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2116A -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2116A
CN104822116A CN201410849574.6A CN201410849574A CN104822116A CN 104822116 A CN104822116 A CN 104822116A CN 201410849574 A CN201410849574 A CN 201410849574A CN 104822116 A CN104822116 A CN 104822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detent mechanism
coil
vibration transducing
transduc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95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Priority to CN2014108495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2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包括:外壳,包括底盒和上盖,底盒内部底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振动膜,其设置于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线圈和铁芯,电枢包括固定部和振动换能部,线圈及铁芯依次套设于振动换能部上,振动换能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永磁体,永磁体与铁芯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振动换能部通过传导杆与振动膜传动连接,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后腔内且位于定位机构中。本发明中定位机构限定磁力驱动机构的位置,受话器在受到较大冲击力的时候,可以保护磁力驱动机构不产生位移,也避免磁力驱动机构与外壳脱开,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受话器的音质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受话器是指动圈式受话器,其工作原理(物理原理)跟传统的动圈式扬声器相似:变化的音频电信号馈入音圈,音圈置于一个永磁体磁路的磁隙里,音圈因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力(洛仑兹力)的驱动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振动膜驱动前后空气,产生声波。
尽管还有很多别的换能原理的受话器类型,但迄今为止,动圈式受话器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熟的生产工艺,变化多端的外形尺寸及引出方式,已成为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中音频终端的主流电声器件。
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包括外壳、振动膜以及与振动膜传动连接的磁力驱动机构,磁力驱动机构在受到较大冲击的时候容易产生位移或与外壳脱开,从而影响受话器的音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包括:
外壳,包括底盒和上盖,底盒内部底端设置有定位机构;
振动膜,其设置于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振动膜上设置有若干小流量孔;
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线圈和铁芯,电枢包括固定部和振动换能部,线圈及铁芯依次套设于振动换能部上,振动换能部的上下两 侧分别设有永磁体,永磁体与铁芯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振动换能部通过传导杆与振动膜传动连接,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后腔内且位于定位机构中。
本发明中定位机构限定磁力驱动机构的位置,受话器在受到较大冲击力的时候,可以保护磁力驱动机构不产生位移,也避免磁力驱动机构与外壳脱开,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受话器的音质效果。
其中,上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定位凸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定位凸台之间;另外,定位凸台与磁力驱动机构相接触的一侧为弧面结构,接触面小,减少定位机构对音质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上盖的内腔中设置有凸台,振动膜设置于上盖中。
其中,上述的凸台为环绕上盖内腔设置的环状结构或分段式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振动膜设置于上盖中,减小底盒的高度,可以减小受话器整体的结构尺寸,使得底盒的加工工艺简单,底盒与上盖同时加工,缩短加工时间,同时传导杆的长度也更加容易修剪。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线圈为至少二股金属线缠绕而成,至少一股金属线上涂覆有抗氧化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线圈为多股金属线缠绕而成,线圈圈数多,且金属线的两端并联阻值减小,阻值变小,线圈电感量变大,整个线圈的磁路感抗变小,可以有效消除电流声,去除噪音,使得受话器具有良好的音质效果,另一方面,氧化层可以有效的防止金属线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线圈任一轴向端面与铁芯粘接形成粘结面,线圈的上下内腔体向振动换能部延伸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永磁体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向上或者向下撞击到线圈后,突出部对电枢形成回弹力,使得 振动换能部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内的永磁体吸合,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其中,上述的突出部靠近粘结面设置,突出部与线圈一体成型。电枢受到冲击力时,突出部可以更好的避免电枢的振动换能部吸合至铁芯内的永磁体上,同时突出部与线圈一体成型,加工容易。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下两端面上向永磁体延伸形成突出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设置突出部,在电枢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突出部可以避免振动换能部吸合至铁芯内的永磁体上,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电枢,11.固定部,12.振动换能部,20.线圈,21.突出部,30.铁芯,40.永磁体,50.底盒,51.上盖,52.凸台,60.振动膜,70.传导杆,80.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包括:
外壳,包括底盒50和上盖51,底盒50内部底端设置有定位机构80;
振动膜60,其设置于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振动膜60上设置有若干小流量孔;
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10、线圈20和铁芯30,电枢10包括 固定部11和振动换能部12,线圈20及铁芯30依次套设于振动换能部12上,振动换能部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永磁体40,永磁体40与铁芯30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振动换能部12通过传导杆70与振动膜60传动连接,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后腔内且位于定位机构80中。
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80限定磁力驱动机构的位置,受话器在受到较大冲击力的时候,可以保护磁力驱动机构不产生位移,也避免磁力驱动机构与外壳脱开,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受话器的音质效果。
其中,上述的定位机构80包括一对定位凸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定位凸台之间;另外,定位凸台与磁力驱动机构相接触的一侧为弧面结构,接触面小,减少定位机构80对音质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上盖51的内腔中设置有凸台52,振动膜60设置于上盖51中。
其中,凸台52为环绕上盖51内腔设置的环状结构;上述的凸台52还可为环绕上盖51内腔设置的分段式结构,具体根据需求选择,不仅仅限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振动膜60设置于上盖51中,减小底盒50的高度,可以减小受话器整体的结构尺寸,使得底盒50的加工工艺简单,底盒50与上盖51同时加工,缩短加工时间,同时传导杆70的长度也更加容易修剪。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线圈20为二股金属线缠绕而成,其中一股金属线上涂覆有抗氧化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线圈20为多股金属线缠绕而成,线圈20圈数多,且金属线的两端并联阻值减小,阻值变小,线圈20电感量变大,整个线圈20的磁路感抗变小,可以有效消除电流声,去除噪音,使得受话器具有良好的音质效果,另一方面,氧化层可以有效的防止金属线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线圈20一轴向端面与铁芯30粘接形成粘结面,线圈20的上下内腔体向振动换能部12延伸形成突出部21,突出部21到振动换能部12之间的距离小于永磁体40到振动换能部12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电枢1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电枢10的振动换能部12向上或者向下撞击到线圈20后,突出部21对电枢10形成回弹力,使得振动换能部12可以回到起始的居中位置,而不会与铁芯30内的永磁体40吸合,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其中,上述的突出部21靠近粘结面设置,突出部21与线圈20一体成型。电枢10受到冲击力时,突出部21可以更好的避免电枢10的振动换能部12吸合至铁芯30内的永磁体40上,同时突出部21与线圈20一体成型,加工容易。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电枢10的振动换能部12上下两端面上向永磁体40延伸形成突出部21。其中,上述的突出部21可以设置为交错的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枢10的振动换能部12上设置突出部21,在电枢1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突出部21可以避免振动换能部12吸合至铁芯30内的永磁体40上,造成振动换能失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底盒和上盖,所述底盒内部底端设置有定位机构;
振动膜,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所述振动膜上设置有若干小流量孔;
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枢、线圈和铁芯,所述电枢包括固定部和振动换能部,所述线圈及铁芯依次套设于所述振动换能部上,所述振动换能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铁芯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振动换能部通过传导杆与所述振动膜传动连接,所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后腔内且位于所述定位机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定位凸台,所述磁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磁力驱动机构相接触的一侧为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腔中设置有凸台,所述振动膜设置于所述上盖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环绕所述上盖内腔设置的环状结构或分段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至少二股金属线缠绕而成,至少一股金属线上涂覆有抗氧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任一轴向端面与所述铁芯粘接形成粘结面,所述线圈的上下内腔体向所述振动换能部延伸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到所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永磁体到所述振动换能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靠近所述粘结面设置,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线圈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的振动换能部上下两端面上向所述永磁体延伸形成突出部。
CN201410849574.6A 2014-12-31 2014-12-31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Pending CN104822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9574.6A CN104822116A (zh) 2014-12-31 2014-12-31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9574.6A CN104822116A (zh) 2014-12-31 2014-12-31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2116A true CN104822116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9574.6A Pending CN104822116A (zh) 2014-12-31 2014-12-31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211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722A (zh) * 2008-02-15 2008-08-06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US7846102B2 (en) * 2007-10-18 2010-12-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Direct wafer bonded 2-D CUMT array
CN202353802U (zh) * 2011-11-15 2012-07-25 楼氏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磁路系统及包括其的动圈式电声换能器
CN202634689U (zh) * 2012-05-14 2012-12-26 陆少锋 一种敞开式扬声器装置
CN103200504A (zh) * 2012-01-04 2013-07-10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受话器/扬声器的抗机械冲击电枢装置
CN103747374A (zh) * 2013-12-27 2014-04-23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N103747378A (zh) * 2013-12-27 2014-04-23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驱动机构及受话器
CN204442679U (zh) * 2014-12-31 2015-07-0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6102B2 (en) * 2007-10-18 2010-12-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Direct wafer bonded 2-D CUMT array
CN101237722A (zh) * 2008-02-15 2008-08-06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CN202353802U (zh) * 2011-11-15 2012-07-25 楼氏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磁路系统及包括其的动圈式电声换能器
CN103200504A (zh) * 2012-01-04 2013-07-10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受话器/扬声器的抗机械冲击电枢装置
CN202634689U (zh) * 2012-05-14 2012-12-26 陆少锋 一种敞开式扬声器装置
CN103747374A (zh) * 2013-12-27 2014-04-23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N103747378A (zh) * 2013-12-27 2014-04-23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驱动机构及受话器
CN204442679U (zh) * 2014-12-31 2015-07-0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617B (zh) 用于扬声装置的动铁单元
CN204442679U (zh)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CN104618838A (zh) 一种动磁、平面涡旋多层联结式超薄受话器(扬声器)
CN105681979B (zh) 扬声器
CN104507020A (zh) 分体式受话器
CN203840522U (zh) 静音骨传导电磁振动换能器
CN103731769A (zh) 一种具有防撞抗摔功能的受话器
CN104507022A (zh) 增强低频输出的受话器
CN102196339B (zh) 振动扬声器
CN101841760A (zh) 微型发声器
CN204442676U (zh) 分体式受话器
CN104581570A (zh) 具有改进型振动膜的受话器
CN101404785B (zh) 具有整体耦合线圈的小型音圈
CN102752697A (zh) 多磁路系统的扬声器
CN202334872U (zh) 一种扬声器
CN104581576A (zh) 具有改进电路板的受话器
CN205040019U (zh) 受话器
CN104822116A (zh) 具有定位机构的受话器
CN204031441U (zh) 扬声器
CN202310088U (zh) 电声换能器结构
CN202514066U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104581569A (zh) 具有改进型防撞机构的受话器
CN203722784U (zh) 一种具有防撞抗摔功能的受话器
CN204180269U (zh) 一种扬声器结构
CN107371105A (zh) 一种扬声器以及配置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9

Address after: The front road 215000 in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city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99 Building 1

Applicant after: Suzhou Pulian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Zhujianglu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su, No. 855, building, No. 7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Hengting Electronic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1

Address after: Song Ling Zhen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99 Suzhou River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front road 215000 in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city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99 Building 1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Pulian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