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1507A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1507A
CN104871507A CN201380067681.7A CN201380067681A CN104871507A CN 104871507 A CN104871507 A CN 104871507A CN 201380067681 A CN201380067681 A CN 201380067681A CN 104871507 A CN104871507 A CN 104871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me
parameter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components
sign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6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1507B (zh
Inventor
朴廷镐
金泰莹
卢元一
司空敏
薛志允
柳炫圭
K-W.千
赵在源
洪性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1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1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183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4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5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channel conditions 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检测与正交调幅(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频移键控(FSK)方案有关的参数;以及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来调制信息比特。

Description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于无线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通信系统已经被开发为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为此目的,通信系统例如通过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等等的各种通信方案来努力改善频谱效率并且增加信道容量。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来自邻近小区的基站(BS)的严重干扰,在远离小区中心的小区边缘的具有低信噪比(SNR)的小区边缘用户设备(UE)或者具有低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的小区边缘用户限制总体系统性能。
因此,为了提高这样的小区边缘UE的传输效率,已经开发了诸如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方案、协作多点(COMP)方案、干扰消除方案等等的方案。
尽管已经从在发射机的干扰控制或者在接收机的干扰消除的观点研究了那些方案,但还存在对于为了小区边缘UE将信道容量提高到最佳水平的方案的需要。
呈现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仅仅用于帮助对本公开的理解。对于以上中的任何一项是否可以被适用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也没有做出任何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方面将至少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正交调幅(QAM)方案和频移键控(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以及M元编码方案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干扰分量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信道信息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由此增加信道容量。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将提供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由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信号发送装置来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检测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以及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来调制信息比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信号接收装置来接收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所调制的信号,该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是基于来自信号发送装置的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而检测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发送装置。信号发送装置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检测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以及发射机,被配置为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来调制信息比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所调制的信号,该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是基于来自信号发送装置的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而检测的。
根据结合附图的用于公开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的特征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明显。
有益效果
如根据以上描述明显的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以及M元编码方案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干扰分量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信道信息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统中信道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由此增加信道容量。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统中信道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由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和上层实体共享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由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和上层实体共享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由此适应性地反映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并且优化信号传输。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能够使用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来进行信号的传输,由此增加低SNR区域(或Eb/N0区域)中的传输效率。
稍后将参考图16a至16b来描述该效果。
图16a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3的情形下的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参考图16a,图是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3的情形下产生的,并且该图图示出香农的信道能力限制以及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如图16a的图中所图示的,水平轴表示噪声功率密度与比特能量的比率Eb/N0[dB],并且垂直轴表示带宽效率[比特/秒/Hz]。
参考图16a,L表示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表示FSK方案的调制阶数,并且Q表示QAM方案的调制阶数。如关于图16a所描述的,与FSK方案和QAM方案相比,FQAM方案可以在相对低的Eb/N0上获得相对高的带宽效率。
图16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2的情形下的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参考图16b,图是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2的情形下产生的,并且该图图示出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如图16b的图中所图示的,水平轴表示噪声功率密度与比特能量的比率Eb/N0[dB],并且垂直轴表示带宽效率[比特/秒/Hz]。
参考图16b,L表示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表示FSK方案的调制阶数,并且Q表示QAM方案的调制阶数。如关于图16b所描述的,与FSK方案和QAM方案相比,FQAM方案可以在相对低的Eb/N0上获得相对高的带宽效率。
进一步,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使得信号发送装置能够预测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并且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和上层实体共享所经历的干扰,由此优化传输方案。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所采取的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方案和正交调幅(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如果使用BICM方案则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环境中的QAM方案和频移键控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图3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SK方案以及M元编码和调制(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如果使用M元CM方案则QAM方案和FSK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图5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方案的基本概念;
图6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中所包括的控制器的操作;
图8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操作;
图11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15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根据QAM方案的参数α和调制阶数MF是4的FQAM方案的关联线曲线(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对频谱效率)的示例的图;
图16a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3的情形下的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以及
图16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在基于AWGN信道和编码速率r=1/2的情形下的FSK方案、QAM方案和FQAM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贯穿附图,相同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的是相同部分、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有助于理解,但是这些各种特定细节将被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里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以省略对众所周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措词不局限于书目意义,而是仅仅由发明人使用来实现本公开的明确的且一致的理解。因此,应当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仅为了说明目的,并非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并非如此。因此,例如,对“一个组件表面”的指代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指代。
尽管诸如“第一”、“第二”等等的序号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在本文那些组件不被限制。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相区分。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教导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在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
在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个实施例目的,并且不意图进行限制。如在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出并非如此。应当进一步理解,当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组件、要素,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另外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组件、要素,或者其组合。
只要术语没有被不同地定义,这里所使用的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术语就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意义。应当理解的是,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具有与在相关技术中的术语的意义相一致的意义。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功能。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以下:智能电话、平板机个人计算机(PC)、移动式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桌面PC、膝上型PC、上网本PC、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移动医疗设备、照相机、可穿戴设备(例如,头戴设备(HMD)、电子衣物、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饰品、电子纹身或智能手表)和/或类似物。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前述设备的任何组合。此外,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局限于前述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用户设备(UE)可以是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正交调幅(QAM)方案和频移键控(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以及M元编码方案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干扰分量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信道信息并且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由此增加信道容量。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由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和上层实体共享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由此增加数据传输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和上层实体共享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由此适应性地反映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并且优化信号传输。
为了方便起见,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将被称为‘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方案’。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FQAM方案是将QAM方案和FSK方案组合的调制方案。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FQAM方案可以是可以以与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调制输入信号的所有调制方案以及将QAM方案和FSK方案组合的调制方案中的一个。
用于使用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提出的FQAM方案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可以被应用到诸如长期演进(LTE)移动通信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移动通信系统、在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中提出的高速分组数据(HRPD)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2中提出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2中提出的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分组系统(EPS)、移动网际协议(移动IP)系统和/或类似的各种通信系统。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方案与诸如QAM方案之类的码元调制方案一起使用以便提高频谱效率。通过使用OFDM方案和QAM方案,信号发送装置可以使用具有各种调制阶数的码元调制方案根据信道状态来选择可用的调制阶数。结果,使得通信系统中所需的性能被满足并且数据传输率被增加的通信系统的操作是可行的。
在通信系统中,已经与码元调制方案一起使用各种信道编码方案,以便校正由于信道的改变而导致的错误。即使已经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了各种信道编码方案,但是通常QAM方案也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方案一起使用。因此,已经通过考虑复杂性、鉴于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而开发了通信系统。
将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BICM方案和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1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BICM方案和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二进制编码器102、速率匹配单元104、重发器106、选择器108、多个比特交织器(例如,诸如像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的N比特交织器)、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逻辑资源映射器116、物理资源映射器118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单元120。
尽管二进制编码器102、速率匹配单元104、重发器106、选择器108、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逻辑资源映射器116、物理资源映射器118和IFFT单元120在图1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换句话说,二进制编码器102、速率匹配单元104、重发器106、选择器108、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逻辑资源映射器116、物理资源映射器118和IFFT单元120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到单个单元中。此外,二进制编码器102、速率匹配单元104、重发器106、选择器108、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逻辑资源映射器116、物理资源映射器118和IFFT单元120的位置可以被改变,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输入到信号发送装置的信息比特被输入到二进制编码器102。二进制编码器102通过使用预设二进制编码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104输出编码比特流。速率匹配单元104通过使用预设速率匹配方案对从二进制编码器102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执行速率匹配操作来生成具有预设编码速率的比特流,并且向重发器106输出该比特流。重发器106通过根据预设重复数重复从速率匹配单元104输出的比特流来生成比特流,并且向选择器108输出比特流。
选择器108通过考虑从重发器106输出的比特流的编码速率和重复数来将从重发器106输出的比特流输出至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之一。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中的每一个通过根据预设交织图案对输入的比特流进行交织来生成交织的比特流,并且向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输出交织的比特流。例如,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中的每一个通过根据与交织图案相对应的预设长度、以比特为基础对输入的比特流进行交织来生成交织的比特流,并且向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输出交织的比特流。例如,在比特交织器#1 110中使用的长度是X1,并且在比特交织器#N 112中使用的长度是XN。与信道编码方案和编码速率相对应地设计比特交织器#1 110至比特交织器#N 112。
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生成其中通过对交织的比特流执行与预设调制阶数M相对应的码元映射操作而使m比特被映射到一个复码元的QAM码元流,并且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16输出QAM码元流。例如,根据m=log2(M),2比特被映射到4-QAM(正交相移键控(QPSK))码元,4比特被映射到16-QAM码元,并且6比特被映射到64-QAM码元。
在其他的示例中,可以省略三种类型的码元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可以替换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码元。可以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来确定调制阶数,该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根据诸如信噪比(SNR)、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等等的估计值被确定为满足目标帧错误率(FER)。将参考表1来描述通常的基于QAM码元的MCS级别确定方案。
表1
SINR[dB] 编码比率 调制方案 频谱效率
-11.7 1/34 QPSK 0.06
-8.7 1/17 QPSK 0.12
-5.7 1/9 QPSK 0.23
-3.6 1/5 QPSK 0.38
-2.0 1/4 QPSK 0.53
-0.5 3/8 QPSK 0.76
0.8 1/2 QPSK 0.96
2.4 3/5 QPSK 1.23
4.5 2/5 16-QAM 1.56
6.0 1/2 16-QAM 1.92
8.1 3/5 16-QAM 2.46
10.1 1/2 64-QAM 2.75
11.4 1/2 64-QAM 3.13
12.9 3/5 64-QAM 3.69
14.4 2/3 64-QAM 4.13
16.2 7/9 64-QAM 4.69
17.0 5/6 64-QAM 4.92
19.3 11/12 64-QAM 5.50
同时,信号接收装置估计SINR,选择与估计的SINR有关的MCS级别,并且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指示所选择的MCS级别的反馈信息。例如,在根据表1中的基于QAM码元的MCS级别确定方案选择MCS级别时,信号接收装置估计SINR,并且如果估计的SINR是15[dB]则选择编码速率2/3和64-QAM方案作为与小于15[dB]的SINR有关的MCS级别,并且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指示所选择的MCS级别的反馈信息。相应地,信号发送装置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反馈信息,由此使用所接收的反馈信息来选择MCS级别。在该示例中,频谱效率是4.14。
逻辑资源映射器116通过将从M元QAM码元映射器114输出的QAM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QAM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118输出逻辑资源映射QAM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118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QAM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QAM码元流,并且向IFFT单元120输出物理资源映射QAM码元流。IFFT单元120通过对物理资源映射QAM码元流执行IFFT操作来生成时域码元流,并且输出该时域码元流。
在附加处理之后,从IFFT单元120输出的时域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这里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的描述。
同时,图1中的信号发送装置需要关于信道状态的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使用信道容量,并且选择用于信道状态的适当的合适的调制阶数和编码速率。例如,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通过执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操作来选择各种MCS级别。
例如,对于具有相对好的信道状态的UE,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选择16QAM方案和编码速率1/2来用于信号传输。在该情况下,m=4,并且根据m=log2(M)编码速率r=1/2,并且不执行重发操作。
对于另一个示例,如果信号发送装置(例如,基站(BS))发送广播信道(BCH)信号,则将被发送的信息数据或信息比特包括40比特(24个数据比特和16个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比特)。在该情况下,m=2,编码速率r=1/3,并且重复数=16。例如,在接收BCH信号总共16次之后,也就是说,在接收总共1920比特之后,信号接收装置可以通过执行解交织操作和信道解码操作并且完成CRC检查来成功地恢复BCH信息数据24比特。
同时,另一个码元调制方案是FSK方案。FSK方案是这样的方案,其中:在频域中可区分的信息比特被映射到一个码元,并且通过不同的频率资源来发送期望进行发送的信息比特。
在QAM方案中,利用同相位(I-相位)和正交相位(Q-相位)的组合来生成复调制码元(complex modulation symbol),并且发送不同的信息根据复调制码元的位置而被映射到的复调制码元。在QAM方案中,即使调制阶数增大,也不存在必要的时间和频率资源的改变。然而,因为调制码元中的长度变短,所以存在对于相对更多的传输功率的需要,以便信号接收装置无误地接收信号。在使用预设时间和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如果传输功率是无限的,则可以无误发送/接收具有无限尺寸的信息,因此QAM方案被分类为就带宽而言是有效的的调制方案(例如,带宽有效的调制方案)。
相比之下,在FSK方案中,如果时间和频率资源对于预设传输功率增大,则可以通过一个码元所发送的信息的尺寸增大,因此FSK方案被分类为就传输功率而言是有效的的调制方案(例如,功率有效的调制方案)。考虑到商业效率,因为相对高的效率在传输功率中是必需的而不是在频率中,所以QAM方案是优选的,而不是FSK方案。
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如果使用BICM方案则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环境中的QAM方案和FSK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参考图2,图是在基于AWGN信道、编码速率r=1/3以及BICM信道能力的情形下产生的,并且该图图示出香农的信道能力限制以及QAM方案和FSK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如图2的图中所图示的,水平轴表示噪声功率密度与比特能量的比率Eb/N0[dB],并且垂直轴表示带宽效率[比特/秒/赫兹]。
参考图2,用于QAM方案的性能图表示在于QAM方案中使用调制阶数M=4、8、16、64的情况下的性能。如关于QAM方案的性能图中所图示的,将理解的是,当在相同的编码速率上调制阶数增大时,需要更大的Eb/N0。与此相反的是,如果Eb/N0减小,则将调制阶数减小为小于调制阶数M=4的调制阶数通常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通过减小编码速率而不是调制阶数来获得信道容量。
然而,减小编码速率由于复杂性而受到限制。对于小于预设第一编码速率的编码速率,码字的重复传输是优选的。例如,编码速率r=1/3和重复数16被用于LTE移动通信系统中的BCH,并且编码速率r=1/3和重复数8被用于IEEE 802.16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BCH。
在QAM方案中,基于编码速率r=1/3的码字被用于重复传输,以用于减小编码速率。在这种情况下,QAM方案的带宽有效特性消失。
图3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SK方案以及M元编码和调制(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3,信号发送装置包括选择器#1 302、M元编码器304、速率匹配单元312、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重发器316,选择器#2 318、FSK码元交织器320、逻辑资源映射器326、物理资源映射器328和IFFT单元330。M元编码器304包括16元编码器306、32元编码器308和64元编码器310。FSK码元交织器320包括多个码元交织器(例如,诸如像码元交织器#1 322至码元交织器#L 324的L个码元交织器)。
尽管选择器#1 302、M元编码器304、速率匹配单元312、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重发器316、选择器#2 318、FSK码元交织器320、逻辑资源映射器326、物理资源映射器328和IFFT单元330在图3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选择器#1302、M元编码器304、速率匹配单元312、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重发器316、选择器#2 318、FSK码元交织器320、逻辑资源映射器326、物理资源映射器328和IFFT单元330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到单个单元中。此外,可以改变选择器#1 302、M元编码器304、速率匹配单元312、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重发器316、选择器#2 318、FSK码元交织器320、逻辑资源映射器326、物理资源映射器328和IFFT单元330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首先,信息比特300被输入到选择器#1 302,并且选择器#1 302根据预设调制阶数M向M元编码器304输出信息比特300之中的m个信息比特。根据m=log2(M),4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16元编码器306,5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32元编码器308,并且6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64元编码器310。16元编码器306通过使用16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312输出编码比特流。32元编码器308通过使用32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312输出编码比特流。64元编码器310通过使用64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312输出编码比特流。
从M元编码器304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被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312,并且速率匹配单元312使用预设速率匹配方案将从M元编码器304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换为具有期望的编码速率的比特流,并且向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输出具有期望的编码速率的比特流。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通过考虑调制阶数M将每个输入的比特流映射到一个复码元来生成FSK码元流,并且向重发器316输出FSK码元流。重发器316通过将从M元FSK码元映射器314输出的FSK码元流重复预设重复数来生成重复的码元流,并且向选择器#2318输出重复的码元流。
选择器#2 318通过考虑调制阶数、编码速率和重复数来将从重发器316输出的重复的码元流输出到码元交织器#1 322至码元交织器#L 324之一。码元交织器#1 322至码元交织器#L 324中的每一个通过根据预设交织图案对从选择器#2318输出的码元流进行交织来生成交织的码元流,并且向逻辑资源映射器326输出交织的码元流。例如,码元交织器#1 322至码元交织器#L 324中的每一个根据预设长度(X1至XL)以码元为基础对从选择器#2 318输出的码元流进行交织,并且向逻辑资源映射器326输出交织的码元流。X1表示码元交织器#1 322使用的长度,并且XL表示码元交织器#L 324使用的长度。
逻辑资源映射器326输入从FSK码元交织器320输出的交织的码元流,通过将交织的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328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328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IFFT单元330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IFFT单元330通过对从物理资源映射器328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执行IFFT操作来生成时域码元流,并且输出时域码元流。通过附加处理,从IFFT单元330输出的时域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这里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的描述。
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如果使用M元CM方案则QAM方案和FSK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的图。
参考图4,图是在基于AWGN信道、编码速率r=1/3以及CM信道能力的情形下产生的,并且该图图示出香农的信道能力限制以及QAM方案和FSK方案中的每一个的性能。如图4的图中所图示的,水平轴表示噪声功率密度与比特能量的比率Eb/N0[dB],并且垂直轴表示带宽效率[比特/秒/赫兹]。
参考图4,FSK方案的性能图图示出在于FSK方案中使用调制阶数M=256、128、64、32、16、8、4、2的情况下的性能,并且将理解的是,与在使用BICM方案(例如,诸如图2的图中图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的FSK方案的性能相比,使用M元CM方案的情况下的FSK方案的性能变得显著增强。
如上所述,FSK方案就功率而言是有效的。然而,与QAM方案不同,FSK方案对于各种调制阶数具有相对低的带宽效率。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提出基于就带宽而言是有效的调制方案(例如,QAM方案)和就功率而言是有效的调制方案(例如,FSK方案)的FQAM方案,并且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FQAM方案是将QAM方案和FSK方案组合的调制方案。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FQAM方案可以是可以以如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调制输入信号的所有调制方案以及将QAM方案和FSK方案组合的调制方案中的一个。
将参考图5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FQAM方案的基本概念。
图5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FQAM方案的基本概念。
参考图5,FQAM方案包括QAM方案和FSK方案的特性。在下文中,例如,将对基于使用4个调制频率的四元组QAM方案(例如,4-QAM(QPSK)方案和4-FSK方案)的16-FQAM方案进行描述。
参考图5,4-QAM方案的星座包括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可以被映射到的4个信号点S1、S2、S3和S4。4个信号点具有相同的幅度,并且包含在两个相邻的信号点之间具有90度的相位差的复调制码元(a,a)、(-a,a)、(-a,-a)、(a,-a)。例如,信息比特00、01、10和11之一可以被映射到4个信号点中的每一个。
在4-FSK方案中,通过4个不同的调制频率之一来发送信息比特中的每一个。例如,可以通过调制频率f1、f2、f3和f4之一来发送信息比特00、01、10和11中的每一个。
在基于4-QAM方案和4-FSK方案的16-FQAM方案中,通过4个调制频率f1、f2、f3和f4之一来发送4个信号点S1、S2、S3和S4。例如,通过调制频率f1来发送S1、S2、S3和S4,通过调制频率f2来发送S1、S2、S3和S4,通过调制频率f3来发送S1、S2、S3和S4,并且通过调制频率f4来发送S1、S2、S3和S4。因此,在16-FQAM方案中,可以使用具有与4-QAM方案或4-FSK方案的质量相等的质量的传输资源来发送16个信息单元(例如,4个信息比特)。
FQAM方案是其中使用星座和频率位置来映射信息比特的调制方案。参考图5,图示出单音调FQAM方案,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实施其中使用各种频率的各种图案来映射信息比特的多音调FQAM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FQAM方案可以包括单音调FQAM方案和多音调FQAM方案的所有。
图6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6,信号发送装置包括选择器#1 602、M元编码器604、速率匹配单元612、M元FQAM码元映射器614、重发器616、选择器#2 618、FQAM码元交织器620、逻辑资源映射器626、物理资源映射器628和IFFT单元630。M元编码器604包括16元编码器606、32元编码器608,和64元编码器610。FQAM码元交织器620包括多个码元交织器(例如,诸如像码元交织器#1 622至码元交织器#L 624的L个码元交织器)。
尽管选择器#1 602、M元编码器604、速率匹配单元612、M元FQAM码元映射器614、重发器616、选择器#2 618、FQAM码元交织器620、逻辑资源映射器626、物理资源映射器628和IFFT单元630在图6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选择器#1 602、M元编码器604、速率匹配单元612、M元FQAM码元映射器614、重发器616、选择器#2 618、FQAM码元交织器620、逻辑资源映射器626、物理资源映射器628和IFFT单元630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选择器#1 602、M元编码器604、速率匹配单元612、M元FQAM码元映射器614、重发器616、选择器#2 618、FQAM码元交织器620、逻辑资源映射器626、物理资源映射器628和IFFT单元630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首先,信息比特600被输入到选择器#1 602,并且选择器#1 602根据预设调制阶数M向M元编码器604输出信息比特600之中的m个信息比特。调制阶数M表示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根据m=log2(M),4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16元编码器606,5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32元编码器608,并且6个信息比特被输入到64元编码器610。基于从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根据邻居BS(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的请求而确定的调制阶数MF和MQ来确定调制阶数M。例如,调制阶数M被确定为M=MF*MQ。调制阶数MF表示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例如,FSK方案的调制阶数),并且调制阶数MQ表示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例如,QAM方案的调制阶数)。将参考图7来描述调制阶数MF和MQ,因此在这里将省略具体描述。
16元编码器606通过使用16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612输出编码比特流。32元编码器608通过使用32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612输出编码比特流。64元编码器610通过使用64元编码方案对输入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612输出编码比特流。
从M元编码器604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被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612,并且速率匹配单元612使用预设速率匹配方案将从M元编码器604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换为具有期望的编码速率的比特流,并且向M元FSK码元映射器614输出转换后的比特流。M元FQAM码元映射器614通过考虑调制阶数MF和MQ将每个输入的比特流映射到一个复码元来生成FQAM码元流,并且向重发器616输出FQAM码元流。重发器616通过将FQAM码元流重复预设重复数来生成重复的流,并且向选择器#2 618输出重复的码元流。
选择器#2 618通过考虑调制阶数M、编码速率和重复数来将重复的码元流输出到码元交织器#1 622至码元交织器#L 624之一。码元交织器#1 622至码元交织器#L 624中的每一个通过根据预设交织图案对从选择器#2 318输出的码元流进行交织来生成交织的码元流,并且向逻辑资源映射器626输出交织的码元流。例如,码元交织器#1 622至码元交织器#L 624中的每一个根据预设长度(X1至XL)以码元为基础对从选择器#2 618输出的码元流进行交织,并且向逻辑资源映射器626输出交织的码元流。X1表示码元交织器#1 622使用的长度,并且XL表示码元交织器#L 624使用的长度。逻辑资源映射器626输入从FSK码元交织器620输出的交织的码元流,通过将交织的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628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628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将要用于传输的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IFFT单元630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IFFT单元630通过对从物理资源映射器628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执行IFFT操作来生成时域码元流,并且输出时域码元流。通过附加处理,从IFFT单元630输出的时域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这里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的描述。
同时,图6中的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其确定调制阶数M、MF和MQ,编码速率以及重复数,以便确定适当的传输方案。将参考图7来描述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控制器中确定调制阶数M、MF和MQ,编码速率以及和重复数的操作。
图7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中所包括的控制器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控制器700的位置可以与图6中的信号发送装置中所包括的单元分开,以及位于各单元当中的特定单元之间。
参考图7,向控制器700提供从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CQI以及指示干扰分量的参数α、β和δ。如图7中所图示的,信号发送装置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参数α、β和δ,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信号发送装置可以接收参数α、β和δ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在控制器700中接收CQI以及参数α、β和δ的操作可以包括:其中信号发送装置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请求信号接收装置发送CQI以及参数α、β和δ的消息的操作;以及其中信号发送装置接收包括CQI以及参数α、β和δ的消息的操作。
参数α和β表示在干扰信道上的干扰分量具有复广义高斯(CGG)分布的假设之下所建模的统计参数,并且可以被表示为由等式(1)提供的形式。
<等式(1)>
α = ln ( 3 6 / 2 10 ) ln ( ( E [ | J l [ k ] | ] ) 2 / E [ | J l [ k ] | 2 ] - π 4 + 9 2 3.5 ) + ln ( 3 2 2 ) β Γ ( 2 / α ) Γ ( 3 / α ) E [ | J l [ k ] | ]
在等式(1)中,k表示FQAM码元索引,以MF个频率音调为基础生成FQAM码元,并且l表示频率音调索引,其中l=1,…,MF
在等式(1)中,表示伽马函数、表示Jl[k]=Yl[k]-H1,l[k]s[k]ηm[k],l并且表示第k个FQAM接收信号中除期望信号之外的值,并且对于第k个FQAM接收信号上的MF(l=1至MF)个频率音调来表达。存在对于在MF个频率音调中携带FQAM信号的m[k]频率音调的期望的信号。对于m[k]频率音调,通过从第k个FQAM接收信号中减去期望的信号所生成的值等于干扰信号和噪声之和,并且第k个FQAM接收信号等于干扰信号和关于剩余频率音调的噪声之和。在等式(1)中,H1,l[k]表示与关于第k个FQAM码元的第1个频率音调上的期望的信号有关的信道信息,并且s[k]表示被于第k个传输数据码元的QAM信号。在等式(1)中,ηm[k],l表示达尔塔函数,如果m[k]是l则具有值‘1’,并且如果m[k]不是l则具有值‘0’。m[k]表示其中携带FQAM信号的频率音调索引。
可以从除信号接收装置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接收的信号分量之外的值的二次统计中导出参数α,并且可以从所接收的信号中除以信号接收装置为目标的信号分量之外的值的原始统计中导出参数β。参数δ是指示图示出信号接收装置计算的干扰统计模型(例如,载波间干扰(ICI))的直方图与基于参数α和β所建模的CGG分布之间的差的指标。例如,如果干扰统计模型和CGG分布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参数δ被确定为‘0’,并且如果干扰统计模型和CGG分布之间的差大于预设差值,则参数δ被确定为‘1’。
信号发送装置与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者上层实体共享从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指示干扰分量的参数α、β和δ,并且预测信号接收装置在信号发送装置的通信区域内经历的干扰。如果预测的经历的干扰是正态分布,则控制器700控制信号发送装置请求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增大调制阶数MF,由此减小在相关的通信区域内的关于信号接收装置的干扰的正态分布特性。如果预测的经历的干扰不是正态分布,则控制器700控制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指示至少一个邻居发送装置可以增大调制阶数MQ的信息以便改善传输效率,这样至少一个邻居发送装置可以认识到该情形。
将参考图15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根据QAM方案的参数α和调制阶数MF是4的FQAM方案的关联线曲线(SINR对频谱效率)的示例。
图15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根据QAM方案的参数α和调制阶数MF是4的FQAM方案的关联线曲线(SINR对频谱效率)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15,图示为“用于QAM波段的MCS”的曲线指示根据基于一般QAM方案的MCS级别(例如,表1)的有效SINR的频谱效率。在图15中,X轴中的有效SINR表示在应用将要在信号接收装置中使用的接收算法之后用于解码数据的SINR,并且标度是[dB]。
如图15中所图示的,在FQAM方案中,即使SINR是相同的,频率效率也可以根据参数α的值而显著地改变。例如,如果SINR是-5[dB]并且参数α的值是2,则频率效率近似为0.2。相比之下,如果SINR是-5[dB]并且参数α的值是0.3,则频率效率近似为0.62。
在表2至表5中,表示在使用具有调制阶数MF=4的FQAM方案的情况下的、根据参数α的值的MCS级别的示例。
表2
SNR[dB] SE MF,MQ,编码比率
-15.0 0.21 4F8QAM R=1/6
-13.8 0.33 4F4QAM R=1/3
-11.9 0.42 4F8QAM R=1/3
-9.5 0.50 4F4QAM R=1/2
-7.6 0.63 4F8QAM R=1/2
参考表2,表示在参数α的值是0.3的情况下的MCS级别。
表3
SNR[dB] SE MF,MQ,编码比率
-15.0 0.08 4F4QAM R=1/12
-13.1 0.10 4F8QAM R=1/12
-11.8 0.17 4F4QAM R=1/6
-10.1 0.21 4F8QAM R=1/6
-8.8 0.33 4F4QAM R=1/3
-7.1 0.42 4F8QAM R=1/3
-5.5 0.50 4F4QAM R=1/2
-3.8 0.63 4F8QAM R=1/2
参考表3,表示在参数α的值是0.5的情况下的MCS级别。
表4
SNR[dB] SE MF,MQ,编码比率
-15.0 0.04 4F4QAM R=1/24
-14.3 0.05 4F8QAM R=1/24
-12.8 0.08 4F4QAM R=1/12
-11.3 0.10 4F8QAM R=1/12
-9.8 0.17 4F4QAM R=1/6
-8.3 0.21 4F8QAM R=1/6
-6.8 0.33 4F4QAM R=1/3
-5.3 0.42 4F8QAM R=1/3
-4.0 0.50 4F4QAM R=1/2
-2.4 0.63 4F8QAM R=1/2
参考表4,表示在参数α的值是0.7的情况下的MCS级别。
表5
SNR[dB] SE MF,MQ,编码比率
-15.0 0.04 4F4QAM R=1/24
-12.6 0.05 4F8QAM R=1/24
-10.9 0.08 4F4QAM R=1/12
-9.6 0.10 4F8QAM R=1/12
-7.9 0.17 4F4QAM R=1/6
-6.6 0.21 4F8QAM R=1/6
-4.9 0.33 4F4QAM R=1/3
-3.6 0.42 4F8QAM R=1/3
-2.8 0.50 4F4QAM R=1/2
-1.4 0.63 4F8QAM R=1/2
参考表5,表示在参数α的值是2的情况下的MCS级别。
同时,在使用FQAM方案的情况下用于选择MCS级别的方案不同于在使用QAM方案的情况下用于选择MCS级别的方案,并且下面将通过考虑信号接收装置(例如,UE)和信号发送装置(例如,基站)中的每一个来详细描述。
(1)考虑信号接收装置(UE)的情况
信号接收装置使用参数α以及CQI(例如,SINR)以便确定用于信号发送装置的MCS级别。因此,如上所述,即使SINR是相同的,根据参数α的值接收性能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果信号发送装置没有通过将资源分类到频域或时域来分别地操作FQAM方案和QAM方案,则信号接收装置以与用于QAM方案的MCS级别选择方案相同的方式估计SINR,并且使用等式(1)来估计参数α的值。如关于图15所描述的,信号接收装置确定与调制阶数MF和MQ相对应的MCS级别以及适合于信号接收装置的编码速率,并且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指示所检测的MCS级别的反馈信息。
如果信号发送装置通过将资源分类到频域或时域来分别地操作FQAM方案和QAM方案,则信号接收装置为用于FQAM方案的FQAM操作资源和用于QAM方案的QAM操作资源中的每一个估计SINR和参数α的值。另外,FQAM操作资源可以按照MF被分类。例如,FQAM操作资源可以被分类为三种类型的资源。例如,FQAM操作资源可以被分类为用于频域和/或时域中的QAM方案的资源、用于基于4F的FQAM方案的资源和用于基于8F的FQAM方案的资源。
信号接收装置基于估计的SINR和估计的参数α的值来确定适当的MCS级别,并且向信号发送装置反馈指示确定的MCS级别的信息,或者向信号发送装置反馈估计的SINR和估计的参数α的值,或者向信号发送装置反馈反馈信息、估计的SINR和估计的参数α的值。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对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操作的多个类型的资源如上所述地执行反馈操作。
(2)考虑信号发送装置(基站)的情况
信号发送装置使用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SINR和参数α来确定将被应用于信号接收装置的最终的调制阶数。
如果信号发送装置在没有将资源分类为FQAM操作资源和QAM操作资源的情况下操作资源,则信号发送装置检测是否从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请求增大调制阶数MF或MQ的消息。如果接收到消息,信号发送装置通过确定是否反映请求来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和MQ
如果信号发送装置通过将资源分类为FQAM操作资源和QAM操作资源来操作资源,则信号发送装置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关于FQAM操作资源和QAM操作资源的反馈信息,并且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反馈信息来确定向信号接收装置应用FQAM方案或QAM方案。
如果信号发送装置在没有将资源分类为FQAM操作资源和QAM操作资源的情况下操作资源,则信号发送装置可以使用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指示干扰分量的参数α、β和δ来请求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增大或减小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的调制阶数MF和/或MQ。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1)操作#1
信号发送装置通过根据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参数α的值按升序对它们进行排序,并且如果参数α的前A个值中的每一个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例如,‘α_threshold1’)且参数δ的值是预设第一值(例如,‘0’),则确定信号接收装置经历的干扰是正态分布。
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减小参数α的值以便改善传输品质,并且将在下面详细描述。信号发送装置向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发送请求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减小调制阶数MF的消息。例如,A可以是‘95%’,并且α_threshold1可以是‘1.6’。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预设A和α_threshold1,或从上层实体接收A和α_threshold1。
2)操作#2
信号发送装置通过根据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参数α的值按降序对它们进行排序,并且如果参数α的前B个值中的每一个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例如,‘α_threshold2’)且参数δ的值是‘0’,则确定信号接收装置经历的干扰是CGG分布,不是正态分布。
这是由信号接收装置之中的大多数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参数α的值的每一个小于预设第二值的情况,因此信号发送装置向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发送包括指示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增大调制阶数MF的信息的消息,以便改善邻居信号发送装置的传输效率。例如,B可以是‘95%’,并且α_threshold2可以是‘0.5’。
3)操作#3
如果由大多数信号接收装置所反馈的参数δ的值中的每一个小于预设第二值(例如,‘1’),则信号发送装置确定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不是CGG分布,并且向上层实体发送指示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不是CGG分布的信息。
在操作#1至操作#3中,信号发送装置确定是否从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增大或减小调制阶数MF的请求。如果接收到请求,则信号发送装置通过确定是否反映请求来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
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用于操作#1至操作#3的在控制器700中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和MQ的详细描述的操作。
控制器700输入CQI以及参数α、β和δ,并且通过将CQI与指示每个MCS级别的链路性能的链路表相比较来确定候选调制阶数MF和MQ。控制器700通过考虑诸如指示是否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或MF的消息的信息或者如果接收到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F或MQ的消息则指示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反映请求的信息之类的操作标准来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和MQ。控制器700确定将被应用于信号发送装置的编码速率和重复数。
图8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8,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单元802、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选择器#1 810、码元对数似然比(LLR)矢量计算器812、选择器#2 818、FQAM码元解交织器820、速率去匹配单元826、选择器#3 828和M元解码器830。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包括多个码元LLR矢量计算器(例如,L个码元LLR矢量计算器,诸如像码元LLR矢量计算器#1 814至码元LLR矢量计算器#L 816)。FQAM码元去交织器820包括多个码元解交织器(例如,诸如像码元去交织器#1 822至码元交织器#L 824的L个码元解交织器)。M元解码器830包括16元解码器832、32元解码器834,和64元解码器836。
尽管FFT单元802、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选择器#1 810、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选择器#2 818、FQAM码元解交织器820、速率去匹配单元826、选择器#3 828和M元解码器830在图8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FFT单元802、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选择器#1 810、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选择器#2 818、FQAM码元解交织器820、速率去匹配单元826、选择器#3 828,和M元解码器830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FFT单元802、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选择器#1 810、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选择器#2818、FQAM码元解交织器820、速率去匹配单元826、选择器#3 828和M元解码器830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所接收的信号800被输入到FFT单元802,并且FFT单元802通过对所接收的信号800执行FFT操作来生成频域信号,并且向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输出频域信号。物理资源解映射器804从自FFT单元802输出的频域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的物理资源映射信号,并且向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输出物理资源映射信号。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从自资源解映射器804输出的物理频率映射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的逻辑频率映射信号,并且向选择器#1 810输出逻辑资源映射信号。
选择器#1 810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调制阶数(例如,调制阶数MF和MQ)向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输出从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输出的逻辑资源映射信号。例如,如果确定使用基于4FSK方案和4QAM方案的调制方案(例如,基于根据调制阶数MF和MQ的4FSK方案和4QAM方案的FQAM方案)来发送所接收的信号800a,则选择器#1 810向码元LLR矢量计算器#1 814输出从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输出的逻辑资源映射信号。如果确定使用基于16FSK方案和4-QAM方案的调制方案(例如,基于16FSK方案和4-QAM方案的FQAM方案)来发送所接收的信号800,则选择器#1 810向码元LLR矢量计算器#L 816输出从逻辑资源解映射器806输出的逻辑资源映射信号。尽管在图8中未示出,但是如果确定使用基于2FSK方案和8QAM方案的调制方案(例如,基于2FSK方案和8-QAM方案的FQAM方案)、基于8FSK方案和2-QAM方案的调制方案(例如,基于8FSK方案和2-QAM方案的FQAM方案)以及基于8FSK方案和8-QAM方案的调制方案(例如,基于8FSK方案和8-QAM方案的FQAM方案)来发送所接收的信号,则选择器#1 810向码元LLR矢量计算器#2至码元LLR矢量计算器#L-1之中的相关的码元LLR矢量计算器输出所接收的信号800。
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根据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例如,调制阶数MF和MQ)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800中恢复的码元的LLR值。可以从信号发送装置向信号接收装置通知调制阶数MF和MQ。例如,如果通信系统是LTE移动通信系统,则可以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之前通知调制阶数MF和MQ
选择器#2 818通过考虑向信号发送装置中的码元所应用的调制阶数M、编码速率和重复数来向FQAM码元解交织器820输出从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输出的码元的LLR值。例如,选择器#2 818通过考虑向信号发送装置中的码元所应用的调制阶数M、编码速率和重复数来向码元解交织器#1 822至码元解交织器#L 824之一输出从码元LLR矢量计算器812输出的码元的LLR值。码元解交织器#1 822至码元解交织器#L 824中的每一个通过根据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FQAM码元交织器620中使用的交织图案相对应的解交织图案对码元的LLR值进行解交织来生成解交织的值,并且向速率去匹配单元826输出解交织的值。例如,码元解交织器#1 822至码元解交织器#L 824中的每一个根据预设长度以码元为基础对码元的LLR值进行解交织,并且向速率去匹配单元826输出解交织的值。例如,在码元交织器#1 822中使用的长度是X1,并且在码元交织器#L 824中使用的长度是XL
速率去匹配单元826通过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速率匹配单元612中执行的速率匹配操作相对应地、以码元为基础将解交织的值组合来生成速率去匹配的值,并且向选择器#2 838输出速率去匹配的值。速率去匹配单元826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重复数和编码速率来执行速率去匹配操作。选择器#2 838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调制阶数M来向M元解码器830输出速率去匹配的值。
M元解码器830通过对从选择器#3 828输出的速率去匹配的值进行M元解码来恢复m=log2(M)个信息比特,并且输出信息比特。例如,16元解码器832通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进行16元解码来恢复4个信息比特,32元解码器834通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进行32元解码来恢复5个信息比特,并且64元解码器836通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进行64元解码来恢复6个信息比特。
图9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操作902,信号发送装置通过使用M元编码方案编码信息比特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其后,信号发送装置进行到操作920。(例如,调制阶数确定操作)。
在操作920,信号发送装置确定调制阶数。操作920包括操作904至操作908,并且将被描述如下。
在操作904,信号发送装置获得作为信号接收装置的反馈信息的、CQI以及对干扰分量进行指示的参数α、β和δ。
在操作906,信号发送装置确定候选调制阶数MF和MQ。例如,信号发送装置通过将指示关于每个MCS级别的链路性能的值的链路表与CQI相比较来确定候选调制阶数MF和MQ
在操作908,信号发送装置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和MQ。例如,信号发送装置通过考虑诸如指示是否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或MF的消息的信息或者如果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F或MQ的消息则指示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反映请求的信息之类的操作标准来确定最终的调制阶数MF和MQ
在操作910,信号发送装置根据确定的调制阶数MF和MQ而将编码比特映射到FQAM码元。
在操作912,信号发送装置发送调制阶数MF和MQ以及资源分配信息。例如,信号发送装置发送调制阶数MF和MQ以及关于为将被发送到信号发送装置的信号所分配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
在操作914,信号发送装置发送FQAM码元。例如,信号发送装置通过预设资源(例如,通过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来发送FQAM码元。
参考图9,已经描述了在信号发送装置中发送信息比特被映射到其的FQAM码元的操作。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通过考虑参数α和δ来请求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增大调制阶数MF或MQ,并且以在之前所描述的方式执行信号发送装置的请求操作,因此在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尽管图9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操作,但可以对图9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9中的各个操作被示出为一系列的操作,但各个操作能够重叠、并行地出现、以不同的顺序出现或出现多次。
图10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操作。
参考图10,在操作1000,信号接收输装置接收调制阶数MF和MQ以及关于为将从信号发送装置接收的信号所分配的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
在操作1002,信号接收装置接收通过分配的资源(例如,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资源)从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
在操作1004,信号接收装置根据调制阶数MF和MQ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的码元的码元LLR值。
在操作1006,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使用M元解码方案解码码元LLR值来恢复信息比特。
参考图10,已经描述了在信号接收装置中接收信号并且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信息比特的操作,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从信号发送装置接收CQI以及参数α、β,和δ的反馈的请求时,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向信号发送装置反馈CQI和参数α、β,和δ。
尽管图10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FQAM方案和M元C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操作,但可以对图10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尽管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10中的各个操作被示出为一系列的操作,但各个操作能够重叠、并行地出现、以不同的顺序出现或出现多次。
图11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参考图11,信号发送装置包括选择器1102、开关1104、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速率匹配单元1108、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码元交织器1112、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速率匹配单元1116、比特交织器1118、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开关1122、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
尽管选择器1102、开关1104、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速率匹配单元1108、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码元交织器1112、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速率匹配单元1116、比特交织器1118、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开关1122、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在图11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选择器1102、开关1104、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速率匹配单元1108、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码元交织器1112、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速率匹配单元1116、比特交织器1118、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开关1122、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选择器1102、开关1104、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速率匹配单元1108、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码元交织器1112、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速率匹配单元1116、比特交织器1118、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开关1122、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如图11中所图示的,非二进制信道编码方案用于FQAM方案,并且二进制信道编码方案用于QAM方案。
参考图11,选择器1102根据诸如像从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SINR、指示信号接收装置是否支持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方案的信息、信号接收装置的性能和/或类似物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标准来选择调制方案。根据所选择的调制方案,输入到选择器1102的信息比特通过开关1104被输出到FQAM路径和QAM路径之一。FQAM路径包括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速率匹配单元1108、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和码元交织器1112,并且QAM路径包括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速率匹配单元1116、比特交织器1118和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
选择器1102可以操作为控制器,其基于预设信道状态信息和额外参数来确定用于QAM方案和/或FSK方案的调制阶数(或多个)、编码速率、重复数等等以及调制阶数。
如果选择器1102确定使用FQAM方案发送信息比特,则信息比特被输入到包括在FQAM路径中的M元信道编码器(例如,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这里,M是大于2的整数。与被配置为生成用于一个输入比特的校验比特的二进制信道编码器相比,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被配置为生成用于多个输入比特的校验比特。例如,通过并联地连接两个递归系统卷积码(RSCC)来配置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并且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使用多个比特同时地生成校验比特。例如,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可以被配置为16元turbo编码器、32元turbo编码器和64元turbo编码器之一。相反,16元turbo编码器、32元turbo编码器和64元turbo编码器之一可以被省略,或其他turbo编码器可以由16元turbo编码器、32元turbo编码器和64元turbo编码器之一来替代,或可以另外地与16元turbo编码器、32元turbo编码器和64元turbo编码器一起被使用。可以根据MCS级别来确定编码速率,该MCS级别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估计值(例如,SNR、SINR,和/或类似物)被确定以便满足帧错误率(FER)。
从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输出的比特流被输入到速率匹配单元1108,并且速率匹配单元1108使用预设速率匹配方案生成具有期望的传输率的比特流,并且向非二进制FSK码元映射器1110输出比特流。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使用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方案来将从速率匹配单元1108输出的速率匹配的比特流映射到M元FQAM码元,并且向码元交织器1112输出M元FQAM码元。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通过根据预设调制阶数(例如,基于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Q和FSK方案的调制阶数MF的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将包括在速率匹配的比特流中的比特之中的预定数量(例如,M=MQ*MF)的比特组进行映射来生成M元FQAM码元流,并且向码元交织器1112输出M元FQAM码元流。可以根据MCS级别来确定调制阶数,该MCS级别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估计值(例如,SNR、SINR,和/或类似物)被确定为满足目标FER。
码元交织器1112通过根据预设交织图案对从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110输出的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进行交织来生成交织的码元流,并且向开关1122输出交织的码元流。开关1122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输出从码元交织器1112输出的交织的码元流。码元交织器1112被配置为通过考虑调制阶数、预设编码速率和重复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
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通过将输入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通过考虑FQAM方案——具体地是FSK方案——来将输入的码元流分配到相关的频率音调或相关的子载波。从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通过相关的物理资源被发送到空中。
相反,如果选择器1102确定使用QAM方案发送信息比特,则信息比特被输入到包括在QAM路径中的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通过根据预设二进制信道编码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二进制信道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1116输出编码比特流。速率匹配单元1116通过对从二进制传输器1114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执行预设速率匹配操作来生成具有预设传输率的比特流,并且向比特交织器1118输出该比特流。比特交织器1118通过根据预设交织图案交织从速率匹配单元1116输出的比特流来生成交织的比特流,并且向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输出交织的比特流。比特交织器1118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编码速率和重复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
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120通过根据预设调制阶数M、将包括在交织的流中的比特之中的预定数量(M)的比特映射到非二进制QAM码元来生成非二进制QAM码元流,并且通过开关1122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输出非二进制QAM码元流。可以根据MCS级别来确定调制阶数M,该MCS级别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估计值(例如,SNR、SINR和/或类似物)被确定为满足目标FER。逻辑资源映射器1124通过将输入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通过附加处理,从物理资源映射器1126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这里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描述。
图12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参考图12,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2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选择器1206、开关1208、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解交织器1212、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解交织器1220、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和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
尽管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2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选择器1206、开关1208、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解交织器1212、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解交织器1220、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和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在图12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2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选择器1206、开关1208、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解交织器1212、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解交织器1220、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和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2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选择器1206、开关1208、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解交织器1212、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解交织器1220、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和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参考图12,非二进制信道解码方案用于接收使用FQAM方案所调制的信号,并且二进制信道解码方案用于接收使用QAM方案所调制的信号。
参考图12,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202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的物理资源映射信号,并且向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输出物理资源映射信号。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204从物理资源映射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的逻辑资源映射信号,并且向选择器1206输出逻辑资源映射信号。选择器1206根据来自信号发送装置的指示来选择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调制方案相同的调制方案。由逻辑资源1204检测到的信号通过开关1208被输出到FQAM路径和QAM路径之一。FQAM路径包括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解交织器1212、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并且QAM路径包括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解交织器1220、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和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
选择器1206可以操作为控制器,其基于预设信道状态信息和额外参数、使用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选择算法相同的选择算法来确定用于QAM方案和/或FSK方案的调制阶数(或多个)、编码速率、重复数等等以及调制阶数。
如果所接收的信号是使用FQAM方案被发送的,则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包括在FQAM路径中的码元LLR计算器1210。码元LLR计算器1210根据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的码元的LLR值。码元解交织器1212通过根据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码元交织器1112中使用的交织图案相对应的解交织图案对码元的LLR值进行解交织来生成解交织的值,并且向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输出解交织的值。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通过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速率匹配单元1108中执行的速率匹配操作的逆操作相对应地、以码元为基础将解交织的值组合来生成速率去匹配的值,并且向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输出速率去匹配的值。码元交织器1212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调制阶数、编码速率和重复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速率去匹配单元1214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重复数和编码速率来进行操作。
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通过根据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中使用的调制阶数和编码速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执行信道解码操作来恢复信息比特。根据非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06的类型,非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16可以被配置为16元turbo解码器、32元turbo解码器和64元turbo解码器之一。
相反,如果所接收的信号是使用QAM方案被发送的,则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包括在QAM路径中的比特LLR计算器1218。比特LLR计算器1218根据QAM方案的调制阶数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的比特的LLR值,并且向比特解交织器1220输出比特的LLR值。比特解交织器1220通过根据与在包括在发送装置中的码元交织器1118中使用的交织图案相对应的解交织图案对比特LLR值进行解交织来生成解交织的值,并且向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输出解交织的值。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通过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速率匹配单元1116中执行的速率匹配操作的逆操作相对应地、以码元为基础将解交织的值组合来生成速率去匹配的值,并且向比特解交织器1220输出速率去匹配的值。比特交织器12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编码速率和重复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速率去匹配单元1222可以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重复数和编码速率来进行操作。
二进制信道解码器1224通过根据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二进制信道编码器1114中使用的编码速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执行信道解码操作来恢复信息比特。
图13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参考图13,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外部编码器1302、速率匹配单元1304、比特交织器1306、选择器1308、开关1310、内部编码器1312、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开关1318、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
尽管外部编码器1302、速率匹配单元1304、比特交织器1306、选择器1308、开关1310、内部编码器1312、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开关1318、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在图13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外部编码器1302、速率匹配单元1304、比特交织器1306、选择器1308、开关1310、内部编码器1312、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开关1318、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外部编码器1302、速率匹配单元1304、比特交织器1306、选择器1308、开关1310、内部编码器1312、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开关1318、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和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在图13的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中,基本上不考虑所使用的调制方案而使用特定信道编码方案(例如,非二进制信道编码方案),并且附加信道编码方案用于FQAM方案。
参考图13,外部编码器1302通过使用预设外部编码方案对输入到外部编码器1302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1,并且向速率匹配单元1304输出编码比特流#1。例如,在外部编码器1302中使用的外部编码方案可以是turbo码方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卷积码方案、重复累积(RA)编码方案等等之一。速率匹配单元1304通过对编码比特流#1执行与预设速率匹配方案相对应的速率匹配操作来生成具有预设传输率的速率匹配的比特流,并且向比特交织器1306输出速率匹配的比特流。比特交织器1306通过对速率匹配的比特流执行根据预设交织图案的交织操作来生成交织的比特流,并且向选择器1308输出交织的比特流。
选择器1308根据诸如从信号接收装置反馈的所接收的SINR、指示信号接收装置是否支持混合自动重发(HARQ)方案的信息和信号接收装置的性能之类的至少一个预设标准来选择调制方案。选择器1308根据所选择的调制方案通过开关1310将输入到选择器1308的交织的比特流输出到FQAM路径和QAM路径之一。FQAM路径包括内部编码器1312和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并且QAM路径包括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
选择器1308可以操作为控制器,其基于预设信道状态信息和另外的参数来确定用于QAM方案和/或FSK方案的调制阶数(或多个)、编码速率等等以及调制阶数。
同时,如果选择了FQAM方案,则交织的比特流被输入到包括在FQAM路径中的内部编码器1312。内部元编码器1312通过使用预设内部编码方案对交织的比特进行编码来生成编码比特流#2,并且向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输出编码比特流#2。例如,用于内部编码器1312的内部编码方案可以是栅格编码方案。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通过与预设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方案相对应地、对由内部编码器1312生成的编码比特流#2进行码元映射来生成M元FQAM码元,并且通过开关1318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输出M元FQAM码元。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14通过根据预设调制阶数(例如,基于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Q和FSK方案的调制阶数MF的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将包括在编码比特流#2中的比特组之中的预定数量(例如,M=MQ*MF)的比特组进行映射来生成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并且通过开关1318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输出生成的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可以根据MCS级别来确定调制阶数,该MCS级别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估计值(例如,SNR、SINR和/或类似物)被确定为满足目标FER。
由非二进制FQAM码元映射器1320生成的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被输入到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通过将输入的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通过考虑FQAM方案——具体地是FSK方案——来将输入的非二进制FQAM码元流分配到相关的频率音调或相关的子载波。通过附加处理,从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这里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描述。
相反,如果选择了QAM方案,则交织的比特流被输入到包括在QAM路径中的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非二进制QAM码元映射器1316通过根据预设调制阶数M、将包括在交织的比特流中的比特组之中的预定数量(M)的比特组映射到非二进制QAM码元来生成非二进制QAM码元流,并且通过开关1318向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输出生成的非二进制QAM码元流。可以根据MCS级别来确定调制阶数,该MCS级别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估计值(例如,SNR、SINR和/或类似物)被确定为满足目标FER。
逻辑资源映射器1320通过将输入的非二进制QAM码元流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来生成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向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输出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通过将逻辑资源映射码元流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来生成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并且输出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通过附加处理,从物理资源映射器1322输出的物理资源映射码元流被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将省略对附加处理的详细描述。
图14是示意地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支持QAM方案和FQAM方案的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参考图14,信号接收装置包括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4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选择器1406、开关1408、码元LLR计算器1410、内部解码器1412、比特LLR计算器1414、开关1416、比特解交织器1418、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和外部解码器1422。
尽管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4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选择器1406、开关1408、码元LLR计算器1410、内部解码器1412、比特LLR计算器1414、开关1416、比特解交织器1418、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和外部解码器1422在图14中被示出为分离的单元,但应当理解,这样的配置仅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换句话说,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4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选择器1406、开关1408、码元LLR计算器1410、内部解码器1412、比特LLR计算器1414、开关1416、比特解交织器1418、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和外部解码器1422中的两个或更多可以被合并为单个单元。此外,可以改变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402、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选择器1406、开关1408、码元LLR计算器1410、内部解码器1412、比特LLR计算器1414、开关1416、比特解交织器1418、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和外部解码器1422的位置,并且这些单元中的特定单元可以被省略。
在图14的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中,非二进制信道解码方案用于接收使用FQAM方案所调制的信号,并且二进制信道解码方案用于接收使用QAM方案所调制的信号。
参考图14,物理资源解映射器1402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物理资源的物理资源映射信号,并且向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输出物理资源映射信号。逻辑资源解映射器1404从物理资源映射信号中检测被映射到预设逻辑资源的逻辑资源映射信号,并且向选择器1406输出逻辑资源映射信号。选择器1406根据来自信号发送装置的指示来选择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调制方案相同的调制方案。逻辑资源映射信号通过开关1408被输出到FQAM路径和QAM路径之一。FQAM路径包括码元LLR计算器1410和内部解码器1412,并且QAM路径包括比特LLR计算器1414。
选择器1406可以操作为控制器,其基于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和另外的参数、使用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选择算法相同的选择算法来确定用于QAM方案和/或FSK方案的调制阶数(或多个)、编码速率、重复数等等以及调制阶数。
如果所接收的信号是使用FQAM方案被发送的,则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包括在FQAM路径中的码元LLR计算器1410。码元LLR计算器1410根据FQAM方案的调制阶数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的码元的LLR值,并且向内部解码器输出码元的LLR值。内部解码器1412通过根据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内部编码器1312中使用的编码速率对码元的LLR值进行信道解码来恢复编码比特,并且通过开关1416向比特解交织器1418输出恢复的比特。内部解码器1412可以输出编码比特流、软值或硬值。
如果所接收的信号是使用QAM方案被发送的,则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包括在QAM路径中的比特LLR计算器1414。比特LLR计算器1414根据QAM方案的调制阶数来计算期望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的比特的LLR值,并且通过开关1416向比特解交织器1418输出比特的LLR值。
比特解交织器1418通过根据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比特交织器1306中使用的交织图案相对应的解交织图案对由内部解码器1412解码的输出值或由比特LLR计算器1414计算的比特LLR值进行解交织来生成解交织的值,并且向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输出解交织的值。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通过与在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速率匹配单元1304中执行的速率匹配操作的逆操作相对应地、以比特为基础将解交织的值组合来生成速率去匹配的值,并且向外部的解码器1422输出速率去匹配的值。比特解交织器1418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编码速率和重复数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速率去匹配单元1420根据在信号发送装置中使用的重复数和编码速率来进行操作。
外部解码器1422通过根据包括在信号发送装置中的外部编码器1302中的编码速率对速率去匹配的值执行信道解码来恢复信息比特。
能够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FQAM方案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软件可以被存储在“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擦除或可重写的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芯片、存储器设备,或存储器集成电路(IC)),或光学地或磁性地可记录的非暂时型机器可读的(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介(例如,光盘(CD)、数字通用磁盘(DVD)、磁盘,或磁带)。可以通过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来实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FQAM方案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并且存储器可以是适合于存储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指令的程序(一个或多个)的非暂时型机器可读的(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介的示例。
因此,本公开可以包括包括用于实现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装置和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及存储程序的非暂时型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可以经由诸如通过有线/无线连接所发送的通信信号之类的任何介质电子地传递程序,并且本公开可以包括它们的等同物。
尽管已经参考其各个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改变。

Claims (34)

1.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检测与正交调幅(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频移键控(FSK)方案有关的参数;以及
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利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调制方案来调制信息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检测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
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确定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Q,并且其中,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FSK方案的调制阶数M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来确定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
检测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
基于指示每个调制和编码方案级别的链路性能的值的链路表以及信道质量信息来确定候选调制阶数MQ和MF;以及
基于预设操作标准、候选调制阶数MQ和MF来确定调制阶数MQ和M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标准包括:指示是否从邻近于信号发送装置的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指示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消息的信息;以及如果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指示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消息则指示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反映该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干扰分量参数α、干扰分量参数β和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基于除信号接收装置期望从信号接收装置中所接收的信号中接收的分量之外的剩余分量的统计信息来生成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中的每一个,并且
其中,干扰分量参数δ表示在信号接收装置中计算的干扰统计模型与基于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所建模的复广义高斯(CGG)分布之间的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干扰信道上的干扰分量具有CGG分布的假设之下,对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中的每一个进行建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被表示为
α = ln ( 3 6 / 2 10 ) ln ( ( E [ | J l [ k ] | ] ) 2 / [ | J l [ k ] | 2 ] - π 4 + 9 2 3.5 ) + ( 3 2 2 ) β = Γ ( 2 / α ) Γ ( 3 / α ) E [ | J l [ k ] | ] ,
其中,k表示码元索引,l表示频率音调索引,l=1,…,MF表示伽马函数、表示Jl[k]=Yl[k]-H1,l[k]s[k]ηm[k],l,并且表示除信号接收装置期望在第k个码元中接收的分量之外的分量,H1,l[k]表示与信号接收装置期望在关于第k个码元的第l频率音调上接收的分量有关的信道信息,s[k]表示关于第k个码元的传输QAM信号,ηm[k],l表示达尔塔函数,如果m[k]是l则具有值‘1’,并且如果m[k]不是l则具有值‘0’,并且m[k]表示其中发送第k个传输码元的频率音调的频率音调索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并且
其中,如果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从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干扰分量参数α之中的特定干扰分量参数α中的每一个的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并且从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一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被确定为正态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邻近于信号发送装置的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发送请求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减小调制阶数MF的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并且
其中,如果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从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干扰分量参数α之中的特定干扰分量参数α中的每一个的值小于第二第一阈值、并且从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一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被确定为CGG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邻近于信号发送装置的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发送指示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增大调制阶数MF的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并且
其中,如果至少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从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干扰分量参数δ之中的特定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二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不被确定为CGG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上层实体发送指示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不是CGG分布的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使用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则链路表是信道质量信息、用于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方案的频谱效率以及调制和编码方案级别被一对一映射的表。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
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请求信号接收装置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的消息;以及
从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的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来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来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包括:如果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调制阶数MQ并且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调制阶数MF,则对信息比特进行M元编码,并且
其中,M是基于调制阶数MQ和MF所生成的值。
19.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由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信号发送装置接收利用与正交调幅(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频移键控(FSK)方案有关的参数的、使用基于QAM方案和FSK方案的调制方案所调制的信号,该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是基于信道质量和干扰分量而检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指示干扰分量的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来确定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QAM方案的调制阶数MQ,并且
其中,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FSK方案的调制阶数MF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于指示每个调制和编码方案级别的链路性能的值的链路表以及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候选调制阶数MQ和MF之后,基于在信号发送装置中预设的操作标准、候选调制阶数MQ和MF来确定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标准包括:指示信号发送装置是否从邻近于信号发送装置的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指示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消息的信息;以及如果信号发送装置从至少一个邻居信号发送装置或上层实体接收到指示请求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消息则指示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反映改变调制阶数MQ和MF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干扰分量参数α、干扰分量参数β和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基于除信号接收装置期望从在信号接收装置中所接收的信号中接收的分量之外的剩余分量的统计信息来生成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中的每一个,并且
其中,干扰分量参数δ表示在信号接收装置中计算的干扰统计模型与基于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所建模的复广义高斯(CGG)分布之间的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干扰信道上的干扰分量具有CGG分布的假设之下,对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中的每一个进行建模。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干扰分量参数α和干扰分量参数β被表示为
α = ln ( 3 6 / 2 10 ) ln ( ( E [ | J l [ k ] | ] ) 2 / [ | J l [ k ] | 2 ] - π 4 + 9 2 3.5 ) + ( 3 2 2 ) β = Γ ( 2 / α ) Γ ( 3 / α ) E [ | J l [ k ] | ] ,
其中,k表示码元索引,l表示频率音调索引,l=1,…,MF表示伽马函数、表示Jl[k]=Yl[k]-H1,l[k]s[k]ηm[k],l,并且表示除信号接收装置期望在第k个码元中接收的分量之外的分量,H1,l[k]表示与信号接收装置期望在关于第k个码元的第l频率音调上接收的分量有关的信道信息,s[k]表示关于第k个码元的传输QAM信号,ηm[k],l表示达尔塔函数,如果m[k]是l则具有值‘1’,并且如果m[k]不是l则具有值‘0’,并且m[k]表示其中发送第k个传输码元的频率音调的频率音调索引。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
其中,如果包括信号接收装置的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发送的干扰分量参数α之中的特定干扰分量参数α中的每一个的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并且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发送的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一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被确定为正态分布。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
其中,如果包括信号接收装置的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发送的干扰分量参数α之中的特定干扰分量参数α中的每一个的值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并且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发送的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一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被确定为CGG分布。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
其中,如果包括信号接收装置的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发送的干扰分量参数δ中的每一个的值是预设第二值,则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所经历的干扰不被确定为CGG分布。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信号发送装置接收请求信号接收装置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的消息;以及
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干扰分量参数的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来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信息比特。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和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来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恢复信息比特包括:
如果与QAM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调制阶数MQ并且与FSK方案有关的参数包括调制阶数MF,则对信息比特进行M元解码,
其中,M是基于调制阶数MQ和MF所生成的值。
33.一种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信号发送装置。
34.一种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32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信号接收装置。
CN201380067681.7A 2012-12-21 2013-12-2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871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150386 2012-12-21
KR10-2012-0150386 2012-12-21
PCT/KR2013/012007 WO2014098536A1 (en) 2012-12-21 2013-12-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1507A true CN104871507A (zh) 2015-08-26
CN104871507B CN104871507B (zh) 2019-06-14

Family

ID=5097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681.7A Active CN104871507B (zh) 2012-12-21 2013-12-2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517B2 (zh)
EP (1) EP2936755B1 (zh)
JP (1) JP6424168B2 (zh)
KR (1) KR102141823B1 (zh)
CN (1) CN104871507B (zh)
WO (1) WO201409853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042A (zh) * 2017-12-18 2019-04-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遥控器和无人机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352376A (zh) * 2016-12-15 2019-10-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应用傅立叶光学方法消除衍射光学元件的鬼影现象
CN112350804A (zh) * 2021-01-05 2021-02-09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套管井极低频信道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6288B1 (ko) 2013-07-17 202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097713B1 (ko) 2014-02-10 2020-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 직각 진폭 변조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71502B1 (ko) 2014-02-27 2020-10-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변조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24610B1 (ko) * 2014-08-20 2020-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낮은 복잡도로 복호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97366B (zh) * 2014-08-25 2020-05-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通信设备中实现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相关联的通信设备
KR102194490B1 (ko) * 2014-09-16 2020-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814036B2 (en) * 2014-09-18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gical tone index mapping for distributed tone index transmission
US10491261B1 (en) * 2014-11-06 2019-11-26 Abdullah A. Al-Eidan Multi carrier frequency modulatio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13406B1 (ko) * 2015-03-27 2017-03-07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실수 m진 신호 부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호화 장치
WO2017167380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modulation receiver, transmitter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ulti-modu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277334B2 (en) * 2016-11-03 2019-04-30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ybrid OFDM body couple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US10390382B2 (en) * 2016-12-29 2019-08-20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network access nodes based o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CN109889304B (zh) 2017-01-05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EP3616378B1 (en) * 2017-04-25 2021-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an fsk signal comprised in an ofdm signal
KR102396814B1 (ko) * 2017-05-02 2022-05-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150199A (zh) 2017-06-17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228601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07276724B (zh) * 2017-06-29 2020-04-07 沈阳理工大学 基于事件触发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编码器及其编码方法
WO2020095093A1 (en) * 2018-11-07 2020-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implementation of (de-)interleaving and rate (de-)matching for 3gpp new radi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5625A1 (en) * 2000-06-08 2001-12-13 Agile Tv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voice recognition near a wireline node of a network supporting cable television and/or video delivery
US20060115014A1 (en) * 2004-10-19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a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60094A1 (en) * 2007-09-05 200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leav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100136933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for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CN102186147A (zh) * 2011-05-16 2011-09-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mbms数据流传输方法和基站及ue
US20120155415A1 (en) * 2009-08-27 2012-06-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ra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783A (en) * 1995-10-31 1998-08-18 Andre Alain Tabouria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6285881B1 (en) 1996-05-31 2001-09-04 Northern Teleco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ickly finding a control channel in a private cellular system
JPH1056420A (ja) * 1996-08-08 1998-02-24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Cdma適応変調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
JP3507683B2 (ja) * 1998-01-09 2004-03-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並列伝送方法
US6985531B2 (en) * 2001-07-13 2006-01-10 Cyntrust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domain differential encoder/decoder
JP3591726B2 (ja) * 2001-12-07 2004-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送信機及び送信方法
DE602009001185D1 (de) * 2009-02-26 2011-06-09 Alcatel Lucent Optischer OFDM-Transponder mit Leistungsverwaltung
JP5511312B2 (ja) * 2009-05-21 2014-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622172B1 (ko) * 2010-11-10 2016-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잡음원의 유형을 파악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8619716B2 (en) * 2011-02-21 2013-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Q imbalance image compensation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5625A1 (en) * 2000-06-08 2001-12-13 Agile Tv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voice recognition near a wireline node of a network supporting cable television and/or video delivery
US20060115014A1 (en) * 2004-10-19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a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60094A1 (en) * 2007-09-05 2009-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leav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100136933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controller for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US20120155415A1 (en) * 2009-08-27 2012-06-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ra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2186147A (zh) * 2011-05-16 2011-09-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mbms数据流传输方法和基站及u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MA LATIF等: "Perfonnance of Hybrid MQAM-LFSK (HQFM) OFDM Transceiver in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MULTITOPIC CONFERENCE》 *
CORY BEARD等: "QoS and Channel Aware Packet Bundling for VoIP and Data Traffic in Multi-Carrier Cellular Networks", 《2010 22ND INTERNATIONAL TELETRAFFIC CONGRES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2376A (zh) * 2016-12-15 2019-10-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应用傅立叶光学方法消除衍射光学元件的鬼影现象
CN109644042A (zh) * 2017-12-18 2019-04-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遥控器和无人机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644042B (zh) * 2017-12-18 2021-05-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遥控器和无人机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2350804A (zh) * 2021-01-05 2021-02-09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套管井极低频信道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77756A1 (en) 2014-06-26
KR20140081751A (ko) 2014-07-01
US9300517B2 (en) 2016-03-29
CN104871507B (zh) 2019-06-14
EP2936755B1 (en) 2020-05-13
JP2016506666A (ja) 2016-03-03
JP6424168B2 (ja) 2018-11-14
KR102141823B1 (ko) 2020-08-06
EP2936755A1 (en) 2015-10-28
EP2936755A4 (en) 2016-11-09
WO2014098536A1 (en)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1507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0696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modula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18773B (zh) 用于16正交幅度调制方案的信号空间扩展方法和装置
CN102007747B (zh) 改进的双载波调制预编码
EP3123684B1 (en) Transmitter devic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144817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82757A (zh) 错误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适应性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111202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交织图案控制装置以及交织图案控制方法
CN10606321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非高斯干扰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0915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自适应分层调制实现均等差错保护的方法和节点
CN104009822B (zh) 基于非理想信道估计含窄带干扰的新型解调修正方法
CN102332965B (zh) 基于传输分集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7750435B (zh) 非正交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KR20050026849A (ko) 적응 변복조방식 및 무선통신 시스템
Fang et al. Linear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over hybrid finite ring for Rayleigh fading two-way relay channels
WO2010098168A1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変調・符号化方式選択方法
CN101827400B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289009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21174A (zh) 传输形式确定方法及终端、基站
Olmos et al. On the use of mutual information at bit level for accurate link abstraction in LTE with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CN112787733B (zh) 一种双向中继方案自适应选择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Thangamayan et al. 5G Modulation Technique Comparisons Using Simulation Approach
Abdullahi Index modulation based multicarrier systems for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Ilter et al. An upper bound on BER in a coded two-transmission scheme with same-size arbitrary 2D constell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