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3873B -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3873B
CN104883873B CN201480003708.0A CN201480003708A CN104883873B CN 104883873 B CN104883873 B CN 104883873B CN 201480003708 A CN201480003708 A CN 201480003708A CN 104883873 B CN104883873 B CN 104883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lant
cultivating container
soil
cultiv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37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3873A (zh
Inventor
房极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149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01592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255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1978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4883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3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3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43Protective shelters for young plants, e.g. tubular slee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根植物栽培用板状构件,本发明的特点是:作为经过弹性变形、用来形成植物栽培容器的板状构件,包含了沿左右两侧形成的第一结合构造和第二结合构造,上述第一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一凹槽形态形成的,上述第二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二凹槽形态形成的,把上述第一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二凹槽,或是把述第二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一凹槽中,可以使其合并成为桶的形状,从而在其内部形成由种植土壤填满的栽培空间。

Description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的,更为详尽地说,是关于如何提高甘草等直根类植物主根生长的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作为直根类植物中一种,乌拉尔甘草被称为弯曲甘草,生长在西伯利亚、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蒙古等国家,韩国境内也有种植。
这种甘草香味独特,味道甘甜;从功能上讲,能够调和所有药物的毒性从而更好地体现其药效,管理脏器的寒热和邪气,疏通血脉,强壮肌肉和骨骼;从药理作用来说,可用于解毒、肝炎、风疹、皮肤炎、湿疹等,具有止咳、化痰、肌肉缓解,利尿作用、抗炎作用,还具有抑制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如上文所述,甘草具有卓越的功效及药理作用,不仅能够作为韩药材,还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公司、食品等。但就目前来说,仍没有适宜韩国土地的甘草栽培技术,因此韩国大部分的甘草都是进口的。特别是由于韩国在甘草栽培方面存在的问题,韩国境内栽培的甘草,生产率低、生产出的甘草质量差,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化以及栽培农家的低收入等引起了回避现象,因此急需要改善甘草栽培的方法。
药用农作物研究院进行了大量的适应性研究,以求能够栽培出适合韩国土壤的甘草,研究表明:甘草在海拔800m以下、排水良好、土壤较厚的土壤中均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但是,按照传统的栽培方式:把甘草种子播种在沟、畦等田地,或平坦的栽培土壤中,或是把甘草的种根按照一定的间距栽培。以此类方式栽培出的甘草,由于主根(沿土壤向下延伸)的生长速度比侧根(匍匐根:向周围延伸的根)慢,所以造成了主根不能沿土壤向下竖直延伸,从而降低了具有药用价值的主根的商品性,而且单位面积内甘草的栽培量也十分有限,并且不能有效地抵挡病虫害,所以现在急需要改善甘草的栽培方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栽培容器及方法,专门用来种植像甘草一样具有长且竖直主根的直根类植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是为了提供一种栽培容器及方法,此容器及方法能够把甘草等直根类植物的病虫害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将单位面积内甘草的种植量提升到最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栽培容器及方法,此容器及方法在栽培甘草等直根类植物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栽培容器及方法,用此容器及方法种植出的甘草在作为韩药材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品质。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栽培直根类植物的板状构件,参考本发明的一个侧面,其特点是:作为经过弹性变形、用来形成植物栽培容器的板状构件,包含了沿左右两侧形成的第一结合构造和第二结合构造,上述第一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一凹槽形态形成的,上述第二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二凹槽形态形成的,把上述第一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二凹槽,或是把述第二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一凹槽中,可以使其合并成为桶的形状,从而在其内部形成由种植土壤填满的栽培空间。
上述第一结合构造与上述第二结合构造,以相同的形态和个数在左右两侧的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并且具备了数个前方或后方凸出,沿上下方向延长的凹凸部。
上述栽培空间中栽培的根茎的侧根长出来,然后沿着左右方向形成具有排水功能的贯通孔。
参考本发明的另一个侧面,提供了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包含了:使用形成上述直根植物栽培容器的板状构件,把上述第一结合构造的凸出部分压入第二凹槽,或把上述第二结合构造的凸出部分压入第一凹槽,使上述板状构件形成桶形栽培容器的栽培容器形成阶段;把上述栽培容器下端的一部分埋藏在基础土壤中的栽培容器设置阶段;向上述栽培容器填充栽培土壤的栽培土壤填充阶段;在上述栽培土壤中播种对象植物的栽培植物播种阶段;上述栽培对象植物生长的栽培植物生长阶段,以及对经过上述栽培植物生长阶段培育好的植物进行收获的栽培植物收获阶段。在上述栽培植物收获阶段中,上述第一结合构造和上述第二结合构造分离打开后,内部栽培土壤可从上述栽培容器中排出。
上述栽培对象植物为甘草时,上述栽培植物生长阶段具备了利用青色LED照明、把光照射在甘草上的照明阶段,以及上述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上述照明阶段和上述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交替反复进行。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所提供的植物栽培容器,参考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特点是:沿上下方向延长、上下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桶形状,沿周围方向安装的多个贯通孔位于较下端来说更接近于上端的位置。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所提供的植物栽培方法,参考本发明的另一侧面,特点是包含了:把上述栽培容器下端的一部分埋藏在基础土壤中的栽培容器设置阶段;向上述栽培容器填充栽培土壤的栽培土壤填充阶段;在上述栽培土壤中播种对象植物的栽培植物播种阶段,以及上述栽培对象植物生长的栽培植物生长阶段。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所提供的甘草栽培方法,参考本发明的另一侧面,包含利用青色LED照明、把光照射在甘草上的照明阶段。
上述青色LED照明的波长可以是450nm。
上述甘草栽培方法还可包含使上述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上述照明阶段和上述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可交替反复进行。
有益效果
参考本发明,可达成前文所阐述的本发明的所有目的。具体来说,栽培容器为了在其内部形成填满栽培土壤的栽培空间,可使板状构件经过弹力变形成为桶状结构,由于其周围方向两端的结合是可以分开的,所以此栽培容器可以轻松地组装及拆卸,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可操作性。
而且,由于使用了管状容器,可提高主根的商品性,使病虫害降到最低,还能够增加单位面积的栽培量。
另外,由于在种植甘草时,利用的是波长为450nm的青色LED照明,因此能够使甘草素(glycyrrhizin)的含量到达2.5%以上的,从而轻松地生产出大量具有高品质韩药材作用的甘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
图2作为表示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中多个结合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表示图1所示从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
图3是将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部件完全展开为平面形态而示出的图。
图3为表示图1中板状部件变形而形成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中形成的结合部的剖面图。
图5为图3所示植物栽培容器的横剖面图。
图6作为图3所示植物栽培容器的纵剖面图,表示将容器内栽培的甘草和土壤一并示出的图。
图7为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而栽培植物的方法的顺序图。
图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
图9作为图8所示植物栽培容器的纵剖面图,表示将容器内栽培的甘草和土壤一并示出的图。
图10作为将通过多样的方法栽培的甘草的甘草素含量以百分比表示的曲线图,表示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栽培的甘草与根据基于其他比较例的方法栽培的甘草进行比较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加的图纸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里进行说明的实施例是根据本发明针对植物栽培容器的主要栽培对象甘草的适用性为例进行的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参照图1,植物栽培容器(1000)作为沿着基准轴线(X)延长形成的中空圆桶形状,包含了围绕着基准轴线(X)形成的墙体(1100)。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内部形成了通过墙体(1100)与外部划分开来的栽培空间(S)。在栽培空间(S)中植物栽培时土壤出现沉积。植物栽培容器(1000)水平方向的两端(图面中的上端和下端)开放,分别形成了第一开口部(1200)和第二开口部。植物栽培容器(1000)如图2所示,具有弹性的板状构件为了形成墙体,在经过弹性变形为圆桶形后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部结合而成。墙体(1100)最好是选用经弹性变形后能够形成圆桶形状的塑料材料。图2中图示的是,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分离后,在完全没有外力的状态下复原弹性的状态,图3中图示的是,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在分离状态下,依靠外力进行弹性变形后,完全平坦展开的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展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形成用板状构件。如图2所示,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两端部分离的状态(即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下墙体(1100)形成了圆弧的形状。参考图1值图3,在墙体(1100)上形成了许多结合部(1110),许多贯通孔(1120),以及许多个的凹凸部(1130)。
多数的结合部(1110)沿着基准轴线(X)的延长方向互相间隔排列成一列。各结合部(1110)是以相同的结构组成。图4图示的是结合部(1110)的截面图。参照图1到图4,结合部(1110)具有与墙体圆周方向的一端(1121)临近形成的第一结合构造(1111),以及与第一结合构造(1111)向对应的、与墙体(1100)圆周方向的另一端(1122)临近形成的第二结合构造(1115)。第一结合构造(1111)作为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内侧与之相对应,形成了凹陷的第一凹槽(1112)。即,第一结合构造(1111)形成了前方突出后方凹陷的第一凹槽(1112)。第二结合构造(1115)作为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内侧与之相对应,形成了凹陷的第二凹槽(1116)。即,第二结合构造(1115)形成了前方突出后方凹陷的第二凹槽(1116)。把第一结合构造(1111)突出的部分压入第二结合构造的第二凹槽(1116)可形成结合部(1110)。于此相反,将第二结合构造(1115)的突出部分压入第一结合构造(1111)的第一凹槽(1112)也可形成结合部(1110)。结合部(1110)依靠外力可轻松分离。虽然本实施例对两个结合构造(1111,1115)朝外侧突出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与之不同,这两个结合构造也有可能是朝内侧突出,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业者也应该可以理解其是以相同的方式结合、分离。
多数的贯通孔(1120)沿墙体(1100)圆周方向排列。当把植物栽培容器(1000)设置在土壤中时,贯通孔(1120)的位置被安排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内部所收容的栽培土壤的上面稍微靠下的位置(参照图6)。通过贯通孔(1120)甘草根部的侧根可以伸出植物栽培容器(1000)外,使其具有排水功能,其在梅雨季等雨水多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多数的凹凸部(1130)是沿着墙体的高度方向(与圆周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和圆周方向配置的。图5与图6中图示的是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横截面图以及纵截面图。参考图1至图3、图5及图6,凹凸部(1130)的形成可以是外部凹陷,内部凸起,也可是与其相反的,外部凸起,内部凹陷。凹凸部(1130)沿着圆周方向可形成弧形。各个凹凸部(1130)可沿着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高度方向延长。通过这些凹凸部(1130)增加了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强度。如图5所示,位于墙体(1100)圆周方向的两端相互重叠部分的凹凸部(1130)把一个凹凸部(1130)插进另一个凹凸部(1130)中。
现在,将参考图面,对利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图7图示的是利于图1至图6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栽培植物方法的顺序图。参考图7,植物栽培方法包括:栽培容器形成阶段(S10'),栽培容器设置阶段(S10),栽培土壤填充阶段(S20),栽培植物播种阶段(S30),植物生长阶段(S40),栽培植物收获阶段(S50)以及栽培容器回收阶段。
在栽培容器形成阶段(S10')中,使图2中所示的植物栽培形成用板状构件变形,形成如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可通过把第一结合构造(1111)凸出的部分压入第二结合构造(1115)的第二凹槽部(1116),或是把第二结合构造(1115)凸出部分压入第一结合构造(1111)的第一凹槽部(1112)来执行。栽培容器形成阶段(S10')结束后将执行栽培容器设置阶段(S10)。
在栽培容器设置阶段(S10)中,将通过栽培容器形成阶段(S10')形成的、如图1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1000)设置在如图6所示的基础土壤(B)中。参考图6,将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一个端部(图面上下端)埋入基础土壤(B)中,剩下的部分露出在基础土壤(B)的上方,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上端形成的第一开口部(1200)朝向垂直方向上部。植物栽培容器(1000)埋入基础土壤(B)的部分大概有20cm深。甘草是典型的沙漠性植物,适合栽培于干燥、日照量丰富的地域,因此基础土壤(B)作为具有大量腐殖质,肥沃的沙壤土或是泥壤土,意味着表土深厚且排水通畅的土。在栽培容器设置阶段(S10)中,与基础土壤(B)临近的地方可设置多个植物栽培容器(1000)。栽培容器设置阶段(S10)后将执行栽培土壤填充阶段(S20)。
栽培土壤填充阶段(S20)阶段,向植物栽培容器(1000)内部形成的栽培空间(S)中填充适合栽培植物甘草的栽培土壤(C)。栽培土壤(C)是通过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第一开口部(1200)提供给收容空间(S)的。此时,栽培土壤(C)从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第一开口部(1200)向下填充至5cm左右的高度,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上部形成盈余空间(W)。此盈余空间(W)可在浇水的时候使水轻松地渗透到栽培土壤(C)中。植物栽培容器(1000)中形成的多个贯通孔(1120)位于栽培土壤(C)的上面稍微靠下(大概就是甘草根部的侧根(图6中的D)从主根(图6中的E)伸展出的地方)的位置。栽培土壤(C)作为栽培对象植物甘草(L)的生长源,可与基础土壤(B)相同或是为了在基础土壤(B)上生长而与人工土壤混合得到的混合土壤。栽培土壤填充阶段(S20)后将执行栽培植物播种阶段(S30)。
在栽培植物播种阶段(S30)中,栽培植物甘草将被播种到栽培土壤(C)中。播种是通过植物栽培容器(1000)上端形成的第一开口部(1200)完成的。栽培植物播种阶段(S30)后将执行栽培植物生成阶段(S40)。
在栽培植物生长阶段(S40),播种在植物栽培容器(1000)内部的甘草(L)将生长。栽培植物生长阶段(S40)中,甘草(L)根的主根(E)沿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延长方向竖直生长60-100cm,从而提高了甘草的商品性。另外,由于甘草(L)根部的侧根(D)通过植物栽培容器(1000)的贯通孔(1120)伸向植物栽培容器(1000)外部并露在外面,从而诱导了侧根(D)的光合作用,更加促进主根(E)的生长速度。此时,植物栽培容器(1000)可有效地保护甘草(L)免受病虫害侵袭,使单位面积甘草的栽培量最大化。栽培植物生长阶段(S40)后将执行栽培植物收获阶段(S50)。
在栽培植物收获阶段(S50)中,为了收获种植好的甘草(L),将使图6所示状态中的结合部(图1的1110)分离。由此,墙体(111)的圆周方向两端裂开、侧面将打开,通过开放的侧面,植物栽培容器(1000)内的栽培土壤(C)将向外排出。由于植物栽培容器(10000)内的栽培土壤(C)大部分都处于被清除状态,因此甘草(L)的收获将变得较为轻松。
在栽培容器回收阶段(S60)中,通过栽培植物收获阶段(S50)收获甘草(L)后,剩下的墙体(1110)将从基础土壤(B)中挑出来回收。
图8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容器。参考图8,植物栽培容器(2000)是沿上下方向延长、两端开放的中空形圆桶形状。在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圆桶形墙体(2110)上沿圆周方向安置了许多贯通孔(2120)。贯通孔(2120)接触并位于上端。植物栽培容器(2000)为了适用于甘草栽培,将具有60-100cm的高度以及10-12cm的内径。以下,将针对利用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甘草栽培方法进行说明。利用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干菜栽培方法包括:栽培容器设置阶段,栽培土壤填充阶段,播种阶段和甘草生长阶段。
在栽培容器设置阶段中,如图8所示的植物栽培容器(2000)设置在如图9所示的基础土壤(B)中。参考图9,将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下部埋入基础土壤(B)中,剩下的部分露出在基础土壤(B)的上方,在植物栽培容器(2000)上端形成的开口部(2200)朝向垂直方向上部。植物栽培容器(2000)埋入基础土壤(B)的部分大概有20cm深。甘草是典型的沙漠性植物,适合栽培于干燥、日照量丰富的地域,因此基础土壤(B)作为具有大量腐殖质,肥沃的沙壤土或是泥壤土,意味着表土深厚且排水通畅的土。在栽培容器设置阶段中,与基础土壤(B)临近的地方可设置多个植物栽培容器(2000)。栽培容器设置阶段后将执行栽培土壤填充阶段。
栽培土壤填充阶段阶段,向植物栽培容器(2000)内部形成的栽培空间中填充适合栽培植物甘草的栽培土壤(C)。栽培土壤(C)是通过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上端开口部(2200)提供给收容空间的。此时,栽培土壤(C)从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上端开口部(2200)向下填充至5cm左右的高度,在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上部形成盈余空间(W)。此盈余空间(W)可在浇水的时候使水轻松地渗透到栽培土壤(C)中。植物栽培容器(2000)中形成的多个贯通孔(2120)位于栽培土壤(C)的上面稍微靠下(大概就是甘草根部的侧根(D)从主根(E)伸展出的地方)的位置。栽培土壤(C)作为栽培对象植物甘草(L)的生长源,可与基础土壤(B)相同或是为了在基础土壤(B)上生长而与人工土壤混合得到的混合土壤。栽培土壤填充阶段后将执行栽培植物播种阶段。
在栽培植物播种阶段中,栽培植物甘草将被播种到栽培土壤(C)中。播种是通过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上端开口部(2200)完成的。栽培植物播种阶段后将执行栽培植物生成阶段。
在栽培植物生长阶段,播种在植物栽培容器(2000)内部的甘草(L)开始生长。栽培植物生长阶段中,甘草(L)根不的主根(E)沿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延长方向竖直生长60-100cm,从而提高了甘草的商品性。另外,由于甘草(L)根部的侧根(D)通过植物栽培容器(2000)的贯通孔(2120)伸向植物栽培容器(2000)外部并露在外面,从而诱导了侧根(D)的光合作用,更加促进主根(E)的生长速度。此时,植物栽培容器(2000)可有效地保护甘草(L)免受病虫害侵袭,使单位面积甘草的栽培量最大化。
上面实例是解释说明了适用于甘草的栽培,但根据本发明植物栽培容器及使用此容器的栽培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栽培除甘草外其他直根植物(比如:牛蒡)的栽培,这一点对于是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者是可以充分理解的,甘草外的其它植物的适应度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甘草栽培方法包括:利用450nm波长的青色LED照明,进行16小时的光线照射阶段,以及在上述照明阶段结束后把甘草在黑暗环境放置8小时的阶段。上述照明阶段和上述放置在黑暗环境的阶段交换反复持续进行,本实施例中将解释说明在此条件下,在25℃的温度下将持续一年。在本实施例中解释了养液供给的原始组成。本方法可适用于图1至图9所说明的甘草栽培方法的植物生长阶段。
图10图示的是用多种方法培养出的甘草中甘草素的含量用百分比展示出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栽培出的甘草和其它比较实施例所栽培的甘草进行比较。图1中"BLUE"是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波长450nm的青色LED照明的情况,经过16小时的照射和8小时的黑暗环境,在25℃中持续一年的时间来观察甘草素的含量。"RED"是使用660nm的红色LED照明的情况,其他条件和"BLUE"一致。"RED+BLUE"是波长450nm的青色LED照明和660nm的红色LED照明混合使用的情况,其他条件和"BLUE"的情况一致。"FIELD-1"是在露地栽培一年的情况,"FIELD-2"是在露地栽培两年的情况。
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BLUE"的情况时甘草素的含量最高,达到3.75%。这样的数值比在作为药材使用的甘草要求甘草素含量达到2.5%的数值更高。是可以栽培成为药材的、就有优秀品质的甘草。"RED+BLUE"的情况,甘草素的含量为2.65%;"RED"的情况,甘草素的含量为2.01%;"FIELE-1"的情况,甘草素的含量为1.93%,"FIELD-2"的情况,甘草素的含量为2.10%。
通过图10的图表可以确定利用青色LED照明比利用其它种类的照明更能栽培出甘草素含量高、作为韩药材使用时具有优越品质的甘草。
本发明虽然通过以上的实施例来进行解释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上述实施例未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是可以进行修正和变更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者明白此修正和变更仍属于本发明。

Claims (6)

1.一种直根植物栽培用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作为经过弹性变形、用来形成植物栽培容器的板状构件,包含了沿左右两侧形成的第一结合构造和第二结合构造,上述第一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一凹槽形态形成的,上述第二结合构造是以前方凸起、后方凹陷的第二凹槽形态形成的,把上述第一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二凹槽,或是把述第二结合部构造凸起的部分压入上述第一凹槽中,能够使其合并成为桶的形状,从而在其内部形成由种植土壤填满的栽培空间,
上述第一结合构造与上述第二结合构造,以相同的形态和个数在左右两侧的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
当把植物栽培容器设置在土壤中时,沿着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贯通孔的位置被安排在比收容于所述植物栽培容器内部的栽培土壤的上面靠下的位置,
并且具备了数个前方或后方凸出,沿上下方向延长的凹凸部,位于所述板状构件的圆周方向的两端相互重叠部分的凹凸部中,一个凹凸部插进另一个凹凸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根植物栽培用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栽培空间中栽培的根茎的侧根长出来且具有排水功能的贯通孔沿着左右方向形成。
3.一种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使用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根植物栽培用板状构件,把上述第一结合构造的凸出部分压入第二凹槽,或把上述第二结合构造的凸出部分压入第一凹槽,使上述板状构件形成桶形栽培容器的栽培容器形成阶段;
把上述栽培容器下端的一部分埋藏在基础土壤中的栽培容器设置阶段;
向上述栽培容器填充栽培土壤的栽培土壤填充阶段;
在上述栽培土壤中播种对象植物的栽培植物播种阶段;
上述栽培对象植物生长的栽培植物生长阶段;以及
对经过上述栽培植物生长阶段培育好的植物进行收获的栽培植物收获阶段,
其中,在上述栽培植物收获阶段中,上述第一结合构造和上述第二结合构造分离打开后,内部栽培土壤从上述栽培容器中排出,
在栽培容器形成阶段中,所述栽培容器形成为使所述凹凸部在内部凸起,
在栽培土壤填充阶段中,当把植物栽培容器设置在土壤中时,沿着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贯通孔的位置被安排在比收容于所述植物栽培容器内部的栽培土壤的上面靠下的位置,
位于所述板状构件的圆周方向的两端相互重叠部分的凹凸部中,一个凹凸部插进另一个凹凸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栽培对象植物为甘草时,上述栽培植物生长阶段具备了利用青色LED照明、把光照射在甘草上的照明阶段,以及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上述照明阶段和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交替反复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青色LED照明的波长为450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直根植物的栽培方法还包含使上述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上述照明阶段和使甘草处于黑暗环境的阶段交替反复进行。
CN201480003708.0A 2013-02-12 2014-01-07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14941A KR20140101592A (ko) 2013-02-12 2013-02-12 감초 재배 방법
KR10-2013-0014941 2013-02-12
KR10-2013-0025568 2013-03-11
KR1020130025568A KR101319787B1 (ko) 2013-03-11 2013-03-11 곧은 뿌리 식물 재배용 판상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식물 재배 방법
PCT/KR2014/000160 WO2014126336A1 (ko) 2013-02-12 2014-01-07 식물 재배 용기 형성용 판상 부재, 식물 재배 용기 및 식물 재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3873A CN104883873A (zh) 2015-09-02
CN104883873B true CN104883873B (zh) 2018-02-16

Family

ID=51354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37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873B (zh) 2013-02-12 2014-01-07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3873B (zh)
WO (1) WO20141263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032A (zh) * 2018-08-27 2018-12-21 陈念枢 一种五指毛桃的栽培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0140B1 (ja) * 2016-03-14 2016-08-17 ダウル親環境営農組合法人 直根の伸張を促進する植物の栽培方法及び栽培装置
CN109644737A (zh) * 2019-02-21 2019-04-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土柱栽培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016511B (zh) * 2021-03-16 2023-07-07 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芦荟栽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6722A1 (en) * 1997-10-02 1999-04-07 Angelo Lomonaco Method for sowing small seeds such as tomato seeds
CN2722610Y (zh) * 2004-03-12 2005-09-07 丁荣吾 植物保护套
CN101057549A (zh) * 2006-04-17 2007-10-24 丁荣吾 植物育苗筒
CN101213920A (zh) * 2008-01-15 2008-07-09 陈礼斌 一种植物栽培方法及所使用的栽植器具
JP2012170343A (ja) * 2011-02-18 2012-09-10 Shin Nihon Seiyaku Co Ltd カンゾウ属植物の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8080A (ja) * 1989-09-21 1991-05-08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
KR200406781Y1 (ko) * 2005-10-20 2006-01-24 한태희 조합형 화분
KR20110003724U (ko) * 2009-10-08 2011-04-14 조미영 크기조절용 화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6722A1 (en) * 1997-10-02 1999-04-07 Angelo Lomonaco Method for sowing small seeds such as tomato seeds
CN2722610Y (zh) * 2004-03-12 2005-09-07 丁荣吾 植物保护套
CN101057549A (zh) * 2006-04-17 2007-10-24 丁荣吾 植物育苗筒
CN101213920A (zh) * 2008-01-15 2008-07-09 陈礼斌 一种植物栽培方法及所使用的栽植器具
JP2012170343A (ja) * 2011-02-18 2012-09-10 Shin Nihon Seiyaku Co Ltd カンゾウ属植物の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032A (zh) * 2018-08-27 2018-12-21 陈念枢 一种五指毛桃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6336A1 (ko) 2014-08-21
CN104883873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9787B1 (ko) 곧은 뿌리 식물 재배용 판상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식물 재배 방법
CN103222386B (zh) 一种生姜的大小行双芽栽培方法
KR101351930B1 (ko) 고품질 감초생산을 위한 용기재배법
CN103875393B (zh) 一种一年生当归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871784B (zh) 一种乌红杂交天麻的种植方法
CN105830687B (zh) 一种有机茶栽培方法
CN104350938A (zh) 一种毛竹的种植方法
CN104883873B (zh) 植物栽培容器形成用板状构件、植物栽培容器及植物栽培方法
CN103988653A (zh) 一种甘蔗套种马铃薯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3518574B (zh) 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4823642A (zh) 一种海滨中度盐土甜叶菊高效栽培技术
CN103858645A (zh) 一种金线莲组织培养苗的大棚种植方法
CN104488524A (zh) 一种生物多样性茶园构建方法
CN105284399A (zh) 一种金铁锁的穴播种植方法
CN105766266A (zh) 方竹笋种植方法
CN103988743A (zh) 一种香蕉种植方法
CN105230334A (zh) 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
CN105850434A (zh) 一种辣木行间套种猫须草的栽培方法
CN103181288A (zh) 半夏的复合型栽培方法
CN105766269A (zh) 甜竹笋种植方法
CN106305096A (zh)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5684671A (zh) 山药斜向种植方法
CN105660080A (zh) 一种规模化种植薄荷的方法
CN103688698A (zh) 一种牛蒡的栽培方法
CN104094748A (zh) 一种防止大葱葱白短细空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