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3839A -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3839A
CN104873839A CN201510300920.XA CN201510300920A CN104873839A CN 104873839 A CN104873839 A CN 104873839A CN 201510300920 A CN201510300920 A CN 201510300920A CN 104873839 A CN104873839 A CN 104873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s
chinese medicine
helicobacter pylori
powder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09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丹丹
卞雪莲
邹创
傅咏南
王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a Better Lif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Likang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pper Marine Eugenic Object He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per Marine Eugenic Object He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Upper Marine Eugenic Object He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5103009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38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3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3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为粉剂,包括复合益生菌粉10~90份、复合中药酵素粉10~90份,还可进一步添加益生元和乳铁蛋白,可以作为食品的补充剂、添加剂或药物成分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利用了中药抑制Hp的功效,同时降低了中药的毒副作用,添加的复合益生菌不仅本身能有效抑制Hp,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中药酵素的进一步吸收,研究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治愈Hp感染,因此在抗Hp药物的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复方益生菌和复方中药酵素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杆菌。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Warren及Marshall在1979年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Hp以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有1~2个微小弯曲,菌体长 2~4 μm,宽 0.5~1.0 μm,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
Hp感染率在不同人群中各不相同,Hp感染后临床结局的多样性提示了其致病机制的复杂性,Hp致病机制包括:Hp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以及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
Hp的传播途径有粪-口、口-口、密切接触和动物源性等,感染有家族聚集现象。我国19个省市39个中心的Hp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Hp感染率为40% - 90%,平均为59%。
目前治疗Hp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菌株的耐药性,而且毒副作用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寻找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副作用小的替代物。
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胃道内,能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国内外近来的研究表明多种益生菌对Hp有抑制作用,据文献报道,在传统“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可提高胃内Hp的根除率,对其机理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抑制或杀灭Hp。Hp菌体表面有尿素酶,通过分解宿主体内的尿素产氨来中和胃酸,保护菌体免受伤害,益生菌通过产生有机酸抑制尿素酶的活性来杀灭Hp;Hp在胃内的定植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表面成分使之结合于胃上皮细胞,益生菌株亦分泌某些脂类或蛋白类成分竞争螺旋杆菌黏连的部位,实现在胃上皮的定植,从而抑制Hp的生长;Hp可引起包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增加,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1,-6释放,刺激CD4+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C和IL-4、IL-5、IL-6,而导致胃黏膜炎症,益生菌可以抑制Hp感染后的炎性反应。
近来的许多研究证实很多中药具有抑制Hp的作用,中国学者陈芝芸等人选用了100味中药进行体外抑制Hp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100味中药除9味中药外,其余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黄芩具有高度抑菌作用,大黄、地榆、马鞭草具有中度抑菌作用,鹿衔草、旋覆花、金银花、连翘、丹参、石榴皮、黄柏、干姜、北秦皮、旱莲草、甘草、泽兰、白花蛇舌草、葛根、桑叶、仙鹤草、败酱草、当归、延胡索、赤芍、广木香具有轻度抑菌作用。日本学者今村理佐经实验研究发现大黄、生姜、木香、苦参、石菖蒲根、儿茶、芦荟、白草果及芍药对 Hp有抑制作用,特别是白草果和芍药对Hp有完全抑制作用。蒋振明等采用著名老中医张镜仁教授经验方清胃冲剂(主要由徐长卿、连翘、赤芍、玄胡、旋覆花、平地木、炙甘草等组成)及双黄连口服液进行Hp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清胃冲剂和双黄连口服液在体外一定浓度下对Hp具有相似的抑菌效果。汪红兵等针对脾胃湿热者HP检出率较高这一情况,采用健脾清热化湿法,应用健脾清化汤 ( 主要由党参、茯苓、白术、黄连、大黄、蒲公英、丹参、甘草组成) 进行体外抑杀Hp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连、大黄有明显抑杀 Hp作用,甘草、丹参、党参、公英等有抑制Hp生长的功效,与单味中药相比,健脾清化汤抑杀Hp更具明显优势。王芳等人研究发现四黄调胃汤的Hp黏附环节抑制作用实验显示,其既可以有效地抑杀Hp,又能阻断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抑制Hp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直接抑制或杀灭Hp,还可以通过降低Hp的毒力、抑制Hp的粘附能力、改变Hp的生存环境、抑制Hp的耐药性来抑杀Hp。
甘草又叫国老,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研究指出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微克量级水平即具有一定的Hp抑杀作用,以各自10mg含量抗幽门螺旋杆菌效果与克拉霉素抗菌作用相当。
连翘具有消炎杀菌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
黄芪补齐扶正,托腐生肌,是中医治疗溃疡的要药。黄芪总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杀灭Hp,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惠阳,抑制胃酸分泌。
猴头菇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突变,降血脂,抗衰老,补益脾胃,充养气血。临床试验表明:猴头菇用于治胃溃疡,服用后,症状改善,食欲增添,疼痛缓解;还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小肿块,延长生存期的良好效果。
酵素是酶的旧译,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酵素与食物被胃消化分解后的状态相同,是帮助胃肠消化的动力,且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以提升人体的自愈能力与再生能力。目前常见的酵素都是将新鲜的果蔬原料制成酵素,将中药制成酵素可以分解中药中的有毒物质,降低其毒副作用,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与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同时更好地利用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通过单独制备的复合中药酵素粉与复合益生菌粉混合而成,可以作为食品的补充剂、添加剂或药物成分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为粉剂,该粉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复合益生菌粉10~90份、复合中药酵素粉10~90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粉中的活性益生菌数量至少为1000万个/g。
进一步,所述复合益生菌粉中的益生菌组分选自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包括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它们的重量比为4~6:3~5:4~6:6~9。
进一步,所述复合中药酵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组合通过发酵制备而得;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包括红景天、枸杞、虫草菌、黄芪、薏仁、山楂、黄精、山药、连翘、生甘草、苦参、黄连、板蓝根、猴头菇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本发明所述中药为中药饮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组合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
红景天1~8份,枸杞1~8份,虫草菌1~7,黄芪6~10份,薏仁1~8份,山楂2~16份,黄精2~16份,山药2~16份,连翘5~20份,生甘草5~20份,苦参1~5份,黄连1~5份,板蓝根1~5份,猴头菇5~25份。
进一步,本发明发酵复合中药采用接种发酵菌的方式,所述发酵菌包括但不限于乳酸菌、醋酸菌、红曲霉菌、酵母菌、纳豆菌。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中还进一步添加有益生元,所述益生元包括但不限于菊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所述益生元的优选加入量为10~60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还进一步包括乳铁蛋白,所述乳铁蛋白为人乳铁蛋白和/或牛乳铁蛋白;所述乳铁蛋白的优选加入量为5~50重量份。
上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制备复合中药酵素粉;
B.    制备复合益生菌粉;
C.    按重量比例混合复合中药酵素粉和复合益生菌粉。
进一步,所述复合中药酵素粉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中药饮片清洗干净后消毒处理,切碎成边长不大于1cm的小块后放入无菌发酵罐中;
(2)加入发酵菌后进行发酵;
(3)180天后将发酵产物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中药酵素液;
(4)将复合中药酵素液进行低温低压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复合中药酵素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2)的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先加入酵母菌、醋酸菌、红曲霉菌中的一种或几种,在28℃下发酵45天,之后在31℃下发酵45天;然后加入乳酸菌和/或纳豆菌,在35℃下发酵45天,之后控制pH值2-3,在40℃下继续发酵45天。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消毒处理是指臭氧消毒。
优选地,在步骤(2)的发酵过程中每隔5-10天搅拌一次,搅拌时间25-30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1-0.2μm。
进一步,所述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步骤为:从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选择至少两种益生菌粉按比例混合;上述益生菌粉为市场上可购得的益生菌粉末制品。
进一步,所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加入益生元和/或乳铁蛋白,并充分混合。
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组合物粉末可以用于制成冲剂、片剂、胶囊等产品。
本发明采用复合益生菌与复合中药酵素的组合,即利用了中药抑制Hp的功效,同时降低了中药的毒副作用;添加的复合益生菌不仅本身能有效抑制Hp,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中药酵素的进一步吸收;两者的结合在杀灭Hp的同时还能保护胃黏膜,改变胃部酸碱环境,进一步降低Hp的繁殖率,对本发明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对Hp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在四周内完全治愈Hp感染,因此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    制备复合中药酵素粉
本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
红景天8份、枸杞8份、虫草菌6、黄芪6份、薏仁8份、山楂16份、黄精16份、山药16份、连翘15份、生甘草20份、苦参5份、黄连5份、板蓝根5份、猴头菇20份。
(1)将上述比例的中药饮片清洗干净后用臭氧消毒处理,切碎成边长不大于1cm的小块后放入无菌发酵罐中;
(2)加入酵母菌后在28℃下发酵45天,之后在31℃下发酵45天,然后加入乳酸菌和纳豆菌后在35℃下发酵45天,之后控制pH值2-3,在40℃下继续发酵4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7天搅拌一次,搅拌时间30min;
(3)发酵完成后将发酵产物用0.2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中药酵素液;
(4)将复合中药酵素液进行低温低压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复合中药酵素粉。
B.    制备复合益生菌粉
将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粉末按重量比为5:4:5:7.5混合制得。
C.        将步骤A制得的复合中药酵素粉、步骤B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粉、菊糖、牛乳铁蛋白按以下重量份数充分混合制得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
复合中药酵素粉50份、复合益生菌粉50份、菊糖20份和牛乳铁蛋白20份。
实施例2
A.       制备复合中药酵素粉
本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
红景天6份、枸杞6份、虫草菌5、黄芪6份、薏仁5份、山楂5份、黄精5份、山药6份、连翘5份、生甘草10份、苦参5份、黄连2份、板蓝根4份、猴头菇5。
(1)将上述比例的中药饮片清洗干净后用臭氧消毒处理,切碎成边长不大于1cm的小块后放入无菌发酵罐中;
(2)加入酵母菌和红曲霉菌后在28℃下发酵45天,之后在31℃下发酵45天,然后加入乳酸菌后在35℃下发酵45天,之后控制pH值2-3,在40℃下继续发酵4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6天搅拌一次,搅拌时间25min;
(3)发酵完成后将发酵产物用0.2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中药酵素液;
(4)将复合中药酵素液进行低温低压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复合中药酵素粉。
B.        制备复合益生菌粉
将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粉末按重量比为4:3:6:6混合制得。
C.        将步骤A制得的复合中药酵素粉、步骤B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粉、低聚果糖、牛乳铁蛋白按以下重量份数充分混合制得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
复合中药酵素粉90份、复合益生菌粉10份、低聚果糖10份和牛乳铁蛋白15份。
实施例3
A.    制备复合中药酵素粉
本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
红景天3份、枸杞8份、虫草菌7、黄芪6份、薏仁1份、山楂2份、黄精2份、山药10份、连翘20份、生甘草12份、苦参1份、黄连1份、板蓝根1份、猴头菇25。
(1)将上述比例的中药饮片清洗干净后用臭氧消毒处理,切碎成边长不大于1cm的小块后放入无菌发酵罐中;
(2)加入酵母菌、醋酸菌和红曲霉菌后在28℃下发酵45天,之后在31℃下发酵45天,然后加入乳酸菌后在35℃下发酵45天,之后控制pH值2-3,在40℃下继续发酵45天,发酵过程中每隔5天搅拌一次,搅拌时间30min;
(3)发酵完成后将发酵产物用0.2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中药酵素液;
(4)将复合中药酵素液进行低温低压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复合中药酵素粉。
B.        制备复合益生菌粉
将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粉末按重量比为6:5:4:9混合制得。
C.        将步骤A制得的复合中药酵素粉、步骤B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粉、低聚半乳糖、人乳铁蛋白按以下重量份数充分混合制得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
复合中药酵素粉10份、复合益生菌粉90份、低聚半乳糖50份和牛乳铁蛋白5份。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制备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用于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经胃镜、组织学检查确诊的Hp阳性的患者183例;其中,服用实施例1中组合物患者63例,服用实施例2中组合物患者60例,服用实施例3中组合物患者60例;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胃镜、组织学检查为Hp阴性;
服用方式:将组合物冲调为饮料或将组合物拌入其它饮食中服用,每日三次,每次15g。
治疗结果:
  两周治愈例 三周治愈例 四周治愈例 四周治愈率
实施例1 10 36 16 98%
实施例2 8 29 21 97%
实施例3 9 38 13 100%
在本次研究中仅有3例患者四周后未完全治愈,但是他们四周后的Hp检出量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所有受试患者在服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两周后Hp的检出量都有较明显的下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为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复合益生菌粉10~90份、复合中药酵素粉10~9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粉中的益生菌组分选自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两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包括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其重量比为4~6:3~5:4~6:6~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中药酵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组合通过发酵制备而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包括红景天、枸杞、虫草菌、黄芪、薏仁、山楂、黄精、山药、连翘、生甘草、苦参、黄连、板蓝根、猴头菇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采用接种发酵菌的方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中还添加有益生元。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中还添加有乳铁蛋白。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复合中药酵素粉的步骤:
(1)将中药饮片清洗干净后消毒处理,切碎成边长不大于1cm的小块后放入无菌发酵罐中;
(2)加入发酵菌后进行发酵;
(3)180天后将发酵产物过滤,收集滤液,得到复合中药酵素液;
(4)将复合中药酵素液进行低温低压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复合中药酵素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先加入酵母菌、醋酸菌、红曲霉菌中的一种或几种,在28℃下发酵45天,之后在31℃下发酵45天;然后加入乳酸菌和/或纳豆菌,在35℃下发酵45天,之后控制pH值2-3,在40℃下继续发酵45天。
CN201510300920.XA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73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0920.XA CN10487383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0920.XA CN10487383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839A true CN104873839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0920.XA Pending CN104873839A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383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5972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生菌群酵素及其应用、用其制成的食品
CN105995684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生菌群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149151A (zh) * 2017-06-05 2017-09-12 上海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8904546A (zh) * 2018-07-10 2018-11-30 山东腾贵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杀灭作用的益生菌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1596A (zh) * 2019-05-31 2019-08-20 嘉兴市爵拓科技有限公司 上消化道内菌群改善剂
CN110384743A (zh) * 2019-03-29 2019-10-29 上海中优精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复合益生元咀嚼片
CN110938563A (zh) * 2019-12-05 2020-03-31 南京伯恩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bj-reborn001及其在制备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发酵液中的应用
CN112190644A (zh) * 2019-07-08 2021-01-08 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胃脏保健的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287A (zh) * 2009-05-25 2010-02-03 赵敏 益生菌二元混合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4489669A (zh) * 2014-12-12 2015-04-0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植物酵素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287A (zh) * 2009-05-25 2010-02-03 赵敏 益生菌二元混合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4489669A (zh) * 2014-12-12 2015-04-0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植物酵素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翔 等: "TLR4在益生菌治疗小鼠Hp感染中的作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喻钢 等: "抗幽门螺旋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药品评价》 *
王春花 等: "中药抗幽门螺旋杆菌研究进展", 《陕西中医》 *
贺爱珍: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5972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生菌群酵素及其应用、用其制成的食品
CN105995684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生菌群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149151A (zh) * 2017-06-05 2017-09-12 上海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8904546A (zh) * 2018-07-10 2018-11-30 山东腾贵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杀灭作用的益生菌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4743A (zh) * 2019-03-29 2019-10-29 上海中优精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复合益生元咀嚼片
CN110141596A (zh) * 2019-05-31 2019-08-20 嘉兴市爵拓科技有限公司 上消化道内菌群改善剂
CN112190644A (zh) * 2019-07-08 2021-01-08 大江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胃脏保健的用途
CN110938563A (zh) * 2019-12-05 2020-03-31 南京伯恩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bj-reborn001及其在制备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发酵液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3839A (zh)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0847B (zh) 辅助保护胃黏膜和/或缓解胃胀的组合物及其微生态制剂
CN103689593A (zh) 一种调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膳食
CN114848685B (zh) 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益生菌中药发酵物
CN115074298A (zh) 具有抗幽护胃和消食化积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JP2004505625A (ja) 腸内共生生物の共発酵培養による天然薬の転換および修飾
CN104223074A (zh) 便秘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6165780A (zh) 一种肉鸡用中药复合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7416B (zh) 牛饲料用中药益生菌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CN104839684A (zh)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医学配方食品
CN104187651A (zh) 尿酸高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5878554A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八珍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08239B (zh) 一种用于防治家禽大肠杆菌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微生态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7334156A (zh) 催乳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1332226A (zh) 复合排毒抗氧化生物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5823A (zh) 一种改善女性孕产妇肠道菌群的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4839673A (zh) 肾衰竭医学配方食品
CN104381786A (zh)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2367420B (zh) 牛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CN105943679A (zh) 一种家禽用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5674A (zh) 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9406A (zh) 子宫肌瘤医学配方食品
CN105749099B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益生菌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01906A (zh) 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九葉青牌畅清酶益生素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87646A (zh) 肾衰竭全营养配方食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433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779 on the third floor Room 302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Zhongyou Ge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779 on the third floor Room 30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ZHONGYOU BIOLOGY HIGH-TECH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9

Address after: Room 3, building 6, Lane 1868, Huang Xi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200090,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CHINA BETTER-LIF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779 on the third floor Room 30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Zhongyou Gen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3

Address after: Fu'an Road North, life medicine industrial park,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 building 6, Lane 1868, Huang Xi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200090,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HINA BETTER-LIF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Room E201, 3100 Huta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44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ikang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08, floor 3, No. 6, Lane 1868, Huangx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HINA BETTER-LIF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Room 3008, floor 3, No. 6, Lane 1868, Huangx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CHINA BETTER-LIF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314 Fuan Road North, life medicine industrial park,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ka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