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8485A -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8485A
CN104878485A CN201510255338.6A CN201510255338A CN104878485A CN 104878485 A CN104878485 A CN 104878485A CN 201510255338 A CN201510255338 A CN 201510255338A CN 104878485 A CN104878485 A CN 104878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iloplume
resistance wire
air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53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8485B (zh
Inventor
夏治刚
徐卫林
曹根阳
叶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jube Tai Chang cotton spin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553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8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8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8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8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8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每根纱线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装置采用主体板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导纱轮轮槽位于吸风通道的进风口中心垂直面上,固丝通电端子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进风口两侧,固丝通电端子之间设置张紧状的电阻丝,使得张紧的纱线表面毛羽在进风口的中心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高温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只去除纱线表面有害毛羽,保留有益毛羽。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纱线毛羽是指外露在短纤维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或纤维环。纱线受力时,毛羽缺少握持受力点,对纱线强力无任何帮助;并且纱线毛羽过多,纱线摩擦增加,在后续加工中纱线更易磨损断裂,影响加工效率;在织造过程中,毛羽过多纱线易纠缠在一起,造成开口不清,影响织造效率和品质。纱线毛羽还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因此,毛羽一直是纺织企业最关心的纱线品质重要指标之一。
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其机理是内外转移的纤维头端露出纱体之后,脱离钳口的握持作用,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形成毛羽。毛羽增长于络筒和整经工序,其根本原因在于:纱线表面毛羽多、结构松弛,在络筒、整经等纱线高速运行工序中,纱线经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遭受激烈摩擦,致使纱体内部纤维头端严重抽拔游离于纱体表面,毛羽剧增、表层结构严重破坏。大量的纱线毛羽会对后续织造工序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长度大于等于3毫米以上的毛羽,当纱线后续进行机织时,纱线容易相互纠缠而造成开口不清;在纱线后续进行针织时,长毛羽容易缠绕织针而导致钩针断裂,不仅降低织造效率,而且影响布面的产品质量。基于上述原因,大于等于3毫米以上的纱线毛羽被纺织界认定为有害毛羽;而较短的绒毛状短纤维,反而对纱线以及后续织物外观有利。因此,如何降低纱线有害毛羽、保留纱线有利毛羽,是纺织企业最关心的热点技术难题。
针对环锭细纱工序,国内外的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有效降低纱线有害毛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采用新型纺纱技术或专用消除毛羽装置来消除3毫米及3毫米以上的长毛羽。目前新型环锭纺纱技术代表是紧密纺纱技术,如美国知识产权局1873年10月17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 for stretching, condensing and transporting a rove of fibers during a spinning operation”,专利号US 3377386;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5月1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专利号5063313;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5月1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专利号5063313;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6月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专利号5072078;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1月8日公开的发明专利“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fiber strand to be condensed”,专利号US 5160105B1;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6月2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yarn thereform”,专利号US 5253545B1;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7月1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strand”,专利号US 5262733B1; 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4月28日公开的发明专利“Condensing zone for a spinning machine”,专利号US 5236316B1。上述紧密纺纱技术专利公案的核心原理都是针环锭纺纱过程,聚集纺纱三角区纤维须条,加强对纤维须条边缘纤维控制,有效降低纺纱过程中纤维头端外露,降低纱线毛羽。然而实践应用表明:紧密纺纱技术不仅降低纱线3毫米以上的有害毛羽,而且也大大减少了3毫米以下的有利毛羽;大量研究表明紧密纺纱线内部结构致密,纱线刚度大、不易弯曲,即使有害毛羽非常少,仍然不适合做针织等产品;特别是目前通过气流集聚的紧密纺纱技术,只对高支纱毛羽降低效果明显,对粗特纱线毛羽降低效果差;另外,紧密纺属于环锭工序,生产出的纱线后续要经过络筒工序,纱线毛羽要剧增3-7倍,在纱线织造或针织之前,纱线有害毛羽又会大量重新产生。
目前使用的专用降低毛羽装置是采用气流喷射形式,安装在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利用气流的回转使已形成的毛羽贴伏在纱线表面,如美国知识产权局1868年3月10日公开的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yarn treatment”,专利号31371668、美国知识产权局1878年7月22日公开的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spun textile yarn”, 专利号425339。这些研究主要差别在于由于气流喷射装置的不同导致纱线表面纤维受力方向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卷绕效果而导致纱线毛羽消除效果的不同。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专用降低毛羽装置也是同时降低了3毫米以上的有害毛羽和3毫米以下的有利毛羽,不能选择性地降低纱线的降低纱线有害毛羽,保留纱线有利毛羽;另外所获的纱线毛羽只是以简单贴伏及松弛缠绕的形式留在纱线表面,在后道工序摩擦过程中,非常容易全部显露出来,达不到真正消除毛羽的效果。
针对络筒工序高速摩擦,造成纱线表面结构损伤,毛羽大量增长,强力下降,要求配套浆纱工序,增加上浆难度和上浆成本等问题,在络筒工序设置毛羽倒伏装置,抑制毛羽的发生,对后道工序生产和提高最终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研究的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减少络筒纱线毛羽装置;虽然相关专利文献有很多,但采用的基本原理相同,即在纱线在络筒机上采用对前进中的纱线进行解捻-加捻方式,使纱线表面毛羽卷绕在纱线表面,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代表性的专利文献有:欧洲专利号为EP 0 755 013 A2,公开日1887年08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Auto Winder,该申请公案采用络筒工艺流程中回转假捻盘的机械作用,使游离纤维沿纱线的捻向贴伏到纱身上来,以减少纱线毛羽;美国专利号为US 5 363 477 B1,公开日2002年03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Hairiness controlling device and winder,该申请公案采用络筒工艺流程中回转假捻盘的机械作用,使游离纤维沿纱线的捻向贴伏到纱体主干上来,以减少纱线毛羽;欧洲专利号为EP 1 135 002 A2,公开日2001年10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Automatic winder and hairiness suppressing device,该申请公案利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旋转气流的力学作用,使毛羽重新包覆到纱身上,以减少毛羽,但从原理上分析,单凭气流的包缠作用,其包覆效果不好; 欧洲专利号EP 1 013 703 A2, 公开日2000年05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Hairiness suppress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winder,该申请公案同样使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气流使纱线旋转,当旋转的纱线经过控制板(regulating plate)时,使纤维包缠在纱身上,以减少毛羽;中国专利号为ZL 88106406.1,公开日2000年06月0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自动络筒机的毛羽倒伏装置,该申请公案同样使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气流使纱线旋转,不过该专利通过在装置两端加装控制器,以保证纱线沿自身轴线回转产生假捻效应,提高减少纱线毛羽的效率。除此之外,中国专利号为ZL 200610042881.7,公开日2007年01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采用假捻熨烫的方式,对络筒及针织过程的纱线进行在线贴附和包缠纱线毛羽,极少部分毛羽卷入纱体,实现络筒或针织过程中抑制纱线毛羽增长的目。上述减少纱线表面毛羽的方法和装置,共同点在于将纱线毛羽通过气流或机械形式倒伏、重新包缠在纱干上;但整个毛羽倒伏、重新包缠过程中,没有选择性地针对纱线3毫米以上的有害毛羽进行消除,保留3毫米以下的纱线有利毛羽;且在整个纱线毛羽降低过程中,毛羽只是通过倒伏、重新包缠的松散形式位于纱线表层,纱线降低的毛羽经受摩擦易于再次反弹。
为解决包缠松散、筒纱毛羽再次过度反弹等技术难题,目前主要采用烧毛工序对筒纱进行处理,实现纱线表面光洁化。纱线烧毛方法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种为火烧法,如中国专利号为ZL 201320433260.3,公开日2014年01月0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烧毛机,美国专利号US004634855A,专利名称为“SINGEING DEVICE”,这些申请公案共同提供了采用火焰烧除织物表面毛羽的装备,但火烧法的烧毛装备如直接用于纱线烧毛,将会烧焦部分纱线主干,造成纱线品质下降,针对火焰烧焦纱体主干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为ZL 20920356663.4,公开日2014年01月0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纺纱用烧毛机滚轮,该申请公案有效散发滚筒内热量,防止绕在滚筒上的纱线烧焦;欧洲专利号WIPO Patent WO/2000/031327A1,专利名称为“SINGEING MACHINE”,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将纱线烧毛后进行冷却,并在冷却的同时,将烧毛后的片纱进行有效分开的烧毛设备,有效防止纱线主干烧焦和纱线之间相互纠缠;烧毛后纱线表面会有烧焦的物质,为在线清理这些物质,美国专利号US 3857436,专利名称“YARN SINGEING MACHINE HAVING A CLEANING DEVICE”,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在对烧毛后的纱线在卷绕之前,对其进行清理的清洁装置,降低烧毛后纱线表面的碳化物质。为防止火焰法烧焦纱线毛羽,也可选择采用第二种烧毛法,即采用电热丝烧毛法,如中国专利号为ZL 201320483362.4,公开日2014年01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新型烧毛机,该申请公案公开了一种采用电加热式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均匀、烧毛效果的优点,但是该申请公案主要针对毛料坯布的烧毛,且仍存在无法对织物或纱线表面弯曲和服帖的毛羽进行有效去除。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还有电晕烧毛法,如中国专利号为ZL 201310423307.X,公开日2013年02月0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电火花纱线烧毛机,该申请公案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火花放点(即电晕)电弧的局部高温来去除纱线杂质和绒毛;然而该方法利用高压放电,存在操作危险性,同时高压电弧在烧毛过程中,也会伤及纱体主干上的纤维,造成纱线主干的破坏而导致强力有所下降。针对面料烧毛时,布料间绒毛相互缠绕,导致进入烧毛机前布料与摊开滚轴或者布料之间相互黏住等问题,中国专利号为ZL 201320414003.8,公开日2013年10月3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烧毛机展开装置,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采用拨片使相互缠绕的绒毛散开,使其充分烧毛;但是该申请公案只是将相互缠绕的绒毛散开,并没有使其充分伸直,更不能将伸直的绒毛定向排列,无法实现精确性的、选择性的烧除面料绒毛。类似地,中国专利号为ZL 201010321482.4,公开日2013年07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静电烧毛装置,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先对布料进行施加静电,使得布料表面毛羽受外力梳理或电场作用下,带静电的多余纤维会竖立起来,然后再进行烧毛,实现布料表面毛羽均匀去除,达到烧毛平整的目的;但是该申请公案只是将布料表面毛羽竖立,没有将竖立的毛羽进行定向排列的功能,由于竖立的毛羽带有同种静电荷,致密竖立的相邻毛羽之间会相互排斥而无法进行完全定向的伸直,因而依然不能实现精确性的、选择性的烧除布料绒毛的技术目的,最重要的是,该技术是对布料进行烧毛处理,如果简单地将其应用到纱线烧毛时,带有同种静电荷的纱线表面毛羽虽然竖立在纱体主干上,避免部分毛羽贴服纱体主干上而漏烧的情况,利于火口充分烧除毛羽,但这种情况下相邻的带静电毛羽无法一致并排性地进行定向伸展排列,不能实现精确性的、选择性的烧除纱线有害毛羽的技术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只能是:既烧除了有害毛羽,也烧除了纱线有利毛羽。美国专利号US 3834523,发明名称为“YARN SINGEING BURNER”,该申请公案提供一种采用多方向、多火口对纱线进行烧毛的方式,对有效烧除纱线主干周围的毛羽,但是该申请公案同样不能实现精确性的、选择性的烧除纱线有害毛羽的技术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只能是:既烧除了有害毛羽,也烧除了纱线有利毛羽。
综上所述,现有消除纱线毛羽技术,包涵有集聚纺纱式、松散包缠式、松散贴服式、直接烧除式降低纱线毛羽的方法,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只是一味地、简单地、不加选择地降低纱线毛羽,在降低纱线3毫米及3毫米以上有害毛羽的同时,也大幅消除了纱线3毫米以下的有利毛羽,无法实现对纱线实施精确性的、选择性的消除纱线有害毛羽、保留纱线有益的技术目的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精确性、选择性的消除纱线有害毛羽、保留纱线有益毛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采用在每根纱线Y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由主体板、电阻丝烧毛装置、导丝器、抽风机组成,主体板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吸风通道的进风口呈圆角矩形状,主体板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对称设有耳状固定块,主体板工作面的进纱端和出纱端分别对称设有导丝器,导丝器由上滑块、下滑块、上固定滑杆、下固定滑杆、导纱轮构成,上固定滑杆、下固定滑杆分别对称垂直固定在主体板的工作面上,上滑块和下滑块分别活动套装在上固定滑杆、下固定滑杆上,导纱轮位于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的轴上,上滑块和下滑块上分别设置锁紧螺栓,导纱轮轮槽位于进风口中心的垂直面上,电阻丝烧毛装置由固丝通电端子电阻丝构成,固丝通电端子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主体板上的进风口两侧,固丝通电端子之间设置电阻丝,电阻丝呈张紧状,电阻丝与主体板工作面平行,电阻丝与进纱端和出纱端的导纱轮中心连线垂直,电阻丝工作温度为500-1000℃,吸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吸风管一端连接,吸风管另一端与抽风机相连接,抽风机通电运行,使进风口处产生负压,以4-1000米/分钟运行的纱线Y,以张紧方式经进纱端的导纱轮轮槽运行至进风口中心,此时纱线Y主干张紧,纱线Y表面毛羽受到进风口负压的侧向抽吸作用,呈垂直于纱线Y主干和电阻丝的状态,在进风口中心的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其中长度大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段被电阻丝精确去除,长度小于等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全部得到保留,精确选择式烧毛处理后的纱线经出纱端的导纱轮输出。
所述的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其优点在于:本发明在每根纱线Y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该装置采用主体板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吸风通道的进风口呈圆角矩形状,导纱轮轮槽位于进风口的中心垂直面上,固丝通电端子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主体板工作面中部的进风口两侧,固丝通电端子之间设置电阻丝,电阻丝呈张紧状的设计,使得以张紧方式运行至进风口中心的纱线Y主干张紧,纱线Y表面毛羽在进风口的中心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高温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其中长度大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段被电阻丝精确有效地去除,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倒伏、重新包缠的松散形式贴服纱线毛羽,纱线降低的毛羽经受摩擦易于再次反弹”的技术问题;另外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本发明将长度小于等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有益毛羽全部得到保留,实现了选择性地只去除纱线表面有害毛羽,从根本上消除了“包括细纱、络筒、整经、烧毛等工序所涉及降低毛羽技术,只是一味地、简单地、不加选择地降低纱线毛羽,无法对纱线实施消除有害毛羽、保留有益毛羽”的技术弊端和不足。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易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附图。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在每根纱线Y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由主体板1、电阻丝烧毛装置、导丝器、抽风机6组成,主体板1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吸风通道的进风口9呈圆角矩形状,主体板1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对称设有耳状固定块,主体板1工作面的进纱端和出纱端分别对称设有导丝器,导丝器由上滑块3、下滑块7、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导纱轮5构成,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分别对称垂直固定在主体板1的工作面上,上滑块3和下滑块7分别活动套装在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上,实现了导纱轮5位置可调,上滑块3和下滑块7上分别设置锁紧螺栓,用于固定完成位置调节之后的导纱轮5,导纱轮5位于上滑块3和下滑块7之间的轴上,导纱轮5轮槽位于进风口9中心的垂直面上,电阻丝烧毛装置由固丝通电端子2电阻丝构成,固丝通电端子2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主体板1工作面中部的进风口9两侧,固丝通电端子2之间设置电阻丝,电阻丝呈张紧状,电阻丝与主体板1工作面平行,电阻丝与进纱端和出纱端的导纱轮5中心连线垂直,与固丝通电端子2相接通的引线从主体板1背面引出,引线接通外接电源,使得电阻丝通电工作,电阻丝工作温度为500-1000℃,调节导纱轮5与进风口9之间的垂直距离,将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采用锁紧螺栓,将调节之后的导纱轮5位置锁定,吸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吸风管一端连接,吸风管另一端与抽风机6相连接,抽风机6接通外接外电源后进行负压吸风,使进风口9处产生负压,以4-1000米/分钟运行的纱线Y,以张紧方式经进纱端的导纱轮5轮槽运行至进风口9中心,此时纱线Y主干张紧,纱线Y表面毛羽受进风口9负压的侧向抽吸作用,呈垂直于纱线Y主干和电阻丝的状态,在进风口9中心的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其中长度大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段被电阻丝精确去除,长度小于等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全部得到保留,实现了精确选择式去除3毫米以上的纱线有害毛羽,保留3毫米以下的纱线有益毛羽的技术目的,精确选择式烧毛处理后的纱线经出纱端的导纱轮5输出。
下面结合实际纱线烧毛工序,对本发明的具体应用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采用螺钉,通过耳状固定块将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固定安装在现有SSM生产的GSX2烧毛机的烧毛组件前台面上,代替原有火焰喷头式烧毛装置,从筒纱退绕的棉纱或人棉纱或毛纱或苎麻纱,经张力器、导纱杆,以张紧方式经进纱端的导纱轮5轮槽运行至进风口9中心,此时纱线Y主干张紧,纱线Y表面毛羽受到进风口9负压的侧向抽吸作用,呈垂直于纱线Y主干和电阻丝的状态,在进风口9中心的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纱线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设置为2毫米,长度大于2毫米的毛羽段被电阻丝精确去除,长度小于等于2毫米的毛羽全部得到保留,精确选择式烧毛处理后的纱线经出纱端的导纱轮5输出,通过GSX2烧毛机上的导纱杆,依次经灭火装置、清纱装置,最终卷绕到筒管上。与原有传统烧毛方法所生产的纱线相比,本发明所生产的纱线3毫米以上的有害毛羽大幅降低的同时,3毫米以下的有益毛羽得到有效保留,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与传统烧毛方法烧毛后的纱线毛羽对比
纱线种类 1 2 3 4 5 6 7 8 9
原棉纱Ne60 989.70 263.70 83.30 28.10 11.10 5.50 2.30 1.30 0.50
传统烧毛后棉纱Ne 60 451.60 36.20 10.30 4.10 1.10 0.10 0.30 0.10 0.00
本发明烧毛后棉纱Ne60 962.30 267.30 12.70 5.70 1.30 0.00 0.00 0.00 0.00

Claims (2)

1.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根纱线Y运行路线上设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装置由主体板(1)、电阻丝烧毛装置、导丝器、抽风机(6)组成,主体板(1)工作面的中部开设吸风通道,吸风通道的进风口(9)呈圆角矩形状,主体板(1)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对称设有耳状固定块,主体板(1)工作面的进纱端和出纱端分别对称设有导丝器,导丝器由上滑块(3)、下滑块(7)、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导纱轮(5)构成,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分别对称垂直固定在主体板(1)的工作面上,上滑块(3)和下滑块(7)分别活动套装在上固定滑杆(4)、下固定滑杆(8)上,导纱轮(5)位于上滑块(3)和下滑块(7)之间的轴上,上滑块(3)和下滑块(7)上分别设置锁紧螺栓,导纱轮(5)轮槽位于进风口(9)中心的垂直面上,电阻丝烧毛装置由固丝通电端子(2)电阻丝构成,固丝通电端子(2)对称地固定安装在主体板(1)上的进风口(9)两侧,固丝通电端子(2)之间设置电阻丝,电阻丝呈张紧状,电阻丝与主体板(1)工作面平行,电阻丝与进纱端和出纱端的导纱轮(5)中心连线垂直,电阻丝工作温度为500-1000℃,吸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吸风管一端连接,吸风管另一端与抽风机(6)相连接,抽风机(6)通电运行,使进风口(9)处产生负压,以4-1000米/分钟运行的纱线Y,以张紧方式经进纱端的导纱轮(5)轮槽运行至进风口(9)中心,此时纱线Y主干张紧,纱线Y表面毛羽受到进风口(9)负压的侧向抽吸作用,呈垂直于纱线Y主干和电阻丝的状态,在进风口(9)中心的垂直面上向吸风通道内进行定向展开伸直,定向展开伸直的表面毛羽在电阻丝作用下进行精确选择式去除,其中长度大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段被电阻丝精确去除,长度小于等于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的毛羽全部得到保留,精确选择式烧毛处理后的纱线经出纱端的导纱轮(5)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的纱线Y主干与电阻丝之间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毫米。
CN201510255338.6A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8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338.6A CN104878485B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338.6A CN104878485B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8485A true CN104878485A (zh) 2015-09-02
CN104878485B CN104878485B (zh) 2017-03-22

Family

ID=53946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53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8485B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848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4723A (zh) * 2015-10-26 2016-0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纬编针织方法
CN106435902A (zh) * 2016-11-08 2017-02-2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
CN107351173A (zh) * 2017-07-25 2017-11-17 杭州唯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装置和电弧烧毛装置
CN107881610A (zh) * 2017-11-29 2018-04-0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纺织机械中减少毛羽的装置及其减少毛羽工艺
CN108893812A (zh) * 2018-09-18 2018-1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选择吸附式降低毛羽的纺纱装置
CN108950762A (zh) * 2018-09-18 2018-12-0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精确选择式去除纱条毛羽的纺纱方法
CN109371523A (zh) * 2017-10-31 2019-02-22 小野莫大小工业有限公司 易打理的毛料用的原料捻线的制造方法
CN112981656A (zh) * 2021-02-03 2021-06-18 王邦罗 一种纺织用棉线除杂装置
CN113106557A (zh) * 2021-04-28 2021-07-13 江西金铭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蚕丝拉丝的辅助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3718Y (zh) * 2003-05-28 2004-07-07 山东同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光滑纱纺纱装置
US20080155786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yarn on a ring-spinning machine
CN102051718A (zh) * 2010-11-08 2011-05-1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
CN202030882U (zh) * 2011-03-22 2011-11-0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柔顺纺纱的加热压辊
CN103046273A (zh) * 2012-11-13 2013-04-17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丝光设备
CN103255516A (zh) * 2013-05-03 2013-08-21 常熟市林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纺纱纤维束的润湿熨烫方法以及该方法所用的ptc熨烫装置
CN203256401U (zh) * 2013-05-03 2013-10-30 常熟市林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纺纱纤维束熨烫装置
CN103981601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3718Y (zh) * 2003-05-28 2004-07-07 山东同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光滑纱纺纱装置
US20080155786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yarn on a ring-spinning machine
CN102051718A (zh) * 2010-11-08 2011-05-1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
CN202030882U (zh) * 2011-03-22 2011-11-0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柔顺纺纱的加热压辊
CN103046273A (zh) * 2012-11-13 2013-04-17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丝光设备
CN103255516A (zh) * 2013-05-03 2013-08-21 常熟市林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纺纱纤维束的润湿熨烫方法以及该方法所用的ptc熨烫装置
CN203256401U (zh) * 2013-05-03 2013-10-30 常熟市林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纺纱纤维束熨烫装置
CN103981601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4723A (zh) * 2015-10-26 2016-0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纬编针织方法
CN106435902A (zh) * 2016-11-08 2017-02-2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
CN106435902B (zh) * 2016-11-08 2018-08-2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
CN107351173A (zh) * 2017-07-25 2017-11-17 杭州唯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装置和电弧烧毛装置
CN107351173B (zh) * 2017-07-25 2019-07-09 杭州唯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装置和电弧烧毛装置
CN109371523A (zh) * 2017-10-31 2019-02-22 小野莫大小工业有限公司 易打理的毛料用的原料捻线的制造方法
CN107881610B (zh) * 2017-11-29 2020-01-0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纺织机械中减少毛羽的装置及其减少毛羽工艺
CN107881610A (zh) * 2017-11-29 2018-04-0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纺织机械中减少毛羽的装置及其减少毛羽工艺
CN108950762A (zh) * 2018-09-18 2018-12-0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精确选择式去除纱条毛羽的纺纱方法
CN108893812A (zh) * 2018-09-18 2018-11-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选择吸附式降低毛羽的纺纱装置
CN108893812B (zh) * 2018-09-18 2020-06-30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选择吸附式降低毛羽的纺纱装置
CN108950762B (zh) * 2018-09-18 2020-08-2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精确选择式去除纱条毛羽的纺纱方法
CN112981656A (zh) * 2021-02-03 2021-06-18 王邦罗 一种纺织用棉线除杂装置
CN113106557A (zh) * 2021-04-28 2021-07-13 江西金铭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蚕丝拉丝的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8485B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8485A (zh)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方法
CN104878484A (zh)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装置
CN105274695B (zh)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整经方法
CN103981601B (zh)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方法
CN105274723B (zh) 一种多毛羽纱线的超光洁纬编针织方法
CN104611809A (zh) 防缠绕型分条整经机
CN109667038A (zh) 一种铜氨涤纶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0570029C (zh) 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
CN107829189A (zh) 一种多毛羽纱线羽尾固结式超光洁增强处理的方法
US4364225A (en) Machine for producing self-twisting yarns
CN107829176B (zh) 一种用于纱线超光洁处理的瓣合式装置的应用
CN106337230B (zh) 一种梯度包缠纱线毛羽的装置
TW200819577A (en)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knitted fabric
CN204780018U (zh) 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装置
US2854812A (en)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wool, cotton and man-made fiber yarns with stretchable nylonyarn
ITMI20072161A1 (it) Dispositivo per produrre un tessuto a maglia
CN105274675B (zh) 一种定向伸展协同柔化缠绕纱线毛羽的方法
US297774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strands
CN106435902B (zh) 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
CN109594154B (zh) 粘胶仿真丝纱生产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CN105274682B (zh) 一种定向伸展协同柔化缠绕纱线毛羽的装置
CN209127794U (zh) 一种羊毛条的供料传输装置
CN205115728U (zh) 一种定向伸展协同柔化缠绕纱线毛羽的装置
JP3469201B2 (ja) 繊維機械の糸掛け装置および糸掛け方法
CN106337231B (zh) 一种梯度摩擦包缠纱线毛羽的后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4

Address after: 441299 No. 19, West San Huan, Jujube City, Xiangyang, Hubei.

Patentee after: Jujube Tai Chang cotton spin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1 Sunshine Avenu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