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4012A -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4012A
CN104884012A CN201380068154.8A CN201380068154A CN104884012A CN 104884012 A CN104884012 A CN 104884012A CN 201380068154 A CN201380068154 A CN 201380068154A CN 104884012 A CN104884012 A CN 104884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ulk material
sheet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81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4012B (zh
Inventor
辻本悦朗
藤田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u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iko Corp filed Critical Zu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84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4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4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4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34Making fibrous pads between sheets or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2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continuous webs on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2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absorbent material located in discrete regions, e.g. pock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7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layers are not bonded on the totality of their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6Embo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2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using vibration, e.g. sonic or ultraso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5/00Personal care
    • B32B2555/02Diapers or napk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Y10T156/1039Surface deformation only of sandwich or lamina [e.g., embossed panels]

Abstract

一种粉粒体收容片(15)的制造方法,该粉粒体收容片(15)在两张片材(4、8)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收容有粉粒体(6)。在第一片材(4)形成收容室后,在砧辊(2)的周面搬运第一片材(4)。在该搬运过程中,将从粉粒体供给部(11)经由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向收容室内收容。然后,用第二片材(8)覆盖收容室,在收容室的周缘部将两片材(4、8)相互接合。

Description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更具体来说,涉及制造在两张片材间收容粉粒体的粉粒体收容片时粉粒体容易处理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等一次性穿着物品通常具备用于吸收尿等液体的吸收体。为了高效地吸收液体,该吸收体具备高吸收性树脂(Super AbsorbentPolymer,以下简称为SAP。)的粉粒体。
以往,作为在两张片材间收容上述粉粒体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例如提出了一种形成在两张片材间划分的收容室并将SAP等粉粒体收容于该收容室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以往的制造装置具备辊状的移送装置和载体支承单元,在移送装置和载体支承单元的周面,分别以规定的图案形成多个凹部。通过对载体支承单元的周面的凹部进行减压,而在供给到载体支承单元的周面的一片材上形成凹陷,该凹陷成为粉粒体收容室。另外,在移送装置周面的各凹部收容有从粉粒体供给部供给的规定量的粉粒体,该粉粒体在收容位置向上述片材的凹陷内移动。然后,在该片材之上配置第二片材,在上述凹陷的周围将两片材相互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080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通过使载体支承单元的周面的凹部减压,而形成在一片材上形成的凹陷,但该片材由无纺布等液体或气体容易通过的材质形成,因此上述凹陷的形状容易因减压度或片材的供给速度等而发生变动,特别是在使生产速度高速化时,形成规定形状的凹陷更为不易。另外,在上述以往的制造装置中,在将粉粒体收容到移送装置的周面的凹部后,使该粉粒体向第一片材的凹陷内移动,因此除了处理粉粒体的装置变得复杂以外,还存在粉粒体容易从各装置洒落等该粉粒体的处理不容易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消除上述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制造在两张片材间形成的收容室收容粉粒体的粉粒体收容片时,粉粒体的处理容易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若例如基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1~图9进行说明,则本发明如下述那样构成。
即,本发明1涉及一种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该粉粒体收容片在两张片材(4、8)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14)收容有粉粒体(6),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片材(4)形成上述收容室(14)后,在砧辊(2)的辊周面搬运该第一片材(4),在该搬运过程中,将从粉粒体供给部(11)经由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向上述收容室(14)内收容,然后,用第二片材(8)覆盖该收容室(14),并且在收容室(14)的周缘部将两片材(4、8)相互接合。
本发明2涉及一种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该粉粒体收容片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8)之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14)收容有粉粒体(6),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砧辊(2),在辊周面搬运上述第一片材(4);粉粒体供给部(11),连续地供给上述粉粒体(6);供给路(12),将粉粒体(6)从该粉粒体供给部(11)向下方引导;接合单元(10),将上述两片材(4、8)相互接合;第一供给单元(5),供给上述第一片材(4);以及第二供给单元(9),供给第二片材(8),沿着上述砧辊(2)的周面,从旋转方向上游侧依次设有收容位置(17、17a)和接合位置(18),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第一供给单元(5)向比上述收容位置(17、17a)靠上游侧处供给第一片材(4),在上述收容位置(17、17a),上述供给路(12)的下端面向在上述第一片材(4)形成的收容室(14),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第二供给单元(9)向上述接合位置(18)或该接合位置(18)与上述收容位置(17、17a)之间供给第二片材(8),在上述接合位置(18),上述接合单元(10)与砧辊(2)面对面。
由于从粉粒体供给部经由供给路向上述收容室供给并收容粉粒体,因此防止粉粒体向装置的外部洒落,且粉粒体容易处理。
上述第一片材的收容室的形成不限于特定的方法。但是,优选的是,将在辊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的成形辊与上述砧辊面对面地配置,使在该砧辊的辊周面上具备的多个凹部与上述凸部啮合,向上述成形辊的辊周面供给上述第一片材,通过上述凸部和与上述凸部啮合的凹部,在上述第一片材成形上述收容室,这样即使在以高速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形成规定形状的收容室。
需要说明的是,成形上述收容室时与成形辊的凸部啮合的凹部也可以设于与该成形辊面对面地设置的第二成形辊的辊表面。但是,由于上述砧辊具备与该凸部啮合的凹部,因此也可以通过该砧辊的凹部与上述凸部的啮合而成形上述收容室,在该情况下无需第二成形辊等,因此能够简化装置,故而优选。
上述两片材彼此的接合不限于特定的接合方式,可以采用基于加热辊的焊接或将涂布在任一片材的粘接剂用压接辊压接的接合等任意的接合方式。但是,使用超声波焊接装置而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两片材相互接合时,在接合时不会对粉粒体和两片材的其它部位过度地进行加热,并且能够容易地设定为规定的粘接强度,故而优选。
沿上述砧辊的周面搬运在上述成形位置成形有规定形状的收容室的第一片材。此时,为了不使上述收容室相对于砧辊的凹部偏移,优选使砧辊的凹部内减压而在将收容室吸附保持在该凹部内的状态下将第一片材向上述接合位置搬运。使该凹部内减压的手段不限于特别的结构,通常设置经由砧辊内的进气路而与上述凹部内连通的减压装置。
上述供给路只要能够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连续地供给粉粒体即可,不限于特定的形状或结构。然后,在连续制造上述粉粒体收容片后,以一次性穿着物品等使用的单位逐一切割分离,因此若在该切割处存在收容上述粉粒体的收容室,则在切割时,存在粉粒体洒落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粉粒体较硬,因此切割用刀片很快就会磨损或损伤。因此,上述供给路具备排除单元,通过利用排除单元将在该供给路流通的粉粒体的一部分向供给路的外部排除,能够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向上述收容室内间歇性地供给粉粒体,这样在与上述切割处对应的部位能够停止向收容室内的粉粒体的供给,能够在切割时防止粉粒体的洒落,而且,不易损伤切割用刀片,故而优选。
上述收容位置只要是能够将粉粒体供给到收容室内的位置即可,可以设在任一部位。从上述供给路供给的粉粒体与砧辊上的粉粒体的收容位置没有关系,在到达砧辊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砧辊的周面向下方移动。在该情况下,若收容位置设在比砧辊的顶部靠旋转方向上游侧处,则砧辊上的粉粒体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上游侧)与砧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粉粒体不易顺利收容到收容室内,粉粒体容易洒落到旋转方向上游侧。
因此,将粉粒体的收容位置设置在比砧辊的顶部靠旋转方向下游侧处,这样砧辊上的粉粒体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下游侧)与砧辊的旋转方向相同,因此,可顺利地将粉粒体收容在收容室内,故而优选。
上述排除单元只要具备能够将在供给路内流通的粉粒体的一部分排除到供给路的外部的结构,可以取各种各样的结构。例如,可考虑配置高压空气喷射装置作为排除单元,通过来自该高压空气喷射装置的高压空气流,将粉粒体的一部分排除到供给路的外部。但是,优选的是,上述供给路具备开闭单元作为排除单元,通过利用该开闭单元对供给路进行开闭,而能够将粉粒体的一部分排除到供给路的外部,这样能够将处于供给方向的规定范围内的粉粒体可靠地排除到供给路的外部。
上述开闭单元只要具备能够使供给路开闭的结构即可,例如通过利用配制在该供给路上的通路切换部件向回收路切换而对该供给路进行开闭等,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结构。但是更优选的是,上述开闭单元具备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通过横穿上述供给路而对该供给路进行开闭,这样能够通过该开闭部件可靠且快速地使供给路开闭,由此,能够将处于供给方向的规定范围内的粉粒体可靠地排除到供给路的外部,因此能够快速进行供给部分与供给停止部分的界限明确的即所谓切割性良好的间歇性供给。作为该开闭部件,不限于特定的形状,例如,如板状那样厚度越薄在横穿供给路时越不会搅乱粉粒体的流动,故而优选,只要是具备俯视呈大致I字型或大致L字型等可靠地封闭供给路的结构即可采用。只要满足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标准即可,优选收容空间紧凑的形状的开闭部件。
上述开闭部件只要能够通过横穿上述供给路而使该供给路开闭即可,但是优选该开闭部件构成为与上述收容位置处的砧辊周面的切线大致平行地移动,这样能够使该开闭部件向上述收容位置靠近,能够抑制比开闭位置靠下游处的粉粒体的流动的混乱。
若相对于收容粉粒体的位置,在砧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尽可能收容位置的附近供给上述第二片材,则可用第二片材快速覆盖收容粉粒体的收容室,粉粒体不会飞散到装置的周围,故而优选。具体而言,关于上述第二片材的供给位置,例如从到收容位置为止的距离减去第二片材的厚度后的尺寸优选为5mm左右以下,更优选该尺寸为2mm以下。
作为用于将上述第二片材向接合位置或接合位置与收容位置之间引导的引导部件,不限于特定的结构,可以采用小直径的引导辊和引导杆,但若设置由金属板或陶瓷板等构成的引导板,则可以使该引导板的前端尽可能地靠近收容位置,而且,由于没有旋转部分,因此没有出现故障的可能,通过简单的设备即可可靠地引导第二片材,故而优选。而且,还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该引导板配置在被向供给位置引导的第二片材与砧辊之间,故而,能够防止砧辊表面的减压对上述第二片材产生影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粉粒体从粉粒体供给部经由供给路而供给并收容到上述收容室,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在供给过程中粉粒体洒落到装置的外部,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容易地对粉粒体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制造的、粉粒体收容片的重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粉粒体供给装置使用的开闭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闭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8(a)~图8(f)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闭部件的连杆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收容片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自不必说,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正。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1)具备:砧辊(2);成形辊(3),与该砧辊(2)面对面;第一供给单元(5),向该成形辊(3)的辊周面供给第一片材(4);粉粒体供给装置(7),供给作为高吸收性树脂(SAP)的粉粒体(6);第二供给单元(9),向砧辊(2)的周面供给第二片材(8);接合单元(10),与砧辊(2)面对面并使上述两片材(4、8)相互接合。
另外,上述粉粒体供给装置(7)具备:粉粒体供给部(11),用于储存粉粒体(6);供给路(12),将粉粒体(6)从该粉粒体供给部(11)引导砧辊(2)的上部;开闭单元(13),设置在该供给路(1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作为排除单元。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该开闭单元(13)设在了供给路(1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只要该开闭单元(13)设在供给路(12)内即可,可以设在供给路(12)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
而且,通过该制造装置(1),制造有如图2所示的粉粒体收容片(15),其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8)之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14)内收容粉粒体(6)。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对粉粒体为SAP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粉粒体可以是SAP以外的材料,另外,粉粒体除比粒体细的粉体外,也可以是纤维状材料。
如图3所示,在上述成形辊(3)的辊周面设有成形位置(16),沿上述砧辊(2)的周面,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依次设有收容位置(17)和接合位置(18)。
在上述成形辊(3)的辊周面,通过上述第一供给单元(5)向上述成形位置(16)的上游侧供给第一片材(4)。该成形辊(3)在上述成形位置(16)与上述砧辊(2)面对面,上述第一片材(4)通过该两辊间。该成形辊(3)在辊周面具备多个凸部(19),另一方面,上述砧辊(2)在周面上具备与该成形辊(3)的凸部(19)啮合的凹部(20)。此外,使上述成形辊(3)与夹持辊(21)面对面。
上述粉粒体供给装置(7)的供给路(12)的下端开口在上述收容位置(17)面向形成于通过该收容位置(17)的第一片材(4)的上面的收容室(14),并与砧辊(2)面对面。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供给路(12)的下端接近砧辊(2)的表面。优选的是,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依赖于粉粒体(6)的供给量,至少粉粒体的供给厚度设为如图2所示的收容室(14)的深度(th)以上。另一方面,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比上述深度(th)过大,则会产生如下不良:从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容易因伴随后述的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而产生的气流等向周围飞散。为了防止该不良,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
上述接合单元(10)由超声波焊接装置构成,其角的前端在上述接合位置(18)与砧辊(2)面对面。
上述第二供给单元(9)按照将第二片材(8)供给到上述收容位置(17)和接合位置(18)之间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砧辊(2)内形成有进气路(22),上述凹部(20)内经由该进气路(22)与减压装置(23)连通。通过该减压装置(23),使至少从上述成形位置(16)到接合位置(18)的凹部(20)内减压。
在上述供给路(12)中,上述开闭单元(13)的下方部的单侧面向外部空间开放,以使上述凹部(20)内的减压不对通过该供给路(12)内的粉粒体(6)产生恶劣影响。另外,在上述供给路(12)的下方部的开放面侧和上述砧辊(2)之间配置防风板(24)。通过该防风板(24),以使由上述减压等产生的气流不对粉粒体(6)的供给产生恶劣影响。
另外,从上述收容位置(17)到第二片材(8)的供给位置之间,沿砧辊(2)的周面使冲孔金属等减压维持部件(25)面对面,以使通过其间的上述凹部(20)内的减压状态维持为良好的状态。
上述粉粒体供给装置(7)构成为,通过附设到上述粉粒体供给部(11)的出口(26)的调量装置(32),将规定量的粉粒体(6)从该出口(26)向下方送出,从该出口(26)朝向下方配置有上述供给路(12)。由于粉粒体(6)被从调量装置(32)沿供给路(12)向下方送出,并在供给路(12)内顺利地流通。如图4和图5所示,配置在该供给路(1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的上述开闭单元(13)具备板状的、从平面看呈I字形的开闭部件(27)。通过该开闭部件(27)横穿上述供给路(12),开闭该供给路(12),能够将在供给路(12)内流通的粉粒体的一部分排除到供给路(12)的外部。
如图5所示,上述供给路(12)的横截面形状沿上述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较长地形成。另外,上述开闭部件(27)按照能够封闭该供给路(12)的方式,在上述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上,比供给路(12)的宽度较长地形成,在与上述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照横穿上述供给路(12)的方式驱动。具体而言,该开闭部件(27)中的两处分别经由连杆臂(28)被旋转驱动,由此,形成四连杆,在维持并行姿态的状态下,沿一定方向旋转。
此外,供给路(12)整体在其宽度方向上较长即可,使上述横截面形状沿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较长地形成的供给路(12)也可以在其宽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较短的单独通路。在该情况下,由于划分成各单独通路的粉粒体(6)在此状态下被从下端开口供给到上述收容室(14)内,因此,能够遍及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均匀地供给粉粒体(6)。特别是如按照在各单独通路的上端的入口设有引导板等流入量改变装置,从调量装置(32)送出的粉粒体(6)在各单独通路的入口被均匀地分配的方式构成,能够遍及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更均匀地供给粉粒体(6),故而优选。
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开闭部件(27)按照从上述供给路(12)的斜上方向相反侧的斜下方横穿该供给路(12)的方式驱动。
如图4所示,上述开闭单元(13)具备围绕上述供给路(12)中开闭的部位的箱体(29),在该箱体(29)内,上述开闭部件(27)被旋转驱动。在该箱体(29)内,在下部具备例如螺旋搬运装置那样的机械排出单元(30),在该箱体(29)的下部形成有排出路(31)。优选箱体(29)的内部空间的容积较为宽广。这是因为,伴随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能够抑制对箱体(29)内产生的气流引起的粉粒体的流动的影响。例如,这是因为,即使产生了该种气流,如箱体(29)的内部空间的容积变广,气流的流动也不会加速,能够抑制对粉粒体的流动的影响。
接着,对使用了上述制造装置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上述第一供给单元(5)供给到上述成形辊(3)的辊周面的第一片材(4)在上述成形位置(16)通过该成形辊(3)和砧辊(2)之间,由此,在第一片材(4)上形成收容室(14)。由于该收容室(14)通过上述凸部(19)和凹部(20)的啮合而成形,因此,即使在快速生产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形成规定形状的收容室(14)。此外,虽由于厚度和材质等不同,成形的容易度也不同,但由于经通常加热即可容易地成形第一片材(4),故而,优选在上述成形辊(3)和其附近设有加热装置。作为该加热装置,可以列举出例如设于成形辊(3)内的加热装置、和对第一片材(4)吹加热空气的热风机等。通过上述凹部(20)内的减压,上述第一片材(4)在收容室(14)吸附保持在该凹部(20)内的状态下,在砧辊(2)的周面被逐渐搬运到旋转方向下游侧。
在该搬运过程中,如上述收容室(14)传递到上述收容位置(17),则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11)经由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被供给收容到该收容室(14)内。此时,由于上述供给路(12)的横截面形状在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成,在沿该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收容室(14)内,分别同时供给收容粉粒体(6)。在该情况下,如上上述,通过将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的距离设定为粉粒体的供给厚度、即图2所示的收容室(14)的深度(th)以上10mm以下,能够防止从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因伴随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而产生的气流等飞散到周围。
这样,通过使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接近,由于距收容室(14)的距离较短,能够使从供给路(12)落下的粉粒体高效地收容在规定的收容室内。即,作为供给路(12)的下端和砧辊(2)的表面的邻近效应,通过开闭部件(27)的驱动间歇性地供给的粉粒体(6)在开放供给路(12)时,不会向周围飞散而高效地收容在规定的收容室(14),在供给路(12)封闭时,阻止了粉粒体(6)流入对应的收容室(14)。其结果,在通过开闭部件(27)封闭供给路(12)时,开闭部件(27)横穿断开供给路(12),与开放供给路(12)时的区别变得明确,可进行所谓切割良好的粉粒体的间歇性供给。
接着,进一步搬运上述第一片材(4),在收容室(14)到达第二片材(8)的供给位置时,用第二片材(8)覆盖该收容室(14)。而且,在两片材(4、8)重叠的状态下,进一步搬运,在上述收容室(14)到达接合位置(18)时,通过上述接合单元(10)的超声波焊接,两片材(4、8)在其收容室(14)的周缘部相互接合。
由于在向上述收容室(14)供给粉粒体(6)时,如用开闭单元(13)的开闭部件(27)开闭上述供给路(12),则将在供给路(12)内流通的粉粒体的一部分排除到供给路(12)的外部,故而,将粉粒体(6)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11)间歇性地供给到上述收容室(14)内。
即,旋转驱动上述开闭部件(27)横穿上述供给路(1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时,封闭该供给路(12),因此,在此期间,在供给路(12)内由开闭部件(27)承接的粉粒体(6)被排除到供给路(12)的外部,停止粉粒体(6)的供给。而且,如开闭部件(27)横穿断开供给路(12)而从供给路(12)脱离,由于解除了上述封闭,因此,重新开始对粉粒体(6)的收容室(14)的供给。由此,粉粒体(6)间歇性地供给到下方的收容室(14)内。
上述开闭部件(27)在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上比供给路(12)的宽度长地形成,而且,由于在与该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横穿上述供给路(12),因此,遍及全宽地同时开闭该供给路(12)。因此,同时向在上述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各收容室(14)供给粉粒体(6),同时停止供给。
因此,由该制造装置制造的粉粒体收容片(15)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未在宽度方向的全部收容室(14)内收容粉粒体(6)的部位。因此,在以用于一次性穿着物品等的单位逐一切割连续生产的粉粒体收容片(15)时,通过在未收容该粉粒体(6)的部位进行切割,防止了在切割时粉粒体(6)洒落,另外,防止了切割用刀片很快就被磨损和损伤。
上述开闭部件(27)也可以在供给路(12)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往复移动,或者,也可以使其从斜下方向相反侧的斜上方移动,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上述开闭部件(27)按照从上述供给路(12)的斜上方向相反侧的斜下方横穿其供给路(12)的方式进行驱动。其结果,可靠地将该横穿时从供给路(12)洒落的粉粒体(6)排除到供给路(12)的外侧。由于由箱体(29)围绕该供给路(12)中由上述开闭部件(27)开闭的部位,因此,因上述开闭操作而从供给路(12)洒落的粉粒体(6)承接在其箱体(29)内,而不会洒落到外部。而且,承接在该箱体(29)内的粉粒体(6)聚集在箱体(29)内的下部,并通过上述机械排出单元(30)从上述排出路(31)排出到箱体(29)的外部。
第二实施方式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和图1~图5各图中共用的构成部件标记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粉粒体片材的制造装置(1a)具备:砧辊(2)、成形辊(3)、供给第一片材(4)的第一供给单元(5)、供给作为高吸收性树脂(SAP)的粉粒体(6)的粉粒体供给装置(7)、供给第二片材(8)的第二供给单元(9)、使两片材(4,8)相互接合的接合单元(1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收容位置》
沿砧辊(2)的周围,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依次设有收容位置(17a)和接合位置(18)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收容位置(17a)设在砧辊(2)的顶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收容位置(17)设在砧辊(2)的顶部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因此,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从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没有收容在规定的收容室(14)内,而向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洒落。
从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与砧辊(2)上的收容位置(17或17a)无关,在到达砧辊(2)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砧辊(2)的周面向下方移动。
在该情况下,如图1和图3所示,如收容位置(17)设在砧辊(2)的顶部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由于砧辊(2)上的粉粒体(6)的移动方向和砧辊(2)的旋转方向相反,难以将粉粒体(6)顺利地收容在规定的收容室(14)内,粉粒体(6)容易洒落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收容室(14)。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收容位置(17a)设在砧辊(2)的顶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砧辊(2)上的粉粒体(6)的移动方向和砧辊(2)的旋转方向相同,粉粒体(6)顺利地收容在规定的收容室(14)内。
如图7所示,图6和图7所示的收容位置(17a)相对连结砧辊(2)的中心和顶部的垂线在旋转方向下游侧处于30~60度的范围内,优选处于40~50度的角度范围(α°)内。
《箱体内粉粒体排出单元》
在由机械排出单元将粉粒体排出到箱体的外部的情况下,有时会因该排出机械而损伤粉粒体。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粉粒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同时,根据需要,通过在其中并用有应用吸引通路等空气流的吸引的排出单元,将粉粒体排出到箱体的外部。由此,能够降低粉粒体的损伤,能够回收利用品质良好的粉粒体,故而优选。
对于由吸引引起的箱体内气流的产生,如上上述,尽可能地扩展箱体的内部空间的容积,抑制箱体内气流的流动,或者,在箱体上开一空气取入口。由此,箱体内的气流的流动不会加速,能够抑制对粉粒体的流动的影响。例如,如图6所示,在箱体(29)上开一空气取入口(40),同时,在箱体(29)的下部附设有排出管道(36),以使该排出管道(36)与未图示的真空源连通,能够使由排出管道(36)吸引的粉粒体(6)返回粉粒体供给部(11),并回收利用粉粒体(6)。
《开闭部件的形状》
如图5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开闭部件(27)为板状,且从平面看呈大致I字型,但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开闭部件(27a)从平面看成大致L字状。如图8所示,大致L字状的开闭部件(27a)的两处分别经由连杆臂(28a)旋转驱动,形成四连杆,以维持并行姿态的状态向一定的方向旋转。大致L字状的开闭部件(27a)通过反复进行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图8(f)的动作,在与第一片材(4)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照将粉粒体(6)的供给路(12)从斜上方向相反侧的斜下方横穿的方式驱动,由此,进行供给路(12)的开闭。此外,该开闭部件(27a)为了能够快速驱动,确保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形成在内部具备多个空洞(41)的蜂窝结构。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使一片开闭部件(27a)旋转,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构成,为了能够更快速地开闭供给路(12),使用多片开闭部件(27a),并使这些开闭部件交互旋转。
《多个开闭部件的使用》
如通过使开闭部件横穿粉粒体(6)的供给路开闭供给路(12),则能够间歇性地供给粉粒体(6),在停止或暂停制造装置等情况下,即使停止粉粒体(6)的供给,也能够通过旋转驱动的开闭部件立即关闭供给路(12),其中困难的是,必须使快速旋转的开闭部件在封闭位置快速停止。因此,如图6和图7所示,与第一开闭部件(27a)不同,还设置有第二开闭部件(38),在通常的制造装置运转时,由于间歇性供给粉粒体(6),通过第一开闭部件(27a)反复开闭供给路(12),在停止或暂停制造装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开闭部件(38),立即持续关闭供给路。由此,能够实现适应制造装置的使用形式的粉粒体(6)的供给操作和停止操作。
如上上述,第一开闭部件(27a)通过四连杆机构以维持并行姿态的状态向一定的方向旋转,第二开闭部件(38)按照与纸面平行且横穿供给路(12)的方向上可以往复移动的方式,与未图示的气缸杆连结。第二开闭部件(38)在制造装置的运转中退避到不阻碍供给路(12)的粉粒体(6)的流通的位置,在停止或暂停制造装置等情况下,在不停止粉粒体(6)的供给的情况下,使上述气缸杆伸长,并进入图7的虚拟线所示的位置,由此,能够立即持续封闭供给路(12),并能够停止粉粒体的供给。
《开闭部件的速度控制》
通过使开闭部件横穿粉粒体(6)的供给路(12),如果开闭供给路(12),则间歇性地供给粉粒体(6)。此时,不是以一定的速度驱动开闭部件进行供给路(12)的开闭,如使封闭供给路(12)间的、即横穿供给路(12)间的开闭部件的旋转速度比供给路(12)开放时的旋转速度降低或上升,则能够按照其旋转速度的变化率,根据需要,任意设定相对供给粉粒体(6)的部分的未供给粉粒体(6)的部分的长度,故而优选。
例如,在图6中,作为旋转驱动开闭部件(27a)的电动马达(37),通过使用具备变频器控制机制的电机,更优选使用可程序控制的伺服电机,精确地控制该电动马达(37),并部分地改变开闭部件(27a)的一个旋转中的旋转速度,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地设定供给粉粒体(6)的部分的长度、和未供给粉粒体(6)的部分的长度。
《粉粒体收容室部分的比率》
在粉粒体(6)的供给路(12)在宽度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短的单独通路的情况下,还能够将在其中一部分的单独通路内流通的粉粒体(6)通过适当的第二排除单元(使用机械装置和空气流等的吹扫装置、吸引装置等)从供给路(12)排除。其结果,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变更由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制造的粉粒体收容片中的粉粒体收容室部分的比率。例如,如图7所示,在供给路(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设有作为第二排除单元的吹风管道(39),使该吹风管道(39)与未图示的压力空气源连通,通过吹风管道(39)间歇性地吹飞在宽度方向两端附近的单独通路中流通的粉粒体(6)的一部分而将其排除到供给路(12)的外部,如图9所示,在长度方向上,能够使粉粒体收容片(15)中收容有粉粒体(6)的收容室(14)的存在部分局部地变窄。因此,如果变更由吹风管道(39)吹飞的程度,能够使收容有粉粒体(6)的收容室(14)部分的比率符合人体的体型。
《第二片材的供给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片材(8)相对收容位置(17a)在砧辊(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尽可能地供给到收容位置(17a)的附近。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收容位置(17a)和第二片材(8)的供给位置之间,不存在如冲孔金属那样的减压维持部件。由于收容有粉粒体(6)的收容室快速地被第二片材(8)覆盖,因此,粉粒体(6)不会向装置的周围飞散。
《第二片材的引导部件》
如图6和图7所示,设置有作为用于引导第二片材(8)的第二供给单元(9)的引导板(33)。该引导板(33)的前端尽可能地配置在收容位置(17a)的附近,具体来说,配置在从至收容位置(17a)的距离除去第二片材(8)的厚度的尺寸在5mm以内的位置,更优选地配置在其尺寸在2mm以下的位置。在图1和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引导辊方式的第二供给单元(9)将第二片材(8)供给到砧辊(2)的周面,因此,需要比较大的设置空间。与此相对,如采用使用引导板(33)的引导方式,则能够降低设置空间,并能够使引导板(33)的前端尽可能地靠近收容位置,而且,由于未使用辊等旋转部件,也可以不必考虑旋转部分的故障等,形成简单的结构设备。另外,由于该引导板(33)配置在引导供给位置的第二片材(8)和砧辊(2)之间,因此,上述第二片材(8)不会受到砧辊(2)表面的减压的影响,而被顺利地供给。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引导板(33)由例如不锈钢或陶瓷等表面光滑且耐磨损性优异的材质形成。
《引导板的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将引导板(33)沿开闭单元(13a)的下面配置。通过使开闭单元(13a)和引导板(33)之间的空间变窄,使伴随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而产生的气流减少,由于抑制了由该气流引起的搅乱粉粒体(6)的动作,能够使从供给路(12)到收容室(14)的粉粒体(6)的流动顺利地进行。
《成形辊的位置》
使成形辊(3)尽可能地接近收容位置(17a)。通过缩短成形辊(3)和收容位置(17a)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砧辊(2)内减压空间的容积,在将上述收容室(14)可靠地吸附保持在前記的凹部(20)内的状态下,能够将第一片材(4)在砧辊(2)的周面上向旋转方向下游侧搬运,而且,能够降低能源成本并廉价地实施。
《减压维持部件》
从成形辊(3)至收容位置(17a)之间,通过沿砧辊(2)的周面在第一片材(4)的外侧配置冲孔金属等减压维持部件(25),并通过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能够将第一片材(4)牢固地吸附保持在砧辊(2)的表面上。
《砧辊(2)表面的凹部(20)内的减压》
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砧辊(2)内形成有与图3所示的进气路(22)相同的进气路。另外,形成在砧辊(2)的侧面上的吸引管道(34)和(35)与未图示的真空源连通,砧辊(2)的表面的凹部(20)内经由形成于砧辊(2)内的进气路和吸引管道(34)和(35)与真空源连通。通过该真空源,至少使从成形位置(16)到接合位置(18)的凹部(20)内减压。
由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举出的示例,各部的形状或结构、尺寸、材质、制造流程等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成形辊周面中与砧辊的面对面位置设有成形位置,通过成形辊的凸部和砧辊的凹部的啮合,在收容室中形成有第一片材,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成形辊的周面与第二成形辊面对面,在该第二成形辊的辊周面设有凹部,并通过该凹部和上述成形辊的凸部的啮合,在第一片材上形成收容室。在该情况下,在形成的收容室移到砧辊的辊周面后,沿其辊周面进行搬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接合单元中使用有超声波焊接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加热辊、或压接涂布有热熔胶等粘接剂的片材的辊等、其它接合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垂直配置上述供给路,并在该供给路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有作为排除单元的开闭单元,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供给路也可以相对垂直方向倾斜地设置,另外,上述开闭单元也可以设置在供给路的上端或下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收容室的周缘部接合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在该周缘部不存在粉粒体的方式设置吹扫装置等排除单元。自不必说,该两片材的接合可以接合周缘部的整个区域,或者,也可以部分地接合周缘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在制造两张片材间收容粉粒体的粉粒体收容片时容易进行粉粒体的处理,因此,对于一次性穿着物品中使用的吸收体的制造特别有用,对于其他用途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也有用。
标号说明
1、1a…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
2…砧辊
3…成形辊
4…第一片材
5…第一供给单元
6…粉粒体
7…粉粒体供给装置
8…第二片材
9…第二供给单元
10…接合单元
11…粉粒体供给部
12…供给路
13、13a…开闭单元
14…收容室
15…粉粒体收容片
16…成形位置
17、17a…收容位置
18…接合位置
19…凸部
20…凹部
21…夹持辊
22…进气路
23…减压装置
24…防风板
25…减压维持部件
26…粉粒体供给部(11)的出口
27、27a…开闭部件
28、28a…连杆臂
29…箱体
30…机械排出单元
31…排出路
32…调量装置
33…引导板
34…吸引管道
35…吸引管道
36…排出管道
37…电动马达
38…第二开闭部件
39…吹风管道(第二排除单元)
40…空气取入口
41…空洞

Claims (14)

1.一种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该粉粒体收容片在两张片材(4、8)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14)收容有粉粒体(6),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片材(4)形成上述收容室(14)后,
在砧辊(2)的辊周面搬运该第一片材(4),在该搬运过程中,将从粉粒体供给部(11)经由供给路(12)供给的粉粒体(6)向上述收容室(14)内收容,
然后,用第二片材(8)覆盖该收容室(14),并且在收容室(14)的周缘部将两片材(4、8)相互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在辊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19)的成形辊(3)与上述砧辊(2)面对面地配置,使在该砧辊(2)的辊周面上具备的多个凹部(20)与上述多个凸部(19)啮合,
向上述成形辊(3)的辊周面供给上述第一片材(4),
通过上述凸部(19)和与上述凸部(19)啮合的凹部(20),在上述第一片材(4)成形上述收容室(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对上述砧辊(2)的凹部(20)内进行减压而将上述收容室(14)吸附保持于该凹部(20)内,在该状态下将该第一片材(4)向与第二片材(8)相互接合的位置搬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利用排除单元(13)将在上述供给路(12)流通的粉粒体(6)的一部分向供给路(12)的外部排除,而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11)向上述收容室(14)内间歇性地供给粉粒体(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粉粒体(6)向收容室(14)收容的位置(17a)设于比砧辊(2)的顶部靠旋转方向下游侧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相对于将粉粒体(6)向收容室(14)收容的位置(17a),在砧辊(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向接近该收容位置(17a)的位置供给上述第二片材(8)。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超声波焊接而将上述两片材(4、8)相互接合。
8.一种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该粉粒体收容片在第一片材(4)和第二片材(8)之间划分形成的收容室(14)收容有粉粒体(6),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砧辊(2),在辊周面搬运上述第一片材(4);
粉粒体供给部(11),连续地供给上述粉粒体(6);
供给路(12),将粉粒体(6)从该粉粒体供给部(11)向下方引导;
接合单元(10),将上述两片材(4、8)相互接合;
第一供给单元(5),供给上述第一片材(4);以及
第二供给单元(9),供给第二片材(8),
沿着上述砧辊(2)的周面,从旋转方向上游侧依次设有收容位置(17、17a)和接合位置(18),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第一供给单元(5)向比上述收容位置(17、17a)靠上游侧处供给第一片材(4),
在上述收容位置(17、17a),上述供给路(12)的下端面向在上述第一片材(4)形成的收容室(14),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第二供给单元(9)向上述接合位置(18)或该接合位置(18)与上述收容位置(17、17a)之间供给第二片材(8),
在上述接合位置(18),上述接合单元(10)与砧辊(2)面对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具备成形辊(3),所述成形辊(3)在比上述收容位置(17、17a)靠上游侧处面向上述砧辊(2),该成形辊(3)在辊周面具备多个凸部(19),
上述砧辊(2)在辊周面具备与上述多个凸部(19)啮合的多个凹部(20),
在上述成形辊(3)的辊周面设有成形位置(16),
上述第一供给单元(5)向上述成形位置(16)或上述成形位置(16)的上游侧供给第一片材(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具备减压装置(23),该减压装置(23)经由上述砧辊(2)内的进气路(22)而与上述凹部(20)内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具备排除单元(13),该排除单元(13)将在上述供给路(12)流通的粉粒体(6)的一部分向供给路(12)的外部排除,
通过利用上述排除单元(13)排出粉粒体(6)的一部分,而从上述粉粒体供给部(11)向上述片材(4)上间歇性地供给粉粒体(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排除单元为开闭单元(13),该开闭单元(13)具备通过横穿上述供给路(12)而对该供给路(12)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27、27a),使该开闭部件(27、27a)与上述收容位置(17、17a)处的砧辊(2)周面的切线大致平行地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供给第二片材(8)的第二供给单元(9)为引导板(33),使该引导板(33)接近砧辊(2),并且使该引导板(33)的前端向上述收容位置(17、17a)接近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接合单元(10)为超声波焊接装置。
CN201380068154.8A 2012-12-25 2013-12-25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Active CN104884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1430 2012-12-25
JP2012-281430 2012-12-25
JP2013132844 2013-06-25
JP2013-132844 2013-06-25
PCT/JP2013/084711 WO2014104115A1 (ja) 2012-12-25 2013-12-25 粉粒体収容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4012A true CN104884012A (zh) 2015-09-02
CN104884012B CN104884012B (zh) 2018-10-26

Family

ID=5102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154.8A Active CN104884012B (zh) 2012-12-25 2013-12-25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6897B2 (zh)
EP (1) EP2939641B1 (zh)
JP (1) JP6247640B2 (zh)
CN (1) CN104884012B (zh)
BR (1) BR112015013091B1 (zh)
WO (1) WO20141041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6066A (zh) * 2017-04-02 2017-06-09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颗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给方法
CN108778210A (zh) * 2016-03-30 2018-11-09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粉粒体供给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1025A1 (ja) * 2016-01-27 2017-08-03 株式会社瑞光 粉粒体供給方法、これを用いた粉粒体含有物品の製造方法、粉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粉粒体含有物品の製造装置
CN106182744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江苏金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装置
DE102021004129A1 (de) * 2020-09-24 2022-03-24 Agnes Bings Saugpa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derartigen Saugpads und Verwendung derartiger Saugpads
JP7349422B2 (ja) * 2020-12-07 2023-09-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12743958B (zh) * 2020-12-29 2022-05-13 瓯锟科技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和金属板的智能复合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2712A (en) * 1995-08-22 1998-06-09 Winkler & Dunnebier Maschinenfabrik Und Eisengiesserei Kg Sprinkling device for metered application of super absorbing swelling substances
EP1621167A2 (en) * 2004-07-28 2006-02-01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ndwich structures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pattern
JP2007130818A (ja) * 2005-11-08 2007-05-31 Kao Corp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7744713B2 (en) * 2004-07-28 2010-06-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core structures
CN102137647A (zh) * 2008-08-26 2011-07-27 宝洁公司 用于制备具有吸收剂不连续分配的吸收性粒状聚合物材料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及由其制成的制品
JP2011177299A (ja) * 2010-02-26 2011-09-15 Unicharm Corp 吸収体製造装置
EP2609898A1 (en) * 2011-12-29 2013-07-03 Bostik SA Nov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EP2674141A1 (en) * 2011-02-10 2013-12-18 Zuiko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granular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64034T1 (de) 2004-07-28 2010-04-15 Procter & Gamble Indirekter druck von amg
JP5764320B2 (ja) * 2010-12-22 2015-08-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2712A (en) * 1995-08-22 1998-06-09 Winkler & Dunnebier Maschinenfabrik Und Eisengiesserei Kg Sprinkling device for metered application of super absorbing swelling substances
EP1621167A2 (en) * 2004-07-28 2006-02-01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ndwich structures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pattern
CN1988864A (zh) * 2004-07-28 2007-06-27 宝洁公司 用于生产具有颗粒材料图案的夹芯结构的方法
US7744713B2 (en) * 2004-07-28 2010-06-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core structures
JP2007130818A (ja) * 2005-11-08 2007-05-31 Kao Corp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37647A (zh) * 2008-08-26 2011-07-27 宝洁公司 用于制备具有吸收剂不连续分配的吸收性粒状聚合物材料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及由其制成的制品
JP2011177299A (ja) * 2010-02-26 2011-09-15 Unicharm Corp 吸収体製造装置
EP2674141A1 (en) * 2011-02-10 2013-12-18 Zuiko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granular material
EP2609898A1 (en) * 2011-12-29 2013-07-03 Bostik SA Nov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8210A (zh) * 2016-03-30 2018-11-09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粉粒体供给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CN108778210B (zh) * 2016-03-30 2021-03-30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粉粒体供给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CN106806066A (zh) * 2017-04-02 2017-06-09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颗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给方法
CN106806066B (zh) * 2017-04-02 2020-02-21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颗粒性吸收材料的供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39641A9 (en) 2015-12-30
JP6247640B2 (ja) 2017-12-13
EP2939641A1 (en) 2015-11-04
US10076897B2 (en) 2018-09-18
JPWO2014104115A1 (ja) 2017-01-12
BR112015013091A2 (pt) 2020-01-28
BR112015013091B1 (pt) 2022-03-03
CN104884012B (zh) 2018-10-26
EP2939641B1 (en) 2018-05-02
EP2939641A4 (en) 2016-08-24
US20150352824A1 (en) 2015-12-10
WO2014104115A1 (ja)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4012A (zh) 粉粒体收容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4884011A (zh) 粉粒体供给方法和供给装置
US9016176B2 (en) Web member cutting apparatus for cutting web member that has a plurality of fibers including tows and web member cutting method
JP2006500155A (ja) 複数の重ね合わされた繊維層を持つ物品を空気形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5797660U (zh) 贺卡黏合系统及其自动点胶装置
FI126930B (fi)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käsittelyjärjestelmässä
EP117947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terilizing liquid from a web
US10449096B2 (en)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5748807B2 (ja) 液体適用装置及び液体適用方法
US9903058B2 (en)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7272451U (zh) 一种平面切割机构
WO2014192980A4 (ja) 液体適用装置及び液体適用方法
CN108797083A (zh) 一种具备空气分流功能的布料裁剪装置
JP2007320788A (ja) ガラス原料供給装置及びガラス原料供給方法
JP4549220B2 (ja) 中空糸束の分散方法、および中空糸束分散装置
CN203391436U (zh) 手术器械台台套的制造设备
CN107268198B (zh) 裁片折叠装置
KR101336842B1 (ko) 이송용 배관에 설치 구비된 이절물 절손장치
CN203196972U (zh) 一种多工位epp、eps加工碎屑负压吸送系统
KR101425099B1 (ko) 포장용 백 및 장갑 제조장치
CN204297218U (zh) 一种自动绕管机
CN117064644B (zh) 一种3d构造吸收芯片加工设备
CN107257769A (zh) 卷绕材料引导装置
JP2011050911A (ja) 吸引装置および吸引方法ならびにシート部材製造装置
CN206464706U (zh) 激光裁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