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6625B - 拖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拖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6625B
CN104856625B CN201510229916.9A CN201510229916A CN104856625B CN 104856625 B CN104856625 B CN 104856625B CN 201510229916 A CN201510229916 A CN 201510229916A CN 104856625 B CN104856625 B CN 104856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op
outer rod
clam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99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6625A (zh
Inventor
林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299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6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6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6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把装置,包括拖把杆;拖把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并通过套接使拖把杆压短和拉长,内杆或外杆连接拖把头,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带动连接拖把头的杆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件和转动套,转动套上设有与螺旋杆件相配合的螺牙或开孔;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防脱拉机构,所述防脱拉机构包括与螺旋杆件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内杆相连的传动套;所述内杆外围设有第一卡部,所述外杆上设有在内杆和外杆拉长时可卡住第一卡部,进而防止内杆与外杆互相脱离的第二卡部。发明生产时只需设置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就可有效防止内杆和外杆脱离,制造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拖把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清洁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拖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拖把的拧水操作十分累人,为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200920154510.9提出了一种“拖把的脱水装置”。此种技术方案中采用束套上端内缘设置的卡勾连接外杆,且该束套与内杆体上设置的固定套卡接,进而防止外杆体从内杆体上脱开。该装置需设置束套和固定套,所需部件多,结构复杂,同时存在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且卡勾与束套的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差等缺点。而另一份中国专利CN201727470,名称为“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该专利在螺旋杆件的底部设置阻挡件。其存在下述缺点:1、需设置缓冲片和阻挡件,部件多,成本高。2、生产时需要在螺旋杆件上打孔,然后再安装阻挡件,加工的步骤多、复杂度高,且螺旋杆件宽度小,整体呈螺旋形,操作困难,制造成本高;3、螺旋杆件下部打孔后容易生锈,且阻挡件小,在使用过程中对阻挡件产生的冲击力度大,多次使用后会导致该孔破裂。
发明内容
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拖把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把装置,包括桶体、拖把杆及设于桶体内用于拖把杆上的拖把头旋转脱水的脱水 部,脱水部包括自桶体底部向上凸出的脱水座,脱水座上端设有与拖把头定位部止转配合的脱水凸部;拖把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并通过套接使拖把杆压短和拉长,内杆或外杆连接拖把头,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带动连接拖把头的杆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件和转动套,转动套上设有与螺旋杆件相配合的螺牙或开孔;内杆和外杆之间设有防脱拉机构,所述防脱拉机构包括与螺旋杆件连接的固定端和与内杆相连的传动套;所述内杆外围设有第一卡部,所述外杆上设有在内杆和外杆拉长时可卡住第一卡部,进而防止内杆与外杆互相脱离的第二卡部。发明在内杆和外杆拉长至最大位置时,第二卡部可卡住第一卡部,进而有效防止内杆和外杆在移动过程中互相脱离;无需在螺旋杆件上冲孔,也无需加设其他部件,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且制造成本低,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的卡接的面积大,稳定性好,牢固性强,不易损坏;且该第一卡部在内杆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加工制成,生产速度快,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部为设于内杆外壁的第一凸环或第一凸块。将第一卡部设置成第一凸环或第一凸块,进而使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卡接面积达到的最大,牢固性最强。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部为形成于内杆端部的扩口段。所述第一卡部为内杆一端外扩制成,内杆生产时与锥形扩口段一体制成,生产更加方便,锥形扩口段外壁与第二卡部内壁相贴合,进而能有效地卡于第二卡部处,且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接触面积大,贴合度高,稳 定性好,牢固性强。
所述第二卡部为外杆侧壁由外向内挤压而形成的凸圈,该凸圈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设于外杆内壁的第二凸台。将第二卡部设置成第二凸台,进而使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卡接面积达到的最大,牢固性最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设于外杆内壁第二凸块。该设置的第二凸块面积必须达到能与第一卡部相接,该设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二卡部为形成于外杆端部的缩口段。所述第二卡部为外杆一端缩小制成,外杆生产时与锥形缩口段一体制成,生产更加方便,锥形缩口段内壁与第一卡部外壁相贴合,进而能有效地卡住第一卡部,且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的接触面积大,贴合度高,稳定性好,牢固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部为与外杆连接的卡件。该设置无需改变现有外杆的结构,只需加设卡件即可,无需改变现有的外杆生产方式,生产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卡件与外杆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外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卡件或所述外杆内壁沿周向设有可夹紧卡件的凸部。设置卡件连接牢固,拆装方便;设置凸部无需增加零件即可牢固连接,且加工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卡件为套于外杆内的环形套或弧形插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与第一卡部的卡接面积最大,牢固性最好;弧形插 片的大小必须能达到与第一卡部相接,该弧形插片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综上所述,发明生产时只需设置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就可有效防止内杆和外杆脱离,制造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桶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桶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发明实施例1拖把杆与拖把头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1拖把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发明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剖视图。
图8为发明第一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第二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剖视图。
图10为发明第二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发明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发明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外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发明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内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一。
图15为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二。
图16为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13所示,一种拖把装置,包括桶体9、拖把杆及脱水部91。如图1-3所示,所述脱水部91设于桶体9内,脱水部91用于拖把杆上的拖把头8旋转脱水,脱水部91包括自桶体9底部向上凸出的脱水座,脱水座上端设有与拖把头8定位部止转配合的脱水凸部911,该拖把桶可只设置一脱水部91,而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还设置了清洗部92,该清洗部92和脱水部91为设于桶体9内不同的两部分;所述脱水凸部911设于一脱水篮93内,使用时,拖把头8通过其定位部与该脱水凸部911配合定位于脱水篮93内,脱水篮93于旋转的拖把头8带动下可转动;所述清洗部92包括由桶体9底部向上凸起的清洗座,所述清洗座上设有与拖把头8定位部止转配合的清洗凸部,所述清洗部92包括清洗架94,所述清洗凸部设于清洗架94上,使用时,拖把头8通过其定位部与该清洗凸部的配合定位于清洗架94内,清洗架94于旋转的拖把头8带动下可旋转。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拖把杆包括内杆1和外杆2,并通过套接使拖把杆压短和拉长,所述内杆1的底端连接拖把头8,内杆1和外杆2之间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带动连接拖把头8的杆旋转, 即手握外杆2,下压外杆2,外杆2向内杆1收缩,内杆1旋转带动内杆1上的拖把头8一起旋转脱水。所述内杆1与转动套4之间设有单向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件3和转动套4,转动套4上设有与螺旋杆件3相配合的螺牙或开孔;内杆1和外杆2之间设有防脱拉机构,所述防脱拉机构包括固定端31、传动套5、第一卡部6及第二卡部7,所述螺旋杆件3通过固定端31连接外杆2,传动套5与内杆1相连,第一卡部6设于内杆1外围,所述第二卡部7设于外杆2上;在内杆1和外杆2拉长至最大位置时,第二卡部7可卡住第一卡部6,进而防止内杆1和外杆2互相脱离。
具体的,所述传动套5的下部与所述内杆1上端部连接,所述内杆1上端部包覆于所述传动套5下部。且图6-8为发明第一防脱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卡部7为设于外杆1内壁的第二凸台71,该第二凸台71与外杆2为一体结构,即该第二凸台71由外杆2外壁向内壁凹陷形成。而如图7所示,所述凸环71也可直接设于外杆1的内壁上。同理,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卡部6为设于内杆1外围的第一凸环61,该第一凸环61与内杆1为一体结构,即第一凸环61可由内杆1的内壁向外壁凹陷形成,也可直接设于内杆1的外壁上。
图9和图10给出了发明第二种防脱拉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卡部7为设于外杆2内壁第二凸块72。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卡部6为设于内杆1外壁的第一凸块62。该第一凸块62和第二凸块72的长度和数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设计,但该第一凸块 62和第二凸块72必须保证无论内杆1和外杆2怎么旋转,当内杆1和外杆2拉长到最大位置时,第二凸块72始终能卡住第一凸块62,如可将所述第一凸块62和第二凸块72均设置为2个,且相邻第一凸块62的间隙小于第二凸块72的长度,而相邻第二凸块72的间隙小于第一凸块62的长度。
图11-13为发明第三种防脱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卡部6为由内杆1靠近外杆2的一端向外杆2方向逐渐外扩而成的锥形扩口段63。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卡部7为由外杆2靠近内杆1的一端向内杆1方向逐渐缩小而成的锥形缩口段73。该锥形扩口段63的外壁与锥形缩口段73的内壁相贴合,即该锥形扩口段63外壁和锥形缩口段73内壁均呈圆锥形。
此外,上述的第一凸块62、第一凸环61、锥形扩口段63与第二凸块72、第二凸台71、锥形缩口段73也可任意组合,如第一卡部6为第一凸环61时,第二卡部7可为第二凸块72或锥形缩口段73;而当第二卡部7为第二凸台71时,所述第一卡部6可为第一凸块61或锥形扩口段63。
使用时,因加设第一卡部6和第二卡部7,实现外杆2与内杆1长度的限制,当外杆2向上拉到最高处时,螺旋杆件3在外杆2的带动下远离内杆1,螺旋杆件3的下端即便不设阻挡件,内杆1也不会脱离外杆2,即螺旋杆件3下端也不会脱离传动套5。
具体的,所述传动套5外壁设有外螺纹,内杆1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位于内杆1上与该传动套5接触处的内壁,该内螺纹与外螺 纹配合,该外螺纹和内螺纹以单向传动机构动力传输的方向为拧紧方向。使用时,转动套4带动传动套5旋转,将动力传至传动套5,而当传动套5将动力传输至内杆1时,即传动套5带动内杆1旋转时,可实现与内杆1的反复拧紧。
再者,如图6所示,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设于转动套4底部周边的传动齿41和设于传动套5内侧周边的传动齿51,两传动齿41、51设有相配合的啮合面和滑动面,转动套4可相对传动套5上下移动;转动套4自身的重力使两传动齿41、51贴近;转动套4一个方向旋转使两传动齿41、51啮合面相互抵触时,形成单向传动;转动套4另一个方向旋转使两传动齿滑动面相互抵触时,转动套4相对传动套5上移而形成空转,且所述传动套5的顶部设有一可拆卸的盖帽52,该盖帽52与传动套卡接,也可是螺纹连接,进而限制转动套4在传动套5内的移动范围。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内杆1和外杆2间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卡套:卡套设于外杆2上,卡套上设有长槽,卡套外设有滑套,滑套的移动压迫卡套的长槽部压紧或松开内杆1。所述的滑套上设有手柄,手柄铰接于卡套上,滑套上设有用于穿过手柄的开口,上、下扳动手柄,手柄的端部推动滑套开口使滑套下、上移动。所述的拖把杆还包括与外杆2上端相固定的延长杆,进而方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动套4周边设有 4个开槽42,当然该开槽42的数量还可以是1-3个或者是4个以上,开槽42中设有滚柱421;转动套4沿一个方向旋转压迫滚柱421与传动套5相抵触时,滚柱421与传动套5卡死形成单向传动;转动套4沿另一个方向旋转压迫滚柱421离开传动套5时,转动套4与传动套5间形成空转,此外,还可用滚珠代替滚柱421,其到达的效果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套5是单向轴承,单向轴承与内杆1相固定,转动套5定位于单向轴承中。也可以是所述传动套5是转动套,转动套定位于单向轴承中,单向轴承与内杆1相固定。
而所述单向传动机构是单向轴承,转动套4的旋转方向是单向轴承锁死方向时,转动套4与内杆1间形成单向传动;转动套4旋转方向是单向轴承自由转动方向时,转动套4与内杆1间形成空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拖把头8连接于外杆2的底端。即所述外杆2连接拖把头8,而所述内杆1上形成供手握持的把手,此时,按压内杆1,内杆1向外杆2移动,驱动机构带动内杆1旋转,内杆1旋转带动拖把头8一起旋转脱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 卡部7为与外杆2连接的卡件,即卡件与外杆2为分体结构,且该卡件为环形套,当然该卡件也可以是弧形插片;所述卡件与外杆2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外杆2通过连接件74连接卡件,该连接件74为钉子,该钉子穿过外杆2插入卡件内,实现对卡件的固定。如图18所示,所述外杆2与卡件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是在所述外杆2上沿周向设置凸部75来夹紧卡件,而该凸部75的加工过程为将卡件放入外杆2内,用机器打压外杆2与卡件的连接处进而形成向卡件凸出的凸部75,实现了对卡件的夹紧。此外,所述凸部75也可是分布于外杆2内壁的凸起,安装时,将卡件放入外杆2内的凸起处,再通过机器打压外杆2外壁,进而使凸部75夹紧卡件,实现对卡件的固定。
实施例6
如图1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杆2的下端部的侧壁由外向内挤压,使得外杆的内壁上形成一圈凸圈,该凸圈即为所述的第二卡部21,该实施方式相对较为简单,容易实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拖把装置,包括桶体(9)、拖把杆及设于桶体(9)内用于拖把杆上的拖把头旋转脱水的脱水部(91),脱水部(91)包括自桶体(9)底部向上凸出的脱水座,脱水座上端设有与拖把头定位部止转配合的脱水凸部(911);拖把杆包括内杆(1)和外杆(2),并通过套接使拖把杆压短和拉长,内杆(1)或外杆(2)连接拖把头,内杆(1)和外杆(2)之间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带动连接拖把头的杆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件(3)和转动套(4),转动套(4)上设有与螺旋杆件(3)相配合的螺牙或开孔;内杆(1)和外杆(2)之间设有防脱拉机构,所述防脱拉机构包括与螺旋杆件(3)连接的固定端(31)和与内杆(1)相连的传动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外围设有第一卡部(6),所述外杆(2)上设有在内杆(1)和外杆(2)拉长时可卡住第一卡部(6),进而防止内杆(1)与外杆(2)互相脱离的第二卡部(7);所述拖把桶还设有一清洗部,该清洗部(92)包括由桶体(9)底部向上凸起的清洗座,所述清洗座上设有与拖把头(8)定位部止转配合的清洗凸部,所述清洗部(92)包括清洗架(94),所述清洗凸部设于 清洗架(94)上;所述转动套(4)通过一单向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套(5)相连;该单向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套(4)周边的开槽(42)和与所述开槽(42)相配合的滚柱(421),该单向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套(4)周边的开槽(42)和与所述开槽(42)相配合的滚柱(421),所述开槽(42)中设有滚柱(421);所述转动套(4)沿一个方向旋转压迫滚柱(421)与传动套(5)相抵触时,所述滚柱(421)与传动套(5)卡死形成单向传动;所述转动套(4)沿另一个方向旋转压迫滚柱(421)离开传动套(5)时,所述转动套(4)与传动套(5)间形成空转; 所述第一卡部(6)为由所述内杆(1)靠近所述外杆(2)的一端向外杆(2)方向外扩而成形成锥形扩口段(63),所述第二卡部(7)为由所述外杆(2)靠近所述内杆(1)的一端向内杆(1)方向缩小而成形成锥形缩口段(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6)为设于内杆(1)外壁的第一凸环(61)或第一凸块(62)。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部(7)为所述外杆(2)侧壁由外向内挤压而形成的凸圈。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部(7)为设于外杆(2)内壁的第二凸台(71)。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部(7)为设于外杆(2)内壁第二凸块(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部(7)为与外杆(2)连接的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2)通过连接件(74)连接卡件或所述外杆(2)内壁沿周向设有可夹紧卡件(7)的凸部(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为套于外杆(2)内的环形套或弧形插片。
CN201510229916.9A 2015-05-07 2015-05-07 拖把装置 Active CN104856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916.9A CN104856625B (zh) 2015-05-07 2015-05-07 拖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916.9A CN104856625B (zh) 2015-05-07 2015-05-07 拖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625A CN104856625A (zh) 2015-08-26
CN104856625B true CN104856625B (zh) 2020-02-11

Family

ID=5390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9916.9A Active CN104856625B (zh) 2015-05-07 2015-05-07 拖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662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052A (zh) * 2010-07-06 2010-11-10 赵一美 一种拖把
CN103893928A (zh) * 2014-03-11 2014-07-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便携式防坠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4091U (en) * 2009-10-02 2010-07-11 Tien I Ind Co Ltd T-shaped tool
CN201719191U (zh) * 2010-03-25 2011-01-26 游聪谋 自转拖把
CN201675891U (zh) * 2010-05-26 2010-12-22 朱孔和 一种拖把
CN202761218U (zh) * 2012-08-31 2013-03-06 俞享福 可拆卸式手压旋转拖把
CN103070652A (zh) * 2012-12-28 2013-05-01 象山星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自旋转清洁拖把
CN203138390U (zh) * 2013-02-05 2013-08-21 林辉 清洁工具
CN204889907U (zh) * 2015-05-07 2015-12-23 林宏刚 拖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052A (zh) * 2010-07-06 2010-11-10 赵一美 一种拖把
CN103893928A (zh) * 2014-03-11 2014-07-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便携式防坠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625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9190B2 (en) He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n inlet valve
US20130036563A1 (en) Spiral drive mechanism and spin mop with the same
CN103567955A (zh) 双把手式可快拆拉杆的拉帽及拉栓工具
CN204686806U (zh) 一种球轴承拆卸装置
CN104856625B (zh) 拖把装置
CN203341670U (zh) 拖把及其配套的拖把桶
US9808138B1 (en) Rotary mop and a rotary structure of its mop handle
CN202833484U (zh) 套接管件的调整定位结构
CN203369865U (zh) 拖把
CN203505890U (zh) 窗刷
CN101879052B (zh) 一种拖把和拖把桶
CN202960407U (zh) 一种棉纱拖把
CN204671079U (zh) 清洁装置
CN210686554U (zh) 一种风扇支柱的调节机构
CN106955069B (zh) 一种正反转拖把清洗装置
CN203427346U (zh) 榨油机的榨膛安装结构
CN204889907U (zh) 拖把装置
CN104856626B (zh) 清洁装置
CN204671073U (zh) 新型拖把杆
CN204671072U (zh) 手压式拖把杆
CN204671077U (zh) 拖把杆
CN213995200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过滤油网
CN111093454A (zh) 拖把
CN204941256U (zh) 隐形连接器
KR101635174B1 (ko) 안경다리 결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