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3923A -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3923A
CN103113923A CN2013100601193A CN201310060119A CN103113923A CN 103113923 A CN103113923 A CN 103113923A CN 2013100601193 A CN2013100601193 A CN 2013100601193A CN 201310060119 A CN201310060119 A CN 201310060119A CN 103113923 A CN103113923 A CN 103113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oxygen
gasification
foam
ri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01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广银
吴文慧
王志勇
张成胜
陈振伟
何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NYIN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NYI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NYIN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NYI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01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3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3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3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采用了四段沫煤富氧制气工艺,细小粒度(0.1-0.5mm)的沫煤在气化段与富氧气化剂(氧含量96%)沸腾气化,气化反应完全,碳转化率90%以上,煤炭利用率达86%,较传统的固定床间歇制气工艺提高26%;高温煤气中的CO2在还原段与裂解的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减少了煤气中的CO2含量,提高了煤气有效气体的含量,有效气体达到89%,接近粉煤气化工艺的煤气质量;高温煤气通过预热裂解段预热沫煤后,又通过余热回收段产生蒸汽,达到余热充分利用的目的,热效率提高到79%;除渣采用了水封式圆盘除渣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洁净生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合成氨煤气化工艺,尤其涉及到一种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500多家氮肥厂,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几乎全部采用传统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化炉,仅有少数几家引进了粉煤气化技术。常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必须使用山西无烟块煤。由于近几年国内合成氨生产规模的扩大,无烟块煤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山西路途远,运价高,致使化肥成本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普遍陷入亏损的局面。有不少化肥厂被迫采用沫煤制成型煤与块煤掺烧,每吨型煤需增加300多元的加工费。而引进国外粉煤气化技术投资高达十几亿元,一般化肥厂很难承担,同时存在工艺复杂,操作困难,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周期短等问题。
寻求一种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利用廉价沫煤直接气化的技术是全国氮肥厂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能利用廉价沫煤直接气化、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煤场购进的原煤用原煤粉碎机(1)进行粉碎,经振动筛(2)筛分得到粒度0.1-0.5mm的沫煤,然后用斗式提升机(3)提升到煤斗中;沫煤输送机(4)将沫煤输送到四段富氧气化炉的预热裂解段(5);
沫煤在预热裂解段(5)的下沉过程中与自下而上的高温煤气逆流接触,进行干燥、干馏、裂解,放出部分可燃气体和焦油等,温度升至400-800℃;
在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中,与富氧气化剂发生剧烈的气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升至1000℃以上;所述富氧气化剂组成(v/v)为纯氧96%、H2O蒸汽3%、氮气1%;
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所产生的高温煤气在压力的驱动下,上升至气化还原段(7),与下降的沫煤逆流接触,高温煤气中的CO2与沫煤中的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
沫煤气化剩余的灰分含CaO、Fe2O3、SiO2、Al2O3,在1000-1100℃的气化段呈熔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聚成渣块,经炉体下端的圆锥体落入水封,在水封中冷却,水封底部安有圆盘除渣机(12),将灰渣排出炉外。
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为控制气化温度在1000-1100℃,炉体耐火层内壁安装盘管式水冷壁(13),从软水进口总管(19)将软水通入盘管式水冷壁(13),控制炉内温度,高温气体加热盘管式水冷壁(13)管内软水产生高压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总管(20)送往汽包。
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产生的高温煤气在0.1MPa压力的驱动下上升,经过还原反应段(7)、预热裂解段(5),温度降至500℃以下,通过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管程加热,壳程中的软水产生饱和水蒸汽,完成余热回收;出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煤气经煤气出口管进入旋风除尘器(1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未燃尽的沫煤从旋风除尘器(10)下料管落入煤斗中,与新沫煤混合后重返炉内燃烧,除尘后的煤气从除尘器上部煤气出口管(11)送入煤气总管,输送到净化岗位。
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在沫煤输送机(4)上插入高压氮气管,通入高压氮气将沫煤均匀分布在预热裂解段(5)。
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来自空气分离岗位的纯氧和来自蒸汽包的水蒸气通过氧气进口管(17)和蒸汽进口管(16)分别通入环状的富氧气化剂总管(8)内混合,然后经环状管圆周对称均布的四只富氧气化剂支管(21)将富氧气化剂输入到炉体内,压力为0.1MPa,与下落的灰渣逆流接触,被预热后,进入富氧气化炉的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在初始开车时,从插入环状管的助燃气进口管(18)中通入助燃剂,用电子打火器点燃并引燃沫煤,当炉内温度升至1000℃以上,关闭助燃剂。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四段沫煤富氧制气工艺,细小粒度(0.1-0.5mm)的沫煤在气化段与富氧气化剂(氧含量96%)沸腾气化,气化反应完全,碳转化率90%以上,煤炭利用率达86%,较传统的固定床间歇制气工艺提高26%;高温煤气中的CO2在还原段与裂解的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减少了煤气中的CO2含量,提高了煤气有效气体的含量,有效气体达到89%,接近粉煤气化工艺的煤气质量;高温煤气通过预热裂解段预热沫煤后,又通过余热回收段产生蒸汽,达到余热充分利用的目的,热效率提高到79%;除渣采用了水封式圆盘除渣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洁净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及四段式富氧气化炉结构示意图;
1-原煤粉碎机,2-振动筛,3-斗式提升机,4-沫煤输送机,5-预热裂解段,6-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7-气化还原段,8-富氧气化剂总管,9-列管式废热锅炉,10-旋风除尘器,11-煤气出口管,12-圆盘除渣机,13-盘管式水冷壁,14-软水进口管,15-蒸汽出口管,16-蒸汽进口管,17-氧气进口管,18-助燃气进口管,19-软水进口总管,20-蒸汽出口总管,21富氧气化剂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及四段式富氧气化炉结构示意图。
煤场购进的原煤用原煤粉碎机1进行粉碎,经振动筛2筛分得到粒度0.1-0.5mm的沫煤,然后用斗式提升机3提升到煤斗中。沫煤从煤斗流入螺旋输送机,在螺旋输送机的驱动下,沫煤输送机4将沫煤输送到四段富氧气化炉的预热裂解段5。在沫煤输送机4上插入高压氮气管,通入高压氮气将沫煤均匀分布在预热裂解段5。
沫煤在预热裂解段5的下沉过程中与自下而上的高温煤气逆流接触,进行干燥、干馏、裂解,放出部分可燃气体和焦油等,温度升至400-800℃。
在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中,与富氧气化剂(纯氧96%、H2O蒸汽3%、氮气1%,v/v)发生一系列剧烈的气化反应,
Figure BSA00000858735500041
2C+O2=2CO、
Figure BSA00000858735500043
S+H2=H2S、CO+3H2=CH4+H2O等,并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升至1000℃以上,为控制气化温度在1000-1100℃,炉体耐火层内壁安装盘管式水冷壁13,从软水进口总管19将软水通入盘管式水冷壁13,控制炉内温度,高温气体加热盘管式水冷壁13管内软水产生高压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总管20送往汽包。
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所产生的高温煤气在压力的驱动下,上升至气化还原段7,与下降的沫煤逆流接触,高温煤气中的CO2与沫煤中的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
来自空气分离岗位的纯氧和来自蒸汽包的水蒸气通过氧气进口管17和蒸汽进口管16分别通入环状的富氧气化剂总管8内混合,然后经环状管圆周对称均布的四只富氧气化剂支管21将富氧气化剂输入到炉体内,压力为0.1MPa,与下落的灰渣逆流接触,被预热后,进入富氧气化炉的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在初始开车时,从插入环状管的助燃气进口管18中通入助燃剂(CO、H2、CH4之一或其混合气),用电子打火器点燃并引燃沫煤,当炉内温度升至1000℃以上,关闭助燃剂。
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产生的高温煤气在0.1MPa压力的驱动下上升,经过还原反应段7、预热裂解段5,温度降至500℃以下,通过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管程加热,壳程中的软水产生饱和水蒸汽,完成余热回收。该软水由泵从列管式废热锅炉9下部的软水进口管14打入,蒸汽从废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管15排出进入上汽包,达到余热的充分回收利用。
出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煤气经煤气出口管进入旋风除尘器1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未燃尽的沫煤从旋风除尘器10下料管落入煤斗中,与新沫煤混合后重返炉内燃烧,达到煤资源的充分利用。除尘后的煤气从除尘器上部煤气出口管11送入煤气总管,输送到净化岗位。
沫煤气化剩余的灰分主要含CaO、Fe2O3、SiO2、Al2O3等,在1000-1100℃的气化段呈熔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聚成渣块,经炉体下端的圆锥体落入水封,在水封中冷却,水封底部安有圆盘除渣机12,将灰渣排出炉外。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煤场购进的原煤用原煤粉碎机(1)进行粉碎,经振动筛(2)筛分得到粒度0.1-0.5mm的沫煤,然后用斗式提升机(3)提升到煤斗中;沫煤输送机(4)将沫煤输送到四段富氧气化炉的预热裂解段(5);
沫煤在预热裂解段(5)的下沉过程中与自下而上的高温煤气逆流接触,进行干燥、干馏、裂解,放出部分可燃气体和焦油等,温度升至400-800℃;
在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中,与富氧气化剂发生剧烈的气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升至1000℃以上;所述富氧气化剂组成(v/v)为纯氧96%、H2O蒸汽3%、氮气1%;
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所产生的高温煤气在压力的驱动下,上升至气化还原段(7),与下降的沫煤逆流接触,高温煤气中的CO2与沫煤中的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
沫煤气化剩余的灰分含CaO、Fe2O3、SiO2、Al2O3,在1000-1100℃的气化段呈熔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聚成渣块,经炉体下端的圆锥体落入水封,在水封中冷却,水封底部安有圆盘除渣机(12),将灰渣排出炉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控制气化温度在1000-1100℃,炉体耐火层内壁安装盘管式水冷壁(13),从软水进口总管(19)将软水通入盘管式水冷壁(13),控制炉内温度,高温气体加热盘管式水冷壁(13)管内软水产生高压饱和蒸汽,从蒸汽出口总管(20)送往汽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产生的高温煤气在0.1MPa压力的驱动下上升,经过还原反应段(7)、预热裂解段(5),温度降至500℃以下,通过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管程加热,壳程中的软水产生饱和水蒸汽,完成余热回收;出列管式废热锅炉(9)的煤气经煤气出口管进入旋风除尘器(1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未燃尽的沫煤从旋风除尘器(10)下料管落入煤斗中,与新沫煤混合后重返炉内燃烧,除尘后的煤气从除尘器上部煤气出口管(11)送入煤气总管,输送到净化岗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沫煤输送机(4)上插入高压氮气管,通入高压氮气将沫煤均匀分布在预热裂解段(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空气分离岗位的纯氧和来自蒸汽包的水蒸气通过氧气进口管(17)和蒸汽进口管(16)分别通入环状的富氧气化剂总管(8)内混合,然后经环状管圆周对称均布的四只富氧气化剂支管(21)将富氧气化剂输入到炉体内,压力为0.1MPa,与下落的灰渣逆流接触,被预热后,进入富氧气化炉的沫煤富氧气化反应段(6);在初始开车时,从插入环状管的助燃气进口管(18)中通入助燃剂,用电子打火器点燃并引燃沫煤,当炉内温度升至1000℃以上,关闭助燃剂。
CN2013100601193A 2013-02-21 2013-02-21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Pending CN103113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1193A CN103113923A (zh) 2013-02-21 2013-02-21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1193A CN103113923A (zh) 2013-02-21 2013-02-21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3923A true CN103113923A (zh) 2013-05-22

Family

ID=4841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01193A Pending CN103113923A (zh) 2013-02-21 2013-02-21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392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0156A (zh) * 2014-03-07 2014-05-28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气化微型反应装置
CN107163988A (zh) * 2017-07-14 2017-09-15 南京林业大学 制备中热值生物质可燃气的气化装置
CN107177381A (zh) * 2017-07-14 2017-09-19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联产炭、热的装置及方法
CN108977228A (zh) * 2018-08-02 2018-12-11 廊坊达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富氧气化方法及系统
CN110206524A (zh) * 2019-07-09 2019-09-06 河南理工大学 煤炭地下气化炉助燃材料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14133943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阶煤造气组合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623A (zh) * 1997-11-14 2001-05-09 巴布考克及威尔考克斯公司 用于使煤气化的蒸汽发生器
CN101781584A (zh) * 2010-02-06 2010-07-21 周开根 等离子体煤气化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42344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623A (zh) * 1997-11-14 2001-05-09 巴布考克及威尔考克斯公司 用于使煤气化的蒸汽发生器
CN101781584A (zh) * 2010-02-06 2010-07-21 周开根 等离子体煤气化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42344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0156A (zh) * 2014-03-07 2014-05-28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气化微型反应装置
CN103820156B (zh) * 2014-03-07 2015-10-28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褐煤气化微型反应装置
CN107163988A (zh) * 2017-07-14 2017-09-15 南京林业大学 制备中热值生物质可燃气的气化装置
CN107177381A (zh) * 2017-07-14 2017-09-19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联产炭、热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63988B (zh) * 2017-07-14 2019-08-27 南京林业大学 制备中热值生物质可燃气的气化装置
CN107177381B (zh) * 2017-07-14 2019-08-27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联产炭、热的装置及方法
CN108977228A (zh) * 2018-08-02 2018-12-11 廊坊达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富氧气化方法及系统
CN110206524A (zh) * 2019-07-09 2019-09-06 河南理工大学 煤炭地下气化炉助燃材料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10206524B (zh) * 2019-07-09 2023-09-26 河南理工大学 煤炭地下气化炉助燃材料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14133943A (zh) * 2021-11-30 2022-03-04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阶煤造气组合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710C (zh) 多喷嘴水煤浆或粉煤气化炉及其工业应用
CN103436296B (zh) 一种加压固定床熔渣气化炉
CN103740409B (zh) 一种多级配气高温煤气化装置及方法
CN103113923A (zh) 四段沫煤富氧气化方法
WO2015143955A1 (zh) 固体燃料分级气化-燃烧双床多联产系统与方法
CN201195718Y (zh) 一种有利于热量回收的新型气化炉
CN103666580A (zh) 一种耦合式生物质加压热解工艺及系统
CN102191089A (zh) 两段式高温预热蒸汽生物质气化炉
CN204151305U (zh) 半废锅式气化炉
CN102146301A (zh) 一种复合外热固定床两段式煤气化的方法及煤气炉
CN107446628A (zh) 一种新型固定床熔渣气化反应炉及其造气方法
CN201261774Y (zh) 余热回收流化床气化炉
CN204981160U (zh) 一种氧/煤喷吹制备电石及乙烯的系统
CN101665724A (zh) 水煤浆气化方法及气化炉
CN203079923U (zh) 水冷壁废锅流程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
CN105129800A (zh) 一种氧/煤喷吹制备电石及乙烯的工艺和系统
CN201046952Y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装置
CN101570699B (zh) 固体燃料的气化装置及生产合成气体的方法
CN105776208A (zh) 一种活性焦的生产方法
CN100419049C (zh) 劣质煤全氧气化生产甲醇和二甲醚合成气的方法
CN105038827A (zh) 一种低阶碎煤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RU169609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синтез-газа из водоугольного топлива
CN201376954Y (zh) 固体燃料气化装置
CN2460865Y (zh) 顶部设有喷嘴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或煤粉气化炉
CN102260538B (zh) 生物质气浮流态高温换热气化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