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0372A -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0372A
CN104830372A CN201510236854.4A CN201510236854A CN104830372A CN 104830372 A CN104830372 A CN 104830372A CN 201510236854 A CN201510236854 A CN 201510236854A CN 104830372 A CN104830372 A CN 104830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gas
gas element
gasification system
intake line
wash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68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0372B (zh
Inventor
王文伟
魏明
孙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68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0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0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0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0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0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该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洗涤塔,与气化炉连通,洗涤塔连接有合成气输出管路;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通至气化炉上;以及放空装置,与洗涤塔连通;当放空装置与洗涤塔连通时,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应用本发明的气化系统,在多套气化系统并行运行的情况下,消除了只对单套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时,气化系统存在的由于多套气化系统之间气体反窜后所引起的系统爆炸的危险,并且提高了单套气化系统在投料之前气化系统内气体置换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气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气化系统在投料前,为了将设备内及管道内的气体置换干净,以防止投料时产生的合成气遇到系统内的气体,经混合且达到燃点而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在投料前进行系统内气体的置换工作。现如今只能对气化炉系统内部用氮气进行吹扫置换,继而将气化炉内的空气排向火炬系统。
现在的气化炉系统的吹扫流程走向的操作步骤为:
(1)氧气管道上的阀门关闭,且打开低压氮气管路的盲板使低压氮气管路导通(盲板将氧气管道相对于低压氮气管路完全隔断);
(2)使低压氮气由低压氮气管线进入到气化炉中、继而低压氮气被引导进入激冷室、然后低压氮气被导经碳洗塔;
(3)低压氮气从气化炉工艺气出口管线排出并经文丘里、碳洗塔(洗涤塔)至火炬放空;
(4)在碳洗塔顶部的合成气管线上取样,直至样品中的O2含量小于0.5%时方为置换合格。
现在的气化炉系统吹扫流程如下:
低压氮气→气化炉系统→洗涤塔→火炬放空阀→火炬。
在现在的气化炉系统中,如果在多套气化系统并列运行的情况下,由于多套系统之间相互连通在一个主火炬管线上,倘若只对单套系统进行置换空气并放空到火炬,而其余的气化系统在进行合成气生成或未同时吹扫放空,进行吹扫的气化系统可能会形成低压,而其余气化系统则是相对的高压,在压差的影响下,就会存在其余的气化系统内的气体通过主火炬管线反窜到正在进行吹扫置换的气化系统内的可能,因而使得吹扫置换效果差并存在系统爆炸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多套气化系统并列运行的情况下气化系统吹扫置换效果差并存在系统爆炸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洗涤塔,与气化炉连通,洗涤塔连接有合成气输出管路;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通至气化炉上;以及放空装置,与洗涤塔连通;当放空装置与洗涤塔连通时,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放空装置包括主火炬管路和置换放空管路,主火炬管路和置换放空管路分别连通在洗涤塔上端的合成气输出管路上;其中,在进行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时,置换放空管路处于导通工作状态,主火炬管路和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在对气化系统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时,主火炬管路处于导通状态,置换放空管路和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在气化系统进行投料并生成合成气时,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导通状态,主火炬管路和置换放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还包括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在气化炉的上端部,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连接在气化炉的下端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分别用于独立输入惰性气体。
进一步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还包括连通在洗涤塔上的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连接在洗涤塔的下端部,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用于独立输入惰性气体。
进一步地,气化系统还包括激冷水输入管路、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和排放管路,激冷水输入管路连通在洗涤塔的上端部的第一输入口上;洗涤塔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在出水口上;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二端的第一传输线路连通在洗涤塔的上端部的第二输入口上,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二端的第二传输线路连通在气化炉的上端部的激冷水输入口上;排放管路只设置在气化炉的下端部的排放口上,或者在气化炉的下端部的排放口上和洗涤塔的底部的排放口上分别设置排放管路;排放管路的输送终端连通至激冷水输入管路的蓄水部。
进一步地,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汇集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一端的公共传输线路上,公共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激冷水泵。
进一步地,气化炉的底部设置有排渣漏斗。
进一步地,气化系统还包括气体中间传输管路,气体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气化炉的上端部的接口上,接口位置高于激冷水输入口,气体中间传输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在洗涤塔的上端部的第二输入口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置换方法,该置换方法采用如前述的气化系统置换该气化系统内部气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关闭气化系统的各处与外界连通的外接管路,使气化系统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该相对封闭的系统只保留放空装置和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由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续地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
进一步地,气化系统为前述的气化系统,由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续地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的步骤包括:
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或
在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或
同时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或
同时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气化系统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该气化系统,在气化系统在投料前,首先对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需要确定放空装置是系统中唯一能将待置换气体放空的通路,也就是说,在进行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时,合成气输出管路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可以利用放空装置来完全隔断它们之间放空线路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使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在只对单套气化系统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的时候,该单套需要置换放空的气化系统能够独立放空待置换气体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中,只对单套气化系统进行置换放空气体时,由于气压差而造成的系统间气体反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然后将惰性气体从惰性气体输入管路导入到气化系统的内部,惰性气体的通过路径是:惰性气体首先从气化炉进入,由于气化炉与洗涤塔连通,惰性气体将气化炉中的待置换气体吹扫置换到洗涤塔内,因为在进行置换工作的全过程,惰性气体是连续输入的,所以洗涤塔内的待置换气体很快也被吹扫置换掉,并最终由放空装置将待置换气体完全放空到气化系统的外部。应用本发明的气化系统,在多套气化系统并行运行的情况下,消除了只对单套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时,气化系统存在的由于多套气化系统之间气体反窜后所引起的系统爆炸的危险,并且提高了单套气化系统在投料之前气化系统内气体置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氧气输入管路;                    2、煤浆输入管路;
10、气化炉;                         11、排渣漏斗;
12、气体中间传输管路;               20、洗涤塔;
21、合成气输出管路;                 30、放空装置;
31、主火炬管路;                     311a、第四控制阀;
311b、第五控制阀;                   32、置换放空管路;
321a、第一控制阀;                   321b、第二控制阀;
321c、第三控制阀;                   41、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
42、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           43、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
50、激冷水输入管路;                 51、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
511、第一传输线路;                  512、第二传输线路;
60、排放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化系统,该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10、洗涤塔20、惰性气体输入装置以及放空装置30。洗涤塔20与气化炉10连通,并且洗涤塔20连接有合成气输出管路21;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通至气化炉10的上端部,(或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通至气化炉10的下端部,或者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同时连通至气化炉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放空装置30与洗涤塔20选择性地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当放空装置30与洗涤塔20连通时,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
在气化系统在投料前,应用本发明的气化系统对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首先需要确定放空装置30是系统中唯一能将待置换气体放空的通路,即在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的时候,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可以利用放空装置30来完全隔断它们之间放空线路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使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在只对单套气化系统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的时候,该单套需要置换放空的气化系统能够独立放空待置换气体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并行运行的多套气化系统中,只对单套气化系统进行置换放空气体时,由于气压差而造成的系统间气体反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然后将惰性气体从惰性气体输入管路导入到气化系统的内部,惰性气体的通过路径是:惰性气体首先从气化炉10进入,由于气化炉10与洗涤塔20连通,惰性气体将气化炉10中的待置换气体吹扫置换到洗涤塔20内;因为在进行置换工作的全过程,惰性气体是连续输入的,所以洗涤塔20内的待置换气体很快也被吹扫置换掉,并最终由放空装置30将待置换气体完全放空到气化系统的外部。
具体地,放空装置30包括主火炬管路31和置换放空管路32。主火炬管路31和置换放空管路32分别连通在洗涤塔20上端部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上。当置换放空管路32处于导通工作状态时,主火炬管路3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此时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这时,操作人员对气化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吹扫;当主火炬管路31处于导通状态时,置换放空管路32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此时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在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导通工作状态时(这时候的气化系统正在运行生产合成气),主火炬管路31和置换放空管路32处于关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多套并行运行的气化系统是共同连通到一个燃烧火炬的,并且每一套气化系统均由主火炬管路31连通在燃烧火炬上;多套并行运行的各气化系统是通过各自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连通到一个合成气总输送管路的,并且由该合成气总输送管路将合成气输送至后续的生产系统。当多套气化系统同时进行对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或者多套气化系统在生成合成气后对系统内的高压合成气进行必要的检测的时候,气体流通至各主火炬管路31中,并共同汇流到燃烧火炬进行检测,而此时的置换放空管路32是处在关闭的工作状态的,并且合成气总输送管路上的总控制阀门也处于关闭的工作状态。
在多套并行运行的气化系统中,当需要对其中的某一单套气化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单独地置换放空的时候,先将其余气化系统中的各主火炬管路31上的控制阀门关闭(由于其余气化系统均处于合成气正常生产的运行状态,因此这些气化系统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上的控制阀和合成气总输送管路上的总控制阀门均处于打开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这些不需进行置换放空气体的其余气化系统与该单套气化系统完全隔断,这样就能保证在对该单套气化系统进行置换放空气体时,不会因为该单套气化系统与其余未进行置换放空气体的气化系统之间所形成的压差(该单套气化系统中通入低压惰性气体而形成低压,而其余未进行置换放空气体的气化系统处于储存合成气的高压状态)而发生易燃易爆的气体由其余未进行置换放空气体反窜而倒灌入该单套气化系统的危险情形,从而消除了系统中因不同成分的气体在高温环境下混合后而发生爆炸的危险。然后将该单套气化系统的放空装置30上的控制阀门打开(此时,其余未进行置换放空气体的气化系统的放空装置30上的控制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并且该单套气化系统的主火炬管路31上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在向该单套气化系统内通入惰性气体之前对放空装置30的操作就基本完成了。
本发明的气化系统的惰性气体输入装置与气化炉10、洗涤塔20的连接关系,还可以是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分别连通至气化炉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惰性气体输入装置也连通至洗涤塔20的下端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包括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连接在气化炉10的上端部,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连接在气化炉10的下端部,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连接在洗涤塔20的下端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分别独立地输入惰性气体。其中,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与气化系统的氧气输入管路1、煤浆输入管路2共同通过一个连通接口连接在气化炉10的上端部,而且在氧气输入管路1和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的连通岔口处设置了能够使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与氧气输入管路1完全隔断的盲板(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内输送的低压惰性气体,而氧气输入管路1内输送的是高压氧气,它们之间的气压差会在该连通岔口处发生氧气向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泄露的情况,为了保证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与氧气输入管路1之间的绝对密封,因此使用盲板隔断的方式来达到密封的目的)。
当气化系统进行正常的合成气生产运行时,盲板关向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上的控制阀门也同时关闭),而氧气输入管路1和煤浆输入管路2上的控制阀门分别打开,然后再将氧气和煤浆输入到气化炉10中进行合成气生成,并且气化系统在进行合成气生成运行时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当气化系统进行置换放空气化系统的待置换气体时,盲板关向氧气输入管路1,并且煤浆输入管路2上的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的工作状态(氧气输入管路1上的控制阀门也同时关闭),从而保证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内惰性气体的稳定输入。
在向气化系统内通入惰性气体的过程中,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同时向气化系统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输入的惰性气体从气化炉10上端部向下置换吹扫待置换气体;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输入的惰性气体从气化炉10的下端部的侧边对气化炉10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吹扫。通过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对气化炉10内待置换气体的置换吹扫,气化炉10内的待置换气体被置换吹扫至洗涤塔20中。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输入的惰性气体对洗涤塔20内的待置换气体由下至上置换吹扫,从而将待置换气体从洗涤塔20上端的置换放空管路32放空到大气中。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的共同使用,提高了对气化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的置换速率,缩短了气化系统生产合成气之前的准备工时。
具体地,气化系统还包括激冷水输入管路50、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和排放管路60。激冷水输入管路50连通在洗涤塔20的上端部的第一输入口上;洗涤塔20的下端部开设有排水口,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一端连通在出水口上;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二端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传输线路511和第二传输线路512,且第一传输线路511与第二传输线路512通过分叉口相互连通,第一传输线路511连通在洗涤塔20的上端部的第二输入口上,而第二传输线路512连通在气化炉10的上端部的激冷水输入口上;排放管路60设置在气化炉10的底部的排放口上,或设置在气化炉10的底部的排放口和洗涤塔20的底部的排放口上,进一步地,排放管路60的输送终端连通至激冷水输入管路50的蓄水部,从而形成了气化系统内的水循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优选地,第二传输线路512是传输高压灰水的主传输线路,第一传输线路511设置在第二传输线路512上,并且,第二传输线路512上设置有激冷水泵。更优选地,气化系统还包括合成气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合成气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的第一端连接在气化炉10的上端部的接口上,而且接口开设在比气化炉10的激冷水输入口高的位置;合成气的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的第二端连接在洗涤塔20的中部的第二输入口上,气化炉10与洗涤塔20之间通过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保持常连通。在气化系统正常进行合成气生产运行的时候,在气化炉10内生成的合成气包含了很多的灰尘,这样的合成气不能直接地向后续合成气生产部件输送,因而需要对气化炉10内产生的合成气先进行洗涤除尘处理,然后再向后续的合成气生产部件输送合成气。为了将气化炉10内产生的包含在合成气中的灰尘处理掉,合成气从气化炉10输送至洗涤塔20中进行洗涤除尘处理。在合成气被输送至洗涤塔20的过程中,高压灰水从激冷水输入管路50流进洗涤塔20内,对输送至洗涤塔20的合成气进行洗涤除尘。高压灰水进入到洗涤塔20内的第一输入口的高度与合成气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的第二端连接的洗涤塔的第二输入口的高度相同(或者第一输入口的高度高于第二输入口的高度),并且第一输入口与第二输入口是相对地设置在洗涤塔20的侧面上的,这样,当合成气从气化炉10由第二输入口输送进洗涤塔20的时候,高压灰水同时在第一输入口进入到洗涤塔20内,高压灰水与合成气在高压力的作用下相遇,从而高压灰水对合成气进行冲洗,并将灰尘冲刷到洗涤塔20的塔底部,冲洗完成后的高压灰水由洗涤塔20下部的出水口进行排放。
为了快速地将洗涤塔20内的高压灰水在气化系统中循环,利用激冷水泵将洗涤塔20底部的高压灰水泵送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中,并通过第二传输线路512输送到气化炉10中,通过第一传输线路511输送至第二输入口中继而与合成气一同进入到洗涤塔20内。激冷水泵将高压灰水泵送至气化炉10,使得高压灰水对气化炉10内产生的灰尘进行第一次洗刷沉淀,从而在合成气向洗涤塔20输送之前就进行一次洗刷沉淀,继而减少合成气携带进入到洗涤塔20内的灰尘。合成气从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中流经第二输入口进入洗涤塔20,并且合成气和由激冷水泵泵送至第一传输线路511的高压灰水在第二输入口汇合,因此,高压灰水在第二输入口对合成气进行了第二次冲刷洗涤,第二次减少了合成气中所包含的灰尘含量。高压灰水第三次对合成气进行洗涤除尘,则是利用激冷水输入管路50的高压灰水对合成气直接进行冲刷洗涤。通过三次对合成气的洗涤除尘,从而净化、清洁了合成气,使得向后续输送的合成气达到理想的清洁要求,继而减少后续机器部件因为高含尘量而停机甚至损坏机器的事故率。在本实施例中,完成冲刷后的高压灰水在气化炉10和洗涤塔20的底部沉淀,为了能够循环利用水资源,气化炉10下部的排放口和洗涤塔20下部的排放口连接的排放管路60上的控制阀门可以同时打开,实现双管路对高压灰水的排放;还可以只选择将气化炉10下部的排放口连接的排放管路60上的控制阀门打开,而关闭洗涤塔20下部的排放口连接的排放管路60上的控制阀门,只利用单管路在气化炉10的下部进行排放高压灰水。
由于气化炉10内输入煤浆进行合成气的生产,在生产进行后就会形成大量的废渣废料,因此需要对气化炉10底部的废渣废料进行排放。为了达到排放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气化炉10的底部设置有排渣漏斗11,在气化炉10内的废渣废料过多而需要进行清理的时候,将排渣漏斗11的控制阀门打开,就可以对废渣废料进行排放。为了提高合成气生成的自动化程度,排渣漏斗11上的控制阀门选择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阀,因此只需对自动控制阀进行设置,排渣漏斗11就能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开启,并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排渣漏斗11的自动控制阀开启的时间设置为半个小时开启一次,在预定的开启时间段内,排渣漏斗11进行排放废渣废料,然而自动控制阀设置的开启或关闭时间段是可以调节的,开启或关闭时间段的设置可以根据气化系统运行工作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节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气化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置换气化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该置换方法的操作步骤为:
首先关闭气化系统的各处与外界连通的外界管路,使气化系统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该相对封闭的系统只保留放空装置30和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即关闭激冷水输入管路50、排放管路60、排渣漏斗11、合成气输出管路21和主火炬管路31等(其中激冷水泵停止运行,气化炉10中的氧气输入管路1和煤浆输入管路2均处于关闭的状态,尤其合成气输出管路21和主火炬管路31,必须确定其控制阀门均处在关闭的工作状态,以保证并行运行的气化系统之间不会发生气体反窜倒灌的危险情况);
放空装置30的置换放空管路3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21a、第二控制阀321b和第三控制阀321c,而且主火炬管路31上也设置有第四控制阀311a和第五控制阀311b,通过第一控制阀321a、第二控制阀321b和第三控制阀321c与第四控制阀311a和第五控制阀311b之间的开启、关闭的不同配合,例如:第一控制阀321a、第二控制阀321b和第三控制阀321c开启,而第四控制阀311a和第五控制阀311b关闭;又例如:第一控制阀321a和第三控制阀321c开启,而第二控制阀321b、第四控制阀311a和第五控制阀311b关闭;等等不同形式的配合,通过不同阀门之间的开启、关闭的不同配合,实现放空装置30中置换放空管路32的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时的流量控制;
之后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续地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选用低压氮气)。当前述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气化系统内充入低压氮气,则低压氮气对气化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吹扫,从而将系统内原本高温环境下的易燃易爆气体置换成惰性低压氮气,使得气化系统在进行投料之前边能保证系统内部环境的安全,避免了气化系统发生爆炸的危险。
其中,在将低压氮气输入到气化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
第一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是仅仅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中将低压氮气输入到气化系统内(在同时设置了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的情况下,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处于关闭的工作状态)。
第二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是仅在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中将低压氮气输入到气化系统内(在同时设置了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的情况下,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处于关闭的工作状态)
第三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是同时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中将低压氮气输入到气化系统内(在同时设置了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的情况下,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处于关闭工作状态)。第三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比第一、第二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的置换放空的效率要高,置换放空的效果也要比第一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要好。
第四种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是同时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中将低压氮气输入到气化系统内。三个惰性气体输入管路同时工作,因此对气化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的置换放空效率比前述的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的置换放空效率高,并且置换放空效果也要比前述的输入低压氮气的方式要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气化系统和置换该气化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在多套气化系统并行运行的情况下,消除了只对单套系统内的待置换气体进行置换放空时,气化系统存在的由于多套气化系统之间气体反窜后所引起的系统爆炸的危险,并且提高了单套气化系统在投料之前气化系统内气体置换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化炉(10);
洗涤塔(20),与所述气化炉(10)连通,所述洗涤塔(20)连接有合成气输出管路(21);
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通至所述气化炉(10)上;以及
放空装置(30),与所述洗涤塔(20)连通;
当所述放空装置(30)与所述洗涤塔(20)连通时,所述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装置(30)包括主火炬管路(31)和置换放空管路(32),所述主火炬管路(31)和所述置换放空管路(32)分别连通在所述洗涤塔(20)上端的合成气输出管路(21)上;其中,
在进行置换放空待置换气体时,所述置换放空管路(32)处于导通工作状态,所述主火炬管路(31)和所述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
在对所述气化系统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时,所述主火炬管路(3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置换放空管路(32)和所述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气化系统进行投料并生成合成气时,所述合成气输出管路(2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主火炬管路(31)和所述置换放空管路(32)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还包括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所述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连接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上端部,所述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连接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下端部,所述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所述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分别用于独立输入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还包括连通在所述洗涤塔(20)上的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所述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连接在所述洗涤塔(20)的下端部,所述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用于独立输入惰性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系统还包括激冷水输入管路(50)、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和排放管路(60),所述激冷水输入管路(50)连通在所述洗涤塔(20)的上端部的第一输入口上;
所述洗涤塔(20)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一端连通在所述出水口上,所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二端的第一传输线路(511)连通在所述洗涤塔(20)的上端部的第二输入口上,所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二端的第二传输线路(512)连通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上端部的激冷水输入口上;
所述排放管路(60)只设置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下端部的排放口上,或者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下端部的排放口上和所述洗涤塔(20)的底部的排放口上分别设置所述排放管路(60);
所述排放管路(60)的输送终端连通至所述激冷水输入管路(50)的蓄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51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512)汇集到所述激冷水中间传输管路(51)的第一端的公共传输线路上,所述公共传输线路上设置有激冷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10)的底部设置有排渣漏斗(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系统还包括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所述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化炉(10)的上端部的接口上,所述接口的位置高于激冷水输入口,所述气体中间传输管路(12)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洗涤塔(20)的上端部的第二输入口上。
9.一种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置换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化系统置换该气化系统内部气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关闭气化系统的各处与外界连通的外接管路,使所述气化系统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该相对封闭的系统只保留所述放空装置(30)和所述惰性气体输入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由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续地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系统为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气化系统,所述由惰性气体输入装置连续地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的步骤包括:
在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或
在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中将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或
同时在所述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和所述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中将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或
同时在所述惰性气体第一输入管路(41)、所述惰性气体第二输入管路(42)和惰性气体第三输入管路(43)中将所述惰性气体输入到所述气化系统内。
CN201510236854.4A 2015-05-11 2015-05-11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Active CN104830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6854.4A CN104830372B (zh) 2015-05-11 2015-05-11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6854.4A CN104830372B (zh) 2015-05-11 2015-05-11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0372A true CN104830372A (zh) 2015-08-12
CN104830372B CN104830372B (zh) 2017-10-03

Family

ID=5380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6854.4A Active CN104830372B (zh) 2015-05-11 2015-05-11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03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6992A (zh) * 2022-04-28 2022-06-24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化炉置换排放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9422A (ja) * 2000-04-10 2001-10-19 Babcock Hitachi Kk ガス化処理システム
CN102071064A (zh) * 2011-01-13 2011-05-25 清华大学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CN102746899A (zh) * 2012-04-25 2012-10-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煤浆/煤粉气化炉及其投料方法
CN102994162A (zh) * 2012-12-10 2013-03-27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系统及其开车方法
CN103820168A (zh) * 2012-11-15 2014-05-2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从气化系统中排除残余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49867A (zh) * 2014-11-20 2015-03-25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粉煤加压气化炉点火烧嘴控制方法
CN204569842U (zh) * 2015-05-11 2015-08-1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9422A (ja) * 2000-04-10 2001-10-19 Babcock Hitachi Kk ガス化処理システム
CN102071064A (zh) * 2011-01-13 2011-05-25 清华大学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CN102746899A (zh) * 2012-04-25 2012-10-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煤浆/煤粉气化炉及其投料方法
CN103820168A (zh) * 2012-11-15 2014-05-2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从气化系统中排除残余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94162A (zh) * 2012-12-10 2013-03-27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系统及其开车方法
CN104449867A (zh) * 2014-11-20 2015-03-25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粉煤加压气化炉点火烧嘴控制方法
CN204569842U (zh) * 2015-05-11 2015-08-1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6992A (zh) * 2022-04-28 2022-06-24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化炉置换排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0372B (zh)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370B (zh) 焦炭捕集器
CN100572562C (zh) 冶金高炉煤粉喷枪堵塞自动监控装置
CN102268269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导出方法
CN104418092B (zh) 一种粉料风送装置
CN204569842U (zh) 气化系统
CN104830372A (zh)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CN106178752A (zh) 一种组合式烟气洗涤罐
CN208632470U (zh) 一种处理废水的清洁型粉煤气化系统
CN209246102U (zh) 尾气处理装置
CN103993111B (zh) 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脱氯化氢的装置及方法
CN206891178U (zh) 一种燃气喷吹装置
CN206861572U (zh) 一种兰炭综合燃烧系统
CN108120289A (zh) 一种时序型的燃气喷吹装置及燃气喷吹方法
CN214289804U (zh) 一种用于煤气管道负压段的清洗装置
CN207066128U (zh) 一种时序型的燃气喷吹装置
CN103980919B (zh) 一种锅炉焦炉煤气管道及其清理方法
CN110055113B (zh) 流化床气化炉产粗煤气的预处理系统
CN206861570U (zh) 一种兰炭粉气化燃烧系统
CN205316357U (zh) 钢球清灰锁气密封装置
CN206330136U (zh) 利用阻力变化趋势控制的干排渣锁风系统
KR100752126B1 (ko) 코크스 건식 소화설비의 쿨링 챔버의 초기 이상 발생 검출및 제어장치
CN105112586B (zh) 一种高炉喷煤装置
CN108753362A (zh) 一种处理废水的清洁型粉煤气化装置开/停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8523972U (zh) 一种陶瓷吹扫管和煅烧炉碳尘自动清理系统
CN211771070U (zh) 装入装置装活动罩料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