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3728A -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3728A
CN104873728A CN201510300031.3A CN201510300031A CN104873728A CN 104873728 A CN104873728 A CN 104873728A CN 201510300031 A CN201510300031 A CN 201510300031A CN 104873728 A CN104873728 A CN 104873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schefflerae arboricolae
caulis
min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0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000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37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3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37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9-16份;仙桃草10-14份;麻黄8-12份;小乌泡根9-15份;叶底红7-13份;横经席9-13份;竹叶参12-16份;七叶莲7-15份;小茴香8-14份;白芍10-13份;三点金草9-15份;半边苏11-16份;熟地黄9-17份;灰叶根10-13份;吊岩风11-14份。具有清热活血,祛寒止痛,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治疗功能性痛经疗效显著。

Description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痛经是在月经来临时,经前、经期、经后发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以致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是现代女性最常见的月经失调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现盆器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原发性痛经多是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过度屈曲或膜样月经,即大片肥厚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管型在排出时引起子宫剧烈收缩所致。继发性痛经多由于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等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
现代中医学认为多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病机主要是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佂。其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
目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药物有一些,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 102716413 A (申请号201210164455.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药物,每份有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郁金200-300克;王不留行5-15克;荔枝核20-70克;冰片1-2克;白酒5-10克。本发明药物的最佳分量配比是:郁金250克;王不留行10克;荔枝核50克;冰片1克;白酒5克。公开号CN 102885938 A(申请号201210394775.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白芍7g,丹参12g,吴茱萸12g,艾叶(干)20g,红木香12g,桂花2g,洋金花0.3g。公开号CN 104173995 A(申请号201410450043.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当归20-30克、红枣10-20克、泽兰10-20克、陈皮10-20克、沉香10-20克、蒲黄炭10-20克、益母草10-20克、醋玄胡10-20克、桃仁10-20克、广木香8-15克、生姜8-12克、三七粉8-12克、熟地8-12克、炒栀子8-12克、乌药8-12克。
目前,西医治疗痛经多采用镇痛解痉药等强效止痛药,虽止痛作用快且强,但疗效短暂,不能根除,复发率高,且副作用大,往往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胃紊乱、肠胃出血和溃疡形成、肝脏与肾脏损伤。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痛经方面出现了多种药物,但效果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具有清热活血,祛寒止痛,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9-16份;仙桃草10-14份;麻黄8-12份;小乌泡根9-15份;叶底红7-13份;横经席9-13份;竹叶参12-16份;七叶莲7-15份;小茴香8-14份;白芍10-13份;三点金草9-15份;半边苏11-16份;熟地黄9-17份;灰叶根10-13份;吊岩风11-14份。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12-14份;仙桃草11-13份;麻黄9-11份;小乌泡根11-13份;叶底红9-11份;横经席10-12份;竹叶参13-15份;七叶莲10-12份;小茴香10-12份;白芍11-12份;三点金草11-13份;半边苏13-15份;熟地黄12-14份;灰叶根11-12份;吊岩风12-13份。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13份;仙桃草12份;麻黄9-11份;小乌泡根12份;叶底红10份;横经席11份;竹叶参14份;七叶莲11份;小茴香11份;白芍11.5份;三点金草12份;半边苏14份;熟地黄13份;灰叶根11.5份;吊岩风1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胶囊、颗粒剂、片剂及丸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无菌封装,得汤剂。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优选加入70%-80%的乙醇溶液,更加优选加入75%的乙醇溶液。
服用方法:每次15-20ml,每天2-3次,7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40℃)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步骤(5)所得药粉按0.4g -0.6g/粒的规格制成胶囊(优选按0.5g/粒的规格)。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5)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
服用方法:每次2-3粒,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4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制成均匀的颗粒,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装,每小包的质量为10g。
服用方法:每次一小包,每日2-3次,7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4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制成均匀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服用方法:每次2-3片,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所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4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蜂蜜(优选蜂蜜的用量为药粉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蜂蜜的用量为药粉质量的35%)置于锅内,文火熬炼至粘稠状,掺入步骤(5)所得药粉,充分拌匀成药膏,按中医传统制丸方法制成药丸(优选直径为3mm-5mm,更加优选直径为4mm)。
服用方法:每次10-15丸,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所选材料多数为传统中药材,药材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
2、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基于中医治疗功能性痛经的原理,各原料作用协同,诸药配伍,具有清热活血,祛寒止痛,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对功能性痛经治疗效果好。
3、本发明通过调节体内微循环,使气血运行通畅,宫经血流不受阻,修复受损脉络,彻底解除腹痛、头晕、心烦气躁、倦怠乏力、面苍白等症状,实现对痛经的彻底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70g):沉香9份;仙桃草10份;麻黄8份;小乌泡根9份;叶底红7份;横经席9份;竹叶参12份;七叶莲7份;小茴香8份;白芍10份;三点金草9份;半边苏11份;熟地黄9份;灰叶根10份;吊岩风11份。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4倍量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无菌封装,得汤剂。
服用方法:每次20ml,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10g):沉香16份;仙桃草14份;麻黄12份;小乌泡根15份;叶底红13份;横经席13份;竹叶参16份;七叶莲15份;小茴香14份;白芍13份;三点金草15份;半边苏16份;熟地黄17份;灰叶根13份;吊岩风14份。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40℃)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步骤(5)所得药粉按0.5g/粒的规格制成胶囊。
服用方法:每次2-3粒,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栾XX,女,37岁,河北省唐山市人。有痛经病史多年,每逢行经则下腹疼痛难忍,呈刺痛感,乳房胀痛,月经量多,且血块多,甚至呕吐、腹泻,面色微黄,神疲乏力。期间有过很多诊断,也有过很多药物和非药物的治疗,却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治疗。
服用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胶囊(实施例2)2个疗程后,正值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腹部只是稍微的不适感。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暂停用药,直至下次月经来潮,已无呕吐,腹泻,仅有轻微疼痛感。后期追访得知,已痊愈。
实施例3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0g):沉香12份;仙桃草11份;麻黄9份;小乌泡根11份;叶底红9份;横经席10份;竹叶参13份;七叶莲10份;小茴香10份;白芍11份;三点金草11份;半边苏13份;熟地黄12份;灰叶根11份;吊岩风12份。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40℃)的稠膏,制成均匀的颗粒,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装,每小包的质量为10g。
服用方法:每次1包,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4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45g):沉香14份;仙桃草13份;麻黄11份;小乌泡根13份;叶底红11份;横经席12份;竹叶参15份;七叶莲12份;小茴香12份;白芍-12份;三点金草13份;半边苏15份;熟地黄14份;灰叶根12份;吊岩风13份。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40℃)的稠膏,制成均匀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服用方法:每次2-3片,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夏XX,女,31岁,河北省保定市人。六年前夏女士生下一女儿,从那年开始出现痛经,以下腹、腰骶部为主,时感肛门坠胀。经期第一天出现小腹疼痛,如线牵拉,服用益母草膏并肌肉注射黄体酮后疼痛丝毫未减。去医院诊断为功能性痛经,此后病情逐渐加重,伴随症状随之增加,近2年愈发严重,几年来,辗转多地,历经中医西医,针灸等多方治疗,收效甚微,有时因痛经无法工作。
服用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片剂(实施例4)1个多疗程后,出现月经高潮,量有所减少,小腹疼痛感减轻,恶心呕吐现象消失。继续用药2个疗程后停药,下次月经来潮时月经量正常,腹痛基本消失,只是腹部稍微不适。后期追访得知已痊愈。
实施例5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40g):沉香13份;仙桃草12份;麻黄9-11份;小乌泡根12份;叶底红10份;横经席11份;竹叶参14份;七叶莲11份;小茴香11份;白芍11.5份;三点金草12份;半边苏14份;熟地黄13份;灰叶根11.5份;吊岩风12.5份。
上述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40℃)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蜂蜜(用量为药粉质量的35%)置于锅内,文火熬炼至粘稠状,掺入步骤(5)所得药粉,充分拌匀成药膏,按中医传统制丸方法制成直径为4mm的药丸。
服用方法:每次10丸,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为瑞香料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仙桃草:味甘、微辛,性平。归肝、胃、肺经。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坟母草带虫瘿的全草。含木犀草素,金圣草素,原儿茶酸,香草酸,甘露醇。具有化瘀止血,清热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咳血,吐血,衄血,便血,痛经,咽喉肿痛,痈疽疮疡。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小乌泡根:味咸、酸,性平。归肾经。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乌泡子的根。具有活血,调经,止血,祛痰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症瘕,血崩,衄血,便血,咳嗽痰多。
叶底红:味甘、酸,性温。归肝、脾、肺三经。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叶底红的全株。具有通经活血,清热燥湿,化积消食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肿痛者,水火烫伤,疮疥等证,小儿疳积,食积不化,消化不良者,有化积消食之功。
横经席:味微苦,性平。归肝、肾经。为藤黄科红厚壳属植物薄叶红厚壳的根。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证,肾虚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竹叶参:味苦、辛,性凉。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具有祛风湿,舒筋活血,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骨蒸潮热,肺痨咯血,肺热咳嗽,烫火伤。。
七叶莲:味辛、甘、微苦,性温。为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和密脉鹅掌柴的茎叶。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院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白芍:味苦、酸,性寒。归肝、脾经。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三点金草:味苦、微辛,性凉。归肝、膀胱、大肠经。为豆科山蚂蟥属植物三点金草的全草。含β-苯乙胺,吲哚-3-烷基胺类,胆碱,甜菜碱,胡芦巴碱,吲哚-3-乙酸,酪胺,海杷佛林等。具有清热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中暑腹痛,泄泻痢疾,黄疸,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关节痛,跌打损伤,乳腺炎。
半边苏:味辛、微苦,性温。为唇形科绵穗苏属植物绵穗苏的全草。含挥发油,主成分为香薷酮,还有白苏酮,α-蒎烯、桉叶素、对聚伞花素、异缬草酸、异缬草酸异丁酯、乙酸、α-,β-白苏烯、辛醇-3、辛烯-1-醇-3、芳樟醇、樟脑、牻牛儿醇、己酸、异己酸等。具有祛风发表,止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瘫痪,劳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疮痈肿毒。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灰叶根:味微苦,性凉。归脾、胃经。为豆科灰毛豆属植物灰叶的根。含左旋异合生果素,水黄皮二酮,披针灰叶素A、B,半秃灰叶呋黄素,灰叶二醇,灰叶苯并吡喃酮,右旋羟基茜草素,山槐素,槲皮素,β-谷甾醉,鱼藤酮,鱼藤醇酮,甲基水黄皮二酮。具有清热化滞,行气止痛,收湿止痒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胃炎,腹胀,腹痛,湿疹,皮炎。
吊岩风:味微辛、涩,性温。为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异叶爬山虎的根、茎或叶。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偏头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试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实施例5)的疗效,于2009年6月-2012年4月做了对比试验:
一般性资料:筛选20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其中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34.6岁;19-30岁79人,31-40岁94人,41-46岁2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其中实验组150人,对照组5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痛经的西医诊断标准者;②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者;③月经周期规律(28±7天) ;④接受本疗法前2周内未服用止痛药、镇静药及激素类药物。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③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诊断标准: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②月经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③乳房胀痛;④胸满胁痛。
用法用量: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丸剂,每次10丸,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如硫酸延胡索乙素片、痛经宝颗粒等),其中,硫酸延胡索乙素片:口服,成人用于镇痛一次50-100毫克(1-2片),一日3-4次。痛经宝颗粒: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于月经前一周开始,持续至月经来三天后停服,连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
疗效标准:治愈: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停药一年后后经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它症状好转,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不能维持一年以上;无效:服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
采用其他药物的对照组和服用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的治愈率高达74%,有效率高达了96.67%;而服用其他药物的治愈率仅42%,有效率也只有76%,无效率高达24%。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的效果明显优于服用其他药物的效果。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9-16份;仙桃草10-14份;麻黄8-12份;小乌泡根9-15份;叶底红7-13份;横经席9-13份;竹叶参12-16份;七叶莲7-15份;小茴香8-14份;白芍10-13份;三点金草9-15份;半边苏11-16份;熟地黄9-17份;灰叶根10-13份;吊岩风11-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12-14份;仙桃草11-13份;麻黄9-11份;小乌泡根11-13份;叶底红9-11份;横经席10-12份;竹叶参13-15份;七叶莲10-12份;小茴香10-12份;白芍11-12份;三点金草11-13份;半边苏13-15份;熟地黄12-14份;灰叶根11-12份;吊岩风12-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沉香13份;仙桃草12份;麻黄9-11份;小乌泡根12份;叶底红10份;横经席11份;竹叶参14份;七叶莲11份;小茴香11份;白芍11.5份;三点金草12份;半边苏14份;熟地黄13份;灰叶根11.5份;吊岩风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无菌封装,得汤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剂汤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加入70%-80%的乙醇溶液,更加优选加入75%的乙醇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步骤(5)所得药粉按0.4g -0.6g/粒的规格制成胶囊(优选按0.5g/粒的规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制成均匀的颗粒,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装,每小包的质量为10g。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制成均匀颗粒,干燥,压制成片状,包糖衣。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剂,其特征是,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洗净,切碎,置于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酒(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米酒的用量为叶底红、七叶莲和三点金草总质量的35%),拌匀,闷润45-55分钟(优选闷润40-60分钟,更加优选闷润50分钟);
(2)将沉香、麻黄、竹叶参、半边苏和吊岩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步骤(1)所得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3-37分钟,更加优选每次加热煮沸35分钟),合并滤液;
(3)将仙桃草、小茴香和熟地黄混合,粉碎,研末,过120-140目筛(优选过126-134目筛,更加优选过130目筛),备用;
(4)将小乌泡根、横经席、白芍和灰叶根洗净,加入3-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过滤,得提取液;
(5)将步骤(2)所得滤液和步骤(4)所得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步骤(3)所得药粉,混匀,放置3-5小时(优选放置3.5-4.5小时,更加优选放置4小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烘干,粉碎,得药粉;
(6)将蜂蜜(优选蜂蜜的用量为药粉质量的30%-40%,更加优选蜂蜜的用量为药粉质量的35%)置于锅内,文火熬炼至粘稠状,掺入步骤(5)所得药粉,充分拌匀成药膏,按中医传统制丸方法制成药丸(优选直径为3mm-5mm,更加优选直径为4mm)。
CN201510300031.3A 2015-06-04 2015-06-04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737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0031.3A CN104873728A (zh) 2015-06-04 2015-06-04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0031.3A CN104873728A (zh) 2015-06-04 2015-06-04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728A true CN104873728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1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0031.3A Pending CN104873728A (zh) 2015-06-04 2015-06-04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3728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翁维良: "《临中药学》", 31 May 1998,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爱平等: "原发性痛经的中药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673A (zh) 一种用于小儿腹泻的中药脐贴
CN104189783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CN104873826A (zh) 一种可清肺祛湿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964B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841A (zh) 一种治疗乳汁自出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38475A (zh)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710A (zh) 医治哮喘的润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57986A (zh)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
CN104147573A (zh) 治疗风感头痛的清热解毒制剂及制法
CN103071142A (zh) 一种速效气管炎外用贴
CN104873728A (zh) 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760A (zh) 主治胃溃疡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985A (zh) 一种天仙子黄柏中药热敷盐袋及制备方法
CN105770081A (zh) 用于促进脑出血手术后愈合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95A (zh) 用于治疗牛产后血瘀型胞衣不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789A (zh) 治疗宫颈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653A (zh) 一种治疗牙髓炎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64A (zh) 一种治疗反复性口腔溃疡的中药
CN1044915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73858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07003B (zh)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胶囊
CN104740396A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324252A (zh) 一种治疗突发性眩晕的中药制剂
CN104606537A (zh) 改善化疗所致心肌缺血损伤的益气养血药膳及制备方法
CN103690816A (zh) 消除脾虚痰湿乳房囊性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2000 building 1-602, building 1355, No. ten, Lane 5, Mount Lu, Jiangxi, Jiujiang

Applicant after: Li Yongsheng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Lixia District of Ji'nan city jiangshuiquan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Li Yongs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