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6545A -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6545A
CN104846545A CN201510247462.8A CN201510247462A CN104846545A CN 104846545 A CN104846545 A CN 104846545A CN 201510247462 A CN201510247462 A CN 201510247462A CN 104846545 A CN104846545 A CN 104846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elastic
fibre web
film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74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6545B (zh
Inventor
吴英
张如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474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6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6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6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6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呈往返的Z字型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复合纤网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复合纤网依次首尾相连,在相邻的复合纤网之间夹有热熔膜。制造时,经过成网前准备、机械梳理成网工序,分别制备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然后再经过纤网复合工序将这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上层纤网与下层纤网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弹性纤网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短纤维的混合物。向复合纤网喷洒抗菌剂后,复合纤网经过纤网覆膜工序,在复合纤网的正反两面覆上热熔膜,再经过垂直铺网、烘燥、切边、卷绕工序制得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Description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非织造布领域。
背景技术
蓬松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隔音材料、沙发、床垫、老板椅、体育器材、服装等领域均需使用蓬松材料。按照蓬松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有海绵、经编间隔织物、三维弹性机织物、非织造布四大类。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主要是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软泡沫制备而成,由于海绵价格低廉,重量轻,手感柔软丰满且回弹性好,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海绵有生产污染、废弃物不可循环利用等致命性缺点,且易发黄,透气性、舒适性较差。目前澳大利亚及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因海绵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严重,已采取相应措施遏制海绵应用。三维经编间隔织物是指由两个织物表面,利用间隔纱连接在一起的拉舍尔经编三维针织物。例如用间隔织物做成的床垫,可以防止病人因长期卧床而产生的酸痛感。其显著优点是: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可回收循环利用,牢度好,热湿舒适性、保暖性以及透气性较好,柔软有弹性,克服了海绵的缺点,但是由于其结构特点,抗压及回弹性较差,目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特别是无法满足压缩弹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三维弹性机织物则是在经编间隔织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蓬松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较好的回弹性,结构稳定,形状多变,整体性好,并具有良好的透湿性、透气性等性能。但是它的织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难以普及应用。随着非织造布技术的发展,改变纤维的排列方向,将通常的纤维横向排列的非织造布,改为垂直排列,获得具有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与海绵相比,具有不黄变、透气性好、尺寸稳定等特点,它的废弃物可回收利用,适应环保低碳社会的消费理念。独特的直立结构,使纤维集合体获得极大的弹性和抗压性能。与三维弹性机织物、经编间隔织物相比,工艺简单,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应用领域更加广阔。但是现有蜂巢结构的非织造布的纤网与纤网之间容易产生分层现象,影响产品的弹性;同时缺乏既有高弹性,又具有抗菌效果的产品,影响了蜂巢结构的非织造布的应用范围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同时满足高弹性、低成本、结构简单、环保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高弹性、低成本、结构简单、环保且具有抗菌效果的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网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复合纤网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之间夹有热熔膜。
所述的热熔膜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的网状膜。
所述的复合纤网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
一种上述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并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油剂,上层纤网与下层纤网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与下层纤网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弹性纤网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短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弹性聚酯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所述的弹性聚酯短纤维为PTT纤维或弹性聚酯ELK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弹性纤网夹在上层纤网与下层纤网的中间;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覆膜,使复合纤网正反面都有热熔膜,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铺网宽度为5mm~200mm;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具有以下特点:
一、本发明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中,在依次首尾相连、呈Z字型往返折叠的复合纤网的正反表面上,设置热熔膜,当热熔膜在烘燥工艺中经过加热而熔融后,能在相邻的复合纤网之间起粘结作用,增加复合纤网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复合纤网之间的分散,以使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在整体上形成蜂巢结构,当某部分受压时,压力会分散到周边,回复快,弹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弹性,适合于婴儿用品、坐垫、床业用品、胸罩罩杯、汽车内饰、体育防护用品等弹性要求高的领域。热熔膜选用网状的结构,使热熔膜仅仅起到粘结作用,对产品的弹性不影响。因此,本发明的弹性很好。
二、本发明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中,复合纤网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弹性纤网、下层纤网,该设计的优点如下:首先,增设的弹性纤网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弹性;其次,弹性纤网夹在上层纤网与下层纤网之间的位置设计,能确保经过垂直铺网后的弹性纤网在产品中的均匀分布,使得制备的产品的弹性均匀一致,不会出现弹性差异;再次,产品的外表是上层纤网或下层纤网,产品的手感主要由上层纤网或下层纤网的性能决定,可实现在满足高弹性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手感;第四,上层纤网、下层纤网、弹性纤网的制造材料都包括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在复合纤网、垂直铺网工序的过程中,上层纤网、下层纤网、弹性纤网中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都会部分露出在纤网的表面,在烘燥工艺中受热熔融,从而增加复合纤网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分层,提高最终产品的弹性。因此,本发明不仅高弹性、结构均匀,而且手感好、容易调节产品的性能。
三、本发明选用抗菌效果好的抗菌剂,以喷雾的形式喷入复合纤网,能够实现非织造布具有抗菌的目的。
四、本发明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中,最终产品在垂直方向上独特的直立结构加之复合纤网之间由热熔膜提供的粘结力,使纤维集合体具备极大的弹性和抗压性能,且能避免分层;与海绵相比,本产品不黄变、透气性好、尺寸稳定,废弃物可回收利用,适应环保低碳社会的消费理念,与三维弹性机织物、经编间隔织物相比,工艺简单,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因此,本发明不仅高弹性、低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复合纤网1、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热熔膜2、抗菌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图1、图2,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网1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6,复合纤网1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有热熔膜2。
所述的热熔膜2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的网状膜。
所述的复合纤网1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一种上述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非织造的混合开松设备运转速度高,由于原料均属于化学纤维,与天然相比吸湿性较差,在混合开松中容易产生静电,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油剂,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影响质量。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弹性纤网4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短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4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弹性聚酯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所述的弹性聚酯短纤维为PTT纤维或弹性聚酯ELK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1,弹性纤网4夹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中间,便于弹性纤网4在产品中分布均匀,使得产品弹性均匀一致,不会出现弹性差异,同时,可以保证产品的外表为上层纤网3或者下层纤网5,因而最终产品的手感主要由上层纤网3、下层纤网5的性能决定,这样有利于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容易调节产品的性能,满足产品的各种要求,如处于产品外表的上层纤网3、下层纤网5中的三维卷曲的中空纤维的细度可以选择细一些,这样得到的产品既具有高弹性,又有好的手感;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1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6,使抗菌剂6能尽量均匀地分布在复合纤网1的内部,便于烘燥后得到良好的抗菌性能;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1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2覆膜,使复合纤网1正反面都有热熔膜2,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复合纤网1的制造材料中都有低熔点涤纶短纤维,部分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会露出在纤网的表面,热熔膜2选用网状的结构,有利于复合纤网1表面上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穿过网状的热熔膜2外露出来,抵达相邻的复合纤网1的表面,这样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在后续的烘燥工艺中受热熔融,从而增加复合纤网1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分层,提高最终产品的弹性。为了避免热熔膜2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产品的弹性,选用厚度小于0.05mm的热熔膜2;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从而得到铺网棉。在垂直铺网机的输出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铺网的速度越高,即产品的长度方向上铺网的层数越多,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越小,越趋近于0度,复合纤网1越呈直立状,产品的弹性越好。通过调节垂直铺网的工艺参数,使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趋近于0度,保证最终产品的弹性性能。铺网宽度为5mm~200mm。铺网宽度越宽,产品的厚度就越厚,但是铺网宽度过大时,产品的抗压及压缩回弹性将收到影响,效果变差,控制在200mm以内;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铺网棉中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受热熔融,熔融的聚合物流动并凝聚在纤维交叉点上,当铺网棉冷却后得到加固而成为具有弹性的非织造布。同时热熔膜2熔融,将相邻的复合纤网1粘结起来,使产品形成整体蜂巢结构,提高产品的弹性。复合纤网1中抗菌剂6的水分被蒸发,使产品具有抗菌效果。烘燥方式可以采用热空气穿透铺网棉方式,对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热熔膜2进行加热,在铺网棉的整个宽度方向进行迅速而均匀的加热,烘房内各处温度尽量做到均匀一致,同时热风的速度和方向均能够控制,热风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不破坏铺网棉的结构;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烘燥工序结束后,烘燥机输出纤网的宽度方向上,在铺网棉的两边分别设置切边机,将铺网棉的边缘不整齐的部分切掉,做成一定宽度的铺网棉;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实施例1
厚度为200mm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见图1、图2,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1,复合纤网1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6,复合纤网1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有热熔膜2。热熔膜2的结构为网状,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
所述的复合纤网1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上述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抗静电的油剂。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细度为3D,长度为51mm;弹性纤网4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ELK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4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弹性聚酯ELK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弹性聚酯ELK纤维的细度为6.6D,长度为64mm;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1,弹性纤网夹4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中间;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1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6;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1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2覆膜,使复合纤网1正反面都有热熔膜2,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复合纤网1呈直立状,铺网宽度为200mm;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实施例2
厚度为5mm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见图1、图2,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1,复合纤网1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6,复合纤网1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有热熔膜2。热熔膜2的结构为网状,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
所述的复合纤网1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上述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抗静电的油剂。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细度为3D,长度为51mm;弹性纤网4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PTT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4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PTT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PTT纤维的细度为2.5D,长度为51mm;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1,弹性纤网4夹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中间;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1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6;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1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2覆膜,使复合纤网1正反面都有热熔膜2,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热熔膜2的厚度为0.05mm,结构为网状;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复合纤网1呈直立状,铺网宽度为5mm;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实施例3
厚度为105mm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见图1、图2,厚度为105mm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1,复合纤网1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6,复合纤网1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有热熔膜2。热熔膜2的结构为网状,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
所述的复合纤网1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上述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抗静电的油剂。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细度为3D,长度为51mm;弹性纤网4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PTT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4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PTT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PTT纤维的细度为2.5D,长度为51mm;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1,弹性纤网4夹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中间;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1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6;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1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2覆膜,使复合纤网1正反面都有热熔膜2,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热熔膜2的厚度为0.05mm,结构为网状;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调节垂直铺网机的工艺参数,使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复合纤网1呈直立状,铺网宽度为105mm;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Claims (4)

1.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纤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网(1)的内部喷洒有抗菌剂(6),复合纤网(1)依次首尾相连,排布方式呈往返的Z字型,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角为0度或趋近于0度,在相邻的复合纤网(1)之间夹有热熔膜(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膜(2)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厚度小于0.05mm的网状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网(1)为一种层状结构的纤网,该纤网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4.一种权利要求1-3 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网前准备:分别先对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所需的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混合、开松,并在开松的过程中添加油剂,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物,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三维卷曲的中空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0% ~ 85%;弹性纤网(4)的制备材料为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与弹性聚酯短纤维的混合物,在弹性纤网(4)中,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弹性聚酯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75% ~ 90%;所述的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为熔点小于或等于110°的皮芯结构型涤纶短纤维;所述的弹性聚酯短纤维为PTT纤维或弹性聚酯ELK纤维;
(2)机械梳理成网:混合、开松后的纤维,采用机械梳理成网法分别制备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
(3)纤网复合:将上层纤网(3)、弹性纤网(4)、下层纤网(5)三层纤网叠加成复合纤网(1),弹性纤网(4)夹在上层纤网(3)与下层纤网(5)的中间;
(4)喷抗菌剂:在一定压力下向复合纤网(1)喷洒配制好的抗菌剂(6);
(5)纤网覆膜:在复合纤网(1)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热熔膜(2)覆膜,使复合纤网(1)正反面都有热熔膜(2),形成纤网与膜的混合物;
(6)垂直铺网:将纤网覆膜后的纤网与膜的混合物喂入垂直铺网机,进行垂直铺网,得到铺网棉,铺网宽度为5mm~200mm;
(7)烘燥:对垂直铺网工序后的铺网棉依次进行加热、冷却;
(8)切边:切去铺网棉两边的边缘不整齐部分;
(9)卷绕:切边后,卷绕,制得所述的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
CN201510247462.8A 2015-04-13 2015-05-15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846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7462.8A CN104846545B (zh) 2015-04-13 2015-05-15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1581 2015-04-13
CN201510171581X 2015-04-13
CN201510247462.8A CN104846545B (zh) 2015-04-13 2015-05-15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6545A true CN104846545A (zh) 2015-08-19
CN104846545B CN104846545B (zh) 2018-03-02

Family

ID=5384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7462.8A Active CN104846545B (zh) 2015-04-13 2015-05-15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65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388A (zh) * 2018-10-24 2019-03-12 南六企业(平湖)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604A (zh) * 2004-07-12 2006-01-18 雅康宁科技纤维(深圳)有限公司 直立蜂巢式棉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029755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Xymid, Llc Abrasion-resistant composites with in-situ activated matrix resin
CN201433325Y (zh) * 2009-05-13 2010-03-31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隔菌防螨纺织品及其生产装置
CN201617195U (zh) * 2010-01-07 2010-11-03 东莞市昌德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立棉
CN101956295A (zh) * 2010-08-13 2011-01-26 杭州缔星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无纺三维立体棉的生产工艺
CN202147441U (zh) * 2011-07-18 2012-02-22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无纺棉
CN103114387A (zh) * 2013-01-30 2013-05-22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无纺棉及其制备工艺
CN104313797A (zh) * 2014-09-20 2015-01-28 丹阳市超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竖立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604A (zh) * 2004-07-12 2006-01-18 雅康宁科技纤维(深圳)有限公司 直立蜂巢式棉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029755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Xymid, Llc Abrasion-resistant composites with in-situ activated matrix resin
CN201433325Y (zh) * 2009-05-13 2010-03-31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隔菌防螨纺织品及其生产装置
CN201617195U (zh) * 2010-01-07 2010-11-03 东莞市昌德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立棉
CN101956295A (zh) * 2010-08-13 2011-01-26 杭州缔星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无纺三维立体棉的生产工艺
CN202147441U (zh) * 2011-07-18 2012-02-22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无纺棉
CN103114387A (zh) * 2013-01-30 2013-05-22 东莞市莲盈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无纺棉及其制备工艺
CN104313797A (zh) * 2014-09-20 2015-01-28 丹阳市超超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弹性竖立棉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388A (zh) * 2018-10-24 2019-03-12 南六企业(平湖)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菌功效的弱酸亲肤热风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6545B (zh) 2018-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5600B (zh) 一种仿生蜂巢棉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18583A (zh) 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4745A (zh) 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1812B (zh) 一种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0616B (zh) 一种多组分纺粘非织造加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2873A (zh) 一种海绵状结构高弹性无纺三维立体棉的生产工艺
CN105291921A (zh) 可再生纤维装饰层压物
CN104818579B (zh) 一种蜂巢结构的高弹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1811B (zh)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3721B (zh) 一种密度梯度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垫
CN104818584A (zh) 一种长丝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8577A (zh) 一种长丝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1820A (zh) 一种长丝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6921B (zh) 一种环保的多功能鞋垫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18578B (zh) 一种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546A (zh)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0001A (zh) 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4859B (zh) 一种高性能均匀革基布的制备方法
CN104818580A (zh)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2568B (zh) 一种高性能均匀革基布
CN104846545A (zh)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548A (zh) 一种纤维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阻燃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547A (zh) 一种膜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直立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2816B (zh) 一种均匀高性能革基布
CN104911815A (zh) 一种长丝粘结式蜂巢结构的高弹抗菌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