以通过使用CS的CDM对RS进行复用。例如,如果假定了可用CS的数量是12或6,则可以在同一PRB中复用12或6个UE。例如,在PUCCH格式1/1a/1b和PUCCH格式2/2a/2b中,多个UE可以由CS+OC+PRB和CS+PRB复用。
图12例示了LTE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子帧的基准信号的示例。LTE系统支持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和解调基准信号作为上行链路基准信号。解调基准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能够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组合,并且可以由UE发送到基站以得到上行链路信号的解调。探测基准信号可以由用户设备发送到基站以用于上行链路调度。基站使用所接收到的SRS来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并且将所估计的上行链路信道用于上行链路调度。SRS不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组合。相同类型的基站能够被用于DMRS和SRS。
参照图12,用户设备能够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探测基准信号)以估计用于除上面发送了PUSCH的频带之外的UL频带(例如,子带(sub band))的信道或者获得关于与整个UL带宽(宽带(wide band))对应的信道的信息。在周期性地发送SRS情况下,能够经由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确定周期。在非周期性地发送SRS情况下,基站能够在PDCCH上使用UL-DL DCI格式的“SRS请求”字段来指示SRS的发送或者使用触发消息来触发(triggering)SRS的发送。在非周期性SRS情况下,用户设备能够仅在经由PDCCH指示SRS或接收到触发消息时发送SRS。
如图12所示,可用于在子帧中发送SRS的区域对应于在子帧中的时间轴上的最后SC-FDMA符号周期。在TDD特殊(special)子帧情况下,能够经由上行链路周期(例如,UpPTS)发送SRS。在根据表2将单个符号分配给上行链路周期(例如,UpPTS)的子帧配置情况下,能够经由最后一个符号发送SRS。在分配2个符号的子帧配置情况下,能够经由最后一个或两个符号发送SRS。能够根据频率位置彼此区分在相同子帧的最后SC-FDMA中发送的许多用户设备的SRS。
与PUSCH不同,SRS不执行用于转换成SC-FDMA的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运算并且在不使用由PUSCH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发送SRS。因此,如果在单载波系统中在一个子帧中同时发送SRS和PUSCH,则PUSCH被速率匹配为适合于除对应子帧的最后符号周期之外的资源。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是指通过打孔(puncturing)或重复(repetition)要发送的比特来将速率(或吞吐量)调整为期望值的操作。此外,发送除子帧的最后符号周期之外的PUSCH可以被称为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 PUSCH)。
同样地,如果在单载波系统中在一个子帧中同时发送SRS和PUCCH,则除了对应子帧的最后符号周期之外还可以处理PUC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包括除用于发送SRS的最后符号周期之外的剩余符号的短长度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Code,OCC)构造PUCCH。因此,构造除子帧的最后符号周期之外的PUCCH可以被称为缩短PUCCH格式。例如,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正交覆盖码(OCC)w0、w1、w2可以被用于缩短PUCCH格式,并且可能不在最后符号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而且,在一个子帧中发送有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基准信号)的区域对应于位于在时间轴上的各个时隙中心处的SC-FDMA符号周期。类似地,基于频率轴经由数据发送来发送DMRS。在上行链路多天线发送中应用于解调基准信号的预编码可以与应用于PUSCH的预编码相同。
表4示出了根据PUCCH格式的每时隙RS的数量的示例。表5示出了上行链路解调基准信号(DMRS)的SC-FDMA符号位置的示例。例如,在普通循环前缀应用于的子帧中的第4个SC-FDMA符号和第11个SC-FDMA符号中发送DMRS。
表4
[表4]
表5
[表5]
图13例示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信系统。
参照图13,可以收集多个UL/DL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以支持更宽的UL/DL带宽。因此,收集和使用多个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技术被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或带宽聚合(bandwidth aggregation)。分量载波可以被理解为对应频率块的载波频率(中心载波或中心频率)。CC在频域中可以或可能不彼此相邻。可以独立地确定CC的带宽。UL CC的数量和DL CC的数量不同的不对称载波聚合也许是可能的。例如,在两个DL CC和一个UL CC的情况下,不对称载波聚合可以配置有2:1。DL CC/UL CC链接在系统中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被半静态(semi-static)地配置。另外,即使系统的整个频带由N个CC配置,用于监测/接收特定UE的频带也可能限于M(<N)个CC。可以小区特定地(cell-specific)、UE组特定地(UE group-specific)或UE特定地(UE-specific)配置用于载波聚合的各种参数。
控制信息可以被配置为仅通过特定CC来发送和接收。特定CC可以被称为主CC(Primary CC,PCC)并且剩余CC可以被称为辅CC(Secondary CC,SCC)。PCC是指用于UE执行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的CC。PCC可以是指在切换过程期间指定的小区。SCC可以在RRC连接建立完成之后被配置并且可以被用来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例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可以被配置为仅在特定CC(例如PCC)上发送。术语“分量载波(CC)”可以与载波、小区等可交换地使用。例如,在主频率(或PCC)上操作的小区可以被称为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并且在辅频率(或SCC)上操作的小区可以被称为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PCell和SCell分别可以与PCC和SCC可交换地使用,并且可以统称为服务小区。
图14例示了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示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个示例中假定了UCI是ACK/NACK(A/N),但是UCI不限于此。UCI可以包括诸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例如,CQI、PMI、RI)或调度请求信息(例如,SR)的控制信息。
参照图14,5个DL CC可以链接至一个UL CC,从而形成不对称载波聚合。从UCI发送的观点可以配置所例示的不对称载波聚合。也就是说,可以不同地配置针对UCI的DL CC-UL CC链接和针对数据的DL CC-UL CC链接。当为了易于说明假定了一个DL CC能够携带多达两个码字时,需要至少两个ACK/NACK比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通过一个UL CC来发送针对通过5个DL CC接收到的数据的ACK/NACK,需要至少10个ACK/NACK比特。为了对于各个DL CC还支持不连续发送(DTX)状态,对于ACK/NACK发送来说需要至少12个比特(=55=3125=11.61个比特)。常规的PUCCH格式1a/1b结构不能够发送这样的扩展ACK/NACK信息,因为常规的PUCCH格式1a/1b结构能够发送多达2个ACK/NACK比特。尽管载波聚合已被例示为UCI信息的量的增加的原因,但是还可能由于天线的数量的增加以及回程子帧存在于TDD系统或中继系统中而增加UCI信息的量。与ACK/NACK的情况类似,即使当通过一个UL CC来发送与多个DL CC相关联的控制信息时,应该被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量也增加。例如,当需要针对多个DLCC发送CQI/PMI/RI时可以增加UCI有效负荷。
需要PUCCH格式来支持图14的示例。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反馈UCI(例如,多个ACK/NACK比特)的PUCCH格式被称为PUCCH格式3。例如,PUCCH格式3可以被用来发送与在多个DL服务小区上发送的PDSCH(或PDCCH)对应的ACK/NACK信息(有可能包括DTX状态)。
图15例示了在LTE-A系统中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使用PUCCH格式3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示例。与PUCCH格式1或PUCCH格式2相比,图15的示例采用了块扩展(block-spreading)技术。
如图15所例示的,块扩展(block-spreading)技术是指使用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Cover Code,OCC)时域扩展(time-domain spreading)符号序列并且发送该扩展符号序列。根据块扩展技术,能够使用OCC在同一资源块(RB)中对数个UE的控制信号进行复用(multiplexing)。在如以上所描述的PUCCH格式2(例如图10和图11)的情况下,在时域中自始至终发送一个符号序列,并且使用应用于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cyclic shift)对UE进行复用。相比之下,在基于块扩展(Block-spreading)的PUCCH格式的情况下,一个符号序列在整个频域中被发送,并且使用基于OCC的时域扩展(time-domain spreading)来执行UE复用(UE multiplexing)。
例如,如图15所例示的,一个符号序列使用长度-5(length-5)(扩展因子(spreadingfactor,SF)=5)OCC C1、C2、C3、C4、C5被映射成5个SC-FDMA符号并且然后发送。在图15的示例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总共两个基准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符号被用于一个时隙,但是可以将该示例修改为使用3个基准信号(RS)符号并且使用SF=4OCC。在这种情况下,RS符号可以是从具有特定循环移位(cyclic shift)的CAZAC序列(sequence)生成的,并且可以按照正被应用(或按比例放大)到时域中的多个RS符号的特定OCC的形式发送。在图15的示例中,假定每各个OFDM符号使用12个调制符号并且QPSK被用于各个调制符号(modulation symbol),每各个时隙能够被发送的比特的最大数量是12x2=24个比特。因此,可以在两个时隙中发送总共48个比特(例如表3)。如果在图15的示例中使用缩短PUCCH格式,则一个符号序列可以使用长度-4块扩展码(OCC)C1、C2、C3、C4被映射成4个SC-FDMA符号并且然后发送。因此,可能不在最后符号中发送控制信息。
图16例示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定时关系(timing relation)的示例。
在LTE系统中,信号花费来从UE到达基站的时间的长度可以根据小区的半径、UE在小区中的位置、UE的移动性等而变化。也就是说,除非基站针对各个UE控制UL发送定时,否则在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期间在UE之间存在干扰的可能性,并且这引起基站中的误码率的增加。信号花费来从UE到达基站的时间的长度可以被称为定时超前(timing advance)。假定UE可以随机地位于小区内,从UE到eNB的定时超前可以基于UE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基站必须管理或处理由小区内的UE发送的所有数据或信号以防止UE之间的干扰。即,基站必须根据各个UE的环境来调整或管理UE的发送定时,并且这样的调整(adjust)或管理(manage)可以被称为定时超前(timing advance)(或时间对准(time alignment))的维持(maintenance)。
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执行定时超前(或时间对准)的维持。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基站接收从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基站能够使用所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来计算定时超前(Sync)值,其中定时超前值将(即,更快地或较慢地)调整UE的信号发送定时。能够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向UE通知所计算出的定时超前值,并且UE可以基于所计算出的定时超前值来更新(update)信号发送定时。作为另选方案,基站可以周期性地或随机地接收从UE发送的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基站可以基于SRS来计算定时超前(Sync)值,并且UE可以基于所计算出的定时超前值来更新信号发送定时。
如以上所说明的,基站可以经由随机接入前导码或SRS来测量UE的定时超前,并且可以向UE通知时间对准的调整值。这里,用于时间对准的值(即,时间对准的调整值(adjustment value))能够被称为定时超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可以由MAC(介质访问控制)层处理TAC。因为UE不保持在固定位置中,所以发送定时根据UE的位置和/或移动性被频繁地改变。因此,如果UE从eNB接收到定时超前命令(TAC),则UE期望定时超前命令仅对于特定时间间隔有效。时间对准定时器(Time Alignment Timer,TAT)被用于指示或表示特定时间间隔。因此,当UE从基站接收到TAC(时间提前命令)时启动了时间对准定时器(TAT)。
参照图16,从UE发送上行链路无线电帧号i可以在UE处启动所对应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之前(NTA+NTAoffset)×Ts秒启动,其中0≤NTA≤20512,对于FDD帧结构NTAoffset=0并且对于TDD帧结构NTAoffset=624。当NTA由定时超前命令指示时,UE可以通过使用(NTA+NTAoffset)×Ts来调整UE信号(例如,PUCCH、PUSCH、SRS等)的发送定时。可以以16Ts的倍数为单位调整UL发送定时。Ts表示采样时间。随机接入响应中的定时超前命令(TAC)是11个比特并且指示0至1282的值,并且NTA作为NTA=TA*16被给出。另选地,定时超前命令(TAC)是6个比特并且指示0至63的值,并且NTA作为NTA,old+(TA-31)*16被给出。在子帧n中接收到的定时超前命令是从子帧n+6开始应用的。
图17例示了其中聚合了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多个小区的示例。在LTE-A系统中,可以许可其中UE属于不同频带(即,UE在频率方面被大大地隔开)、其中UE具有不同的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特性或其中UE具有不同覆盖范围的多个小区被聚合(aggregation)。另外,在特定小区的情况下,为了扩展覆盖范围(coverage)或去除覆盖范围空洞(coverage hole),可以考虑其中诸如重发器(repeater)的远程无线电头端(Remote Radio Head,RRH)设备被部署在小区中的情况。例如,可以载波聚合形成在不同地方中的小区(站点间载波聚合(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RRH可以被称为远程无线电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并且eNB和RRU这二者(或RRU)可以被称为节点或传输节点。
参照图17,例如,UE可以聚合(aggregation)两个小区(小区1和小区2),小区1由于有限覆盖范围(coverage)等而可以使用RRH来形成,并且小区2可以被形成为在没有RRH的情况下与eNB直接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小区1从UE发送的UL信号的传播延迟(或在eNB处的接收定时)和通过小区2发送的UL信号的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或在eNB处的接收定时)可能由于UE的位置和频率特性而不同。因此,当多个小区具有不同的传播延迟特性时,小区不可避免地具有多个TA。
图18例示了具有不同的TA的多个小区。UE可以聚合(aggregation)两个小区(例如,PCell和SCell)并且可以对相应的小区应用不同的TA以发送UL信号(例如,PUSCH)。
当UE使用多个服务小区时,可能存在具有类似的定时超前特性的服务小区。例如,使用类似的频率特性(例如,频带)或具有类似的传播延迟特性的服务小区可以具有类似的定时超前特性。因此,为了优化由于在CA期间调整多个上行链路定时同步而导致的信令开销,具有类似的定时超前特性的服务小区可以作为组被管理。组可以被称为定时超前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具有类似的定时超前特性的服务小区可以属于一个TAG并且至少一个服务小区需要在TAG中具有上行链路资源。相对于各个服务小区,eNB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使用TAG标识符来向UE通知TAG分配。可以为一个UE设定两个或更多个TAG。当TAG标识符指示0时,这可以指示包括PCell的TAG。为了方便,包括PCell的TAG可以被称为主TAG(primary TAG,pTAG)并且除pTAG之外的其它TAG可以被称为辅TAG(secondary TAG,sTAG或secTAG)。辅TAG标识符(sTAGID)可以被用来指示SCell的对应sTAG。当未为SCell设定sTAG ID时,SCell可以作为pTAG的一部分被包括。
一个TA可以通常应用于属于一个TAG的所有CCS。在这种情况下,在PCC所属于的TAG(例如,pTAG)的情况下,像在现有技术中一样,基于PCC确定的TA或经由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调整并且在PCC中伴随的TA可以应用于整个对应TAG。另一方面,在包括仅SCC的TAG(例如,sTAG)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于对整个对应TAG应用基于对应TAG中的特定SCC确定的TA的方法。为此,与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可能需要通过SCC同样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
独立于定时超前(TA),可以根据使用OFDM或SC-FDMA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小区的环境或在小区中发送的数据的特性来使用不同类型(或长度)的循环前缀。例如,在具有小型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信道环境中,可以使用第一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普通循环前缀或短类型循环前缀),而在具有大型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信道环境中,可以使用第二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扩展循环前缀或长类型循环前缀)。又如,可以使用第二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扩展循环前缀或长类型循环前缀)来发送需要高接收性能的数据,并且可以使用第一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普通循环前缀或短类型循环前缀)来发送需要相对较低的接收性能的数据。例如,可以通过PCell(或PCC)来发送需要高接收性能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SCell(或SCC)来发送需要相对较低的接收性能的数据。因此,第一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普通循环前缀或短类型循环前缀)可以被用于SCell(或SCC),而第二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扩展循环前缀或长类型循环前缀)可以被用于PCell(或PCC)。
例如,往回参照图17,小区1可以配置有提供仅与RRH靠近的覆盖范围的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并且小区2可以配置有从eNB提供大覆盖范围的宏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小区1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短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普通循环前缀)并且小区2可以被配置为具有长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扩展循环前缀)。又如,因为UE能够试图通过小区2配置与eNB的初始连接,所以可以将小区2配置为PCell并且可以将小区1配置为添加来提供附加带宽的SCell。在这种情况下,小区1还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短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普通循环前缀)并且小区2还可以被配置为具有长类型循环前缀(例如,扩展循环前缀)。
图19例示了包括循环前缀的符号间隔。例如,符号间隔可以指代一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
参照图19,循环前缀Tg可以通过将有效符号间隔Tb的保护间隔Tg重复地插入在有效符号间隔Tb前面而形成。因此,可以将符号间隔Ts表示为保护间隔Tg和其中实际上发送了数据的有效符号间隔Tb的和。因此,当循环前缀CP的类型或长度不同时,符号间隔的长度可以是不同的。根据循环前缀CP,可以在接收端处去除保护间隔并且然后可以通过在有效符号间隔中应用数据来执行调制。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使用循环前缀CP彼此同步并且可以维持数据符号之间的正交性。
图20例示了当使用了不同的CP类型时符号间隔的长度。例如,不同的CP类型可以包括普通循环前缀和扩展循环前缀。
参照图20,第一类型CP(例如,普通循环前缀)被用于小区1并且第二类型(例如,扩展循环前缀)被用于小区2。在小区1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七个符号(或符号间隔),而在小区2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六个符号(或符号间隔)。因为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所以在小区1的情况下,一个子帧可以包括14个符号(或符号间隔),而在小区2的情况下,一个子帧可以包括12个符号(或符号间隔)。
参照图17所描述的示例可以应用于图20的示例。例如,因为小区1具有低的传播延迟,所以小区1可能对应于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并且因为小区2具有高传播延迟,所以小区2可能对应于宏小区。又如,可以将小区1配置为SCell并且可以将小区2配置为PCell。在这种情况下,小区1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CP(例如,普通循环前缀)并且小区2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CP(例如,扩展循环前缀)。
基于单载波(carrier)/小区(cell)的LTE系统可能需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和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在一个子帧(subframe)中的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SRS并且维持UL信号的单载波特性(single carrier property),可以略过在分配给PUSCH的资源当中的最后符号(其中发送了SRS)的发送,并且可以在排除了对应符号的同时发送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 PUSCH)。在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CC或载波可以与小区可交换地使用。
类似地,可能在一个子帧(subframe)中需要PUCCH和SRS的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同样保护SRS并且维持UL信号的单载波特性,可以使用仅包括除最后符号(其中发送了SRS)之外的剩余符号的具有短长度的基于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的缩短PUCCH格式(shortened PUCCH format)。
基于多个小区之间的载波聚合(CA)的LTE-A还可能需要PUSCH和SRS或PUCCH和SRS在一个子帧中的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同样保护SRS并且维持UL信号的特性,可以发送/使用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 PUSCH)或缩短PUCCH格式(shortened PUCCH format)。在这种情况下,与在基于单个小区的LTE系统中不同,用于发送PUSCH/PUCCH的小区和用于发送SRS的小区可以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为用于发送PUSCH/PUCCH的小区和用于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CP类型(或CP长度)(例如,普通CP(normal CP)或扩展CP(extended CP)))相同时,可能(在SRS的保护和UL信号特性的维护方面)不发生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当为两个小区配置的CP类型(或CP长度)不同时,(即使应用了速率匹配PUSCH/缩短PUCCH格式),PUSCH/PUCCH信号和SRS信号可能在同一时间点处交叠。
例如,当为相应小区配置的CP类型(或CP长度)相同时,为相应小区配置的符号间隔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一个小区发送速率匹配PUSCH/缩短PUCCH格式并且通过另一小区发送SRS时,因为小区的信号发送周期在时间轴上不交叠,所以维持了单载波特性并且可以保护SRS。另一方面,例如,当为相应小区配置的CP类型(或CP长度)不同时,为相应小区配置的符号间隔的长度可以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特定小区的最后符号间隔和从另一小区的最后符号间隔的第二符号间隔可以交叠,进而SRS的发送周期和速率匹配PUSCH/缩短PUCCH格式的发送周期可以在时间轴上交叠。
图21例示了当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的小区被载波聚合时同时发送SRS和PUSCH/PUCCH的示例。
参照图21,可以分别将小区1和小区2的CP类型(或CP长度)配置为第一类型CP(例如,普通循环前缀)和第二类型CP(例如,扩展循环前缀),并且PUSCH/PUCCH和SRS可以被配置为被在一个子帧中同时发送。在图21的示例中,小区1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CP(例如,普通循环前缀)并且发送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 PUSCH)和/或缩短PUCCH格式(shortened PUCCH format)。另外,在同一子帧中,小区2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CP(例如,扩展循环前缀)并且发送SRS。在这种情况下,PUSCH/PUCCH的最后符号(例如,小区1的第二时隙中的第六符号的后部)可以与SRS符号(例如,小区2中的第二时隙中的第六符号的前部)交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SRS、维持UL信号特性并且调整UL功率,需要定义适当的UE操作。例如,当UE达到最大功率限制或者UE的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时,可以执行上行链路功率调整(UL power adjustment)。与图21的示例相反,当PUSCH/PUCCH发送小区的CP类型(或CP长度)被配置为扩展CP并且SRS发送小区的CP类型(或CP长度)被配置为普通CP时可能不存在任何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UE的在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的小区被载波聚合时PUSCH/PUCCH和SRS通过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的小区的同时发送的操作。更详细地,本发明提出了UE的用于在一个子帧中通过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的不同小区同时执行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PUSCH)和/或缩短PUCCH格式(shortened PUCCH format)的发送以及SRS的发送的操作。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用于发送速率匹配PUSCH(rate-matchedPUSCH)和/或缩短PUCCH格式(shortened PUCCH format)的小区的CP长度(例如,普通CP(normal CP))小于用于发送SRS的小区的CP长度(例如,扩展CP(extended CP))。可以根据最大功率限制(maximum power limitation,MPL)是否存在将所提出的方法分类为方法1和方法2。表达“在MPL情况下”意味着UE的发送功率超过UE的最大功率限制,而表达“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意味着UE的发送功率不超过UE的最大功率限制。在本说明书中,PUSCH/PUCCH可以是指PUSCH和/或PUCCH。
方法1-当发送功率不超过UE的最大功率限制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 的情况下)
A.方法1-1:发送SRS(transmit SRS)
在方法1-1中,不能够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维持单载波特性,进而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值可能是高的。因此,在UE具有低性能(例如,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信号失真,但是在UE具有高性能的情况下,不管高PAPR都可以防止信号失真。因此,方法1-1对于具有高性能的UE来说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能够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
B.方法1-2:丢弃SRS(drop SRS)
在方法1-2中,可以丢弃/略过SRS发送并且可以发送仅PUSCH/PUCCH。在这种情况下,方法1-2可能适于其中不管UE的性能都满足用于保护SRS并且维持单载波特性的两个目的的情况。
C.方法1-3:省略SRS的CP(omit SRS’s CP)
在方法1-3中,可以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但是可以丢弃/省略SRS的CP的一部分或整个部分的发送。例如,其中丢弃/省略了发送的SRS的CP部分可以是在时间轴上与PUSCH/PUCCH交叠的整个周期或已交叠部分的前部的一部分。像在方法1-2中一样,方法1-3还可能适于其中不管UE的性能都满足用于保护SRS并且维持单载波特性的两个目的的情况。然而,为了应用方法1-3,可能需要用于调整循环前缀(CP)的长度的附加计算能力。
方法2-当发送功率超过UE的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
A.方法2-1:减小功率(reduce power)
在方法2-1中,可以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并且可以减小PUSCH/PUCCH发送功率和/或SRS发送功率,使得UE的总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可以将SRS发送功率优先地减小至PUSCH/PUCCH发送功率。像在方法1-1中一样,方法2-1对于具有高性能的UE来说可能是有利的,因为能够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
B.方法2-2:丢弃SRS(drop SRS)
在方法2-2中,可以丢弃/略过发送并且可以发送仅PUSCH/PUCCH。像在方法1-2中一样,方法2-2可能适于其中不管UE的性能都满足用于保护SRS并且维持单载波特性的两个目的的情况。
C.方法2-3:省略SPS的CP(omit SRS’s CP)
在方法2-3中,可以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但是可以丢弃/省略SRS的CP的一部分或整个部分的发送。例如,其中丢弃/省略了发送的SRS的CP部分可以是在时间轴上与PUSCH/PUCCH交叠的整个周期或已交叠部分的前部的一部分。像在方法2-2中一样,方法2-3还可能适于其中不管UE的性能都满足用于保护SRS并且维持单载波特性的两个目的的情况。然而,为了应用方法2-3,UE需要具有用于由UE调整循环前缀(CP)的长度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或者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的情况下)时可以管理方法1和方法2如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方法1-1被应用于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的情形时,可以对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2-1、方法2-2或方法2-3。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即使未维持单载波特性,也可以通过UE的性能(例如,功率放大器的性能)防止信号失真,进而当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时UE可以选择性地应用方法2-1、方法2-2和方法2-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可以对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1-2时,可以对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2-2。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一贯地丢弃SRS以维持UE的特性和信号发送特性(以保护SRS并且维持单载波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可以对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1-3时,可以对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2-2或方法2-3。在这个实施方式中,UE具有用于调整循环前缀(CP)的长度的能力,进而UE可以选择性地应用方法2-2和方法2-3。
如参照图17和图18所描述的,当聚合了具有不同的传播延迟特性的多个小区时,不同的定时超前(timing advance,TA)值可以被配置给相应小区。例如,往回参照图17,可以将小区1配置为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并且可以将小区2配置为宏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当小区1被定位在小区2的覆盖范围的边界区域处时,TA值可以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当小区1被定位在小区2的中心部分中时,TA值可以是相同的。因此,TA值根据小区的位置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但是当不管小区的位置如何小区覆盖范围的差大时,CP类型(或CP长度)可以是不同的。
如上所述,具有相同或类似的TA值的小区可以被形成为一个定时超前组(timingadvance group,TAG)。因此,属于一个TAG的小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小区覆盖范围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或者配置为具有相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另外,属于不同TAG的小区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小区覆盖范围具有不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或者配置为具有相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TAG组合方法1和方法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两个小区属于同一TAG时,可以对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的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1-2或方法1-3,并且可以对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MPL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2-2或方法2-3。这个实施方式还可以按照相同方式应用于其中为UE配置了仅一个TAG或者未为UE配置多个TAG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两个小区属于不同TAG时,可以对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没有MPL(without MPL)的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1-1并且可以对发送功率超过最大功率限制(或在有MPL(with MPL)情况下)的情形应用方法2-1、方法2-2或方法2-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属于一个TAG的所有小区配置的CP类型(或CP长度)可能限于为相同的。另选地,一个TAG可以配置有仅被配置为具有相同的CP类型(或CP长度)的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至少一个TA组中在一个子帧中同时发送PUSCH/PUCCH和SRS,也可以防止相应信号的发送周期彼此交叠。
图22例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基站和UE。
参考图22,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2210和用户设备(UE)2220。当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中继装置时,BS 2210或UE 2220能够用中继装置代替。
BS 2210包括处理器2212、存储器2214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单元2216。处理器2212可以被配置为具体实现由本发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2214连接至处理器221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2212的操作相关联的各条信息。RF单元2216连接至处理器2212并且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UE 2220包括处理器2222、存储器2224和RF单元2226。处理器2222可以被配置为具体实现由本发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2224连接至处理器222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2222的操作相关联的各条信息。RF单元2226连接至处理器2222并且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
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元素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外提到,否则这些元素或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各个元素或特征可以在不用与其它元素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被实践。此外,可以通过组合元素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重新布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并且可以用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构造代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在彼此中未显式地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相结合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呈现或者在提交了本申请之后通过后续修正案作为新的权利要求被包括。
必要时,在本发明中要由基站进行的特定操作还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uppernode)进行。换句话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然的是,用于使得基站能够在由包括基站的数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组成的网络中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各种操作将由基站或除该基站以外的其它网络节点进行。必要时,术语“基站(BS)”可以用固定站(fixed station)、节点B、eNode-B(eNB)或接入点(access point)代替。必要时,术语“终端”还可以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或移动订户站(Mobile Subscriber Station,MSS)代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firmware)、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在硬件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DP)、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实施方式或软件实施方式中,可以以模块、过程、函数等的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此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诸如用户设备(UE)、基站(BS)等的无线通信设备。

Claims (14)

1.一种在用于支持包括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一小区和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在特定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发送探测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并且
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发送周期在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不超过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信道信号是使用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最后符号之外的剩余符号的速率匹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基于具有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所述最后符号之外的长度的正交覆盖码而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使用了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4个符号,并且
其中,当使用了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2个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超前组。
8.一种在用于支持包括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一小区和被配置为具有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第二小区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
射频RF模块,以及
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RF模块经由所述第一小区在特定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RF模块经由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发送探测基准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的长度,并且
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发送周期在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不超过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减小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以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不超过所述特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信号的所述发送周期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彼此交叠并且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特定值时,至少在所述特定周期期间略过所述探测基准信号的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信道信号是使用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最后符号之外的剩余符号的速率匹配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基于具有除所述特定子帧的所述最后符号之外的长度的正交覆盖码而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使用了所述第一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4个符号,并且
其中,当使用了所述第二类型循环前缀时,一个子帧包括12个符号。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超前组。
CN201480004394.6A 2013-01-09 2014-01-09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Active CN104904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50753P 2013-01-09 2013-01-09
US61/750,753 2013-01-09
US201361756467P 2013-01-25 2013-01-25
US61/756,467 2013-01-25
PCT/KR2014/000255 WO2014109569A1 (ko) 2013-01-09 2014-01-09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4174A true CN104904174A (zh) 2015-09-09
CN104904174B CN104904174B (zh) 2018-01-23

Family

ID=5116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4394.6A Active CN104904174B (zh) 2013-01-09 2014-01-09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76621B2 (zh)
CN (1) CN104904174B (zh)
WO (1) WO201410956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111A (zh) * 2015-12-30 2018-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共享射频谱带中传输探通参考信号的技术
CN109417725A (zh) * 2016-07-05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9964514A (zh) * 2017-11-01 2019-07-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组标识的设置、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0036680A (zh) * 2017-05-05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r中组公共pdcch设计
CN11032490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419190A (zh) * 2017-08-10 2019-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11345085A (zh) * 2017-09-11 2020-06-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1465109A (zh) * 2018-03-14 2020-07-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99660A (zh) * 2018-02-13 202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前缀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13051A (zh) * 2018-02-15 2020-09-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具有不同的上行链路持续时间的时隙并且针对动态时分双工的长pucch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123790T3 (pl) * 2014-03-24 2018-10-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 i sposób aktywowania i dezaktywowania wielu komórek podrzędnych
US10455527B2 (en) 2014-08-08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64688B (zh) * 2014-08-26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143005B2 (en) 2014-11-07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ynamic time-division duplex systems
EP3294015B1 (en) * 2015-05-06 2023-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uplink synchronism in consideration of beam forming effec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64746B2 (en) * 2015-05-22 2018-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s of reference signals
AU2015402804B2 (en) * 2015-07-17 2018-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6714593B2 (ja) * 2015-07-28 2020-06-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2470553B1 (ko) * 2015-10-05 2022-11-2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위치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DK3372034T3 (da) * 2015-11-03 2020-12-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der og indretning til planlægning i uplink
US10187191B2 (en) 2016-01-27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transmission in management in carrier aggregation
DE102016107628A1 (de) 2016-04-25 2017-10-26 Snaptrack, Inc. Multiplexer-Schaltung für Tx-Carrier-Aggregation
US10601565B2 (en) * 2016-09-22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data and/or reference signal scheduling in one or more uplink pilot time slo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8117207A1 (ja) 2016-12-21 2018-06-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100404B (zh) * 2016-12-22 2023-01-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pusch和pucch的同时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1246149B2 (en) 2017-01-06 2022-02-08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s (TR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88729B2 (en) 2017-09-28 2022-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justing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forma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713313B1 (en) * 2017-11-17 2022-04-27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1172481B2 (en) 2018-02-12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cyclic prefix types
PL3790334T3 (pl) * 2018-05-10 2024-03-1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multipleksowania przesyłania informacji oraz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odbierania informacji
US11647536B2 (en) * 2018-06-06 2023-05-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WO2021096960A1 (en) * 2019-11-15 2021-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priorities for overlapping channel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83A (zh) * 2009-06-1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98086A (zh) * 2010-12-30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41A (zh) * 2011-11-17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30272230A1 (en) * 2012-04-17 2013-10-17 Esmael Hejazi Din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69290T3 (es) 2006-09-26 2024-05-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arato, método y producto de programa informático que proporcionan una multiplexación para un canal de control no asociado a datos
US8520718B2 (en) 2009-06-18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SCH transmit delivery scheme selection
US8717994B2 (en) 2009-08-14 2014-05-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KR20110048421A (ko) 2009-11-02 2011-05-11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수의 요소 반송파들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의 생성 및 송수신 방법
WO2011162660A1 (en) * 2010-06-21 201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ignaling of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200663B (zh) * 2012-01-09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001780B2 (en) * 2012-01-27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issues related to multi-TA group supp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83A (zh) * 2009-06-1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98086A (zh) * 2010-12-30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41A (zh) * 2011-11-17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30272230A1 (en) * 2012-04-17 2013-10-17 Esmael Hejazi Din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SRS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timing advances in Rel-11",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
LG ELECTRONICS: "Remaining RAN1 issues on multiple TA",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Remaining issues on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111A (zh) * 2015-12-30 2018-08-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共享射频谱带中传输探通参考信号的技术
CN108476111B (zh) * 2015-12-30 2021-06-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备
CN109417725B (zh) * 2016-07-05 2022-05-1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9417725A (zh) * 2016-07-05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0036680A (zh) * 2017-05-05 2019-07-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r中组公共pdcch设计
CN110036680B (zh) * 2017-05-05 2023-05-2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10419190A (zh) * 2017-08-10 2019-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11345085B (zh) * 2017-09-11 2023-11-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1345085A (zh) * 2017-09-11 2020-06-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964514A (zh) * 2017-11-01 2019-07-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组标识的设置、配置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US11445461B2 (en) 2017-11-01 2022-09-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time advance group identifier,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time advance group identifier,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699660A (zh) * 2018-02-13 202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前缀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13051A (zh) * 2018-02-15 2020-09-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具有不同的上行链路持续时间的时隙并且针对动态时分双工的长pucch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13051B (zh) * 2018-02-15 2023-05-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长pucch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5109A (zh) * 2018-03-14 2020-07-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65109B (zh) * 2018-03-14 2024-04-05 迪朵无线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906B (zh) * 2018-03-29 2023-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324906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76621B2 (en) 2018-01-23
WO2014109569A1 (ko) 2014-07-17
CN104904174B (zh) 2018-01-23
US20150365218A1 (en) 2015-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4174B (zh) 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230300814A1 (en) Channel Precod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89281A1 (en) Transmitting and Dropp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by a Wireless Device
JP670718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pscch及びpssch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6244411B2 (ja) アップリンク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KR10190241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장치가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102218914B1 (ko)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68186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40742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tti 번들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60054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extend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5106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61478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RE48004E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22813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010641A1 (en) Carrier Activation Employing RRC messages
US201500366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KR102588473B1 (ko)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자원을 동적으로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51785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21210A1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4335652B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021294A1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201565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396693B1 (ko) 상향링크 확인응답 정보 및 주기적 채널상태정보를 동시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