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7035A -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47035A CN104847035A CN201510191225.4A CN201510191225A CN104847035A CN 104847035 A CN104847035 A CN 104847035A CN 201510191225 A CN201510191225 A CN 201510191225A CN 104847035 A CN104847035 A CN 1048470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level trough
- walls
- muscle
-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在墙体内外两侧设置水平槽和竖向槽,水平槽内布设水平钢筋,竖向槽内布设竖直钢筋,有效控制了生土墙体外闪和墙体裂缝;将柱子与墙体,瓜柱与山墙连接在一起,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链接加强,对生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使用少量砂浆和钢筋,工程花费较少,合适于农村木结构土坯房屋建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还存在数量巨大的土坯房,而且分布比较广。因而在现阶段依然有必要研究土坯房的性能,作为建筑结构的补充,土坯房依然有其适用性的一面。在保温保湿方面,土坯房有着比较良好的表现。通过对近几年来历次大地震中土坯房屋的震害总结发现,土坯房结构在地震中易于受损,其原因大致有墙体承载力不足、墙体容易出现裂缝、围护墙与结构构件链接较弱或根本没有链接,由此引起围护墙外闪、倒塌和伤亡较多,构件强度不足、节点连接弱、结构体系整体稳定性差等。
目前很多生土房屋加固施工麻烦,且工程加固维修费用较高,使用受到限制,导致绝大部分仍具有使用意义或者可以通过加固改造的生土房屋被推倒重建,资源浪费较大。
发明目的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加固维修费用低、能够广泛使用推广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墙体内外两侧设置位置对应的水平槽;墙体内侧的柱子两侧的墙体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
步骤二:沿水平槽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一穿墙筋,所述第一穿墙筋与水平槽长度方向垂直;
在柱子两侧的墙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
步骤三:在水平槽内沿水平槽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与所述的第一穿墙筋和第二穿墙筋端部均相连;
步骤四:在第一竖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第一竖向钢筋,且第一竖向钢筋与所述第二穿墙钢筋的位于墙体内侧的端点相连接;且上述位于柱子两侧的连接点通过弧形钢筋连接;
步骤五:在水平槽和第一竖向槽内铺设水泥砂浆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二中的柱子两侧的第二穿墙筋沿水平槽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穿墙筋其沿水平槽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一穿墙筋沿水平槽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其沿水平槽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一穿墙筋沿水平槽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第一竖向钢筋沿水平槽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二穿墙筋沿水平槽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第一竖向钢筋沿水平槽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二穿墙筋沿水平槽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弧形钢筋的数目与墙体内侧水平槽内水平钢筋的数目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五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水平槽和第一竖向槽内铺设第一层水泥砂浆,砂浆养护一天后,再在槽内铺设第二层水泥砂浆。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若为山墙,则在山墙外侧面上瓜柱对应位置处设置第二竖向槽,所述第二竖向槽与墙体上的最上层水平槽相连通;
所述第二竖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二竖向钢筋底端与水平钢筋连接;第二竖向钢筋上分布有多个穿墙弧形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层水泥砂浆与第二层水泥砂浆的厚度之和等于刻槽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在墙体内外两侧设置水平槽和竖向槽,水平槽内布设水平钢筋,竖向槽内布设竖直钢筋,有效控制了生土墙体外闪和墙体裂缝。
2、将柱子与墙体,瓜柱与山墙连接在一起,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链接加强,对生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
3、使用少量砂浆和钢筋,工程花费较少,合适于农村木结构土坯房屋建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墙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墙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瓜柱对应的墙体横向剖视图;
图4是瓜柱对应的墙体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墙体,2—水平槽,3—水平钢筋,4—第一穿墙筋,5—第二穿墙筋,6—第一竖向刻槽,7—第一竖向钢筋,8—弧形钢筋,9—第二竖向刻槽,10—第二竖向钢筋,11—弧形穿墙钢筋,12—瓜柱,13—柱子。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参见图1,本发明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墙体1内外两侧设置位置对应的水平槽2;墙体1内侧的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6,所述水平槽2用于设置水平钢筋3,所述第一竖向槽6用于设置第一竖向钢筋7,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1:设置水平槽
采用切割机对墙体1内侧和外侧自基础底面每隔650~850mm设置水平槽2,若墙壁上设置有窗户,则水平槽2设置在窗户上下两侧;
可选地,所述水平槽2的宽度为100~200mm,深度为40~60mm。
步骤1.2:设置竖向槽
在墙体1内侧的柱子13两侧的墙体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6,可选地,所述第一竖向槽6的宽度为100~200mm,深度为40~60mm。
步骤二: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一穿墙筋4,所述第一穿墙筋4与水平槽2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穿墙筋4用于将墙体1与水平钢筋3连接在一起;在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5;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每隔300~500mm墙体穿洞设置第一穿墙筋4,所述第一穿墙筋4与水平槽2长度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1~3根;当墙体1内侧设置有柱子13时,在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5。
具体地,所述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以间距20~50mm设置1~3根;其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其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三:在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水平钢筋3,所述水平钢筋3与所述的第一穿墙筋4和第二穿墙筋5端部均相连;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墙体1内外两侧的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均设置与所述第一穿墙筋4位置对应,且数量一致的水平钢筋3;墙体1内外两侧水平钢筋3分别与第一穿墙筋4的两端焊接,且与第二穿墙筋5的两端焊接;三者位置对应,且数目相同,便于连接。
可选地,所述水平钢筋3、第一穿墙筋4和第二穿墙筋5的直径均为6~10mm。
步骤四:在第一竖向槽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第一竖向钢筋7,且第一竖向钢筋7与所述第二穿墙钢筋5的位于墙体1内侧的端点相连接;且上述位于柱子13两侧的连接点通过弧形钢筋8连接;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第一竖向槽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1~3根第一竖向钢筋7,可选地,所述第一竖向钢筋7直径为8~12mm,第一竖向钢筋7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二穿墙筋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第一竖向钢筋7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且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位于墙体1内侧的端点焊接;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一一对应连接,并与水平钢筋3连接,使得三者紧密连接,有效控制墙体裂缝。
上述位于柱子13的两侧的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的焊接点,通过弧形钢筋8连接;所述弧形钢筋8绕过柱子13,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焊接点焊接;弧形钢筋8将柱子13与墙体1连接为一体,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连接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钢筋8的数目与墙体1内侧水平槽2内水平钢筋3的数目相同,使得水平钢筋3与弧形钢筋8焊接为一体,将柱子13与墙体1连接得更加紧密。
步骤五: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铺设水泥砂浆层。
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均铺设第一层水泥砂浆,其水泥:砂浆=1:2或1:3,厚度为25~35mm,砂浆养护一天后,再在槽内铺设第二层水泥砂浆,厚度为25~15mm;且第一层水泥砂浆和第二层水泥砂浆的厚度之和等于刻槽的深度,使得铺设水泥砂浆层的墙体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1若为山墙,则在山墙外侧面上瓜柱12对应位置处设置第二竖向槽9,所述第二竖向槽9与墙体1上的最上层水平槽2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竖向槽9的宽度为100~200mm,深度为40~60mm。
所述第二竖向槽(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1根第二竖向钢筋(10),所述第二竖向钢筋(10)底端与水平钢筋(3)连接;第二竖向钢筋(10)上分布有多个穿墙弧形钢筋(11)。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第二竖向槽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1~2根第二竖向钢筋10,第二竖向钢筋10的底端均与最上层水平槽2内的水平钢筋3焊接;第二竖向钢筋10上每隔200~300mm分布有一个穿墙弧形钢筋11,所述穿墙弧形钢筋11包裹瓜柱12,其两端穿过瓜柱12对应的山墙外侧,与第二竖向槽9内的第二竖向钢筋10焊接。穿墙弧形钢筋11将瓜柱与山墙连接为一体,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链接加强,对生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墙体1内外两侧设置位置对应的水平槽2;墙体1内侧的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6,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1:设置水平槽
采用切割机对墙体1内侧和外侧自基础底面每隔750mm设置水平槽2,若墙壁上设置有窗户,则水平槽2设置在窗户上下两侧;
可选地,所述水平槽2的宽度为150mm,深度为50mm。
步骤1.2:设置竖向槽
在墙体1内侧的柱子13两侧的墙体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6,可选地,所述第一竖向槽6的宽度为150mm,深度为50mm。
步骤二: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根第一穿墙筋4,所述第一穿墙筋4与水平槽2长度方向垂直;在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5;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每隔400mm墙体穿洞设置第一穿墙筋4,所述第一穿墙筋4与水平槽2垂直;
所述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2根,且均与水平槽2垂直;当墙体1内侧设置有柱子13时,在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5;
所述柱子13两侧的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以间距40mm设置2根;且其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2根,其位置与第一穿墙筋4位置对应。
步骤三:在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2根水平钢筋3,所述水平钢筋3与所述的第一穿墙筋4和第二穿墙筋5端部均相连;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墙体1内外两侧的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均设置有2根,且与所述第一穿墙筋4位置对应;墙体1内外两侧水平钢筋3分别与第一穿墙筋4的两端焊接,且与第二穿墙筋5的两端焊接;三者位置对应,且数目相同,便于连接。
所述水平钢筋3、第一穿墙筋4和第二穿墙筋5的直径均为8mm。
步骤四:在第一竖向槽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2根第一竖向钢筋7,且第一竖向钢筋7与所述第二穿墙钢筋5的位于墙体1内侧的端点相连接;且上述位于柱子13两侧的连接点通过弧形钢筋8连接;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第一竖向槽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2根第一竖向钢筋7,所述第一竖向钢筋7直径为10mm,第一竖向钢筋7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二穿墙筋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且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位于墙体1内侧的端点焊接;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一一对应连接,并与水平钢筋3连接,使得三者紧密连接,有效控制墙体裂缝。
上述位于柱子13的两侧的第一竖向钢筋7与第二穿墙筋5的焊接点,通过弧形钢筋8连接;所述弧形钢筋8绕过柱子13,其两端分别与上述焊接点焊接;弧形钢筋8将柱子与墙体连接为一体,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连接加强。
所述弧形钢筋8设置有2根,使得水平钢筋3与弧形钢筋8焊接为一体,将柱子与墙体连接得更加紧密。
步骤五: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铺设水泥砂浆层。
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均铺设第一层水泥砂浆,其水泥:砂浆=1:2或1:3,厚度为30mm,砂浆养护一天后,再在槽内铺设第二层水泥砂浆,厚度为20mm。
所述墙体1若为山墙,则在山墙外侧面上瓜柱12对应位置处设置第二竖向槽9,所述第二竖向槽9与墙体1上的最上层水平槽2相连通;
所述第二竖向槽9的宽度为150mm,深度为50mm。
所述第二竖向槽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2根第二竖向钢筋10,所述第二竖向钢筋10底端与水平钢筋3连接;第二竖向钢筋10上分布有多个穿墙弧形钢筋11。其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第二竖向槽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2根第二竖向钢筋10,第二竖向钢筋10的底端均与最上层水平槽2内的水平钢筋3焊接;第二竖向钢筋10上每隔250mm分布有一个穿墙弧形钢筋11,所述穿墙弧形钢筋11包裹瓜柱12,其两端穿过瓜柱12对应的山墙外侧,分别与第二竖向槽9内的2根第二竖向钢筋10焊接。穿墙弧形钢筋11将瓜柱与山墙连接为一体,使生土墙体与结构构件链接加强,对生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
Claims (7)
1.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墙体(1)内外两侧设置位置对应的水平槽(2);墙体(1)内侧的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均设置第一竖向槽(6);
步骤二: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第一穿墙筋(4),所述第一穿墙筋(4)与水平槽(2)长度方向垂直;
在柱子(13)两侧的墙体(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竖向槽(6)位置对应的第二穿墙筋(5);
步骤三:在水平槽(2)内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水平钢筋(3),所述水平钢筋(3)与所述的第一穿墙筋(4)和第二穿墙筋(5)端部均相连;
步骤四:在第一竖向槽(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第一竖向钢筋(7),且第一竖向钢筋(7)与所述第二穿墙钢筋(5)的位于墙体(1)内侧的端点相连接;且上述位于柱子(13)两侧的连接点通过弧形钢筋(8)连接;
步骤五: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铺设水泥砂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柱子两侧的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穿墙筋(5)其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其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一穿墙筋(4)沿水平槽(2)宽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第一竖向钢筋(7)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与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数目相同,第一竖向钢筋(7)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与第二穿墙筋(5)沿水平槽(2)长度方向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弧形钢筋(8)的数目与墙体(1)内侧水平槽(2)内水平钢筋(3)的数目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在水平槽(2)和第一竖向槽(6)内铺设第一层水泥砂浆,砂浆养护一天后,再在槽内铺设第二层水泥砂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若为山墙,则在山墙外侧面上瓜柱(12)对应位置处设置第二竖向槽(9),所述第二竖向槽(9)与墙体(1)上的最上层水平槽(2)相连通;
所述第二竖向槽(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根第二竖向钢筋(10),所述第二竖向钢筋(10)底端与水平钢筋(3)连接;第二竖向钢筋(10)上分布有多个穿墙弧形钢筋(11)。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水泥砂浆与第二层水泥砂浆的厚度之和等于刻槽的深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1225.4A CN104847035B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1225.4A CN104847035B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7035A true CN104847035A (zh) | 2015-08-19 |
CN104847035B CN104847035B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384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9122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7035B (zh) | 2015-04-21 | 2015-04-21 |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4703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6193A (zh) * | 2019-06-13 | 2019-09-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双层钢筋网片的夯土墙体构造 |
CN110685451A (zh) * | 2019-09-04 | 2020-01-14 | 安徽建筑大学 | 一种土坯房加固改造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5451A (en) * | 1980-01-08 | 1982-12-28 | Nelson Lynn S | Poured adob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
CN101343951A (zh) * | 2008-08-18 | 2009-01-14 | 昆明理工大学 |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技术 |
CN101457556A (zh) * | 2006-06-16 | 2009-06-17 | 罗进南 | 芯梁构造柱混合式组合墙及建筑的建造方法和相关砌块 |
CN203049833U (zh) * | 2012-12-14 | 2013-07-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外墙体加固的农村生土房屋 |
CN103953205A (zh) * | 2014-05-15 | 2014-07-30 | 福州大学 | 一种既有生土墙竹材抗震加固结构及其方法 |
-
2015
- 2015-04-21 CN CN201510191225.4A patent/CN1048470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5451A (en) * | 1980-01-08 | 1982-12-28 | Nelson Lynn S | Poured adob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
CN101457556A (zh) * | 2006-06-16 | 2009-06-17 | 罗进南 | 芯梁构造柱混合式组合墙及建筑的建造方法和相关砌块 |
CN101343951A (zh) * | 2008-08-18 | 2009-01-14 | 昆明理工大学 |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纤维丝网加固技术 |
CN203049833U (zh) * | 2012-12-14 | 2013-07-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外墙体加固的农村生土房屋 |
CN103953205A (zh) * | 2014-05-15 | 2014-07-30 | 福州大学 | 一种既有生土墙竹材抗震加固结构及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东彬等: "《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加固技术指南集》", 30 April 2013, 中国财富出版社 * |
阿肯江· 托呼提, 阿里木江· 马克苏提, 王墩: "生土坯建筑抗震加固研究综述",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6193A (zh) * | 2019-06-13 | 2019-09-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双层钢筋网片的夯土墙体构造 |
CN110206193B (zh) * | 2019-06-13 | 2020-12-0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双层钢筋网片的夯土墙体构造 |
CN110685451A (zh) * | 2019-09-04 | 2020-01-14 | 安徽建筑大学 | 一种土坯房加固改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47035B (zh) | 2017-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25273U (zh) | 一种上部带受弯钢筋的大跨度预应力槽型板及框架结构 | |
CN203320738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 |
CN104405041B (zh) | 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预制楼板连接件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5625298B (zh) | 采用玻璃纤维筋搭接套铣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040829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049707A (zh) | 预制式墙体、预制式房屋建筑及建造方法 | |
CN103362523B (zh) | 软弱围岩隧道洞口外套拱吊模衬砌方法 | |
CN104895346B (zh) | 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 |
CN204225277U (zh) | 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预制楼板连接件 | |
CN104110097B (zh) | 一种端部增强型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 |
CN205224052U (zh) | 一种大型深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 | |
CN103741970A (zh) | 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 |
CN104847035A (zh) | 一种刻槽加固生土墙体的施工方法 | |
CN205399399U (zh) | 一种采用玻璃纤维筋搭接套铣的地下连续墙结构 | |
CN206941945U (zh) | 一种质轻节能环保的预制楼板及板与板、板与梁的连接结构 | |
CN205224288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 | |
CN203808249U (zh) | 一种梁柱节点核心区柱箍筋笼组件 | |
ITBO20130089A1 (it) | Armatura, struttura e procedimento per costruzioni interrate di calcestruzzo rinforzato | |
CN107299718A (zh) | 质轻节能环保的预制楼板及其安装工艺 | |
CN203080955U (zh) | 在钢筋混凝土立柱上增设牛腿的结构 | |
CN102127940B (zh) | 蜂巢结构墙体 | |
CN206873728U (zh) | 一种预制楼板的连接结构 | |
CN216075719U (zh) | 一种组合镂空清水砖墙 | |
CN107386521A (zh) | 质轻节能环保的墙体预制板及其安装工艺 | |
CN205421244U (zh) | 拱桥斜桩成孔施工用支护及配筋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9 Address after: 710043 No. 5 happy South Road, Xincheng District, Shaanxi, Xi'an Patentee after: Xi'an Huaq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55 No. 13, Yanta Road,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