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8612B - 闪蒸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闪蒸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8612B
CN104848612B CN201410055359.9A CN201410055359A CN104848612B CN 104848612 B CN104848612 B CN 104848612B CN 201410055359 A CN201410055359 A CN 201410055359A CN 104848612 B CN104848612 B CN 104848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housing
flash vessel
feed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5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8612A (zh
Inventor
赖想球
张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5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8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8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8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蒸器,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进液管,进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壳体,第二端口位于壳体内且与容置腔相通;进液管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盘管,且第一盘管位于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处;出气管,出气管的第一端口伸出壳体,第二端口位于壳体内;出气管的第二端口高于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出液管,出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壳体,第二端口位于壳体内且与容置腔相通;整流件,整流件固定于壳体内,且其位于进液管的第二端口的下方,出气管的第二端口穿过整流件后与容置腔相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本发明减少了气液两相冷媒在闪蒸器内的絮乱,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且提升了系统能效。

Description

闪蒸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蒸领域,尤其涉及闪蒸器及包括所述闪蒸器的空调。
背景技术
为提高空调的制热能力,尤其是空调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能力,通常可以采用喷气增焓系统作为其有效手段,而在喷气增焓系统中,补气系统普遍采用闪蒸器,因此,闪蒸器是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现有的闪蒸器分离效果简单,只是把冷媒分成饱和气态冷媒和饱和液态冷媒,但是由于在闪蒸器内,饱和气态冷媒和饱和液态冷媒会产生絮乱,使得饱和气态冷媒会发生部分带液状况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从而造成压缩机长期带液运行,进而影响压缩机可靠性;尤其是对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可靠性影响更为显著;同时,现有闪蒸器中,用于对压缩机补气的饱和气态冷媒,在遇到低于闪蒸器内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外界温度时,容易凝结为饱和液态冷媒,而这种带液冷媒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后,也会造成压缩机湿压缩,影响压缩机可靠性;尤其对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可靠性影响更加显著。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闪蒸器及包括所述闪蒸器的空调,旨在通过对闪蒸器结构的设计来解决现有闪蒸器存在的问题,使得气液两相冷媒在可以进行二次分离,减少了气液两相冷媒在闪蒸器内的絮乱;同时杜绝了饱和气态冷媒会发生部分带液状况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提升了系统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闪蒸器,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进液管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盘管,且所述第一盘管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处;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高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
整流件,所述整流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的下方,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整流件后与所述容置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为斜切面,且所述斜切面正对于所述壳体内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整流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部为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二盘管。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整流件上设有用于供冷媒滤过的滤网。
优选地,所述整流件上还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盘管围绕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权利要求所述的闪蒸器。
本发明提供的闪蒸器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进液管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盘管,且所述第一盘管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高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整流件,所述整流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的下方,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整流件后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本发明中,气液两相冷媒通过所述第一盘管进入所述容置腔内后,饱和液态冷媒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旋转流,并经过所述整流件整流并分离后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积蓄,同时,在所述整流件下方的气液两相冷媒可以经过所述整流件整流并进行二次分离,进一步减少了气液两相冷媒在闪蒸器内的絮乱,杜绝了饱和气态冷媒会发生部分带液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的状况,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且分离出的饱和气态冷媒被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吸入后,在通过所述出气管的过程中与积蓄在所述容置腔底部的饱和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系统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闪蒸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闪蒸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闪蒸器的进液管的第二端口斜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闪蒸器的整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闪蒸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闪蒸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该闪蒸器包括:
壳体10,内部设有容置腔101;
进液管20,所述进液管20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10,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容置腔101相通;所述进液管20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盘管201,且所述第一盘管201位于所述进液管20的第二端口处;
出气管30,所述出气管30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10,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高于所述进液管20的第二端口;
出液管40,所述出液管40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10,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容置腔101相通;
整流件50,所述整流件50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且其位于所述进液管40的第二端口的下方,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整流件50后与所述容置腔101相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闪蒸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经过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冷媒通过所述进液管20的第一端口进入闪蒸器,并通过所述第一盘管201后,如图2中实线箭头A所示,形成向下的旋转流,并自所述进液管20的第二端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内;之后,气液两相冷媒喷射至所述壳体10内壁,且气液两相冷媒中的饱和液态冷媒沿所述壳体10内壁向下流动,经过所述整流件50整流并分离后,如图2中实线箭头B所示,垂直沿所述壳体10内壁向下流动,此时由于所述出液管40关闭,因此饱和液态冷媒在所述容置腔101的底部积蓄。同时,在所述整流件50下方形成的气液两相冷媒,可以经过所述整流件50整流并进行二次分离,饱和液态冷媒被所述整流件50阻隔,而如图2中虚线箭头C所示,饱和气态冷媒通过所述整流件50进入所述容置腔101的上方,进一步减少了气液两相冷媒在闪蒸器内的絮乱;且分离出的饱和气态冷媒被位于所述容置腔101上方的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吸入后,在通过所述出气管30的过程中与积蓄在所述容置腔101底部的饱和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经过节流后的饱和气态冷媒温度比饱和液态冷媒温度低,因此在进行热交换之后,饱和气态冷媒吸收热量变成具有一定的过热度的过热气态冷媒,并自所述出气管30的第一端口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且饱和液态冷媒的焓值降低,不再是饱和液态冷媒,而是具有一定过冷度的过冷液态冷媒,因此提高了能效比,且杜绝了饱和气态冷媒遇到低于闪蒸器内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外界温度时,凝结为饱和液态冷媒,进而发生部分带液状况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的状况,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闪蒸器的进液管的第二端口斜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20的第二端口为斜切面,以便所述气液两相冷媒更好地流出,且所述斜切面正对于所述壳体10内壁设置,也即,所述斜切面与所述壳体10内壁保持大致平行的状态,使得气液两相冷媒可以更好地将旋转流喷射至所述壳体10内壁上并顺壁面流下。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出气管30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101内的热交换部301,所述热交换部301位于所述整流件50的下方,使得分离出的饱和气态冷媒被位于所述容置腔101上方的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吸入后,在通过所述出气管30的过程中与积蓄在所述容置腔101底部的饱和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进而提高能效比,杜绝饱和气态冷媒遇到低于闪蒸器内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外界温度时,凝结为饱和液态冷媒,进而发生部分带液状况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的状况,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部301为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二盘管,螺旋设计使得所述热交换部301的换热面积增大,使得其换热量增大,能效比进一步得到提升,但在本发明中,所述热交换部并不限定于为螺旋状,也可以为可以增加换热面积的各种形状,比如,多个首尾连接的U型等。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利用积蓄在所述容置腔101底部的饱和液态冷媒,使得在饱和液态冷媒进行逐渐积蓄的过程中,所述热交换部301内的饱和气态冷媒就可以开始与其尽早进行热交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部301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下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部301可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闪蒸器的整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所述整流件50上设有用于供冷媒滤过的滤网501,气液两相冷媒通过所述滤网501进行整流和分离,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501由相互交错的长条交织而成,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图中所示结构,只要所述滤网501可以达到分离气液两相冷媒的效果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整流件50上还设有加强筋502,用于增加所述整流件50的强度,使其更好地与所述壳体10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也即,当需要导出液态冷媒时,方便液态冷媒更好地流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盘管201围绕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设置,使闪蒸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且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吸收饱和气态冷媒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权利要求所述的闪蒸器。本实施例气液两相冷媒通过所述第一盘管201进入所述容置腔101内后,饱和液态冷媒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形成旋转流,并经过所述整流件50整流并分离后在所述容置腔101的底部积蓄,同时,在所述整流件50下方的气液两相冷媒可以经过所述整流件50整流并进行二次分离,进一步减少了气液两相冷媒在闪蒸器内的絮乱,杜绝了饱和气态冷媒会发生部分带液而被压缩机补气口吸入的状况,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且分离出的饱和气态冷媒被所述出气管30的第二端口吸入后,在通过所述出气管30的过程中与积蓄在所述容置腔101底部的饱和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系统能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闪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进液管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一盘管,且所述第一盘管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处;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高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口伸出所述壳体,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
整流件,所述整流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位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的下方,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整流件后与所述容置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口为斜切面,且所述斜切面正对于所述壳体内壁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整流件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为呈螺旋状设置的第二盘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件上设有用于供冷媒滤过的滤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件上还设有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围绕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口设置。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闪蒸器。
CN201410055359.9A 2014-02-18 2014-02-18 闪蒸器及空调 Active CN104848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5359.9A CN104848612B (zh) 2014-02-18 2014-02-18 闪蒸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5359.9A CN104848612B (zh) 2014-02-18 2014-02-18 闪蒸器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8612A CN104848612A (zh) 2015-08-19
CN104848612B true CN104848612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848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5359.9A Active CN104848612B (zh) 2014-02-18 2014-02-18 闪蒸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8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827B (zh) * 2015-11-04 2019-05-31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经济器以及包含该经济器的换热系统
CN11373945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以及气液分离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6998B2 (en) * 2005-01-07 2008-04-15 Korean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Flash tank of two-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CN202630529U (zh) * 2012-02-23 2012-12-2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用闪蒸器
CN103307815A (zh) * 2012-03-08 2013-09-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闪蒸器和包括该闪蒸器的冷却系统
CN103388940A (zh) * 2012-05-08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CN203719273U (zh) * 2014-02-18 2014-07-1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闪蒸器及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1256A1 (en) * 2006-03-20 2007-11-01 Pham Hung M Flash tank design and control for heat pumps
CN102232167B (zh) * 2008-10-01 2013-08-14 开利公司 跨临界制冷循环中的液体蒸气分离
US20130255289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Flash tank elimina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6998B2 (en) * 2005-01-07 2008-04-15 Korean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Flash tank of two-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CN202630529U (zh) * 2012-02-23 2012-12-2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用闪蒸器
CN103307815A (zh) * 2012-03-08 2013-09-1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闪蒸器和包括该闪蒸器的冷却系统
CN103388940A (zh) * 2012-05-08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CN203719273U (zh) * 2014-02-18 2014-07-16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闪蒸器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8612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9273U (zh) 闪蒸器及空调
WO2017092652A1 (zh) 过冷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627608B (zh) 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
CN105783354A (zh) 压缩机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4848612B (zh) 闪蒸器及空调
CN204535234U (zh) 冰箱
CN204313545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
CN105972659A (zh) 一种带冷凝净化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07019348U (zh) 压缩式制冷机用冷凝器
CN203964462U (zh) 一种冷凝器内置油分离器的冷水热泵机组
CN205561349U (zh) 过冷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987529A (zh) 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04388445U (zh) 压缩机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7192161A (zh) 冷藏柜的氨水混合物循环机构
CN206919492U (zh) 多功能吸收扩散式冷藏箱
CN207065932U (zh) 冷藏箱的精馏器机构
CN207065973U (zh) 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
CN207095105U (zh) 干燥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器具
CN206831911U (zh) 水冷箱
CN105202826B (zh) 一种空调装置
KR100784610B1 (ko) 냉방장치의 내부열교환기 일체형 기액분리기
CN107763909A (zh) 一种带高压储液供液和低压气液分离功能的节能器
CN205860554U (zh) 一种高效热泵制热系统
CN108548348A (zh) 可提高空调性能的气液分离装置及空调机组的工作方法
CN206459391U (zh) 风冷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