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1064A -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1064A
CN102071064A CN2011100073418A CN201110007341A CN102071064A CN 102071064 A CN102071064 A CN 102071064A CN 2011100073418 A CN2011100073418 A CN 2011100073418A CN 201110007341 A CN201110007341 A CN 201110007341A CN 102071064 A CN102071064 A CN 102071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ow
shock chamber
wall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73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1064B (zh
Inventor
张建胜
马宏波
顾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YINGDE QINGD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073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1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1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1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1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1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煤气化系统,包括:煤浆供应单元;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包括:用于气化水煤浆的气化室;以及相邻设在气化室下的激冷室,以激冷气化室产生的燃烧产物并获得粗合成气;连接至激冷室的合成气洗涤单元,用于洗涤粗合成气以生成合成气,其中气化室内通过下降管与激冷室相连通,且下降管外壁上设有上升管套,激冷水通入上升管套内且从上升管套的上端喷淋冷却燃烧产物。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生成的合成气中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这样合成气在进入下游工序时可减少合成氨装置中用于脱碳的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下游工序的耗能,降低成本,而且煤种限制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煤气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燃气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煤气化系统和一种煤气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工业燃气主要适用于在陶瓷、玻璃、冶金、纺织印染、造纸及城市供气等领域的中小型能源用户。
传统的燃气主要来源为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化技术,它是在固定床间歇气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炉型,此技术具有建造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但该技术的用煤要求高,只能用块状白煤或焦煤,煤种受限;而且该技术生成的合成气中二氧化碳量较高,这就要求合成气必须先进气柜脱碳,然后经过罗茨风机加压后才能进入下游工序例如脱硫系统等。另外,所述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化技术还具有炭转化率低、污染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压煤气化系统,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的用煤要求低、合成气产品成分中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且可减少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气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包括:煤浆供应单元,用于制备将被处理的水煤浆;低压水冷壁气化炉,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燃烧从所述煤浆供应单元供给的水煤浆以生成粗合成气,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包括:气化室,用于气化从所述煤浆供应单元供给的水煤浆;以及激冷室,所述激冷室与所述气化室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气化室之下,所述激冷室用于激冷所述气化室产生的燃烧产物,并获得粗合成气且排出黑水;合成气洗涤单元,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连接至所述激冷室,用于洗涤所述激冷室产生的粗合成气以生成合成气,其中所述气化室内部通过下降管与所述激冷室相连通,且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升管套,激冷水通入所述上升管套内且从所述上升管套的上端喷淋冷却所述燃烧产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由于采用低压水冷壁气化炉,本系统生成的合成气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例如在相同有效气的情况下与传统煤气化系统产生的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量相比减少约10%,这样合成气在进入下游工序时可减少合成氨装置中用于脱碳的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下游工序的耗能,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由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中上升管套内通入激冷水且从下到上流动,与下降管换热以降低下降管的温度,从而保证下降管不至于因高温变形甚至烧坏,同时,喷入下降管内的激冷水可与管内的高温合成气进行充分换热,从而省掉了传统制造合成气中所使用的激冷环,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本。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煤种限制少例如可用烟煤、白煤等,进料粒度也无要求。而且采用水煤浆进料,相较于干粉煤浆,进料更稳定以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且不需要进行干燥煤粉中的水分以及煤粉输送,成本降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低压煤气化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渣池,所述渣池连接至所述激冷室,用于对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内产生的炉渣和黑水进行渣水分离以产生第一灰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分别与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的底部以及所述渣池流体连通,分别用于接收从所述渣池中产生的第一灰水以进行沉淀分离出废渣和第二灰水。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水供给装置,所述水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和/或者所述激冷室提供水,分别用于洗涤和/或者冷却。由此可形成废水利用循环,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且降低污染。
其中,所述水供给装置接收沉淀单元所产生的第二灰水,所述第二灰水内的杂质浓度小于所述第一灰水中的杂质浓度。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过滤机,所述过滤机分别与所述沉降槽底部及入口连通,其中所述废渣通过沉降槽底流泵送入到所述过滤机中以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机过滤出的水再循环送入到沉降槽中进行搅拌沉降。这样,不但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意义。
所述气化炉内的压力为常压~1.6MPa,气化室内的温度为1200~1600℃及激冷室内的温度为50~210℃。
所述激冷水的温度为20-8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炉体内侧壁上设有水冷壁,冷水自下而上地通入所述水冷壁内以冷却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壁温。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水冷壁为盘绕在炉腔侧壁上的半圆管,且所述半圆管至少缠绕至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水冷壁为沿炉体轴向延伸的半圆管,所述半圆管沿所述炉体周向分布,且所述半圆管至少向下延伸到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中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采用半圆管水冷壁结构,与传统的螺旋盘管相比,在热力学性能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耐压性能更好,焊缝更少,更安全。而且,在所述下降管未浸没入冷却水中进行水浴时,所述半圆管的缠绕长度要一直延伸到至少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以增强冷却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冷室和所述气化室之间设置有隔板,且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隔板上形成的渣口,所述渣口处形成为水夹套结构,以冷却气化室中产生的熔渣。
其中,位于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的上端形成有朝向下降管内部的环缝结构。这样,由于上升管套的出水口采用环缝结构,该出水口堵塞的几率为零,并且如果灰水中含有垢片,也会从环缝中直接喷出,而不会堵在其中,从而延长了上升管套与下降管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排渣单元,所述排渣单元用于控制低压水冷壁气化炉中所产生的炉渣的直接排放,包括:与激冷室底部相连接的排渣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的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气化炉内形成大块渣时,例如由于气化炉内的炉温波动或煤种更换等原因造成的,大块渣将直接沉入激冷室的底部,需定期从排渣管直接排除。而且采用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的排渣形式,一方面可以使流程更简单,方便操作,另一方面,减少了传统的气化炉中需要的破渣机和锁斗系统,减少了气化框架的高度,投资更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降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激冷室下部的液面之下。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煤气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煤浆和氧气的混合物供给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气化室中并进行燃烧反应;
(2)将步骤(1)中的燃烧产物沿着下降管输入到位于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内且在所述气化室之下的激冷室内进行冷却;
(3)将步骤(2)中冷却后的合成气体从所述激冷室输出,其中通过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内通入激冷水,且将所述激冷水从所述上升管套的上端喷淋冷却所述燃烧产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冷水的温度为20-8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的炉体内侧壁设有水冷壁,以自下而上地向所述水冷壁内通入冷水以冷却所述气化炉的壁温。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水冷壁为盘绕在炉腔侧壁上的半圆管,且所述半圆管至少缠绕至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水冷壁为沿炉体轴向延伸的半圆管,所述半圆管沿所述炉体周向分布,且所述半圆管至少向下延伸到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冷室和所述气化室之间设置有隔板,且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隔板上形成的渣口,所述渣口处形成为水夹套结构,以冷却气化室中产生的熔渣。
其中,位于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的上端形成有朝向下降管内部的环缝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煤气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
(4)排渣步骤,在所述排渣步骤中通过在激冷室底部设置的排渣单元向外部直接排渣。
其中所述排渣单元包括:与激冷室底部相连接的排渣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的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降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激冷室下部的液面之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采用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一个示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水冷壁为盘绕在炉腔侧壁上的半圆管;
图2是图1中圈示I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采用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其中水冷壁为沿炉体轴向延伸的半圆管;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侧”、“外侧”、“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首先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中采用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称“低压锅炉”是指炉内压力为16kgf/cm2及其以下的锅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包括炉体100、隔板200、下降管300和上升管套400。
炉体100包括炉壳和设置在炉壳内的耐火材料内衬层160,从而在炉体100内限定有炉腔110,炉壳例如为金属炉壳,耐火材料内衬层160例如为碳化硅材料。在炉腔110的侧壁的上部设有水冷壁120,具体地说,水冷壁120设置在炉体上部的炉壳与耐火材料内衬层之间,水或蒸汽在水冷壁120内流动以保证炉壁的温度低于280℃,防止炉壁因过高温度而损坏。隔板200将炉腔110分隔为气化室和激冷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冷壁120为盘绕在炉腔110的侧壁上的半圆管,且半圆管密封地连接至炉腔110侧壁以供水或蒸汽流动,如图1所示,以通入流体冷却所述炉腔侧壁。也就是说,半圆管的半圆开口固定到(例如焊接到)所述炉腔侧壁上。可选地,所述半圆管至少缠绕至所述激冷室112侧壁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水冷壁120为沿炉体100轴向延伸的半圆管,半圆管沿炉体100周向分布且半圆管密封地连接至炉腔110侧壁以供水或蒸汽流动,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半圆管的半圆开口固定到例如焊接到所述炉腔侧壁上以通入流体冷却所述炉腔侧壁。可选地,半圆管沿炉体100周向均匀且紧密地分布,以便对炉壁进行更好的保护。可选地,所述半圆管至少向下延伸到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在所述下降管300未浸没入冷却水中进行水浴时,所述半圆管的缠绕长度要一直延伸到至少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以增强冷却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采用半圆管水冷壁结构,与传统的螺旋盘管相比,在热力学性能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耐压性能更好,焊缝更少,更安全。
在炉体100的顶部形成有主进口130,炉体的底部形成有排渣口140。可选地,在主进口130处设有主工艺烧嘴131,如图1所示,用于通入各种反应原料例如水煤浆。可选地,炉体100的侧壁上部进一步形成多个二次氧气喷嘴600,例如可为三个。外界氧气的一部分例如80%-100%通过主工艺烧嘴131进入炉腔,同时水煤浆从主工艺烧嘴131中进入炉腔,氧气的另外一部分通过二次氧气喷嘴600进入气化炉在1200-1600℃的高温和常压~1.6MPa压力下进行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以CO、H2、CO2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且水煤浆在高温下熔融后产生灰渣。
如图1所示,炉体100包括第一主体101、顶壳102和底壳103。第一主体101为竖直圆柱形。顶壳102封闭第一主体101的顶部且主进口130形成在顶壳102上,其中,顶壳102可形成为如图1中所示的弧形,也可以形成为如图2中所示的锥形。底壳103连接在第一主体101的底部且其顶部形成为倒截锥形。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底壳103还进一步包括连接部1031、第二主体1032和端盖1033。连接部1031为倒截锥形,且第二主体1032形成为直径小于第一主体101直径的竖直圆柱形,端盖1033封闭第二主体1032的下端且排渣口140形成在端盖1033的底部以用来排出炉体中反应后的残渣。
隔板200水平设在炉体100内,具体地,隔板200为与炉体直径适配的圆盘形且大致固定在第一主体101的沿轴向的中部。隔板200将炉腔110内分隔成用于气体燃烧反应的气化室111和位于气化室111之下的激冷室112。在隔板200上设有渣口210,优选地,渣口210形成在隔板200的中央,且隔板200从其外周边缘到渣口210逐渐向上拱起,使渣口处形成积渣,以渣抗渣,并且气化室111内的1400-1600℃的燃烧合成气及灰渣通过渣口210进入激冷室112中降温降压,并排出炉体。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气化室111内温度约为1500℃,激冷室112上部的温度约为100℃。气化室111与激冷室112之间的隔板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气体返混,提高碳转化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渣口210中可为水夹套形式,内衬耐火材料例如碳化硅材料。具体地,隔板200的周缘上形成有多个冷却水进口220例如为两个,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220中进入隔板220到达渣口210边缘并循环流走,以使得渣的热量由冷却水循环带走。可选地,渣口210采用耐磨金属制作,并加装防磨瓦,与传统的耐火砖形成的渣口相比,检修方便,更换容易。
在激冷室112的靠近隔板200的炉体100的侧壁上形成有出气口150,在激冷室112中降温降压后的粗合成气从出气口150中排出炉体。在激冷室112的靠近炉底的炉体的侧壁上形成有黑水出口170。
下降管300设在隔板200下方且通过渣口210与气化室111连通,气化室111中的高温的粗合成气及水煤浆熔融后形成的灰渣共同通过渣口210进入下降管300中。上升管套400套设在下降管300外侧,上升管套400的底部设有进水口410且顶部设有出水口420,出水口420与下降管300内连通以向下降管300内通入激冷水。这样,激冷水从进水口410进入上升管套400并向上运动,并从出水口420直喷出,由此,下降管300可通过与上升管套400内的激冷水换热以降低温度,从而保证下降管不至于因高温变形甚至烧坏,同时,喷入下降管300内的激冷水与下降管300内的高温的燃烧合成气进行充分换热。激冷水从下降管300内与燃烧合成气进行热交换后在炉体中存积,可进一步使得温度较高的下降管300在激冷水中进行水浴,以降低温度并减小损害。最后,高温合成气温度被激冷到100℃左右,然后生成的合成气产品从出气口150中向外排出炉体,同时,激冷水和灰渣共同形成的黑水在炉体中存积可通过黑水出口170调节液位,即液位超过黑水出口170的部分将被溢出到炉体外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升管套400的出水口420为形成在上升管套400顶部的、朝向下降管300内侧开口的环形缝隙。这样,由于上升管套的出水口采用环缝结构,该出水口堵塞的几率为零,并且如果灰水中含有垢片,也会从环缝中直接喷出,而不会堵在其中,从而延长了上升管套与下降管的使用寿命。可选地,上升管套400和下降管300均采用304材料,造价大幅降低而且检修方便。此外,由于省掉了传统制造合成气中所使用的激冷环,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本。
由于激冷室112内的温度被激冷水激冷到100℃以下,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水冷壁120沿炉体100的轴向从上到下延伸至隔板200下方,即激冷室112的上部,由此可全面保护位于气化室111内的炉壁,以防止因高温造成的变形甚至烧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低压水冷壁气化炉进一步包括排渣单元,排渣单元包括排渣阀(图未示)以及排渣管500。排渣阀设在炉腔110底部,具体地,设置在激冷室底部。排渣管500连接至排渣口14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压力较低,可以不经泄压而直接排放。因此,气化炉内形成大块渣时,例如由于气化炉内的炉温波动或煤种更换等原因造成的,大块渣将直接沉入激冷室的底部,需定期从排渣管直接排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排渣单元还进一步包括两道排渣管阀门(图未示),两道排渣管阀门依次设在排渣管500上,有类似锁斗的作用,在需要排渣时将两道排渣管阀门同时打开便可直接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采用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的排渣形式,一方面可以使流程更简单,方便操作,另一方面,减少了传统的气化炉中需要的破渣机和锁斗系统,成本更低。
下面将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工作过程。
首先,水煤浆由高压煤浆泵送入到炉体顶部的主进口130并进入炉腔中,外界氧气的一部分例如80%-100%通过主工艺烧嘴131进入炉腔,另外一部分通过二次氧气喷嘴600进入炉腔内。煤浆、氧气和水等在气化室111内的1500℃的高温及高压条件下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以CO、H2、CO2为主要成分的燃烧合成气,煤浆在高温下熔融后产生灰渣。
气化室111中的高温的燃烧合成气及灰渣通过渣口210进入下降管300中。同时,激冷水从上升管套400的进水口410进入上升管套400中并向上运动以与下降管300进行热交换使的下降管300降温,然后从出水口420直喷出,进入到下降管300内部。喷入下降管300内的激冷水与管内的高温合成气进行充分换热。
激冷水从下降管300内与高温合成气进行热交换后在炉体中存积,可进一步使得温度较高的下降管300在激冷水中进行水浴,以降低温度并减小损害,同时,在炉体中存积的激冷水的液位超过黑水出口170的部分将被溢出到炉体外部。例如假设激冷室外排水量约200m3/h,且气化用煤的含灰量为15%,则黑水的含渣量约0.4%左右。
最后,高温合成气温度被激冷到100℃左右,并从出气口150中向外排出炉体,以进行下一步的合成气洗涤步骤中进行洗涤。
下面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低压煤气化系统。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包括煤浆供应单元、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和合成气洗涤单元。
煤浆供应单元用于制备将被处理的水煤浆。具体地,煤浆供应单元包括煤浆槽21、煤浆槽搅拌器22和煤浆泵23,煤浆槽21用于盛装水煤浆,且煤浆槽搅拌器22用于搅拌煤浆槽21中的水煤浆,其中,水煤浆通过煤浆泵23从煤浆槽21中供给至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主工艺烧嘴131内。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煤浆泵23为螺杆泵。螺杆泵与传统的隔膜泵相比,成本及维修费用低,操作简单且故障率低。
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为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且用于从所述煤浆供应单元供给的水煤浆。其中,气化室111内部通过下降管300与激冷室112相连通,且下降管300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升管套400,激冷水通入上升管套400内,且从上升管套400的上端喷淋以冷却燃烧产物,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气化室111内生成的燃烧产物主要包括以CO、H2、CO2为主要成分的燃烧合成气,以及水煤浆在高温下熔融后产生的灰渣。燃烧合成气和灰渣经激冷后生成粗合成气、炉渣和黑水,黑水从激冷室112的黑水出口170溢出炉体100而炉渣从激冷室112底部的排渣管500排出。其中,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内进行燃烧时,气化室111内的压力范围可为常压~1.6MPa,温度范围可为1200~1600℃,以及激冷室112内的温度范围可为50~210℃。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示例中,气化室111内的压力为0.3MPa,温度为1500℃,激冷室112内的温度为100℃。
合成气洗涤单元连接至激冷室112,用于洗涤激冷室112产生的合成气。具体地,合成气洗涤单元包括合成气洗涤塔7,合成气洗涤塔7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出气口150相连以接收排出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炉体100的合成气产品,该合成气产品进入合成气洗涤塔7中洗涤后被输送往下游工序,同时产生第一灰水从合成气洗涤塔7底部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由于采用低压水冷壁气化炉,本系统生成的合成气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例如在相同有效气的情况下与传统煤气化系统产生的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量相比减少约10%,这样合成气在进入下游工序时可减少合成氨装置中用于脱碳的设备例如气柜和罗茨风机,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下游工序的耗能,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由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中上升管套内通入激冷水且从下到上流动,与下降管换热以降低下降管的温度,从而保证下降管不至于因高温变形甚至烧坏,同时,喷入下降管内的激冷水可与管内的高温合成气进行充分换热,从而省掉了传统制造合成气中所使用的激冷环,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本。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煤种限制少例如可用烟煤、白煤等,进料粒度也无要求。而且采用水煤浆进料,相较于干粉煤浆,进料更稳定以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且不需要进行干燥煤粉中的水分以及煤粉输送,成本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空分装置3,空分装置3分别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主工艺烧嘴131和二次氧气喷嘴600连通。由此,通过空分装置3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后,将氧气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主工艺烧嘴131进入炉体100中,且另一部分通过二次氧气喷嘴600进入炉体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渣池4,渣池4连接至激冷室112的底部,用于对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内产生的炉渣和黑水进行渣水分离后以产生第一灰水。具体地,渣池4分别与设在激冷室112的靠近炉底的炉体侧壁上的黑水出口170和设在激冷室112底部的排渣管相连,由此,当激冷水和灰渣共同形成的黑水的液位超过黑水出口170的部分将被溢出,进入到渣池4中,同时,激冷室底部的炉渣从排渣管排出到渣水中,而后炉渣和黑水在渣池4中进行渣水分离后形成尾渣和第一灰水,其中尾渣排出后可用作其他用途例如做水泥添加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沉淀单元,沉淀单元分别与合成气洗涤单元的底部以及渣池4流体连通,分别用于接收从渣池和合成气洗涤单元中产生的第一灰水并进行沉降。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沉淀单元包括沉降槽5,沉降槽5中设有沉降槽搅拌器51。沉降槽5分别与合成气洗涤塔7的底部和渣池4连通,例如渣池4中的第一灰水左右可通过渣池泵41输送到沉降槽5中进行沉淀,当然,合成气洗涤塔7中产生的第一灰水也可以通过输送泵(图未示)输送到沉降槽中。沉降槽5中第一灰水加入絮凝剂后通过沉降槽搅拌器51不断搅拌直到第一灰水中灰渣沉淀预定时间后生成废渣和第二灰水,此时第二灰水内的杂质例如灰渣浓度小于第一灰水中的杂质浓度。第二灰水从沉降槽5中排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些示例中,沉降槽5的侧壁上具有溢流口(图未示),当第二灰水的液位高于溢流口所在水平面时第二灰水从溢流口溢流出。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二灰水还可从沉降槽5中以其他方式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进一步包括过滤机8,过滤机8分别与沉降槽5的底部和入口连通,其中从沉降槽5中排出的废渣通过与沉降槽5底部连通的沉降槽底流泵52送入到过滤机8中以进行过滤,过滤机8过滤出的水再循环送入到沉降槽5中进行搅拌沉降,而过滤后形成的废尾渣被运输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然后被压缩成煤饼。这样,不但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低压煤气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水供给装置,该水供给装置用于向合成气洗涤单元和/或者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激冷室112提供水,分别用于洗涤和/或者冷却。同时,水供给装置还可接收沉淀单元中所产生的第二灰水,并提供给合成气洗涤单元和/或者激冷室中,以形成废水利用循环,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且降低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水供给装置包括集水装置61例如水塔和灰水槽62,其中灰水槽62与沉降槽5中连通例如与沉降槽5的溢流口连通以接收沉降槽5中排出的第二灰水,当第二灰水在灰水槽中沉淀预定时间后生成第三灰水,其中第三灰水中灰渣浓度与第二灰水相比进一步降低。然后,第三灰水通过灰水泵被送入到集水装置61例如水塔中,并可被提供给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中,例如提供到激冷室112的激冷室入口1121处以对燃烧产物激冷、和/或隔板200的冷却水进口220处以对渣口进行冷却。其中,进入激冷室112的激冷水的温度范围为20-80℃,在本发明一个示例中,进入激冷室112的激冷水约为40℃,由此可将进入激冷室112中的约1500℃的燃烧产物激冷到100℃左右。第三灰水还可被提供给合成气洗涤塔7中以用于洗涤合成气。由此,完成了整个低压煤气化系统内部的水循环,降低了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过程:
1)煤浆槽21中的水煤浆通过煤浆泵23送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主进口130中进入炉体100,其中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内的气化室111内的压力约为0.3MPa且温度约为1500℃,而激冷室112内的温度约为100℃,且激冷水的水温约为40℃。
2)通过空分装置3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将氧气的一部分通过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主工艺烧嘴131进入炉体100中,且另一部分通过二次氧气喷嘴600进入炉体100中,由此水、煤浆与氧气在炉体100内反应生成以CO、H2和CO2为主要成分的粗合成气,并产生炉渣和黑水。
3)粗合成气被送入到合成气洗涤塔7中洗涤后生成合成气产品,该合成气产品被送往下游工序,以最终生产工业燃气或小化肥合成气;
4)炉渣和黑水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中排到渣池4中,并在渣池4中进行渣水分离后形成尾渣和第一灰水;
5)沉降槽5分别接收从渣池4和合成气洗涤塔7中产生的第一灰水,第一灰水中的灰渣沉淀预定时间后生成废渣和第二灰水,此时第二灰水内的杂质例如灰渣浓度小于第一灰水中的杂质浓度。
6)水供给装置接收沉降槽5中所产生的第二灰水,将第二灰水沉淀预定时间后生成第三灰水,其中第三灰水中灰渣浓度与第二灰水相比进一步降低,然后将第三灰水提供给合成气洗涤单元和/或者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激冷室112提供水,分别用于洗涤和/或者冷却,以形成废水利用循环。
7)沉降槽5中排出的废渣通过沉降槽底流泵52送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过滤机8过滤出的水再循环送入到沉降槽5中进行搅拌沉降,而过滤后形成的废尾渣被运输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然后被压缩成煤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压煤气化系统,由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采用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的排渣形式,一方面可以使操作流程更简单,另一方面,减少了传统的气化炉中需要的破渣机和锁斗系统,成本更低。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煤气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气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煤浆和氧气的混合物供给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的气化室111中并进行燃烧反应;
(2)将步骤(1)中的燃烧产物沿着下降管300输入到位于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内且在气化室111之下的激冷室112内进行冷却;
(3)将步骤(2)中冷却后的合成气体从激冷室112输出,其中通过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内通入激冷水,将激冷水从上升管套400的上端喷淋冷却燃烧产物。其中激冷水的温度为20-80℃。可选地,激冷水的温度为40℃。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为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低压水冷壁气化炉1,结构不再在此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5)

1.一种低压煤气化系统,包括:
煤浆供应单元,用于制备将被处理的水煤浆;
低压水冷壁气化炉,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燃烧从所述煤浆供应单元供给的水煤浆以生成粗合成气,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包括:
气化室,用于气化从所述煤浆供应单元供给的水煤浆;以及
激冷室,所述激冷室与所述气化室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气化室之下,所述激冷室用于激冷所述气化室产生的燃烧产物,并获得粗合成气且排出黑水;
合成气洗涤单元,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连接至所述激冷室,用于洗涤所述激冷室产生的粗合成气以生成合成气,其中
所述气化室内部通过下降管与所述激冷室相连通,且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升管套,激冷水通入所述上升管套内且从所述上升管套的上端喷淋冷却所述燃烧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渣池,所述渣池连接至所述激冷室,用于对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内产生的炉渣和黑水进行渣水分离以产生第一灰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分别与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的底部以及所述渣池流体连通,分别用于接收从所述渣池中产生的第一灰水以进行沉淀分离出废渣和第二灰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水供给装置,所述水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合成气洗涤单元和/或者所述激冷室提供水,分别用于洗涤和/或者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接收沉淀单元所产生的第二灰水,所述第二灰水内的杂质浓度小于所述第一灰水中的杂质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过滤机,所述过滤机分别与所述沉降槽底部及入口连通,其中所述废渣通过沉降槽底流泵送入到所述过滤机中以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机过滤出的水再循环送入到沉降槽中进行搅拌沉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内的压力为常压~1.6MPa,气化室内的温度为1200~1600℃以及激冷室内的温度为50~2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水的温度为2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炉体内侧壁上设有水冷壁,以自下而上地向所述水冷壁内通入冷水以冷却所述气化炉的壁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为盘绕在炉腔侧壁上的半圆管,且所述半圆管至少缠绕至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壁为沿炉体轴向延伸的半圆管,所述半圆管沿所述炉体周向分布,且所述半圆管至少向下延伸到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室和所述气化室之间设置有隔板,且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隔板上形成的渣口,所述渣口处形成为水夹套结构,以冷却气化室中产生的熔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的上端形成有朝向下降管内部的环缝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排渣单元,所述排渣单元用于控制低压水冷壁气化炉中所产生的炉渣的直接排放,包括:
与激冷室底部相连接的排渣管;以及
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的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煤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激冷室下部的液面之下。
16.一种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煤浆和氧气的混合物供给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气化室中并进行燃烧反应;
(2)将步骤(1)中的燃烧产物沿着下降管输入到位于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内且在所述气化室之下的激冷室内进行冷却;
(3)将步骤(2)中冷却后的合成气体从所述激冷室输出,其中
通过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内通入激冷水,且将所述激冷水从所述上升管套的上端喷淋冷却所述燃烧产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水的温度为20-8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水冷壁气化炉的的炉体内侧壁设有水冷壁,以自下而上地向所述水冷壁内通入冷水以冷却所述气化炉的壁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为盘绕在炉腔侧壁上的半圆管,且所述半圆管至少缠绕至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冷壁为沿炉体轴向延伸的半圆管,所述半圆管沿所述炉体周向分布,且所述半圆管至少向下延伸到所述激冷室侧壁的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室和所述气化室之间设置有隔板,且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隔板上形成的渣口,所述渣口处形成为水夹套结构,以冷却气化室中产生的熔渣。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的上升管套的上端形成有朝向下降管内部的环缝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4)排渣步骤,在所述排渣步骤中通过在激冷室底部设置的排渣单元向外部直接排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排渣单元包括:
与激冷室底部相连接的排渣管;以及
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的至少两道排渣管阀门。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煤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激冷室下部的液面之下。
CN 201110007341 2011-01-13 2011-01-13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071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7341 CN102071064B (zh) 2011-01-13 2011-01-13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7341 CN102071064B (zh) 2011-01-13 2011-01-13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1064A true CN102071064A (zh) 2011-05-25
CN102071064B CN102071064B (zh) 2013-08-07

Family

ID=4402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07341 Active CN102071064B (zh) 2011-01-13 2011-01-13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1064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9659A (zh) * 2011-08-24 2012-01-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气化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室及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29645A (zh) * 2011-08-30 2012-01-25 张浩玥 固定床熄焦制气炉
CN102634379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气化炉排渣系统
CN103013572A (zh) * 2011-09-28 2013-04-03 通用电气公司 气化煤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74114A (zh) * 2012-12-05 2013-05-01 彭思尧 一种低压干煤粉气化炉
CN103497787A (zh) * 2013-10-09 2014-01-08 华东理工大学 复合冷却装置
CN104830372A (zh) * 2015-05-11 2015-08-1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CN106318466A (zh) * 2016-08-11 2017-01-11 北京瑞达科博技术有限公司 多烧嘴冷壁式水煤浆气化炉及气化工艺
CN107805524A (zh) * 2017-11-28 2018-03-16 山西德泓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化炉的高温熔渣co2循环冷淬工艺方法
CN108517226A (zh) * 2018-04-02 2018-09-11 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9072100A (zh) * 2016-05-16 2018-12-21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炉渣排出系统、气化炉以及炉渣过滤方法
CN110484303A (zh) * 2019-07-29 2019-11-22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水冷壁结构及干煤粉气化炉
CN111647443A (zh) * 2020-05-27 2020-09-11 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煤气激冷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755A (zh) * 2006-01-19 2007-07-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喷嘴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101003754A (zh) * 2006-01-19 2007-07-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流床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755A (zh) * 2006-01-19 2007-07-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喷嘴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101003754A (zh) * 2006-01-19 2007-07-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流床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9659B (zh) * 2011-08-24 2013-05-1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气化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室及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29659A (zh) * 2011-08-24 2012-01-2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气化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室及合成气微孔喷淋激冷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29645A (zh) * 2011-08-30 2012-01-25 张浩玥 固定床熄焦制气炉
CN102329645B (zh) * 2011-08-30 2013-10-16 张浩玥 固定床熄焦制气炉
CN103013572B (zh) * 2011-09-28 2015-08-12 通用电气公司 气化煤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13572A (zh) * 2011-09-28 2013-04-03 通用电气公司 气化煤的装置和方法
CN102634379B (zh) * 2012-03-28 2014-04-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气化炉排渣系统
CN102634379A (zh) * 2012-03-28 2012-08-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气化炉排渣系统
CN103074114A (zh) * 2012-12-05 2013-05-01 彭思尧 一种低压干煤粉气化炉
CN103497787A (zh) * 2013-10-09 2014-01-08 华东理工大学 复合冷却装置
CN104830372A (zh) * 2015-05-11 2015-08-1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CN104830372B (zh) * 2015-05-11 2017-10-0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化系统及置换该系统内部气体的置换方法
CN109072100A (zh) * 2016-05-16 2018-12-21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炉渣排出系统、气化炉以及炉渣过滤方法
US11292976B2 (en) 2016-05-16 2022-04-05 Mitsubishi Power, Ltd. Slag discharge system, gasifier, and slag filtration method
CN106318466A (zh) * 2016-08-11 2017-01-11 北京瑞达科博技术有限公司 多烧嘴冷壁式水煤浆气化炉及气化工艺
CN107805524A (zh) * 2017-11-28 2018-03-16 山西德泓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化炉的高温熔渣co2循环冷淬工艺方法
CN108517226A (zh) * 2018-04-02 2018-09-11 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8517226B (zh) * 2018-04-02 2020-05-26 浙江凤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活性炭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10484303A (zh) * 2019-07-29 2019-11-22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水冷壁结构及干煤粉气化炉
CN111647443A (zh) * 2020-05-27 2020-09-11 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煤气激冷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1064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064B (zh) 低压煤气化系统和煤气制造方法
CN101298569B (zh) 一种激冷式浆态或粉态含碳物料的气化方法
CN104099136B (zh) 多元燃烧复合型煤气化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8130133B (zh) 一种大规模半废锅气化装置
CN201195718Y (zh) 一种有利于热量回收的新型气化炉
CN101508915A (zh) 一种液体燃料或固体燃料水淤浆的气化装置
US20090077889A1 (en) Gasifier
CN102676229B (zh) 组合型旋流床气化炉
AU20073126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molten material
CN108329952A (zh) 工业废水回用煤气化炉及气化工艺
CN203833895U (zh) 原料煤制备合成气的系统
CN103214049A (zh) 用于闪蒸器中的脱气的系统
RU2627865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интез-газа из низкокалорийных бурых углей с повышенной зольностью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3242906A (zh) 含碳物料气化—重整变换转化炉及制备富氢合成气的方法
CN102071063B (zh) 低压水冷壁气化炉
CN102382685B (zh) 应用于气流床气化炉的急冷器
CN109575996B (zh) 一种煤和重油共气化制合成气的方法
CN103113923A (zh)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CN204097417U (zh) 多元燃烧复合型煤气化装置
CN106318466A (zh) 多烧嘴冷壁式水煤浆气化炉及气化工艺
CN111394133A (zh) 一种用于联产黄磷和合成气的气化还原装置和方法
WO2009042744A1 (en) Gasifier
CN112708470B (zh) 一种多喷嘴气化炉生产合成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79361A (zh) 石油焦非熔渣气化生产富氢合成气的方法及其设备
CN206706033U (zh) 一种气化热解煤制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YINGDE THU TECHNOLOG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06

Address after: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100084-82 mailbox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Co-applicant after: Beijing Yingde Qing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100084-82 mailbox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701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