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968B -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968B CN104811968B CN201410041127.8A CN201410041127A CN104811968B CN 104811968 B CN104811968 B CN 104811968B CN 201410041127 A CN201410041127 A CN 201410041127A CN 104811968 B CN104811968 B CN 104811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building
- cell
- region
- drive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并根据各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L;根据与各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无线通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无线网络与无线环境的日渐复杂,运营商和相关设计、咨询单位均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规划软件预测基站信号覆盖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站点选择、容量规划、网络优化等。
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复杂,移动信道特性受地貌特征、系统工作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地区如果工作频率不同,接收信号衰落状况有差异;工作在相同频率如果地貌特征不同,产生的反射、衍射、散射的效果将致使接收信号的场强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决定了不可能有适用于所有环境不需要参数修正的传播模型,只有在网络规划前对特定区域和特定频段的传播模型参数根据当地的场强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才能保证规划工具预测的结果与实际传播特征相符,增强预测的准确性。
目前,各个规划软件中使用的信号传播模型都是标准模型,以Forsk Atoll为例,路径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L=K1+K2lgd+K3lgH+K4lgdlgH+Kclutter (1);
公式(1)中,K1为衰减常量;K2为距离衰减系数;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clutter为地物损耗修正因子;d为测试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H为测试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
现有的传播模型校正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公式(1)中的各个系数的校正上,通过将基站数据和路测数据导入计算程序,设置相关系数,规划软件传播模型校正模块就能够自动过滤偏差较大的值,提取传播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方法得到参数K1、K2、K3和K4的值,然后调整地物损耗修正因子Kclutter,使得统计预测模型和实测数据的平均误差达到最小。
从现有的传播模型校正方法中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小区中建筑物分布是不均匀的,各个地点的地物损耗因子应该是不一样,但是在标准模型中地物损耗因子只有一个值,无法满足精确描述各个地点的地物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能够精确地描述各个地点的地物损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
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并根据各所述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L;
根据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优选地,所述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区域对应的遮挡因子,包括:
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
优选地,所述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包括:
对于所述基站覆盖的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的小区,将所述小区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包括:
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遮挡次数加1;
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优选地,所述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包括:
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划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设置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划分单元,用于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
优选地,所述划分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所述基站覆盖的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的小区,将所述小区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增加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所述增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则遮挡次数加1,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并根据各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L;根据与各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如此,通过引入建筑物遮挡因子S来代替地物损耗因子Kclutter,使得各个地点的地物损耗具体化,从而减小统计预测模型和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进一步地,建筑物遮挡因子S则可以通过小区的三维地图配合一定算法得到,从而使得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2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建筑物的遮挡角度的示意图;
图4-1和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建筑物的遮挡距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的城市环境中,由于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对于信号覆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基站覆盖的小区内建筑物分布信息确定小区内位置被建筑物的遮挡因子;然后将该遮挡因子作为路径损耗的一个因素,加入到常规的传播模型中,进而重新构建小区传播模型,以对传播模型进行修正;接着对小区内的信号覆盖进行路测,从而获得各个方向上的信号路径损耗;再将路径损耗代入到传播模型中确定传播模型的各个待定系数;最后根据修正的传播模型计算小区内各个位置的信号覆盖强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起来简单,大大降低了理论计算以及实地测试的工作量,而且通过遮挡因子在覆盖仿真中的应用,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信号覆盖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
步骤102,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
步骤103,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
这里,所述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包括: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只需要沿基站测量一周,无需对每个区域都进行测量,从而极大地降低路测工作量。如果为了获得更多的路测损耗结构,需要对全部区域进行路测,需要测量360×R个区域(又可以称为格点),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最多只需要测量360个区域,因此整体工作量降低为完全路测的1/R。一般情况下,小区覆盖半径R通常为几百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降低的工作量是相当可观的。
步骤104,根据各所述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
这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路测点可以使用路测手机来得到路测信号,通过路测手机锁定待测基站,然后通过测量基站广播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Pr(r,θ),以及测量得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Ps,来确定各个路测点的路径损耗L(r,θ),即:L(r,θ)=Ps-Pr(r,θ) (1);
公式(1)中,基站广播信号可以是主公共物理控制信道(PCCPCH,Primary Common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步骤105,根据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
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S是关于位置的函数。
这里,根据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对传播模型中未知的模型系数如:K1、K2、K3、K4和K5进行拟合,其中,路测点的遮挡因子由距离路测点最近的区域来确定,设获得数据的路测点有M个,将公式(1)代入到传播模型中,可得矩阵方程(2):
AK=P (2);
方程(2)中,A是一个M×5的已知矩阵,该矩阵由传播模型中的已知参数构成;K是一个5×1的未知参数矩阵,由五个未知的模型系数构成;P是一个M×1的矩阵,由各个路测点上的Ps-Pr(r,θ)构成;于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可求得:
K=AT(AAT)-1P (3);
根据公式(3)得到K1、K2、K3、K4和K5的值。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确定各区域内的信号覆盖强度可以通过方式来进行: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信息和路径损耗,即可求出各个区域上的信号覆盖强度:
Pr(r,θ)=Ps-L(r,θ) (4);
各个区域上的覆盖强度共同构成了小区内的信号覆盖强度。
针对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的校验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完成:在求出模型系数以后,将小区内的各个区域的坐标和遮挡因子代入传播模型中,然后确定各个区域上的路径损耗L(r,θ),再确定理论路径损耗和实测路径损耗L(r,θ)之间的均方差:
公式(5)中,G为所有有效路测点的个数,G为整数且小于M。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播模型考虑到小区中各个位置遮挡情况的不同,从而在传播模型中引入了遮挡因子,这样对于小区中的每个位置的传播模型都进行修正,进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小区内各个位置的路径损耗,最终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实施例二
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101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方式一:将基站覆盖的小区按XY坐标来划分成多个区域,这样小区内任意一个区域都可以XY坐标来标识。本发明实施例特别地提供一种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方法,例如,方式二:对于基站覆盖的小区,将小区按覆盖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这里,所述起始方向可以进行指定,如将过基站所在位置正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当步骤101采用方法二时,应地,步骤102中的遮挡因子可以记为S(r,θ);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二能够很容易推广到基站覆盖的任意角度范围。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实现步骤102的方法,为: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这里,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102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步骤202,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这里以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二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为例,来说明本步骤202确定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如图3所示,建筑物P的第一外边缘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该第一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1;建筑物P的第二外边缘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该第二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建筑物P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为[β1,β2]。
步骤203,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这里,遮挡距离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建筑物高度V大于天线高度H,如图4-1所示,这意味着从建筑物所在位置到小区边界均被该建筑物遮挡,此时遮挡距离X的范围从D到R,这里D表示从基站位置到建筑物质心坐标的距离;(2)建筑物高度V小于天线高度H,如图4-2所示,根据建筑物投影距离来确定遮挡距离,则遮挡距离X为:
于是,遮挡距离X的范围从D到min(R,D+X),其中min是取最小值。
步骤204,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遮挡次数加1;
这里,继续承接步骤202中的例子,若某区域的被不同建筑物共遮挡N次,则该区域的遮挡因子S(r,θ)=N。
步骤205,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划分单元51、第一处理单元52、设置单元53、第二处理单元54和第三处理单元55,其中:
所述划分单元51,用于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2,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
所述设置单元53,用于在基站附近设置各路测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54,用于根据各所述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55,用于根据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各所述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划分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所述基站覆盖的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的小区,将所述小区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增加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所述增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则遮挡次数加1,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中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计算机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本发明实施例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应当参照前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而理解,本发明上述集成的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均分划分或比例划分的方法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
在基站附近设置M个路测点,并根据所述M个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所述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L;其中所述M大于等于5;
根据与所述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路径损耗和与所述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 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其中,所述遮挡因子为,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出的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区域对应的遮挡因子,包括:
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包括:
对于所述基站覆盖的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的小区,将所述小区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包括:
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遮挡次数加1;
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站附近设置M个路测点,包括:
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6.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划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设置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划分单元,用于按照均分划分或比例划分的方法将基站覆盖的小区划分成多个区域;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各所述区域的遮挡因子;其中,所述遮挡因子为,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出的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在基站附近设置M个路测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M个路测点接收的基站广播信号的强度信息和所述基站广播信号的发射功率信息来确定与所述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与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的路径损耗和与所述M个路测点一一对应的遮挡因子确定传输模型L=K1+K2lgd+K3lgH+K4lgd lgH+K5S中的K1、K2、K3、K4和K5,其中,L为路径损耗,K1为衰减常量,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K2为距离衰减系数,H为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K3为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4为终端高度修正系数,K5为遮挡因子系数,S为遮挡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和所述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三维分布信息,确定每一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所述遮挡的次数即为所述遮挡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具体用于对于所述基站覆盖的角度为360度、覆盖的半径为R的小区,将所述小区划分为360×R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坐标表示为(r,θ),其中r为覆盖半径R内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与基站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θ为该位置与基站所在的位置之间连线与起始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增加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建筑物取确定该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布局信息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角度范围;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坐标和天线的有效高度,以及每一建筑物的坐标和高度信息,确定该建筑物所产生的遮挡距离;
所述增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角度和所述遮挡距离确定被遮挡的区域,当所述区域被建筑物遮挡一次时,则遮挡次数加1,以此类推,确定所述小区内每一所述区域内被建筑物遮挡的总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基站周围任意地确定一条围绕所述基站的路径,在所述路径上设置M个路测点,所述M大于等于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1127.8A CN104811968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1127.8A CN104811968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968A CN104811968A (zh) | 2015-07-29 |
CN104811968B true CN104811968B (zh) | 2018-05-08 |
Family
ID=5369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41127.8A Active CN104811968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1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7001B (zh) * | 2015-12-09 | 2018-11-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覆盖的检测方法、信号覆盖的检测装置 |
CN108260202B (zh) * | 2016-12-27 | 2020-09-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报告采样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8200647B (zh) * | 2018-01-31 | 2021-04-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扇区遮挡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831030B (zh) * | 2018-08-13 | 202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覆盖效果图的获取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9526019B (zh) * | 2018-12-26 | 2022-04-08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基于实测数据的无线专网基站覆盖范围传播模型校正方法 |
CN110225534B (zh) * | 2019-05-29 | 2022-07-19 | 北京聚利科技有限公司 | 路侧单元测试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08702B (zh) * | 2019-09-03 | 2022-08-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信号传播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5696358B (zh) * | 2022-11-01 | 2023-07-18 | 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5g无线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313A (zh) * | 2007-10-17 | 2008-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 |
CN101159967A (zh) * | 2007-10-29 | 2008-04-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将路测数据用于传播模型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118761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03179580A (zh) * | 2011-12-23 | 2013-06-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60389B1 (ko) * | 2004-07-05 | 2006-03-1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망 기지국 설계 방법 |
-
2014
- 2014-01-27 CN CN201410041127.8A patent/CN1048119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6313A (zh) * | 2007-10-17 | 2008-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 |
CN101159967A (zh) * | 2007-10-29 | 2008-04-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将路测数据用于传播模型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118761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03179580A (zh) * | 2011-12-23 | 2013-06-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TD-LTE传播模型校正测试与分析;王超等;《电信技术》;20131025;全文 * |
基于GIS的信号传播模型校正研究;张路平等;《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0425;第22卷(第4期);全文 * |
无线传播模型及其校正原理;邓守来;《电子世界》;2013083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968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1968B (zh) |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8271165B (zh) | 一种基站网络信号覆盖状态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5163337B (zh) | 一种基于覆盖预测仿真的移动网络数据地理映射的方法 | |
CN107333284A (zh) | 一种无线电监测站点覆盖范围评估分析系统及方法 | |
Vitucci et al. | Ray tracing RF field prediction: An unforgiving validation | |
CN109981195B (zh) | 无线信号强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761913A (zh) | 基于区域划分的无线信号传输参数确定的定位方法 | |
CN112685928A (zh) | 一种基于三相电抗器声源模型的噪声预测方法及系统 | |
Pan et al. | Indoor scenario-based UWB anchor placement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 |
Tang et al. | Visualization of GNSS multipath effect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IGS data processing | |
CN106921989B (zh) | 一种通信网络场强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 | |
JP6696859B2 (ja) | 品質推定装置及び品質推定方法 | |
CN108242962B (zh) | 一种基于测量报告的室内信号传播损耗计算方法及装置 | |
CN113839725B (zh) | 无线信号传播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3141570B (zh) | 地下场景定位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11012166B2 (en) | Radio wave environment analysis device and radio wave environment analysis method | |
CN101345559A (zh) |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 |
Leune et al. | Anchor node placement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with physical raytrac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s | |
CN109982246A (zh) | 一种蜂窝小区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及介质 | |
Teo et al. | Indoor WiFi path loss model to estimate indoor network coverage considering residential design | |
Schweins et al. | 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3-D Ray Tracing Channel Predictor Individually for Each Propagation Effect | |
Fernandes et al. | Using the unscented transform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in drive tests | |
KR101355363B1 (ko) | 고속 전파 해석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Ma et al. | Research on the minimum size of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difference localization network | |
Navarro et al. | Using game engines and graphic technologies for ray-tracing in future wireles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