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6248B -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6248B
CN104836248B CN201510264115.6A CN201510264115A CN104836248B CN 104836248 B CN104836248 B CN 104836248B CN 201510264115 A CN201510264115 A CN 201510264115A CN 104836248 B CN104836248 B CN 104836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fuzz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41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6248A (zh
Inventor
王晓东
刘颖明
李怀卿
王士荣
单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2641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6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6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6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6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混合储能装置、储能双向变流器、电网接入模块和能量管理系统;混合储能装置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连接至电网接入模块,能量管理系统连接储能双向变流器。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双向变流器可以基于锂电池在没有外围供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启动,建立交流母线电压并启动钒液流电池而扩大储能系统容量,从而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和混合储能系统在孤岛模式下联合运行,满足电网黑启动的要求。

Description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的混合储能系统,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用于储能系统并网和功率控制的双向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满足不同应用模式要求的储能系统功率动态调节策略。
背景技术:由于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受风速变化影响,风速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给风电机组并网带来了一些困难。风电机组并入电网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风速的变化导致风机输出功率出现大幅度变化,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当电网运行发生故障时,受低压穿越能力限制将使风场处于离网状态,这就导致电网运行状况恶化;
(3)风电机组的功率受风速变化的限制,输出功率的预测有一定的难度,风电机组功率可调度性差;
(4)当并网后的风电场受到大幅度的扰动时,电网无法承受其扰动带来的影响;风电接入电网后严重影响原有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这就对电网的容量提出更大的需求。
而且目前大功率风电机组属于并网型机组,在电网故障时即便有充足的风能,风电机组无法实现自启动和孤岛运行,无法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混合储能装置、储能双向变流器、电网接入模块和能量管理系统;混合储能装置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连接至电网接入模块,能量管理系统连接储能双向变流器。
混合储能装置包括全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两种,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采用DC/DC变换装置通过直流母线链接,并一起接入储能双向变流器,DC/DC变换装置与能量管理系统连接。
储能双向变流器采用双环控制器,内环为储能系统电流环,外环为混合储能直流电压环,混合储能系统电流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电压环控制器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
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为:引入d轴、q轴电压耦合项,使状态方程解耦,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补偿可测量的扰动信号,然后把规则的条件用模糊集来表示,并将模糊控制规则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调整PID参数KP、KI、KD,实现对系统的灵活控制;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电流d-q轴分量及其变化率的模糊变量E和EC,本模糊控制器为双输入单输出,选取7个模糊语言变量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也就是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选取模糊变量E的论域为[-6,6],实际范围为[-24,24]。在实现模糊控制的过程中,选用三角隶属度函数表征模糊变量的隶属关系;
当E较大时,为了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大的KP,但为了避免由于初始时的误差瞬间变大可能出现的微分饱和而使控制作用溢出许可的范围,应取较小的KD,同时避免出现积分饱和现象,一般取KI为0;
当偏差E处于中等大小时,KP应取值小些,从而使系统的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同时KI的取值要恰当。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此时KD的取值要适中;
当偏差E较小即接近设定值时,此时要增大KP、KI的取值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应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以避免在系统的设定值附近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当EC较小时,KD取值增加,当EC较大时,KD取值减小;
混合储能系统的实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由能量管理模块进行动态调节,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决定混合储能系统总的功率,并通过DC/DC调节电池侧直流电压实现功率的分配,功率分配的过程实现钒液流电池SOC(荷电状态)调节。
保证混合储能系统总功率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两种电池功率分配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调节钒液流电池的SOC;
为了避免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电池饱和和放电能力不足,滑模变结构SOC调节控制器在设计滑动面时,让SOC处在0.2-0.8之间,这样就把电池的实际状况直接考虑在控制器的设计中,这样可以在基本不影响补偿风电机组出口的功率的基础上,延长电池的实用寿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
滑模控制器的输入为注入电网功率实际值及其参考值之差为:
eP=P-P*
系统的滑动面方程为:
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双向变流器可以基于锂电池在没有外围供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启动,建立交流母线电压并启动钒液流电池而扩大储能系统容量,从而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和混合储能系统在孤岛模式下联合运行,满足电网黑启动的要求。
该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本发明所用变流器模型为四象限运行变流器模型,四象限变流器交流侧在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关系方程为:
其中:ia,ib,ic为交流部分的三相电流;Esa,Esb,Esc为交流部分三相电压;Ea,Eb,Ec为四象限变流器交流部分三相电压;
采用三相桥壁开关信号为:关断
与交流部分频率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下的变流器模型:
其中,四象限运行变流器直流部分电压、电流关系方程为:
其中上面两式:ω为交流部分相电压的角频率;Esd为交流部分矢量的d轴分量;Udc为直流部分电压;id、iq分别为交流部分电流矢量的d轴分量、q轴分量;md、mq为变流器开关函数的dq轴分量;
四象限运行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数学方程为:
dq轴的电流不仅受Ud、Uq的影响,而且还受电网电压和的影响,而且还受电网电压和ωLid、ωLiq的影响,所以本发明采用电压前馈补偿来实现d-q电流的解耦。
本发明把电网电压定向于d轴,此时q轴的电压分量为0;
当有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整流状态;当有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直流侧向电网馈入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逆变状态;当无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超前的无功功率;当无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电流的dq轴分量即可实现对变流器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通过控制电流在dq轴上的分量,直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单独控制;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采用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电压环的形式,电压环以直流电压Udc以及差值作为输入,经过模糊PID调节器的作用,输出电流i* d,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电网电压的d轴分量Ud,电压的dq轴分量经过Park逆变换后,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储能系统变流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如下:
引入d轴、q轴电压耦合项,使状态方程解耦,通过对电网扰动电压采取前馈补偿,也就是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补偿可测量的扰动信号,然后把规则的条件用模糊集来表示,并将模糊控制规则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调整PID参数KP、KI、KD,实现对系统的灵活控制;
d轴与q轴的电流控制方式基本相同,下面仅以d轴电流分量进行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电流d-q轴分量及其变化率的模糊变量E和EC,本模糊控制器为双输入单输出,选取7个模糊语言变量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也就是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选取模糊变量E的论域为[-6,6],实际范围为[-24,24],在实现模糊控制的过程中,选用三角隶属度函数表征模糊变量的隶属关系;
在以上控制过程中:
1)当E较大时,为了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大的KP,但为了避免由于初始时的误差瞬间变大可能出现的微分饱和而使控制作用溢出许可的范围,应取较小的KD,同时避免出现积分饱和现象,一般取KI为0;
2)当偏差E处于中等大小时,KP应取值小些,从而使系统的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同时KI的取值要恰当。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此时KD的取值要适中;
3)当偏差E较小即接近设定值时,此时要增大KP、KI的取值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应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以避免在系统的设定值附近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当EC较小时,KD取值增加,当EC较大时,KD取值减小;
(3)混合储能系统功率的控制:
混合储能系统可根据电网调度指令控制充放电功率,或根据风电机组出力进行功率平滑,功率平滑模式中,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参考值采用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方法确定,将实际的风电场输出功率曲线通过滤波器,将曲线中快速波动的部分滤掉,得到一条较为平滑的曲线,作为风电场期望输出功率曲线;
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控制策略是将注入电网的功率设计为式中fc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则储能系统充放电参考功率为
此时,经过功率平抑后注入电网的功率的变化率和功率的平滑度都与时间常数T有关;T的值越大,注入电网的功率变化率越小,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平滑。
优点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储能系统能够从电网吸收多余能量并可以在必要时作为补充向电网回馈能量的特点,可作为风电机组和电网之间的有效缓冲,能有效抑制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而导致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问题,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和对电网的支撑能力。混合储能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需求发挥各自在功率、容量及转换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不同储能装置的特性互补。
发挥不同储能装置在功率、容量及转换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不同储能装置的特性互补,达到提高风电机组电能质量、平滑输出功率,实现大功率风电机组孤岛运行,并使风电机组满足电网调频、黑启动电源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面向电力系统应用,由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为储能元件,利用储能双向DC/AC变流器连接到风电机组的交流母线。风电机组功率输出点作为混合储能系统数据采集点,利用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补偿风电机组出口的功率,使机组的输出功率贴近参考值,达到进行消峰填谷、功率平滑和稳定出口电压的目的,利用锂电池在孤岛运行和黑启动时作为电源启动混合储能系统,并进一步启动风电机组。
钒液流电池、锂电池采用DC/DC变换装置通过直流母线链接,并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实现充放电及功率控制。储能双向变流器采用双环控制器,内环为储能系统电流环,外环为混合储能直流电压环。混合储能系统电流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电压环控制器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
能量管理模块负责调节混合储能系统的实时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调节,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决定混合储能系统总的功率,并通过DC/DC调节电池侧直流电压实现功率的分配,功率分配的过程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保证混合储能系统总功率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两种电池功率分配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调节钒液流电池的SOC,达到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的目的。
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双向变流器可以基于锂电池在没有外围供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启动,建立交流母线电压并启动钒液流电池而扩大储能系统容量,从而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和混合储能系统在孤岛模式下联合运行,满足电网黑启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组成与结构;
图2为储能双向变流器双环结构控制框图;
图3为储能变流器电流内环模糊PID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1)系统的组成结构: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主要由混合储能装置、储能双向变流器、电网接入模块、能量管理系统组成。混合储能装置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连接至电网接入模块,能量管理系统连接储能双向变流器。储能混合装置由钒液流电池、锂电池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储能装置组成。钒液流电池满足风电机组对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要求,锂电池实现对钒液流电池本身伺服系统供电,并缓解钒液流电池不同电池组启停过程的冲击。两种不同类型的储能容量可根据风电机组类型进行差异化配置,减小不同工况下储能自耗电。钒液流电池、锂电池采用DC/DC变换装置通过直流母线链接。
由于钒液流电池充放电过程是可逆的。在钒液流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当钒液流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下时,电池将钒离子溶液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释放出来。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随着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浓度的变化,从而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
单个钒液流电池的开路电压为:
其中,R为气体常数,数值为8.3143J/K·mol,T为开氏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数值上等于1mol电子所带电量,VO3+等为电池反应离子。
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表达式为:
其中,Est为某一时刻钒液流电池的剩余容量,Ecap为钒液流电池处于充电饱和时电池的容量。
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方程为:
SOC=SOCt-1+ΔSOC
以前一时间t的SOC值作为后一时间的输入基值,经过△t后,计算出下一时刻的SOC值。
(2)变流器控制方法:
钒液流电池、锂电池采用DC/DC变换装置通过直流母线链接,并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实现充放电及功率控制。储能双向变流器采用双环控制器,内环为储能系统电流环,外环为混合储能直流电压环。混合储能系统电流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电压环控制器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
为了实现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的钒液流电池组之间的能量的相互交换,本发明所用变流器模型为四象限运行变流器模型。四象限变流器交流侧在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关系方程为:
其中:ia,ib,ic为交流部分的三相电流;Esa,Esb,Esc为交流部分三相电压;Ea,Eb,Ec为四象限变流器交流部分三相电压。
采用三相桥壁开关信号为:关断
与交流部分频率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下的变流器模型:
其中,四象限运行变流器直流部分电压、电流关系方程为:
其中上面两式:ω为交流部分相电压的角频率;Esd为交流部分矢量的d轴分量;Udc为直流部分电压;id、iq分别为交流部分电流矢量的d轴分量、q轴分量;md、mq为变流器开关函数的dq轴分量。
四象限运行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数学方程为:
dq轴的电流不仅受Ud、Uq的影响,而且还受电网电压和的影响,而且还受电网电压和ωLid、ωLiq的影响,所以本发明采用电压前馈补偿来实现d-q电流的解耦。
本发明把电网电压定向于d轴,此时q轴的电压分量为0。
当有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整流状态;当有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直流侧向电网馈入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逆变状态;当无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超前的无功功率;当无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电流的dq轴分量即可实现对变流器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通过控制电流在dq轴上的分量,直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单独控制。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采用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电压环的形式。电压环以直流电压Udc以及差值作为输入,经过模糊PID调节器的作用,输出电流i* d,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电网电压的d轴分量Ud。电压的dq轴分量经过Park逆变换后,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储能系统变流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如下:
引入d轴、q轴电压耦合项,使状态方程解耦,通过对电网扰动电压采取前馈补偿,也就是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补偿可测量的扰动信号。然后把规则的条件用模糊集来表示,并将模糊控制规则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调整PID参数KP、KI、KD,实现对系统的灵活控制。
d轴与q轴的电流控制方式基本相同,下面仅以d轴电流分量进行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电流d-q轴分量及其变化率的模糊变量E和EC,本模糊控制器为双输入单输出。选取7个模糊语言变量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也就是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选取模糊变量E的论域为[-6,6],实际范围为[-24,24]。在实现模糊控制的过程中,选用三角隶属度函数表征模糊变量的隶属关系。
表1 KP的模糊规则表
表2 KI的模糊规则表
表3 KD的模糊规则表
在以上控制过程中:
1)当E较大时,为了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大的KP,但为了避免由于初始时的误差瞬间变大可能出现的微分饱和而使控制作用溢出许可的范围,应取较小的KD,同时避免出现积分饱和现象,一般取KI为0。
2)当偏差E处于中等大小时,KP应取值小些,从而使系统的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同时KI的取值要恰当。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此时KD的取值要适中。
3)当偏差E较小即接近设定值时,此时要增大KP、KI的取值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应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以避免在系统的设定值附近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当EC较小时,KD取值增加,当EC较大时,KD取值减小。
(3)混合储能系统功率的控制:
混合储能系统可根据电网调度指令控制充放电功率,或根据风电机组出力进行功率平滑。功率平滑模式中,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参考值采用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方法确定,将实际的风电场输出功率曲线通过滤波器,将曲线中快速波动的部分滤掉,得到一条较为平滑的曲线,作为风电场期望输出功率曲线;
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控制策略是将注入电网的功率设计为式中fc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则储能系统充放电参考功率为
此时,经过功率平抑后注入电网的功率的变化率和功率的平滑度都与时间常数T有关;T的值越大,注入电网的功率变化率越小,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平滑。
本发明是在传统低通滤波器的基础上,考虑钒液流电池的实际情况,即当所需的功率超过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充电和放电的最大能量时,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控制钒液流电池的过载和变流器直流电压的稳定,使钒液流电池一直工作在合理范围,延长了储能系统的寿命。
(4)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及SOC调节方法:
能量管理系统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并且结合相关运行标准和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直流母线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并行功率分配。
为了避免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电池饱和和放电能力不足,在设计滑动面时,让SOC处在0.2-0.8之间,锂电池实现对钒液流电池本身伺服系统供电,并缓解钒液流电池不同电池组启停过程的冲击,这样就把电池的实际状况直接考虑在控制器的设计中,这样可以在基本不影响补偿风电机组出口的功率的基础上,延长电池的实用寿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
根据总的储能系统参考功率Pref、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的容量,将总的储能系统参考功率分成Pref1和Pref2,分别为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的参考功率。
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的滑动面设计类似,这里以钒液流电池滑动面设计为例。
定义滑模控制器的输入为注入电网功率实际值及其参考值之差,
eP=P-P*
定义系统的滑动面方程为:
式中c为常数。
要保证系统状态在开始时刻就处于滑动面上,消除到达的阶段,给定适当的积分器初始状态:
系统初始状态就处在滑动面上,在dsp/dt=0的条件下,系统沿着滑动面运动。
当钒液流电池系统脱离设计的滑动面时,将会通过开关控制将系统拉回到滑动面上,在回到滑动面的过程中采用指数趋近律来降低滑模变结构的抖振和回复时间。指数趋近律如下:
dsp/dt=-kp1sp-kp2sgn(sp)
其中Kp1>0,Kp2>0。
以上过程中,低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选取由我们所要平抑的效果决定,时间常数T越大,平滑效果越好,需要的钒液流电池系统容量也就越大。
由于在设计滑动面时,已经将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限制在0.2-0.8,并且锂电池会承担部分负荷所以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池饱和和放电能力不足。
总体而言,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双向变流器可以基于锂电池在没有外围供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启动,建立交流母线电压并启动钒液流电池而扩大储能系统容量,从而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和混合储能系统在孤岛模式下联合运行,满足电网黑启动的要求。

Claims (3)

1.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混合储能装置、储能双向变流器、电网接入模块和能量管理系统;混合储能装置通过储能双向变流器连接至电网接入模块,能量管理系统连接储能双向变流器;
混合储能装置包括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两种,钒液流电池和锂电池采用DC/DC变换装置通过直流母线连接,并一起接入储能双向变流器,DC/DC变换装置与能量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混合储能系统功率的控制方法及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和SOC调节方法;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采用双环控制器,内环为储能系统电流环,外环为混合储能直流电压环,混合储能系统电流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电压环控制器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模糊PID控制器采用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前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为:引入d轴、q轴电压耦合项,使状态方程解耦,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补偿可测量的扰动信号,然后把模糊控制规则的条件用模糊集来表示,并将模糊控制规则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偏差、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在线调整PID参数KP、KI、KD,实现对系统的灵活控制;
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电流d-q轴分量及其变化率的模糊变量E和EC,模糊PID控制器为双输入单输出,选取7个模糊语言变量为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也就是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选取模糊变量E的论域为[-6,6],实际范围为[-24,24];在实现模糊控制的过程中,选用三角隶属度函数表征模糊变量的隶属关系;
当E较大时,为了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大的KP,但为了避免由于初始时的误差瞬间变大可能出现的微分饱和而使控制作用溢出许可的范围,应取较小的KD,同时避免出现积分饱和现象,取KI为0;
当偏差E处于中等大小时,KP应取值小些,从而使系统的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同时KI的取值要恰当;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此时KD的取值要适中;
当偏差E较小即接近设定值时,此时要增大KP、KI的取值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应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以避免在系统的设定值附近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当EC较小时,KD取值增加,当EC较大时,KD取值减小;
储能双向变流器模型为四象限运行变流器模型;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和SOC调节方法中,混合储能系统的实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由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动态调节,根据工作模式的不同决定混合储能系统总的功率,并通过DC/DC变换装置调节电池侧直流电压实现功率的分配,功率分配的过程实现钒液流电池SOC调节;
保证混合储能系统总功率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两种电池功率分配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调节钒液流电池的SOC;
为了避免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电池饱和和放电能力不足,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在设计滑动面时,让SOC处在0.2-0.8之间,这样就把电池的实际状况直接考虑在控制器的设计中,这样能够在基本不影响补偿风电机组出口的功率的基础上,延长电池的实用寿命,直接带来经济价值;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输入ep为注入电网功率实际值P及其参考值P*之差为:
eP=P-P*
系统的滑动面方程为:
<mrow> <msub> <mi>s</mi> <mi>p</mi> </msub> <mo>=</mo> <msub> <mi>e</mi> <mi>p</mi> </msub> <mo>+</mo> <mi>c</mi> <msubsup> <mo>&amp;Integral;</mo> <mrow> <mo>-</mo> <mi>&amp;infin;</mi> </mrow> <mi>t</mi> </msubsup> <msub> <mi>e</mi> <mi>p</mi> </msub> <mrow> <mo>(</mo> <mi>&amp;tau;</mi> <mo>)</mo> </mrow> <mi>d</mi> <mi>&amp;tau;</mi> <mo>;</mo> </mrow>
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双向变流器基于锂电池在没有外围供电的情况下实现自启动,建立交流母线电压并启动钒液流电池而扩大储能系统容量,从而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和混合储能系统在孤岛模式下联合运行,满足电网黑启动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把电网电压定向于d轴,此时q轴的电压分量为0;
当有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整流状态;当有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直流侧向电网馈入能量,此时变流器工作于逆变状态;当无功功率大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超前的无功功率;当无功功率小于零时,表示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通过控制电流的dq轴分量即可实现对变流器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通过控制电流在dq轴上的分量,直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单独控制;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采用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电压环的形式,电压环以直流电压Udc与目标值Udc *的差值作为输入,经过PI控制器的作用,输出电流i* d,输出电流i* d与反馈值id做比较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电网电压的d轴分量Ud,电压的dq轴分量经过Park逆变换后,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混合储能系统功率的控制方法如下:
混合储能系统根据电网调度指令控制充放电功率,或根据风电机组出力进行功率平滑,功率平滑模式中,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参考值采用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方法确定,将实际的风电场输出功率曲线通过滤波器,将曲线中快速波动的部分滤掉,得到一条较为平滑的曲线,作为风电场期望输出功率曲线;
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控制策略是将注入电网的功率设计为式中fc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则储能系统充放电参考功率为此时,经过功率平抑后注入电网的功率的变化率和功率的平滑度都与时间常数T有关;T的值越大,注入电网的功率变化率越小,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平滑。
CN201510264115.6A 2015-05-20 2015-05-20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836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115.6A CN104836248B (zh) 2015-05-20 2015-05-20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115.6A CN104836248B (zh) 2015-05-20 2015-05-20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248A CN104836248A (zh) 2015-08-12
CN104836248B true CN104836248B (zh) 2017-11-21

Family

ID=5381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4115.6A Active CN104836248B (zh) 2015-05-20 2015-05-20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6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7240B (zh) * 2015-10-23 2017-12-2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能效云终端的分布式储能调度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26699B (zh) * 2015-10-23 2018-06-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环电流控制器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6921210B (zh) * 2015-12-25 2019-06-28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辅助供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123995B (zh) * 2016-02-25 2020-03-3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14794B (zh) * 2016-05-17 2018-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statcom/bess的风电机群协调自启动控制方法
CN106340892B (zh) * 2016-10-12 2019-01-18 上海电机学院 用于平抑风电输出功率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设备
CN106787923A (zh) * 2017-02-13 2017-05-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三端口双向多相交直流变换器
CN106991737B (zh) * 2017-03-30 2021-01-15 上海理工大学 电池管理系统数据的缩量存储和重构方法
CN109309396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北京德意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并联充放电装置
EP3471231A1 (en) 2017-10-13 2019-04-17 Ørsted Wind Power A/S A method for black-starting an electrical grid
CN107579535B (zh) * 2017-10-31 2019-04-05 清华大学 一种孤岛能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81588B (zh) * 2018-03-01 2020-03-03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工程受电启动带负荷试验方法
CN109217371B (zh) * 2018-10-31 2021-12-1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锁相环影响的电压源型变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71516A (zh) * 2019-04-09 2019-07-30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mw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多pcs智能轮换控制方法
EP3723229A1 (en) 2019-04-11 2020-10-14 Ørsted Wind Power A/S A method for black-starting an electrical grid
CN111969631A (zh) * 2020-09-07 2020-11-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65113A (zh) * 2020-11-03 2021-01-01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的保障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方法
CN112821457B (zh) * 2021-02-26 2024-05-31 黄俊星 储充一体化电力系统
CN113346547B (zh) * 2021-06-28 2023-11-10 重庆大学 基于滑模控制的风电场储能电源一致性控制方法
CN113777921B (zh) * 2021-08-27 2024-09-06 深圳市英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977250A (zh) * 2022-06-28 2022-08-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电池储能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2158B (zh) * 2013-10-28 2016-01-20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网新能源混合储能系统
CN104242474B (zh) * 2014-04-11 2016-08-17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储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377724B (zh) * 2014-11-06 2018-10-19 华北电力大学 提高风电/光伏混合储能系统经济性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4410107B (zh) * 2014-11-27 2016-09-1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双馈风电系统的无源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6248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248B (zh) 适用于风电机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Li et al. A frequency control strategy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microgrid using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ontrol
CN108832612B (zh) 一种基于分层管理的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59804B (zh) 含有混合储能的微电网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55008B (zh) 一种平抑风电场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
CN109245123A (zh) 一种级联型储能系统多机并联虚拟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038642B (zh) 一种自储能多端柔直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496967B (zh) 基于快速储能的风电潮流优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849144A (zh) 一种含储能的电弧炉供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65586B (zh) 一种双级式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EP4136729B1 (en) Multi-port grid forming control for grid interties
CN115136440A (zh) 电网形成矢量电流控制
CN110350538B (zh) 一种基于主动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CN115864520A (zh) 一种基于高比例光伏能源接入混合电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27031A (zh) 基于电池储能的直驱风电多机系统功率协控方法及系统
CN111463798A (zh) 用于储能协调控制装置的电网电压模糊控制方法
CN111049180A (zh)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孤岛微电网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L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d–carbon battery storage system
Chen et al. A Novel Voltage-Current Dual-Drop Control Method for Shipboard DC Micro-Grid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3855716A (zh) 一种flc-pid混合智能statcom控制方法
CN107658890A (zh) 变电站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statcom参考电压确定及控制方法
Jiang et al. Intelligent Virtual Impedance Based Control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Islanded Microgrid
Yu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cooperative operation based on VSG control
Tian et al. DC Voltage Regulation Bandwidth Enhancement Control in VSG based Bi-directional EV Charger
Chatterjee et al. A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direct-output-voltage and Fuzzy-PI control strategies for D-STATC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