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808A -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3808A
CN104813808A CN201510191042.2A CN201510191042A CN104813808A CN 104813808 A CN104813808 A CN 104813808A CN 201510191042 A CN201510191042 A CN 201510191042A CN 104813808 A CN104813808 A CN 104813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chute
wheel
grain header
split type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1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江军
李颖聪
费国强
陈晓龙
郭梦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10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3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3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包括靠近收割机收割台的前倾斜输送槽部以及靠近脱粒滚筒的后输送槽部。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降低收割台晃动的幅度以及长臂和收割机机体的连接强度,保证收割机的收割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先由收割台上拨禾轮配合收割切刀将农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等整体切割下来,然后再由输送输送槽送人脱离滚筒内进行脱粒。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807862.5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稻麦种子联合收割机,包括动力、脱粒仓、提升装置、清选装置和高压气流装置,提升装置包括外壳及内部的刮板式链条机构,外壳上开设活动门,脱料仓底部两端侧面也设置活动门;高压气流装置包括受动力驱动的高压气泵,高压气泵出气口通过软管连通喷头,将喷头探入活动门内并射出高压气流,对提升装置和脱粒仓内部进行气流清扫,彻底清理掉内部残存谷物。
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其拨禾轮、收割切刀等构成的收割台位于整个收割机的正前方,并通过长连接臂(收割上来的农作物通过设在长连接臂内的输送槽装置送入脱粒滚筒)一端和收割机的机体连接,在实际工作中,现有的联合收割机存在收割台晃动幅度大、长连接臂和收割机机体连接处容易断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降低收割台晃动的幅度以及长臂和收割机机体的连接强度,保证收割机的收割效果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包括靠近收割机收割台的前倾斜输送槽部以及靠近脱粒滚筒的后输送槽部。
作为优选,所述前倾斜输送槽部包括前倾斜输送槽、前输送带、用于驱动所述前输送带转动的前主动轮、前从动轮以及设在所述前输送带上的多个前物料拨动板。
申请人经过反复的研究以及实验之后发现,现有的收割机中,收割台都是通过长连接臂和收割机机体固定连接的,长连接臂上端和收割机机体固定,下端为自由端,和收割台连接,因此,长连接臂本身的重量以及收割台的重量,都施加在长连接臂和收割机机体的连接点上,而为了保证收割的效果,就需要长连接臂和地面所成的夹角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就使得前面叙述到的连接点的位置比较高,造成长连接臂以及收割台在工作的时候都比较容易晃动,故此,申请人对输送槽进行了改进,变整体式输送槽为分体式输送槽,这样的改变,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前倾斜输送槽部和后输送槽部的倾斜角度,来降低长连接臂和收割机机体连接的连接点的高度,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缩短长连接臂的长度,降低成本,另外,后输送槽部的角度可以调整,还能够改变农作物进入脱粒滚筒的角度,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让农作物以最适合的角度进入脱粒滚筒。
作为优选,所述前输送带为链条,所述前主动轮和所述前从动轮为链轮。
作为优选,经过所述前主动轮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35-60°夹角。
作为优选,经过所述前主动轮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40-5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后输送槽部包括后输送槽、后输送带、用于驱动所述后输送带转动的后主动轮、后从动轮以及设在所述后输送带上的多个后物料拨动板。
作为优选,所述后输送带为链条,所述后主动轮和所述后从动轮为链轮。
作为优选,所述后输送带圆周长度≥1.5m。
作为优选,经过所述后主动轮中心线、所述后从动轮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15-35°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后主动轮、后从动轮中所述后主动轮的位置靠近所述脱粒滚筒。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降低收割台晃动的幅度以及长臂和收割机机体的连接强度,保证收割机的收割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包括靠近收割机收割台的前倾斜输送槽部1以及靠近脱粒滚筒的后输送槽部2;前倾斜输送槽部1靠近收割台,收割台收割来的农作物直接进入前倾斜输送槽部1,进行输送,然后到后输送槽部2进行输送,进入脱粒滚筒内脱粒;前倾斜输送槽部1和后输送槽部2之间有间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分别调整前倾斜输送槽部1和后输送槽部2的倾斜角度;这样的设置,既能够保证收割台的位置,又能够降低收割台的晃动,优选的,可以将后输送槽部设置在收割机机体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倾斜输送槽部1包括前倾斜输送槽101、前输送带102、用于驱动所述前输送带102转动的前主动轮103、前从动轮104以及设在所述前输送带102上的多个前物料拨动板105;前主动轮和前从动轮可以是链轮、齿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链轮,前输送带为链条,链条套装在前主动轮和前从动轮上,由前主动轮带动链条转动。
前倾斜输送槽部倾斜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过所述前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35-60°夹角,优选的,经过所述前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40-50°夹角。
所述后输送槽部2包括后输送槽201、后输送带102、用于驱动所述后输送带202转动的后主动轮203、后从动轮204以及设在所述后输送带202上的多个后物料拨动板205,所述后输送带202为链条,所述后主动轮203和所述后从动轮204为链轮,后主动轮、后从动轮和后输送带配合,由后主动轮带动后输送带循环转动,为了降低堵塞风险,所述后输送带102圆周长度≥1.5m。
经过所述后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后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15-35°夹角。
前物料拨动板以及后物料拨动板都包括和链条固定的两个侧向板、和两个侧向板固定的中间连接板以及固定在中间连接板上的拨动板,中间连接板和侧向板螺接固定,便于拆卸和更换。前主动轮的直径小于前从动轮的直径,后主动轮的直径小于后从动轮的直径,且前主动轮和前从动轮中,所述前主动轮靠近所述后输送槽部2;进一步的,所述后主动轮203、后从动轮204中所述后主动轮203的位置靠近所述脱粒滚筒;这样的结构设置,不但能够保证前倾斜输送槽部和后输送槽部之间不会出现收割下来的农作物掉落的现象,还能够保证,从后输送槽部输送农作物进脱粒滚筒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缠绕和漏掉,这是因为,后主动轮和脱粒滚筒进口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A(见附图1)比较小。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包括靠近收割机收割台的前倾斜输送槽部(1)以及靠近脱粒滚筒的后输送槽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倾斜输送槽部(1)包括前倾斜输送槽(101)、前输送带(102)、用于驱动所述前输送带(102)转动的前主动轮(103)、前从动轮(104)以及设在所述前输送带(102)上的多个前物料拨动板(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输送带(102)为链条,所述前主动轮(103)和所述前从动轮(104)为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前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35-6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前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前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40-5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送槽部(2)包括后输送槽(201)、后输送带(102)、用于驱动所述后输送带(202)转动的后主动轮(203)、后从动轮(204)以及设在所述后输送带(202)上的多个后物料拨动板(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送带(202)为链条,所述后主动轮(203)和所述后从动轮(204)为链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输送带(102)圆周长度≥1.5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后主动轮(103)中心线、所述后从动轮(104)中心线的平面和水平面成15-35°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动轮(203)、后从动轮(204)中所述后主动轮(203)的位置靠近所述脱粒滚筒。
CN201510191042.2A 2015-04-22 2015-04-22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Pending CN104813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1042.2A CN104813808A (zh) 2015-04-22 2015-04-22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1042.2A CN104813808A (zh) 2015-04-22 2015-04-22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808A true CN104813808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2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1042.2A Pending CN104813808A (zh) 2015-04-22 2015-04-22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380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8208A (en) * 1978-11-17 1980-05-22 Laverda Spa Pietro Cutting platform of combined harvester
CN2647035Y (zh) * 2003-09-08 2004-10-13 黑龙江韩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大豆联合收获机
JP200808620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201199802Y (zh) * 2008-04-23 2009-03-04 孙立阳 多功能收割台
CN102428795A (zh) * 2010-09-29 2012-05-02 郝俊峰 联合收割机用两级输送装置
CN204669920U (zh) * 2015-04-22 2015-09-30 湖州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8208A (en) * 1978-11-17 1980-05-22 Laverda Spa Pietro Cutting platform of combined harvester
CN2647035Y (zh) * 2003-09-08 2004-10-13 黑龙江韩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大豆联合收获机
JP200808620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201199802Y (zh) * 2008-04-23 2009-03-04 孙立阳 多功能收割台
CN102428795A (zh) * 2010-09-29 2012-05-02 郝俊峰 联合收割机用两级输送装置
CN204669920U (zh) * 2015-04-22 2015-09-30 湖州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6775A (zh) 一种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
CN104472122B (zh) 玉米剥皮机给料装置
CN204669920U (zh)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KR101506523B1 (ko) 콤바인의 예취장치
CN104813808A (zh) 用于收割机的分体式输送槽
CN108076790A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CN207754090U (zh) 一种花生收获机土秧分离机构
CN207652984U (zh) 一种滚筒式花生收获机
CN109729820A (zh) 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
CN108142068A (zh) 用于捡拾式联合收获机的花生果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78102U (zh) 收割机多级变向提升输送装置
CN209609220U (zh) 一种纵轴流收割机
CN204762178U (zh) 一种具有二次清选谷物机构采用风力输送的联合收割机
CN208113358U (zh) 一种秸秆收获机
CN109287281A (zh) 防漏撒履带型收获机割台
CN205755573U (zh) 三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玉米穗输送储存系统
CN204634397U (zh) 一种大型的水稻脱粒收割机
CN203997947U (zh) 稻谷或米粒提升装置
CN205794119U (zh) 三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玉米穗储存仓
CN207543672U (zh) 一种吸杂式籽粒清选装置及收获机械
CN102696351A (zh) 一种伸缩杆式滚筒排草输送装置
CN207820560U (zh) 多功能脱粒制粒收割机
CN102918986A (zh) 一种微型稻麦联合收割机
CN105409425B (zh) 一种可摘挂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CN209527193U (zh) 一种玉米收割机中的割台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